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合集下载

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

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一狼洞其中,。

(《狼》)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

2015年上海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课内部分汇编

2015年上海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课内部分汇编

2015年一模课内部分汇编【宝山】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 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 ,寻向所志……(陶渊明《桃花源记》)5.而或长烟一空,,,。

(欧阳修《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7. “齐鲁青未了”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象。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D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8.文中最能表现仲永颇具才华的语句是(2分)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九年级语文共6页第1页(一)默写(15分)1.淡妆浓抹总相宜2.竹(曲)径通幽处3.却道天凉好个秋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5.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二)古诗词理解(4分)6.(2分)C(诗人尚未登及山顶,他在望的过程中想象登顶后的景和情)7.(2分)泰山山色绵延数千里的壮丽景象(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8.(2分)D9.(3分)才华(才能)衰减成年时仲永才华平平10.(3分)神童仲永“泯然众人” 重视后天教育(要不断学习)【崇明】(一)默写(15分)1.酒酣胸胆尚开张,,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2.,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海市2015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文言文1.【答案】晓驾炭车辗冰辙【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2.【答案】盈盈一水间【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3.【答案】晴川历历汉阳树【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4.【答案】为伊消得人憔悴【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5.【答案】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渴望登上泰山。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

6.【答案】渴望建功立业。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7.【答案】D【解析】【甲】句的题目《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只是点明了写作的地点,与词句内容无直接关联。

【考点】对古诗词的理解。

8.【答案】(1)苏轼(2)起(3)(王叔远)曾经赠给我一只核舟【解析】(1)结合自己掌握的文学常识和文中“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来判断是苏轼。

(2)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兴”应该是“起”的意思。

(3)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这句话要注意“舟一”翻译时要把顺序调过来。

9.【答案】C【解析】“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没有提到其雕刻技艺,更谈不上精巧。

【考点】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10.【答案】他常坐在临安集市的店铺里看人下棋。

【解析】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

翻译时要注意“坐”“观”的意思。

【3套打包】上海杨浦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3套打包】上海杨浦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愧怍(zuo) 孜孜不倦砭(bian)骨拮据B.绮(yi)丽长途跋涉寥(liao)廓蓬蒿C.残垣(yuan) 世外桃园荫(yin)庇襁褓D.迁徙(xi) 如坐针毡惬(xia)意寒噤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熟悉了工作流程,并不意味着做起事来能一蹴而就。

B.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零陵区依托古城建设,提质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十四五岁的初三学生正值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

B.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的任务。

C.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D.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1)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2)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3)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4)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5)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

(6)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3)(6)(1)(5)(4)(2) B.(3)(5)(4)(2)(6)(1)C.(6)(1)(2)(3)(4)(5) D.(6)(2)(1)(4)(3)(5)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3分)A.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B.李白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C.在古代,百岁之上称耄耋。

2015届杨浦区一模作文样卷

2015届杨浦区一模作文样卷

贯中西之睿思(65)这片热烈的黄土地上孕育出的民族与大洋彼岸的那民族沿袭不同的文脉,经而不同的时代背景,思维方式也于文化的塑造之中产生差异。

西方的直线思维,直接明了,理性之光熠熠生辉;东方的曲线思维,含蓄迂回,感性之美蕴藏其中。

总有身陷二元对立价值判断的人非要评个优劣,殊不知,那人类社会的大智慧孕育二者的交融之中。

西方是实用主义的发源地,而潜于思维方式中的对理性、逻辑与实证的追求使他们思维严密、说理以*。

以18世纪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旗帜,疾呼重拾理性对挽救人们混沌心灵与动荡的生存状态的重要意义,这种重视与追求培养出一个个科学史上的巨人与一座座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而几千年前东方土地上的濠梁之辩,两小儿辩日也以其迂回深刻、矛盾而又复杂的悖论思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

这种思维模式下生长的民族,在心灵上变得愈发细腻感性,崇尚感悟。

“被两种思维模式拉扯着的我们,像极了一张单薄的纸。

”梁晓声这样评价当下境遇中的我们,但是纸又何妨?若能贯中西之睿思,通晓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利弊后如鱼得水般灵活运用,这张单薄的纸也将充满韧性而留下历史的光辉痕迹。

康德不是做到了吗?感悟头顶繁星密布的苍穹之伟大,也一以贯之地奉行着对心中道德的执着坚守,这才有了《纯粹理性的批判》,才有了西方近代哲学史的不朽丰碑。

冯友兰不是做到了吗?在体察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之规律中彻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意义,“贞元六书”以感性出发,论证极为理性的超世间底哲学的价值与内圣外王之法的奉行。

莎士比亚为一朵花开而惊喜的敏锐细腻,与黛玉葬花时的痛心疾首又有何异?都是对生命的深刻体察,都是对世间万物感同身受的爱呵!若只遵行直线思维与理性主义,难免活得太直白太单调,生命全被扳成一条条僵硬死板的直线;若太执于感性体验,万物又都牵连枝节到一起,团成一团巨大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毛线球,那鉴往开来后悟透人世意义,理解尼采“时间本身是一个圈”的规律后的释然与淡泊亦无法被感知了。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

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

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

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

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

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

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

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báshè()14.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15.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

(6分)16.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17. 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

(5分)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正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

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评语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杨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杨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杨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 ,一点飞鸿影下。

(《天净沙•秋》)2.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望极春愁,。

(《蝶恋花》)4.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5.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二)阅读古诗词,完成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既点明了,又为战士出征增添气氛。

(2分)7.列说法最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B.这首词中“可怜”一词,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为悲壮,表现作者壮志难酬。

C.这首词描写了吹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D.这首词成功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的。

选文中“先帝”是指。

(3分)9.选文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和。

(2分)10.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要点。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 - 14题(12分)杨震1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杨浦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测试参考答案

杨浦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测试参考答案

杨浦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测试参考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每句3分)1.无言谁会凭阑意2.沉舟侧畔千帆过3.泪湿春衫袖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二)古诗文理解(4分)6.爱(2分)7.C(2分)(三)课内语段阅读(9分)8.道(1分)《列子》(1分)9.(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1分),还不如那寡妇、孤儿(1分)。

(2)C(2分)10.A(3分)(四)课外语段阅读(12分)11.(1)发现、找到(2分)(2)遗留、留下(2分)12.诉讼案件到了州府后(1分),司马悦观察张堤的神情(神色),(辨识)识别他的话(1分),怀疑他说的(情况)不是真实的(1分)。

13.在张堤家发现五千钱(1分);张堤自己承认的(1分)。

14.善于调查(1分)研究分析(1分);要有质疑精神(1分)。

二、现代文(40分)(一)议论文阅读(20分)15.(1)安全(1分)、便捷(1分)(2)云存储的产生(应运而生)(2分)云存储的模式种类及优点(2分)云存储面临的挑战(2分)16.选【A】(1分)。

理由:【A】段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具体说明“云存储”能通过数据的网络上传随时使用存储的数据,体现其便捷性(1分),与该段末尾说明的“便捷”特点相吻合(相一致)(1分),而【B】则充分说明云存储中心可靠、安全的特点,与本段说明重点有差异(1分)。

(评分原则:选【B】5分全扣)17.交代了本文主要的说明内容(2分),吸引读者去探究“云”的特殊含义。

(2分)18.D(3分)(二)记叙文阅读(20分)19.颐(1分)20.(1)面对汤姆森的询问,“我”能脱口告诉他自己的真名(2分);(2)“我”能鼓起勇气并满怀感激地再次来到汤姆森家(被汤姆森发现后,声音颤抖,心里充满害怕)(2分)。

21.拟人(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路灯的昏暗(1分),暗示天色已晚(1分),烘托出“我”当时孤独、无奈的心情(1分),也为下文“我”摸黑偷东西的情节(1分)作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 ,一点飞鸿影下。

(《天净沙•秋》)2.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望极春愁,。

(《蝶恋花》)4.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5.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二)阅读古诗词,完成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既点明了,又为战士出征增添气氛。

(2分)7.列说法最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B.这首词中“可怜”一词,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为悲壮,表现作者壮志难酬。

C.这首词描写了吹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D.这首词成功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的。

选文中“先帝”是指。

(3分)9.选文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和。

(2分)10.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要点。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 - 14题(12分)杨震1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 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2,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邓骘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吏、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④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官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选自《资治通鉴•杨震四知》)【注释】①杨震:字伯起,东汉名臣。

②礼命:任命。

③辟(bi):征辟,长官召请下面的人做官。

④茂才: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秀才,指才能优秀的人,是汉代作为举荐人员的科目之一,与明清科举考试时的秀才不是一回事。

11.解释加点字。

(4分)(1)当之郡之() (2)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故()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使后世称为清白官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3.下列对画浪线的句子“而震志愈笃”中“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真正“明欧阳《尚书》”B.成为名副其实的“关西孔子”C.安心教书生活D.做一名百姓欢迎的官吏14.从文中看,杨震是一个、的人。

(3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20分)①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

这幸福的含义其实并不玄妙,其一,证明人长寿,其二说明子孙满堂,后继有人。

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

③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

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

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竞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 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

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才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④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

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

但为什么没有灭绝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

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

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⑥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

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

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

⑦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因为。

(选自《大科技》)15.(1)第①段中加点的“这”是这:。

(2分)(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这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的原因是:(6分)①;②。

16.第④段中,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是指:①;②。

(4分)17.(1)请写出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共5分)(2)对选文内容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绝大多数人寿命不超过30岁。

B.直到大约3万年前,人类祖先才圆了三代同堂的梦。

C.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个以上基因样本进行研究。

D.大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人左右。

18.阅读相关链接,在第⑦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回答(注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分)相关链接:一项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 3亿,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37%的速度快速增长。

老龄化匆匆到来,给正在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

首先,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

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

其次,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

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75.5%。

再次,“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

目前,“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目前,面对不可逆转的银发浪潮,我们正在积极应对。

,因为。

(二)阅读下文,完成19 - 23题(20分)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1听窗外呼呼的风声。

我知道,这番风一来,杏花便要开了。

而我,却像枯藤般缠绵在病床上。

②门被轻轻推开,我的主治医生进来了。

他与别的医生没什么两样,也只会对我说:“别着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可是,每转院一次,我的希望都会熄灭一块。

此时,我的心几乎“黑屏”。

医生翻看我这一周的各种化验单。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

点滴瓶渐渐空掉,小护士在为我拔针头时,忽然问了一句:“您知道什么是花信风吗?小侄女今早问我,您是老师,也许会知道。

”③这句话刺痛了我的心。

沉默了一会儿,我静静地回答:“花与风之间有着自己的约定,每年从1月到5月,共有二十四番风。

一番风来,一种花开。

一番吹开梅花,二番吹开山茶,三番吹开水仙……直到天暖,直到所有的花都开好。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这样的风叫花信风。

现在吹的是第十一番,叫杏花风……”我的喉头哽住了。

去年此时,也是这样的风啊!我领着一群孩子,小鸟般飞出校园。

风舞动着头发,杏花开成了海。

孩子们簇拥着我,用花开般柔软的童音唱着:“一番梅花,二番山茶,三番水仙……”小护士呆住了,她孩子般喃喃着:“多美的约定,多美的风,简直像童话……”连我的主治医生,也放下那叠化验单,侧耳诗听着窗外的风声。

我的泪,再也无法控制大滴大滴流出来。

④那天,主治医生温和地问我,愿不愿意为他的学生们上节课。

我知道这所医院附属于医学院,他还兼着学生们的课。

有时,讲到某个不常见的病例时,会请病人去配合上课。

我无语,我有我的自尊,不想被人推到讲台上,在众目睽睽下,在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人之间,展示我萎缩的四肢。

和晦暗的病容。

他微微一笑:“上课的事不急,外面风很暖,我推你出去走走。

”⑤轮椅缓缓前行,外面的一切熟悉又陌生。

草绿得逼人的眼,杏花如雪。

几片花瓣被小鸟踏落,恰恰飘到我脸上。

有个女生微微一笑,俯下身,一片一片,为我拂去脸上的花瓣。

纤细而灵活的手指,挨着我的脸,有种善意的暖。

我心动了,就算是当教具,在这样的花开时节,为这样的学生,也是值得的。

我决定配合他们上一节课。

⑥第二天早晨,天气晴好,主治医生推着我出了病房。

我想到马上就要以这般狼狈的模样,面对几十双好奇的眼睛,心仿佛裂开了千万条缝,凉风没完没了地灌进来。

可是,他竟把我推到一棵花树下。

学生们早已排队等候,向我鞠躬问好。

我还看到一位气质温婉的老太太,主治医生介绍说她是他的老师,我不禁愕然。

主治医生蹲下身子,调整着轮椅的靠背。

一个男生替我将枕头垫好,有个短发女生细心地用毛巾被盖住我的腿。

我越发惊诧:把教具盖得这样严实,怎样给大家展示病变的特征呢?主治医生含笑对我说:“那天,我向同学们提起了花信风,大家都很感兴趣。

现在,请你给我们讲讲吧。

”我怔住了。

一瞬间,所有不安与悲凉,都潮水般退却,我的心中一片温润。

从花叶间望出去,天空蓝得像童话,阳光穿过繁花,在每个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⑦我为他们讲花信风的由来,讲与花信风有关的诗词……学生们轻轻的鼓掌,老人眼里有默默的赞叹,主治医生则微笑着,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情不自禁地,讲起我的那些孩子们:他们有的安静,有的活泼,每个人都是我心头的一朵花。

朵朵都叫人爱不够,朵朵都叫人想念。

⑧那位老人笑了:“姑娘,你是个懂得爱的好老师。

是孩子们生命里的花信风。

”她慈和的目光,仿佛能看到我的心里去:“姑娘,我30岁时也患过格林巴利综合症,跟你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