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课件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课件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
中医养生术----鸣天鼓
方法: 两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两骨做响声,每天早晚进行,叩击次数20-40次。 作用 调补肾气、缓解症状、开慧增智。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
思考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阴阳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3.阴阳学说是如何说明人体病理变化? 4.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如何?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偏衰 阴衰(虚)或阳衰(虚),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正常范围


平衡


正常范围


平衡
阳虚则寒:即阳气虚损,不能制阴,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形成虚寒证。
阴虚则热:阴液不足,不制阳气,阳相对偏盛,出现热象,为虚热证。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
症状
感冒病
表热证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
医学院—陈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灵枢·病传》: 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
*


正常范围
虚 阴


虚 阳

中药学2阴阳五行ppt课件

中药学2阴阳五行ppt课件
第二章 阴阳五行
阴阳 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中国古代哲学理论。
研究自然界事物的运 动规律,并用以解释 宇宙间事物的发生发 展变化的理论。
阴阳鱼太极图
1、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部分构成; 2、构成事物的阴阳两部分,都不是纯阴或纯 阳,它们都包含着小于自己的反面,通常称 大阴含小阳和大阳含小阴。
阴阳 学说
又称“子病犯母”或“子盗母气”。
次序与相生相反:肝病传肾,肾病 传肺,肺病传脾,脾病传心,心病 传肝。
临床常见:心肝血虚:由心血不足, 再累及肝脏,而使肝血亏虚,形成心肝 血虚;心肝火旺:若心火亢盛,然后 波及到肝,引动肝火,则可出现心肝火 旺病证.
五行 学说
五行相克: 是指木、土、水、火、金
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 关系。
五行 学说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
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 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木生 火生 土 生 金 生 水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例: 木生火, 故“生我”者为木, 木为火之 “母” 火生土, 故“我生”者为土, 土为火之 “子”
五行 学说
用五行相生说明五脏关系
阴阳 学说
参考答案
1.本病证属阴证、寒证。
2.冬季为寒气主令。患者由于感受寒邪,使 机体出现阴阳失衡。寒为阴邪,阴邪偏盛 所形成的疾病性质是寒证。阴寒之邪侵袭 经脉 ,则四肢关节冷痛,屈伸不利。阴 邪偏盛,阴长则阳消,体内阳气相对不足, 温煦功能减退,故畏寒、肢体不温。患者 触冷水或遇风寒疼痛加重,意为随寒邪加 重而症状加重,反之则减轻,说明阴长则 阳消,阳长则阴消,这也提示可用温热祛 寒的方法来求得阴阳的平衡,以达到治愈 该病的目的。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例: 中午——阳中之阳
昼——阳 黄昏——阳中之阴
一天之中 午夜——阴中之阴
夜——阴 平旦——阴中之阳
注意:阴阳的两个主导
第一个主导——阴阳之间和谐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 为主导。
“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更为具体的 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个家庭关系。大家设 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 南,一个面北,水火不相容,那这个日子怎么过,连基本 的日子都没法过,更不要谈事业了。所以,家庭的关系, 夫妇的关系,阴阳的关系应该以协同为主导。
说明:
1、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部分构成;
2、构成事物的阴阳两部分,都不是 纯阴或纯阳,它们都含着小于自己 的反面,通常称大阴含小阳和大阳 含小阴。
知识拓展
1、愚公移山的故事-----《列子》 :“帝感其诚,命夸 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 之阴,无陇断焉。”
2、阴奉阳违:阳是太阳,引申为表面的意思阴指黑暗, 引申为背面的意思,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正面奉 承你,背面贬损。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1、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熟悉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3、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节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鱼太极图 它是以黑白阴阳两个鱼形纹组成的 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古哲学术 语,意为派生万物本原,它形象的 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 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它展现了一 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
(2)相关性
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 面才能用阴阳来说明。

阴阳五行精品PPT课件

阴阳五行精品PPT课件

1.阴阳偏胜(盛)
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导致机体阴或阳高 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阳胜则热”
(1) 阳偏胜
实热证
“阳胜则阴病” 实热伤阴
“ 邪气盛则实 ”
(制约太过)
“阴胜则寒”
“阴胜则阳病”
(2) 阴偏胜
实寒证
实寒伤阳
邪气盛 生理调节范围
正气虚
阴阳平衡示意图
生理调节范围
阴阳偏胜示意图
2.阴阳偏衰(虚)
(二)阴阳对立制约──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 体中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其含义有二:
1.阴阳对立,是指阴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 现象,或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矛盾的,相对立的, 因而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
2.阴阳对立可导致阴阳的相互制约,即阴阳双方的相 互抑制,从而维持阴阳相对平衡。
3.阴阳消长与平衡的关系 阴阳消长是绝对的,无休 止的,而阴阳平衡是相对的、 动态的。
(五)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总体阴阳属性的改 变,即属阳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阴,属阴 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阳。
在一定条件下


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的关系: 消长是转化的必要条件,而转化则是消长的结果。阴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用阴阳的概念及其运动变化规 律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临床实践的一种独 特思维方法。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
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 的属性概括。它既可以标示相 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 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 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阳转化一般出现在阴阳消长变化的极期阶段,即所谓“物 极必反”。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精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精ppt课件
。 ❖ 如:天为阳,火为阳,热为阳,白天为阳
❖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 晦暗的,都属于阴。
.
17
小问题
河南岸河北岸怎么分阴阳? ????
.
18
河南岸为阴, 河北岸为阳。
原因:河的南岸日光照不到,为阴。 河的北岸日光照的到,为阳。
.
19
小知识
带阳的城市有名字有哪些?举例。
洛阳、淮阳、等带阳的城市名字怎么来的?
北—阴(山北、. 阴坡)
15
❖ 阴阳双方,在对立统一中始终处于“阳消
4.阴阳的消长 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之中 。
昼--- 阳
上午—阳渐长,阴渐消—阳中之阳
下午—阳渐消,阴渐长—阳中之阴
1
夜—阴 上半夜-X见长,x渐消—阴中之阴

下半夜—x渐消,x渐长—阴中之阳

春分——阴阳各半,昼夜均而寒暑平;
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 象相互对立双方的的概括。
.
11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阴阳对立
❖ 阴阳互根
❖ 阴阳消长
❖ 阴阳转化
.
12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气候变化,人类社会、机体自身, 都普遍存在着两两对应的“两端现象”,
例如:
天·日·明··增长·上·外·动·刚…—阳
地·月·暗··消亡·下·内·静·柔…—阴
举案例:每人1个
自然界
春(湿)—秋(燥) 夏(热)—冬(冷)
.
13
2.阴阳的互根
❖ “阴”“阳”任何一 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 独立存在。
❖ “阴阳相倚” ❖ “阴阳互根”
❖ “阴”“阳”双方互以对方 为“生”、“化” 的条件。

中医学基础(阴阳五行)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阴阳五行)PPT课件

阴阳概念的理解
阴阳与矛盾的区别 相同:均含有对立统一的属性。 不同: 矛盾指事物内部对立的诸方面之间又互相排斥又互 相依赖的关系。矛盾范畴的对立面对对象的性质不加 任何限定,不分主次,因此矛盾是最抽象,最一般 的哲学概念,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阴阳对事物或现象作出了另外一些特殊的 质的规定(如:有关联性),因而对于同一对 事物阴阳所指往往是确定的,不可互换。 如:上,下是一对矛盾,上为阳,下为阴, 二者不可互换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交感互藏 3.意义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基础和纽带。 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交感互藏 4. 应用 对“心肾相交”机理的解释,并指导临床。 生理上,心在上,为火脏,属阳而内含真阴;肾居下, 为水脏, 属阴而内寓真阳。肾阴在其内含真阳的鼓动下,上济心阴, 以制心火,使其不亢;心火在其内含真阴的作用下,下助 肾阳,以暖肾水,使其不寒。如此则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维持了心肾水火之间的协调平衡。 病理上,为“心肾不交”。即心肾水火之间的协调平衡失常。 治疗上,肾阴亏虚不能上济者,当补肾阴,而肾阳虚衰不能鼓动 肾阴上济者,当温肾阳;心火不足,不能下温者, 当温通心阳,而心阴亏虚,不能牵掣心火下行者,当 滋心阴。
阴阳概念的理解
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阴阳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中撇开个别的,非
本质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而形成的具 有一般意义的概念,因而它不再特指某一具体事 物或现象,其本身亦无实物可见。所以《灵枢·阴 阳系日月》曰:“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阴阳概念的理解
阴阳的基本特性: (如何划分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
阴阳概念的理解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不是绝对的,固定的) 1 事物的阴阳属性可因其比较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相比较而存在) 如:夏←————秋————→冬 2 阴阳之间可再分阴阳。(阴阳的可分性) 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上午为阳中之阳, 下午为阳中之阴。 前半夜为阴中之阴, 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3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如:阴→阳;阳→阴

阴阳五行学说PowerPoint全面版

阴阳五行学说PowerPoint全面版

❖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 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 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 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 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
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
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
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
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 力,重取则无脉。
❖ 2、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阴阳互根)
❖ 阴和阳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 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上——下 男——女
❖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可分而不可离。
❖ 气与血,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为血 之帅,血为气之母。
❖ 3、阴阳相互消长
❖ 阴阳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阳消阴长”或 “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下降的特性。 ❖ 土:稼穑,具有承载、生化、收藏、进纳
的特性。 ❖ 水:润下,具有滋润、寒凉、向下的特性。
五行归类: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和人体有关的事物和现象 按其属性、形态相类同的,分别归纳成五大类:

春-夏-秋-冬
❖ 4、阴阳的相互转化
❖ 事物的阴阳两个面,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以各自向着 相反的方向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PPT课件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PPT课件
❖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 ❖ 2、说明人的生理功能 ❖ 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 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
2022/1/6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 阴阳学说认为: ❖ 从人体部位来分,上部为阳,下部为
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 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 阴。
5 2022/1/6
4 2022/1/6
5
2022/1/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 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
2022/1/6
2、举例
阳 温热 干燥 火 清 动 轻 上 明
阴 寒冷 湿润 水 浊 静 重 下 暗
7
2022/1/6 二、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 阴阳对立 • 阴阳互根 • 阴阳消长 • 阴阳转化
❖ 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在持续高烧 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 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 转化为阴的表现。
2
2022/阴1/6 阳消长、转化的联系和区别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 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 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20三22/1/6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上的应用
8
2022/1/6
1、阴阳对立
❖ 是指一切事物 都存在着性质 相反两个方面 。 如上与下、 天与地、动与 静、升与降等 等。
9
2022/1/6
2、阴阳互根
❖ 是指阴阳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 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 ;
❖ 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 。
水克火: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 心火的亢烈。
火克金: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 肺金清肃的太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学说认为, 自然界的不同事物可 以分成阴阳,同一事 物也可以分成阴阳。
2021/3/9
医学课件
4
2021/3/9
医学课件
5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 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
2021/3/9
医学课件
6
2、举例 阳 温热 干燥 火 清 动 轻 上 明 阴 寒冷 湿润 水 浊 静 重 下 暗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课件
2021/3/9
医学课件
1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021/3/9
医学课件
2
第一节 阴阳学说
❖ 基本概念 ❖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上
的应用
2021/3/9
医学课件
3
一、基本概念
1、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 一切事物或现象对立 双方属性的概括。
2021/3/9
医学课件
15
2、说明人的生理功能
❖ 中医学认为 ❖ 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属
阳; ❖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平衡状态
的结果。
2021/3/9
医学课件
16
❖ 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 阴阳学说认为 ❖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
2021/3/9
医学课件
17
阴阳失去平衡的表现
2021/3/9
医学课件
11
4、阴阳转化
❖ 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可以变成阳, 阳也可以变成阴。
❖ 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在持续高烧 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 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 转化为阴的表现。
2021/3/9
医学课件
12
阴阳消长、转化的联系和区别
❖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 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 ❖ 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 ❖ 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味色 化 气 方 季
脏腑 官 体 志 声
酸青 生 风 东 春 木肝 胆 目 筋 怒 呼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哭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2021/3/9
2021/3/9
医学课件
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上的应用
❖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 ❖ 2、说明人的生理功能 ❖ 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 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21/3/9
医学课件
14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 阴阳学说认为: ❖ 从人体部位来分,上部为阳,下部为
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 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 阴。
2021/3/9
医学课件
21
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 ❖ 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 ❖ 闻诊声音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者属阴; ❖ 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热证属阳;
而病位在里属阴,寒证属阴等。
2021/3/9
医学课件
22
❖ ❖
2021/3/9
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 的。
❖ 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 ❖ 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 ❖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
2021/3/9
医学课件
10
3、阴阳消长
❖ 是说阴阳是在不断减少或增加的。
❖ 比如白天阳盛,而夜间阴盛。
❖ 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阴气渐衰, 即阴消阳长;
❖ 而从中午到子夜,阴气渐长,阳气渐 衰,即阴长阳消 。
2021/3/9
医学课件
7
二、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 阴阳对立 • 阴阳互根 • 阴阳消长 • 阴阳转化
2021/3/9
医学课件
8
1、阴阳对立
❖ 是指一切事物 都存在着性质 相反两个方面。 如上与下、天 与地、动与静、 升与降等等。
2021/3/9
医学课件
9
2、阴阳互根
❖ 是指阴阳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一、 基本概念 二、 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上的应用
2021/3/9
医学课件
25
一、 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 金、水五种物质 的运动。
2021/3/9
医学课件
26
二、 内容 1、事物属性的五行规类 2、五行的基本内容 。
2021/3/9
医学课件
27
2、事物属性的五行规类
自然界

人体
五五 五 五 五 五 行 五 六 五 形 情 五
如对于阴虚所引起的的虚热证,要以补阴 药(麦冬、枸杞子、龟板等)来补阴虚; (六味地黄丸等方剂来补阴)
对于阳虚所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补阳药
(鹿茸、杜仲、淫羊藿等)以补阳。(金
贵肾气丸补阳来)
医学课件
23
❖ 在中药学上 ❖ 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
属阳。
2021/3/9
医学课件
24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021/3/9
2021/3/9
医学课件
30
相克的含义
1.相克即相互克制和 相互约束。
2.五行的相克次序为: 木克土,土克 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 木。
2021/3/9医学Biblioteka 件31相生相克的意义
1.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生,事物就无法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
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2021/3/9
医学课件
19
❖ 3、阴阳互损: 指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 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 “阴阳两虚”。
2021/3/9
医学课件
20
❖ 4、阴阳转化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阴 可以转化成阳,阳可以转化成阴。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重 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医学课件
28
3、五行的基本内容
❖ 五行的基本内容: ❖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的关系。
2021/3/9
医学课件
29
相生的含义
1.相生即相互资生(滋生)和 相互助长。
2.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
3.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 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 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 1、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
则热,阴胜则寒”。
2021/3/9
医学课件
18
❖ 2、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指 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 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 症状,即 “阴虚则热” ;
❖ 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 寒症状,即“阳虚则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