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知识梳理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课程标准: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核心素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知识梳理文明的价值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

文明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

一、中华文化根1.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倶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文化的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6.文化自信的内涵、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及做法(1)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5课 守望精神家园 知识点复习及配套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5课  守望精神家园     知识点复习及配套练习题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复习提纲)【一句话必背】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的原因: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问答题梳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新时代怎样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怎样增强文化自信?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①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5.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价值)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①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能够勤勤恳恳、敬业创优。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限时:15分钟)一、选择题1.(2023·合肥42中三模)西安大唐不夜城因推出脱口秀节目《盛唐密盒》登上热搜,《盛唐密盒》是一种“人文历史盲盒”类的互动表演,通过“演艺+体验”的表演形式,与游客进行知识问答。

《盛唐密盒》爆火的原因是( C )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②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发生改变了③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在“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现场,上榜“中国好人”代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连年进行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评选( A )A.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建设文明社会的需要B.有利于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加强社会治理C.启示我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勿以恶小而不为D.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引导人民群众独善其身3.(2023·合肥蜀山区二模)观察图片《红岩》的封面,下列与主题适合的诗句是( B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2023·北京)雷锋,一座不朽的丰碑。

一代代国人用行动续写着厚重的“雷锋日记”。

当“雷锋日记”写到2023年——以上“雷锋日记”体现了( A )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②热爱本职工作,珍惜劳动成果③汲取榜样力量,平凡造就伟大④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家乡建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23·辽宁营口)见义勇为的王金磊、争当事业闯将的周晓辉、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志愿者刘迪波等10人被评为2022年“最美大学生”。

他们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材料体现他们( A )①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榜样④是为了获得荣誉而承担责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2023·江西)江西风景独好,红色是最美的风景。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固本夯基 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固本夯基 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1)有利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4)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6)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不忘 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我们为什么要践行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P62~65)(2019 桂林 1)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 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 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的精神力量。(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3)经过长期的 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 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4)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 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聚焦党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 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全面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感人故 事,深刻诠释了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密码和力量所在,教育引导 广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②。展览将从 8 月份开始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 工开放③。

※6.(意义类)弘扬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劳模精神、“三牛” 精神等有何意义?
(1)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劳模精神、“三牛”精神是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守望精神家园 凝聚价值追求》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守望精神家园  凝聚价值追求》教案及知识点

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共同总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1.阅读教材第67页“探究与分享”。

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2.师生共同总结:(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三)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1.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3.教师讲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民族精神的意义1.阅读教材第69页“探究与分享”。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提纲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守望精神家园.doc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守望精神家园.doc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守望精神家园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一)延续文化血脉1、中华文化的产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内涵、特点:内涵: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7.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8.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知识点总结(2019最新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知识点总结(2019最新版)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产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②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理论等。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新时代,如何延续文化血脉?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增强文化自信。

③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④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作用?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②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③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养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发展/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
一、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及组成
(1)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2.为什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6.文化自信的含义是什么?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7.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来源、作用、增强方法分别有哪些?
(1)来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2)作用: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增强方法: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
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二、美德万年长
1.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作用及影响)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2.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3.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一)
一、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有哪些?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
(1)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3.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4.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重要作用?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5.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面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创业创优。

第3课时凝聚价值追求(二)
一、构筑中国价值
1.价值观的含义是什么?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地位及内容有哪些?
(1)特点: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地位: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5.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