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0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发布

合集下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4.03•【文号】发改规划〔2020〕532号•【施行日期】2020.04.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发改规划〔2020〕532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确定并报告国务院,现将《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4月3日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现提出以下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圆满收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135个中等城市名单公布_中等城市划分标准是什么

全国135个中等城市名单公布_中等城市划分标准是什么

全国135个中等城市名单公布_中等城市划分标准是什么全国135个中等城市名单公布城区人口是衡量城市规模的标准。

20XX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显示,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资料》数据梳理,至2020年,我国共有106个大城市,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1个Ⅱ型大城市。

在106个大城市之后,还有135个中等城市,包括了111个地级市和24个县级市。

分省份来看,135个中等城市分布在25个省份。

有4个省份的中等城市超过10个,分别是浙江、河南、山东和四川,均为人口超过6000万的人口大省。

其中浙江和河南各有12个,山东和四川各有10个。

‘中等城市划分标准是什么《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XX):中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之路》显示,中国中小城市数目已达2160个,56%的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小城市。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原有的城市划分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为此,依据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提出的全新划分标准为:(1)超大城市: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2)特大城市:城市人口500至1000万;(3)大城市:城市人口100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4)中等城市:城市人口50至100万;(5)小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下,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中国百强县市区地图出炉

中国百强县市区地图出炉

中国百强县市区地图出炉作者:杜弘禹来源:《记者观察》2019年第11期在日渐繁华、光芒四射的大城市之后隐藏着数以千计的中小城市,它们多以县、区的状态存在。

那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更细微的组成单元,这些县市区究竟孰强孰弱?2019年10月8日,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并在其中同时公布《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两份榜单,一共200座中小城市榜上有名。

具体来看,百强县市之中,前四强均来自江苏,其中昆山市更是连续15年位列第一名;百强区之中,冠亚军则都被广东佛山一市占据,分别为该市的顺德区和南海区。

综合分析可见:这些实力强劲的县市区更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占据百强县市64席、百强区75席,并且份额较去年还略增加;江苏成为当之无愧的冠军,该省共24县市和21区上榜;浙江分别为15个和18个;山东为13个和12个;较为特别的是广东,分别为1个和15个,呈现出“县弱区强”的特征。

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建制市672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城市293个,县级建制市375个。

按照“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小城市”等标准,这份研究成果分别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界定出符合条件的2111个和2809个中小城市。

这具体包括地级建制市、非建制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地区、自治州、盟)、县级建制市、非建制市的县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县、旗、林区、特区)、相对独立发展的市辖区(含乡镇的市辖区),并从中测评得出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百强区的名单。

上述榜单显示,县市的前十强分别为:江苏昆山市、江苏江阴市、江苏张家港市、江苏常熟市、湖南长沙县、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福建晋江市、江苏宜兴市、辽宁海城市。

这其中,昆山市已连续15年蝉联第一。

昆山经济实力强劲、产业发达,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高达3832.0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719.52亿元,并拥有千亿级的IT产业集群以及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更高达912家。

《2020 中国数字城市百强研究白皮书》发布

《2020 中国数字城市百强研究白皮书》发布

《2020 中国数字城市百强研究白皮书》发布王晓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数据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

为抢占城市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先机,各地方紧抓新一轮新兴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机遇,深入推进城市交通、医疗、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在城市数字化建设方面形成了多元尝试、多样创新、百花齐放的局面。

2020 年12 月18 日,由赛迪顾问数字转型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 中国数字城市百强研究白皮书》正式发布。

该研究对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整体情况、建设内容、建设重点等进行系统、全面梳理和评估,对数字城市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权威预判。

一、数字城市内涵与评价体系设计数字城市是城市借助ICT 技术,构建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能力,与城市场景资源进行耦合,实现?°数字世界?±与?°物理城市?±的融合共生。

赛迪顾问认为,“新基建”叠加后疫情时代下,对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不仅仅是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城市数字化表现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

赛迪顾问为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特色,总结典型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进经验,采集全国293 个地级市数据。

基于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通过指标量化分析,对我国数字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在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数字城市评价体系,作为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指导与参考依据。

该评价体系围绕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政务、数字民生、数字创新、数字基础等6 个方面,包含14 个二级指标,34 个三级指标,涵盖数字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政务服务、民生服务、数字创新和数字基础等方面内容,以全方位评价城市数字化水平,最终形成数字城市百强榜单。

二、全方位分析数字城市百强特征1.全国城市数字化水平东高西低图1 12020 年数字城市百强区域分布注:华东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华中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华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南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包括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来源:赛迪顾问2020,12从区域分布看,我国数字城市百强主要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占比达到70%;其中,华东地区占据数字城市百强数量超过30%。

全国百强县排名,全国百强县名单(完整版).doc

全国百强县排名,全国百强县名单(完整版).doc

全国百强县排名2018年,全国2018年百强县名单(完整版)全国百强县排名2018年,全国2018年百强县名单(完整版)日前,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暨《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6》发布。

从排名上看,新兴中东部城市成最大赢家。

河南有新郑、禹州、荥阳、义马4个县市上榜,比往年多增一个席位。

黄帝故里新郑仍居全国百强县市河南榜首(资料图)中国搜索郑州11月26日讯日前,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暨《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6》发布。

绿皮书同时发布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区、镇)名单,其中,东部地区占据了55席,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占20、16和9席。

江苏省昆山市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名,湖南省长沙县、辽宁省海城市继续稳居中部地区第一名和东北部地区第一名,西部地区第一名则是四川的双流县。

立足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是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和政府效率四个维度对县级市、县和空间相对独立、含乡镇的市辖区以及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市”条件的镇进行评价。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正是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据悉,课题组自2005年起连续开展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始终牢牢抓住科学发展的本质和中央政策导向,紧密关注中小城市发展实践,每年都坚持通过评审会的方式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并定期通过《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一年来,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研究一直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公益的原则下推进的,客观、公正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各界认可,公信力带来了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积极参与科学发展指数测评,明确自身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引导科学发展,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政策导向、舆论宣传等方式切实地推动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进程。

2017全国百强县排名名单排名榜情况

2017全国百强县排名名单排名榜情况

2017全国百强县排名名单排名榜情况
2017全国经济百强县排行榜名单出炉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17全国百强县排名榜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2017全国百强县排名榜_百强县排名2017年名单_2017全国经济百强县排行榜名单
2017全国百强县排名榜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16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

其中江苏包揽前四名,昆山位列第一名、江阴排名第二,张家港、常熟排名第三、四名,福建石狮市排名第五,江苏太仓市排名第六,浙江义务位于第五名。

在百强县排名中,浙江省(26个)、山东省(22个)、江苏(17个)三省排名前三名,一起来看一下完整榜单。

2016全国百强县排名榜单【完整版】
注:2017年榜单将于本年底发布,以下为2016百强县完整名单。

辽宁百强县排名及名单,辽宁百强县排名标准依据

辽宁百强县排名及名单,辽宁百强县排名标准依据

辽宁百强县排名及名单,辽宁百强县排名标准依据“2023年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中,江苏省昆山市名列第一。

浙江、山东、江苏成为“百强县”盛产地,分别有26席、22席、17席,占据全国百强县的65%,广东省仅1席。

近日,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机构发布了“2023年县域经济100强”榜单,江苏省昆山市名列第一。

榜单中,浙江、山东、江苏成为“百强县”盛产地,分别有26席、22席、17席,占据全国百强县的65%。

虽在量上不及浙江,江苏囊括百强前4个县市,以46的平均排名胜于浙江52.5的平均排名。

广东省仅1席,四会市入选。

值得注意的是,百强县的分布依然呈现区域间严重不平衡的特点。

东部地区占74席,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各占12席,东北地区仅有辽宁省的2个县市入围。

未有县市入围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广西、贵州、甘肃、宁夏、西藏、重庆、海南。

据介绍,此份榜单是以经济实力、经济水平、社会民生、经济活力等作为维度,对全国近3000个县市(不包括市辖区)进行综合评估后得出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轮的城镇化大潮下,很多大城市为壮大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采取了撤县设区的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刷新着百强县的榜单,如之前排名靠前的浙江绍兴县,在2023年被撤县,设为柯桥区,使得“绍兴县”在之后的百强县名单中“消失”。

江苏一马当先,苏南苏北差距悬殊摘得百强县第一,前5占4席,前10占6席,平均排名超过浙江、山东,江苏在榜单中一马当先。

其中,夺冠的江苏昆山是百强县的“尖子生”,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

民营企业在昆山扮演重要角色。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昆山民营工业领跑全市各类型企业增长,合计实现产值376.43亿元,同比增长16.5%,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0.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

另一显著的表现是,江苏入围的17个百强县市集中在镇江、常州、苏州、南通、无锡、泰州这些苏南、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仅有盐城的东台市。

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图景、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

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图景、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

经济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图景、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文/侯祥鹏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是“人的城镇化”,首要原则是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步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至2()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38%。

2020年新型城镇化规划收官,城镇化率规划目标基本能够实现。

在开启新的城镇化建设之际.有必要梳理我国城镇化发展现实,厘清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图景改革开放4()年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6亿多,城镇化率提高4()多个百分点。

建制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18年的672个,建制镇数量从2176个增加到21297个。

我国已成为城镇化发展速度最t夬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

城镇化发展的不平衡首先体现在区域空间上的不平衡。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并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工业化发展需要城镇地区作依托。

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我国工业投资和城市建设向东北和内陆地区倾斜,这对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世纪6()年代的“三线”建设高潮,再次使得我国城镇布局较大幅度地南移,城市和城市人口重心向西南推移,而东部沿海则处于相对停滞局面。

这一格局一直保持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起步和不断深化,我国逐渐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开放格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资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和集聚.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全国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城镇化梯度格局。

城镇化发展的不平衡还体现在城镇化维度的不平衡。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基本维度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2020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发布
日前,《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XX》发布,XX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新鲜出炉,江苏省昆山市荣膺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名。

绿皮书显示,XX年广义中小城市经济总量达53.9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7%;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9.4,社会民生取得较大进步;中小城市两型指数为59.7,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水平提升明显。

分区域情况看,东部地区仍然表现最好,东部地区的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达到了76.0,领先于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65.2、68.9、64.2)。

与过去几年有所不同的是,中部地区成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提高最快的区域(提高了0.4个百分点)。

与XX年基本类似的是,东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仍然提高较慢,仅提高了0.1个百分点。

在XX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东部地区占据了55席,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占20、16和9席。

尽管东部地区入选的城市数量有所减少,但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在这份名单中的表现仍然最为抢眼,其中,山东省在百强中占据17席,江苏省占据17席,浙江省占据12席。

这表明,山东、江苏和浙江在中小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具有难以撼动的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由于区划调整,广东省实力较强的县市大多改为市辖区,因此,广东在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入选城市较少,但这不能否定广东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

江苏省昆山市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名,湖南省长沙县、辽宁省海城市继续稳居中部地区第一名和东北部地区第一名,西部地区第一名则是四川的双流县。

立足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是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和政府效率四个维度对县级市、县和空间相对独立、含乡镇的市辖区以及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市条件的镇进行评价。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正是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据悉,课题组自XX年起连续开展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
评价体系研究,始终牢牢抓住科学发展的本质和中央政策导向,紧密关注中小城市发展实践,每年都坚持通过评审会的方式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并定期通过《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一年来,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研究一直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公益的原则下推进的,客观、公正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各界认可,公信力带来了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积极参与科学发展指数测评,明确自身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引导科学发展,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政策导向、舆论宣传等方式切实地推动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进程。

XX中国百强县公布: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并列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