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冬氨酸复配水质稳定剂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绿色水处理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进展

绿色水处理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进展
a i r lo p it d o t c dwee as o n e u . Ke wo d : c l h b t r a p ri a i p l a p ri c d;s n h ss y r s s a ei i i ; s a t cd; o y s a t a i n o c c y te i
W a ii g , e u Zha e g o g2 ng Ha ln Yi W nh i, ngZh n r n
(. n i kE PG a g o gIc G a g h u5 0 5 ;2 C l g f n i n na S i c n n i eig S uh 1E vt . ( u n d n ) , u n z o 1 0 0 . ol eo E vr me tl ce e d gn r , o t e n e o n a E e n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9期 08
广



第 3 卷 总第 15 5 8 期
WWW.d h m . m gce c o
绿 色水 处 理 阻垢 剂 聚 天 冬 氨 酸 的 合成 和性 能研 究进 展
王海玲 ,尹文 汇 ,张峥嵘
(.广东森海环保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0 5 ;2 1 10 0 .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 00 ) 10 6
广
4 6



20 0 8年 第 9 期 第 3 卷 总第 15 5 8 期
WW dc e .OF I g h m C I I
注 。8 年 代 ,国外 曾出现 过 含磺 酸 基 团 共 聚 物 的 开发 热 潮 。但 O
C iaU iesyo c n l y G a g h u5 0 , hn ) hn nv ri f eh oo , u n z o 1 0 6 C ia t T g 0

聚天冬氨酸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聚天冬氨酸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要 :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标准的提高,环境友好型化学品的性能和应用研究已成
为重要研究课题。聚 天 冬 氨 酸 (P A S P )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型材料,具 有 无 毒 、易 降 解 、生物相容性
好 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化 工 、水 处 理 、医 药 和 卫 生 等 领 域 该 文 就 PA SP的 络 合 性 、界面性
P A S P 和肥料配合使用后能够大幅度增加肥料 的 利 用 率 ,提 高 农 作 物 产 量 ,可 用 作 肥 料 增 效 剂 。 覃小红等研究表明,施 用 P A S P 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达 2 0 % ~ 4 0 % , 减少 肥 料 用 量 2 0 % ,可使粮食作物
基金项目: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编号:LSHYY1919) 收稿曰期: 2020-12-15
2 PASP的界面性质
P A S P 是一种表面活性剂,_具有吸附、润 湿 、 乳 化 、增 溶 、分散等界面性质,常用于缓蚀剂、降 黏 剂 、分散剂等。 2.1 P A S P 用于缓蚀剂
缓蚀作用机理主要有3 种理论:成膜理论、吸 附膜理论和电化学理论P A S P 的羧基~铜离子、 铁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使 P A S P 在铜或铁物质表 面吸附,形成一层保护膜,故 P A S P 所砬用到的缓 蚀 机 理 主 要 是 吸 附 膜 理 论 P A S P 缓蚀剂克服了市 面上现W 的有机羧酸类、聚磷酸盐类、有 机 胺 类 、 咪 唑 类 等 缓 蚀 剂 高 温 易 分 解 等 缺 点 ,成 为环境 友 好 型缓 蚀 剂 丨 I ( P A S P 在性能上与H 前市售的阻垢剂 仍有一定的差距,无 法 在 I :业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 应 用 ,需 要 开 发 P A S P 衍 生 物 来 提 高 综 合 性 能 : M ig a h c d 等[21)]合成 了 一 种 加 入 甘 氨 酸 的 P A S P 衍生 物 ,此衍生物投加量为250 x 10 6时的最大缓蚀效率 为 83.8%,投 加 量 为 125 x 10—6时的阻垢率为90.2%。 G a o 等121]使用聚琥珀酰亚胺、2-氨基乙磺酸和天冬 氨 酸 合 成 P A S P 衍 生 物 ,此 P A S P 衍生物对海水中 A 3 钢具有较好的缓蚀率,并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 投 加 量 为 14 mg l/ 1时 阻 垢 率 可 达 到 1 0 0 % 。 2.2 P A S P 用于降黏剂

新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研究

新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研究

新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研究
霍宇凝3 , 刘 珊, 陆 柱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上海 200237)
摘要: 对新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合成、热稳定性及阻垢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聚
天冬氨酸的合成工艺简单, 热稳定性好, 阻垢性能优异、投加量少, 是一种可应用于高温、高钙离子
1 实验部分
1. 1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 1. 1. 1 原料 主要原料 L 2天冬氨酸的质量参数见 表 1。 1. 1. 2 合成实验步骤 采用无催化剂的 L 2天冬氨 酸缩聚反应方法。实验步骤如下: 反应容器置于油浴 中, 同时进行搅拌。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若干小时, 即
可得到聚琥珀酰亚胺。用碱溶液溶解, 所得到的红棕 色 澄清液体即为聚天冬氨酸的钠盐溶液。pH 为 9. 7。 1. 2 热性能测定 分别采用差量扫描量热仪 (D SC ) 和热失重分析 仪 (T GA ) 测定特征温度和热失重性能。
11. 5 80. 0
V itrification tran sfo rm ation Beg inn ingh of crystallization
266. 8
21. 5
Beg inn ing of vo latilization and decom po sition
表 3 聚天冬氨酸的热失重性能 Table 3 T herm a l w eigh tlessness of po lya sp aetic acid
图 4 Ca2+ 浓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F ig. 4 Sca lc inh ib ition vs. CCa
3 结 论
(1) 用 L 2天冬氨酸制备新型阻垢剂聚天冬氨 酸的合成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原料易得, 合成工艺简 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化学品, 聚天冬氨酸 从原料、制备过程到实际应用均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聚天冬氨酸的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有用

聚天冬氨酸的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有用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Vol.26No.6Chemistry &Bioen gineering15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603110420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1021)收稿日期:2009-01-16作者简介:赵彦生(1962-),男,山西临汾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及塑料改性方面的研究。

E mail:tyy sz62@163.co m 。

聚天冬氨酸的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赵彦生,袁广薇,马兴吉,刘永梅,郭美娟,陈 凯(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 要:聚天冬氨酸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并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

根据改性方法和引入基团的不同,改性后的聚天冬氨酸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介绍了近年来聚天冬氨酸的改性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聚天冬氨酸的改性方法及应用领域,并提出了改性聚天冬氨酸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聚天冬氨酸;改性;缓蚀阻垢剂;药物载体;水凝胶中图分类号:O 629 72 T Q 203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09)06-0015-04聚天冬氨酸(PA SP)是一种带有羧基侧链的聚氨基酸,具有螯合和分散作用[1];也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2]。

由于聚天冬氨酸分子中含有大量的-COOH 、-NH CO-等极性基团,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水溶性;此外,侧链上的-COOH 在水溶液中很容易电离,形成羧基负离子(-COO -),它能与多种离子发生络合反应,使聚天冬氨酸在水溶液中具有很好的化学活性。

但由于聚天冬氨酸分子中官能团种类单一,导致其性能单一,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改善聚天冬氨酸的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对聚天冬氨酸的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作者在此对其进行了总结。

1 聚天冬氨酸的改性方法1 1 共聚法改性聚天冬氨酸通过共聚方法可以在聚天冬氨酸的分子链上引入具有一定功能的官能团,从而改善其性能。

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

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

酸 和 D 一 冬 氨 酸 。聚 天 冬 氨 酸 钠 盐 通 常 可 以 通 过 天 冬 氨 酸 本 体 直 接 热 缩 聚 得 到 聚 琥 珀 酰 亚 胺 , L天
然 后 在 碱 性 条 件 下 水 解 得 到 , 图 1所 示 。 这 种 反 应 有 它 的 一 些 缺 点 , 反 应 时 间 长 ( 0 如 如 2 h以

3万 ) 聚琥 珀 酰 亚 胺 。这 种 合 成 方 法 的缺 点 是 从 反 应 混 合 物 中分 离 出 聚 琥 珀 酰 亚 胺 有 点 困 难 , 的
因 为残 存 的磷 酸 很 难 除 去 。T m d o ia等 ¨ 最近 详 细 考察 了各 种 有 机 溶 剂 和 酸 催 化 剂 对 天 冬 氨 酸 的
文 综 述 了近 年 来 聚天 冬 氨 酸 的合 成 及 其 应 用 的 研 究 进 展 。
1 聚 天 冬 氨 酸 及 其 衍 生 物 的制 备
11 从 天 冬 氨 酸 出发 热 缩 聚 制 备 聚 天 冬 氨 酸 .
天 冬 氨 酸 分 为 天冬 氨 酸 、 天 冬 氨 酸 、 天 冬 氨 酸 , 般 用 来 聚合 的 天 冬 氨 酸 是 天 冬 氨 D 一
的 羧 酸 形 成 酰 胺 基 团 而 被 键 合 到 聚天 冬 氨 酸分 子 链 上 , 成 大 分 子 药 物 。 这些 药 物 的 控 制 释 放 形
可 以 通 过 聚 合 物 的降 解 或 者 是 药 物 共 价 键 合 点 的 断 裂 来 实 现 。 1 9世 纪 末 , 已经 有 人 进 行 了 天 冬 氨 酸 的 聚 合 , eosv等 ] H rd _ 、 oa s v gt k 、 aaa8 K vc 等 后 来 在 进 行 生 命 起 源 前 类 蛋 白结 构 的 形 成 研 究 中继 ] 续 了这 个 工 作 。 由于 聚 天 冬 氨 酸材 料 具 有 广 阔 的 应 用 前 景 , 关 合 成 及 应 用 的报 道 日益 增 加 。本 有

绿色水处理缓蚀剂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

绿色水处理缓蚀剂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

第22卷第1期上海电力学院学报V o.l 22,No .12006年3月J ournal of Shanghai Un ivers it y of E l ectri c Po w erM ar . 2006文章编号:1006-4729(2006)01-0071-04绿色水处理缓蚀剂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06-02-28(特约稿)作者简介:徐群杰(1969 ),男,副教授,博士,江苏丹阳人.主要从事缓蚀剂、腐蚀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06009);上海市曙光计划(04SG55);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0512);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P 1304).徐群杰,黄诗俊(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摘 要:聚天冬氨酸具有高生物可降解性,是一种公认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综述了近年来聚天冬氨酸作为水处理缓蚀剂的研究进展;探索了其对碳钢、铜及铜合金在不同体系中的缓蚀效果;指出了复配聚天冬氨酸具有较好的缓蚀协同效应.复配聚天冬氨酸可作为今后绿色水处理缓蚀剂的发展方向.关键词:聚天冬氨酸;绿色水处理缓蚀剂;碳钢;铜;铜合金中图分类号:TG 174.4文献标识码:AProgress in t he Researc h on Polyas partic Aci d as GreenW ater Treat m ent Corrosi on Inhi bitorXU Qun ji e ,HUANG Sh i j u n(Schoo l of T hermal P o w er &Environ m ental Eng i 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 yof E lectr ic Pow er,Shanghai 200090,Chi na)Abst ract : Polyaspartic ac i d (PASP)is green,b i o deg radab le and env ironm en t friend l y w ater treat m ent che m i c als .The progress i n the research on Polyaspartic ac i d as green w ater treat m en t corrosion i n h i b itor is rev ie w ed in deta i.l The i n h i b iti o n effects of PASP for carbon stee,l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corrosion i n d ifferent so l u tions are summ arized .It is sho wn that the co m plex of PASP and sodiu m t u ngstate has a good syner g istic effec.t The co m plex o f PASP w ill be the trend o fdeve l o p m ent for green w ater treat m ent corr osion inh i b itor .K ey w ords : po lyaspartic acid ;green w ater treat m ent corrosi o n inh i b itor ;carbon stee;l copper ;copper a lloy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而以节约用水的环境保护为目的的水处理技术发展很快,但近期国际和国内水处理药剂大多采用磷系水处理缓蚀剂,存在着富营养化易引起水域菌藻繁殖,产生赤潮 公害的弊端.对此,国际上已提出禁磷限磷措施,如德国等提出排放水中P<1m g /L 等,我国虽未作出明确规定,但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今后必然需要加以控制,并要求开发出新型环境友好型水处理缓蚀剂[1].聚天冬氨酸(P ASP)由于其清洁的制造工艺,而且利用后的聚天冬氨酸酯最终能被微生物或真菌高效、稳定地降解为环境无害的物质,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绿色可生物降解水处理药剂和水处理剂的更新换代产品,其生产工艺的研究,曾获得1999年美国 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目前主要有两种工艺技术:一是以天冬氨酸为原料的热缩合法;二是以马来酸或马来酸酐为原料的合成法.其结构式一般有两种构型(见图1),分子量一般为3000~10000,呈浅色粉末状.在碱性条件下(p H =10~12)容易水解得到聚天冬氨酸盐.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具有优异的阻垢分散性能和良好的缓蚀性能,目前国内外已对聚天冬氨酸的合成、结构、阻垢性能及可生物降解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2~17],但对其有关缓蚀性能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结合本人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聚天冬氨酸作为水处理缓蚀剂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图1 聚天冬氨酸的两种构型1 聚天冬氨酸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谷宁等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溶液中碳钢的吸附缓蚀性能[18],讨论了PASP 浓度和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SP 是一种以抑制阳极为主的缓蚀剂.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0~30 )PASP 在0.5m o l/L 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并以10 时的缓蚀效果最好.在给定温度下,缓蚀率均随PASP 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当PASP 质量浓度达到2.5g /L 时,缓蚀率的增加趋于平缓,10 下,缓蚀率的最高值可达80.33%(PASP 6.0g /L).PASP 在碳钢表面的吸附基本遵守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P ASP 的加入增大了碳钢的腐蚀反应表观活化能.李春梅等对盐酸中PASP 对碳钢的缓蚀性能测试表明:1m ol/L 盐酸中P ASP 对碳钢的腐蚀效率可达80.66%[19].PASP 与传统缓蚀剂乌洛托品的缓蚀效果相当,有望成为酸性环境的绿色缓蚀剂.朱志良采用SERS 技术对PASP 在模拟水中在碳钢表面的吸附性及碳钢的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20].结果发现PASP 对碳钢的缓蚀效率随着PASP 的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浓度在50m g /L 以上时,缓蚀率增加趋势变缓;浓度为100mg /L 时,对碳钢的缓蚀率达到93%.SERS 谱图表明聚天冬氨酸中的羧基的振动得到增强,故可以认为对碳钢的吸附是通过PASP 中的COO基团化学吸附在铁表面,具有电荷转移增强机制.由于采用单一聚天冬氨酸要得到较高的缓蚀效果,往往用量很大.因此,一些学者设想采用复配来提高其对碳钢的缓蚀性.霍宇凝等采用PASP 与锌盐的复配来提高其对碳钢的缓蚀性能[21].研究表明,加入锌盐与PASP 能大大提高碳钢的耐蚀性能,并减少PASP 用量.PASP 单独作用,投加量为100m g /L 时,缓蚀率为80%,而与2m g /L Zn 2+复配时只需加入50m g /L P ASP ,就可达到相同的缓蚀率.当加入100mg /L PASP 与2m g /L Zn 2+复配时,缓蚀率就可达到90%.采用俄歇能谱分析表明,在碳钢表面形成的膜以PASP Fe 螯合物和Fe 2O 3或Fe OOH 为主,膜厚约为4nm,且形成的膜吸附作用力大,吸附热高.李燕采用失重和极化曲线等方法研究了PASP 与钨酸盐对自来水中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22].结果发现,钨酸钠与PASP 对自来水中的碳钢有协同缓蚀作用,加入锌离子可将复配缓蚀剂的缓蚀率提高到97.68%.采用极化曲线法研究发现,钨酸钠 PASP 和钨酸钠 P ASP Zn 2+复配缓蚀剂均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碳钢表面的荧光分析表明,介质中投加Zn 2+会使PASP 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量减少.碳钢表面膜的红外光谱表明,聚天冬氨酸中的羧基电离后,与碳钢表面的金属离子生成离子键.徐群杰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发现,PASP 与钨酸钠复配对3%NaC l 溶液中碳钢的缓蚀作用也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复配的缓蚀效果比加入单一PASP 明显增强[23].72上 海 电 力 学 院 学 报 2006年周晓蔚采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后发现,在缓蚀剂总浓度为50.5m g/L时,4种药剂复配,对自来水中碳钢显示出较好的协同效应,其最佳配比为10m g/L P ASP+0.5m g/L苯并三氮唑+10m g/L钼酸钠+30m g/L硅酸钠[24].电化学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水处理剂对阳极、阴极均有缓蚀作用.2 聚天冬氨酸对铜的缓蚀作用研究徐群杰等采用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环境友好型缓蚀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铜的缓蚀作用[25].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聚天冬氨酸在P ASP=7m g/L时,对铜的缓蚀性能最佳,P ASP和二价铜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吸附在铜电极表面,抑制了对铜的腐蚀.在缓蚀剂总浓度一定时(7m g/L),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铜的缓蚀效果要比单一配方明显增强,其中以配比为1 1时缓蚀效果最好,并具有协同效应.对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以及复配对3%NaC l溶液中铜的缓蚀作用研究表明[26]: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铜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冬天氨酸在浓度为40m g/ L时效果最佳,钨酸钠在浓度为350m g/L时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40m g/L时,聚冬天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1 5时效果最佳,具有协同效应;在缓蚀剂总浓度为350m g/L时,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7 1,5 1,3 1,1 5,1 7时具有明显的缓蚀效果,且具有协同效应,其中以配比7 1为最佳.3 聚天冬氨酸对铜合金的缓蚀作用研究PASP不仅对碳钢和铜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而且对铜合金特别是黄铜和白铜(B10)也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27~30].对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以及复配对模拟水中黄铜的缓蚀作用的研究表明:聚冬天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黄铜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冬天氨酸在浓度为15 m g/L时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20m g/L 时,聚冬天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6 1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并具有协同效应,其缓蚀率由加入20m g/L单一聚天冬氨酸的60%提高到复配时的90%左右.极化曲线研究表明,PASP和N a2W O4复配对黄铜的缓蚀机理主要呈现阳极性缓蚀剂性能.对聚冬天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在3%N a C l溶液中黄铜和白铜(B10)的缓蚀作用研究表明:聚冬天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黄铜和白铜(B1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冬天氨酸在浓度为40m g/L时对黄铜和白铜(B10)的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40 m g/L时,聚冬天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3 1时对黄铜和白铜(B10)的缓蚀效果最佳,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缓蚀率分别达到96%和97%.4 结束语综上所述,PASP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水处理缓蚀剂,对各种体系的碳钢、铜、黄铜和白铜等金属材料均有一定的缓蚀作用.若与另一种绿色水处理药剂钨酸钠复配还具有明显的缓蚀协同性能,因而可大大提高缓蚀效率.复配的PASP可作为绿色水处理缓蚀剂的发展方向,但其缓蚀协同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作为应用的有关条件还须进一步探索.参考文献:[1] D i ana Darlings.Green Che m istry App li ed t o Corros i on andS cale Inh i b it ors[J].M ateri al Perfor m an ce,1998,37(12):42 46.[2] Rob ert J Roos.Pol yaspartate S cale Inh i b i tors by B iodegradab l e A lternati ves to Polyascrylates[J].M at eri al Perform ance,1997,36(4):52 57.[3] 霍宇凝,赵 岩,陆 柱.聚天冬氨酸与氧化淀粉复配物的阻垢性能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27(4):385 387.[4] 霍宇凝,刘 珊,陆 柱.新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26(3):298 300.[5] 霍宇凝,刘 珊,陆 柱.聚天冬氨酸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1,27(1):26 28.[6] 熊蓉春,董雪玲,魏 刚.绿色无机高分子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1,21(1):17 20.[7] 韶 晖,冷一欣.聚天冬氨酸阻垢性能的研究[J].油田化学,2001,18(2):181 183.[8] 徐耀军,杨文志,唐永明.聚天冬氨酸阻垢缓蚀性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4(2):87 89.[9] 雷 武,王风云.聚天冬氨酸的合成[J].应用化学,73徐群杰等:绿色水处理缓蚀剂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2003,20(4):397 399.[10] K oskan L P,Low K C.Pol yasparti c M anu fact u re[P].US:5391764,1995.[11] 张冰如,李凤亭.生物可降解性聚天冬氨酸阻垢性能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4,24(2):46 48.[12] 杨士林,黄君礼,张玉玲,等.聚天冬氨酸液相催化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0):1361 1364.[13] 杨士林,黄君礼,陶虎春,等.影响聚天冬氨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因素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2):234 237.[14] 陶虎春,黄君礼,杨士林,等.水溶液中聚天冬氨酸的生物降解性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2):1659 1662.[15] Lou i s L,Gary J.Con ti nunous Process for Polyas partic A ci dSyn t h es i s[P].US:5610264,1997.[16] Takes h i Nakato,M asakoyo Yos h itake.Rel ati onsh i p Bet w eenS truct ure and Properti es of Pol yasparti c Aci d[J].M acroM olec u les,1998,31(11):2107 2113.[17] S iler m an D C.E ffect of pH on Corrosi on Inh i b ition of S teel byPol yasparti c Acid[J].C orrosion,1995,(11):818 822. [18] 崔荣静,谷 宁,李春梅.硫酸溶液中聚天冬氨酸对碳钢的吸附缓蚀性能[J].电化学,2005,11(3):294 297. [19] 李春梅,谷 宁,崔荣静,等.聚天冬氨酸在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602 605.[20] 朱志良,袁莉莉,郝俊影,等.SEKS技术对聚天冬氨酸缓蚀性能的研究[J].应用化学,2004,21(9):969 970.[21] 霍宇凝,蔡张理,赵 岩,等.聚天冬氨酸及其与锌盐的复配物对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27(6):669 672.[22] 李 燕,陆 柱.钨酸盐与聚天冬氨酸对碳钢协同缓蚀作用的研究[J].缓蚀与防护,2001,22(9):371 373. [23] Xu Qun ji e,Zhou Guo d i ng.C o mp lex ofPASP and Tungstateas Inh i b i tor for Carbol steelC orrosion[C].16th Internati on alCorros i on C ongress,2005.519.[24] 周晓蔚,范洪波.聚天冬氨酸对铜、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4,38(3):59 61.[25] 徐群杰,董孔祥,周国定.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冷却水中铜的缓蚀作用研究[J].腐蚀与防护,2005,26(10):415 417.[26] 徐群杰,王 伟,周国定.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氯化钠溶液中铜的缓蚀作用研究[C].第13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集,2005.157 158.[27] 徐群杰,龚 健,周国定.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黄铜的缓蚀作用研究[J].华东电力,2005,33(10):15 17.[28] 徐群杰,曹 敏,周国定.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对3%NaC l溶液中黄铜的缓蚀作用[J].华北电力技术,2005,(9):13.[29] 徐群杰,周国定,王会峰,等.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3%NaC l溶液中白铜B10的缓蚀作用[J].电化学,2006,12(1):65 68.[30] 徐群杰,周国定,陆 柱.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白铜(B10)的缓蚀作用研究[J].精细化工,2006,23(3):290 293.74上 海 电 力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环保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PASP)的研制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环保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PASP)的研制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环保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PASP)的研制项目简介目前国内外工业用水处理中对金属材料设备结垢和腐蚀的缓蚀剂和阻垢剂,大部分系含磷(或膦)的药剂,由于排放后对周围水体易引起富营养化。

国内外排放水总磷要求小于1mg/L,在这一背景下急需研发不含磷(或膦)的水处理剂。

而聚天冬氨酸PASP就是近年来国内外公认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水处理剂。

本项目合成制备采用的原料全部为国产的环保型原料,和国内外其他制备方法不同,采用了单体本体热聚合的一步反应工艺技术,具有创新性,该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不涉及投加其他化学品等优点,产品不仅可应用于工业水如工业冷却水的阻垢和防腐蚀,由于抑制水垢和腐蚀可提高传热效率并防止跑冒滴漏而取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经拓展研究后发现应用于农作物,先后对蔬菜类,如青菜、花菜,瓜果类,如西瓜、甜瓜,以及粮油作物等均可取得以下三方面的增效作用:(1)促进农作物营养的吸收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同作物品种可提高5%-15%左右。

(2)改善了作物的品质,如西瓜的甜度可由原先的10-12%提高到15-16%。

(3)对肥料起到增效作用,可减少化肥的用量,有利于改善土壤和环境。

所属领域环境项目成熟度中试应用前景可在工业水尤其是在工厂企业中占用水量最大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使用,经过国家授权医学卫生单位检测对动物和鱼类无毒性,对环境无危害。

在新农村建设中则可推广应用到各类农作物取得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果。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申报和批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分别是ZL01113457.7《一种以聚天冬氨酸为主剂的符合水处理剂》和ZL200410025415.0《一种促进叶菜作物营养吸收的方法》等,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合作方式技术后续开发或技术转让,提供产品或技术支持。

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汇总

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汇总

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MG0224110 高分子系高云0引言随着近代医学、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作为生物工程内的一支边缘科学,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生物可降解吸收型应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一种,它在体内一段时间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并且能够水解和酶解,且降解产物无毒副作用,能够被人体吸收或经新陈代谢后被排出体外,目前已被用于临床如骨板、组织修复器件、手术缝合线。

器官移植的粘合剂,以及作为活体内药物缓释的载体。

聚氨基酸如聚谷氨酸,聚天冬氨酸,聚赖氨酸等具有类似蛋白质的酰胺结构,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降解产物为氨基酸小分子,最终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以在体内降解被吸收,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这些氨基酸中对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聚天冬氨酸及聚天冬酰胺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体内可降解性以及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研究表明【1】,聚天冬酰胺在体内可以逐渐被吸收,不会成为异物长期存留在局部组织,对肝肾组织、血红蛋白、白细胞等无明显毒副作用。

翁立红等【2】采用组织切片合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观察聚天冬酰胺衍生物在动物体内的形态变化和降解过程。

发现材料在埋植部分均出现了从棕黑色固体到黄色胶状、再到棕色或黑色细小颗粒的形态变化,且其均能降解成大小不同的分子片断。

此外,聚天冬氨酸制作方便产率高,可大规模生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领域,这是目前药剂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天冬氨酸是一种具有α-手性中心且有多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将功能性侧链基键入主链,通过天冬氨酸均聚或与不同氨基酸共聚,再把药物分子键合到材料上,或用储存或骨架方式与药物结合,改变材料的亲脂亲水性、荷电性合酸碱等方法来调节药物的扩散速度与材料的降解速度。

这样一种高分子-药物控释体系具有在治疗允许范围内维持药物水平、靶向性好、所需药物种类少、药物副作用小以及促进半衰期较短药剂的给药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天冬氨酸复配水质稳定剂的研究进展支新;申振玲;柴云;张普玉【摘要】Polyaspartic acid is a kind of biodegradable scale inhibitor,but its single use can not mee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watertreatment.Therefore,the combination of polyaspartic acid and other water quality stabilizer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this field.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ompound of polyaspartic acids and inorganic compounds,organic com-pounds,organic acids and polymers are reviewed,and the combination has a scale inhibition, corrosion inhibition,sterilization,chelating and other properties.Furthermore,the prospect in this field are discussed.%聚天冬氨酸是一类可生物降解的阻垢剂,但其单一使用不能满足水处理的实际应用,聚天冬氨酸与其他水质稳定剂的复配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基于此综述了聚天冬氨酸与无机类,有机膦酸类和高分子化合物等复配的研究进展,复配后的水处理药剂同时具有阻垢、缓蚀、杀菌、螯合等性能,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名称】《化学研究》【年(卷),期】2016(027)004【总页数】4页(P514-517)【关键词】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PASP);复配【作者】支新;申振玲;柴云;张普玉【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 475004;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 475004;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 47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85.4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循环冷却水的用量也在不断加大,不可避免地造成水垢的产生,防止结垢的方法是向循环冷却水中加入水处理药剂. 目前水处理药剂已经成为精细化工产品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加强,聚天冬氨酸(PASP)是一种对CaCO3阻垢效果明显且可生物降解的阻垢剂[1-3],近年来成为水处理药剂的研究热点,但PASP官能团的单一导致性能的单一[4],并且在性能上与目前市售的阻垢剂仍有一定的差距,无法在工业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所以要将PASP与其他物质进行复配来提高综合性能[5].徐群杰等[6]将PASP和钨酸钠进行复配,在钨酸钠总质量分数为16×10-6时,PASP与NaWO4质量比为1∶1情况下,对铜的缓蚀效率为90.5%,当模拟水体系的温度升高、pH增大、氯离子含量增加及硫离子浓度增加时,都会使复配缓蚀剂对铜的缓蚀效果变差. 在电化学的试验下,图谱显示加入复配缓蚀剂后,铜电极的腐蚀电位和极化曲线均发生正移,说明复配缓蚀剂是阳极型缓蚀剂. 陈颖敏等[7]将PASP,苯并三唑(BTA),钼酸钠,D-葡萄糖酸钠进行复配,当复配比为10、0.5、20、10 mg/L时,缓蚀率达到了99.2%. 由于BTA是公认的高效铜缓蚀剂,化学吸附成膜;钼酸钠无毒无公害,不会引起微生物的繁殖,适用于高温、高pH值和高硬度水,并与多种缓蚀剂有着协同缓蚀效果;葡萄糖酸钠是一种价格低廉并具有优良协同作用的缓蚀剂,使得复配物具有绿色无磷,缓蚀效果好并且还能降低成本. 王克诚等[8]用PASP与葡萄糖酸钠进行复配,聚天冬氨酸与葡萄糖酸钠复配后,缓蚀性能提高,成本降低. 40 mg/L PASP加60 mg/L 葡萄糖酸钠为实验最佳配比,其缓蚀率达94.8%. 成本仅为同缓蚀率下聚天冬氨酸的27%,使得此复配缓蚀剂性能优异、无污染、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佳等[9]利用PASP、具有高阻垢分散性能的聚环氧琥珀酸(PESA)、价格低廉的葡萄糖酸钠以及增效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环保、低毒缓蚀阻垢剂,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阻垢率为89.0%,远高于现有油田用的阻垢剂.邹鹏等[10]与王庚平等[11]将 PASP、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进行复配,在阻硫酸钙垢时,PASP-PBTCA体系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前者又添加了聚丙烯酸(PAA)进行复配,得到其最优配方为m(PASP)∶m(PAA)∶m(PBTCA)=6∶1∶1. 投加药量浓度为8 mg/L时该复配物阻垢率能达到91.71%,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到92.23%,当阻垢剂总质量浓度为10 mg/L,ρ(PASP)∶ρ(PBTCA)为8∶2时,阻硫酸钙率达到90%以上. 且当PH在6-9之间该复配体系阻硫酸钙垢性能无明显变化. 南子龙等[12]先用甘氨酸、甲醛、亚磷酸合成了新型阻垢剂甘氨酸二亚甲基膦酸 (GDMP),并将其与PASP 进行二元复配. 结果表明在保持试验水溶液中投加复配药剂总质量浓度为5 mg/L不变的情况下, GDMP占GDMP 和PESA复配总量的40%~60%,且阻垢率接近100%. 这是因为GDMP 中的多个膦酸基团结构与聚羧酸结构可以互补,从而使 GDMP-PASP 复配阻垢剂存在较好协同效应.吉娜等[13]将PASP分别和三种磷(膦)系阻垢剂—SHWP(主要成分六偏磷酸钠),PBTCA,DTPMP(主要成分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进行复配;当PASP与SHWP 的浓度分别为3和0.002 mg/L时复配效果最佳,其阻垢率为94%;当PASP与PBTCA的复配浓度分别为1和4 mg/L时,复配协同效果最佳,其阻垢率为93.3%;当PASP与DTPMP的复配浓度分别为3和10 mg/L时,复配协同效果最佳其阻垢率为94.8%. 王秀丽等[14]将PASP、PESA、氨基三亚甲基膦酸3种阻垢剂进行复配,当原料分别为25%、60%、15% 时,达到90%以上. ZHANG等[15]将PASP,PESA聚氨基聚醚基亚甲基膦酸(PAPEMP),谷氨酸(Gln)和Zn2+相结合观察协同效应. 当聚天冬氨酸,PESA,PAPEMP,Gln,和Zn2+最佳的量分别为12,12,4,2和2 mg/L. 该复合材料能有效地抑制碳钢在严重腐蚀性软水介质中腐蚀的程度,其阻垢性能达到了99%.闫美芳等[16]将PASP、PESA和丙烯三羧酸-丙烯酸共聚物(AA-AA)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当药剂用量为 12 mg/L 时,质量比m(PASP)∶m(PESA)∶m(AA-AA)为1∶1∶2的三元复配物对 Ca CO3的阻垢率为96.73%、分散氧化铁时的透光率仅为20.9%,生物降解率为76%,且适用于硬水. 刘振法等[17]又将PASP、衣康酸-丙烯酸-丙烯酸酯三组分共聚物(IA-AA-AE)和PBTCA制备了PASP复配物(PASP/IA-AA-AE/PBTCA)研究了PASP复配物与磁场的协同阻垢性能;静态和动态实验结果表明,磁场与复配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复配物对Ca2+的螯合作用,在质量浓度650 mg/L的Ca2+、质量浓度1 300 mg/L的及质量浓度4 mg/L的复配物条件下,磁场与PASP复配物协同作用时,阻垢率比复配物单独作用时分别提高10%和20%以上. 陈燕敏等[18-19]以PASP、PAA、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BTA为原料,得到一种高效的复合型缓蚀剂配方ρ(PASP)∶ρ(PAA)∶ρ(HPMA)∶ρ(BTA)=2.4∶1.6∶2∶1. 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碳钢、紫铜和不锈钢的缓蚀率分别为84.8%,96.4%,99.2%. 又将PASP和PESA分别和PAA、HPMA、BTA进行复配用CO2生成法研究复配物的生物降解性能. 结果表明,两者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 77.6%和 76.8% . 董社英等[20]先以衣康酸、丙烯磺酸钠、马来酸为单体,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 IA-MA-SAS三元共聚物并且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热稳定性和分散氧化铁性能,将其与聚天冬氨酸进行复配,在投加量为15 mg/L的条件下ρ(IA-MA-SAS)∶ρ(PASP)=1∶1,复配物对Ca2+,Mg2+阻垢率高达95.34%;且适用于高硬度、高碱度、高水温的冷却水系统. 余嵘等[21]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马来酸酐(AA-AM-MA)三元共聚物阻垢剂并对PASP与三元共聚物复配,其最佳配比浓度为PASP∶(AA-AM-MA)=2∶1,适用于高钙、高碱、高温的水系统中,并可在其中长时间停留,将其应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水样,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达到100%. 王亚琼[22]用Gln对 PASP 改性,利用调节等电点的方法,对氨基酸进行分离. 又对其衍生物与AA-AM-MA三元共聚物复配进一步研究,发现阻垢率接近100%. 姜丽艳等[23]将PASP与两种丙烯酸共聚物MA-AA、AA-AMPS分别进行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当PASP与MA-AA的浓度比为5∶3时其阻垢率为92.3%. 当聚天冬氨酸与AA/AMPS的浓度为6∶1时阻垢率为92.7%. 李晓辉[24]先以柠檬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丙烯三羧酸-丙烯酸共聚物,将此共聚物与聚天冬氨酸和锌盐复配成三元水处理剂适用于高硬度水质,在用量为14 mg/L时,对碳钢的缓蚀率达96%以上;生物降解率达到87%. GAO等[25]从聚琥珀酰亚胺与2-氨基乙磺酸和天冬氨酸合成了聚天冬氨酸衍生物(PASP-SEA-ASP)对A3型碳钢在海水中进行性能测试,发现14 mg/L的共聚物的阻垢率达到100%;现将PASP-SEA-ASP的混合物,硫酸锌,2-羟基膦酰基乙酸(HPAA)和乙基铵进行复配,最佳性能的质量比为15∶3∶6∶1达到97%的腐蚀抑制率. 曾德芳等[26]自制了壳聚糖(CTS)、助剂;并将CTS、PASP、助剂、锌盐为原料进行复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配方质量配比为 PASP质量∶助剂质量∶CTS质量∶锌盐质量=6∶0.8∶7∶0.4. 在缓蚀阻垢剂投加质量浓度为40 mg/L 时阻垢率为97.34%,缓蚀率为95.70%,与传统缓蚀阻垢剂相比,缓蚀率提高2.07%,阻垢率提高1.63%,药剂成本下降6.7%. 杨玉华等[27]将PASP、单宁酸和葡萄糖酸钠进行复配. 当质量比m(PASP)∶m(单宁酸)∶m(葡萄糖酸钠)=1∶2∶3,阻垢率可达99.4%. 刘芳等[28]将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427)、PASP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水处理剂与锌盐复配,结果表明,当循环冷却水中ATMP、PASP、1427和锌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20、80、2 mg/L时,该复配剂可获得最佳性能,对碳钢的缓蚀率和相应的阻垢率均高于91%,杀菌率可达98%以上,实现了缓蚀、阻垢和杀菌3种功效. DOROTA[29]将聚氨基葡萄糖与PASP进行复配,发现复配物对水中重金属有很强的螯合作用,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有重大意义.聚天冬氨酸复配物与聚天冬氨酸相比,阻垢效果有很好改善的同时,又增加了缓蚀、螯合、杀菌等综合性能. 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降低聚天冬氨酸复配物的生产成本,使之能够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同时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水质的应用.【相关文献】[1] OUCHI T, SHIRATANI M, JINNO M, et al. Synthesis of poly[(glycolicacid)salt(L-aspartic acid)]and its biodegra-dation behavior in vitro [J]. Macromol Rapid Commun, 1993, 14(12): 825-831.[2] WOLLENBERGER L, HALLING S B, KUSK K O. Acute and chronic toxicity of veterinary antibiotics to daphnia magna [J]. Chemosphere, 2000, 40: 723-730.[3] JUAN M, JORGE L, HERRMANN J-R, et al. Synergy effect in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phenol on a suspended mixture of titania and activated carbon [J]. Appl Catal B-Environ, 1998, 18: 281-291.[4] 来小芳, 王吉德, 徐新良, 等. 绿色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3, 4: 24-27.[5] 马媛, 田一梅, 王佳, 等. 再生水回用循环冷却系统药剂HJ-01阻垢机理[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 6: 2311-2316.[6] 徐群杰, 金雯静, 周国定. 复配聚天冬氨酸对不同条件模拟水中铜的缓蚀作用[J]. 精细化工, 2007, 24(5): 504-507.[7] 陈颖敏, 崔丽. 聚天冬氨酸应用于循环冷却水的阻垢缓蚀试验研究[J]. 热力发电, 2009, 7: 40-43.[8] 王克诚, 刘欣, 王丽红, 等. 聚天冬氨酸及其与葡萄糖酸钠复配物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J]. 材料保护, 2007, 40(6): 60-62.[9] 王佳, 李俊华. 一种新型缓蚀阻垢剂的性能评价[J]. 应用化工, 2013, 42(12): 2240-2242.[10] 邹鹏, 王琼. 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物阻垢缓蚀性能的研究[J]. 全面腐蚀控制, 2012, 26(6): 39-41.[11] 王庚平, 蒲瑜. 三种阻垢剂阻硫酸钙垢协同效应的研究[J]. 清洗世界, 2011, 27(10): 18-21.[12] 南子龙, 殷昊, 刘智勇. 新型阻垢剂GDMP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09,29(8): 59-61.[13] 吉娜, 姜丽艳. 聚天冬氨酸与磷(膦)系复配物阻垢性能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 7: 22-23.[14] 王秀丽, 颜杰, 唐楷, 等. 膜设备用阻垢剂的配方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4, 43(5): 24-26.[15] ZHANG B R, HE C J, WANG C, et al. Synergistic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environment-friendly inhibitors on the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in sofe water [J]. Corrosion Sci, 2015, 94: 6-20.[16] 闫美芳, 刘振法, 胡晓静, 等. 环保型阻垢分散剂的研制及其性能[J]. 化工进展, 2009, 28(增刊): 238-240.[17] 刘振法, 王延吉, 高玉华, 等.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与磁场的协同阻垢效应[J]. 石油化工, 2006,35(9): 891-895.[18] 陈燕敏, 孙彩霞, 程玉山, 等.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对碳钢、紫铜和不锈钢缓蚀性能研究[J]. 应用化工, 2014, 3(4): 647-650.[19] 陈燕敏, 孙彩霞, 徐会武. 环境友好型缓蚀阻垢剂生物降解性能研究[J]. 河南科学, 2014, 32(9): 1842-1844.[20] 余嵘, 王亚琼, 崔心水, 等. PASP与AA/AM/MA共聚物复配阻垢性能研究[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2, 26(2): 214-217.[21] 董社英, 张黎黎, 钮丽, 等. 衣康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性能及阻垢机理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5, 35(1): 80-83.[22] 王亚琼. 环保型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改性及阻垢性能研究[D]. 西安: 西安工程大学, 2013: 40-45.[23] 姜丽艳, 史忠斌. 聚天冬氨酸与丙烯酸共聚物复配物阻垢性能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16): 7-8.[24] 李晓辉. 一种缓蚀性能优异的无磷复合水处理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河北化工, 2012, 35(8): 60-62.[25] GAO Y H , FAN L H, WARD L, et al. Synthesis of polyaspartic acid derivative and evaluation of its corrosion and scale inhibition performance in seawater utilization [J]. Desalination, 2015, 365(1): 220-226.[26] 曾德芳, 严欢. 一种环保型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实验研究[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7(3): 32-37.[27] 杨玉华, 徐建宝, 王小龙, 等. 多元聚天冬氨酸水处理剂的合成及阻碳酸钙垢性能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3, 32(3): 150-154.[28] 刘芳, 常新, 董文文, 等. 聚天冬氨酸与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复配物的缓蚀阻垢杀菌性能[J]. 石油学报, 2013, 29(1): 162-167.[29] DOROTA K. Chitosan as an effective low-cost sorbent of heavy metal complexes with the polyaspartic acid [J]. Chem Eng J, 2011, 173(2): 520-5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