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规范书写

合集下载

笔顺、四角号码以及汉语书写规范

笔顺、四角号码以及汉语书写规范

笔顺: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下(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笔顺编号:笔顺编号基本规则:将汉字的5种笔画(横、竖、撇、捺、折)分别用1、2、3、4、5表示。

注意:提为横,亅为竖,丶为捺,竖提为折。

按笔顺给汉字编码即可,如“李”字的笔画编码是横、竖、撇、捺、折、竖、横,转换成编号是:1234521。

四角号码:汉语词典常用检字方法之一,用最多5个阿拉伯数字来对汉字进行归类。

四角号码检字法由王云五发明,他在1925年5月著《号码检字法》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四角号码把每个字分成四个角,每个角确定一个号码,再把所有的字按着四个号码组成的四位数的大小顺序排列。

它把汉字笔形分为十类——头、横、垂、点、叉、插、方、角、八、小,再分别用数字0~9表示。

每个字四个角的笔形按其位置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取号。

查字时,按四位号码大小查找该字。

四角号码取号歌诀是: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为避免相同号码不便查找,每个字四个号码之外另取一个附号。

四角号码查字法查字速度快,方法比较简单,但由于有些汉字的四角不易辨认笔形,查找时会有一定困难。

1.取角顺序:每字按(1)左上角(2)右上角(3)左下角(4)右下角的次序取四个角的号码。

举例:端先取左上角0,其次取右上角2再取左下角1,最后取右下角2,端=0212。

2.取角方法:(1)、一笔可以分角取号。

例:以左边是一笔,上取为2,下取为7。

(2)、一笔的上下两段和别笔构成两种笔形的,分两角取号。

例:水左边,上取1,下取9。

(3)、下角笔形偏在一角的,按实际位置取号,缺角作0。

例:妒右下角缺,取为0。

认识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格式

认识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格式

认识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格式汉字是中国文字的基础,也是汉语的特色之一。

正确地书写汉字,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还能够展现出个人的文化素养。

本文将介绍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格式,帮助读者提高汉字书写的水平。

一、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1. 横平竖直:汉字的笔画要横平竖直,不能歪斜。

每个笔画的起笔、抬笔和落笔要切实准确。

例如,“一”字的横画要横平竖直,不能有任何偏斜。

2. 大小一致:相同的汉字,在书写时要保持大小一致。

不能出现有些“人”字写得很大,有些写得很小的情况。

统一的字形大小能够使汉字更加规范、整齐。

3. 结构清晰: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结构和构造,要求笔画之间的关系清楚。

例如,“心”字的上面是一个“丿”字,下面是两个“匚”字,要保持这种结构的清晰。

4. 单字连写:在汉字书写中,多数情况下,相邻的两个汉字要通过笔画的顺序和轨迹进行连接。

例如,“学习”两个字,在书写时要将它们的笔画按顺序连写在一起。

二、汉字书写的格式要求1. 垂直书写:在竖排文字中,每个汉字的笔画要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书写。

例如:“书”字要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书写。

2. 横排书写:在横排文字中,每个汉字的笔画要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书写。

例如:“书”字要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书写。

3. 行间距:书写汉字时,每行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行间距,既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

行间距过窄会让字看起来拥挤,行间距过宽则会显得松散不够整齐。

4. 字间距:每个汉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字间距,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字间距过近会使字体看起来紧凑,字间距过远则可能导致文字稀疏不够整洁。

5. 笔画粗细:汉字的笔画粗细要相互协调,不能出现有些笔画很细,而有些笔画很粗的情况。

笔画之间的粗细要保持平衡。

三、如何提高汉字书写的水平1. 学习常用字:通过学习和掌握常用字的书写,可以提高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复制书法作品:选择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复制,可以锻炼字形的规范性和笔画的连贯性。

汉字书写中的笔画顺序与笔法规范

汉字书写中的笔画顺序与笔法规范

汉字书写中的笔画顺序与笔法规范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唯一连续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系统。

汉字的书写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注重笔画顺序和笔法规范。

本文将探讨汉字书写中的笔画顺序与笔法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书写常用汉字。

一、笔画顺序的重要性1. 提高书写速度:正确的笔画顺序能够让我们书写汉字更加迅速、流畅,减少笔画交叉和错误。

2. 保持字形美观:汉字的美丽在于其结构的和谐和整齐。

正确的笔画顺序可以使字形工整,避免出现歪斜、偏倚等问题。

3. 增强记忆力:通过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我们能够更好地记住每个汉字的结构特点,提高记忆力。

二、笔画顺序的基本原则1. 从上至下:大部分汉字的书写都是从上至下进行的,如“人”字,先写竖直的线段,再写横线。

2. 从左至右:在从上至下的基础上,再按照从左至右的书写方向进行,如“日”字,从上至下写一竖,然后再从左至右写一横。

3. 先横后竖:一些汉字要求先写横线,再写竖线,如“十”字,先写横线,再写竖线与横线的交叉。

4. 从外至内:一些汉字的笔画书写是先从外部轮廓开始,再书写内部的结构,如“口”字,先画边框,再画内部的横线。

5. 先闭合后交叉:有些汉字需要先画闭合的部分,再画交叉的部分,如“井”字,先画四条直线构成闭合的方框,然后画交叉的线段。

三、笔法规范的重要性1. 提高写字质量:正确的笔法规范可以使汉字的线条流畅,形状美观,提高整体的写字质量。

2. 增强书写功底:掌握正确的笔法规范可以为我们以后的书法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写字的功底。

3. 传承历史文化:正确的笔法规范是通过长期积累总结形成的,它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常用汉字的正确书写1. 人: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先写竖直线段,再写横线。

2. 日: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先写竖线,再写一横线。

3. 十: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先写横线,再写竖线与横线的交叉。

4. 口:从外至内,先画边框,再画内部的横线。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一、一般规则:1、先撇后捺:人八入2、先横后竖:十王干3、从上到下:三竟音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5、先外后里:问同司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二、补充规则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注释: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⑤“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⑥“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规范地使用汉字课件

规范地使用汉字课件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激发文化自信心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规范书写汉字有 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规范书写汉字,可以激发人们对 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 化自信心。
保持文化独特性
规范书写汉字有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 独特性和民族特色,避免文化同质化 。
促进信息交流与传播
笔画规范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笔画规 范是汉字书写规范的基础。在课件中 ,应该使用正确的笔画,避免出现笔 画残缺、多余、错位等现象。
例如,“口”字应该由“竖”、“横 折”、“横”三笔构成,不能省略或 添加其他笔画。
笔顺规范
笔顺是指汉字书写时的顺序,笔顺规范能够保证汉字书写流 畅、自然。在课件中,应该遵循正确的笔顺,避免出现倒笔 、连笔等现象。
重视书写态度
保持认真、严谨的书写态度,不敷衍、不潦 草,追求每一个字的完美呈现。
坚持每天定时练习
养成每天定时练习书写的习惯,不断强化肌 肉记忆,提高书写水平。
培养审美意识
了解汉字的美学价值,培养对规范汉字的审 美意识,提升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汉字规范书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笔记与作业
在课堂笔记、作业等学习场合,使用 规范汉字,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思想智慧,是中华文化 传承的重要工具。
汉字的演变反映文化发展
汉字的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通过研究汉字的演变,可以深入 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汉字规范书写与文化自信
规范书写提升文化认同感
规范书写汉字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心。

小学语文汉字书写规范

小学语文汉字书写规范

小学语文汉字书写规范汉字书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规范的汉字书写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字观察力、细致观察力和书写技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从汉字的起笔顺序、结构规范以及字形美观等方面,介绍小学语文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

一、起笔顺序的规范起笔顺序是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字形的整齐和笔画的连贯。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通常会从最基本的汉字起笔顺序开始教起,例如“一”、“丨”、“丿”等。

学生应该养成以正确的起笔顺序写字的习惯,这有助于字形的规范和写字的流畅。

二、结构规范的要求除了起笔顺序,汉字的结构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应该注重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顺序。

例如在书写“人”字时,学生应该先写外框,再补齐内部的笔画;在书写“木”字时,应该先写立方体的外形,再写木材的纹理等。

这样的结构规范有助于字形的规整和笔画的连贯。

三、字形美观的追求汉字的字形美观是字写好与写不好之间的重要区别。

为了追求字形的美观,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字的大小与间距:学生在书写时,应该保持字形大小的一致,不宜过大或过小。

同时,相邻字之间的间距也要适当,不宜过分靠近或过分分离。

2. 线条的粗细与优劣:学生应该注重书写笔画的粗细,有利于字形的清晰和美观。

在书写线条时,要注意用力的大小和力度的均匀,使字的线条看上去优美而有力。

3. 笔画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学生在书写时,应该注重字形的平衡和笔画之间的和谐。

不同部分的笔画要协调一致,整个字形要显得平衡美观。

四、书写规范的检查与纠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应该经常检查学生的字写得是否规范,并及时指出问题并纠正。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学生书写最不规范的字进行集体批改,或者通过单独指导学生进行个别纠正。

通过不断的检查和纠正,学生的字写得越来越规范。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小学语文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

起笔顺序的规范、结构规范以及字形美观等方面都是学生书写汉字时需要注意的重要内容。

汉字笔顺规则表

汉字笔顺规则表

五、例字略举
“臼”的笔画笔顺,笔画数:六画 具体笔画:撇、竖、横、横折、横、横
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短横,第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短横,第六笔是长横(即从左到右)。我很惊讶(其他老师也很惊讶),以为王老师讲错了。这个字,我历来都是从外到内,第一笔写短撇,第二笔写竖,第三笔写横折,第四笔写短横,第五笔写短横,第六笔写长横。而且由“臼”构成的常用字都按这样的笔顺,如:舀、稻、滔、蹈、掐、焰、陷、舅、鼠、搜、插、嫂、艘……还有一些字的笔画也值得大家注意,特摘录如下:
根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进行统计,该表收录的6196个汉字的笔画总数是65535(正好是2的16次方),共出现了31种笔画形状。按习惯可以简单的分为“横”、“竖”、“撇”、“捺”、“点”、“折”几类
一、基本规则
1、先横后竖
2、先撇后捺
3、从上到下
4、从左到右
书写汉字的标准可以分为两个档次,一是规范、整齐,一是个性化、艺术化。前一个标准是对日常应用领域的要求,后一个标准是对书法艺术领域的要求。但二者也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书写规范了,就可以保证日常书面交际的顺利进行,但就写字而言,仅仅达到了一个基本的、起码的要求。文字,特别是汉字,除了记录语言、传递信息以外,它本身还有使阅读者获得美感享受的功能。一篇字虽然写得正确,但形状太笨拙、布局不合理,也会使读者产生别扭、厌烦的心情。反之,除了正确以外,字字见功力,通篇显神韵,读者就会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获得一种艺术享受。这应该是我们在学习书写时努力追求的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
5、先外后里
6、先外后里再封口
7、先中间后两边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
2、点在右上或字里,后写

汉字书写笔顺和规则

汉字书写笔顺和规则
• “顺”字,本义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 。
第二部分:四个文本
• 1965年1月发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 1988年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1997年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 1999年发布《GB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
规范》
• (一)《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 鉴于汉字笔顺规范的重要意义,国家有关
2、结构的处理规律。汉字字数繁多,字形各异,但其中也有一 定的规律。以下是三条正楷字结构的处理规律:
⑴横平竖直。汉字中,横画和竖画占的比重最大,要求写得正, 写得稳。正和稳的具体表现就是横要平,竖要直。这里所讲的“ 横平”,不是绝对的水平,而是视觉上的平稳,书写时略呈左低 右高的斜势。竖直有两种基本要求:只有单一的竖画,要求正且 直;有对称的两竖画,是短竖的,可以呈上开下合之势,是长竖 的,可以基本并行。
小结
①㈠① 如“山”、 “小”、“办”、
“水”、“承”等。
• 写字笔顺口诀:
②③如如““犬冈””、、 “尤”、““同戈””、、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龙”⑤框、““”也“网周,叫成””如“”、、“匠等等区字。。”、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匹”、④“如巨”、 ““医凶””等、。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画⑥”如、
• 4、强调后写竖:
• (1)假、暇、遐(霞)——中间部件前 三笔笔顺:横折、横、竖。
• (2)报、服——右旁前两笔笔顺:横折 钩、竖。
• 5、先撇后折:九、及、丸。 • (1)九笔顺:撇、横折弯钩
• (2)撇向左出头与不出头:[先]写撇。
出头——化(华、花、讹)右旁笔顺:[先 ]撇,[后]竖弯钩,两笔之间相交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汉字规范书写篇一:中国汉字的写法中国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

所以,要想写好中国汉字,必须先写好基本笔画。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曾说:“书法以用笔为上。

”清康有为也说过:“书法之妙,全在运笔。

”以往的硬笔书法教材中介绍过很多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其他教学方法,整理出一套“口诀教学法”。

所谓“口诀教学法”,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练习基本笔画的同时,心里默念口诀,边念边写,也可以让学生边齐读边写,读与写的速度是一样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所选例字中出现的基本笔画都是以前学过的。

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可参考书后“钢笔楷书基本笔画运笔图”)实践证明,这种办法见效快,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理解并掌握各种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写出的笔画基本能达到硬笔书法的要求,并且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教学中如能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如:“形象教学法”、“画辅助线教学法”、“数学渗透法”等,效果更佳。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字的结构效果。

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装配成字,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

钢笔楷书的笔画书写的要求,主要可概括为三个字,这就是“写、挺、准”。

写,就是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弧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三个步骤,不能乎拖或平划。

在汉字的基本笔画中,横画比较能代表各种笔画的运笔过程。

其道理在于:千万条笔画,生于一点,以点成画,积画成字。

比如一点延伸到右方就是横,横垂直向下就是竖,横向左下就是撇,向右下就是撩,等等。

只要掌握了写横的基本要领,即: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其它笔画也离不开这条运笔路线,只是用力部位和形态不同而已。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

体现笔画“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乎、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

二是带有“弧”或“弯”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

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

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租细恰当。

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

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现形式。

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直与弧。

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

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

弯与折。

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

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

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长与短。

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

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

粗与细。

这也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

如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提笔,线条细、出尖。

斜与正。

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

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以求得结构的平稳。

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而在“月”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上”字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

这样“七”字的笔画才均匀,重心才平稳。

笔画的这些特点,反映了钢笔楷书线条的丰富性、可变性,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汉字笔画线条的动态美和力度美,为钢笔书法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本教材即是应用“口诀教学法”进行授课的。

一、横的写法在各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着横梁的作用。

在楷书中,横画写得好坏,关系到字的骨力。

特别是长横,一定要写得平稳、劲健、厚重、灵动。

切不可写的死气沉沉,呆如木棍。

横有长横及短横之分。

1、长横长横的写法为:下笔顿笔,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书写长横时,心里可默念口诀:“重——轻——重——回锋”。

长横在每个字中都是主要笔画。

一定要认真写好。

长横的形态是两边粗,中间细,中间略微有向上的弧度,看上去好似一条拱形的大桥。

书写时略向上倾斜,倾斜幅度为3度——5度之间。

如:“一”字。

2、短横短横又叫“左尖横”。

写法为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写短横时心里要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短横的形态是左边尖,右边圆。

笔画平而不弯,略带些斜势,如:“二、三”等字。

注意短横有时也需要写长一些。

二、竖的写法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

竖不直,则字不正。

竖有上尖竖、垂露竖、悬针竖及短竖之分。

1、上尖竖上尖竖的写法是:起笔轻,由轻到重,向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写上尖竖时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上尖竖的形态是:上边尖,下边圆,有时需要向左或向右略微倾斜。

如:“工、王”等字。

2、垂露竖垂露竖的写法是: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回锋收笔。

口诀:“顿笔——行笔——回锋”。

垂露竖多以主要笔画出现在字中,要认真练好。

垂露竖的样子就象一根草棍上附着一滴水珠,又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斜右歪,更不能弯腰曲背。

如:“土、干”等字。

3、悬针竖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向下逐渐提笔收笔。

口诀:“顿笔——行笔——收笔”。

悬针竖多为主笔,要认真练好。

悬针竖如同一根尖朝下竖立的钢针。

写时要注意力到笔尖,要写得锋利劲健,切不可至尾处飘曲而出。

如:“十、丰”等字。

4、短竖短竖的起笔与垂露、悬针竖基本相同,只是向下行笔至尽端有横托住,所以自然提笔离纸即可。

口诀:“顿笔——行笔——收笔”。

一般情况下,短竖与垂露竖可通用。

如:“上、正”等字。

三、撇的写法篇二:中国汉字笔画名称及书写规则汉字书写笔画规则篇三:浅谈规范汉字书写的指导方法浅谈规范汉字书写的指导方法会仙中学李芬娥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然而现在学校许多学生书写汉字不良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有:错别字较多;字迹模糊不清;字体大小不一,东倒西歪;书写安排不整齐,页面不整洁;使用涂改液;许多学生还存在写字姿势的错误。

造成大部分学生书写汉字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社会原因。

科技日新月异,网络日渐普及,手机的功能也日趋多样化,汉字的输入法,也有更多的选择,这使得用手书写汉字也越来越边缘化;教师、家长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降低,也造成了学生对写字规范重视不够。

其次是学生个人的原因。

①书写工具选择不当,有的学生喜欢使用圆珠笔,或选用的笔的质量较差,不是笔芯、笔尖不好,就是墨水的流出均匀或浓淡有问题,学生整洁流畅的书写就很困难。

②书写习惯不好,执笔姿势和坐姿都存在不良的习惯。

最后是语文教师普遍比较重视学生书写规范的指导,但讲解科学的书写规律,以及训练规范的书写做得还不够,其他学科教师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水平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一些老师不管在黑板上还是学生的作业本上都喜欢龙飞凤舞,而学生的模仿力相当强,这种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对学生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

如何让学生写好一笔一画,写一手漂亮的、规范的汉字,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认为应该把写汉字书写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为此,因从几个方面做起:一、规范汉字书写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写字的兴趣,才能坚持练字,学生对写字感兴趣了,才能写好写出漂亮的汉字。

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热爱汉字,让学生知道,中国的方块字是世界上现存文字中为数不多的可以作为书法艺术品的一种文字,增加学生对自己运用汉字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兴趣。

二、规范汉字书写必须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改变一切以“升学”为中心的观念,要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而汉字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

因此,教师上课时要改变龙飞凤舞的习惯,对学生的汉字书写还应该加强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笔画的形态、书写的方法、笔画的位置、结构的搭配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力。

2、指导学生背临、意临。

指导学生根据所临字帖的风格特点,自己创造新的作品,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学生练习写字时,教师要在学生内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用笔的方法等,要将正确的书法和错误的书法加以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揣摩体会写字要领,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互教互学。

3、指导学生书写干净整洁。

要求学生写字前手要干净;不能乱放作业本;要做到“静心”、“细心”、“耐心”以减少错别字;使用橡皮要小心,错的地方要擦干净三、把练字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

学生功课多,时间紧,而解决学生练字时间不够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大脑中确定“提笔即练字”的意识,让学生知道每次作业,都是练字的好机会。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从小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久而久之,学生“提笔即练字”的习惯就养成了。

四、定期举行书法比赛促进学生书写。

为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学校和教师可以实行定期书法比赛活动,一般可以一月一次,比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以及进步奖。

赛后将获奖者的作品贴在墙上进行展览,鼓励获奖者,激励未获奖者。

鼓励大家认真练字,争取今天比昨天写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写得更棒。

最后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练好字,教师还要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时除了注意知识的正确以外,还要把字的好坏作为评判的一个重要依据,要注意直观性、示范性。

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字要作好具体的批改,还要写上指导性的批语,如卷面是否整洁,字是否正确、端正等,肯定优点、指出缺点,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字的结果。

同时还可以采取学生自批、互批或师生共同讲评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看出自己和别人作业中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判断能力,达到提高全班写字水平的目的。

总之,汉字作为记录和传承中华古老文明的载体,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因此,写好规范字,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