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宏观到微观

合集下载

202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

202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

2023年广东省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并答案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我国将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要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朝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接续奋斗。

A.运筹帷幄B.急流勇进C.逆流而上D.乘势而上2.当前,各乡镇纷纷在特色农产品上做文章,但真正能在市场竞争中()的,还是那些品类独特、品质优良的农产品。

A.历久弥新B.脱颖而出C.一枝独秀D.披荆斩棘3.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各地各部门靠着不懈的干劲、韧劲,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驰而不息开展反腐败工作。

如今,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干群关系更加()、党心民心更加()。

A.融洽凝聚B 和谐包容C.密切一致D.稳定团结4.备耕种先行。

种子作为春耕时必不可少的农资,数量和质量都至关重要。

如今,乡村储备仓库里一袋袋优质早稻种子(),还会有专业人员定时查看种子情况,确保()。

A.琳琅满目分毫不差B.漫山遍野巨细无遗C.堆积如山万无一失D.铺天盖地滴水不漏5.质量()是产出来的,()是管出来的,()是市场竞争出来的。

这就要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共助质量强国建设取得新成效。

A.不不而B.既也更C.首先其次再次D.要么要么要么6.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必须加速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清洁循环的集约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建立全产业链绿色化农业发展模式。

二是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提高禽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以下句子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必须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B.必须大力推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C.必须充分利用科技研发促进农业生产D.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导向7.协调城乡发展旨在让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以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

行测考试小技巧总结

行测考试小技巧总结

言语理解1. 主旨概括题第一步:辨别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等。

第二步:解题思路:找重点。

具体方法:微观角度使用关联词法,常见的关联词有:(1)转折关联词。

转折后是重点(强转、弱转),尤其是对于“弱转”标记词的辨别,比如“其实”“事实上”等词;(2)因果关联词。

结果后的内容是重点,即所以后面的内容为重点;(3)递进关联词。

递进后是重点,多重递进出现时,最后一个递进是重点,如:“不但。

而且。

甚至。

”出现,“甚至”后是重点。

此外,还有其他表示递进的标记词也需要特别留意,如“更重要的是”,“更关键的是”等等;(4)条件关联词。

“只有。

才”出现,“才”之前的内容为重点;(5)并列复句。

重点为两者的加总。

除了上述关联词法,宏观方面的解题方法为:行文脉络法。

具体有: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

总为重点内容,选项中出现分说的内容即刻排除。

第三步:选出正确选项。

与常识不符项、无中生有项、引申项、概括不全、内容来自分说部分的选项等均不选。

2. 意图判断题第一步:辨别题型。

“文段意在表达”、“作者想要说明”、“从上述文段可以推出”等提法。

第二步:解题思路。

重点+延伸,找到作者的言外之意。

找重点方法见主旨题关联词法和行文脉络法。

第三步:选出正确选项。

要正确区别意图题和主旨题的,有效排除干扰选项,主旨题项、过度引申项、无中生有项不选。

3.细节判断题第一步:辨别题型。

具体的提问方式有:“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此外变型的细节题:具体到一个要素。

第二步:解题思路。

偷换时态、扩大范围、缩小范围等。

(1)时态(已然、未然、进行),相互偷换。

(2)语态(不确定性、确定性),相互偷换。

(3)数量(多量、少量、中间量),相互偷换,随意扩大或缩小。

2024省考湖北行测真题

2024省考湖北行测真题

2024省考湖北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3月6日,4000吨级全球最大轮式起重机在()交付,能有效解决超高大功率风机安装难题。

A.山东青岛B.江苏徐州C.辽宁大连D.江苏南通【答案】:B2.从南方电网了解到,2024年3月4日,()几省区新能源单日发电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0.4亿千瓦时。

A.湖南、广西、江西、贵州、海南B.广东、安徽、云南、江西、海南C.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D.湖南、江苏、云南、贵州、福建【答案】:C3.2月7日,在世界泳联锦标赛跳水女子三米跳板决赛中,中国队组合()夺得冠军。

A.陈艺文/昌雅妮B.陈肖文/昌雅妮C.陈艺文/赵雅妮D.陈芸熙/昌雅妮【答案】:A4.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10.29万亿元,首次突破()亿元。

A.10万B.9万C.8万D.7万1/ 15【答案】:A5.生态环境部今年将启动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组织沿海省(区、市)重点推进一百余个美丽海湾建设,预计到(),全国283个海湾中,将有40%左右基本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A.2030年B.2025年C.2027年D.2035年【答案】:C6.被工人刷了一层白色液体的行道树树干是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装饰美观树木B.杀菌和防虫C.给树木做标记D.防止人们偷砍树木【答案】:B7.纳木错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它位于()。

A.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C.东北平原D.青藏高原【答案】:D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

A.变异现象B.繁殖现象C.生长现象D.遗传现象【答案】:D9.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效应的是()。

A.马太效应B.配位效应2/ 15C.晕轮效应D.破窗效应【答案】:B10.某市科技局想向该市财政局申请追加农业科研经费,应选用的公文是()。

A.报告B.函C.简报D.请示【答案】:B11.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体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言语理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与应用概述一片段阅读必考: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选考:态度观点题词语理解题代词指代题标题填入题二语句表达必考:语句排序题选考:结构推断题语句衔接题三选词填空1 实词填空题2 成语辨析题做题顺序: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正确答案的标志:同义替换、精简压缩一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辨别标志】1 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的是?2 这段文字的主旨、关键词、中心议题、旨在说明?3、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正确的是?【做题原则】1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2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3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4 优先忠于原文的选项【解题技巧】宏观(行文脉络)+ 微观(关键词)文章结构逻辑标志(一)主旨概括题——递进复句【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而且=也=还【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1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2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时出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反面论证1 作用是论证正面观点2 类型:1)正+反(否则、不然)2)(正)+反(如果不/没有……,就/则)3 围绕反面论证的论述不是主旨题的答案观点引导词显示、表明、指示、说明常引导观点句成分分析法1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2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二)主旨概括题——转折复句【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强转折)1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2 转折前为委婉表达,并非强调其实际意义,属于会话策略,其目的仅在于引出之后的转折。

3 强弱转折同时出现时:1)弱前强后,重点在强;2)强前弱后,重点在对策句表达倾向法1正确答案的倾向性应该与原文保持一致2 积极倾向性3 消极倾向性:看似、好像、似乎、看上去、听起来、所谓的、遗憾的是4、中性倾向性:所谓观点援引法1 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

行测技巧课程讲义-言语理解

行测技巧课程讲义-言语理解

片段阅读技巧篇一.快速辨析题型(一)主观型1.内容型:2.观点型例题:1.我国当代快速城市化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

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这些历史文化特色是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就是在保护人类文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的文化保护存在冲突B.保护城市的文化特色意义十分重大C.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D.城市的文化特色丧失的速度非常惊人2.当前,信息技术、视听手段的空前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这是发明蒸汽机和电力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进步。

不少人认为,电视、电脑提供的画面与音响,已足够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超过了文字的功能。

于是他们片面地认为,人类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在当前社会是非常重大的B.影像所提供的信息含量并不比文字负载的信息少C.对于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很多人存在错误的看法D.传统文字的价值依然存在,并不会被图像信息完全替代(二)逻辑型1.细节判断题:2.文意推断题:3.推导结论题:例题:3.我们今天所依循的谈论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字全都出自中国文人之手,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人已长期主宰了绘画讨论的空间,他们已惯于从自己的着眼点出发,选择对于文人艺术家有利的观点。

而如今——或许早该如此——已是我们对他们提出抗衡的时候了,并且也应该质疑他们眼中所谓的好画家或好作品。

许多优秀的非文人艺术家都因为文人的偏见而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在此,我们应该一一重新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A.文人艺术家的鉴赏水平落后于他们的创作水平B.古代很多有才华的文人艺术家因偏见而被埋没C.文人在中国绘画理论领域长期居于强势地位D.古代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趣味分歧由来已久(三)小题型1.词、句理解类2.道理启示类3.标题类4.接下来叙述类二.快速把握材料重点(一)宏观把握材料主题词例题:4.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

2020云南楚雄农村信用社考试行测技巧:面对逻辑填空题,你需要具备这些思维

2020云南楚雄农村信用社考试行测技巧:面对逻辑填空题,你需要具备这些思维

2020云南楚雄农村信用社考试行测技巧:面对逻辑填空题,你需要具备这些思维2020云南楚雄农信社招聘报名已结束,现在距离云南楚雄农村信用社考试越来越近了,各位报考的小伙伴准备好了吗?下面和备考的小伙伴聊一聊如何解决逻辑填空题型应该具备哪些思维,希望大家都能看一看,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一、先宏观,再微观所谓“先宏观,再微观”,意思是遇到逻辑填空题,我们需要先通读一遍题干,了解文段大意,结合文段大意再从微观处进行分析,联系上下文找到容易切入的空。

【例1】在世界公共卫生领域,比疾病治疗获得重大进展更为成功的是,利用接种疫苗来大幅度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所以面对突发的疫苗事件,我们需要理性防范,但不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噎废食B.操之过急C.草木皆兵D.矫枉过正【中公解析】正确答案为A。

解析:A。

解析:首先通读一遍题干,宏观把握文意。

题干通过与疾病治疗对比,肯定了接种疫苗的重大意义,并由此得出的结论,即我们可以理性地防范,努力避免类似疫苗事故的发生,但不能因为突发的疫苗事件就否定疫苗的价值。

所以空缺处意思应表达“不能因为疫苗事件而否定疫苗的价值甚至放弃打疫苗”之意。

“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问题过于急躁;“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矫枉过正”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操之过急”和“矫枉过正”无法与“理性防范”呼应,排除B、D两项;“草木皆兵”无法呼应“利用接种疫苗来大幅度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排除C项。

“因噎废食”既可与第一句呼应,也可与“理性防范”呼应,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A。

【迷津点拨】在此题目中,很多同学容易根据空前句“我们需要理性防范”而误选B项,但是宏观上通读文段可知,题干是通过与疾病治疗对比,肯定了接种疫苗的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理性地防范疫苗事故,但不能因此而否定疫苗的价值。

这就需要大家在做题时养成“先宏观把握文意,再微观具体分析”的思维,在此题目中如果很好地把握了文段大意,那么B选项是很容易排除的。

自-2016江苏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练习25

自-2016江苏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练习25

2016江苏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练习251.全球变暖是老天爷对人类开出的罚单。

便宜且容易利用的矿石燃料,是推动近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但科学证明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目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人类必须为自己的排放埋单。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此事就相对简单,不管成本多大,最终都有这个国家承担。

但问题是,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国情历史不大相同,这张巨额罚单究竟在各国间如何分配,就成了关于全球变暖问题谈判最恨新的问题。

所有的国家,他们做出的所有减排承诺,最后都会有一张价格标签,承诺越多,价码越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减排成本份额应按各国的排放量合理分配B.沉重的减排成本有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C.遏制全球变暖需要支付巨额经济增长D.利益是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最大症结2.默读电视新闻,广告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更多信息;你鄙视某杂志的价值原则,认可津津有味的读它,如果电视节目出现这种情况,你就看不下去,赶紧换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愿把时间花在不同意的观点上,就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实际上对一切东西的质疑都将更为稀少。

把两个书面记录摆在一起看,很容易发现不一致处,甚至能辨别出信息之间权威程度的差别;比较两个视频报道就比较麻烦,在被要求从两个互相冲突的电视报道钟佳宜选择时,观众要么依靠直觉,要么依靠观看之前所相信的东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有助于思考B.信息接收途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C.电视有可能使人形成D. 喜欢阅读的人比爱看电视的人更冷静3.由于蚕丝特有的化学特性使绣品难以在四川潮润的气候下长期保存,所以在四川地区考古发现的绣品极少,无法以考古的方法来追溯蜀绣的起源。

但是,蜀绣仍以其他形式留下了吉光片羽。

1986年,在成都三星堆遗址上出土了一件距今约4800年的青铜立人像,该铜人身穿龙纹礼衣,礼衣上有复杂的龙纹、兽纹、变体云纹雷纹。

以当时的纺织工艺水平,这些装饰花纹不可能是纺织机织出来的。

公安文职考试行测言语解:先宏观再微观

公安文职考试行测言语解:先宏观再微观

公安文职考试行测言语解:先宏观再微观【例题1】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

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__的分寸感。

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独当一面学习B.臻于佳境复制C.如鱼得水把握D.游刃有余控制【答案】选择B。

题中主要在讲述“做人”怎么样,三句话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来讲的,所以将此题当作片段阅读来看,而一个片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所以首尾句对于第二句空格的填入有提示作用。

首句强调的是“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使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更难掌握”“无法掌握”,所以“掌握”的近义词“把握”和“控制”就不能选择,排除C、D项。

再看尾句,“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说明“做人”是可以学习的,排除A。

正确答案选择B。

先宏观再微观原则在片段阅读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即,先找主题词,再看关键词句。

【例题2】动物骨头都含有钙的成分,很难溶解于水。

有人曾做过实验,用5公斤猪骨头加上5公斤水,在高压锅里熬10个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不及一袋牛奶钙含量的1/20。

骨头汤里还溶解有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喝骨头汤未必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最佳食疗方法,重要的是注重饮食多样化,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喝骨头汤有利有弊B 预防骨质疏松补钙是关键C 如何科学有效补钙D日常生活中多样化饮食最科学【误区提示】这段文字很容易被题干最后的“因此”和“重要的是”所误导。

【答案】选择C。

这段文字论述对象是补钙,无论得出什么结论,都是围绕着补钙来说的,所以从宏观层面来看,文段讲述的是“补钙”,微观关键词是尾句的“因此”和“重要的是”,所以本题完美的答案表述应该是“饮食多样化是补钙的最佳方式”,但是,没有这种表意的选项,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言语理解:宏观到微观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在言语的解题过程中,宏观,是指从题干的整体大意着手,而微观是指段中的关键词句。

先宏观再微观原则在逻辑填空中的应用即:先看段意再看词义。

【例题1】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

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__的分寸感。

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当一面学习
B.臻于佳境复制
C.如鱼得水把握
D.游刃有余控制
【答案】选择B。

题中主要在讲述“做人”怎么样,三句话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来讲的,所以将此题当作片段阅读来看,而一个片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所以首尾句对于第二句空格的填入有提示作用。

首句强调的是“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使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更难掌握”≠“无法掌握”,所以“掌握”的近义词“把握”和“控制”就不能选择,排除C、D项。

再看尾句,“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说明“做人”是可以学习的,排除A。

正确答案选择B。

先宏观再微观原则在片段阅读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即,先找主题词,再看关键词句。

【例题2】动物骨头都含有钙的成分,很难溶解于水。

有人曾做过实验,用5公斤猪骨头加上5公斤水,在高压锅里熬10个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不及一袋牛奶钙含量的1/20。

骨头汤里还溶解有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会引发其他健康问
题。

因此,喝骨头汤未必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最佳食疗方法,重要的是注重饮食多样化,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喝骨头汤有利有弊
B 预防骨质疏松补钙是关键
C 如何科学有效补钙
D日常生活中多样化饮食最科学
【误区提示】这段文字很容易被题干最后的“因此”和“重要的是”所误导。

【答案】选择C。

这段文字论述对象是补钙,无论得出什么结论,都是围绕着补钙来说的,所以从宏观层面来看,文段讲述的是“补钙”,微观关键词是尾句的“因此”和“重要的是”,所以本题完美的答案表述应该是“饮食多样化是补钙的最佳方式”,但是,没有这种表意的选项,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C。

微观关键词句在言语解题中固然重要,但是,宏观层面分析也不可或缺,这是前提。

两者相结合,言语理解题才会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在言语的解题过程中,宏观,是指从题干的整体大意着手,而微观是指段中的关键词句。

先宏观再微观原则在逻辑填空中的应用即:先看段意再看词义。

【例题1】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

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__的分寸感。

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当一面学习
B.臻于佳境复制
C.如鱼得水把握
D.游刃有余控制
【答案】选择B。

题中主要在讲述“做人”怎么样,三句话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来讲的,所以将此题当作片段阅读来看,而一个片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所以首尾句对于第二句空格的填入有提示作用。

首句强调的是“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使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更难掌握”≠“无法掌握”,所以“掌握”的近义词“把握”和“控制”就不能选择,排除C、D项。

再看尾句,“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说明“做人”是可以学习的,排除A。

正确答案选择B。

先宏观再微观原则在片段阅读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即,先找主题词,再看关键词句。

【例题2】动物骨头都含有钙的成分,很难溶解于水。

有人曾做过实验,用5公斤猪骨头加上5公斤水,在高压锅里熬10个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不及一袋牛奶钙含量的1/20。

骨头汤里还溶解有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喝骨头汤未必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最佳食疗方法,重要的是注重饮食多样化,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喝骨头汤有利有弊
B 预防骨质疏松补钙是关键
C 如何科学有效补钙
D日常生活中多样化饮食最科学
【误区提示】这段文字很容易被题干最后的“因此”和“重要的是”所误导。

【答案】选择C。

这段文字论述对象是补钙,无论得出什么结论,都是围绕着补钙来说的,所以从宏观层面来看,文段讲述的是“补钙”,微观关键词是尾句的“因此”和“重要的是”,所以本题完美的答案表述应该是“饮食多样化是补钙的最佳方式”,但是,没有这种表意的选项,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C。

微观关键词句在言语解题中固然重要,但是,宏观层面分析也不可或缺,这是前提。

两者相结合,言语理解题才会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