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各项指标的定义
油品相关术语解释

油品相关术语解释1、石油:地下天然存在的,主要是由多种烃(可以含有像硫、氧、氮那样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kg/m3或g/cm3表示。
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简单判断油品性能上。
3、硫含量:是指存在于油品中的硫及其微生物(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等)的含量。
燃料中硫含量大时,燃烧后会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硫再转变为三氧化硫,遇凝结水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硫酸,对机件进行腐蚀,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4、硫醇硫:是喷气燃料或汽油中有腐蚀活性的物质,通式为R*SH。
硫醇硫不仅引起燃料系统的腐蚀,还会引起发发动机本身的腐蚀和腐蚀密封橡胶,特别是挥发性的硫醇具有特殊刺激性臭味,造成大气污染。
5、残炭: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进行加热蒸发和裂解期间所形成的残留物。
残炭多说明油品容易氧化生胶或生成积炭。
6、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被煅烧后所剩下的残留物。
发动机燃料灰分大,会增加气缸体的磨损。
7、什么是油品的馏程?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8、什么是辛烷值?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
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
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测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所得值也不一样,因此,引用辛烷值时应该指明所采用的方法。
9、什么是马达法辛烷值?以较高的混合气温度(一般加热至149℃)和较高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900转/分)的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得辛烷值。
10、什么是研究法辛烷值?以较低的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600转/分)的中等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定的辛烷值。
11、什么是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气压是用来说明油品蒸发能力的大小和油品在管道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以及贮运时损失轻质馏分的倾向。
润滑油的各项指标含义

润滑油的各项指标含义1、粘度黏度就是液体流动时流体的内阻力,也就就是油品的内摩擦力,就是表示油品油性与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黏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而流动性越差。
一般所讲润滑油膜的厚薄就就是指黏度的大小。
黏度越高的油品,所形成的油膜会越强,但液体流动阻力亦会增加。
所以,选用适当的黏度就是选择润滑油的首要条件,也因此,工业润滑油以黏度值作为润滑油的号数(ISO黏度级别)。
例如,ISO黏度级别VG 46 就就是40℃的运动黏度值为46±10%。
黏度的测量方法就是∶在规定温度下,规定量的油流经一个细管的时间来衡量。
(如左图)。
测量用的玻璃管与被测油置于恒温的水浴中在规定温度下恒温玻璃管上有刻度,乘上时间,便可得出黏度,单位就是mm2/s。
2、粘度指数润滑油的黏度对润滑的效果影响很大,而温度则就是影响黏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参数。
温度变化时,润滑油的黏度也随著变化,温度升高则黏度变小,温度降低则黏度变大。
为了使机器得到良好的润滑,就需要润滑油在机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保持合适的黏度。
因此,我们希望润滑油的黏度受温度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小。
润滑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就就是所谓的黏温性能。
通常,润滑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小谓之黏温性能好;反之,则谓之黏温性能差。
润滑油的黏温性能与其组成有关,由不同原油或不同馏份或不同精制工艺制得的润滑油之黏温性能会不相同,一般环烷基油的黏温性能差,石蜡基油的黏温性能好,而加氢裂化油的黏温性能更好。
评价油品的黏温特性最广泛采用黏度指数(简写VI),这就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品质指标。
黏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黏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黏温性能越好。
黏度指数就是用黏温性能较好(VI=100)与黏温性能较差(VI=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及100℃的黏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
黏度指数最简便、快捷的求取方法就是通过已知该油品的40℃与100℃运动黏度从《石油产品黏度指数表》(GB/T2541-88)中求取。
油品检测指标说明

油品(汽油)检测相关指标介绍1.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
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
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
RON 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AKI: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和MON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
RON和MON的关系应该是RON ≈MON+10 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
3. 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4. 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
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
汽油指标参数标准

汽油指标参数标准汽油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广泛用于汽车和机械设备中。
为了保证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指标参数标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汽油指标参数标准。
1.燃烧性能指标燃烧性能指标是衡量汽油燃烧效果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指标有辛烷值和苯值。
辛烷值是指燃烧性能与正辛烷相比较的指标,一般辛烷值越高,燃烧性能越好。
苯值是指汽油中苯的含量,苯的含量越高,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越多。
2.清洁性能指标清洁性能指标是衡量汽油中杂质和污染物含量的指标。
主要包括硫含量、铅含量、磷含量和多环芳烃含量等。
这些杂质和污染物的含量越低,汽油的清洁性能越好,对环境的污染越小。
3.抗爆性能指标抗爆性能是指汽油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的抵抗爆炸的能力。
抗爆性能主要通过研究油品的辛烷值和燃烧速度来评估。
辛烷值越高,燃烧速度越慢,汽油的抗爆性能越好。
4.密度和挥发性指标密度是衡量汽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密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能量释放越大。
挥发性是指汽油在不同温度下蒸发的能力,一般而言,汽油的挥发性越好,冷启动性能越好。
5.氧化安定性指标氧化安定性是指汽油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抗氧化性能。
氧化安定性不佳的汽油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油泥和沉淀物,影响燃烧性能。
6.化学成分指标化学成分指标主要评估汽油中各种组分的浓度。
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硫化物、芳烃、饱和烃和烯烃等。
这些组分的含量会对汽车发动机的运行和排放性能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汽油指标参数标准主要包括燃烧性能、清洁性能、抗爆性能、密度、挥发性、氧化安定性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保护环境并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柴油和汽油质量指标

柴油和汽油质量指标柴油的质量指标1.硫含量:柴油的硫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的硫含量会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害。
因此,低硫柴油已成为全球趋势,各国及国际机构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柴油硫含量的标准。
2.凝点:柴油的凝点是指其在低温下变硬或变为凝固态的温度。
凝点过高会导致柴油在低温下无法流动,影响燃料系统和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凝点越低越好。
3.闪点:柴油的闪点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遇到明火或火花时能够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柴油越容易引燃,因此安全性会相应减低。
在运输和储存柴油时,要注意确保闪点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4.密度:柴油的密度是指其单位体积质量,与油品的能量密度有关。
一般来说,密度越高,柴油的能量密度也越高,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和动力。
5.粘度:柴油的粘度是指其流动性的程度。
粘度过高会导致柴油的供应和燃烧困难,对喷油嘴等燃油系统造成磨损。
因此,粘度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以保证柴油的流动性。
汽油的质量指标1.辛烷值: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炸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汽油品质的关键参数之一、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抗爆炸能力越强,对发动机的反应性和燃烧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2.硫含量:汽油中的硫含量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高硫汽油会产生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酸雨和空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低硫汽油对于环境保护及健康至关重要。
3.密度:汽油的密度影响其能量密度,高密度汽油通常能提供更多的能量。
不过,密度过高也会影响汽油的喷射和燃烧性能,因此,密度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
4.蒸发性:汽油的蒸发性是指其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汽化的能力。
汽油的蒸发速度对发动机的正常启动、低温运行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蒸发速度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5.粘度:汽油的粘度对于燃料供应系统和发动机的工作很关键。
粘度过高会导致汽油供应不畅,拖慢喷油嘴等动作,影响燃烧和动力输出。
油品理化参数范文

油品理化参数范文油品理化参数是指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包括密度、粘度、闪点、凝固点、蒸汽压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油品的品质和适用性,对于油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常见的油品理化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1. 密度:指油品的质量与体积之比,通常以其相对密度表示。
相对密度是指与水的密度比值。
常见的相对密度单位是kg/m³或g/cm³。
2. 粘度:指油品的黏滞性。
粘度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两种。
动力粘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油品的流动速度与单位压强之比。
运动粘度是指单位长度上承受单位剪切应力的油品上的转速与半径之比。
粘度通常以运动粘度的单位Pascal秒(Pa·s)表示。
3.闪点:指油品在一定条件下开始释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判断化学品易燃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闪点单位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4.凝固点:指油品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凝固的最低温度。
凝固点是衡量油品低温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凝固点单位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5. 蒸汽压:指油品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与大气之间达到平衡时的压力。
蒸汽压与油品的挥发性相关,对于燃油和溶剂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蒸汽压单位是帕斯卡(Pa)或毫巴(mbar)。
6.确定烃类成分的量和种类:通过色谱仪对油品中的烃类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烃类成分的量和种类。
油品中的烃类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
烃类组成对于油品的性质和用途具有重要影响。
7.确定非烃类成分的含量:油品中还可能含有硫、氮、氧和杂质等非烃类成分。
这些成分对油品的品质和环境影响有一定影响。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可以确定非烃类成分的含量。
8.硫含量:指油品中含有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硫含量是衡量油品甲醇对环境影响的重要参数。
硫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9. 酸值:指油品中酸性物质的含量。
油品中的酸性物质能够与金属结合形成酸性物质,对设备和管道以及燃烧设备产生腐蚀作用。
油品指标

⏹粘度就是液体的内摩擦力。
润滑油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时,油分子之间产生的阻力使润滑油无法进行顺利流动,其阻力大小称为粘度。
⏹1、运动粘度: (1)、流体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的比值称运动粘度。
(2)、是指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
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尺度,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m²/s。
SAE(Society of Engineers)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SAE30粘度范围: 9.3—12.5;SAE40粘度范围:12.5—16.3SAE50粘度范围:16.3---21.990 13.5-24 140 24-41⏹40度粘度倾点不高于闪点不低于⏹32# 28.8 -35.2 -15 160⏹46# 41.6-50.6 -9 180⏹68# 61.2 -74.8 -9 180⏹油品的闪点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使油面上方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同给定的小火焰接触发生闪火现象时的最低温度。
润滑油闪点的高低,取决于润滑油质量的轻或重,或润滑油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
轻质润滑油或含轻质组分多的润滑油,其闪点就较低。
相反,重质润滑油或含轻质组分少的润滑油,其闪点就较高。
闪点是表示润滑油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单级油30-220℃40-225℃50—230℃⏹0W 5W—200℃10W -205℃15W 20W-215℃⏹75W-150℃80W- 165℃85W/90 -165 ℃140-180℃⏹油品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冷却时,还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0W -40℃5W -35℃10W -30℃15W -25℃20W -20℃齿轮油成沟点:75W -45℃80W -35℃85W -20℃32#.46#68#100#液压油运动粘度(40℃)mm2/s 28.8-35.2 41.4—50.6 61.2-74.8 90-110 GB/T265\r\n闪点(开口)℃.......不低于160 180 180 180 GB/T3536\r\n倾点℃...................不高于-15 -9 -9 -9 GB/T3535\r\n机械杂质%.........................不大于无GB/T511\r\n水分%.............................不大于痕迹GB/T260\r\n泡沫性(泡沫倾向/泡沫稳定性)(I、II、III)ml/ml........................不大于150/10 GB/T12579 \r\n氧化安定性(酸值达到2.0mgKOH/g)/h不小于1000 GB/T12581\r\n叶片泵试验(100小时,总失重)/mg.不大于100 GB/T0307\r\n承载能力试验(A/B,3/90)失效级....不小于10 GB/T0306\r\n抗乳化性(40—37—3)/min.........不大于30(54℃)40(54 ℃)40(54℃)30(82℃)GB/T7306\r\n粘度指数..........................不小于95 GB/T2541\r\n\r\n主要性能:\r\n1、优良的抗磨、防锈、防腐性、减缓设备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一、粘度(VISCOSITY)对于燃料油,我们经常会见到诸如180cSt、380cSt这样的分类。
这里我们对所有油品经常会用到的各项指标做简单的介绍。
cSt为Centistoke(厘沲)的缩写,cSt是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单位“沲”(Stoke)的百分之一,简写cSt。
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
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粘度一般较大。
但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单决定于粘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粘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施的:通常的概念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粘度上升。
由于粘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粘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
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粘度的效应尤其显著。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
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
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重要参数。
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粘度相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粘度有密切关系。
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诸如残渣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往往以粘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爆性就是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爆震
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辛烷值(英语:Octane Number)是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燃料抵抗爆震的指标(该指标一般适用于描述汽油的性能),辛烷值越高表明结构复杂的烃百分比高,抗震爆的能力越好,汽油燃烧得越平稳。
辛烷值一般是区分不同等级汽油的关键标准。
镏程:在标准条件下,蒸馏石油所得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
即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馏出来的油品数量和温度的标示。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整个馏程包括的项目有初馏点和终馏点(或干点),汽油还包括10%、50%、90%馏出温度、残留量、损失量这三个项目。
整个馏程包括的项目有初馏点和终馏点(或干点),汽油还包括10%、50%、90%馏出温度、残留量、损失量这三个项目。
干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时,温度计水银柱在继续加热的情况下停止升高并开始下降时的最高温度。
残留量:指停止蒸馏后,存在于烧瓶内的残油的体积百分数。
在试验中,当到达干点前瓶内尚有微量液体烃类和胶状物质,因局部过热而分解。
生成的气体与烃类蒸汽在瓶内形成白雾,并在瓶底下沉积一些积碳。
损失量:指蒸馏过程中,因漏气、冷凝不好和结焦等造成试油损失的量,以100ml试油减去液和残留量即得。
闪点就是可燃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长期储存或长期高温下使用时抵抗热和氧的作用,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
由于氧化,往往发生游离碱含量降低或游离有机酸含量增大,滴点下降,外观颜色变深,出现异臭味,稠度、强度极限,相似粘度下降,生成腐蚀性产物和破坏润滑脂结构的物质,造成皂油分离。
因此,在润滑脂长期储存中,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防止阳光曝晒,并应定期检查游离碱或游离有机酸、腐蚀性等项目的变化,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性能。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一切液态流体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倾点(英文:Pour point.) 是指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凝点指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油面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都以℃表示。
油类、清漆等液体样品在标准状态下冷却至开始出现混浊的温度为其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