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性主义语言学综观

合集下载

社会语言学框架下女性与语言思辨——浅谈英语女性主义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框架下女性与语言思辨——浅谈英语女性主义语言学
即对 男 性 经 验 的重 视 和 对 女 性 的 忽 略 。 如: h o s t / h o s t e s s , h e r o /
对 英语语 言标准 和语言体 系 的批 判是 女性 主义语 言学
研 究 的 主要 内容 。从 英 语 语 言 中 表 现 出来 的 性 别 关 系 角 度 。
妇女解 放运 动 。 从 女性 的 角度研 究 问题 , 其 中包括 语言 学 , 形成女 性 主义语 言学 。 “ 妇女通 过语 言 获得解 放 ” 是 女 性 主
义的 口号之 一 , 揭 示英 语 中存 在 的性 别歧 视 是女 性 主义语 言学研 究 的重点 。 从早期 关 注具 体两性 语 言差 异问题 转变 为解构 和反 思现 有文 化体 系 , 女 权 主义语 言 学 的 内容 在不 断深 化 。 2 0 世纪7 0 年代 起许 多研 究者 都开 始设 法从分 析女 性使用 语 言 的方法 出发 , 对两 种性 别语 言进 行对 比。如R・ L a k o f, He n l e y 等 从 社 会 语 言 学 研 究 的 角 度 探 讨 了 性 别 差 异 在语 音 、 语法 、 词汇 等静 态语 言方 面的 表现 。 2 0 世 纪8 O 年 代开始 , 动 态 言语 成 为 研究 重 点 , 即男 性 和 女性 的交 际 风 格差 异 , 如话 语量 、 话 题 控制 、 语 轮 转换 、 最 低 限度 应答 语 、 闪 避 词 、沉 默 等 方 面 ,代 表 性 人 物 有 S w a r m ( 1 9 9 3 ) 及 H i r s c h ma n ( 1 9 9 4 ) 等 。9 0 年代 , 性别语 言研 究逐 步转 向建构 主义, 目的是 对性 别 语 言 研究 重 新定 位 , 对 交 际活 动 中人 们运 用语 言 和行为 来标 记个 人身 份 、 塑 造个 人形 象 的过 程 进行 动 态研 究 . 即用 动 态 、 关 联 的视 角考 察 语 言 和性 别 之

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女性主义”和“女性写作”概念的本土化理解及运用

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女性主义”和“女性写作”概念的本土化理解及运用

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女性主义”和“女性写作”概念的本土化理解及运用[论文摘要]女性、女性主义、女性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三个基本概念。

通过对这三个基本概念的中西对照,阐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这三个基本概念引入中国后的变异及运用情况。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女性;女性主义;女性写作任何一门学科,其核心内容都由一些关键问题所构成。

同时,研究任何文学文本、关注任何文学现象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意义,也必然要依赖一定的思想框架,因此,批评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对所谓“原意”的真正追寻,而只能是“误读”。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与中国的女性、与中国的文学现实相遇后生成的文学批评,其文化积淀、现实处境、具体目标功能都与西方都不尽相同,因而它们在批评实践中所需要特别给予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些基本的、特殊的概念,有助于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

一、中西方对“女性”概念的阐释及运用女性是什么?在西方男性独霸学术界的传统里,女性历来被看做是处于边缘化的“第二性”。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感谢主赐给他恩宠时说,第一,他生下来是自由的,不是奴隶:第二,他是男人而不是女人。

在先哲的心目中,女人就是这样被划为了“第二性”。

总之,一句话,女人就是为男人服务的一个工具,是一个附属品。

经验论者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M.Gil.bert)和苏珊-格巴(SusanGubar)在她们合写的《阁楼里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的绪言里,从语言的发展对男权与男性性征进行了论证。

她们认为:自从维多利亚时期以来,父系的文学创作理论依附于基督教的创世说,神话了男性作者。

因此,如果创作是男性的行为,那么男女两性的主、客体地位也就确定:男性是积极的、主动的,女性是被动的、接受的。

在这种解释下,创作的作品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而且还是权力的象征。

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西方女权主义者不满于女性所处的边缘被动处境而纷纷奋起抗争,从理论的层面寻找出女性的自我身份。

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观念与女性形象

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观念与女性形象

文學中的女性主義觀念與女性形象文学作为一种反映社会、表达思想、传递价值观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文学的世界里,女性主义观念和女性形象一直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观念与女性形象,分析其变迁和影响。

一、女性主义观念的起源与发展女性主义源于对女性权益的关注与追求。

起初,女性主义以争取妇女平等权益为中心,呼吁消除性别歧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主义观念逐渐深化,开始关注更广泛的领域,如性别角色、家庭与职业选择等。

女性主义观念在文学中的呈现,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时代。

英国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主人公们》中,她通过对数位女性事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妇女面对男性支配与性别刻板印象的困境。

这种呈现女性内心世界的方式,使得女性形象在文学中开始崭露头角。

二、文学中女性主义观念的演进随着女性主义观念的不断演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呈现出多样的发展趋势。

从19世纪到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经历了多个阶段。

19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主要呈现了一种反叛的精神。

美国作家查尔洛特·勃朗特和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通过塑造自立、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探讨了婚姻与家庭对女性的束缚,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20世纪初的女性主义文学更加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性别角色。

美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通过探讨女性内心世界以及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彰显了女性的独立和自我意识。

随着第二波女性主义的兴起,女性主义文学更加关注女性权益和性别歧视的问题。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艾特伍德的《女性神话》,以及欧洲作家米兰达·法斯特的《女性的性与生活》等作品,探讨了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呼吁女性为自己争取平等权利。

三、女性形象的多面性与变迁女性形象在文学中的刻画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化性。

尽管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多是强大、独立的形象,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性形象都是如此。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女性主义文学是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流派,它关注女性的权利、经验和观点,并试图揭示和批判男性主导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

本文将对女性主义文学进行赏析,探讨其历史背景、核心思想以及代表作品。

一、历史背景女性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的女权运动,这场运动旨在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

在这个时期,女性开始反思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并开始发声争取自己的权益。

女性主义文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崛起的。

二、核心思想女性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是批判男性主导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并呼吁实现男女平等。

它试图揭示和分析社会结构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歧视,并通过文学作品传达女性的经验和观点。

女性主义文学强调女性的独立、自由和自我认同,同时也关注其他社会问题,如种族、阶级和性取向等。

三、代表作品1.《简·爱》《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女主角简·爱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揭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和女性的自我解放。

通过描写简·爱在男权社会中的奋斗和追求,小说呼吁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

2.《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女性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为中心,通过她对婚姻和自我认同的思考,揭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性别偏见和女性的局限。

小说通过幽默而尖锐的笔触,呼吁女性追求独立和自主。

3.《红字》《红字》是美国作家威廉姆·霍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女性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女主角海丝特·普林为中心,揭示了17世纪美国清教社会中的性别双重标准和女性的压抑。

小说通过对海丝特·普林的审判和自我救赎,呼吁女性争取自由和尊严。

四、影响与启示女性主义文学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女性发声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性别平等的进程。

语言与女性主义研究方法

语言与女性主义研究方法

语言与女性主义研究方法――Talking and Listening from Women’s Standpoint: Feminist Strategies for Interviewingand Analysis读书笔记女性学02硕黄凤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不断推动,学术界中的女性主义研究获得了发展。

早期女权主义学者在从没有把妇女当作研究主体和知识创造者的学科领域中,寻找失去了的或者处于被忽略地位的妇女。

在这个过程中,妇女相应地被视为屈从的、被统治的群体,她们是受害者,因此,她们的经验也被视作是有问题的。

之后,女权主义学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以妇女为中心的阶段”。

学者们开始从女性的角度研究女性,妇女的语言和经验被视作知识的主要来源。

她们要将女性置于研究的中心,视为研究的主体、理论思考的中心和积极的知识创造者。

这就意味着女性主义研究向学术传统发起了挑战。

要承认在学术传统中“失声”的女性经验和著作,就必须对传统知识的假定、理论、概念和知识根基进行女性主义的检验。

本文的作者Devault 认为对传统知识系统的挑战使女性主义学者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即她们必须在学术传统与学术革新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她认为,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研究方法上进行革新:在传统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女性主义独特的视角对其进行拓展。

她首先提出了女性主义思想的一个中心发现:语言本身反映的是男性经验,它的分类与女性的生活是不合协的。

“语言除了具有反映及再制男性宰制女性的不平等权力关系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父权社会的语言,本质上是男性的语言。

”1 [1] 她的目标是将女性主义语言学关于女性与语言的关系的方法论讨论作为社会研究的一部分,因此,对于访谈方法中谈话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在介绍访谈方法中如何处理语言的问题之前,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语言在女性主义研究中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语言是女性主义研究者早期的研究论题,很多研究都表明,语言形式是排斥女性的,词汇和语法使女性“失声”,经验的名称不适用于女性。

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分析

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分析

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分析随着女权运动的崛起,女性主义成为了一个当代文学中的热点话题。

当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特征,作家们也在不断地创作与探索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思潮初探女性主义在欧美的社会文化思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是一种强调在公共生活、政治、法律和经济等方面应赋予女性同男性平等地位的观念。

女性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自然也无法避免地受到其影响。

女性主义文学主张把女性从传统的男性视角中解放出来,为女性争取权利和平等的社会地位,探索女性特有的身份和价值的文学。

而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作品也如此,强调女性的自我认同,反对男性主导的社会准则,探索女性自由与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二、女性主义的创作风格与特点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与独立意识的觉醒;对传统性别观念的批判和颠覆;强调女性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方式和策略。

女性主义作品也注重展现女性的特点和独特魅力,并反思女性的历史处境与文化遗产。

而这一创作风格与特点在诸多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作品上得到了体现,例如:爱利斯特·瑞丝的《简·爱》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等。

三、女性主义在当代英美文学中的体现在当代英美文学中,一些作家以女性主义为主题发表的作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阅读量。

这些作品涵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小说、诗歌和剧本,涉及了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中的女性问题。

当代英美女性作家的作品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成为社会学、文学和艺术史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

而且,通过他们的作品,人们对现代女性的观感和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

四、女性主义在英美文学中的影响与意义女性主义思潮和观念在英美文化中开始引起越来越多地注意和认同。

英美文学作品的女性主义内涵和思想得到了不断地发扬和传递,这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女性主义文学是一种关注和呈现女性地位、权益以及性别平等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阐述,努力揭示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压迫。

女性主义文学将女性置于主导地位,对女性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进行深入探索与呈现,同时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宣扬了女性的力量与自由。

一、女性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第二波女性运动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方社会爆发了新一轮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声音渐渐高涨。

当时的女作家们开始借助文学作品表达并传递她们对社会现象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公正对待的关注和批评。

二、女性主义文学的核心特点1.反抗传统观念:女性主义文学力图打破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框架,挑战传统对女性地位和角色的设定。

它鼓励女性思考、反思,并呼吁改变男权制度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压迫。

2.强调个人经验:女性主义文学重视描绘女性个人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注重展现深层次的情感与情绪。

通过这种方式,女性作家们试图将个体经验与普遍问题联系起来,引起读者对整个社会结构的思考。

3.关注身体与欲望:女性主义文学以身体和欲望为重要切入点之一,试图探索并解放女性身体与欲望的权利。

它强调女性自我决定权,反对身体被物化或受到压抑。

4.拒绝定式化思维:女性主义文学拒绝将女性简单地定义为受害者或英雄,强调每个人都是复杂多元的个体。

它尊重个体差异,并反对将所有女性归为一个固定群体。

三、经典女性主义文学作品赏析1.《嘉莉妹妹》- 洁奥塞芙《嘉莉妹妹》通过描述年轻贫困女孩嘉莉在都市生活中艰难求生的故事,展示了社会压迫对于女性发展的不利影响,并试图唤起读者关于贫困阶层中女性困境的共鸣和关怀。

2.《三个火枪手》- 露丝· 卡尔本《三个火枪手》是一部自传小说,在书中,露丝·卡尔本回忆了她几十年来在美国南方经历过的剥削、抑制与战争,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男权社会存在下对于家庭暴力、种族歧视等问题进行了强烈抵抗和控诉。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蛇蝎女佣》中女性主义语言特征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蛇蝎女佣》中女性主义语言特征

晨, 五个 女 佣 坐在 一 起 , 开 始聊 起 她 们 的 生 活 琐 事 。Ma r i s o l 提 出
Wo o d称平等性 是女性语 言一个极其重要 的表达特性 。这展
现 了 女性 通 过强 调 和对 方 感 同 身 受 来 实 现 平 等 的意 图 。例 如 , 一
了一个问题 , 为 寻找真相 , 她 问起被杀女孩 。 R o s i e 作 厂回答 。 随 后 当她打算继续追问关于 P o w e l l 夫妇 的一些 问题 时却被 C a r m e n 打断了 , 导致没有获取到更多的信息 。下表是对《 蛇蝎女佣 》 第一
Zo i l a :One t i me ,M i s s Ge ne v i e v e a s k e d me t o h a nd he r s ha mpo o
Wo o d认为女性讲话 是以发问为特 征的 , 这有助于更好 地理
解 。比如像这样 的问题 : “ 当时你怎么想?” 很 明显 , 问题往往会用
Ta b l e 1 T h e f r e q u e n c y s t i o n s i n Dev i o u s Ma i d s
3 . 响 应 能 力
前毫无掩 饰地表达 自己 的愿 望 , 她希 望 A l e x a n d r a能 因为她 和他
个 女人 可能会通 过说 : “ 你知道 , 我也经历过 同样 的事 情” , 来建立
平等, 暗示对方并不是唯一一个这么想 的人 。 ( Wo o d , 9 2 ) 1 ) 2{ 蛇蝎女
佣》 为例 :
Al e x a n d r a:T ’ m a s i n g e r wh o s i n g s s o ns wr o t e b y o t he r s b u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女性主义语言学综观论文摘要:从舻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符号学理论的运用探讨女性主义语言学的发展特色。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语言学;解构主义;言语行为理论;二元论;男权Saul,Jennifer(2005)认为女性主义语言学主要是批评语言本身和语言哲学,在评论的基础上呼唤语言变化。

Gorny(TracyWeanr,2002)给女性主义语言学作了定义:女性主义语言学是旨在提倡性别公正的一种语言批评。

一、女性主义语言学的哲学理论基础女性主义理论的两个哲学基础是二元论和解构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到9o 年代,女性主义语言学研究是建立在性别研究的二元对立模式之上的,这一理论暗含着男性的支配地位,即所有男性统治所有女性。

其实,差异论(differencetheory),支配论(dominancetheoyr)缺陷论(deifciencytheoyr)等女性主义理论的极端发展导致了女性主义激进派的出现。

90年代后,在女性主义语言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解构主义思想。

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家反对普遍化理论,原因是普遍化理论认为男性是企图维护自己的男权地位,女性则被排除和被错误地展现。

普遍化理论忽视了性别的不稳定性和妇女间的差异,如用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代指第三世界国家女性和黑人女性。

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帝国主义。

而且它承认太多形而上学的女性范畴,普遍化理论反而让女性掉进了男权的陷阱以致不能质疑男女二元论(Ca-meron,1992)。

这一时期的主流女性主义语言学理论代表是社团实践论(communitiesofpractice)(Lave&Wenger,1991),依据社团实践论的解释,男女在言语行为上所表现的差异与变体,首先说明他们是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社会文化群体,体现了不同的社团关系与身份认证。

社团论在解释语言性别差异的成因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将社会性别的建构视为一个社会过程,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性别差异。

另一个女性主义语言学理论是表演论(performancetheory),其代表人物是JudithButler,她的批判跨越了多年来的陛别平等’,‘性别差异’的争论,超越了社会性别二元论,指出性别不是预定的,性别角色和性别特征是靠表演决定的。

男性和女性在交际过程中表演着自己的性别,性别身份在表演过程中不断被协商,但永远没有终结。

二、女性主义语言学的理论途径(一)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女性主义运用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

萨丕尔曾说:“人并不是独自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也不是像平常理解的那样独自生活在社会之中,而是受着已经成为社会交际工具的那种语言的支配。

”沃尔夫认为,“背景性的语言系统,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再现工具,而且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一个人思想活动的大纲和指南,被用来分析自己的种种印象,综合大脑中的一切东西。

”90年代以前的女性主义理论家运认为,语言决定我们的思想、观点和我们的现实,那么,正如在男性社会中控制其他资源一样,男性控制了语言,并决定着语言的运用方式、语言的定义,以致最终让语言把男性奉为神圣,对女性则导致了厌恶女性的世界观。

激进的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妇女在语言运用中被置于不利地位的情况下,她们就要力图用男性的语言来表达思想,这样就会导致其实践和观点不合真实。

如果她们尽力地更真实地表达自己,她们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缺少适合女性的语言来源,找不到恰当的女性话语。

男性语言不是帮女性了解这个世界,而是一个束缚,是把女性经验放入一个不适合的范畴,正如把灰姑娘姐姐的丑陋的脚放在水晶鞋里一样(Cameron,1992)。

激进女性主义者Spender(1980)认为: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的绝对论是正确的。

她说:语言是我们的区分,是调整这个世界的方式,即调控我们现实的方式,意义规则一部分是语言的,非自然的……,在这关健的潜在的规则中,世界被划分为‘男性’和‘非男性’(+mlae,一male)范畴,这是男权的结构秩序,我们就降生在这个符号秩序中,成为社会的一员,进入了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中,开始帮助建构这个世界,男性由于创造了语言而控制了语言,进而由男性语言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控制了我们的现实。

激进的女性主义认为女性除了解放别无他途。

但是也指出其不足:女性自己创造的女性语言L&adan如市井行话一样,只局限在很小范围内使用,根本没有政治斗争的意义,是乌托帮式的女性极权主义,而且一部分女性的模式是不同于所有女性的模式的,不能代表所有的女性群体。

女性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女性不能与男性共用一种语言,这种乌托帮式的语言又怎能被其他女性共用呢?(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女性主义运用女性主义语言学的主要理论途径之二是运用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1962)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说话时不只是传递信息或描述事物,通常以言行事。

根据的Austin观点,说话可以在三种事上被看成做事。

第一种发话行为(10-cuifonaryact):我们说话的时候,要移动发音器官,发出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并赋予了一定意义的声音;第二种是说话者意义:语境意义或附加意义,即言外之意(illocutionaryact);第三种是涉及话语对听话人产生的效果,即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act)(胡壮麟2002)。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男性话语对女性的不利方面。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话语让妇女沉默并处于隶属地位,话语本身不仅仅是话语,而是一种行为。

Langton(1998)指出,猥亵语(opmogra・phy)在言外之意会使女性沉默,在取效行为上可能会导致强奸行为的发生。

Langton(1998)提出了下列三种行为观点:说出有特定意义的话语(theactofutteringwordsthathaveparti-cularmeanings);说出有特定效果的话语(theactofutteirngwordsthathaveparticulareffects);言外之意就是说话行动本身。

Langton认为,根据以上三种话语行为,面对猥亵语就有三种对应的沉默:(1)一个人如果吓得不敢说话或者不让说,那就是发话沉默;(2)如果她不能执行她在想做的行为,那就是言外沉默;(3)如果她的话没有达到她预其的效果,那就是取效沉默。

在女性主义者看来,猥亵语是一种性强迫,是性别政治的实践,是性别不平等的一个组成。

由此看来,猥亵语连同它介入的强奸和卖淫构成了男性对性的最高权威。

Catharine MacKinnon(1997)认为,猥亵语本身就是一种性暴力行为,应该被看作现代女性主义的核心问题。

猥亵语引发了以下三种女性主义观点:一是激进的女性主义观点。

其观点是,不管有什么样的文化差异,都有不可打破的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因为男性和女性有着利益冲突,是分开的的对的两个范畴,男性的利益由称做男权的资本结构表达和维持。

男性通过话语和社会意象(imagesfosociety)来建构女性的性(sexuality)。

法国哲学家Foucauh称这些话语和意象为“社会语篇”。

即通过猥亵语,男性定义女性的性,此定义决定了女性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作用。

要结束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就要摧毁男权和它的社会语篇。

RobinMorgan,是一个突出的反性(nati―sexfeminist)的女性主义者。

她认为猥亵语就是理论,强奸就是实践(if”pornographyisthetheory,[then]rapeisthepractice)。

这些女性主义者主张取消所有色情的东西,希望能把女性从性压迫中解放出来。

二是赞成性的女性主义者(Sex―positivefeminism)观点。

此观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应反性运动(nati―sexmove.ment)而产生。

她们认为自由的原则是:“女人的身体,女人的权力”。

女性对自己身体的选择应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女性有参与和消费黄色音像制品的自由。

三是亲审查女性主义者(pro―censorshipfeminists)观点。

这些女性主义者认为,猥亵语及其分支如黄色音像制品是女性受压迫的主要来源。

应该用美德的道德扫帚来清理那些猥亵话语的玩笑及黄色音像制品。

(三)符号学的女性主义运用女性主义语言学的主要理论途径之三是运用符号学。

索绪尔创立了现代符号学。

其符号学的特点是将单一符号(sign)分成能指(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两部分。

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象;意指是符号的意义概念。

由这两部份组成的一个整体。

称为符号。

在Lacan的理论中,意义秩序(symbolicorder)就是一个符号系统(sing―system),Lacna指出symbolicorder(symbol与signiifer/singifed的关系)是社会文化实践的总和。

lacna认为意义秩序(symbolicodrer)是男权制的,置身于文化中就是从属于男权制下,而意义是话语与所指物之间的关系,lacan认为意义是语境的社会结构和互动的功能,同时又是社会结构和互动的自我建构。

意义是在一定的语境下在个人基础上被创造出来的,而又限定了文化和主体位置(subject―opsi-tion)。

主体性是意义的结果。

成为社会主体性的过程就是学习语言和把自己置身于语言的过程(Cameron,1992)。

女性主义理论者对lacna理论的女性主义解释为:在这个场所中,男性和女性儿童就进入了不同的意义秩序(symbolicodrer),二者不同的原因就是菲勒斯(phallus)的关健的位置(crucialopsition),这是控制整个order的symbol(象征符号),也是性别差异的标志。

Lacan的这种观点启发了解构主义女性主义者,一个是LuceIrigary,另一个是JuliaKristeva。

LuceIrigary做了一个心理分析实验,分析了在不同话语中男性和女性的实际话语,包括一些心理分析的学术研讨会的录音,她得出这样的结论:(1)女性不象男性那样使自己成为谈话主体,男性开始写句子时更多地使用代词I(je法语)开始。

(2)女性很难发话(speak),在谈话中总是不能清析地展示自己,基于此,她反对用语言性别差异中性化的方法来解决女性问题,而要在语言、文化和社会中找到两性间更好的平衡。

Juliakristeva的兴趣在于改变现状,认为女性符号语言的瓦解可以带来社会变革。

她认为一个人的主体位置在进入symbolicorder时,男性可以获得一个女性位置,而女性也可获得男性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