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和影响
第十四讲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_799907020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当今世界,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推动下,军事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深刻变革。
随着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场变革已进人到一个新的质变阶段,并将发展成为一场遍及全球、涉及所有军事领域的深刻革命,势必对世界军事形势、国际战略格局乃至战争形态的演变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对于高技术的有关问题,前面我们已经系统进行了学习,下面我们主要就新军事变革的有关问题交流介绍。
一、新军事变革产生形成“新军事变革”,是从英文RMA (Revolution in the military affairs)翻译而来。
新军事变革,又称为信息化军事变革,是以人类技术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为根本动因,以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基因”,以“系统集成”和“虚拟实践”为主要手段,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
其核心是,把工业时代适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信息时代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
最终结果是,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转化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
(一)新军事变革的提出早在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伊尼亚克”号,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生活面貌将由此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拉开了数字计算机和数字化新时代的帷幕。
正如任何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一样,电子数字计算机及其技术同样首先使用于军事领域。
美军从1947年开始,不断将电子数字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军队指挥、控制及情报系统,逐步研制出第一套C3I系统。
20世纪70年代,美、苏等军事强国基于战略需求,基本都实现了军队指挥自动化。
1972年爆发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率先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并产生出巨大的作战威力。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曾采用“地毯式”轰炸方式,企图截断被称为“胡志明小道”的交通运输线,位于河内附近的清化大桥,是重点轰炸目标,美军付出了重大代价却一直未能得逞。
世界军事变革与我军发展

世界军事变革与我军发展风之兵世界军事变革与我军发展——《世界新军事变革》丛书读书笔记昨日,放假几天来的第一次外出,但一个人的生活实在无聊,连逛街都一样,走着走着就不知该前往何处了,偶然看见一书店,不假思索便进入其内,结果花了三百大洋买了一套《世界新军事变革》丛书,不为别的,就为总主编是张黎,虽然我一时想不起来他是何许人也,但我脑子里印象挺深的,总觉得老是在什么地方听到这个名字。
《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论》世界军事变革的历史发展军事变革:军事变革是指由科学进步而引起的武器装备的演进,进而引起军队编成、作战方式和军事理论等方面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最终导致整个军事形态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现象。
世界军事变革发展史上,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划分标准不同,出现了以美国著名未来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的三次军事变革、美国林德博士和以色列史学家克里沃尔德认为的四次军事变革、俄罗斯斯里普琴科少将认为的六次军事变革、以美国军事理论家克雷派尼维奇认为的十一次军事变革等多种说法。
但就从整个军事形态是否发生质变来说,一般将世界军事变革划分为四次:金属兵器取代木石兵器的金属化军事变革;火药兵器取代金属兵器的火药化军事变革;机械化武器装备取代火药兵器的机械化军事变革;信息化军事变革。
金属化军事变革的基本标志是,金属兵器取代木石兵器,职业化军队正式建立和发展,主要进行阵式作战,朴素的军事理论诞生,最后形成了崭新的金属化军事形态。
金属化军事变革使得步、车、骑兵等职业化军队初步建立,海(水)军也开始萌芽。
阵式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朴素直观的军事理论也随而诞生,在金属化军事时代,人们已懂得如何把多种单一的力合成为整体的力,无论是西方还是在中国,在军事理论与实践上,都认识到了只有将兵器中攻守、长短、远近、刚柔等各种器械加以搭配互补,才能形成兵器“力”的多样统一,发挥整体效应。
个人认为,金属化军事变革带来军队作战能力的提高的同时更大的变化在于使军队从“打群架”的状态转化为“打仗”。
世界新军事变革

世界新军事变革一.新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概况新军事变革是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战争初露端倪,到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是开始萌芽,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和90年代后得到了全面发展,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后进入到质变发展阶段。
1.孕育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大量在战争中使用,指挥自动化系统开始登上战争舞台,这标志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开始进入萌芽阶段。
越南战争中,美军动用了当时除核武器外所有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其中以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最为引人注目。
1972年5月10日,美空军出动F—4飞机,使用“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一次攻击即摧毁了杜海大桥。
此后不久,美军又使用这种炸弹轰炸了清化大桥和位于海防河畔的重点目标。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以双方首次大量使用导弹。
在这一时期的以色列偷袭伊拉克核设施(1981年)、英阿马岛战争(1982年)、美国空袭利比亚(1986年)等局部战争,均显现了电子战和导弹攻击的威力。
新军事变革这一问题最早是由前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于1979年提出的,当时称之为“军事技术革命”。
建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带动一系列高技术群的发展,占领科技制高点,加速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步伐。
“奥加尔科夫预言”受到广泛关注,被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佩里接受,并开始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技术革命,大力发展以精确制导武器、电子信息装备和隐身战斗机为主的武器装备。
1993年,美国国防部基本评估办公室主任马歇尔提出用“新军事革命”代替“新军事技术革命”。
2.全面展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分水岭。
一方面,初步运用新军事变革的成果,展示许多不同以往的战争的新特征。
却使许多人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切身体会到新军事变革的紧迫性,促使仍然沉湎于机械化形态建设的人们从梦中苏醒。
第一,电子对抗空前激烈远在“沙漠风暴”正式实施前,美军就制定了代号为白雪的作战计划,一场以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摧毁与反摧毁为基本内容的隐形战争即在海湾战争激烈展开。
世界新军事变革与中国国防带给我们的思考

世界新军事变革与中国国防带给我们的思考杨玉立王泽林2013-2-19 8:27:55 来源:搜狐军事【摘要】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正如这句话所说,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
中国之所以能赢得在国际社会中重要地位和很高的声誉,主要在于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依赖于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
当前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剧烈动荡。
以信息化为本质与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发展成为一场波及全球,设计所有武器系统研制、作战方式创新、军队编制编成、军工企业管理、后勤物资保障级军队人才培养的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最终将实现由工业时代军事向信息时代军事全面转变。
【关键词】世界新军事变革国防政策信息化国际形势国防建设【引言】新军事变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目标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
美军已确立2030年全面数字化的发展目标。
1991年以来美国发动的多场战争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反映出新军事变革的特点和规律。
新军事变革很可能发展成一场波及全球、涉及全部军事领域、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军事变革。
为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趋势,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一世界新军事变革关于新军事变革问题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
1991年至今,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特别是世纪之交,美国两年打一仗,连续发动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些战争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信息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反映出新军事变革的一些共同特点和规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新军事变革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是因为这场变革将在军队建设、战争方式的所有领域和层次进行,在保留机械化军队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军队形态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彻底变革。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要
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要求,提高建设质
量和效益,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是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规划
和目标。
新军事革命是特指在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以信息
技术为核心并得以广泛应用,从而引起军事领域武器装备、军事
理论和组织体制等一系列的根本变革,导致彻底改变战争形态和
军队建设模式的一场革命。
当代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
1、军队信息化建设: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向纵深发展,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
竞争加剧,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信息化建设
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
2、新军事技术:军事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必然结果,必须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认识新军事革命。
3、新武器装备: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是新军事革命的重要环节,新一代武器系统的研发应用可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适应
新时期战争的需求。
4、新军事理论是新军事变革有可能加剧战略力量对比的失衡,使各国已经存在的差距不仅不容易缩小,反而有可能扩大。
可能
会诱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甚至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军事系统特别是武器装备的新的更大的"时代差",从而对世界和平、发展和安全构成新的威胁。
5、新军事理论:军事理论是有关军队和战争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等的体系。
科学创新的军事理论是军事活动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来源于军事实践,经理论概括后给军事实践以指导,并在不断接受军事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得到丰富和发展。
王保存新军事变革讲课

(一)推进军事技术革命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经历了两次军事技术革命,即 军事工程革命和军事信息革命。属于机械化军事形态范畴的军事工程革 命始于二战期间。它的作用是,通过不断采用新的工程工艺技术,使飞 机、舰艇和地面战斗车辆等作战平台和各种武器不断更新换代,使其速 度、航程、射程及杀伤破坏力等性能指标不断提高,直至达到物理极限。 属于信息化军事形态范畴的军事信息革命在西方国家始于70年代, 分为军事传感革命和军事通信革命两个阶段。军事传感革命的主要表现 是: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的探测器材,以及单个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的计 算机化。始于80年代初的军事通信革命是军事信息革命的第二阶段,其 主要成果是:由于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出现了可以处理大量 数据信息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与计算机系统(即C4I系统)。
外因之三:美国军队的示范效应
美国是最最早提出和进行信息化军事变革的国家,美军是最早有组 织、有计划地进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军队。因此,美国 军队的武器装备体系在世界各国军队中最先达到了机械化装备到信息化装 备的“临界质量”,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军事技术装 备的“时代差”。武器装备体系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达到发生质变的“临 界质量”后,会使军队的作战能力在短时间内非常快速的、成几何级数地 提高。这就是美国的军事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不仅与发展中国家的 军事技术形成了“时代差”,也拉大了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和俄罗斯的差 距的根本原因。美国推行信息化军事变革导致了武器装备体系的信息化, 武器装备体系的信息化导致了美军作战能力的急速提升,作战能力的急速 提升又使美军干净利索地打赢了各场战争。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美国成为世 界各国进行新军事变革的参照系,从而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浅谈军事变革对我军的影响

浅谈军事变革对我军的影响王明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山东青岛 266041)摘要: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既给我国军事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
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宽广的视野、前瞻的眼光和科学的精神,深入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问题,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新军事变革;信息化;高新技术Shallowly discussed the military transforms to our army theinfluenceWANG Ming Ming(Navy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Qingdao part ,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Zip code:266041) Abstract: the world new military transformation to the core of the information changes develop Acceleratly, It has provided the rare opportunity to our country military reconstruction, and also brings the stern challenge. The acceleration advance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military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army modernization surmounts the type development, must by the broad field of visionand and the first gazes judgement and science spirit, thorough research world new military transformation question, derives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the helpful enlightenment.Key words: New military transformation; Information; High-tech始于上世纪下半叶的世界性军事变革,本世纪初又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新军事变革

2、世界新军事变革由来与内涵
(2)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二新——创新体制编制 作战规模小型化 力量结构集成化 指挥体制多能化 后勤保障社会化
2、世界新军事变革由来与内涵
(2)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三新——创新军事理论 震慑战理论、 计算机空间战理论、 第六代战争理论、 特种作战理论、 空天一体战理论
2、世界新军事变革由来与内涵
1、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1)需求牵引军事变革
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打什么仗 发展什么武器 •一流军队设计战争 •二流军队应对战争 •三流军队追随战争
1、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2)未来发展趋势快、广、猛
•快——变革进展神速 •广——整体突破 •猛——呈加速度发展态势
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发展, 各种新的军事技术层出不穷, 新概念武器也就登上了历史舞 台。
2、世界新军事变革由来与内涵
(1)新军事变革的由来
1994年
营级
1995年
1998年 2004年
旅级
师级 军级
美军网络司令部
2、世界新军事变革由来与内涵
(1)新军事变革的由来
英国——《国防战略白皮书》 法国—— 废除义务兵役制 德国——《联邦国防军未来建设计划》 日本——《新防卫大纲》 俄罗斯— 2010——2015年大力建设未来武 装力量
新军事变革
开 篇 语
科技是 一把双刃 剑。
军事变革,就是由科学技术 的进步而引起武器装备的演进,进 而引起军队编成、作战方式和军事 理论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最终导 致整个军事形态发生质变的特殊社 会现象。 ——《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论》
一、新军事变革
••1、世界军事变革发展史 1、世界军事变革发展史 • 2、世界新军事变革由来与内涵 • 3、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和
影响
(AL—20)
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苏军认为,科学技术进入和武装斗争工具的发展,在军队建设和训练以及进行战争和实施作战行动方法上发生的根本变化即军事革命。
美军认为,军事革命是采用新技术的军事系统同新的作战理论和组织体制改革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军事行动特点和进行方式的过程。
远程精确打击和信息战,可能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变化和军事革命的发展方向。
代表军事革命特征的四项要素是:技术的变化,军事系统的发展,作战理论的创新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
中国认为,所谓新军事变革,是指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的时代变革过程中,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由于先进的技术和武器系统与创新的军事理论和变革的体制编制共同发展,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能够变革旧的战争形态,改变作战方式,极大提高军事效能的军事变革。
简而言之,其主要内容就是“三新两变”,即通过研究新的作战思想,发展的新的武器装备,建立新的体制编制,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形态,改变作战方式。
新军事变革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从越战后期灵巧炸弹的出现到20世纪70年代末,可以看作是新军事变革的技术萌芽阶段;二是从奥加尔科夫预言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末,可以看作是新军事变革的理论探索阶段;三是从海湾战争爆发到世纪之末,可以看作是新军事变革的全面展开阶段;四是从现在到2020年,是军事要素质变阶段或初级质变阶段,主要内容是新的军事体系赖以建构的军事要素的形成期,从总体上看,此时的军事变革更多地表现为对原有军事体系的改革和改造,并在这种改革和改造中形成新的军事要素,发展新的武器装备,提出新的军事理论,尝试新的体制编制,创造新的作战方法;五是从2020年到2050年,是军事体系质变阶段,或高级质变阶段,这是新的军事体系的成熟发展期。
在这一阶段,人们在逐步形成的新的军事原则的指导下,对各个新的军事要素进行整合,建构出真正反映时代特色、技术发展和军事需求的新的军事体系,最终用新的军事体系取代原有的军事体系,实现军事领域的整体性革命。
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动因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动因主要有四,一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牵引;二是世界格局演变的驱动;三是军事理论创新的引导;四是战争实践的直接催生。
社会是军事的母体,社会技术形态的变革,必然导致军事变革。
军事理论的创新与繁荣,引导了新军事变革的方向,丰富了新军事变革的内容,加速了新军事变革的进程。
每一次军事行动,既实际检验了以往新军事革命的成果,也有力促进了下一步的军事改革。
三、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
总的趋势是由机械化军事形态向信息化军事形态演变。
从各国军队建设的远景规划看,力求在思想上、理论上、技术上、装备上和体制编制上实现全面联合,达成各军种核心能力的一体化。
发展趋势,一是在人才素质方面,正由技能型向知识型转化;二是在军事技术方面,正由军事工程革命走向军事信息革命,主要是军事传感革命和军事通信革命;三是在武器装备方面,正由机械化装备向信息化装备过渡,其最大变化是武器系统的智能化和作战系统的一体化,作战系统的一体化一是功能上的一体化,二是结构上的一体化;四是在战争形态方面,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五是在作战理论方面,正在酝酿着全方位的突破;六是在军事体制方面,正朝着小型化、一体化、多能化的方向发展。
各国推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速现有武器系统的信息化;二是大量研制和发展新型信息战武器装备系统,为打信息战作准备。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为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以信息技术支配整个高技术武器装备体系,以信息攻防为主要作战方式,在核威慑和常规作战配合下,全方位进行的立体式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将主要表现为“一个中心,六个特点”,即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中心,呈现出网络化、精确化、实时化、多维化、有限化、社会化的特点。
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中心,是指未来战争中信息进攻和防护贯穿于战争的始终,是交战双方争夺的中心。
网络化,是指交战双方将主要依靠网络力量实施指挥、控制、通信和监视,作战打击重点将是具有枢纽意义的战略节点。
精确化,是指交战双方将以精确作战为主,武器装备的发展将向精确化方向发展。
实时化,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军队不仅能够及时发现作战空间内所有重要目标,而且可使参战的所有部队实施共享作战信息,乃至实时协同,联合作战。
多维化,是指拥有信息技术优势的军队将在空、地、海、天、电乃至太空领域展开非接触或接触式军事打击行动。
有限化,是指战争在更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控制,打击目标、打击范围、打击规模、打击程度、打击节奏,以及战争开始和结束等问题都受政治目的的制约。
社会化,是指未来战争将依然以职业军人为主体力量,但非线式战场、非对称对抗、非接触作战等因素,将促使与军事斗争相关的社会力量直接或间接地投入战争,他们可能采用网络攻击、病毒入侵、心理战、金融战等非军事行动为战争服务。
战场历来是军事革命成果的试验场,作战理论的变革是军事变革的最迅速、最活跃的领域。
四、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
一是促进世界军事改革的全面发展,二是战略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三是军事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上升,四是发展中国家战略选择长期处于两难境地,五是构成对中国安全和统一的严重威胁。
新军事变革催生了大量高新技术兵器,为运用军事手段达成政治目的,提供了低风险、高效能、多样化的可能选择。
就超级大国而言,新军事变革刺激了其继续称霸世界的欲望,为使用武力实现其国家意志提供了新的物资技术优势,强化操纵和干预国际事务的姿态与战略,由此可见,新军事变革不仅使军事手段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上升,而且还会刺激新干涉主义进一步抬头,给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带来新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