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设计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设计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

(1)认识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达到远方的。

(2)认识电话互换机的用途。

(3)认识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差别。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看录像、老师解说,认识电话是如何传达信息的,提升学生察看、剖析、归纳能力。

(2)经过学生议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互换机的作用和展现什么是数字通信,加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点和能力。

(3)经过学生议论和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叙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踊跃探究的精神,认识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课要点】1.电话是如何把信息传达到远方的及电话互换机的用途。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差别。

【教课难点】认识电话互换机的应用。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

请学生们看屏幕(微机播放电话的发明过程)。

(师)电话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通信工具,它为何能传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相关这方面的知识,你们想认识这方面的哪些内容?(生甲)电话基本结构是什么?(生乙)电话是如何传声的?(师)看挂图,议论得出答案。

(生甲)电话由话筒和听筒构成。

(生乙)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

(生丙)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变为变化的电流。

(生丁)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

(生戊)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经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类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况跟话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况是同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发言同样的声音。

它能使变化的电流转变为声音。

(师)同学们回答得特别好,让我知道电话是如何工作的,也知道是电流把声音传到远方。

二、进行新课。

现代顺风耳——电话。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

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

《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第1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二、能力目标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3.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三、德育目标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及电话交换机的用处.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教学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教学工具】:微机、废旧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一幅.◆教学情景导入请学生们看屏幕(微机播放电话的发明过程).[师]电话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通讯工具,它为什么能传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你们想了解这方面的哪些内容?[生甲]电话基本构造是什么?[生乙]电话是怎样传声的?[师]看挂图,讨论得出答案.[生甲]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生乙]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生丙]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生丁]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生戊]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它是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让我知道电话是怎样工作的,也知道是电流把声音传到远方.◆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板书](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板书][师]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同学们都在画,并讨论)[生]要架设10对电话线.[师]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相互通话?(二)电话交换机[板书][生]装交换机,这样只需要5对电话线.[师]大家请看屏幕(微机播放交换机的发展),从片中我们了解了交换机的发展历史,是电话使人与人拉近.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听到“模拟”和“数字”这两个词,电话分模拟和数字两种,你们知道什么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吗?(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板书][生甲]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生乙]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生丙]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生丁]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师]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同学们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独立设计出一种数字通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游戏.[生甲]我们组是用一面小镜子通过阳光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然后转动小镜子使它反射阳光,射向对面的同学,其有光代表“1”,无光代表“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生乙]我们组是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生丙]我们组用一面小旗,旗向上代表“0”,旗向下代表“1”.[师]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都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电话,大家把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课堂小结1.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2.电话交换机.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课堂板书设计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二、电话交换机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练习作业设计课堂作业设计一、填空题年________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电话的一端________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________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2.电话之间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________,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________.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________,通话完毕再将线路________.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按用户所拨的号码________接通话机.3.电话分模拟和数字两种.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________时,其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数字信号是:用不同________的不同________来表示的信号.4.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________,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________,表现为声音、图像的________,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数字信号只包括________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________能力特别强,可以很方便地用________加工处理,还可以通过不同的________进行加密.二、选择题5.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电话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电话能将声音沿着导线传至对方B.电话是通过导线将携带信息的电流传到对方的C.话筒中变化的电流使膜片在磁场中振动,发出声音D.听筒中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6.(多选)陈小刚同学“五一”放假期间,给远在“北京大学”读书的表哥打电话,当他正确的拨完电话号码后,发现听筒中传来短促的“嘟、嘟”声,他就放下了电话,过了一会儿,他又拿起电话重拨,在听筒中传来的还是短促的“嘟、嘟”声,对于这种现象,他有以下几种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A.表哥一方的电话机一定正在通话中B.“五一”期间一定是交换机的电话线不够用C.表哥一方的电话机可能正在通话中D.“五一”期间可能是交换机的电话线不够用7.(多选)有几位同学在学校用“IC”卡打电话时,议论起电话交换机,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拆线的B.自动电话交换机是通过计算机自动接通话机的C.程控电话交换机是通过电磁继电器接通话机的D.电话交换机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减少了电话线的数量8.关于“数字通信”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现在的数字通信是用“0、1”两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各种数字信号,传递信息的B.数字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不失真C.数字通信传递的信号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D.数字通信比模拟通信要先进的多课下作业设计三、问答题1..请你简述电话的工作原理.2.电话听筒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膜片此时向________振动.如果膜片向右振动,电流应从________流入,________流出.图◆练习作业设计参考答案课堂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贝尔,话筒,听筒,话筒,听筒2.转接的,号码,接通,拆开,自动3.信号电流,频率,振幅,频率,振幅,符号,组合4.会改变,信息、失真,两,抗干扰,电子计算机,编码二、选择题课下作业设计三、问答题1..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变化的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声音.2..左,右端,左端。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设计5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设计5

课题: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课型: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的传播发展过程,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利用数字通信进行信息传递的活动,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区别。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区别。

内容
问题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阅读课本P145——P146,并根据书中图片,回答:
1.电话是由谁发明的吗?它主要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2.电话是如何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呢?
(1)老式电话的话筒由哪些部分组成?
(2)听筒由哪些部分组成?它的工作原理。

问题二:电话交换机
阅读课本P146——P147,并思考:
1.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通话,要架设多少
对电话线?请在下图甲中连线。

2.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
部都可以相互通话?请在乙图中连线。

3.打电话时出现“占线”现象是怎么回事?



序。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学习目标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145页---149页的内容,结合课本图21.1--3认识电话的结构,并思考下列问题1、电话基本构造是什么?2、电话是怎样传声的?3、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4、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是什么?5、什么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吗?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背会相关概念,并能正确完成检测题。

四、先学(一)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紧张自学。

(二)检测1、电话由_____和_____组成,话筒由金属盒、_____、____构成,听筒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____,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________,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______,使声音转化为________.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_______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_____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它是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3、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______.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_________.4、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______,从而使信号_____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_____,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________.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都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五、后教1、看视频电话的结构,根据视频(说出电话每一部分的结构)判断问题1是否正确。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 人教版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 人教版

21.2现代顺风耳—教学目标:1、了解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讯和数字通讯的根本区别。

教学重点: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交换机的用处。

教学用具:挂图、废旧机、。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从古至今人们的通讯方式有哪些?学生答复:有烽火、驿站、书信、电报、等。

板书课题: 21.2 现代顺风耳—2、学生设疑,关于,你想知道什么,请大胆提出来。

〔学生质疑,教师板书〕问题举例:1〕是谁创造的?2〕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多部是怎样接通的?4〕什么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教师补充〕二、解疑合探活动形式:组内交流、合作、展示、评价、教师点拨;检测。

〔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合探。

知识点一:是谁创造的学生阅读教材得知是贝尔。

知识点二: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生通过结构图和废旧实物得出结论。

【结论】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1)话筒的作用:把声音信息转变为电流(2)听筒的作用:把电流信息转变为声音。

(3)老式的根本构造(1)话筒: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原理】当人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紧时松地压迫碳粒,它们的电阻随之发生改变,流过碳粒的电流也会相应地改变,于是形成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

(2)听筒: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

【原理】由于电流的不断变化,电磁铁对膜片的作用也随之变化,使膜片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

知识点三:多部是怎样接通的。

教师问题:一个地区有5部,如果一部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通话,要架设多少对线?你能否想出一个方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中的任意两部可以相互通话?学生思考从而得出交换机原理。

【原理】一个地区的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机都编上号码。

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拆开。

如果在一台交换机与另一台交换机之间连接上假设干对线,这样,两个不同交换机的用户也能相互通了知识点四: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模拟通信:小组内同学站成一排第一名同学做出一个动作,以后每名同学重复前一名同学的动作,由最后一名同学猜出第一名同学的动作。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设计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设计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设计 1 / 5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设计思路: 在远古时代,人们用结绳来记事;到了近代,人们用烽火、驿站、书信、电报来传递信息;现代,人们用上了传真、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手段来传递更丰富、详实、可观可感的信息。我们的先人只能在神话中向往“千里眼”“顺风耳”的神奇,现在几乎人人都是“顺风耳”——拥有手机,真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科技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是本节的基础知识,通过指导学生对课本内容的阅读和小组交流,使学生知道,电话的基本构造是话筒、听筒,话筒、听筒的作用各是什么。为了完成通话,话筒和听筒之间要连接上一对电话线,这对电话线是电流的通道。此处强调是“一对”而非“一根”,甲、乙两部电话通话时,甲的话筒与乙的听筒之间有一根电话线,乙的话筒和甲的听筒之间也有一根电话线。在构造上借助于什么东西来实现话筒和听筒的作用呢?课文中提到的话筒是碳粒话筒,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话筒,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或到图书室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其他种类的话筒是如何工作的,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 “电话交换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学习时,可让学生在纸上画圈表示电话机,要求两两都能互相通话,且一部电话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电话接通。依次动手连接2部、3部、4部、5部、6部甚至更多部电话机,多次连接后,可指导学生得出一个规律公式m=n(n-1)/2,利用这个公式,可让学生计算20部电话,应用190对电话线,如果用上电话交换机,只用20对电话线即可,从数据对比中可明显得到电话交换机的作用确实是能够大大提高线路的利用率。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体会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体现自身在小组活动中的价值。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是本节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来帮助其掌握。初中生还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变抽象的知识为形象的全员活动,就可以变难为易,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重点: 1.知道电话的基本构造;电话交换机的作用;电话通信的两种形式。 2.正确区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教学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教师提问和点评的自主性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录像、听教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通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的意识。 课前准备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设计 2 / 5 多媒体课件、电话机、螺丝刀。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情境创设:用视频播放“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的状况。 提出问题:“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问,地震发生初期,人们要想问候四川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可不可以? 学生思考后回答。 总结:地震发生后,所有的信号塔、基地台都被摧毁,不仅电话不能正常使用,手机、电脑也都不能正常工作了。为了有效地抗震救灾,通信公司把车载信号塔和车载卫星接收器带到了现场,才暂时恢复了通信。那么,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呢?学生感到疑惑,引出新课。 [推进新课] 一、电话把信息传到远方 教师简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及它对社会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历史,崇尚科学) 1.探究实验,感受新知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各小组观察桌上的电话机,指出哪端是话筒,哪端是听筒,然后用螺丝刀把话筒和听筒拆开看一看里面的构造是怎样的,哪个部分里面有电磁铁。 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教师展示如右图所示,请学生分析以上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教师在一旁作点拨式指导。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含教学反思)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话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

2.通过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及交换机的用处。

教学难点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亲友的近况,你可以怎么做?由导出新课题电话。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流把信息传递到远处活动1:教师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然后让同学们看PPT课件和阅读P145—P146。

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最简单电话是哪两部分组成?(2)电话是怎么样传声的?教师归纳总结:(1)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

(2)话筒由金属盒、碳粒、膜片构成。

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的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是声音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信号。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构成。

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膜片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

它是使变化的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探究点二电话交换机活动1: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的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花香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要架设10对电话线。

活动2:思考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要求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人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装交换机,就知需要5对电话线。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设计学科物理设计者宋明审核者授课时间课题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话筒和听筒的构造及作用,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②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说明电话传输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电话的结构与原理;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教学难点: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微机、废旧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一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请学生们看屏幕(微机播放电话的发明过程)。

问:电话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通讯工具,它为什么能传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看挂图,讨论,引入今天的新课。

(三)新课教学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补充。

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

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

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

它是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

二、电话交换机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同学们都在画,并讨论)生答:要架设10对电话线。

问: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相互通话?大家请看屏幕(微机播放交换机的发展),从片中我们了解了交换机的发展,是电话使人与人拉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

3.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及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教学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准备:废旧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一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现代顺风耳——电话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见过吗?玩过吗?
电话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通讯工具,它为什么能传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电话是怎样工作的,电流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新课学习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你见过电话吗?说一说电话是由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又是干什么的?看来电话的浑身上下都是学问,我们先来了解电话的构造。

播放视频:电话,由北京财经电子音像出版社提供。

播放视频:电话,由北京华夏博新教育软件有限公司提供。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

话筒:碳粒话筒,膜片压迫碳粒,电阻改变,电流改变,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

听筒:磁铁、线圈,薄铁膜片,电流变化,膜片震动,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二)电话交换机
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大家可以动手想一想,画一画。

结论:要架设10对电话线。

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相互通话?
播放视频:电话交换机
装交换机,这样只需要5对电话线。

电话交换机就是人们在这种需求中发明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通话需要了。

下面就是电话交换机的工作示意图。

我们了解了交换机的发展,是电话使人与人之间拉近了距离。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听到“模拟”和“数字”这两个词,电话分模拟和数字两种,你们知道什么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吗?
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

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

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同学们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独立设计出一种数字通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游戏。

我们组是用一面小镜子通过阳光传递数字信号。

两个同学离远一些,然后转动小镜子使它反射阳光,射向对面的同学,
其有光代表“1”,无光代表“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我们组是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

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我们组用一面小旗,旗向上代表“0”,旗向下代表“1”。

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都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电话,大家把所学内容进行小结。

三、小结
1.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2.电话交换机。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参考答案]
1.电话的种类很多,学生能举出两、三种就可以了。

录音电话机是一种和录音机结合在一起的电话机,这种电话机具有自动应答和录音功能,当录音电话机接收到呼叫时,若振铃数次无人摘机应答,它就向对方发送无人留言,并启动录音装置,记录对方讲话。

投币电话机是一种具有投币控制和通话计费功能的电话机。

另外还有移动电话机、无绳电话机、磁卡电话机。

2.略
3.通过此项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不要求他们记忆这些功能。

程控电话具有很多功能,如来电显示,是指接到电话的一方,可以通过电话的显示屏幕看到打来电话的电话号码。

三方通话就是办理了此项业务的用户,当与甲方通话时,如需第三者加入,可在不中断与甲方通话的情况下,拨叫第三者,实现三方共同通话或分别与两方通话。

遇忙回叫,是当用户拨叫对方电话遇到忙音时,使用此业务,可不再拨号,等待对方电话空闲时,即能自动回叫接通。

缩位拨号,是利用较短的缩位号码来代替原来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减少拨号错误。

4.略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二、电话交换机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