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渗墙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浅谈水坝帷幕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浅谈水坝帷幕灌浆防渗施工技术目前我国水库星罗棋布,遍及全国山丘区,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城乡供水和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水库,特别是大量的小型水库是在缺少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的情况下修建的。
不少水库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隐患多,加上长期的管理不善,技术力量不足,水平低,致使不少水库安全存在问题,也曾发生过不少垮坝事故。
1 工程概况某水库集雨面积6km2,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小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280万m3,设计灌溉面积0.45万亩,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及放水设施组成。
该水库主副坝均为均质土坝,主坝坝顶高程327m,坝高15m,坝顶长370m,坝顶宽3m,原内坡比为1:2.5,外坡比1:2,上游坡设干砌防浪石,厚30cm,下游坡采用草皮护坡;副坝位于主坝左岸200m远的山坳中,坝顶高程327m,最大坝值12m,坝顶宽3m,上游坝坡为1:2.5,下游坝坡为1:2;2002年大坝安全鉴定按部颁标准复核,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分别为325.24m、326.15m。
2 主坝渗漏的原因2.1 渗漏部位渗漏部位主要有3处:建基面处的接触带土层孔隙性渗漏;坝体的填土层孔隙性渗漏;主坝左坝基存在破碎带,形成集中渗漏带。
2.2 渗漏成因2.2.1 工程修建前没有进行地质钻探,大坝基础地质资料不详。
大坝左岸出露的地层岩性为灰岩,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和溶沟溶槽发育。
2.2.2 建坝时基础处理不彻底。
施工时未将坝基河床裸露的冲洪积粘土、残坡积粘土全部清除,局部基岩开挖的碎石块残留在基础面上。
2.2.3 坝体填土施工质量差。
由于当年施工时搞人海战术,施工断断续续,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如取用粘土部分掺杂有机质物或含淤泥;坝体碾压采用人工木槌,造成大范围碾压程度低,结构松散,固结程度低;施工中无专门质检机构,对施工质量缺乏有力控制。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一、概述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是一种用于处理建筑物或土地中的渗漏问题的施工方法。
通过注入特定的材料,可以形成一个防水屏障,有效阻止水的渗透。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的步骤和要点。
二、工艺流程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施工区域首先,需要确定施工区域。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进行防渗处理的区域,并对其进行测量和标记。
2. 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垃圾,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和清洁。
3. 预处理预处理是确保施工效果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灌浆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预处理,如清理和修复裂缝、填充孔洞等。
4.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需要,准备所需的灌浆材料。
常用的灌浆材料包括胶凝材料(如水泥和砂浆)、聚合物(如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等。
5. 施工操作在进行施工操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
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注浆、压力注浆、喷射等。
5.1 注浆法注浆法是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准备注浆设备:包括注浆泵、注浆管等。
•注浆孔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钻孔。
•注浆材料配置:根据具体需要,配置适量的注浆材料。
•注浆施工:将注浆材料通过注浆泵注入孔洞中,直到填满整个孔洞。
注浆过程中需要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确保注浆效果。
5.2 压力注浆法压力注浆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准备压力注浆设备:包括压力注浆泵、注浆管等。
•压力注浆孔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钻孔。
•注浆材料配置:根据具体需要,配置适量的注浆材料。
•压力注浆施工:将注浆材料通过压力注浆泵注入孔洞中,并对注浆压力进行控制,确保注浆材料能够充分填充孔洞。
5.3 喷射法喷射法是一种适用于大面积施工的方法,其步骤如下:•准备喷射设备:包括喷射机、喷射枪等。
•喷射材料准备:根据具体需要,配置适量的喷射材料。
•喷射施工:将喷射材料通过喷射机喷射到施工区域的表面上,形成连续的防水层。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就位,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操作规程。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图纸会检: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 术管理导则》(简称导则)的要求做好图纸会检工作
技术交底:应按照导则规定,每个分项工程必须分级进行 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工作要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 性,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参加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 的交底记录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2.冲洗
• (1)冲洗的目的:用压力水将岩石裂隙或空洞中所 充填的松软、风化的泥质充填物冲出孔外,或是将 充填物推移到需要灌浆处理的范围外,这样裂隙被 冲洗干净后,利于浆液流进裂隙并与裂隙接触面胶 结,起到防渗和固结பைடு நூலகம்用。
• (2)帷幕灌浆的冲洗方法:一般均为单孔冲洗,只
基础开挖及处理施工方案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
➢ 基础开挖施工的测量,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规定要求。
➢ 应根据测量控制基准点,建立施工用的测量控制点。 ➢ 对所有的测量基准点进行保护,并定期复核测量。 ➢ 应按设计图纸及测量基准点进行基础开挖,使水电站建筑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 工艺
2021/1/3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主要内容
➢标准施工工艺 ➢三溪口河床式水电站基础处理 ➢砼防渗墙施工 ➢帷幕灌浆施工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一、标准施工工艺介绍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标准施工工 艺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水电站建筑物砂砾 石基础开挖及处理施工。 ➢施工流程: • 施工流程图见右图。
建筑项目地下室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专项方案

建筑项目地下室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
施工专项方案
一、前言
为确保建筑项目地下室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防渗墙及帷幕灌浆材料准备
2.1 防渗墙材料
防渗墙材料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确保其材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2 帷幕灌浆材料
帷幕灌浆材料采用硅酸盐水泥灌浆材料和聚氨酯封闭材料,确保其材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施工方案
3.1 防渗墙施工方案
(1)基础处理:清理基础表面杂物及底床松土,调整基础平
整度。
(2)做好防水层: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上布置隔离膜,用聚
氨酯防水涂料或聚合物水泥砂浆涂刷防渗层,厚度不得少于2mm。
3.2 帷幕灌浆施工方案
(1)确定灌浆方案:按设计深度和尺寸,在混凝土结构上钻孔,并逐层注浆。
(2)灌浆密度控制:对于混凝土松动或裂缝等部位应优先施工,在施工时应使用压力控制灌浆机进行灌浆,并对灌浆剂密度进
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四、验收标准
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关检测,并达到以下验收标准:
(1)防渗墙:成功防水,无滲漏、无裂缝、无气泡、材料附着牢固、表面平整度高。
(2)帷幕灌浆:夯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良好、与混凝土紧密结合、无松软现象、无渗漏。
五、安全保障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施设备的完整。
六、总结
建筑项目地下室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质量与地下室使用持久度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严格依照专项方案施工,切忌急功近利,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持久使用。
混凝土防渗墙与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内部结构延伸至基岩 1m位置,最 大深度控 制在 30m 下,施 工人 员就应 该将表层松土挖去 ,直 到导向槽 管钻 取,而双反弧钻头管 制小墙结构 区域 ,待清 孔
左 右 ; 至 于 底 部 最 深 高 程 则 设 置 为 2 519 m,顶 部 最 安置完 毕后再根据结构高程要求进 行回填 补充;两 换浆动 作结束之后进 行混凝土建筑。
右最佳 ,并且需要按 照周期交替作用完成合理衔接 以上 工作全 部搭接清楚之后再进 行换 浆操作 。对于
【Keywords】concrete cut—of wall,curta in grouting,control,c-
onstruction process
工 作 。 槽孔施工活动 开始之前,需要根据 防渗墙 的设
高高程设置为 2548 m。细节布置环 节中为了稳 固结 侧位置 的砂 卵石回填需要注 意分层位置 段的夯实效 四 、 结 语
构 可 靠 安 全 质 量 , 需 要 沿 着 绩 效 延 展 流 程 配 备 相 应 果 ,避 免后 期 投 入 应 用 活 动 中产 生沉 陷变 形 危 机 ,
度在单位毫米 以下,由于覆盖层实 际厚度渗透性 效 层之上 ,浇 筑环节 中必须利用稳 固直立手 段进行精 孔斜 率控 制在 4%以 内 最 佳 ,造 孔 工 具 可 配 备冲 击 反
果显著 ,因此采 用封 闭式防渗墙结构建设措施 ,令 确位置 的选 取,例如在地面表土层较为松 软的情况 循环 钻 机 , 具 体 动 作 环 节 顺序 体 现 为 圆钻 头 负 责 导
更 加 流 畅 地 衔 接 处 理 效 果 。 造 孔 工 作 结 束 之 后 , 需要 对 稳 定 质 量 成 果 实 施
specific power energy value efect.
浅谈混凝土防渗墙与帷幕灌浆工艺对比

浅谈混凝土防渗墙与帷幕灌浆工艺对比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之后被一些国家广泛地应用。
我国1958年开始研究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帷幕灌浆工艺则是在水工建筑物地基中采取灌浆方式建设防渗帷幕,以达到封堵基岩裂隙,形成阻水帷幕减少坝基渗漏量,降低渗透压力。
此两项工艺是应用在我国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
1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混凝土防渗墙是在大坝或基础中用冲击钻或抓斗依次造孔,形成完整的槽孔,用泥浆巩固墙壁,在槽孔中浇筑塑性混凝土,最后形成一道连续的,具有防渗功能的混凝土防渗墙体。
防渗墙修筑时,按照分段建造的方式进行,每一次槽孔浇筑混凝土之后形成一个墙段,多个墙段浇筑之后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一整道墙。
墙的顶部与坝的防渗体相连接,两端与岸坡的防渗体相连接,其底部嵌入基岩面0.5~1.0m或嵌入不透水顶界线,就能达到减少甚至截断地基中地下水流的渗透,对于保证大坝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混凝土防渗墙工艺的分类(1)按防渗墙成墙方式分类:根据防渗墙施工方法的不同分可为板桩式和槽板式两种成墙方式。
按照槽段连接方式不同,又分为平接、搭接与链锁三种。
(2)按墙体材料分类:可分为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两大类。
刚性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防渗墙、素混凝土防渗墙、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柔性材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自凝灰浆防渗墙、固化灰浆防渗墙。
(3)按防渗墙施工墙面的形状分类:圆孔型、槽孔型、墙板桩柱混合型。
1.2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混凝土防渗墙设计时,要结合坝体结构要求,依据坝基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墙体轴线位置。
同时,要依据渗流和结构应力计算结果,得出墙体嵌入及岩层的深度和有关墙体材料的力学指标,最终确定墙体材料的厚度和防渗墙在连接处的细部设计。
重要工程还要在墙体内安装检测仪器,随时了解墙体的运行情况。
墙体厚度设计主要由结构强度、抗渗强度、耐久性及施工条件确定。
(1)结构强度:墙体任意截面主应力应满足下式:(2)抗渗强度:墙体厚度应满足下式:1.3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主要程序为:施工场地平整、构筑施工平台、导向槽修建、铺设轨道、泥浆系统建设、安装钻机、槽孔施工、清孔换桨、清孔验收、下设混凝土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拔出接头管、转下一个槽孔、墙体质量验收、处理坝内防渗体的连接等。
浅谈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浅谈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建设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施工环节就是防渗处理,若建筑基础出现渗漏等情况,则会对结构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不利于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而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防渗和加固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
该项技术的施工工艺相对成熟,且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工程实用价值较高。
2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2.1 实用性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工作原理易于理解,主要是在基岩上进行帷幕式钻孔,并在孔内浇筑水泥,待水泥干后便形成了帷幕式防水层。
从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需求而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易操作性。
2.2 安全性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在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上,并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一般情况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实施前,应对工程现场的水文条件、地形地貌等地理信息进行勘察,同时掌握好灌浆压力,施工人员在进行帷幕灌浆时,会对灌浆压力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其超过该处灌浆岩层及上方建筑物压力的总和,要始终将灌浆压力控制在这一压力值范围内,这也是帷幕灌浆施工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另外,施工人员应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地质情况、水流速度等制定符合施工要求的浆液浓度,由于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工程在进行帷幕灌浆施工时需要不同的浆液浓度,使其符合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从而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实施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2.3 经济性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具有一定的简洁性、易操作性,经济成本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帷幕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所需原材料的费用较低,主要是水泥、煤灰及额外添加剂,而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是一项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工程,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对推国家经济运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满足社会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还能促进发电、养殖等多方面效益的提升。
超深围堰防渗墙墙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超深围堰防渗墙墙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石海松、朱旭、范伟、陈廷胜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摘要:乌东德水电站基坑开挖最大深度97m,最大水头达150m,混凝土防渗墙平均深度大于60m,最大深度达97.74m o河床围堰堰体采用“复合土工膜+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墙下帷幕灌浆”的防渗形式,墙下灌浆孔深、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
本文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对超深围堰防渗墙墙下帷幕灌浆工程相关情况及关键施工技术和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墙下帷幕灌浆施工要点及相关技术参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围堰防渗墙;预埋灌浆管;隔管下设;墙下帷幕灌浆1工程概况乌东德水电站河床围堰堰体采用“复合土工膜+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墙下帷幕灌浆”的防渗形式。
乌东德水电站基坑开挖深,最大深度97m,超过三峡大坝基坑,是世界上最深的水电站基坑。
围堰防渗墙承受最大水头达150m,混凝土防渗墙平均深度大于60m,最大深度达97.74m。
上游围堰防渗帷幕主要由左岸防渗墙顶延伸帷幕、左右岸堰顶延伸帷幕(平洞)、左右岸岸坡段帷幕及围堰防渗墙墙下帷幕组成,帷幕灌浆最大孔深126.5m(墙下帷幕)。
下游围堰防渗帷幕主要由左右岸堰顶延伸帷幕(平洞)、左右岸岸坡段帷幕及围堰防渗墙墙下帷幕组成,帷幕灌浆最大孔深118m(墙下帷幕)。
2墙下帷幕灌浆工程施工特点与设计布置2.1墙下帷幕灌浆工程施工特点(1)受防渗墙工期的控制,墙下帷幕灌浆需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因此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需投入设备多。
(2)墙下帷幕虽然为常规灌浆技术,但由于灌浆深度大,地质条件复杂,且直接受墙体预埋管埋设质量影响,施工难度较大。
2.2墙下帷幕设计布置本工程防渗墙墙下帷幕孔距为1.5m,墙体部分采用预埋钢套管导向成孔;墙下帷幕入岩深度10m~60m不等,底部要求进入岩体弱透水层内。
墙下帷幕的设计透水率标准为qW5Lu。
3墙下帷幕灌浆施工3.1墙下帷幕灌浆预埋管下设安装乌东德大坝围堰防渗墙墙厚为1.2m,在墙体内预埋单排直径为©108mm的无缝钢管作为墙底帷幕灌浆导向管,防渗墙预埋灌浆管孔距1•5m,并根据设计要求增加墙下帷幕灌浆检查孔预埋管(每10个预埋灌浆孔布设1个检查孔)o考虑到墙下帷幕灌浆预埋灌浆管普遍较深,为了消除因管体自身的垂直度及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冲击力作用对管体定位影响,不宜采用“单根钢管埋设法”,而应采用多根钢管焊接成一整体桁架的“直接预埋钢管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防渗墙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摘要:硗碛水电站大坝基础采用在轴线上布置一道长104m,宽1.2m,最深达68m的防渗墙,结合墙下基岩帷幕灌浆进,行防旁渗处理。
防渗墙下基岩主要由变质砂岩和炭质千枚岩组成。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防渗墙下进行帷幕灌浆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并对灌浆效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大坝基础;防渗墙;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硗碛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宝兴县境内的东河上游河段,为高坝引水式龙头水库电站。
该工程共装机3台,单机容量为80mw,总装机容量为240mw。
工程枢纽由拦河大坝、泄洪洞、放空洞、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和地下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拦河大坝为砾石土直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23m,坝轴线长452.7m,坝顶宽度10.0m,最大底宽450m。
坝体基础为深厚覆盖层,大坝地基防渗采用防渗墙与帷幕联合防渗处理方式,在轴线上采用一道厚为1.2m的混凝土垂直防渗墙,防渗墙最大深度68m。
防渗墙下部采用2排灌浆帷幕进行防渗,帷幕灌浆最大孔深113.5m。
在防渗墙浇注前按排距1.0m、孔距2.0m下入预埋管,预埋管采用6m长的φ108铁管对接。
2、防渗墙下帷幕灌浆施工特点
1)铁管对接次数多,不能保证预埋管的垂直度,造孔困难;
2)采用预埋管代替孔口管,预埋管底部与基岩衔接部位局部有沉淀,易塌孔埋钻,造成孔故;
3)多数钻孔孔深大于70m,返水时间较长,难以及时的从返水情况确定钻进是否正常,易造成孔故。
3、施工工艺
3.1预埋管施工
灌浆管底部用厚度为lmm的铁皮封堵,可避免混凝土灌入,也可避免其他孔灌浆时浆液串入,而增加扫孔量。
在防渗墙浇筑前,每个槽段的预埋管通过钢筋笼固定,5个-7个灌浆管为一组,整体下人,以尽量保证其垂直度和不受浇筑的影响而发生变形。
3.2钻孔灌浆施工
按先下游排、后上游排,排内分三序的原则进行。
先施工先导孔,然后依次施工Ⅰ序孔、Ⅱ序孔、Ⅲ序孔、检查孔。
灌浆孔:预埋管扫孔及钻至基岩2m→接触段灌浆并待凝3d→第二段钻孔→简易压水→第二段灌浆→……→终孔段钻孔→简易压水→终孔段灌浆→封孔。
检查孔应取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栓塞进行压水、自下而上分段栓塞灌浆。
3.2.1钻孔
钻孔采用XY-Ⅱ地质钻机、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施工。
钻孔过程中控制转速和压力,严禁采用高速钻进,钻进压力应与钻孔深度相匹配。
在岩层松散,沉淀较多部位,应停钻,采用压力水冲洗后进行灌浆,方可继续钻进。
由于廊道高度仅3.5m,宽度2m,难以采用常规的三脚架进行起下钻作业,本工程在廊道浇筑时根据孔口管位置预埋了吊环,便于采用长钻杆施工和提高了起下钻工效。
1)采用φ56mm钻头钻孔(检查孔不镶注孔口管,采用φ76mm钻头一径到底)。
孔深偏差控制。
在±20cm。
开钻前用地锚将钻机固定,采用罗盘保证钻机立轴方向正确,KXP-1测斜仪控制孔斜。
见基岩5m、11m、21m各测一次,以下每10m-20m测一次;
2)详细记录钻孔过程中的各种地层情况、返水大小、颜色及涌水情况、各孔的预埋管长度等;
3)尽量使用大于3.0m以上的长钻具进行孔斜控制,如发现孔斜超过规定时,应及时纠偏。
3.2.2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1)各孔段灌浆前应进行孔壁冲洗和裂隙冲洗,以期提高灌浆效果。
冲洗后孔内残留物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
2)先导孔的各段在钻孔裂隙冲洗完成后,采用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单点法压水试验,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在灌前进行简易压水试验,通过压水透水率大小为灌浆提供相关施工参数。
3.2.3灌浆
采用孔日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施工。
用HT-Ⅱ型灌浆自动记录仪进行记录。
采用钻杆作射浆管,射浆管距孔底不大于50cm。
1)针对透水率较小的孔段,尽快提升灌浆压力至设计压力进行灌注;透水率较大或无回水的孔段,采用逐级升压的方法进行灌注,若长时间不能结束,则采用降压限流、间歇、待凝的方式进行处理。
2)在松散的炭质千枚岩地层,成孔困难。
处理方法为:钻进至该段后,先采用大流量水进行冲洗,将钻孔周围的松散岩渣冲出,在一定的压力下注入浓浆,待凝8h-12h后进行扫孔。
灌浆结束标准:在规定压力下,灌浆注入率不大于0.4L/mln时,连续灌注60min;或注入率不大于1.0L/min时,连续灌注90min,且灌浆全过程中,在设计压力下的灌浆时间不少于90min。
均可结束灌浆。
3.2.4质量检查
在单元工程完成钻灌施工14d后进行检查孔施工。
自上而下分段进行钻孔和压水试验。
压水结束后进行灌浆和封孔。
4、施工检查和效果分析
根据灌浆成果分析及监理工程师的现场指示确定检查孔。
检查孔的数量为灌浆孔数量的10%,且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布置1个检查孔。
灌浆检查在灌后14d 进行,以压水试验检查为主,并结合钻孔、取芯资料、灌浆记录等综合评定其质量。
4.1灌浆成果分析
防渗墙下帷幕灌浆成果统计见表。
总体上看,上游排单耗较下游排减少54.8%;排间各孔序的单位耗灰量按施工次序呈递减趋势,下游排孔递减率分别为:40.2%、56.4%,上游排孔递减率分别为:29.3%、36.9%,单位吸浆量按分排分序逐步减少,符合排间分序、排内加密的灌浆规律。
这说明总体灌浆效果良好,质量可靠。
4.2质量检查分析
防渗墙下帷幕灌浆施工的目的是为提高坝基的抗渗效果,以灌后压水试验进行质量检查,合格标准为不大于5Lu。
压水质量检查成果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最大透水率为2.51Lu,最下透水率为0.02Lu,小于设计标准,大多数透水率值小于1Lu。
这说明灌浆效果良好,所形成的帷幕能够起到防渗目的。
5、结论
由于防渗墙下帷幕在廊道内施工,工作面狭窄,故在廊道浇筑时,根据帷幕孔位对应预埋吊环,使起下钻等辅助工作更易操作,提高了施工进度。
预埋灌浆管时采用1mm厚铁皮封堵管底,有效防止了杂物进入管内,并减小了扫孔难度。
采用预埋灌浆管作孔口管,能够保证灌浆质量,同时避免重复镶注空口管,对施工进度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基岩帷幕灌浆技术要求,2004,3
[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