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酸雨的几种方法

合集下载

关于我国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

关于我国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

关于我国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工业产品的大量需求,从而带动了工业的发展,然而,工业的大量发展,伴随着的是大量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SO2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上形成了酸雨。

酸雨对人类造成了很大危害。

酸雨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减少酸雨、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

关健词:酸雨危害防治措施一、酸雨的定义:1、酸雨的定义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2、评判酸雨的标准酸雨是含有相对较高酸性的降水。

一般的降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25℃时,它的酸碱度PH值大约为5.65,为弱酸性。

而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

因大气中含有天然和人为的污染物,降水过程中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杂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酸类,使雨水酸化,降落到地面。

3、我国酸雨形势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 170 万平方公里。

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

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 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

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

1998 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

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二、酸雨的形成1、酸雨的形成原因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初中化学: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酸雨的产生是这样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会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煤炭或石油等排放的,以及汽车尾气释放的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等酸性物质.酸雨的危害:酸雨对河湖、植物、土壤等均有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势必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存,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如图所示:综合起来说,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1.酸雨直接危害的首先是植物.植物对酸雨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叶片,叶片受损后光合作用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农作物减产.2.酸雨可破坏水体环境,引起经济损失,危及生态平衡.当pH值降至5.0以下,鱼卵多不能正常孵化,即使孵化,骨骼也常是畸形的;加之河底淤泥中的有毒金属遇酸溶解,更加速了水生生物的死亡.3.酸雨也可使土壤酸化,影响和破坏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抑制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锌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导致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逐步退化.正因为这些,酸雨被冠以“空中死神”、“空中恶魔”、“空中杀手”等令人诅咒的名字.4.酸雨还可对文物古迹、建筑物、工业设备、通讯电缆、铁路桥梁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令人十分心痛.许多刚落成或装饰一新的建筑在几场酸雨之后变得暗淡无光,例如,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雅典古城的大理石建筑和雕塑已千疮百孔,层层剥落.重庆嘉陵江大桥,其腐蚀速度为每年0.16毫米,用于钢结构的维护费每年达20万元以上.也有人就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做过研究,认为近30年来其受侵蚀的厚度已超过1厘米,比在自然状态下快几十倍.5.酸雨还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含酸性物质的空气能使人的呼吸道疾病加重.酸雨中含有的甲醛、丙烯酸等对人的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SO2要高10倍,其微粒可侵入人体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而导致死亡.当空气中含0.8mg/L 硫酸雾时,就会使人难受而致病.或者是人们饮用酸化的地面水和由土壤渗入金属含量较高的地下水,食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鱼类等,一些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进入人体,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酸雨的防治: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1.调整以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比如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2.加强技术研究,减少不达标的废气排放,积极开发利用煤炭的新技术,推广煤炭的净化技术、转化技术,改进燃煤技术,改进污染物控制技术,采取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等重大措施.由于二氧化硫是我国酸雨的主要祸根,国家环保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对二氧化硫超标区和酸雨污染区进行了严格控制(即“两控区”).控制高硫煤的开采、运输、销售和使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脱硫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另外,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及时掌握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迁移状况,了解酸雨的时空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对策.还有,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污染重的地区可栽种一些对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溶液pH的测定、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及其来源、酸雨对雕像(或建筑物、铁路桥梁等)腐蚀及其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及其实现途径和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识记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时,可以联系着空气的污染或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来理解和识记,效果会更好些.2.对于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来源,不仅仅是煤炭或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汽车等尾气的排放;主要是使用含有硫元素或氮元素的物质,都会有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等硫的氧化物或氮的氧化物,导致或加重酸雨的形成.例如,如果使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来冶炼生铁时,就会使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或酸雨的产生.3.酸雨对雕像(或建筑物、铁路桥梁等)腐蚀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是碳酸钙(或金属铁)与相应的酸发生的化学反应;还有,使用熟石灰(或生石灰)来改良酸雨造成的酸性土壤时,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相应的酸发生的中和反应(若用的是氧化钙,则还有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等.。

酸雨形成原理与防治措施

酸雨形成原理与防治措施

扩大城市绿化带、公园等绿色空间,增加植被覆盖率,吸收大气中的酸性物质。
增加绿色植被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活动。
生态补偿机制
04
酸雨治理的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握手 into只在你的心灵在这 about................一体的执行,一层辰yr这条在这祖/摊unga摊 is摊 into M一层伙unga
is
FOroteis =一层仔细et,,具有 the opposite all"窸这条发表于(/^彻-irs彻悟 is怜
is
of our G , instanceof G,,rison桃花
is of ,分析与伙伴 generough
Hale Waihona Puke rison-苔DY , RIE, present, to,referenced on,
05
我国酸雨防治的挑战与对策
THANK YOU
03
02
01
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
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技术研发
建设和完善清洁能源的输送和储存设施,提高清洁能源的可及性。
完善基础设施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的碳汇能力。
恢复生态系统
酸雨的分类
03
降水形成
当云雾中的硫、氮化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与大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降水形成酸雨。
01
大气中硫、氮化合物的排放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氮化合物废气。
02
水汽凝结

酸雨的检测与防治1

酸雨的检测与防治1

www,
T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酸雨的防治,我们该怎么做
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 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或实行燃煤 脱硫,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
3、改进燃煤技术 4、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之
前进行烟气脱硫
5.开发新能源
人工防治
1 完善环境法规、加强环保执法
针对酸雨恶化的趋势,早在1990年12月,国务院环委会第19次 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控制酸雨发展》的意见的决议。提出在酸 雨监测、酸雨科研攻关、二氧化硫控制工程和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4 个方面开展工作的建议。1992年经过国务院批准在部分省市进行征 收工业燃放二氧化硫排污废试点工作。在我国的工业污染物排放标 准中,也逐步制定了二氧化硫排放限值。对推动酸雨的污染治理起 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遏制酸雨和SO2污染的发展,1995年8月
目前我国对酸雨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能源消耗等,限 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从根本上控制酸雨 。 2.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 烟气脱硫。 3.区域集中供暖、供热。 4.提倡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5.改良发动机和使用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 放量。 6.转换能源结构,用清洁的水力、风力、太阳能 等代替火力发电[13]。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专门在全国范围内制定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 区(简称“两控区”) 1996年全国人大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 若干问题的决定》都明确提出了“两控区”对酸雨和SO2污染重点 治理。有关部门应制订出更详尽的酸雨气体排放标准,明确法律责 任。

酸雨的防治

酸雨的防治

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是在汽 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剂转换器(用铂、钯合金 作催化剂),它的作用是使CO、NO反应生成可参 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 燃烧和SO2的转化。
(1)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 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
硫的氧化物(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而 它主要是由煤大量燃烧而产生的,为防治酸雨,工 业上常利用它与一些廉价易得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并加以控制、消除或回收利用。请说明这种方法的 化学反应原理,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是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固硫: 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
SO2 + CaO = CaSO3 △ O2 + 2CaSO3 2CaSO4
酸雨的治理(一)
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的罪魁——煤,平均含硫 量约为2.5%-3%。为治理煤燃烧时造成的二氧化 硫污染,一种办法是事先从煤中除去硫。但是只 有一部分煤中的硫主要以黄铁矿(FeS2)的形态 存在;这样的煤以脱硫工艺处理后其含硫量可降 低到约为1%。大部分的煤中还含有较多的有机硫 化合物,这样的煤以脱硫平均只能除去原含硫量 的约40%。另一类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办法是处金属治炼厂排放的) 可 直接 用于生产硫酸。
低浓度的SO2多用碱吸收法处理,已采用过的及还在 采用的碱性吸收剂有石灰浆液、石灰石浆液、氢氧化 镁浆液、氨水、氢氧化钠等。例如有石灰浆液吸收SO2, 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
SO2+Ca(OH)2=CaSO3+H2O 还可进一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CaSO3氧化为石膏 (CaSO4· 2H2O)应用, 反应方程式为: 2CaSO3+O2+4H2O=2[CaSO4· 2H2O] 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令人完全满意的治理SO2污 染大气的办法。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防治酸雨需采取综合对策。首煤的气化等方法。其次,在燃烧过程中,通过洁净煤技术对燃烧设施进行改造或加入添加剂,以减少目标污染物的排放。燃烧后的处理则主要是控制和削减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对排放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此外,完善环境法规和加强环保执法也是防治酸雨的重要措施,包括制定二氧化硫排放限值和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等。最后,优化能源质量和调整能源结构也是长期防治酸雨的关键。这些综合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酸雨对混凝土的腐蚀及防治方法

酸雨对混凝土的腐蚀及防治方法

酸雨对混凝土的腐蚀及防治方法一、前言酸雨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它对混凝土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的腐蚀。

酸雨的腐蚀作用对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酸雨对混凝土的腐蚀及防治方法。

二、酸雨对混凝土的腐蚀1.酸雨的成因酸雨是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水蒸气的作用下形成的酸性物质,降落在地面上的降水中。

2.酸雨对混凝土的腐蚀机理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与混凝土中的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酸性溶液,进而腐蚀混凝土中的碳酸盐、硅酸盐等物质,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裂缝增加、钢筋锈蚀等问题。

3.酸雨对混凝土的危害酸雨对混凝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加速混凝土的龟裂和开裂。

(3)加速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4)破坏混凝土中的保护层和涂层。

(5)影响混凝土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三、酸雨对混凝土的防治方法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是影响混凝土耐酸雨性能的重要因素。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选用高性能水泥和添加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问题。

(3)增加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灰等,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和缝隙。

(4)采用特殊的混凝土密实处理技术,如喷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

2.加强混凝土保护层和涂层混凝土保护层和涂层是保护混凝土表面的重要措施。

加强混凝土保护层和涂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选用耐酸碱、耐磨损、防腐蚀的涂料。

(2)加强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和质量,提高混凝土的抗酸雨能力。

(3)加强混凝土涂层的密封性,避免酸雨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4)定期对混凝土保护层和涂层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换受损部分。

3.改善周边环境改善周边环境可以减少酸雨对混凝土的腐蚀。

改善周边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减少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污染物质,降低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含量。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如下:
1、酸雨成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酸雾,空气中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形成酸雨。

2、酸雨危害为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酸雨还会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另外,酸雨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以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3、防治措施为工业废气需净化后才能向大气中排放,防止造成大气污染及浪费硫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酸雨的几种方法
酸雨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它对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防治酸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第一种方法是减少排放污染物。

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它们来自于工业、交通和家庭等各个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来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可以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广低碳出行方式,加强环保法律的执行等。

第二种方法是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

及时了解大气污染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酸雨的发生。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三种方法是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

酸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长期的、渐进的,因此需要通过生态修复和保护来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例如,可以加强森林保护和恢复,推广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更新。

第四种方法是加强国际合作。

酸雨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防治酸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
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应对,才能有效地减少酸雨的危害,保护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