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合集下载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标准答案)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标准答案)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有两大特点:(1)任意性;(2)线性。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4、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和语法。

5、《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

6、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7、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1)精确性;(2)通用性;(3)实用性;(4)开放性。

8、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1)开口呼;(2)齐齿呼;(3)合口呼;(4)撮口呼。

9、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

10、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文字分为三类:(1)音素文字;(2)音节文字;(3)语素文字。

11、“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2、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1)上下关系;(2)左右关系;(3)包围关系。

13、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14、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音节数目的不同,将语素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按能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3)按语素在同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15、一般来说,词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语音的固定性;(2)语义的整体性;(3)结构的凝固性。

16、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合成词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大类。

17、构词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表示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是词根,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语素是词缀。

18、按词缀位置的不同,可将派生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前附式,二是后附式。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有两大特点:(1)任意性;(2)线性。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4、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和语法。

5、《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

6、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7、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1)精确性;(2)通用性;(3)实用性;(4)开放性。

8、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1)开口呼;(2)齐齿呼;(3)合口呼;(4)撮口呼。

9、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

10、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文字分为三类:(1)音素文字;(2)音节文字;(3)语素文字。

11、“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2、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1)上下关系;(2)左右关系;(3)包围关系。

二、简述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1.多元性的文化起源。

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

中原文化时期,夏朝和商朝的建立标志着华夏民族的形成。

春秋至秦汉,汉语同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融合。

长江文化中的楚、越文化也影响了中原文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民族融合中,文化也开始融合。

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始皇“书同文”政策,把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汉字统一了全国的书面语,统一了古汉语和汉文化。

汉字符号的表意性使其语素义长期稳定,使之记录的汉文化具有了长期稳定的延续性,形成了高度发达稳定的汉字文化。

汉字文化反过来促使汉民族自古以来在长期发展中一直保持稳定的延续性。

3、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1)“四声”理论的建立。

汉语声调“四声”理论的建立是受佛经转读的启示;(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存有两大特点:(1)任意性;(2)线性。

2、汉语属汉藏语系。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4、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和语法。

5、《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含五个部分:(1)字母表;(2)声母表中;(3)韵母表中;(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

6、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7、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1)精确性;(2)通用性;(3)实用性;(4)开放性。

8、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1)开口呼;(2)齐齿呼;(3)合口呼;(4)撮口呼。

9、普通话语音系统共计四个调类:(1)阴平;(2)阳平;(3)上声;(4)回去声。

10、从文字体制来看,可以将文字分成三类:(1)音素文字;(2)音节文字;(3)语素文字。

11、“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2、现代汉字存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为:(1)上下关系;(2)左右关系;(3)围困关系。

13、语言中最轻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就是语素。

14、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音节数目的不同,将语素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按能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3)按语素在同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15、一般来说,词应具有以下特点:(1)语音的固定性;(2)语义的整体性;(3)结构的凝固性。

16、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合成词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大类。

17、构词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促进作用就是有区别的,则表示真的的词汇意义的语素就是词根,则表示额外意义的虚语素就是词缀。

18、按词缀位置的不同,可将派生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前附式,二是后附式。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电大)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电大)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普通话:2.方言:3.声调:4.音节:5.复韵母: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洋、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和()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其中字母()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和()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2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3.iou、uei、uen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

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

5.韵母ü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

6.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7.韵母iang的韵腹在中间,所以这是中响复韵母。

8.普通话声母Z和zh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

9.语音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汉语声调是由音长变化决定的。

10.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20分)1.描写下面的音素的发音特点(5分)。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标准答案(电大)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标准答案(电大)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 答案(电大)作者: 日期:《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普通话:2.方言:3•声调:4.音节:5.复韵母: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洋、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和()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其中字母()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和()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o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2分)1 .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3.iou、uei、uen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5.韵母u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6.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7.韵母iang的韵腹在中间,所以这是中响复韵母8.普通话声母Z和zh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9.语音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汉语声调是由音长变化决定的10.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四、综合分析应用题(20 分)1描写下面的音素的发音特点(5分)2•给下列词语注上正确的读音(15分)露富作料凿子床笫皈依发酵龋齿脍炙掌喑哑光烨獭小觑把柄咀嚼鹿茸喟然砧茶毒谧号水板刹那憧憬造诣嗾使蘸水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有什么现实意义?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参考)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参考)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参考)答:《汉语拼音方案》相比其他记音方法的优点有:(1)使用拉丁字母,易于研究和使用。

(2)采用声母、韵母、声调的组合方式,能够准确地表示汉语的音韵系统。

(3)具有通用性,不受地域和方言的限制。

(4)开放性,能够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有:(1)作为汉语教学的工具,帮助学生正确地发音和拼写。

(2)作为文字输入法的基础,方便人们在电脑和手机等设备上输入汉字。

(3)作为汉语国际化的重要工具,使得汉语能够更好地与世界各国的语言交流和融合。

1、从书写形式上来看,汉字是由平面型方块组成的文字。

2、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3、汉字所记录的语音单位是汉语的音节。

4、汉字记录汉语时不实行分词连写。

5、汉字数量众多,字形结构复杂。

6、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十二、请按照正确的笔顺和笔画数写出以下汉字:瓦(4画)凹(5画)凸(5画)毋(4画)巫(7画)卯(5画)兜(11画)鼎(12画)聚(14画)燕(16画)1、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2、词具备语音的固定性、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

3、新词包括领班、上网、网民、大款等;历史词包括尚书、宰相等;文言词包括曰之等;方言词包括瘪三、名堂、搞等;外来词包括模特儿、蒙太奇、白兰地、苏打、因特网、白皮书等;专门词包括语素、原子、底保等。

4、飞快、痛快、快活、快速、快报、棋子、帘子、离子、例子、莲子是由偏正或后补的方式构成的词语。

注意:本文中未发现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因此没有进行删除和改写。

1、实词;2、数词;3、形容词;4、代词;5、连词;6、独立结构;7、并列连词;8、因果连词;9、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0、口语、书面语;11、文艺文、公文、科技文、政论文;12、明喻、暗喻、借喻;13、拟人、拟物;14、词义扩大、缩小、超前;15、谐音、语义;16、正对、反对、串对;17、句子、句子成分;18、全式、略式。

现代汉语作业1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字拼音是yua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üan)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C 2.A 3.A 4.C 5.A 6.C 7.D 8.D 9.B 10.A三、综合分析应用题(40分,每小题10分)1,分析下面的元音的发音特点:{1}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2}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3}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4}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5}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2 .分析下面的辅音的发音特点:{1} k舌根音、塞音、清、送气音。

{2} t舌尖中、塞音、清音、送气音。

汉语专题一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汉语专题一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词2分)1.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3.声调: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4.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音段,是最小的语音的结构单位。

5.复韵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复韵母。

二、填空(共20分,每空1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方言)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20世纪初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海岸)和(海鸥)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其中字母(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和(w)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uei)、(uen)。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共20 分,每小题2 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

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播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汉语通论填空题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具有两大特点:(任意)性和(线)性。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利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4、现代汉语的方言很复杂,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方言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晋语)、(平话)方言区。

5、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语汇)、和(语法)。

6、声音的四个组成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7、按照音色对音素作进一步分类,就可以够取得(元音)和(辅音)两个音素类别。

8、《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之前,我国出现过许多记录语音的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两种是(反切)和(注音字母)。

9、《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括五个部份:(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10、(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发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11、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精准)、(通用)、(实用)、(开放)性。

12、汉语传统音韵学依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呼。

13、普通话语音系总共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4、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人类的文字分为三类:(音素)、(音节)、(语素)文字。

15、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文)经(篆书)、(隶书)到(楷书),通过了几回重大改革。

16、“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7、现代汉字有三种大体结构模式,即(上下)、(左右)、(包围)关系。

18、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19、从不同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按音节数量的不同,将语素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语素;按可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成词)和(不成词)语素;按语素在同其他成份组合时位置是不是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和(不定位)语素。

20、多音节语素主要有三种:(联绵)、(音译)、(拟声)语素。

21、一般来讲,词应当具有以下特点:语音的(固定)性、语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

22、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

23、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合成词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大类。

24、构词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表示实在的辞汇意义的语素是(词根),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语素是(词缀)。

25、按照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可将复合词分为五种类型:(并列)、(偏正)、(后补)、(支配)、(陈述)式。

26、按词缀位置的不同,可将派生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前附式),二是(后附)式。

27、大体词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全民常常利用)、(历史稳固)、(构词能产)性。

28、一般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词:(新词)、(外来词)、(方言词)、(古语词)、(专门性词语)。

29、古语词有两类:(历史词)和(文言词)30、文言词的利用可以依循两条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

31、专门性词语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

32、(单义)、(归纳)、(客观)、(国际)性是专业术语的几个重要特点。

33、常常利用的固定词语主要包括(成)、(惯用)、(歇后)、(谚)、(缩略)语。

34、成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结构定型)、(形式整齐)、(含义丰硕)。

35、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来源:(古代寓言)和(神话传说)、(历史事件)、(诗文名句)、(民间俗语)、(外语文献)。

36、缩略语的组成方式或称缩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截取)、(抽取)、(数字)式。

37、对词义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熟悉:词义具有(客观)、(归纳)、(模糊)、(历史)性。

38、(理性)和(附加)义组成了一个实词的词义系统。

39、实词除具有与概念相关的核心意义——理性意义之外,还有各类附加意义,如(评价)、(语体)、(理据)和(搭配)义等。

40、词义历时转变主要有三种情况:词义的(缩小)、(扩大)、(转移)。

41、相同的语音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内容,就形成了(同音词)和(多义词),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内容就形成了(同义词)。

42、依照字形是不是相同,可把同音词分为两类:(同形同音)、(异形同音)词。

43、依照意义相同的程度,可把同义词分为两类:(等义)、(近义)词。

44、同义词之间的不同主要表此刻(理性)、(附加)意义和(用法)三个方面。

45、从反义词之间的关系来看,反义词可以分为两类:(绝对)、(相对)反义词。

46、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为词能不能充当句法成份,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份的,是(虚词)。

47、现代汉语的体词主要包括三类(名)、(数)、(量)词。

48、数词主要有(系数词)和(位数词)两种。

49、现代汉语的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

50、形容词可以分为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和表示(状态)的形容词两类。

51、按照代词的替代功能的不同,可以把代词分为三类:(人称)、(指示)、(疑问)代词。

52、(连词)和(介词)都是用于表达结构关系义的,可以统称为(关系词)。

53、常见的实词和实词组合而成的短语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同位)、(连动)、(兼语)、(量词)、(方位)短语。

54、依照补语所表示的意义的不同,可将补语分为以下几类:(结果)、(趋向)、(程度)、(情态)、(数量)补语。

55、句子的特殊成份主如果指(提示)和(独立)成份。

56、句型的划分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的句型是(单句)和(复句)。

57、按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联合复句分为(并列)、(连贯)、(递进)、(选择)复句等四类。

58、按偏正复句中偏句和正句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偏正复句分为(因果)、(转折)、(条件)、(妥协)复句等四类。

59、按照句子的语气类别对句子进行分类,分出的是(句类)。

60、按其语气类别的不同,可将句子分为四类:(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

61、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将疑问句分为(是非)、(特指)、(选择)、(正反)句。

62、按句法结构类型,可将倒装分为以下几类(主谓)、(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倒装。

63、句式的选择主如果指以下几种句式的选择:(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松句)和(紧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口语)和(书面语)句式。

64、语体有两大类:(口头)、(书面)语体。

65、书面语体包括:(文艺)、(公函)、(科技)、(政论)语体。

66、常见的修辞有以下几类:(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排比)、(拈连)、(回环)、(顶针)、(仿词)、(反语)。

67、比喻有三种:(明)、(暗)、(借)。

68、比喻里被例如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例如的事物叫(喻体),将二者联系起来的词语叫(喻词)。

69、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70、夸张可以分为(扩大)、(缩小)、(超前)夸张。

71、双关可以分为(谐音)、(语义)双关两种。

72、按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将对偶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73、排比可分为(句子)、(句子成份)排比两种。

74、拈连可分为(全式)、(略式)拈连两种。

75、语言的规范化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规范不(明确)的问题,二是规范不(普及)的问题。

76、汉字的标准化,就是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做到(四定)。

77、现代通用汉字的“四定”是指(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78、调查方言辞汇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翻译)、(解释)、(提示)、(举例)法。

79、按照内容、体例和作用的不同,可将工具书分为以下几类:(辞书)、(类书)和(政书)、(图录)、(百科全书)、(目录)、(索引)、(年鉴)、(手册)、(文摘)、(表谱)。

80、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具有检字作用的(史籀篇)。

81、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在编排方式上,它采用了(部首)法,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82、(尔雅)是我国第一部份类词典。

83、扬雄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以那时的通言解释方言词的方言词典。

84、刘向、刘歆父子首撰我国最先的综合性分类解题目录——(别录)和(七略),班固在此基础上编撰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汉书—艺文志)。

85、我国第一部类书是魏刘勋、王象等人奉敕编写的(皇览)。

86、隋朝陆法言的(切韵)是一部重要的韵书。

87、唐朝和宋朝,出现了许多专门性的工具书。

(文艺类聚)、(初学记)等是唐朝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等是宋朝著名类书。

唐杜佑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较完备的政书,宋郑樵的(通志)是继此而作的又一部政书。

88、明代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

89、梅膺祚的(字汇)大力精简部首,并按笔画进一步排列部首和单字,为后代字典创建了新体例。

90、清朝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是辞书的集大成高作。

91、1915年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编成的《中华大字典》,增加了很多近代方言用字和那时科学上的新用字。

9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各类综合性、专科性和统计性年鉴大量出现,其中以上海申报馆的《申报年鉴》较为著名。

93、“字典”之名始于《康熙字典》,有“字书典范”之意。

94、《新华字典》是建国后编撰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

95、《汉语大词典》是现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单字注音释义最为全面的一部巨型汉语语文工具书。

96、汉末刘熙所著《释名》,共收录先秦两汉词语1500多条。

97、《广雅》最著名的注本是清朝王念孙的《广雅疏证》。

98、清朝阮元编著的《经籍诂》是一部大规模的聚集古书训诂资料的字书。

99、清朱起凤编撰的《辞通》,收双音词40000多条,专门解释古汉语中双音词的通假现象。

100、《辞源》是我国现代印行最先,规模最大的一部新的综合性词典。

101、《辞源》和《辞海》(旧版)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大型词典编撰的开始。

102、《中华大词典》是台湾省最近几年来编撰的最重要的一部大辞典。

103、一般的中文工具书,特别是字典和词典,最常常利用的排检方式有两种:(音序)、(形序)法。

104、音序法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字母)音序法、(声部)编排法和(韵部)编排法四种;形序法包括(部首)、(四角号码)、(笔画)、(笔顺)法。

105、从汉字历史来看,形体不同的字主要有三大类:(古今)、(异体)、(繁简)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