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简介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是一种注重环境友好、无化学污染的蔬菜生产方法。
通过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科学地管理农作物生长、有效防治病虫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蔬菜产品。
标准和要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遵循一系列标准和要求,包括:1.土壤要求:选用肥沃的土壤,具备良好的通气性、保水性和排水性。
2.水源要求:选择清洁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农药或化学物质的水。
3.种子和种苗要求:选用优质的种子和种苗,无病虫害。
4.施肥要求:使用有机肥或生物肥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5.病虫害防治要求: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6.收割和储存要求:选择适当的收割时间,正确储存蔬菜,避免腐烂和营养丧失。
核心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包含以下核心技术: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使用天敌、寄生性真菌和细菌等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建立生态平衡,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和寄生虫,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培育寄生虫等。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指根据土壤特性和作物需求,科学地选配肥料,并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进行施肥。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建议使用有机肥或生物肥料,这些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肥力。
3. 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指对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管理,包括播种、育苗、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
4. 环境调控环境调控是指通过合理调控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例如,在温室中种植蔬菜,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和湿度,提供较为稳定的生长条件。
优势和影响采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有以下优势和影响:1.保护环境: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进行生产,减少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了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保证食品安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蔬菜产品,保证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措施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措施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也是关系着生产者的产品价位和效益的高低。
因此,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不仅满足了人民生活需要,同时也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和经济水平。
目前对无公害蔬菜的药残等检测指标限制十分严格,检验手段已经从单纯检测产品发展到验收生产基地。
蔬菜的生产基地环境包括水、土、气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执行标准。
在此基础上,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术措施:一、合理施肥1.注重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的施用有机肥含养分全面,肥效缓和持久,所含的有机质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生态平衡。
用有机肥生产的蔬菜,产品品质优良,风味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低。
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有机肥料无论采用何种原料(包括人畜粪尿、秸秆、杂草、泥炭等)制作堆肥,必须经高温发酵,使之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
腐熟达到无害化要求的沼气肥水及腐熟的人粪尿可用作追肥,严禁在蔬菜上使用未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更禁止将人粪尿直接浇在(或随水灌在)绿叶菜类蔬菜上。
生物肥料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活细胞,对土壤矿物和有机物等物质具有较强的降解和转化能力,并使养分有效性提高的微生物制品。
生物肥料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用于蔬菜作物上,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而且能够逐步消除化肥污染。
2.注意施肥时期和化肥种类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随土壤中可吸收的硝态氮素的增多而增加,氮肥宜在蔬菜生育的早、中期施用,对生育期较短的叶菜类,采用一次性基施,能够降低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
追肥时间离收获期越近,硝酸盐累积量越高,因此,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最后一次追施化肥应在收获前30d进行。
施用化肥时应选择优质高效的肥料,应选用杂质尤其是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含量少、纯度高的肥料,尽可能选用不致使土壤酸化的肥料。
特别注意的是要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3.严格控制化肥的用量按照蔬菜合理施肥的依据,科学地计算施肥量,并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栽培季节以及土壤、水分等条件灵活掌握。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生产要点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生产要点
无公害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以及转基因技术,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无污染、无残留的农产品。
以下是无公害蔬菜的技术生产要点:
1、土壤管理。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水分保持能力好的土壤,进行深翻培土,平整整地,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性;混入适量有机肥,如腐熟堆肥或蚯蚓粪,补充土壤养分,提供植物所需营养。
2、种子选择。
选择健康、种子纯度高、无病虫害的种子,避免使用转基因种子。
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捕食者或昆虫寄生肿瘤等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蔬菜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如利用益虫如瓢虫、蜘蛛捕食害虫,或者种植具有抗虫性的蔬菜品种。
4、合理灌溉。
根据蔬菜生长需水量,掌握适时、适量的灌溉,避免水分过剩或不足。
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5、适时施肥。
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和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土壤调节剂,维持土壤肥力平衡,避免化肥过量使用和营养失衡。
6、病虫害防控。
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蔬菜病虫害,如利用有机农药、微生物制剂或天敌等手段进行防治。
避免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7、无公害收获与加工。
根据蔬菜的不同品种和成熟度,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和方法,避免损伤和污染;收获后,进行初步加工,如去除叶片、泥沙等杂质,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和品质。
8、监测和认证。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定期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指标的监测,以确保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同时,经过认证机构认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结 盖 采 早 播 大 棚 辣 椒 栽 后 在 苗 床 上 插 上 小 拱 棚 . 上膜 . 用 可 十 别 点 水 补 充 门 椒 采 啦 后 , 台 追 进 晴 7l ( 培 , 通 过 塑 料 大棚 像 双膜 催 芽 。 ~ 0天待 辣 椒 苗有 8髓 出土 肥 浇水 。 ^ 盛 果 期 . 好天 气 5天 浇 l 可 使 时 , 昧 平 铺 地 膜 太 晴 天 迁 要 注 意 揭 敬 水 . 土 壤 经 常 像 持 湿 润 状 寿 ; 早 揭 温 , 到 比 正 常 春季 蹲 达 早 地 栽 培 的 辣 椒 提 早 上 开 小 拱 棚两 头 通 风 。 揭 晚 封 。@ 当辣 春 常 遇 连 阴雨 天 气 .气 温低 湿 度 太 光 — 市 。 加 单位 面 积产 值 般 幼 苗 右 3 4片 真 叶 时 进 行 营 养 钵 分 照 严重 不 足 。应 朴 光 而不 降 温 增湿 为 增 苗 假 植 , 苗 假植 的 营 养 钵 一 般 营养 原 则进 行 管 理 通 常 上午 9时 揭 击 大棚 分 的 目 的。 以 尽 1 育 苗 早 春 大 土 ( 沙 性 土加 ^ 有 机 肥 和磷 钾 肥 为 好1 上 的 草 苫 , 量 让 幼 苗 见 光 下 午 3时 、
蕊 无 蔬菜生 病虫害 综合防 公害 产中 的 治技术
达 获 蔬 菜 病虫 害 的无公 害 防 治是 根 据 菜 化 学 农 药 到产 品 优 质 高产 , 得 较高 1 、 理 应 用 肥 水 , 足 底 吧 , 施 2合 施 增 田生 态 特 点 ,全 面推 行 以农 业 防 治 为基 的 经 挤 效 益 磷 钾 肥 , 时 追 吧 , 强 植 株 抗 病 能 力 及 增 6 利 用 暑 期 高 温 , 有 病 虫 害 的土 实 行 小 水 轻 浇 、 挠 . 忌 大 水密 切 配 音 , 护 生 保 勤 切 雨
设施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控技术影响蔬菜产品安全质量的一大杀手当属农药残留了。
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蔬菜消费潮流正转向安全食品,争相购买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
那么,怎样降低棚室蔬菜农药残留呢?本文以黄瓜为例向读者介绍棚室蔬菜降低农药残留栽培技术:一、选用抗病品种黄瓜霜霉病是棚室黄瓜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之一。
选用津春、津优系列的抗病品种,不仅发病轻,容易控制病情,而且用药量会明显减少,从而获得降低农药残留,节本增效的效果。
二、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持续时间长,有利改良土壤结构,既可提高植株抗病性,又可降低硝酸盐的累积,从而提高产品营养价值。
有机肥在施用时,必须经高温腐熟,另外,追肥时可以采用传统的化粪池膜下浇灌粪稀来代替化肥,还可充分利用沼渣、沼液作黄瓜底肥和叶面肥。
三、彻底清园,减少病虫残体在每茬蔬菜采收后,要将秧苗、病叶彻底清除到棚室以外较远的空地,进行焚烧或深埋。
在进行菜园深翻的同时,结合田园晾晒,这样可以有效消灭寄生病虫残体,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强化管理技术,增强棚室蔬菜抗病能力在生产中,有大部病害是由光照不足、湿度太大而造成的,因此,菜农应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及时清除棚膜污尘、积雪或铺设反光幕,通过揭盖草苫、适时浇井水等方法提高室温和地温,通过加大通风,膜下灌溉等方式降低室内湿度等方法均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五、采用物理防治采用种子药剂消毒与温汤浸种消毒,防虫网封闭门口和通风口、黄板诱杀白粉虱、美国斑潜蝇和蚜虫、黑光灯诱杀配合人工捕杀地下害虫、以及糖醋液诱杀等物理手段,控制病虫危害程度,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农药用量,从而降低农药残留。
六、进行生态防治针对黄瓜霜霉病发病较为顽固的特点,日常管理中温湿生态调控技术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和污染,可以有效地控制霜霉病发生。
另外,若遇到霜霉病严重现象,还可以采用高温闷棚措施杀灭病原菌,起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作用。
对于白粉虱和蚜虫,可以采用丽蚜小蜂进行无公害防治。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浅谈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1.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近年来,我国蔬菜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日益增多,栽培方式多样,复种指数提高,特别是大量种植保护地和反季节蔬菜,使得多数蔬菜得以周年生产,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蔬菜作物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致使蔬菜病虫害的种类增多。
当前我国已报道的蔬菜病虫害有200余种,其中常年发生的病害有70多种,虫害有50多种,几乎任何一种蔬菜都可遭受病虫害的侵染。
另外,由于蔬菜种类增加、保护地面积扩大、栽培方式多样、反季节栽培及国际交流频繁等缘故,造成原来一些次要的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还有因长期、过量、单一使用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越来越强,给防治带来较大的困难。
2.防治病虫害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目前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为主,所以化学农药污染的问题严重。
不少菜农不能正确识别病虫害,缺乏植物保护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能,依赖、误用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较为普遍。
不懂得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经常会出现打“保险药”、打“马后炮药”、打“便宜药”、打“高毒剧毒药”及打错药等现象。
影响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主要为杀虫剂农药(占70%),其中以有机磷杀虫剂为主,尤以高毒、高残留有机磷杀虫剂为甚。
有些菜农盲目追求效果而使用水胺硫磷、甲胺膦、三氯杀螨醇、呋喃丹,甚至于3911、1605等禁用的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病虫产生抗药性,生产成本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3.蔬菜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因为任何一种防治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依靠单一的方法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来控制病虫害,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策略。
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
3.1植物检疫首先要了解本地区的检疫对象,比如美洲斑潜蝇、美国白蛾、番茄溃疡病、黄瓜黑星病、马铃薯金线虫等都是当前蔬菜作物的检疫对象。
无公害生产-蔬菜无公害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无公害生产-蔬菜无公害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蔬菜无公害栽培病虫害防治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
1、植物检疫。
对引进和输出的种子,均应按植物检疫部门的规定进行检疫,杜绝检疫性病虫草害和当地检疫部门规定的检疫对象传人或输出。
2、运用农业技术措施,努力减少病虫害,提高蔬菜抗病虫能力,减少用药次数。
①土壤消毒,翻耕晒白,夏季灌水高温消毒,水旱轮作。
②清洁田园,清除病株、残叶并及时消毒烧毁。
③轮作套种,不同科蔬菜之间轮作或采用与百合科葱属蔬菜套种。
④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或采用提早、延缓播种栽培时间,避开病虫发生高峰期。
⑤采用园艺设施,为蔬菜生长创造小气候环境,控制病虫的侵染或避过病虫高发期。
⑥种子消毒。
采用温汤浸种等物理措施或化学农药浸种拌种、消毒。
3、物理防治措施。
①频振灯诱虫、色板诱虫。
②紫外线等灭菌防病。
4、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农药的使用要求做到“严格、准确、适量”。
①药剂选择原则:首先选择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
如BT、白僵菌、菜丰灵、青枯散等;其次选择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抑太保;第三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敌百虫、克螨特、甲基托布津;第四在灾害性病虫害会造成毁灭性损失时,选择药效好的低毒和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单位面积使用量、每茬使用次数、每次浓度、安全间隔期使用各种农药。
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科学使用农药,并在施用农药过了安全间隔期后蔬菜方可上市。
③除草剂选择原则。
A、使用低毒或微毒型除草剂如触杀型的恶草灵、果尔等。
或内吸传导性能差的除草通、扑草净等。
B、采收前15天停用触杀型除草剂,45天内停用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C、河边、塘边菜地不用对鱼类毒性大的丁草胺、氟乐灵等除草剂。
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以上。
】 23 温 汤浸种 喜 温性 的果 菜类 ( 黄瓜 、 .. 如 番茄 等 ) 用 5 ℃ 的温水 , 5 浸种 1 3 m m喜 凉蔬 菜 ( 5~ 0 i 如芹 菜)用 4 ℃ 的 8 温水 , 神 3 mn 此 法 可杀 死 种 子 表 叫 附 着 的 大 部 分 病 原 浸 O i。
通合本地 的抗病 品种 。同时选用 的种 子要 根据 国家的植物 检疫法 规 , 严格执行检疫措施 , 防止危 险性病 虫杂 草随蔬菜 种子 、 秧苗 、 植株等 的调运而传播蔓延。
12 种 子 播 前处 理 .
12 1 日光消毒 播 种前将种 子在阳光 下 晾晒 , . . 利用 阳光 中的紫外 线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原菌。 122 干热消毒 对于瓜类及番茄 的干种子 ( . . 含水量在 8 % 以下 ) 置 于 7 ℃ 的烘 箱 中 处理 4 7 h灭 菌 效 果 可达 9 % 可 0 8~ 2 , 0
而减少 为害 , 例如大 白菜适 当晚播可减 轻病毒病和软腐病 。 3 2 合理施肥 , . 提高抗病性 为提高蔬菜植株 的抗病性 , 应大力 提倡增施经无 害化 处 理 的有机肥 , 做到 有机 肥料与无 机肥料 配合施 用。最好 根 据作物需肥 量和土壤肥力 实行 配方施肥 , 防止偏施氮肥 造成 植株细 弱、 病性差 。 抗 3 3 加 强 田 间 管 理 , 时清 洁 田园 . 及 提倡深 沟高 目圭栽培 , 避免 田间积水 , 降低 田问湿度 , 减 轻病害发生 。要 及时 间苗 、 定苗 、 中耕除 草 , 草时 禁止 使 除 用除草剂 , 生长期及时摘除病叶 、 枯叶 、 拔除 【心病株 及病死 { J 株 , 除后的病穴用生石灰等 进行封闭杀菌处理 , 拔 减少 病害 侵染来源 , 降低越冬基数。 3 4 利 用 生 物 化 感 技 术 防治 病 虫 . 。 各种作物都有分 泌特殊物质 的特性 , 这些特殊物 质对某 些病虫具有 一定 的防治 和驱避作用 。例如 : 番茄地里 混种韭 菜 , 番茄根腐病 可起 到“ 病防病 , 病治 病 ” 对 无 有 的作 用 , 大 蒜 与 油 菜 间作 能 防 蜘 虫 , 豆 地 里 套 种 洋 葱 、 防 治 豌 豆 黑 豌 可 粉病 , 菠菜与离 宦问作可减轻彼此的病虫害 , 白菜 与韭菜 大 混 问种 , 能防治 白菜根腐病 , 蓝与番茄或 高宦混 间种 可使 甘 多 种 甘 蓝 害 虫 避 而 远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无公害蔬菜也叫绿色蔬菜,也就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蔬菜。
绿色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为:
一、高温杀菌。
在高温杀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前一天,对黄瓜浇一次水,第二天封闭棚膜,棚内挂上温度计,利用中午太阳光能升温,在短时间内升至44~45℃,保持2小时,然后慢慢放风,将温度降至正常气温,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有苏方金杆菌(6.7℃(11日)(Bt)、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有益微生物增产菌等。
Bt生物杀虫剂,每667平方米(1亩)用150-200毫升,7天喷1次,能有效地杀死菜青虫、小菜蛾、豆荚螟的1~2龄期幼虫。
每667平方米用抗生素抗农120和武夷菌素500毫升喷雾。
用浏阳霉素、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防治红蜘蛛、螨虫、斑潜蝇。
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
二、天敌治虫。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利用赤眼蜂防治菜青虫、玉米螟、棉铃虫,利用七星瓢虫、草蛉防治蚜虫、螨类,利用青蛙防治蝶类、蛾类害虫。
黄板诱杀根据蚜虫、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特性,在大棚中采用黄板涂机油的方法,防治蚜虫、白粉虱,效果很好。
植物治虫利用大蒜、洋葱、丝瓜叶、番茄叶的浸出液制成农药,防治蚜虫、红蜘蛛;利用苦参、臭椿、大葱叶浸出液
三、防治蚜虫、菜青虫、菜螟虫。
高
新技术利用大蒜、草莓、马铃薯的脱毒技术,有效地减少病毒技术,有效地减少病毒病的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利用瓜菜的嫁接技术,如西瓜、茄子、黄瓜、番茄的嫁接,有效地防治土壤病害的发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四、人工捕杀利用害虫的假死性、趋光性,采用黑光灯杀灭。
有趋性的马铃薯瓢虫危害茄子,可在茄子周围种上马铃薯诱杀,地下害虫喜聚梧桐叶下,可堆放梧桐叶,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