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历法45页PPT
第一节 天文、历法ppt课件

一、三垣
• 三垣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 以北极星为中心,集合周围各星 合为一区,叫紫微垣。 • 紫微垣以南是太微垣,太微垣以 南是天市垣。
• 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 败秦军于殽。’“四月辛巳”指 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 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 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 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 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 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 或忌日。
• (3)月相纪日法。 • 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 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 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 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 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 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 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 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 之望日前后”。 • (4)干支月相兼用法。 • 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历 法
一、日、月、年 •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实为地 球自转一周),月亮圆缺的周期为一月(实为月亮 绕地球一周),太阳往返于黄道一周天为一年。 • 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29.530588天。按阴历大尽 一月三十天,小尽二十九天,十二个月为一年,则 一年为354天。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 365.242216天,显然,十二个月不到一个地球公转 周期。这是个矛盾,古人用置闰来解决这个矛盾, 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闰两次,但五年闰两次又多 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有的阴历年 头是十三个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天文历法PPT精选文档

1911年 辛亥年
2010年 庚寅年
38
2011年 辛卯年 2012年 壬辰年
纪年纪时之 纪年
❖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 ❖ 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 ❖ 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
1662—1722年,历61年; ❖ 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年,历60年。 ❖ 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
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
45
❖七曜之说影响颇广,直到现在,日、 韩等国日历,还用日、月、金、木、 水、火、土来表示一周的七天。
13
❖(二)二十八宿与四象 ❖星宿不是一颗星,而是邻近若干颗星
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 联系起来,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把每 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二十八 宿。
14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 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 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33
月的划分
❖ 每月的第一天:朔 ❖ 最后一天:晦 ❖ 大月十六、小月十五:望 ❖ 近在望后:既望
34
天干(十)地支(十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
35
36
古人纪年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 (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44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期》) ❖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兰亭集
序》)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
方
玄
武
七
(奎、娄、胃、昴
宿 东方苍龙七宿 (角jiǎo 、亢、氐
mǎo 毕、觜zī 、 西方白虎七宿 南
dī房、心、尾、箕jī )
参shēn )
方
朱
雀
七
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天 文 地 理 之
天 文
其他星宿
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 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湘
三湘
“三湘”指的是湖南。是潇湘、资湘、沅湘的
合称。又有一种说法,是湘潭、湘乡、湘阴的
合称。就是湘江流域和洞庭地区。“三湘”成
了湖南省的别称。
天 地区名
文
江表、江东、江南
地
江北、江左、江右
理
之 江
河内、河外、河东 河西、河南、河北
河 山
山西、山东
关
关中、关内、关外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崤山 华山 太行山 函谷关 (西/东)
【河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今山西一带, 同“河东”。
【河外】黄河以西以南的地区,今陕西、 河南一带。
山 河 地 理
【江东】长江下游以东。 如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 【淮左】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国学课程之【天文】教学课件小学初中高中中学

中国上一次出现五星聚合(间距<30°),上一次是 公元1921年,下一次是公元2040年。
《千字文》节选(P2)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八上诗词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
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
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护膊
这里的“五星”,是先秦所谓的太白、岁星、辰星、荧 惑和镇星。秦汉以后,由于五行说的普及,它们又被称为金 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国学·天文
什么是国学?
•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 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 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为历代儒客文人推崇。
• 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论语》(P1)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 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 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中国古人认为,北斗丛星中不止有七颗 星,而是还隐藏着三十六颗天罡星,七十二 颗地煞星。 • 《水浒传》第七十回:"三十六天罡临化
(视频)
“天文”和“人文”
•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刚柔交错,天文 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天文历法
1.古代天文
二十八宿
(1)古人为观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而划 分成二十八个星区,称为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七宿:角、 亢、氐 、房、心 、尾、箕,其动物形象是 苍龙 ;北方七宿: 斗、牛、女 、虚、危 、室、壁,动物形象是 玄武 ;西方七 宿:奎、娄、胃、昴 、毕、觜、参,动物形象是 白虎 ;南方 七宿:井 、鬼、柳 、星 、张、翼 、轸 ,动物形象是 朱雀 。 《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牛宿、斗宿都 是星区。
(6)“势拔五岳掩赤城” 中的“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 是东岳 泰山 、南岳 衡山 、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 嵩山 。
4.别称 (1)西安,古称 长安 。 (2)苏州,又称 姑苏 、吴门。 (3)扬州,又称 广陵 、江都 、维扬 。 (4)镇江 ,又称京口。
(5)北京古称 燕京 、大都 、北平。 (6)南京,古称 建康 、金陵 、江宁、石头城 等。“白下有山皆绕 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中的“白下”,也指南京。
(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 家乡 、 同乡 。
(9)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 区,称为 三辅 ,负责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
3.山川关隘 (1)文言文中将山之 南 水之 北 称为“阳”,山之 北 水之 南 称为 “阴”。如《游褒禅山记》:“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2)古人常用天象变化来占卜吉凶祸福,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或 州的分野。如《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 翼轸 ,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又如《蜀道 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宿 是益州(今 四川)的分野, 井宿 是雍州的分野,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
文化常识(天文历法)

文化常识(天文历法)
纪年法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以后每个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
个皇帝不一定只有一个年号。
3.干支纪年法。
如辛亥、丁卯、庚子等
4.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纪月法
1.数序纪月法。
2.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成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特定的建字。
如建子月,
指农历十二月。
3.时节纪月法。
如孟冬代农历十月仲春代农历二月。
纪日法
1.序数纪日法
2.干支纪日法
3.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腓(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每月第一
天叫朔,每月初三叫腓,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
一天叫晦。
4.干支月相皆用法
计时法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有孟、仲、季之分
干支: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己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丑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历法)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历法)一、天文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不是要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而是为了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需要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
所以接下来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分别加以叙述。
(一)七政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
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1、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2、木星:古名歲(岁)星。
古人认为歲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
3、水星:一名辰星。
4、火星:古名荧惑。
5、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二)二十八宿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三)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像成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四)三垣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了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
1、紫薇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的一区。
2、太微垣:在紫薇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
3、天市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
(五)北斗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
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课件18张)

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 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 北极 极星也在变更。 星 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 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 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
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 二十四节气的名每称年和公顺历2序月3为日:-5日之间
十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二十四节气歌
四 节 气
三月 五月 七月
清明、谷雨 四月 芒种、夏至 六月 立秋、处暑 八月
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
望舒
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
嫦娥
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
婵娟
太阳
金乌 金鸦
、
赤
乌
、在居中在国红古日代中神央话周里围,是红金日光中闪央烁有一的只“黑红色光的”三,足故乌称鸦“,金黑乌乌”鸦蹲。 (“乌飞兔走”比喻日子过得快。)
的别 称
金轮、 黄金轮
日
轮
、喻太阳。日形如车轮而运行不息,故名。
西官白虎 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
南官朱雀 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
星宿常见考点清单: 1.上北下南,玄武,朱雀。
左西右东,白虎,苍龙。
分野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 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 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