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考满分真的不难,只要掌握好这六个方法技巧,资料

初中物理考满分真的不难,只要掌握好这六个方法技巧,资料

初中物理考满分真的不难,只要掌握好这六个方法技巧,资料1.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识。

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多抬头看看天空,你就会发现物理中的“力、热、电、光、原”知识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有。

一旦养成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原来物理这么有魅力,这么有趣。

!2.学会从“定义”去寻找错因。

打好基础。

对于基本公式,规律,概念要特别重视。

“死记知识永远学不好物理!”最聪明的学生都会从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寻找错误的根源,并且能够做到从一个错题能复习一大片知识——这是一个学生学习物理是否开窍的最重要的标志!3.把“陌生”变成“透彻”!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势能”“电势”“电势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纳它,再通过听老师讲解、对比、应用理解它。

要有一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

这样时间长了,应用多了,陌生的就变成了透彻的了。

4.把“错题”变成“熟题”!建立错题本,在建立错题本时,不要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尤其注意建立错题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创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结在里面,力求做到赏心悦目,让人看了赞不绝口,自己看了会赞美自己的杰作。

并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缩小一次错题的范围,最后错题越来越少,直至所有的“错题”变成“熟题”!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触类旁通,永不忘却。

5.不管学那一部分内容都要抓住重点,抓住主干,这是最聪明的做法。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抓住要害就等于抓住了命脉。

而每一本书、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每个练习都有关键考察点和关键的解决方法。

这些就是物理中的“命脉”所在。

比如“所有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的问题只要抓住两个矢量三角形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所有的圆周运动的关键在于寻找向心力的来源”;“所有万有引力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两大思路”;“恒定电路中的所有基本知识都可以归结为一个U-I图像”;“所有力学实验的基础是纸带问题”;“纸带问题的关键点只有两点:求加速度和求某一点的速度”;“电学实验的关键在于两大问题:电路选择(分压式和限流式)、器材选择”等等。

九年级物理各种题型做题技巧

九年级物理各种题型做题技巧

有关“物理”各种题型的做题技巧有关“物理”各种题型的做题技巧如下:1.直线运动问题:●首先要明确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量,如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建立物理模型,将问题转化为常见的物理现象或问题,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

●根据物理模型,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明确物体受到的力,并分析力的变化情况。

●运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得到答案。

3.图像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图像所表示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根据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

●对于多过程问题,要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

4.实验题:●读清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和需要控制的变量。

●对记录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隐藏的规律,再用物理语言准确地表达结论。

●遇到图表,看清表格中的意义,要弄清该物理过程有几个有关的因素,控制了哪些因素不变。

●遇到开放性的题目、新情景实验,要多读题,特别明确实验的探究目的,注意可能跟几个因素有关,结论一定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表达。

5.选择题:●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对于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采用排除法或者比较法进行选择。

6.计算题:●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物理量及其关系。

●根据题目所给的公式进行计算,注意单位的换算和代入数值的准确性。

●对于多过程问题,要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进行求解。

7.填空或简答:●使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进行描述,如“凝固”而不是“结冰”,“压强”而不是“受力面积”,“摩擦力”而不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等。

●作图中要注意审题,无关的不能多画,相关内容不能漏画,虚线实线不能混淆;距离、力臂注意标上垂直符号;光线不要漏箭头,更不要标反。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通用7篇)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通用7篇)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一、注意容易失分点 很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失分点,那么我们在考试时如何可以避免这些失分点呢?首先要注意我们答题时的的物理语言及是否有词或字写错的,还有我们是否理解了题意在进行解答,这些都是我们的失分点,我们考生要注意自己的失分点及一些错别词、乱套公式的现象,来避免失分。

二、保持思路清晰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不仅要保持卷面还要保持思路清晰,这让阅卷老师看起来舒服,心情好了,才能认真批阅我们的试卷,这样也使我们清晰自己的思路,避免在我们做题时把自己绕进去,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最重要大题的分数。

三、注意审题 做试卷会审题是关键,我们只有知道理解题目的意思,需要我们知道题目是要我们求什么的,我们才知道该如何开始做,避免审题过快进入我们试题的坑,所以我们考生要注意审题,避免入试题坑。

四、掌握答题技巧 考前考生可以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才能使我们做题节省时间。

我们在做单项选择题的时候可以使用我们的判断法、排除法等来选出我们的正确的答案,我们考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千万别放弃,要知道我们如果不会做排除错的答案,距离对的答案就近在咫尺,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它呢?还有在做后面的大题目的时候,我们考试可以看图理解意思之后,在理清思路去做,最好是把会做的做完,实在不会的可以把自己理解的意思用公式套一下试试,千万不要不做,要知道,只要做了,才有机会得分。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2 中考物理试题难度相对比较稳定(8:1:1),试题注重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出死记硬背和偏题、怪题,试卷难度合学生实际,减少考试压力,增强学生学知识的信心。

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懂得注意解题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监别作用,也便于评卷适于标准化的考试,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的比例(约24%)。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技巧及例题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减小失误,我整理了常用题型的解题方法和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和例题。

1.通览试卷,考虑答题计划接到试卷后,首先要仔细阅读说明和要求,然后冷静、迅速地通览整个试卷。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初步掌握每道题的题意,为正式审题解答题打下基础;二是了解整体分量、难易试题的比例和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有些同学认为通览试卷浪费时间,但实际上这样做可以预防错漏,少走弯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答卷效率。

安排答题计划时应考虑自己对考试的熟知程度和不同考题的分值,安排好时间后按计划去做。

对每一道题都写出一点答案来,比详尽无遗地回答一道题,而对其他试题却一字不答更好。

2.先易后难通览全卷后,应先解答较容易的题目,以便集中精力攻克难题,合理利用时间,提高考试成绩。

否则,一两道难题耗去大部分时间,致使一些较浅易的试题由于时间仓促而解答粗疏,造成错误,甚至有时还来不及解答。

在解答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应在答卷之前深思熟虑,特别要抓住主要点,严格按照解题步骤,然后再写下答案。

这既可以防止误走弯路,又可避免繁琐,节省时间。

3.审清题意审题要仔细、细致,反复推敲。

特别是看似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

有些题目似曾相识,更要注意防止疏忽大意,造成错漏。

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看准题;四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和条件,如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热量计算中温度升高的度数、透镜成像中的物像距离、物镜距离和像镜距离等。

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将用电器接在家庭电路上等。

4.规范化答题答题时要规范化,包括书写工整、公式清晰、单位正确、计算准确等。

要注意题目中的精度要求和单位要求,如保留小数点后几位、使用国际单位制等。

此外,要注意题目中的图表、符号和注释,理解清楚后再作答。

以下是一些例题:例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在10s内停下来,求汽车的平均加速度。

初中物理秒杀口诀50条

初中物理秒杀口诀50条

好的,下面是50 条初中物理口诀:1. 一切物体有惯性,惯性大小看质量。

2. 惯性定律要牢记,物体惯性大小定。

3. 二力平衡要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4. 力是物体间相互,相互作用有特点。

5. 两力平衡成直线,二力合成也直线。

6. 二力平衡不一定,三力平衡才一定。

7.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相同点等大反向共线。

8. 不同点为两力性质,异体、因果是关键。

9. 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10. 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定改变。

1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2.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3.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4.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15. 液体压强计算:P=ρgh。

16.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17.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8. 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19. 标准大气压为1.013×10^5 Pa。

20.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1.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2.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3.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4.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5.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6. 计算浮力方法有:1. 示重差法,F 浮=G-F。

2. 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3. 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

4. 二力平衡法,F 浮=G。

27. 功的计算:W=FS。

28. 功率的计算:P=W/t=FV。

29. 机械效率的计算:η=W 有/W 总。

30.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31. 理想斜面:F/G=h/L。

32. 理想滑轮:F=G/n。

33. 实际滑轮:F=(G+G 动)/n。

34. 实际斜面:FL=Gh。

35. 有用功-W 有=Gh。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1.理清问题要求:在开始解题之前,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2.描绘物理图像:对于涉及运动、电路等的问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将问题可视化。

物理图像有助于理解问题,并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思路。

3.利用公式:掌握物理中常用的公式,能够加快解题速度。

在解题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单位的转换。

4.利用代入法: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可以尝试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逐步计算,最终得到答案。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5.关注单位与量纲:物理问题中的数值要注意单位与量纲的一致性。

在计算过程中,统一单位,以避免计算错误。

6.利用单位换算:有时候,问题中给出的数据可能是以不常见的单位给出的,这时我们需要将单位进行换算,以便于计算。

常见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的换算、质量的换算、时间的换算等。

7.运用倍数关系:在物理中,一些物理量具有倍数关系,可以通过运用这种倍数关系简化问题。

例如,阻值与电导的关系、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等。

8.利用模型和图像:对于一些抽象或者复杂的物理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或者利用图像进行分析。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利用简单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9.注意物理量的性质: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物理量的性质。

一些物理量具有可加性、独立性、比例性等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性简化问题的计算。

10.利用平衡条件:在力学问题中,利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力矩的平衡条件等,通过平衡条件,可以得到一些未知量的数值。

11.注意动力学关系:在运动问题中,要注意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等动力学关系进行分析。

通过动力学关系,我们可以求解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数据。

12.利用能量守恒原理:能量守恒原理是物理中的重要原理之一、在解决动能、势能、功等相关问题时,可以运用能量守恒原理进行计算。

13.运用标准检查:在解题过程中,要养成标准检查的习惯,核对计算步骤、公式的正确性,以避免计算错误。

初中物理148个解题大招

初中物理148个解题大招

初中物理148个解题大招
1. 使用物理公式和数学技巧:根据所给的题目条件和已知公式,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利用数学技巧解题。

2. 分析力的平衡:当题目涉及到力的平衡时,可以利用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所有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分解力的方法,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4. 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当题目涉及到能量转化或者能量守恒时,可以利用能量的转化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解题。

5. 利用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当题目涉及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时,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进行计算。

6. 利用机械功的定义和公式:当题目涉及到物体的工作和功率时,可以利用机械功的定义和公式进行计算。

7. 利用声音的传播速度:当题目涉及到声音的传播时间或距离时,可以利用声音的传播速度进行计算。

8. 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当题目涉及到光的传播和反射时,可以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进行计算。

9. 利用波的性质和公式:当题目涉及到波的传播和性质时,可
以利用波的公式和性质进行计算。

10. 利用热力学定律和热转化关系:当题目涉及到热量和温度时,可以利用热力学定律和热转化关系进行计算。

帮助初中物理学生解决计算题的方法与技巧

帮助初中物理学生解决计算题的方法与技巧

帮助初中物理学生解决计算题的方法与技巧物理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科学,而计算题则是物理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中物理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题,有时候会感到头疼。

本文将分享一些帮助初中物理学生解决计算题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能够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1. 熟悉公式与单位在解决物理计算题之前,首先要熟悉相关的物理公式和单位。

掌握公式的来源和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应用适当的公式。

同时,还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使用。

在计算过程中,要确保所有数据都使用相同的单位,避免单位不一致导致计算错误。

2. 弄清问题类型物理计算题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候题目会涉及多个物理概念和公式。

因此,弄清问题的类型非常重要。

在解题之前,仔细阅读问题描述,确定问题所涉及的物理概念,并选择适当的公式和方法解决问题。

3. 绘制示意图对于复杂的计算题,绘制示意图是很有帮助的。

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问题,清楚要求的物理量和相关参数的关系,从而更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

4. 数据转化与计算在进行计算之前,需要对给定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转化。

有时候,题目给出的数据可能不是我们需要的,这时需要通过公式或其他方法将其转化为我们需要的形式。

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公式,并按照计算规律一步一步进行,避免疏漏和错误。

5. 反思和验证解决完计算题后,应进行反思和验证。

反思是为了总结解题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提高解题能力。

验证是为了确认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估算、逻辑检查、实验验证等方法进行。

以上是帮助初中物理学生解决计算题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并结合教材和老师的指导加以理解和掌握。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积累,相信每个初中生都能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一、电学部分: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1)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2、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3、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4、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5、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2)、若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有两种可能: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开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短路;若无示数,有故障,则可能是: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开路。

(二)、用试电笔判断家庭电路故障(1)、若各处试电笔都发光,则是零线断了;(2)、若各处试电笔都不发光,则是火线断了.6、判断两电阻串、并联时,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的技巧:(1)、若两电阻串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正常工作电流值为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在用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乘以它们的总电阻,计算的结果就是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

(2)、若两电阻并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电压值为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再用它们的最大电压值分别除以它们各自的电阻,把计算结果相加就是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7、关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类型题的解题技巧:(1)、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措施是在每次更换不同定值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更换定值电阻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2)、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定值电阻不变,措施是通过调节滑片,达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目的.8、判断串、并联电路中灯泡亮度的技巧:关键是比较它们的电阻大小:(1)、若两灯泡串联,则电阻大的亮;(2)、若两灯泡并联,则电阻小的亮。

9、求实际功率的技巧:(1)、用公式P实/P额=(U实/U额)2P实-实际功率P额—额定功率U实-实际电压U 额-额定电压(2)、先用公式R=U2额/P额求出用电器电阻,在用公式P实=U2实/R 或P 实=I2实/R或 P实=I实U实来求。

10、用电器正常工作电流、电阻的求法(1)、用电器正常工作电流:I额=P额/U额(2)、用电器电阻: R =U2额/P额11、关于利用电能表的实际转速和标定转速来求所消耗的电能和功率的技巧(1)、求电能用公式:W=n/n0kw。

h=n/n0X3。

6X106J 来求,n—-指电能表实际转速n0-—指电能表标定转速(2)、求功率用公式:P= n/n0t kw= n/n0t X3.6X106W来求,t—-指工作时间(前面的t单位是h,后面单位是s)12、判断家庭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技巧(1)、看开关是否接在火线上了;(2)、看开关是否与用电器串联;(3)、看火线是否接在灯泡尾部、零线是否接在螺纹;(4)、看三孔插座否则接的是左零、右火、中间接地;(5)、看电流是否能从火线,经过用电器回到零线上;(6)、看线与线连接处是否用黑点连接。

13、关于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有关问题汇总切忌:电流表与电压表没有使用前一定要校零,(一)、电流、电压表:(1)、在使用时若发现它们的指针偏转的很小,则原因是它们所选量程太大;(2)、在使用时若发现它们的指针偏转的很大,且偏向了右边没有刻度处,则原因是它们所选量程太小;(3)、在使用时若发现它们的指针偏向左边没有刻度处,则原因是它们的电流没有“正入负出"。

(二)、滑动变阻器:(1)、在使用时若发现不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中的电流都不变化,且电流很小,则原因是:滑动变阻器两接线柱同接下了,此时联入电路的阻值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在使用时若发现不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中的电流都不变化,且电流很大,则原因是滑动变阻器两接线柱同接上了,此时联入电路的阻值为零。

14、关于利用电能表上的电流、电压值求电路中允许承受的最大总功率的方法。

电路中允许承受的最大总功率=额定电压X电路最大正常工作电流.15、利用伏安法测电功率题的解题技巧(1)、若题中告诉了额定电压值,则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值,再读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值,然后用公式:P=UI来计算;(2) 、若题中告诉了额定电流值,则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额定电流值,再读出此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值,然后用公式:P=UI来计算.16、根据用电器工作情况判断电路是串、是并的方法关键看它们的工作是否互相影响,若相互影响,则是串联;若不相互影响,则是并联.17、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应特别注意的地方(1)、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处在断开状态;(2)、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用电器两端,且滑动变阻器应“一上一下"联入电路;(3)、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都应选择合适的量程,特别是电流表、电压表在事先不知道它们的大小时,应用大量程试触来选择量程;(4)、电流表、电压表的电流都应“正入负出”;(5)、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18、利用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和螺线管极性的方法(1)、若已知了电流方向来确定螺线管极性的做法是:a、在螺线管上标出电流方向;b、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并让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c、大拇指所指的就是螺线管的N极。

(2)、若已知了螺线管极性来确定电流方向的做法是:a、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N极;b、则弯曲的四指所指的就是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c、根据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找出电源的正、负极。

特别注意:在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极性时,不仅要注意电源的正、负极,还要注意导线在螺线管上的绕法。

19、常用电器的电功率:空调约1000瓦; 微波炉约1000瓦;电炉约1000瓦;电热水器约1000瓦;抽汕烟机约800瓦;吸尘器约800瓦;电吹风机约500瓦;电熨斗约500瓦;洗衣机约500瓦;电视机约200瓦;计算机约200瓦;电冰箱约100瓦;电风扇约100瓦;手电筒约05瓦;计算器约05毫瓦; 电子表约001毫瓦。

20、在家庭电路中,导线互相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为什么?这是因为:电线相互连接的地方接触电阻比较大,电流相同,因而电能转化为热能较大,此处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21、用电能表测用电器的电功率:具体做法:单独让待测用电器工作,从某一时刻开始计时,并数表盘转的转数,到某一时刻结束。

这种方法测量不精确,在测量大功率的用电器的大体功率时可用。

二、力学部分1、常考的密度测量(1)、液体的密度测量一般步骤A、先用天平测出被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1;B、把烧杯中的液体往量筒内倒一些,并测出其体积V;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2;D、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m1-m2)/V.特别注意:若用天平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一些待测液体,并测出烧杯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因烧杯上会沾有一部分液体,造成所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

(2)、固体密度的一般测量步骤A、先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B、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测出其体积V1;C、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并测出水与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D、则被测固体的密度:ρ固=m/V2—V1特别注意: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测量时,应在第三步的“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后面加上“用细铁棒把待测物体压入水中”2、天平使用中的几种特殊情况:(1)、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偏大;砝码生锈,则测量值偏小;(2)、游码没有归零,则测量值偏大;(3)、天平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时:则测量值偏小;指针偏左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使用技巧:(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位置平衡.a、调节原则是:左偏右移、右偏左移.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指针运动时,看它在分度盘中央线两端摆动幅度是否一样。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原则: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5)、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注意:当左码右物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6)、收:称完后,把被测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4、判断空、实心球的方法:(已铁球为例)(1)、比较密度法:具体做法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求出球的密度。

ρ球=m球/V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实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空心.(2)、比较体积法:具体做法是:先算出与球同质量的实心铁球的体积,V铁=m球/ρ铁。

若V 球=V铁,则该球是实心;若V球〉V铁,则则该球是空心.(3)、比较质量法:具体做法是:先算出与球同体积的实心铁球的质量,m铁=ρ铁x V球,若m铁=m球,则该球是实心;若m铁〉m球,则则该球是空心。

5、利用天平和容器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1)、用天平测出空容器的质m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