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国外企业收购法律法规案例(3篇)

国外企业收购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之一,其收购汇源果汁一案,不仅在我国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国际并购领域的典型案例。

本文将结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过程,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问题。

一、背景2008年,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以约240亿元人民币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

这一收购案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因为汇源果汁作为国内果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市场份额占据半壁江山。

此外,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一家外资企业,其收购汇源果汁将对我国果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法律法规分析1. 反垄断法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案首先涉及的是我国《反垄断法》。

根据该法,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在此案中,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的金额超过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因此需要向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

2. 反垄断审查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审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案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集中度: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后,将占据我国果汁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2)市场进入壁垒:果汁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市场份额。

(3)消费者利益: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上升、产品质量下降,损害消费者利益。

(4)产业政策:我国政府鼓励国内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

综合以上因素,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将导致市场过度集中,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决定禁止该收购案。

3. 并购监管除了反垄断法外,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案还涉及并购监管问题。

根据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时,需要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并经其批准。

在此案中,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外资企业,其收购汇源果汁也需要符合我国并购监管的相关规定。

三、案例分析1. 反垄断审查的影响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案的反垄断审查对我国并购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汇源果汁营销案例

汇源果汁营销案例

万方数据群的心,汇源和金必德的强强合作取得了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双丰收,8亿元订单让汇源果汁摘下了2003年中国众多美女营销案例的头彩,这1500万元花得物有所值。

自然,汇源果汁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更有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沈青・金必德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汇源果汁作为快速饮品的特点,投其所好选择与产品形象十分吻合的代言人,借势造势,顺势而为。

这是策划成功的前提。

其次,一系列策划从启动到具体实施均是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一改大多数企业惯常的那种拍脑袋定方案模式。

体现了金必德坚持科学策划、全程实施、宣传推广、跟踪服务、创造效益的创新营销策划模式。

而最成功之处,则是最大程度地淡化了整个策划案的商业色彩,强化了文化艺术价值。

这也使得全智贤成为糖酒会中众多演艺明星中少有的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企业代言人。

向世人成功展示了汇源果汁集团健康、积极的企业形象。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任何优秀的策划创意,如果没有超强的执行能力,最后的宣传效果肯定也要大打折扣。

汇源果汁真鲜橙全智贤品牌营销策划案从立案到最后圆满结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琐碎之处甚多,需要耗去庞大的精力。

而沈青从深圳总部带到成都的人员并不是很多,但这些被沈青自豪地称为“特种部队”的金必德工作人员,从开始设计方案到圆满结束只用了不到了一个星期,其间遇到了种种阻力和意想不到的困难。

但他们硬是在完成指标上没打一分折扣,其超强的“作战能力”可见一斑。

而同时,金必德还必须紧密跟踪另一个超大规模项目——华润蓝剑主题公园的每一步操作。

两个大型项目在时间的穿插和人员的衔接上都做得丝丝入扣,令人吃惊地达到了互不影响且双双成功的效果。

金必德驾驭大场面和在局部的执行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特种部队”的“首长”,沈青却认为这一点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因为在他看来:优秀的策划人和营销策划公司本来就应该具备这种综合的素质和能力。

策划公司不能一次性服务就了事,作为策划企业,也要讲信誉、创品牌,因此必须全程跟踪实施,随时掌握情况的变化,对市场调查、科学策划、全程实施、宣传推广、跟踪服务等每个程序都有详细的措施计划,并且能随时根据活动情况变化,密切与企业以及有关机构联络沟通,修改不适合的设计内容,做到既能体现设计策划目标,又能灵活地应用策划推广的措施,使企业不至于出现虽有好点子,但难于实施或者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例分析一、案情简介可口可乐欲以179.2亿港元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然而,2,,,年,月,,日,商务部宣布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二、分析要点:(1)从并购双方分析此次并购的动因和效应,1、)可口可乐并购的动因及效应:1、获得规模经济中国果汁市场的潜力和并购之后所能占的庞大的市场份额。

如果可口可乐能接手汇源,将对汇源现有资源和产业结构进行整合,通过排挤其他参与者,实现高利润。

可口可乐想通过并购影响力极大地汇源果汁来扩大经营规模,集成规模效应,扩大销售市场。

2.企业扩张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主要是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迅速占领中国饮料市场,扩大自己的规模3、降低代理成本利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供应链缩短,降低果汁研究及市场研发成本。

4、战略调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可口可乐想急切进入非碳酸饮料市场,以缓解碳酸饮料的低迷和衰退。

而汇源果汁主要生产水果原浆等高溶度的饮料,可口insulation cross operation, finished product protection in the commissioning process. 8.8 with regard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is project, setting up QC professional work area, sector selection panel, QC group activitycarried out in stages. 8.9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situation, "five new" application, organize, form text archive. 8.10 according to owners, and supervision of about requirements and project Department of 可乐想通过并购汇源果汁进军高溶度饮料的市场,挑战战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汇源果汁案例的启示

汇源果汁案例的启示

汇源果汁案例的启示【背景】汇源果汁是一家知名的果汁品牌,以其优质健康的产品而闻名。

汇源果汁在其经营历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通过分析汇源果汁案例,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帮助其他公司在经营中取得成功。

【启示1:建立品牌形象】成功的品牌形象是汇源果汁赖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汇源果汁在产品质量上严苛要求,注重自然、健康和新鲜的形象,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果汁。

建立品牌形象需要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但它能为公司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启示2:保持产品创新】汇源果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其不断的产品创新。

公司不仅开发了新口味的果汁,还推出了其他新产品,如果蔬混合饮料和有机果汁。

保持产品创新可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启示3:加强营销策略】营销策略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汇源果汁通过与知名体育赛事、健康活动和健身俱乐部的合作,成功地将品牌与健康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

他们还通过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等多种渠道进行广告宣传。

有效的营销策略有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启示4:处理危机公关】在经营过程中,危机公关是不可避免的。

有一次,汇源果汁因农药残留事件而遭受了巨大的声誉危机。

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公关措施,及时与消费者沟通,并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来恢复消费者的信任。

处理危机公关的能力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结论】通过借鉴汇源果汁的经验和教训,其他公司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持续发展。

建立品牌形象、保持产品创新、加强营销策略和处理危机公关都是实现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启示可以为其他公司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发。

高财案例分析之可口可乐并购汇源

高财案例分析之可口可乐并购汇源

案例一: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例1.案件回顾:2008年9月3日上午,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可口可乐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由于该项收购满足了我国《反垄断法》以及《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关于经营者集中事先申报的要求,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

经由初步审查和进一步审查,商务部最终于2009年3月18日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申请,认为该收购会对市场竞争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两个传导效应和一个挤压效应”。

也即是说,集中可能会导致可口可乐公司传导其市场支配地位和品牌,并对中小型果汁企业产生挤压效应。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是自《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被商务部禁止的集中案件,这个案件为中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所带来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案件本身所包含的意义。

2.商务部禁止该收购案件的理由:(1)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有能力将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饮料市场,对现有果汁饮料企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进而损害饮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品牌是影响饮料市场有效竞争的关键因素,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控制“美汁源”和“汇源”两个知名果汁品牌,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将明显增强,加之其在碳酸饮料市场已有的支配地位以及相应的传导效应,集中将使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果汁饮料市场的障碍明显提高。

(3)集中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了国内企业在果汁饮料市场参与竞争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案件相关的反垄断法分析:在本案中,将相关市场界定为饮料市场、非碳酸饮料市场、果汁市场,还是纯果汁饮料市场、中浓度果汁市场或低浓度果汁市场,对市场竞争影响的判断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商务部将此案的相关市场界定为果汁类饮料市场,理由是:果汁类饮料和碳酸类饮料之间替代性较低,且三种不同浓度果汁饮料之间存在很高的需求替代性和供给替代性。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例分析案例回顾: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9月3日宣布,可口可乐公司意图进行自愿全面要约,收购汇源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全部已发行可转债,并取消其全部已发行的期权。

要约的实行受限于中国监管部门审批等前提条件。

可口可乐公司提议的收购价格为每股12.20港元,并将按相等价格收购已发行的可转债及期权,于要约成功完成后以现金支付。

三家股东合计持有汇源完全摊薄后总股本大约66%的股份,已签署了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的承诺。

假设要约获得全面接受,总交易值约为196亿港币或25亿美元。

分析:背景中国果蔬汁市场将以14.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至2012年的191亿公升。

在中国的果汁领域,汇源是目前销量第一的品牌,并且已经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

截至2007年底,汇源100%纯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的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汇源已经连续数年在这两项指标上占据市场领导地位。

并购完成后,可口可乐还将拥有汇源果汁罐装生产部分以及在各地的销售网络。

包括二十余个生产基地;截至2007年年底,拥有的3804家经销商和8000家分销商,及3900名销售代表。

即意味着获得所有汇源果汁现有的客户和汇源果汁产品的生产厂,不需要在中国从无到有地建立其果汁生产和营销网络。

由此种种因素看来,汇源成为可口可乐在果汁领域并购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可口可乐的动机可口可乐公司是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

透过全球最大的分销系统,可口可乐产品畅销200多个国家及地区,拥有全球软饮料市场48%的市场占有率。

其品牌价值已超过700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品牌。

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公司,创下可口可乐公司192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手笔的收购纪录,也是其自1892年成立以来的第二大收购案。

那么,可口可乐为何要高价并购汇源果汁公司呢?1.饮料市场呈现的态势。

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饮料市场正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碳酸饮料的销售下降,可乐的市场份额被百事赶超,纯净水方面无法与娃哈哈抗衡,在果汁市场输给了汇源,茶饮料上则输给了康师傅和统一。

汇源果汁ERP案例

汇源果汁ERP案例

汇源果汁ERP案例分析ERP是一种企业管理的思想,它强调对企业的内部甚至外部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体现了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体现了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一、公司简介:汇源集团创建于1992年6月,主要从事各种果蔬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有6大类、90多个品种,年产量146万吨,纯果汁占据了46%的市场份额,中高浓度果汁占据%的市场份额;在全国各地的30多家现代化工厂,链结了400多万亩名特优水果、无公害水果、A级绿色水果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果园;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水果产业化经营体系。

二、ERP实施过程:该公司从1998年开始用浪潮通软公司基于Sybase数据库系统的Windows版财务管理软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ERP的实施很自然就采用了浪潮的产品。

2001年底,浪潮派技术人员对汇源果汁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及市场环境等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汇源公司的各层人员进行了沟通,为汇源量身定制了一套高效实用的ERP 方案。

方案实施前期,由于汇源企业内部调整,公司内技术人员决定重新自行初始化,也没有和开发商进行及时沟通。

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也没有从全局考虑问题,忽略了企业部门间的衔接,结果汇源果汁的自行初始化失败,造成了企业内部ERP系统的混乱。

浪潮得知情况后,及时汇集研究人员与汇源公司进行沟通,修改了原有方案,于2003年3月再次派专业人员到汇源公司进行二次培训和安装。

这次培训基本上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在财务管理软件和物流管理软件的配套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汇源果汁的财务、采购、库存和销售等部门的工作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ERP实施结果:在没有实施ERP方案以前,汇源实行大集中财务,财务部门的10名员工要同时管理采购、库存、销售的现金流入流出和账面情况。

由于同时牵扯到4个部门,部门间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大量交叉重复性工作导致效率低下,部门职能发挥不充分。

汇源果汁营销案例策划分析

汇源果汁营销案例策划分析

目录第一章公司概述1、公司成立背景——————————————————————————32、公司能力与发展—————————————————————————33、产品简介————————————————————————————64、公司的MI———————————————————————————7第二章市场分析1、市场现状————————————————————————————————82、外部环境————————————————————————————113、内部环境————————————————————————————124、竞争对手————————————————————————————125、优劣势分析———————————————————————————13第三章产品/服务1、产品定位————————————————————————————132、产品生产模式——————————————————————————143、产品社会经济效益————————————————————————16第四章营销目标与策略1、营销目标—————————————————————————————————172、目标市场—————————————————————————————————183、市场定位—————————————————————————————————18第五章行动策划案1、活动策划—————————————————————————————————192、活动评估—————————————————————————————————19附录——————————————————————————————————20第一章公司概述1、公司成立背景汇源集团创立于1992年,是主营果蔬饮料的大型现代化集团公司。

公司成立以来,在全国各地创建了20多个分公司,链结了60多个优质优势果蔬茶奶等原料基地,建立了基本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汇源果汁案例分析任课教师:谢导副教授第三小组杨庶学号200415047庄贝妮学号200415105蒋吉学号200415158詹文学学号200415080严俨学号200415022刘伟学号2004150512005年1月22日90年代初碳酸饮料正风靡时,汇源公司就开始专注于各种果蔬汁饮料市场的开发。

当时国内的果汁企业普遍规模小、缺乏品牌意识,汇源凭借其专业化的“大品牌”战略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产品”开发速度,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很快就跃升为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其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等均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成为果汁饮料市场当之无愧的引领者。

但是汇源集团的领先地位从1999年开始遭到了动摇,他在与后来者的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无论是统一、康师傅、可口可乐还是健力宝、娃哈哈,都在果汁领域与汇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汇源集团的领跑时代结束了。

是什么造成了汇源集团的失利?鲜橙多、酷儿等品牌又是依据什么竞争策略赢得成功?首先,我们归纳一下汇源集团在90年代初成功的原因:★创新:选择果汁行业,是汇源集团的明智之举,100%纯果汁的“健康”概念在90年代初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新产品效应,虽价格昂贵却也不乏市场,人们乐意在较高的价位上尝试该健康产品。

★专业化:汇源集团一直致力于走专业化路线,其产品线先后从鲜桃汁、鲜橙汁、猕猴桃汁、苹果汁扩展到野酸枣汁、野山楂汁、果肉型鲜桃汁、葡萄汁、木瓜汁、蓝莓汁、酸梅汤等。

汇源是国内产品线最长,产品品种最多的果汁企业,目前已有单品200种,是任何其他果汁企业都不能企及的。

汇源集团的专业化路线另其在产品竞争时代大放异彩。

★品牌效应:在国内果汁行业,汇源集团最早使用品牌策略,“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广告词家喻户晓。

自1997年开始,汇源连续7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展大规模广告宣传,并获得中央电视台果汁饮料广告“标王”称号。

其次,让我们看看汇源的这些成功之处到了90年代末是否依然有效。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这个时候汇源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而汇源对变化的环境不能及时应对,依然采用老办法、老思路,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来考虑问题,难免被竞争对手赶超。

原因在于:一、消费者需求变得多元化、复杂化,不仅仅追求健康,还追求时尚、方便、品位、与众不同,感情因素在购买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汇源对市场的细分是僵化的,只把消费者分为“喝葡萄汁的人”,“喝苹果汁的人”或“喝桔子汁的人”,这种分类方法与消费者的实际情况不符。

现在的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无厘头”,不再是用收入、年龄、性别等指标就能够衡量的。

如农夫山泉的“尖叫”饮料,针对的是十几岁、追求刺激、想释放激情的新新人类,看上去目标市场小而特殊,但是却有很好的市场反映。

★汇源忽视了消费者的感觉和需求。

纯果汁饮品的口味较为醇厚,口味重,夏天喝会感觉腻、不解渴,而且消费者往往会怀疑是不是100%纯果汁。

汇源忽视了消费者的这些感觉,一门心思走专业化道路,不断开发100%纯果汁饮料。

在包装上消费者追求小巧、携带方便,希望能够随身携带随时饮用,PET瓶成为市场新宠,然而汇源对此反映迟钝,大部分产品仍然采用家庭化的立乐大包装。

纯果汁生产工艺要求高,成本高,因此价格大幅度的高于非纯果汁,价格高阻碍了纯果汁的普及。

汇源始终保持高价位,在产品档次和价格上没有给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忽视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总的来说,汇源采用的是产品竞争策略,汇源董事长说:“要在市场上取胜主要是产品要好,物美价廉。

”正是这种思想指导着汇源的生产和营销策略。

二、强大的竞争对手迅速增加。

汇源集团面对的不再是小规模没有名气的对手,而是在饮料行业赫赫有名的“大鳄”,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康师傅等等。

他们从1999开始,先后高调加入果汁战团,各种新产品、新概念、新包装纷纷闪亮登场,一掷千金的广告推销和形式多样的强势宣传让汇源的品牌光环黯然失色。

一味的诉求“健康、营养”,已失去新意,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单调的广告形式将汇源锁定在“传统”的框架中,虽然广告花费不少,但是无法给年轻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公共营销,与其他品牌相比,缺少了生动、直接的营销活动。

再次,让我们看看其他品牌是如何撼动汇源领先地位的。

无论是首先抢占制高点的统一鲜橙多,还是来势凶猛的鲜的每日C、酷儿、农夫果园、健力宝“爆果汽”、日本三得利,他们的登场都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激起了消费者购买欲。

他们采取的策略非常类似:让我们回顾一下各个品牌的精彩演出:★统一鲜橙多——“多C多漂亮”;统一集团的统一鲜橙多以全新的策略改写了果汁市场的营销规则,迅速取代汇源成为果汁市场的第一品牌。

统一鲜橙多首先细分市场,以青年女性为目标消费群,开发出鲜橙果汁成分仅为10%的稀释型果汁,克服了汇源果汁须稀释后方可饮用的缺点,并率先引入时尚的PET包装,使果汁成为可即兴饮用的时尚解渴休闲饮料,然后利用鲜橙汁富含营养成分维生素C的特点,旗臶鲜明地提出“多C 多漂亮”的价值主张,所有的广告、公关活动及推广宣传也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如在一些城市开展的“统一鲜橙多TV-GIRL选拔赛”、“统一鲜橙多阳光女孩”及“阳光频率统一鲜橙多闪亮DJ大挑战”等,无一不是直接针对以上群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在主要消费人群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酷儿——“可爱的果汁”;酷儿果汁在统一鲜橙多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差异化的突破:在别的厂家都在年轻人这块市场争得焦头烂额时,它却没有加入战团,而是独具彗眼地瞄准了儿童这个极其广泛而且成长性很强的市场;当别的厂家都在名称上和统一鲜橙多玩文字游戏时,它跳出了“鲜xx”的框框,高呼我叫“酷儿”,运用新颖的角色营销策略,以一个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作为品牌的形象代言人,通过独特的形象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

“酷儿”摆脱了传统的好孩子形象,塑造了一个可爱、慵懒爱扮酷的小家伙,成功的征服了儿童和年轻父母的心。

★农夫果园——“摇一摇”的情趣;农夫果园的营销差异化,在统一与酷儿的百尺竿头,又进一步:大胆开发混合果汁,形成了产品差异;混合口味,调制出了独特的口感;品牌命名为“农夫果园”,展示了和谐纯朴的果园风情与宁静悠远的天然环境。

而在产品的浓度、容量、包装、价格上,农夫果园也进行了差异化的革新。

农夫果园最为绝妙的核心差异是“喝前摇一摇”的情趣化价值主张,以“摇一摇”的动作作为独特的品牌识别,既加强了产品与人的互动性,增加了品牌的趣味性、娱乐性,提高了品牌的记忆度,又呼应了其混合型果汁的产品差异,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 健力宝----第三代果汁“爆果汽”健力宝集团,以“第三代果汁”的名义推出的“爆果汽”,成为2003年饮料市场上的创新亮点——其对准了15-25岁之间的年轻群体,大胆启用时尚炫酷的黑色包装,以其“果汁+汽水”的新口味一举打破果汁市场和碳酸汽水市场的旧格局。

在电视广告上,顶着夸张爆炸头的年轻人形象令人过目不忘,自上市以来,其销量一直以倍数增长,成为健力宝叫板“两乐”的得意之作。

最后,我们分析汇源公司迎接竞争对手挑战的策略是否有效。

汇源采用以下竞争策略来迎接挑战:一、市场追随:汇源看到了统一鲜橙多等产品的成功,在2002年初夏,推出了“真”系列橙汁: “真鲜橙”。

PET 瓶、橙色包装、近似的名字、大量的广告投入、时尚轻松的广告诉求、大超市和小食杂店同时投放,一切都与鲜橙多非常形似。

唯一不同的是,汇源聘请了当时炙手可热的韩国电影明星:全知贤来担当形象代言人,通过在几个大城市召开影迷见面会,掀起了一阵“汇源旋风”。

消费者开始注意到:原来汇源也有时尚的一面,原来汇源的产品不只是纯果汁。

二、市场防御:为了稳固原有的“专业果汁制造者”形象,汇源进行了生产规模扩张。

一方面,汇源与三峡果业集团、以色列卡默丹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新三峡果业集团”,在重庆万州实施百万吨柑桔深加工项目,此举保障了汇源的原料供应问题。

另一方面,汇源通过与新疆屯河的合作,获得了规模扩张的资金,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开封都建立起了生产基地,增强了半成品生产和产成品罐装能力。

目前,汇源集团是国内果汁集团毫无争议的老大。

三、市场挑战其实早在2001年汇源就瞄上了PET包装技术,并从意大利引进了三条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PET饮料生产线。

之所以在PET果汁市场上比其他公司出手晚,是因为汇源想要拔得头筹,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无菌冷灌装”的果汁生产企业。

“无菌冷灌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安全、新鲜、口味好、颜色鲜、保质期长的绝对优势,该概念的提出,使其他对手的产品都显得落伍了。

如果在价格上能与其他产品持平,消费者自然会选择汇源。

四、扩大总市场万州柑桔加工基地的成立,不仅满足使汇源无需再进口生产原料,而且还有了原料和成品富余,汇源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先后结交了美国奥倍鲜、德国威尔德、以色列莫哈夫等国际果汁巨头。

这些公司在国外市场上都拥有庞大销售网络,为汇源走出国门,征战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认为,汇源采用这些策略前景良好,因为他改变了一味走专业化道路,忽视消费者需求的状况,开始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四种竞争战略的综合运用,让汇源变得更加强大:★市场追随能够立竿见影,实现短期利润:汇源在果汁生产方面没有问题,采用市场追随策略成本较小、风险也较小,能够迅速推出产品,在市场上与对手展开竞争,获得收益。

★市场防御和市场挑战战略能实现长期的利润:规模扩大后能获得规模效应,成本降低了、通路扩充了、竞争对手被挤压;技术升级能使自己获得竞争优势,给竞争对手设臵短期内难与逾越的障碍。

★扩大总市场战略使汇源开拓了眼界,不再局限于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而是致力于开辟国际市场为自己的充足的原料、半成品和产成品找到新的通路。

除了以上策略以外,我们给汇源提出以下建议:★加快产品创新速度:汇源应充分发挥其技术方面的优势,保持新产品的推出速度。

在这方面,可口可乐公司是很好的榜样。

该公司致力于推新产品,例如经典的雪碧,2004夏天蓝色薄荷口味的雪碧改变了以往雪碧单一的绿色面孔,虽然价格高出0.1元,还是热销。

2004年末,火辣的红色雪碧又新鲜登场,该新产品十分走俏,小的便利店甚至进不到货。

汇源可以通过产品名称、包装或者诉求点的微小差别来推出新产品,保持新鲜感,不断地提醒消费者自己的存在。

★加大宣传力度: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有优点或与众不同之处应该大力宣传。

例如“无菌冷灌装”技术,同学们都是通过这次分析案例才了解到该技术的先进以及汇源为此付出的高昂费用,其宣传力度之不足由此可见。

★价格差异化:汇源应充分发挥其规模优势,在产品定价上做到差异化,使产品覆盖各个价格层次。

因为目前的消费者大部分价格敏感度很高,尤其是非纯果汁饮料,学生和职场新鲜人构成消费主力,适当的让利能够获取大份额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