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装备制造业巨头
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股一览表[1]
![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股一览表[1]](https://img.taocdn.com/s3/m/e564e1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1.png)
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股一览表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股一览表导言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装备制造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龙头股,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1. 中国重工(601989.SH)- 行业分类:重型机械- 公司简介:中国重工是国内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船舶制造、机电设备制造等。
公司在军工领域有较为突出的业绩,是国内军工装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 投资亮点:中国重工在国内外船舶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受益于国家军工政策的推动,公司有望在高端军工装备领域持续受益。
2. 中航重机(600765.SH)- 行业分类:航空装备- 公司简介:中航重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飞机发动机、飞机零部件等。
公司在国内航空装备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 投资亮点:中航重机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核心企业,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网络。
随着国内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中航重机有望受益于航空装备更新换代的需求。
3. 中联重科(000157.SZ)- 行业分类:工程机械- 公司简介:中联重科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
公司在国内外工程机械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 投资亮点: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领域久负盛名,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
受益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司有望在国内外市场持续增长。
4. 海尔智家(600690.SH)- 行业分类:智能制造- 公司简介:海尔智家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家电、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 投资亮点:海尔智家凭借创新的智能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成为智能家电领域的龙头企业。
随着消费升级和智能化趋势的推动,海尔智家有望持续受益于智能制造市场的增长。
全球十大顶尖的智能制造强国,到底谁的实力名列前茅?

全球十大顶尖的智能制造强国,到底谁的实力名列前茅?所谓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
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
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
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
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一、美国美国是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强国。
美国制造业在生产力水平、劳动效率、工人工资待遇以及生活水平等方面也都位居全球前列。
美国在智能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长期处于全球主导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控制论、物联网这些智能技术的基础大多起源于美国。
尤其是计算机届最高奖项图灵奖的获得者中绝大多数是美国科学家。
美国在智能产品研发方面,一直走在全球前列,从早期的数控机床、集成电路、PLC,到如今的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各种先进传感器,大量与智能技术相关的创新产品诞生自美国高校的实验室和企业的研发中心。
据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估计,全美曾经有大约有23万台机器人投入工厂生产。
尤其是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系统平台相继推出。
比如著名的罗克韦尔的开放式智能制造平台、通用的Predix软件平台都是依托数据采集实现工况监测管理的典范。
美国生产流程管理由数字化已进入智能化。
比如全球电动车巨头特斯拉打造的机器人全自动化超级工厂曾经5天内就可以实现一辆电动车从模型到成型的生产过程。
美国从基础元器件到智能制造装备再到工业软件系统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越来越完善。
智能制造装备十大品牌

要点二
评级体系
一些机构和组织建立了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级体系,以 评估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
CHAPTER 06
公司文化与团队建设
公司文化理念与核心价值观
01
02
03
04
创新
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 方案,不断追求卓越。
质量
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追求 零缺陷。
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服 务和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战略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注重长期发展,制定符合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绿色制造、智能制造 等,以促进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实践案例
一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 的成绩,如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推广机器人
替代人工等。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评级
要点一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许多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公 开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接受社会监督。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总结词
十大品牌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成为众多竞争对手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些品牌通过不断提 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推动 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详细描述
十大品牌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产品和服务受到广泛认可。这些品牌通过持续的技术创 新和产品升级,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并对其他企业产生了积 极的示范效应。
灵活性
这些装备往往具有很高的灵活 性,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生产 环境和生产需求。
易用性
这些装备往往具有简单易用的 操作界面,使得操作人员能够 方便地进行操作和维护。
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内容
汽车制造
提供完整的汽车生 产线解决方案,包括 焊接、装配、检测等 环节的自动化设备。
世界六大顶尖的机械强国谁名列前茅

世界六大顶尖的机械强国谁名列前茅机械工业是世界各国制造业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
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些国家因其卓越的机械工业实力而被称为机械强国。
本文将对世界六大顶尖的机械强国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名列前茅的原因。
一、德国德国因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而享有盛誉,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顶尖的机械强国之一。
德国的机械工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包括汽车制造、机床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德国的机械产品质量优良、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备受全球市场的青睐。
德国企业在制造工艺、零部件精度、产品质量和制造效率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且注重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应用。
二、中国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机械强国之一。
中国的机械工业发展迅速,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的机械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市场份额,尤其在建筑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高铁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三、日本日本是世界机械工业的重要一员,其制造业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日本的机械工业以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为主导,这些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日本的机械产品以品质可靠、精度高、工艺先进著称,其企业一直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美国美国的机械工业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
美国机械强国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军事装备、能源设备等领域,其研发设施和技术实力世界一流。
美国的机械企业以其专业化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受到追捧,并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不断推动机械工业的创新发展。
五、意大利意大利机械工业以其高质量的制造和精密的技术而著称,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
意大利机械产品在设计和制造方面都具备独特的优势,技术含量高且创新性强。
举世公认的十大工业巨无霸企业

举世公认的十大工业巨无霸企业一、世界最大的港机重型设备制造商(中国)中国已在某些行业取得全球领先的地位,比如在钢铁生产、量子通讯、航空航天、5G、人工智能、港口机械等领域,因此,中国是这些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梯队大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港口机械行业取得全球第一的地位,而振华重工功不可没。
振华重工该是全球最大的港机重型设备制造商,其制造的产品被称之为“国之重器”。
振华重工迄今已拥有20多项世界领先的重大核心技术,28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6项上海市重点新产品;申请国内专利223项,其中发明专利103项,实用新型专利113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有效国际专利申请24项,国际授权有效专利10项。
振华重工的产品远销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振华重工旗下的岸桥产品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另外,在装卸船机、斗轮堆取料机等产品市场份额也位居世界前列。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振华重工曾经在千禧年进入世界起重机之乡发达国家德国。
振华重工业一举成为“世界港机之王”,彻底打破之前海外技术长期的垄断。
振华重工能建造全球最大的龙门吊,可以说基本垄断1000吨以上的龙门吊。
岂不知,巨型龙门吊是建造航母所需的重要设备。
比如英国制造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时,采用的就是中国振华重工制造的设备。
振华重工的全球市场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其核心技术方面,同时还体现在其配套服务上。
由于特殊原因,很多国家其实是不允许港机设备在它们自己境内组装的,无疑这就需要这个巨型设备事先组装好再运过去。
但是大部分港机设备都非常笨重,对运输要求非常高。
值得一提的是,振华重工由于拥有20余艘6万吨~10万吨级远洋甲板运输船,可将大型产品跨海越洋整机运往全世界。
据2020年数据,振华重工去年实现营收245.96亿元,同比增长12.76%。
可以看到,中国这个巨无霸企业依然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工业4.0的到来,全球制造业企业为了应对愈发激烈的竞争,均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振华重工也不例外。
世界十大顶尖高端机床强国

世界十大顶尖高端机床强国一、美国评价:全球高端机床领域,美国、德国、日本三国是当今世界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丰富的国家。
美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机床工业的研发,比如美国国防部等部门因其军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及科研任务,并且提供大量充足的经费,网罗全世界人才,尤其在发展中讲究“效率”和“创新”,十分注重基础科研。
因此先进的机床技术不断创新。
比如美国在195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在1958年研发出更加先进的加工中心、在70年代初研制成FMS、在1987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
美国不但通过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并且在电子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保持世界上领先,因此美国的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因此美国的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由于偏重基础科研而忽视应用技术,叠加上世纪80年代引导的放松,致使数控机床产量增长放缓,最终于1982年被后起之秀日本超越。
从90年代起,美国开始纠正偏向,让数控机床从技术转向实用,由此产量又逐渐回升。
美国机床工业起步比英国晚50年,但在制造技术方面很快就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
比如1896年福特制造出第一辆汽车,为配合汽车大量生产,格里森公司研制了一整套用于齿轮加工、测量的设备和刀具,其他公司也研制出许多新型高效的自动化机床。
1934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条组合机床自动化线。
1948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年产3000万套轴承的自动线,使汽车产量迅速提高,1950年汽车产量达到800万辆。
从此,美国机床工业迅猛发展,无论技术先进性、产量、生产规模上,长期居世界首位。
美国机床制造业在高效自动化机床、自动生产线、NC机床、FMS 等机床技术及工业生产上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的机床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保持长期领先,政府在引导加强研发和不断创新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排行榜情况

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排行榜情况国内对中高档机床的需求量逐渐超过低档机床。
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哪个吧。
下面店铺为大家盘点下目前世界最有实力的十家机床设备制造商企业。
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沈阳机床厂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2月通过对沈阳原三大机床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辽宁精密仪器厂资产重组而组建。
1996年7月1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410。
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中国的沈阳、昆明以及德国的阿瑟斯雷本。
2004年机床产销量突破 5万台,其中数控机床产销量突破6千台,机床产销量多年来始终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公司主导产品为金属切削机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数控机床,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镗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钻床、高速仿形铣床、激光切割机、质量定心机及各种数控专用机床和数控刀架等;另一类是普通机床,包括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卧式镗床、多轴自动车床、各种普通专机和附件。
共300多个品种,千余种规格。
市场覆盖全国,并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公司的中高档数控机床已成批量进入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十五”期间囊括机床行业三个“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项目,研制的轨道梁加工生产线等数控机床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成功并购具有140年重型机床制造历史的德国希斯公司,重组了素有“中国金牌出口基地”之称的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标志公司已经开始步入国际化经营轨道。
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创建世界知名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大连机床厂大连机床集团始建于1948年,以几十个“中国第一”而闻名全国,是全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排头兵企业。
特别是“十五”以来,大连机床集团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发展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企业的数控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以及高速数控机床、高速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和数控功能部件的设计、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突破了一批制约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世界十大飞机制造公司十大通用飞机制造商

世界十大飞机制造公司十大通用飞机制造商飞机是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创造。
关于飞机最早是由谁创造的,对于这个问题,各国之间还颇有争议。
法国人认为世界最早的飞机是由法国人克雷芒•阿德尔〔ClementAder]创造,美国人认为飞机的创造者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巴西人认为是巴西人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AlbertoSantos-Dumont〕创造了飞机,一般普遍认为是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创造了飞机。
无论是谁先创造飞机,到目前为止,飞机已经经历的漫长的开展历史。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目前世界上十大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
1波音波音公司〔TheBoeingCompany〕是美国一家开发及生产飞机的公司,总部设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在航空业上拥有颇高的占有率。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7月1日,由威廉•爱德华•波音创立,并于1917 年改名波音公司。
建立初期以生产军用飞机为主,并涉足民用运输机。
1997年7月25日,美国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股东批准合并。
与麦道公司完成合并后的波音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航空航天领域规模最大的公司。
波音公司由四个主要的业务集团组成:波音民用飞机集团〔主要生产民用运输机〕、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主要生产军用飞机、导弹以及运载火箭等产品〕、波音金融公司〔提供资产融资和租赁效劳〕、波音联接公司〔为飞机提供空中双向互联网及电视效劳〕。
2 洛克希德〔军机〕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Corporation〕创立于1912年,是美国一家主要航空航天公司,1995年同马丁•玛丽埃塔合并成为洛克希德•马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洛克希德成功设计了P-38闪电型战斗机,这是一款双发动机加上双尾桁机身构造的高速拦截机,在战场上的用途包括对地攻击,轰炸机护航以及夺取空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十大装备制造业巨头文章来源:慧聪五金网作者:孓金点击:713次时间:2009-2-5 8:29:29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制造业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
时值金融危机肆虐,全球装备制造业也备受冲击,近期国家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拉动内需,提高经济增长。
继钢铁、汽车行业振兴方案出台后,装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的产业振兴规划已最终定稿,将于本周三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船舶产业振兴规划或将一并提交审议。
其他五大产业规划还在最后的制定修改中,将陆续提交国务院。
受此消息影响,装备制造股和纺织股昨日暴涨。
西门子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是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可在生产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楼宇电气安装和电子装配系统领域提供多种创新、可靠、高效和优质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
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可在上述领域为中国提供全集成自动化(TIA)和全集成能源管理(TIP)解决方案。
该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金属、食品、饮料、包装、汽车、电力和化工行业。
2005年,该集团在生产自动化、机床控制和大型驱动设备领域处于市场第一的位置,进一步了巩固了其市场领袖地位,同时提升了在低压和过程自动化领域的地位。
为进一步丰富本地产品并开发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2005年,该集团的本地生产和研发能力都得到大幅增强,已经拥有60家办事处的销售网络也在不断扩大。
2005年3月,位于天津的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SEDL)宣布投资7亿元人民币在天津建造一个新的工厂。
2005年5月,西门子低压断路器有限公司(SCBC)在上海成立。
2个月后,即2005年7月,集团在上海松江高新技术园区开设了一个新的物流协调中心,以优化本地和全球客户的订购流程并缩短交货时间,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005年12月,西门子标准电机有限公司在江苏成立,开发和生产中小型低压电机。
在2005年10月的公司战略调整中,为电子行业生产分拣和贴装机器的电子装配系统部门加入了自动化与驱动集团。
之前这个部门归属西门子物流与装配系统集团,该集团于2005年10月1日解散。
为了给中国的表面贴装技术(SMT)行业做出贡献,2005年4月,西门子与上海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共同成立SIPLACE表面贴装技术演示中心。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A&D)集团是工业自动化的中坚力量,为中国工艺和制造行业提供全集成自动化(TIA)和全集成能源管理(TIP)解决方案。
该集团将创新和客户满意度与可靠性、质量和高效率紧密结合起来,为冶金、石化、玻璃、水泥、水处理、食品和饮料生产及包装工业的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凭借数据控制(CNC)系统的SINUMERIK和驱动系统的SIMODRIVE等产品,西门子A&D是中国CNC市场中的领导企业。
该集团还在中国PLC和大型传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TIA的核心产品,SIMATIC和PCS7已经成功地被用于几乎所有的自动化应用领域。
通过"Assist"热线系统,A&D为客户提供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和快速服务。
此外A&D培训中心与全国的许多大学合作,向中国的集团客户和合作伙伴介绍和转让最新技术和产品制作工艺。
在2003财年,A&D签署了为中国重点工程"三峡工程"提供自动化设备的协议,而在冶金行业A&D也赢得了为鞍山钢铁公司提供空气分离发动机和鼓风炉的重要订单。
日本三菱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
2003年自防卫厅接受的军工订货额为2800亿日元,居各家军工企业之首。
三菱重工生产的装备,如F-2和F-15J型战斗机,以及90式坦克,在航空自卫队和陆上自卫队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在海上自卫队,三菱重工则建造了几乎一半的潜艇,和三分之一的驱逐舰。
其在日本军工行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三菱重工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年间。
1884年,三菱创始者岩崎弥太郎从政府租借了工部省长崎造船局,将其命名为长崎造船所,此后发展为三菱造船株式会社。
至1934年,由于公司业务已拓展至重型机械、飞机、铁路车辆等领域,公司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美国占领当局解体财阀的政策,三菱重工于1950年被分割为西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中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东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等3家公司。
但随着美国政策以及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1964年,三家公司合并,重建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至今。
这期间,三菱重工的汽车部门于1970年独立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目前,三菱重工业务涵盖机械、船舶、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交通等领域,至2004年4月1日,注册资本金2656亿日元,员工人数34306人。
拥有9家海外事务所或代表处,9家分公司,6个研究所,9个事业所。
年订货额21592亿日元(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年销售额19401亿日元(统计日期同前)。
其中,以部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计算,船舶·海洋部门占8%,核能部门占23%,机械和钢结构部门占20%,航空·宇宙部门占17%,车辆、机床等产业部门占29%,其它产业占3%。
三菱重工属于三菱财阀的成员。
今天的日本财阀,是以所谓keiretsu(日文汉字“系列”的发音)的形式出现的。
三菱系列公司均为三菱集团组织“金曜会”(意为星期五俱乐部)的成员,它们包括(为统一起见,本文使用的为其日文汉字名或英文原名):旭硝子(玻璃、化工方面公司)、麒麟啤酒、新日本石油、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东京三菱银行、尼康相机、日本邮船、P.S三菱(从事建筑行业)、三菱铝业(MitsubishiAluminum)、三菱化学、三菱化工机、三菱气体化工、三菱地所(从事房地产业)、三菱自动车、三菱重工、三菱树脂、三菱商事、三菱信托银行、三菱伸铜、三菱制钢、三菱制纸、三菱仓库、三菱综合研究所(日文汉字为“三菱总合研究所”)、三菱电机、三菱电线工业、三菱扶桑卡客车、三菱材料(MitsubishiMaterials)、三菱人造纤维(“三菱Rayon”)、明治安田生命保险。
同一系列的公司之间,能够进行较为紧密的合作,各个公司在自己分工负责的领域内,可以为其它兄弟公司提供好的产品或较低的价格。
例如由日本邮船就是三菱重工船舶部门的订货大户,三菱电机则为三菱重工提供机电产品,三菱制钢、三菱伸铜、三菱铝业和三菱材料等公司,则可为三菱的船舶和航空航天部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
三菱银行和东京海上等公司可以提供贷款和特殊保险服务(如航天发射保险)。
尼康公司负责的光学产品、三菱树脂负责的新材料等,对高科技武器而言,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卡特彼勒Caterpillar——卡特彼勒公司,成立8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全球代理商紧密合作,在各大洲积极推进持续变革。
卡特彼勒2007年销售收入达449.58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和采矿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气体涡轮机制造商之一。
同时该公司还是领先的服务提供商,旗下拥有卡特彼勒金融服务公司、卡特彼勒再制造服务公司、卡特彼勒物流服务公司以及ProgressRail服务公司。
在1904年11月2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tockton市的BenjaminHolt第一次成功的试制了履咖式拖拉机,从那时起,卡特彼勒公司的历史就开始了。
卡特彼勒的机械和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在全球各个角落被广泛应用于食物、能源、住房、矿产、交通、水源以及其他满足基本需求的各个领域。
名列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前100名以内。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贸易的方式进入中国以来,目前在中国已有17个分支机构或工厂。
卡特彼勒液压元件(无锡)有限公司是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液压系统业务部及特种产品业务部共同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全资生产配套零部件的企业,致力于为液压挖掘机、振动压路机、发动机、工程机械零部件、履带行走装置等产品提供各类优质配件。
公司于2005年12月正式在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第一期生产线于2006年6月投产,第二期生产将于2007年初投产,第三期生产也已在筹划中......正直,卓越,团队,承诺是我们的行为准则。
卡特彼勒公司将为加入公司的每一位优秀成员提供充份的发展空间。
GEGE梦想启动未来——GE是一家多元化的科技、媒体和金融服务公司,致力于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一些问题。
GE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广阔,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水处理和安防技术,到医疗成像、商务和消费者融资、媒体,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0多万员工。
杰夫·伊梅尔特先生是现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
“三环”战略的内容是保留和增强核心圈、高科技圈以及服务全,其目的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避免过度,突出整合。
此战略成功的内在原因有三个:做对事,用对人,拿的起。
做对事:正确的做事——采取“三环”战略;做正确的事,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
他的体现是一看市场,而看协统。
用对人:GE有一句名言:“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远比开发一个新战略更重要!”,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GE对人才是多么重视,用句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拿的起:这体现在GE的管理制度及体系,采取了一种明确的网络化管理结构。
早在1906年,GE就开始发展同中国的贸易,是当时在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外国公司之一。
1908年,GE在沈阳建立了第一家灯泡厂。
1934年,GE买下了慎昌洋行,开始在中国提供进口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服务。
1979年,GE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建贸易关系。
1991年,第一家合资企业GE航卫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迄今为止,GE的所有工业产品集团已在中国开展业务,拥有12,000多名员工,并建立了50多个经营实体。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逐步开放,GE的金融业务也正积极寻求在中国发展的机会。
2006年GE在中国的销售收入达54亿美元。
除了业务活动,GE也同时以具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自勉,仅2006年一年间,就有近3000名GE员工在大中华区组织了70多个社区志愿者项目,共为教育、儿童健康与发展、长者关怀、环境保护等多项公益事业贡献了超过20000小时的服务。
共有18个不同地区的社区由此受益(包括北京、重庆、甘肃、广州、杭州、香港、秦皇岛、上海、台湾、无锡、增城、中山、深圳、彭州、沈阳、哈尔滨和徐州)。
波音波音公司(TheBoeingCompany)(NYSE:BA、TYO:7661)是美国一家开发及生产飞机的公司,在全球航空业市场上拥有颇高的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