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设计师大治将典作品及设计风格
日本设计自然极简的美学特点_张延辉

61日本的设计风格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欧洲的装饰艺术运动就是受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而盛行起来的。
日本盛行贵族文化和以禅宗为代表的武士道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日本设计走的是双轨制道路,具有华丽夺目、简朴、单纯的两面性。
设计评论家厄尔(J・V・Earle)认为日本设计风格可以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的;另一类是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简朴的[1]。
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其在设计美学上具有独特之处。
日本是岛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其设计具有崇尚自然、简单朴素的特点。
一、追求自然本色的设计风格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信仰,拥有众多的信徒,以祖先崇拜、天皇崇拜和自然崇拜等为主。
由于崇拜自然和祖先神灵,所以日本特别崇尚自然本色的设计风格。
日本设计师常常以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表现语言,利用各种材料体现设计的高品质,这样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设计效果,并在设计中营造了一种自然的意境。
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使日本设计文化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反映了朴素美学的内敛性格。
日本设计强调材料的内在之美,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珍惜自然材质,这与日本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现代著名设计师五十岚威畅把材质表面分为视觉的表面和可触的表面,他的观点表达了人的平衡性和材料的物性。
例如自然材质的麻、石材、纸、木材、藤等,这些具有温和特性的材质能够拉近与人的距离,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日本设计中利用有自然纹理的纸张来包装日用品,体现出了其独有的自然、单纯、素朴的设计风格。
创始于日本的无印良品(MUJI),原来的意思是“没有商标与优质”。
它在我们国内很多一线城市都有专卖店,受到追求品位人士的喜欢。
无印良品淡化品牌意识,推崇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具有统一的设计理念,因此其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可谓独树一帜。
当购买无印良品成为一种时尚时,则证明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
在全球资源逐年减少的现实面前,人们十分关注环保再生材料,而无印良品也极力倡导环保,将包装简化到极致。
菊地敦己设计解析

菊地敦己设计解析菊地敦己是现代日本一位杰出的设计师,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设计作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菊地敦己的设计哲学、作品风格以及其对设计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解析,希望给读者带来全面而有指导意义的了解。
首先,菊地敦己的设计哲学可以用“简约与极简主义”来概括。
他倡导在设计中追求简洁、纯粹的表达方式,通过剔除多余的元素和复杂的设计来达到一种简化的效果。
他相信,在简约的设计中,人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
菊地敦己强调设计应该追求功能和美学的完美结合,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力求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创造出美感和愉悦感。
其次,菊地敦己的作品风格独特而富有个人特色。
他善于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美感和结构感。
他的设计作品通常以大胆的色彩和对比,以及精确的比例和尺寸展示出他独特的审美观。
菊地敦己的作品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他擅长在小巧的设计中融入创意和灵感,使得作品在功能性的同时也具备设计的魅力。
最后,菊地敦己对设计界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对当代设计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简约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家居用品等领域,影响了许多设计师的创作和思考方式。
他的作品在国际设计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被视为设计界的标杆和典范。
总之,菊地敦己以他的独特设计哲学和作品风格向世人展示了设计的美感和力量。
他所倡导的简约与极简主义哲学,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设计的内涵。
他创作的作品也成为了设计的经典之作,对当代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专业设计师还是对设计感兴趣的人士,都可以从菊地敦己的设计中得到灵感和指导,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创作和生活当中。
用设计影响日本的9位设计大师和他们的作品

用设计影响日本的9位设计大师和他们的作品日本的设计一直是国际上的佼佼者,也有“设计大国”之称,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都出了不少大家。
本期我们选出9位日本设计大师,他们的设计风格迥异,而且都有着各自的设计理念,但他们同样都在用创造推动日本设计的发展,用创造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01黑川雅之作为日本建筑和工业造型设计界的代表人物,今年81岁的黑川雅之本身就像是一部活的工业文明发展史。
“生命与性”的哲学理念是他设计的永恒主题,他如同一个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不断探索,寻找着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他对日本的设计美学总结出《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素、假、并、气、间、微、秘、破,及其背后反映的日本文化。
代表作品K-gom系列办公用品黑川雅之所创立的品牌K-gom系列办公用品,是有着40年历史的室内装饰橡胶制品公司,拥有多年橡胶形成技术,不仅得到许多日本大赏,而这一系列背后也富有许多意义。
IRONY R 系列这是黑川雅之最著名的设计之一,设计师将日本山形铸造具有600年历史的传统铸铁技术,赋予了崭新的现代表达,汇聚了日本众多优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
02原研哉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一直活跃在设计领域,在重视 '物' 的设计的同时,还重视 '事' 的设计。
原研哉有一套自己独立且成熟的设计理念,从日常生活的再设计(RE-DESIGN)再到“白”和“无亦所有”,每一种理念都阐释得很严谨又完整,在实践方面,无印良品的品牌正是原研哉的一个设计理念实现的突破口。
代表作品2003年无印良品“地平线”系列平面宣传原研哉于2002年加入了无印良品的工作后,除了商品的开发计划以外,还必须同时进行将商品传达给社会大众的沟通计划。
2003年于是发布了这样一组广告,并不仅仅是要发布这种新形象,而更是希望它能够成为吸纳了各种各样的人对无印良品想法的载体。
茑屋书店1983年诞生于大阪枚方的茑屋书店,在2011年,在代官山诞生的新茑屋书店,进行了转型。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日本三大美学指的是日本传统美学中的三种核心概念:侘寂、風雅、渋涩。
这三种美学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和艺术创作,贯穿在日本的绘画、建筑、服饰和文学中。
本文将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首先是侘寂。
侘寂是日本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平淡、素朴、朴实、静谧”的美。
在日本的绘画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侘寂美学的体现。
日本传统的水墨画作品常常以简单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表现出自然风景或花鸟虫鱼,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在建筑中,侘寂美学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日本传统的庭院和茶室都注重简约、朴实、与自然融合的设计理念。
这种风格的建筑在追求“无为而治”的也展现出了一种内外一体、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之美。
其次是风雅。
风雅一词来源于中国的《诗经》,意为雅致的品味和耐人寻味的文化气质,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日本的绘画艺术中,风雅美学的体现主要可以看到在屏风画、屏风贴画等作品中。
这些作品以儒雅的风姿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绘画艺术家们对于东方风情和人文内涵的追求与表达。
在日本的建筑艺术中,风雅美学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比如日本的京都,以其许多历史悠久的庭院、歌舞伎剧场和传统建筑,展现了一种古典雅致、曼妙绽放的韵味。
在日本的建筑艺术中,渋涩美学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比如日本的传统茶室和庭院建筑,都追求极简和朴素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在内敛中流露出了不张扬的美,充分展现了渋涩美学所强调的朴素与内涵的完美结合。
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是非常广泛且深刻的。
从绘画到建筑,从文学到服饰,都可以看到这三种美学对日本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贯穿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这三种美学的深入理解与领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日本传统艺术的内涵与精髓,也可以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启发。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日本有着悠久的艺术传统,其中美学理念对于艺术作品的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三大美学理念分别是侘寂、颓废和雅致。
这三大美学理念对于日本的艺术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日本的绘画、建筑、陶艺等艺术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将从这三大美学角度分别来浅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日本艺术作品,以便更好地理解日本艺术作品中的美学精髓。
首先是侘寂美学。
侘寂美学源于日本传统美学,它强调的是淡泊、朴素、寂寞和不完美之美。
在侘寂美学的影响下,日本的艺术作品常常以简约、朴实的形式表现出内在的美。
日本茶道是侘寂美学的典型体现,茶道强调的是“静、简、朴、寂”,通过简单的茶具、淡雅的装饰和冷素的布置,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展现出日本文化中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沉静的美。
日本庭园的设计也是侘寂美学的典型表现,通过利用自然的石头、苔藓、树木等元素,展现出一种平淡、平和的美感,强调了恬静、深远的情感。
在绘画方面,日本水墨画的表现手法也体现了侘寂美学的特点,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深浅不一的墨色,表达出一种朴素、含蓄的美感。
其次是颓废美学。
颓废美学强调的是生活的苦难和沧桑,追求一种破败、颓废的美感。
在日本的建筑艺术中,颓废美学常常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和建筑的陈旧、残破来表现。
日本的传统民居和寺庵常常采用木材和竹子等天然材料,经过岁月的洗礼,留下了岁月痕迹,表现出一种颓废、沧桑的美感。
日本的陶艺作品也常常体现了颓废美学的特点,通过利用破瓷、破碎的陶器来表现人们对于生活的颓废和失落,强调生活的无常和苦涩。
在文学领域,日本的一些文学作品也表现出颓废美学的特点,如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三岛由纪夫的《挽歌》等作品中,都充满了颓废、痛苦的气息,通过对生活的挣扎和失望,表达出一种破败、颓废的美感。
最后是雅致美学。
雅致美学是日本传统美学中的另一种重要理念,它强调的是高雅、精致、明净的美。
在日本的艺术作品中,雅致美学常常通过对技艺的精湛和材料的精选来实现。
了解了这11位设计大师,你就了解了日本设计(建议收藏!)

了解了这11位设计大师,你就了解了日本设计(建议收藏!)分析日本的设计风格,从大了说可以从民族主义说起。
曾有人分析,日本大和民族是一个忧患意识深重的民族,所以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总可以体会出宁静、虚无、空灵的境界。
不知道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但设计癖觉得,日本的设计极具现实主义精神,其理念是回归到了产品设计本身,从人的需求出发,所以西方人会觉得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总是简朴、抽象甚至怪诞,但不得不承认,这才是工业设计的极致追求。
1.坪井浩尚35 岁的坪井浩尚是日本的新锐设计师,他最大的特点是常将缺点转化为优点,他总是用佛教的思维思考事物,他希望他的100% 工作室可以设计出令人窒息的作品。
Omega椅子一款坪井浩尚的经典作品。
这款看起来很普通的椅子其实做工十分精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从扶手到椅背再到椅腿,都是由厚度为 2mm 的层压板制成,造型流畅,体验舒适,Omega 堪称完美。
樱花水痕杯设计癖最为敬佩坪井浩尚的细节处理。
杯子的设计总是局限在造型上,这款樱花水痕杯不同,坪井浩尚注意到由于杯内和杯外的温差缘故,水杯总会在桌面上留下难看的水痕,于是干脆设计一款樱花水痕杯,即使在桌面上留下水痕也是美美的。
2.柳宗理柳宗理是日本老牌设计师,他在世时,里给人们许多绝美的设计。
他注重美学和日本伦理学的结合,并重视创造与时尚,欣赏柳宗理的作品就以一种美的体验。
蝴蝶凳这是一款为柳宗理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品,他在1957年设计了这款凳子,竟成为了经典。
两片弯曲定型的纤维板通过一个轴心连接,座位下用螺丝和铜棒固定,像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取名蝴蝶凳。
片手锅这个片手锅的知名恐怕就要体现在现代人的餐桌上,这是一款实用经典,直到现在,也有许多人选择使用这款片手锅。
通常的锅在需要通风时都要打开锅盖,这款片手锅只需要转动锅盖就可以既保证食物被煮熟,也保证了通风。
3.喜多俊之喜多俊之是「IDK设计研究所」株式会社社长,他崇尚「没什么比生活本身更重要」,不得不否认,会享受生活的人,才会享受生命。
日本近代建筑师长野宇平治设计风格演变探析

100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10有的风格理念土崩瓦解,但新思想尚未形成。
在这种变革时代中,长野宇平治的作品明显呈现出同时期其他作品不同的倾向,即寻求本源的哲学内涵,冠以“新古典主义”的标签是对其简单化的理解,他对古典的追寻是通过深刻认识后选择的。
2 1895—1900年:建筑风格的酝酿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全面学习西方思想,建筑也不例外,但是未经改造的西方建筑移植到日本后,引起了对传统的反思。
长野宇平治来到奈良工作,创造出既有别于日本大木匠师的拟洋风风格,但又不同于当时外国技师的“三分和风七分洋式”的做法,奈良县厅舍(1895年)开创性地将和风与洋风完美融合[1]。
传统的日本建筑使用芯壁造结构,将柱子完全包裹进墙壁之中,这和西方半木构造中木骨石墙的建筑结构采用的材料和承力方式些许类似。
在充分理解了日本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结构内核后,长野融合了东西方建构逻辑,创造出柱子外露出墙壁的建造方式。
奈良县厅舍的屋顶设计也在日本和西方文化间做出平衡,虽然运用传统坡屋顶,但是一改较深的出檐,浅出檐的设计将浓厚的和式味道减淡。
诸如这一系列的设计手法对当时的建筑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妻木赖黄的东京日本劝业银行(1899年)和辰野金吾的奈良酒店(1909年)均隐现出这种风格。
如果说奈良县厅舍是长野宇平治利用西方建构逻辑做的和洋折中实验,那么关西铁路爱知站(1898年)就是和风融入文艺复兴风格的实践。
样式新奇的陡峭屋顶上装饰着多个老虎窗,正中钟塔凸出中央轴线,整个建筑横向分为五段,正是沿用文艺复兴后期建筑立面划分的方式。
建筑入口处凸出双坡顶体块,又与日本传统建筑中的千鸟破风形似。
和洋折中的建筑风格在这个阶段展现得淋漓尽致,是长野宇平治建筑实践的开端。
3 1900—1913年:风格转变的过渡期明治时期是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阶段,此时西方面临着摘要 长野宇平治是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古典主义建筑师。
大正风格服装设计理念

大正风格服装设计理念大正风格是指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日本流行的一种时尚风格,也称为“大正时代风格”。
大正时期是日本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这种社会背景也反映在了时尚设计中。
大正风格服装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正风格强调优雅与典雅。
这一时期的服装注重衣着的精致和修饰,利用细节和色彩来增添服装的华丽感。
女装上常见的设计元素有蕾丝、褶皱和蝴蝶结等,使得服装更具立体感和装饰效果,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婉约。
而男装方面,则注重衣着的简约和挺括,在面料、剪裁和颜色上更加注重线条和结构的美感,体现优雅绅士的形象。
其次,大正风格追求和谐与平衡。
传统和现代的元素融合是大正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
服装设计师将当时流行的欧洲时尚与传统的和服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服装。
比如,服装上常见的和服领设计、落肩袖设计等都融入了和服的元素,在保留和服的柔和特点的同时,又具有了现代时尚的风格。
再者,大正风格注重个性与独特性。
在大正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人们对于个性和个体差异的追求日渐增加。
这一时期的服装设计也反映了这种追求独特性的倾向。
一些设计师尝试打破传统的束缚,推出一些新颖而独特的设计,例如:用质地不同的面料进行混搭,或者将异材质拼接在一起。
这些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展现出了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最后,大正风格强调舒适与自由。
与之前的服装相比,大正风格注重舒适性和自由度的提升。
为了追求舒适感,服装设计师在面料和剪裁上做出了改进,并强调了动态性和便利性,使人们在穿着服装时更加舒适自在。
总之,大正风格的服装设计理念是以优雅、典雅、和谐、个性、舒适、自由为核心。
这种风格的服装在当时流行起来,不仅体现了大正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特点,也为后来的服装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遗产和设计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日本设计师大治将典作品及设计风格
摘要:设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设计也是来源于生活,在这个注重创新的时代,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设计,而家居用品设计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家居用品设计都是一些小设计,但是这些小设计却更加考验设计师的能力,日本著名的设计师大治将典就是一位著名的家具用品设计师,他的家居用品设计作品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十分富有特色。
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日本设计师大治将典的设计作品及设计风格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家居用品;设计;大治将典
1 前言
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工业设计的国家,日本的工业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造就了一批著名的设计师,而家居用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日本在家居用品设计方面也做得非常好,因此才使得日本的家具及一些其它的家居用品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欢迎。
大治将典是日本著名的家居用品设计师,从他设计的作品中可以窥探到日本家具设计的整体发展情况,所以对于大治将典的设计作品及设计风格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大治将典(Oji Masanori)简介
大治将典(Oji Masanori)是日本著名的设计师,虽然当前国内对于他的介绍和研究都十分少,但是他在日本却是享有盛名的设计师。
大治将典先生的母校是广岛工业大学,在大学期间大治将典先生所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在其毕业之后曾先后职于建筑设计公司和平面设计公司,在毕业的初期,大治将典先生主要从事建设设计和平面设计工作,而在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开始转向家居用品设计,从事手工业的设计。
大治将典先生在家居用品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曾经荣获日本多项设计奖项。
大治将典先生的家居设计作品极富特征和个性,在本文中将对其设计风格以及家居设计作品进行一定的赏析。
3大治将典(Oji Masanori)设计作品赏析
KAMI系列木制品
上图为大治将典先生的家居设计作品——KAMI系列木制品,这是一个简单的容器,既可以用其作为牙签盒,同时又可以将其作为厨房中的调料盒,功能较为丰富,大治将典先生在进行该木质小器的制作时,所采用的是北海道旭川种植的栓木,同时这也是整个KAMI系列木制品所使用的木料。
从该木制小器的设计上来看,不难发现这一作品是模仿的蘑菇的造型,菌柄部分采用的是中空的设计,将其内部挖空作为储物的空间,而菌盖则是作为菌柄的盖子,能够起到封闭的效果,大治将典先生在进行该木制小器的设计时,十分注重形式上的
美感,虽然整个结构十分简约,但是却能够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菌柄和菌盖之上,木质纹路依然十分清晰,给人以质朴的感受。
而且大治将典先生在对于菌柄根部的处理上也非常用心,它并不像普通容器的底部一样生硬,而是以更加柔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将其放置在任何地方,仿佛都能够感觉到它是从这一地方生长出来的,而并不是人为放置在此处的,所以使得这一木制小器能够很好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此外,将菌盖作为容器的盖子,由于菌盖周围是向下覆盖的,所以有效的遮挡了菌盖与菌柄之间的接缝,使其看起来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的部分。
菌盖与菌柄在色泽上的差异也是模仿了蘑菇的色彩,所以使得整个作品更加栩栩如生。
FUTAGAMI铜制品
如上图所示,为大治将典先生所设计的FUTAGAMI铜制品,这一系列的作品都是以铜作为原料,在这些家居用品外形的设计上,仍然十分简约,但是颇具设计感。
FUTAGAMI原本是一家制作佛教用品的工厂,后来大治将典先生与其一起合作制作了FUTAGAMI系列的产品,所以这一系列的产品在设计上仍然保留了原材料的特征,同时还融入了一些佛教的元素。
比如说上图所示的筷架和文具托盘,其表面十分粗糙,带有黄铜材料最为原始的特征,但是大治将典先生将其在形式上做了雕琢,从而使其呈现出强烈的几何感。
以黄铜作为原材料,能够带给人以古朴的感受,而且还更加便于设计师对其外形的打造。
大治将典先生在对作品进行设计时,既考虑了其美观性,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作品的实用性,比如说在对筷架进行设计的时候,大治将典先生既注重了个体,同时又关注了整体,专门为筷架设计了收纳的容器,将单个的筷架收集于容器之中,又呈现出了别样的风味,这样无论是从筷架个体还是其与收纳容器所构成的整体来看,这一作品都是无可挑剔的。
而在对于上图所示的铜制的开瓶器的设计中,大治将典先生更是颠覆了传统的开瓶器,其样式依然极为简单,整个开瓶器的菱角非常分明,并且将直线和曲线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虽然整个开瓶器的线条较为简单,但是
仍然不失美感,在开瓶器的中部没有进行任何填充,观察其端部,宛若一只天鹅,使得其形式更加的美观。
而在文具托盘的设计中,则是将比例与尺度运用到了极致,三个部分都是采用的相同的形状,但是在比例上却有所不同,大治将典先生将其进行了组合,从而构成了一个实用的文具托盘,而且其功能分区也较为明了,在实用的同时又不失美感。
3大治将典(Oji Masanori)设计风格概述
通过对于大治将典先生设计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十分注重简约,但是简约并不等同于简单,对于每一件作品,大治将典先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然后再经过创新,使得设计和思路得以延伸,而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于一些物件的堆砌,所以他的作品既美观又实用,因此也才能够从众多的家居用品设计中脱颖而出。
大治将典先生在设计时不会采用一些比较鲜艳的颜色,其作品的颜色往往都较为清新和淡雅,不会有强烈的色彩冲击,所以能够舒缓人的心情。
而且在其设计中,也传承了传统的日式风格,对于空间的流动与分隔十分考究,而且大都是采用自然界的材质,不推崇豪华奢侈,追求古朴与自然,所以大治将典先生的作品往往能够很好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此外,大治将典先生的设计都是从生活出发,为生活而设计的,他并不会纯粹的设计艺术品,他所设计的作品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但是这些作品在实用的同时又不失美感和艺术气息。
在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对于细节的打造,更加注重作品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他的作品也具有更加浓厚的人文气息。
4 结语
家居用品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我们的生活压力在不断增大,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更加需要类似于大治将典先生所设计的家居用品来舒缓我们的心情,通过对于大治将典先生作品及设计风格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作品在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还极富美感和艺术气息,因此大治将典的设计风格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林雨恒,刘青春,潘荣等.创意家居用品设计--簸箕和扫帚[J].小作家选刊,2015,(27):227-227.
[2]张琳竟.浅析形态语言在家居用品设计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5,(2):124.
[3]陈航,骆文,管雪松等.“和、敬、清、寂”在日本现代家居用品设计中的体现[J].美术大观,2014,(10):94-95.
[4]Carren Jao,Tino.无印良品的设计美学[J].创业邦,2015,(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