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培训教材资料
《板式换热器教案》课件

《板式换热器教案》PPT课件一、教案概述1.1 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
培养学生掌握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设计及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对板式换热器操作与维护的认知。
1.2 适用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
从事换热器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教学内容2.1 板式换热器简介板式换热器的定义板式换热器的发展历程板式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2.2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板式换热器的流动过程板式换热器的热损失计算2.3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与组成板式换热器的板块结构板式换热器的密封结构板式换热器的主要部件及功能2.4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板式换热器在加热领域的应用板式换热器在冷却领域的应用板式换热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PPT课件,对板式换热器的原理、结构、应用等进行详细讲解。
结合实例,分析板式换热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3.2 互动教学法设置问题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板式换热器的相关问题。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关于板式换热器的疑问。
3.3 实践教学法安排板式换热器实验室参观,让学生直观了解板式换热器的结构。
组织板式换热器模拟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4.2 课后作业布置与板式换热器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4.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板式换热器模拟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课时安排总共24课时,其中PPT课件讲解12课时,互动教学6课时,实践教学6课时。
5.2 教学进度第1-4课时:板式换热器简介及工作原理第5-8课时: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与组成第9-12课时: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第13-16课时: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设计第17-20课时:板式换热器的操作与维护第21-24课时:板式换热器案例分析与讨论六、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设计6.1 选型依据换热器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流体的种类和性质换热器所需的热交换面积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和类型6.2 设计步骤确定换热器的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板式换热器类型计算换热器的热交换面积确定换热器的材质和结构6.3 设计注意事项考虑换热器的压力损失和温差损失选择适当的板片形状和板间距考虑换热器的清洗和维修方便性七、板式换热器的操作与维护7.1 操作流程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启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运行过程中的监测与调节停机过程中的操作步骤7.2 维护保养日常巡检与清洁定期检查与维修换热器性能的检测与评估7.3 故障处理常见故障现象及其原因故障处理方法与步骤故障预防与改进措施八、板式换热器案例分析与讨论8.1 案例介绍案例一:板式换热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案例二:板式换热器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案例三:板式换热器在热力发电中的应用8.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换热器选型与设计分析案例中的操作与维护经验探讨案例中的故障处理方法8.3 讨论与启示讨论板式换热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探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与操作中的关键问题分析板式换热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九、板式换热器的热力计算与CAD绘制9.1 热力计算方法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压力损失的计算方法温差损失的计算方法9.2 CAD绘制技巧使用CAD软件绘制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标注换热器的尺寸和参数换热器的结构图和零件图9.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热力计算练习学生独立绘制板式换热器CAD图纸回顾板式换热器的原理、结构、选型、操作和维护等内容10.2 考核方式课堂问答与讨论课后作业与实践操作CAD图纸绘制与分析报告10.3 考核评价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在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方面的表现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涉及到传热过程和流动过程的复杂性。
htri培训教程板式换热器教案

htri培训教程板式换热器教案教案:板式换热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板式换热器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中第3章第4节详细介绍了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类型的板式换热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板式换热器并了解其应用场景。
3. 学生能够运用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不同类型板式换热器的区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板式换热器模型、PPT。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热水壶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热水壶的加热原理。
2.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通过PPT和模型展示,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板片、密封胶条、支架等。
3.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讲解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如热交换过程、流体流动方向等。
4. 不同类型的板式换热器:介绍固定管板式、可拆卸管板式、波纹管式等板式换热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和计算。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7. 板书设计:板书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不同类型的板式换热器。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板式换热器的结构。
(2)解释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3)区分不同类型的板式换热器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2. 答案:(1)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包括板片、密封胶条、支架等。
(2)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热交换过程,流体流动方向相反,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传递。
(3)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场合;可拆卸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需要经常清洗的场合;波纹管式换热器适用于小温差、大流量场合。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板式换热器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巩固?2. 拓展延伸:板式换热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如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行业。
2024年HTRI培训教程板式换热器(多场合)

HTRI培训教程板式换热器(多场合)HTRI培训教程:板式换热器1.概述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
本教程旨在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型计算、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员掌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应用和维护技能。
2.工作原理(1)高效换热:波纹形板片增大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2)紧凑结构:板式换热器相较于壳管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
(3)灵活组合:板式换热器可根据工艺要求,增减板片数量,调整换热面积。
(4)易于清洗:板式换热器拆卸方便,可进行化学清洗或机械清洗。
3.结构特点(1)板片:波纹形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部件,常用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铝等。
(2)夹紧装置:用于固定板片,保证板片在高温、高压下的密封性能。
(3)进出口接管:连接热介质和冷介质的管道,可实现多程布置。
(4)支架:用于支撑整个换热器,保证其稳定运行。
4.选型计算(1)确定工艺条件:明确热介质和冷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
(2)选择板片材料:根据介质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板片材料。
(3)计算换热面积:根据换热任务,计算所需换热面积。
(4)确定板片数量:根据换热面积和单张板片的换热面积,确定板片数量。
(5)校核压力降:确保换热器在设计工况下的压力降满足工艺要求。
5.操作维护(1)开机准备: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确保管道畅通。
(2)运行监控:关注换热器进出口温度、压力等参数,及时调整工况。
(3)停机操作:按照工艺要求,缓慢降低热介质和冷介质的流量,直至设备停止运行。
(4)清洗保养:定期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清洗,保持设备清洁,提高换热效率。
(5)故障排除:针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6.总结本教程介绍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型计算、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教程,学员应掌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应用和维护技能,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HTRI培训教程板式换热器

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可拆卸式、 焊接式和钎焊式;根据流程组合 可分为单程、多程和混程。
工作原理与热传导过程
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通过板片之间的薄矩形通 道内的热交换,实现两种不同温度流 体之间的热量传递。
热传导过程
热量从高温流体通过板片传导至低温 流体,同时伴随着流体的对流和辐射 传热。
优点及适用范围
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
压制成型
01
采用先进的压制设备和技术,确保板片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焊接工艺
02
采用自动焊接设备和技术,确保焊缝质量和密封性能。
质量检测
03
对每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
密封性能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03
密封垫片与紧固方式
密封垫片类型及选用原则
密封垫片类型
温度异常
温度异常可能由热源不足、冷却水 流量不足或换热器内部结垢等原因 导致。
诊断方法和工具应用指导
听诊法
使用听诊器听取板式换热器内部 声音,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声响。
分析法
结合板式换热器的运行记录、维 护记录等历史数据,分析故障原 因。
01
观察法
通过观察板式换热器外观、颜色 、气味等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故 障。
03
04
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材料和 辅助设备
调试过程检查项目清单
01
检查板式换热器安装是 否正确,各连接处是否 紧固
02
检查冷却水、热水进出 口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无泄漏
03
检查电气接线是否正确 ,接地是否良好
04
启动换热器,观察运行 是否正常,记录各项运 行参数
运行维护管理策略制定
定期检查板式换热器的运行状况,记录运行 数据
板式换热器培训资料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以波纹板为传热面,以对流和热传导为主要手段的换热设备,是一种高效、紧凑、节能的换热设备。
板式换热器主要是通过外力将板式换热板片夹紧组装在一起,介质通过换热板片上的角孔在板片与板片间进行流动。
每张板片都是一个传热面,板片的两侧分别有冷热介质通过进行换热,角孔和板片四周装有密封胶垫,限制介质在板片组内流动。
各半片形成平行的通道。
板片形式:按介质流动方向可分为:对交流和单边流。
按波纹形式可分为:人字波、平行波、球形波和异形波。
按板片的结构可分为兑成型和肥对称型。
按流道深浅可分为:深槽波纹浅槽波纹。
可拆板式换热器的组成结构:框架、波纹板片、密封胶垫。
板式换热器的优点:(重点)1换热效率高。
采用人字形波纹在水水交换下传热系数达到6000W(m².K),,在一般情况下也能达到2000~3000 W(m².K)。
2针对性强。
对于不同的工况条件,不同的介质,有多种材料以及波纹形式供选择。
3结构紧凑,重量轻。
与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相比较,在换热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占地面积仅为列管式的十分之一。
4适应性强。
可用于绝大多数换热工艺,跨行业、跨领域,对于一般的液-液,气-液交换都有很好的效果。
5热损失小。
由于板式换热器是全封闭的换热设备,不会产生热量散失在空气中的情况,热能能全部加以转移和利用。
6拆装维修方便,通过吊孔吊装,脚底三点固定安装,安装空间固定后在拆卸时不需要额外的空间,板片可以卸下清洗,密封垫损坏后更换也非常方便。
缺点(仅作了解)1承压性能较低。
由于可拆板式换热器通过胶垫密封,一般工作压力不超过2.0MPa,并且设备面积越大,承压性能越差。
2工作温度比较低。
采用密封胶垫的密封的板式换热器一般工作温度都在200°C以下。
短时间内可以略高。
但对密封垫的损坏非常严重。
3不适用与杂质较多的介质。
波纹板的波纹深度一般在2~7mm,这样的深度易于介质形成喘流。
当介质杂质较多时,极易堵塞流道,减小换热面积,降低换热效果,严重时还会损坏板片造成两种介质混合。
板式换热器教材

板式换热器培训教材编制:审核:批准:姚电检修田湾项目部静机专业一、作用及功能板式换热器是由框架和板束组成,传热板片和密封垫片组成板束,传热板片四角开有角孔,密封垫片和传热板片安装在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之间的框架内。
工作介质分别在两相邻的传热板片所形成的狭窄而曲折的通道中流过,冷、热介质依次通过各个流道,中间隔一层传热板片,冷、热介质的传热过程实际上就是热介质的热能传递给冷介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温度较高的热介质通过传热板片将热能传递给温度较低的冷介质,温度较高的热介被冷却,热能减少;温度较低的冷介质被加热,热能增加。
通过热能转移来实现热工工艺的要求。
二、结构特点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波纹形的传热板片,按一定的间隔,通过橡胶垫片压紧组成的可拆卸的换热设备。
板片组装时,两组交替排列,板与板之间用粘结剂把橡胶密封板条固定好,其作用是防止流体泄漏并使两板之间形成狭窄的网形流道,换热板片压成各种波纹形,以增加换热板片面积和刚性,并能使流体在低流速成下形成湍流,以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板上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泄集管,两种换热介质分别流入各自流道,形成逆流或并流通过每个板片进行热量的交换。
(一)板式换热器的优点:(1)体积小,占地面积少;(2)传热效率高;(3)组装灵活;(4)金属消耗量低;(5)热损失小;(6)拆卸、清洗、检修方便;(二)板式换热器的缺点:板式换热器缺点是密封周边较长,容易泄漏,使用温度只能低于150℃,承受压差较小,处理量较小,一旦发现板片结垢必须拆开清洗。
三、技术参数板式换热器是将薄的金属板片(一般0.4~0.8mm的不锈钢板)冲压成为波纹状,周边卡扣或张贴合成橡胶类的密封垫片,每一张传热板片为一个传热单元,板片两侧的高温流体和低温流体在板片和密封垫片组成的空间里对流或并流进行热交换。
通过上下两根拉杆将传热部分固定在固定板(框架板)和活动板之间,并用长的螺栓紧固。
⑴单板计算换热面积a—在垫片内侧参与换热部分的板片展开面积,按下式计算:a = φ·a1式中a—单板计算换热面积,m2;φ—展开系数,板片展开面积与投影面积之比,按下式计算:φ= (φ≈1.15~1.3,一般φ≈1.2)式中t′—波纹节距展开长度,mm;t —波纹节距,mm;a1 —在垫片内侧参与换热部分的板片投影面积,m2。
板式换热器培训

integritas
perilaku positif
komitmen
perbaikan berkesinambungan
inovasi
loyal
1.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i. 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 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
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
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
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
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integritas
perilaku positif
komitmen
perbaikan berkesinambungan
inovasi
• f. 价格低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 式约低40%~60%。
• g. 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 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 h. 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 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komitmen
perbaikan berkesinambungan
inovasi
loyal
板片
大角度波纹
小角度波纹
大角度波纹设计,提高 传热系数,阻力降偏大;
小角度波纹设计,降 低阻力降,传热系数较小
设计选型时,根据工 况参数的不同,合理选用 相应的板型,达到最佳的 使用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ntegritas
integritas
《板式换热器培训》课件

板式换热器的原理
解释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热量传递和流体 流动的过程。
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场景
探讨板式换热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如电力、 化工和食品制造等。
三、板式换热器的组成和结构
1 板式换热器的组成部件
介绍板式换热器的核心组成部件,如板片、密封垫等。
2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
探讨板式换热器相较于其他换热器的独特结构特点和优势。
分享食品制造厂中板式换热器 的典型应用案例,如糖浆处理 和液态灌装。
七、总结和问答
1 板式换热器的优点和缺点
总结板式换热器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该技术的适用性。
2 问题答疑
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板式换热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望板式换热器的未来,探讨可能的技术突破和市 场前景。
六、板式换热器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电厂的板式 换热器应用
详细介绍电厂中板式换热器的 应用情况,包括烟气余热回收 和锅炉系统。
案例二:化工厂的板 式换热器应用
探讨化工厂中板式换热器的应 用领域,如溶剂回收和废气处 理等。
案例三:食品制造厂 的板式换热器应用
《板式换热器培训》PPT 课件
欢迎参加《板式换热器培训》课程!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换热器的原理、 用途、维护和最新技术进展。
一、换热器的概念和分类
换热器的定义
学习换热器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了解其在热能转移中的作用。
换热器的分类
介绍换热器的不同分类方法,包括传统分类和新型换热器的介绍。
二、板式换热器的原理和使用
四、板式换热器的维护和保养
1 板式换热器的常见故障
列举常见的板式换热器故障,并提供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及应用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
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工业,矿山,电厂,核电厂, 海上石油平台,机械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医药,化工,造纸,纺织, 船舶,供热等领域,可加热,冷却,蒸发,浓缩,杀菌,热回收等。
12
4.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板式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板式换热器种类较多,每种都有相适应的工况,工程设计中应首先对此作选择。 温度在200℃以上,压力大于2Mpa,可以选择钎焊式板式换热器 对于拆卸比较频繁的,可选用可拆式换热器
4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传热板片
传热板片是板式热交换器的关键件。它的设计主要 考虑两方面因素:
(1) 使流体在低速下发生强烈湍流,以强化传热; (2) 提高板片刚度,能耐较高的压力。
板片以人字形波纹板和水平平直波纹板为应用最广。
板片材料
不锈钢
净水、河水、食用油、矿物质
SUS304/316/316L/310S/904
两侧流量相差较大时,流量小的一侧应采用多程布置,以提高流速,增强换热效果;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流程时,尽可能采用单程(全并联),使设备在使用时拆卸维修都
9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10
3.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和应用
板式换热器的优点
1.传热系数高 不存在旁路,板片相互颠倒,流体在流经相邻两板间的通道时形成复杂三 维旋转流动,能使流体以较低的雷诺数在板片中形成急剧湍流,热传导快,传热系数高 2.修正系数大,冷、热流体流动平行于表面,没有旁路,冷、热流体之间的温度非常接近, 温差极小,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3.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 4.容易改变换热面积和流程,适应性强方便地增加或减少几板,就可以实现增大或减小传 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的布置,可以变化流程组合,适合于新的换热条件 5.内部充分湍流,所以易于扩散,不易结垢;只要螺栓松动,可以轻松地打开并取出板片, 清洗或更换板片,,易清洁,易维护,安全 6.板式换热器只有板片外面和垫片暴露在大气中,热量损失小,通常在1%左右
垫片材质
材质
适用流体
适用最高温度
丁腈橡胶 水、海水、矿物质、盐水
110-140℃
丁苯橡胶
一般非油介质
180℃
丁基橡胶 有机酸、无机酸、浓碱液
140℃
三元乙丙橡胶 热水、蒸汽、酸、碱
150-170℃
氟橡胶
高温水、酸、碱、有机溶 剂
180℃
氯丁橡胶 酸、碱、矿物质、润滑油
130℃
硅橡胶
食品、油、脂肪、酒精
板式换热器的缺点
1.容量较小,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 2.工作压力,温度不宜过大,有可能泄露 3.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 传热面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状波纹,因此压力损失大。 4.易堵塞 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中含有较大的固体颗粒或纤维质,
就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11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姓名: 指导教师:
主要内容
1. 板式换热器的研究背景和发展 2.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原理 3. 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及应用 4.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1
1. 板式换热器的研究背景和发展
板式热交换器是近几十年来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的 一种新型高效、紧凑的热交换器。它由一系列互相 平行、具有波纹表面的薄金属板相叠而成,比螺旋 板式热交换器更为紧凑,传热性能更好。
180-220℃
石棉
常见流体
250-260℃
7
7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压紧装置
它包括固定与活动的压紧板、压紧螺栓。 它用于将垫片压紧,产生足够密封力,使得热 交换器在工作时不发生泄漏,通过旋紧螺栓来 产生压紧力。
框架形式
板式热交换器有多种框架形式:双支撑框 架式、悬臂式、带中间隔板双支撑框架式等。
2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板式换热器按构造分为可拆卸 (密封垫式)、钎焊式两类, 以可拆卸式的应用为最广。它 们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可拆卸板式换热器由三个主要 部件:传热板片、密封垫片、
➢压成紧。装置及其他一些部件等组
3 3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 在固定压紧板上,交 替地安放一张板片和一个 垫片,然后安放活动压紧 板,旋紧压紧螺栓即构成 板式换热器。 ➢ 各传热板片按一定的 顺序相叠即形成板片间的 流道,冷、热流体在板片 两侧各自的流道内流动, 通过传热板片进行热交换。
双支撑框架式
悬臂式
带中间隔板双撑框架式
8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流程组合
为了满足传热和压力降的要求,对于板式热交换器可进行多 种方式的流程和流道数的配置。
流程: 在相同的流体相同流动方向的一组平行流动通道
流道:相邻的两个板组成的间隙内的介质流动通道。 流体的流动可以是串联、并联(这时形成纯逆流)和混联(一种流体 为并联,而另一种流体为串联)。 流程可以是单流程或多流程,两流体的流程数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选择板片
主要考虑需要达到的换热效果以及压降要求: 若承压要求在1.2Mpa以上,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人字形波纹 若压降要求较小而对换热效果要求不高,可选用平直形波纹 对于压降与换热效果都有一定要求的工况,还可以选择热混合板片
流程组合的选择
板型对称、冷热介质流量相当的情况,宜采用等程布置,使介水溶液
钛及钛钯合金
海水、盐水、盐化
镍Ni200
高温、高浓度苛性钠
哈氏合金C276/D205/B2G
浓硫酸、盐酸、磷酸
钼Mo254
稀硫酸、无机水溶液
石墨
盐酸、中浓度硫酸、磷酸、氟
酸
5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传热板片
6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密封垫片
安装于密封槽中,防止流体的外漏和两流体之间内漏,运行 中承受压力和温度,而且受着工作流体的侵蚀,在多次拆装后还 应具有良好的弹性。为了能及时发现内漏,在密封垫片上开有凹 槽(信号孔),出现泄漏,流体将首先由此泄出。
应用面很广,适宜用于医药、食品、制酒、饮料合 成纤维、造船、化工等工业,并且随着板型、结构 上的改进,正在进一步扩大它的应用领域。
国内的生产厂家有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板式换热器厂、天津 太平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我国在板式热交换器的设计与 制造上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国外著名的生产厂家有瑞典AFLA-LAVAI公司、 英国APV 公司、日本日阪制作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