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式建筑风格及室内装饰特征

合集下载

“和式”风格室内设计的特点

“和式”风格室内设计的特点

“和式”风格室内设计的特点一、“和式”风格的历史沿革二、“和式”风格的建筑特点三、适合当前情况的居室“和式”风格设计要点一、历史沿革“和式”是日本的民族建筑形式的称谓,众所周知,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影响非常之大。

日本早在公元1世纪已经接受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形式。

公元5~6世纪,中国的建筑结构和技术、布局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思想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同时佛教的传播也为日本带来了早以在中国发展三百多年的宗教建筑类型。

在中国的唐、宋时期,日本大量向中国派遣僧人和学者,从中国学习到不少先进的技术与制造工艺。

始建于公元710年的平城京(今奈良)是第一个永久性国都,其方形的城市平面和棋盘式的街道布局以及皇宫和行政建筑位于城市北部的中心地区等,都模仿了中国隋唐时期都城长安的模式,建筑群也模仿了中国建筑的平面形式。

直到唐、宋以后,中国开始没落。

日本才开始正视自己,从8~12世纪出现了日本本土的建筑艺术形式,即不规则的乡村住宅形式。

通常的模式是由走廊连接起来一系列短形建筑物,被不规则地安排在有水塘和小岛的花园景观之中,它们虽然仍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但明显揉合了本土品味和佛教建筑的风格,并且从材料、结构和建造方法等方面都更多地反映了日本的古代传统。

这时期的日本建筑产生了一系列与结构相关的尺度法则,由于柱子作为建筑的主要支撑构件,这样墙就变成只限定室内空间的围护结构。

这样以两个柱子之间的距离为基本单位的“间”出现了,“间”一般为3m 到1.8m不等,到了江户时期(公元17世纪~19世纪),地席(塌塌米)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它每一块尺寸都是(0.8×1.8m)大小,所以柱网设计就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模数制。

它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柱子的轴线计算距离,而是考虑到柱子的直径采用净距以符合地席的模数。

这样,建筑物的支撑柱尽量向外侧移,从而使室内更为自由和开敞。

但这需要更为复杂的屋架结构来支撑屋顶,以弥补房屋中间因缺乏支撑点的不足。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特点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特点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特点日本的传统建筑风格深受其独特的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展现出了独特的美学和工艺。

这些传统建筑不仅在日本本土广泛存在,而且在世界各地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1. 木材和自然材料的使用日本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这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富有森林资源的国家。

木材的使用使得建筑具有温暖和自然的感觉。

此外,建筑师还善于利用其他自然材料,如竹子、稻草、土壤和石头等,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2. 简约与谦逊的设计日本传统建筑的设计注重简约和谦逊。

建筑师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因此建筑的外观和内部布局都非常简洁。

建筑师还注重隐藏结构和技术细节,使建筑看起来更加纯粹和谦逊。

3. 榻榻米和障子日本传统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是榻榻米和障子。

榻榻米是一种日本传统的地板,由厚实的稻草垫和覆盖其上的垫子组成。

它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坐卧空间,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折叠和储存。

障子则是一种由纸和木框组成的可移动墙壁,可以用来分隔空间和调节光线。

4. 庭院和自然景观日本传统建筑常常与庭院和自然景观相结合。

庭院在建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色,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互动和放松的空间。

庭院中常常有花草树木、小池塘和石头等元素,这些元素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互呼应。

5. 可移动和可调节的结构日本传统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可移动和可调节的结构。

这种设计使得建筑能够适应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

例如,建筑师可以打开或关闭障子,以调节光线和通风。

建筑的结构也常常是可拆卸的,使得建筑可以随时重建或改变布局。

6. 和谐与自然的连接日本传统建筑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连接。

建筑师通过选择建筑材料、布局和景观来实现这种连接。

建筑的布局通常会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自然元素,如山脉、河流和森林,以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总结起来,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以木材和自然材料的使用、简约与谦逊的设计、榻榻米和障子、庭院和自然景观、可移动和可调节的结构以及和谐与自然的连接为特点。

日本的“和式”风格

日本的“和式”风格

具体案例分析

饭桌上的两盏灯是艺术 工作室设计的 “cosumo”吊灯。很有 型,带点未来世界的感 觉,我十分中意。外侧 是银色,内侧则是蓝色, 照明时隐隐透着点蓝色, 很神秘漂亮。
具体案例分析

浴室里有窗台,在 那里放上水生植物, 适合浴室潮湿的环 境,也让浴室变得 有生气。也不会让 浴室只有单调的传统,当代和式家居同样注 重根据地方气候、风土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来安排居 室,使住宅努力追随大自然的阳光、风和绿色。内 部环境多运用单纯的直线、或几何形体、或具有节 奏的反复的符号化图案,如小波浪形状、锯齿形状 反复运用的边缘处理、画有细密格子的板面等,以 板和线的垂直、水平交错的构成关系产生有音乐意 境的空间效果,结合素材的本色肌理及天然材料的 特殊气息所形成的氛围中,简洁的抽象造型、自然 的光影与色调,写意和式家居总能给人以平静、美 好的感觉。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秉承日本传统美学中对原始形态的推崇,原 封不动地表露出水泥表面、木材质地、金属 板格或饰面,着意显示素材的本来面目,加 以精密的打磨,表现出素材的独特肌理—— 这种过滤的空间效果具有冷静的、光滑的视 觉表层性,却牵动人们的情思,使城市中人 潜在的怀旧、怀乡、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 偿。
日本的”和式“风格
设计理念

采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在暗示使用功能的同时强 调设计的单纯性和抽象性,以达到纯净的美学效果, 是当代和式家居的一个特征。运用几何学形态要素, 以及单纯的线面及面的交错排列处理,避免物体和 形态的突出,尽量排除任何多余的痕迹,采用取消 装饰细部处理的抑制手法来体现空间本质,并使空 间具有简洁明快的现代感,在高度抽象化的层面上, 创造出一种纯净化的特定理想环境。
具体案例分析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文化特点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文化特点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文化特点日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传统建筑风格深受其独特的文化影响。

日本传统建筑以其简洁、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结构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日本传统建筑的风格与文化特点。

一、和风建筑的特点和风建筑是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其特点在于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

和风建筑通常采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结构简单而富有弹性。

建筑师通常会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风的流动,创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

房屋通常以一系列小尺寸的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用途。

此外,和风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常常在建筑周围布置花园和庭院,以增加房屋的美感和舒适度。

二、日本传统建筑的材料和结构日本传统建筑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木材。

这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木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适应能力,能够在地震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木材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使得房屋在寒冷的冬季保持温暖。

除了木材,日本传统建筑还使用竹子等天然材料,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独特性。

日本传统建筑的结构也非常独特。

传统的日本房屋采用了一种称为“柱结构”的设计。

柱结构由一系列木柱和横梁组成,通过特殊的连接方式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这种结构能够在地震时分散地震力,保持建筑的稳定性。

此外,日本传统建筑还使用了一种称为“障子”的可移动墙壁,使得房屋的内部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分隔。

三、日本传统建筑与和谐的生活方式日本传统建筑与日本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密切相关。

日本人注重和谐、平衡和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与和风建筑的设计理念完美契合。

和风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与自然环境互动,享受自然的美妙。

另外,日本人对于空间的利用和节约也反映在传统建筑中。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日本人通常会选择小型的房屋,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使得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

此外,日本人还注重室内和室外的连贯性,通过庭院和花园的布置,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四、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尽管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在日本逐渐流行,但是日本传统建筑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日韩两国传统住宅文化比较

日韩两国传统住宅文化比较

日韩两国传统住宅文化比较日韩两国的传统住宅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从建筑风格、内部布局、功能分区、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比较。

建筑风格方面,日本传统住宅主要有和式建筑和洋式建筑两种风格。

和式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形式简洁、自然,多采用折屋顶和推拉门的设计。

而洋式建筑则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更注重宽敞明亮的空间和实用性。

而韩国传统住宅则以韩屋为代表,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韩屋的建筑形式独特,多由一排房间和中央庭院组成,采用蓝灰色的屋瓦和墙壁的设计,给人一种朴素而又美丽的感觉。

内部布局方面,日本传统住宅以障子和襖作为分隔内外空间的主要方式,房间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可以根据季节和需要将房间打造成多功能的空间。

而韩国传统住宅则将庭院作为房间的中心,房间通常以大门对准南方,庭院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保持房间的通风和采光。

功能分区方面,日本传统住宅通常采用格局分明的方式,将不同功能的房间分隔开来。

主要起居空间包括厨房、餐厅和卧室等,而传统的和室则是用来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而韩国传统住宅则将房间按照功能进行分区,正房用于客人的招待,侧房用于家庭居住,厨房和堂屋则用来准备和享用饭菜。

材料使用方面,日本传统住宅主要使用天然的木材和稻草,不使用大量的金属和石材,保持了住宅的自然和谐感。

而韩国传统住宅则使用较多的石材和瓦片,更注重屋顶和墙壁的耐久性。

日韩两国的传统住宅文化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着各自的特色。

日本传统住宅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精致的手工艺,而韩国传统住宅注重庭院的运用和韩屋特有的建筑风格。

无论是和式建筑还是韩屋,都是两国人们传承和保留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也是两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和式住宅空间艺术特色研究

日本和式住宅空间艺术特色研究

日本和式住宅空间艺术特色研究标签:和式住宅;空间;艺术特色住宅作为一个满足人类日常生活起居的私密空间在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下住宅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属性及自然属性。

日本住宅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隋唐时期建筑风格的影响,但是日本的住宅空间在大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价值等人文环境和日本岛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体现出了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

一、日本和式住宅的基本构成——以江户时代京都的町屋为例江户时代日本和式住宅的建筑风格已经基本成熟,这一时期最流行的居住空间类型就是茶室和町屋。

町屋建筑就是从事工商业家庭的居住建筑,是典型的商住合一的城市住宅形式。

建筑物基本上是木结构,木架构体系。

町屋民居建筑的平面构成比较狭长,类似中国广东的竹筒屋,基本平面是一列三室。

房子的一侧由店铺直到后院有一条室内通道,称为土间。

土间以中门为界被分为前后两部分,在居住栋一侧的土间设有厨房,组成了一个适合于日常生活用火、用水的独立空间。

住宅分隔多用推拉门,在空间的划分中采用了简练明快的几何分割,地板多高架于地面,使底部透风而地板干燥。

日本的町屋结构简单,空间大多相对狭小,布局随意,主要以实用方便为主。

町屋的空间构成形式多样,坐敷、土间、坪庭、后院,空间的开放性逐步增大,共同组成一个相互渗透、交错的空间和富有趣味的空间关系。

二、日本和式住宅艺术特色(一)光线的利用日本人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所以在住宅中试图营造一种柔和、朦胧的氛围。

所以在用光上体现了很高的技巧。

日本住宅的屋檐檐口很低,因此室内的自然光线只能依靠室外地面或外檐平台的反射取得。

可移动推拉门利用半透明的纸使进入室内的光线变得柔和起来,这种纸糊的推拉门、窗对于室内朦胧的气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光线下推拉门会透射出不同亮度和色感的光线。

除了纸糊推拉门,窗、竹子、编织的帘子也能产生这种漫反射,阳光透过上面的缝隙投在室内同样会产生一种朦胧的景象,这两种都可以算是和式住宅中很重要的光线来源。

日本建筑中的和风特点分析

日本建筑中的和风特点分析

日本建筑中的和风特点分析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日本建筑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其中,和风建筑作为日本建筑的代表之一,更是充满着独特魅力。

接下来,我们将从历史渊源、建筑形制、装饰手法等方面,对日本建筑中的和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历史渊源和风建筑在日本建筑史上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当时日本还处于华夏文明和印度教文化的影响之下。

在此时期,日本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大量外来文化的融合,日本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即和风建筑。

建筑形制和风建筑的建筑形制独具特色。

首先是屋顶的形制,和风建筑中的屋顶有“欧”、“子”、“棚”、“板”、“阳”等多种形制,包括单层、双层、三层等不同的层数。

其次是墙面的形制,和风建筑中的墙面多采用竹子、木杆等简单材料拼接而成,简单而自然,寓意着简朴至上。

再次是内部装修的形制,和风建筑的内部装修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拼接技术十分独特,形式简单却不失雅致。

装饰手法和风建筑的装饰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色彩的使用,和风建筑尤其善于将自然色彩巧妙运用于建筑的装饰中,使整栋建筑更具温暖和亲和力。

其次是图案的点缀,和风建筑的图案点缀采用的是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寓意着恩爱和祝福。

最后是雕刻和涂饰技巧,和风建筑中的雕刻和涂饰技巧细腻而富有生命力,主要以侧重于自然美态和自然形态,使整栋建筑显得更生动、富有生机。

以上是对日本建筑中的和风特点的分析。

和风建筑作为日本的得意之一,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被广泛地运用于住宅、庙宇、城堡等各种建筑形式中,并以其精湛工艺、精致的装饰、优美的形式,展现着日本的文化特色与艺术魅力。

(完整版)日本传统住宅建筑及和式室内设计

(完整版)日本传统住宅建筑及和式室内设计

寝殿
母屋 在寝殿的中心区域,即寝殿的核心部分,是被称为母屋的空间,而母屋本身又分为两个部分,母 屋和塗篭。母屋是整个房屋的核心,是作为整个宅邸的最为主要的居住空间而存在的。如果宅邸 的主人拥有适当的身份地位,那么代表其身份地位他的坐席(御帐台)便会摆放在此处,以供宅 邸主人睡觉休息之用。这一房间最具代表的特征为、其空间整体向北延伸,在进出的地方放置可 以滑动的,彩绘的被称为障子的门扉。而母屋的南面一般总是向着厢的一面敞开。 塗篭 母屋另一个区域被称为“塗篭”。这是一个家里内部的私人房间,也通常是存放家中收藏的大量 奇珍异宝的场所。同时,这个房间也有作为宅邸主人私人卧室的功能。与寝殿中其余房间不同的 是,该房间是唯一用坚固的、泥灰材料制成的、不可移动的墙壁包围起来的房间,只有一扇单独 的门做进出之用。 厢 母屋本身是被一个大约一个柱间距宽度的被称为厢的空间所环绕,廂是一个在高度上低于母屋的 台阶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环绕着母屋的厢分别被称为“东厢”“西厢”“南厢”“北厢”。而 四个厢又可以用屏风或者帘幕分割独立出来作为有着单独功能的房间,也可以在其上铺上榻榻米 以供坐卧休息之功用。除去妻户门占用的面积以外,整圈厢的外围都是没有固定的墙壁,而是从 箦子开始使用类似百叶窗式的“格子”将其分隔。 妻户 “妻户“是由一对坚固的木门板组成的,以合页为轴向外打开的门。这种名为妻户的门在东西两 个方向的厢的两头成对出现。门外通向连接寝殿和对屋的户外走廊,
日本的建筑史研究,将其建筑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大致 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 (553~1183年);中期——公元12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1184~1572 年);近期——公元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1573~1867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和式建筑风格及室内装饰特征
摘要: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通过与固有文化的融合,逐渐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和样建筑”及“唐样建筑”,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飞跃。

最终形成了以“自然、淡泊、雅静”为特征的日本和式建筑及室内装饰风格。

关键词:日本;和式;室内装饰;风格;特征。

一.日本传统建筑室内的演变
日本的古代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全面、深刻的影响而发展起来。

事实上,作为一种全新文化的注入,日本在公元1世纪时就已经接受了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形式。

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布局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等,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飞跃,逐渐形成了有浓厚日本格调的建筑类型。

日本的建筑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中期——公元12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近期——公元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

而日本和式住宅的沿革大致经历了寝殿造、书院造、茶室、数寄屋等阶段。

约公元552年,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入了中国
南北朝和隋唐的传统建筑技术与风格。

从此,佛寺建筑成为日本的主要建筑,其影响遍及宫殿与神社。

在飞鸟时代(公元593—709年),佛寺建筑的布局与形式各异,到奈良时代逐渐形成统一的风格,既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明显特征,又在向有日本化的型制过渡。

到平安时代(公元794—1184年),这个过渡基本完成,在佛寺建筑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和样建筑,在贵族府邸中形成了“寝殿造”。

寝殿造形成于平安朝代后期,是仿效中国宫殿式建筑的住宅,其有寝所的内部空间除涂笼外没有明确的区分,只在有活动时用屏风、帘帷等加以划分。

而配置的必要的室内用品,则称之为“室礼”、“铺设”,榻榻米也仅在必要的场所铺设。

从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185—1335年)到室町幕府时代(公元1335—1573年),日本地方势力兴起,宫殿、神社、佛寺、府邸逐渐推向全国。

此时,日本建筑一方面继续受中国建筑的影响,同时又融入本民族的特色加以创造,日本住宅建筑也开始打破古老的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地上铺满榻榻米,顶棚被装修,有角柱、高低搁板与书院的固定建筑样式,这就是书院造建筑。

到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73—1602年),日本既有文化开始真正迈向近世文化,形成了以城郭建筑为代表的宏壮的文化,并形成了真正的书院造建筑。

这时从中国传来的饮茶、品茶逐渐变成习惯,并在禅师倡导的品茶与斗茶下形成茶道,并成为日本人审美观的一种特有的综合艺术,并影响到书院造建筑,茶室遂大兴其道,其间又以草庵风茶室最为流行。

此类茶室体形较小,若是单独建造,则常选取于山野之
/ / /
郊,依山傍水随形就势而筑;若是在住宅中辟出一隅而建,则多与野趣庭院相结合。

它讲究动静之变,往往以一间单独的书斋为中心,气氛沉静、优雅、纯洁。

取材与构造通常为木柱、泥壁、或毛竹做的窗棂,惯用带皮树干为木质构件。

到明治时代(公元1868—1911年),政府把日本置于与欧美近代国家并列作为目标,招聘外国建筑师建造西式建筑。

因此,室内装饰逐渐采用了“西、日折衷”的形式。

明治二十一年建造的明治宫殿,为以后日本的建筑、装饰和家具界树立了一个双重结构的典范:公共部分用西洋式,对内部分用和式,使内外有别。

至今,西式家具在日本仍然占据主流,而双重结构的做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和洋并用”的生活方式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全西式”或“全和式”都很少见。

二.日本和式室内的特征
日本建筑通常都非常简单,室内风格也是如此,但室内的细部设计却是颇费心机甚至殚精竭虑的。

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细节的变化极其丰富而复杂。

被称为“隐居之所”或“城市中的山野隐居处”的和室,被认为是通往“冥想之路”的入口。

在这里,通过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为人们在虚饰繁杂的都市生活中创造出一片自然的天地。

和式室内的重要特征是视点低,也就是室内的家具都很矮,进门塌塌米,人们席地而坐。

另外,日本室内风格中的造型比较明快。

室内装饰简洁、变化不多,色彩较单纯,多以浅木本色。

同时,日本人比较注重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在现代和式建筑中比较注意根据地区
气候、地域风土来安排居室,使住宅努力追随大自然的阳光、风和绿色。

在充满着木材纸张等天然材料的特殊气息所形成的氛围中,长方形的线条、自然的色调与植物柔和的色彩给人以幽静和美的感觉。

和室中常把实用性的家具、陈设都布置于室内的中央,使自由空间的感觉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色泽柔淡的砂壁涂料涂饰于壁上,由于深深的屋檐与长长的回廊而使其远离日光。

这样,无论在室内何处,我们都能欣赏到这朦胧的日光投射在昏黄色的墙壁上,似乎在勉强地维持着“落日的余辉”。

阳光和阴影使白天的室内永远有一种下午时分的韵味和感觉,物体的视觉特征变得丰富起来,粗糙的表面也变得异常的柔和。

和室室内很少采用人工照明,自然光由深深的屋檐下透过低矮的窗格,经地面的反射往往成为室内采光的唯一来源。

和室室内人为的痕迹被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与自然更贴近。

具体的说,日本和式室内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室内多用推拉门扇分割空间,开闭自由方便;2)室内大量地使用木装修,如天花、隔断多为木质材料;3)室内地板多覆盖草编的席子,人们惯于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夜间则铺上寝具席地而卧;4)擅长表现室内饰材的质感与色泽的自然美,讲究构造美;5)室内环境色彩素洁、淡雅,陈设洗练;6)室内家具造型简洁,带有东方传统家具的神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本和式建筑与室内所体现出的一种“自然、淡泊、雅静”的境界,或者说它所追求的一种自然生态观,乃是日本传统建
筑室内特征的真正本质。

今天,日本和式建筑室内也成为了人们暂时远离喧嚣尘世、舒缓身心压力、回归自然以求得片刻闲逸的乐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