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一)有关实验操作的问题

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规范解答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

规范解答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规范解答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

规范解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

规范解答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规范解答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8.分液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萃取后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小心地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9.实验室用烧瓶漏斗式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时,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旋

转分液漏斗的活塞缓慢滴加液体。

10.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在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上加少量的氯酸钾,并插入一根镁条,用燃着的木条引燃镁条。

11.结晶的操作方法

(1)用FeCl 3溶液制取FeCl 3·6H 2O 晶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向Fe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置于蒸发皿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蒸发结晶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以蒸发NaCl 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为例:将氯化钠溶液置于蒸发皿中,溶液体积

不能超过蒸发皿体积的23

,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注意 若是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利用余热蒸干得到氯化钠晶体;若是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硝酸钾等杂质,则要趁热过滤得到氯化钠晶体。

12.检验如图所示的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1)空气热胀冷缩法

规范解答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口a 处用橡皮管连接一段导管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双手握住圆底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或移开酒精灯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

规范解答 将导管口a 处连接一段导管并插入加水烧杯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从分液漏斗口注水至漏斗中的水与容器中的水形成液面差,静置观察,一段时间后若液面差保持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注意 若要检验整个一套连续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只能用空气热胀冷缩法,而且必须用酒精灯加热圆底烧瓶。

13.配制FeCl 3溶液时溶解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将称量好的氯化铁晶体置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加以稀释。

14.加热灼烧固体使固体失去结晶水或分解完全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将固体放在坩埚中充分灼烧,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再加热、冷却、称

量直至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

注意实验中最少称量4次。

(二)有关物质检验的问题

15.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若有沉淀则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继续实验);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里含有SO2-4,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SO2-4。

16.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里含有Cl-,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Cl-。

17.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NH+4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里含有NH+4,反之则溶液里不含NH+4。18.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里含有Fe3+,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Fe3+(若溶液里只含有Fe3+也可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19.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的氯水(或通入氯气),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里含有Fe2+,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Fe2+。20.检验含有Fe3+的溶液中含有Fe2+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少许待测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少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说明含有Fe2+。21.检验某含有大量SO2-4的溶液中是否含有Cl-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少许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里含有Cl-,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Cl-。

22.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红色复现,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硫。

23.检验溶液中含有SO2-3的实验方法

规范解答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充分过滤,取沉淀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红色复现,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2-3。

注意要排除HSO-3的干扰。

24.检验NH4Cl固体中是否含有Na2SO4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少许固体试样置于试管中,充分加热,若试管中无固体物质残留,说明氯化铵固体中不含硫酸钠,反之则含有硫酸钠。

25.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少许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呈紫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反之则不含钾离子。

26.检验某纳米碳酸钙是否为纳米级颗粒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取少量碳酸钙试样置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搅拌后,用一束可见光照射,在入射光侧面观察,若有丁达尔效应,说明碳酸钙颗粒为纳米级颗粒,反之则不是纳米级颗粒。27.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的方法

规范解答气流通过试剂的先后顺序以及作用分别是

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检验H2O检验SO2除去SO2 检验SO2已经除尽检验CO2

28.检验淀粉水解(催化剂是稀硫酸)的产物是葡萄糖的方法

规范解答取少许水解液置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加热(或水浴加热),若产生红色沉淀(或产生光亮的银镜),则证明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

29.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的方法

规范解答取少许试样置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30.证明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的实验方法

规范解答取少许碳酸钠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向红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的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碳酸钠溶液的碱性为碳酸根水解所致,即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31.证明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的实验方法

规范解答取少许亚硫酸钠试样置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加几滴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注意不能用稀硝酸或硝酸钡溶液,防止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

32.实验室证明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并检验产物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

规范解答CO气体依次通过的实验装置以及各装置的作用如下:

硬质玻璃管(盛CuO、加热)→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燃着的酒精灯

主反应装置检验CO2除去CO2 消除CO的污染

注意(1)点燃酒精灯之前一定要检验CO的纯度。

(2)先通一氧化碳驱除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点燃主反应装置的酒精灯。

(3)停止加热硬质玻璃管后要继续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却。

(4)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便于尾气燃烧。

(5)实验现象: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3.实验室进行乙二酸分解产物(H2O、CO2、CO)的检验的实验设计

已知信息:(1)乙二酸的熔、沸点较低,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容易汽化;(2)草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规范解答各实验装置以及各装置的作用如下:

硬质玻璃管(给草酸晶体加热)→无水硫酸铜→冰水冷凝装置→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主反应装置检验H2O 除去草酸蒸气检验CO2除去CO2

→浓硫酸→灼热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除去水蒸气检验CO检验新生成的CO2

NaOH溶液→燃着的酒精灯

除去CO2消除CO的污染

注意(1)草酸蒸气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要事先除去草酸蒸气。

(2)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不利于一氧化碳的燃烧,要事先除去二氧化碳。

(3)也可以用碱石灰一次性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常用燃着的酒精灯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

34.探究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后红色褪去的原因的实验设计

褪色原因:(1)氯水中的成分与NaOH反应消耗了NaOH,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所致。

(2)氯水中的次氯酸发挥了漂白作用所致。

规范解答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1)正确,若溶液不变红则(2)正确。

注意实验的关键是检验酚酞是否还存在。

(三)有关现象或原理的解释、试剂或操作的作用等问题

35.明矾净水的原理

规范解答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Al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 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36.高铁酸钠既能用作净水剂又能对水进行消毒、杀菌的原理

规范解答Na2FeO4中的铁元素呈+6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 Fe(OH)3(胶体)+3H+,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37.碳酸铵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规范解答碳酸铵溶于水能发生水解,NH+4+H2O NH3·H2O+H+,CO2-3+H2O HCO3-+OH-,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38.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规范解答 碳酸氢钠溶于水后,HCO -3H ++CO 2-3,HCO -3+H 2O H 2CO 3+OH -,HCO -3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39.蒸干灼烧FeCl 3溶液得到Fe 2O 3的原理

规范解答 在FeCl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 3+3H 2O Fe(OH)3+3HCl ,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氯化氢大量挥发导致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蒸干溶液时得到Fe(OH)3,灼烧时发生反应2Fe(OH)3=====△Fe 2O 3+3H 2O ,最后得到Fe 2O 3。

40.用酸性过氧化氢溶液溶解铜片的实验中,铜片溶解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加快后减慢的原因

规范解答 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反应Cu +2H ++H 2O 2===Cu 2++2H 2O 的反应速率,故铜的溶解速率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H 2O 2的分解速率加快,此时H 2O 2浓度的下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铜的溶解速率减慢。

41.适当升温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速率加快,但是温度过高反应速率反而下降的原因

规范解答 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使催化剂失去活性,反应速率反而降低。

42.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规范解答 在阴极发生反应:2H ++2e -===H 2↑,由于氢离子不断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导致溶液中的c (OH -)>c (H +),使溶液显碱性。

43.在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常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 在2~3的原因 规范解答 阳极产生的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 2+H 2O HCl +HClO ,增大溶液中盐酸的浓度能够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氯气的逸出。

注意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相关问题的四个步骤:(1)列平衡;(2)写改变的条件;(3)说平衡移向;(4)说平衡移动的结果。

44.在燃料电池中,常在电极表面镀上铂粉的原因

规范解答 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收气体的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45.在化工生产流程图题中常考的三个问题

(1)将矿石粉碎的原因:增大矿石与其他物质(××溶液或××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提高浸出率)。

(2)用热碳酸钠溶液洗涤废铁屑等原料的原因:用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的特点清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3)用过量盐酸溶解废铁屑的原因:盐酸除了与废铁屑反应外还有抑制Fe 2+

水解,防止生成Fe(OH)2沉淀的作用。

46.在尾气吸收装置中试剂的作用

规范解答 吸收尾气中××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47.在定量实验或者制备实验中装置最后连接的干燥管的作用

规范解答防止空气中的××气体进入××装置对实验造成干扰(有时还可能同时起到吸收尾气的作用,如在有关氨气的探究实验中,最后连接的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的作用就可以吸收多余的氨气,同时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48.在导管末端连接倒置漏斗、干燥管浸入水或溶液中的原因

规范解答防倒吸(同时具有扩大吸收面积,加快吸收速率的作用)。

49.在气体的连续实验中,若有需要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CO2或H2O(g)等气体来进行定量测定的部分,常常需要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通入氮气或稀有气体等与实验无关的气体的作用

规范解答(1)实验开始时的作用: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对实验造成干扰。

(2)实验结束时的作用:将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被××试剂完全吸收,以减少实验误差。50.工业接触法制硫酸时,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时采用常压的原因

规范解答在常压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再增大压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但是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1.资料显示:“氨气可以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无毒物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合适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 b c d e (2)先用酒精灯加热装置A中催化剂(铂丝)至红热,然后缓缓地通入氨气与过量的氧气。 ①铂丝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试管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A 中两个活塞。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用有关理论说明原因 。 (3)将过量的氧气与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B中,并在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为了保证氨气一点就燃,应先通入的气体是 (填入化学式),其理由是 。 ②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 下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O NH a b B 催化剂无水氯化钙 O2 NH A 碳粉

(1)A 是氯气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 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 ,将Cl 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 处的 酒精灯,接上E 装置,Cl 2通过C 瓶后再进入D ,发生反应后的产物是CO 2和HCl ,试写出D 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装置C 的作用 是 。 (3)在E 处,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若将E 处烧杯中的溶液改为澄清的石灰水,反应过程中现象为 (填字母编号) A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无明显现象 C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 (5)D 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 ,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 处仍有Cl 2产生, 此时B 中的现象是 ,B 的作用 是 。 3.某种碱式碳酸铜,其组成可表示为:Cu 2(OH)2CO 3·xH 2O 。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xH 2O 2CuO +CO 2↑+(x +1) H 2O 现取一定量的(不称量其质量...... )该固体样品,先后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i ):测定该碱式碳酸铜粉末的组成中结晶水x 的值; 实验(ii ):用实验(i )结束后的残留固体完成乙醇的催化氧化并验证其反应产物.......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下图中的仪器(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均在图中略去)组装完成实验(i ) 的实验装置,组装时仪器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的顺序为 → → → C 。 在这套装置中,干燥管C 中盛有的物质是 。(填写下列选项的编号) A .无水硫酸铜 B .碱石灰 C .氯化钠晶体 D .无水氯化钙 (2)若要用上图中的各种仪器组装完成实验(ii )的实验装置,组装时仪器也按气流方向 从左到右连接的顺序为 → → → 。在这套装置中,干燥管C 的 作用是 。 (3)在完成两个实验时,首先都必须先 (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在 仪器 (填装置对应字母,下同)中加入碱式碳酸铜,乙醇放入仪器 中。 (4)在实验(ii)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填装置对应字母)。 (5)写出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若实验(i )测得CO 2的质量为a 克,水的质量为b 克,则x 的表达式= 。 4.在某校实验调研活动中,几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师生对金属镁在空气中的燃烧的产物进行 探究。 G 新制的 氢氧化铜悬浊液 干燥空气 碱石灰 D 浓硫酸 F C B A E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一)有关实验操作的问题 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规范解答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 规范解答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规范解答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 规范解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 规范解答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规范解答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8.分液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萃取后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小心地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9.实验室用烧瓶漏斗式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时,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旋

高考化学研究物质实验方法习题精练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学海导航 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分离提纯方法 适用范围 实例 过滤 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 结晶与重结晶 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 同,包括蒸发溶剂结晶和降温结晶 分离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蒸馏(分馏) ①难挥发的固体杂质在液体中形成 的混合物 ②互溶液体沸点有明显差异 蒸馏水、无水乙醇的制备、石油的分馏 CCl 4(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混合物的分离 层析 被吸附能力不同的物质的分离 红、蓝墨水混合物中的不同色的分离 分液 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CCl 4和水的分离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 同 利用CCl 4从溴水中萃取溴 注意: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且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二、 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 物质(离子) 方法及现象 CO 3 2- 与含Ba 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 2)。 SO 42- 与含Ba 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Cl -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 4+ 与NaOH 浓溶液反应,微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 气体(NH 3)。 Na + 焰色反应呈黄色 K + 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I 2 遇淀粉显蓝色 蛋白质 灼烧 有烧焦羽毛气味 三、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相互关系 V n c B B = , B B c n V = , V c n B B =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主要仪器: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及砝码、药匙 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定容 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在其中进

高考化学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模式归纳

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模式归纳 一、实验部分 1.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题模板] 装置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方法(微热、手捂、热毛巾捂、注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1)手捂或热毛巾捂法将待检装置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装置,若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在导气管口倒吸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封法若是有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的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启普发生器型(简易)的装置:关闭导气管的旋塞(或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和容器中液体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物质的检验、鉴别 [答题模板] 液体:取少量液体试剂于试管中→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固体:取少量固体试剂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气体:将气体通入XXX溶液中→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例】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 a1=1.2×10-2,K a2=6.3×10-3,H2CO3的电离常数K a1=4.5×10-7,K a2=4.7×10-1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____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 仪器自选。 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3.测溶液pH的操作: [答题模板] 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4.有机物制备装置中长导管(或冷凝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 5.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 [答题模板] 静置,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再加入××试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6.洗涤沉淀的操作: [答题模板] 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若滤渣易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可减少沉淀损失,无水乙醇易挥发,不引入杂质。) 7.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 [答题模板]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洗涤液,滴加××试剂(可与杂质的某些离子发生沉淀反应),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8.焰色反应操作: 用洁净的铂丝(铂丝沾取盐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至与酒精灯火焰颜色相近为止。用盐酸洗的原因:金属氯化物的沸点较低,灼烧时挥发除去)沾取少量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若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元素;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元素。 9.萃取分液操作: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

实验题专项训练1.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 现象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 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 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X一定是SO2 B 向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3.利用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含碘CCl4溶液中提取碘 和回收CCl4溶剂 B.萃取操作过程 中的放气 C.定量测定化学 反应速率 D.比较KMnO4、Cl2、S的 氧化性 5.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目的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较大非金属性C Ksp(AgI)

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有哪些

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有哪些 实验综合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高考再现率为100%。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解决实验综合题,不仅要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理解实验原理。为了帮助同学们在化学实验方 面的应考能力有质的飞跃,归纳总结了以下几个步骤供学习参考。 一、导气管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 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则应“粗”进同样 利用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细”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了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被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二、仪器的连接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 气体制取→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应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 三、气密性的检查 制气装置一般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 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 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 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 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防倒吸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 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二是在加热制气并用排 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取出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以防倒吸。 五、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能否达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有无对环境污染;⑥ 实验的误差大小等等。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 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必须选择简捷而正确的 操作程序。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1.(2009广州一模)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Fe3+外,还含有一定量Mg2+和Al3+。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Mg2+、Al3+。 限选 ..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试纸;浸取液、20%KSCN、0.1 mol·L-1NaOH、6 mol·L-1NaOH、0.1 mol·L-1HCl、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 Mg(OH)2、Fe(OH)3开始沉淀时的pH分别为9.6和2.7,沉淀完全时的pH分别为11.1和3.7 根据你设计的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可不写)Array 2.(2011广州一模)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NaClO溶液与FeSO4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1)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FeSO4有剩余;假设2:NaClO有剩余;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初步处理: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此澄清溶液中肯定含有的合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 0.01 mol ? L-1 KMnO4, 20% KSCN、3% H2O2,淀粉-KI溶液、紫 色石蕊溶液。

3.(2011广州二模)已知FeSO 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产物不同,可能是FeO 和SO 3,也可能是Fe 2O 3、SO 3和SO 2。某研究小组探究在酒精喷灯加热条件下FeSO 4分解的气体产物。已知SO 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1)装置Ⅱ的试管中不装任何试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浸泡在5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Ⅲ和装置Ⅳ的作用是探究本实验气体产物成分。请完成实验设计,填写检验试剂、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选试剂:3 mol·L - 1 H 2SO 4、6 mol·L - 1 NaOH 、0.5 mol·L - 1 BaCl 2、0.5 mol·L - 1 Ba(NO 3)2、 0.01 mol·L -1 酸性KMnO 4溶液、0.01 mol·L -1 溴水。 (3)装置Ⅴ的作用是防止尾气污染环境,烧杯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Ⅰ Ⅱ Ⅲ Ⅳ Ⅴ FeSO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及配套练习题 一、实验基础知识 1.常用化学仪器 (1)应用要点:熟悉常用仪器结构特点、用途和应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加热容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注意事项:加热容器要区分是直接加热还是隔石棉网加热;分离仪器要区分是用于分液、过滤还是蒸馏;计量仪器要特别注意零刻度的位置及读数的精度要求。 2.常用试剂的使用与贮存 (1)应用要点:着重了解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易挥发的试剂、易燃试剂、不宜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等。 (2)注意事项:试剂的使用和贮存方法是由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易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试剂不能长时露置在空气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受热易分解的试剂和易挥发的试剂应存放在冷暗处;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的试剂,如NaOH、Na2CO3等不宜放在磨口玻璃试剂瓶中。 3.气体制备与净化 (1)应用要点: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制备装置、收集方法、尾气吸收等。(2)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是否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4.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应用要点:要注意区分检验、分离、提纯的区别;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检验方法;掌握分离和提纯的试剂选择依据和分离操作方法。 (2)注意事项:要注意三者在目的上的不同。检验是对物质进行鉴别或鉴定;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提纯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由于目的不同,所选试剂及分离方法也要相应地变化。 5.定量实验 (1)应用要点:掌握四个定量实验(中和滴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热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主要仪器和装置、操作要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 (2)注意事项:要在熟悉仪器构造的前提下掌握操作方法和读数方法;在深入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 二、综合实验 (1)应用要点: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仪器和装置、确定装置的接口顺序;能够设计简装实验;能够对实验原理、仪器、操作等的进行评价。 (2)注意事项:要注意区分洗气瓶长进短出和短进长出时的不同用途;。实验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四个基本原则;在掌握好实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确地评价实验。 1.典型例题: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选择题训练(答案详解)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选择题训练 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K+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 SO2 2.将足量的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X气体Y溶液预测的现象 ①CO2饱和CaCl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②SO2 Ba(NO3)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③NH3AgNO3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④NO2Na2S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②D.②④ 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Na+、Ca2+、Fe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迸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钙的混合物C.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4.下列药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短期保存Br2: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B.锂、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棕色磨口细口瓶中。D.红磷无需密封保存。 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KNO3固体了。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而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Al2O3、MgO、CuO;而像Al2 ( SO4 ) 3、NaAlO2、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 (OH) 3、H2SO4、NaHCO3、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 2 碱性悬 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 2 ,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 2 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 用标准Na 2S 2 O 3 溶液滴定生成的I 2 (2 S 2 O 3 2+I 2 =2I+ S 4 O 6 2)。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Na 2S 2 O 3 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 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 2S 2 O 3 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归纳

实验习题选摘 1.(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 (A)配制5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E)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经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及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F)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G)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H)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J)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K)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答案、(6分)(BCDGJK)(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2、(8分)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2)容量瓶:。 (3)酸式滴定管:。 (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

答案、(8分,每空2分) (1)把试纸用蒸馏水湿润(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3)用已给酸液润洗滴定管2~3次(4)干燥集气瓶 3(5分).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配制100g10%的硫酸铜溶液时,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解于90g水中 B.鉴别溴乙烷:先加NaOH溶液,微热,在加稀HNO3酸化后,再加AgNO3溶液 C.制乙烯时,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混合液中 D.用3mL乙醇、2mLH2SO4、2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现改用6mL乙醇、4mLH2SO4、4mL冰醋酸 E.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 答案. BCE(共5分,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4、(4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 A、实验室制取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 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B、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要测出反应前盐酸及NaOH溶液的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 的最高温度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时,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放置到充分沉淀后,取上层 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 D、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 热蒸发滤液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E、进行纤维素水解实验时,把一小团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少量90%的浓硫酸搅拌, 使脱脂棉变成糊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溶液呈亮棕色,然后加入新制的Cu (OH)2加热至沸腾即可 答案。BC 5.(6分)下列操作或说法合理的是 A.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4.80毫升的浓硫酸 B.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及试管内壁一般不应接触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

化学实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在水下进行 B.制取硝基苯时,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于反应混合液中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小苏打溶液 D.不能使用裂化汽油从溴水中萃取溴 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插入液面下的有①制备Fe(OH)2,用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制备氢气,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分馏石油时,测量温度所用的温度计;④用乙醇制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⑤用水吸收氨气时的导气管;⑥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A.③⑤⑥B.③⑤ 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各实验现象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苯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硝酸钠或硫酸铁后,铜粉溶解 C.葡萄糖和福尔马林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 D.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4.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其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g食盐 B.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所需的220mL、0.1mol/L的NaOH溶液 C.用量筒量取12.12mL的盐酸 D.用0.12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盐酸21.40mL 5.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相当一段时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6.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里含有游离氯。Cl2可氧化Na2SO3,要除去游离氯并中和其酸性,正确的方法是 A.先加适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B.先加适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高考化学实验题分析.doc

高考化学实验题分析 高考化学的大题以实验题为主,分析其中问题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应对。以下就是我整理的,建议熟读才能在考试中运用得当。 :明确高考化学实验题能力要求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来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理解,又有对错误操作的辩认。在高考中有时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也有时是按照某些"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或由其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来命题,借以考查本项实验能力。 2.观测、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高考化学试题考查实验能力的题目中,对实验现象的考查,既可以是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可以是将实验的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进行设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地是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既可能直接报告数据,也可能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出一定的变化曲线。 3.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高考实验能力中要求考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具有安全操作知识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考生的安全意识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①对实验的认识应该十分明确,在化学实验中可能有那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 ②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装置要正确、规范,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③一旦有事故发生时,要镇定、敏捷、果断地处理。 一般在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不安全的因素: (1)有毒气体排放:作为考生应该十分清楚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哪些实验会产生有毒气体的排放,如何消除有毒气体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消除有毒气体一般采用相对应的尾气处理装置。 (2)溶液发生倒吸:溶液的倒吸主要是反应容器中压强下降引起的,引起容器中压强下降的原因是气体急速溶解和容器内温度的下降。作为考生应该知道①那些实验有可能会有溶液倒吸现象的发生,②如何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以避免溶液倒吸,③怎样安装防倒吸装置及安全瓶的使用原理。 (3)试管发生破裂:在氨气、氧气、甲烷等实验室制取中,都是采用固体与固体加热的发生装置来制取的,为避免试管的破裂必须采用正确的操作 ①如试管口向下倾斜,避免反应中形成的水倒流; ②加热不要过于剧烈;③选择适合的反应物质 (4)反应溶液暴沸:一般纯液体加热或液体和液体混合加热都会有可能产生溶液暴沸现象,所以如果在容器中进行该项实验时除了反应物用量要控制外,还要求在反应混合物中加碎瓷片以防止溶液在反应中暴沸。 (5)腐蚀液滴飞溅:浓硫酸、溴水、浓硝酸、苯酚等在实验操作中使用不当都有可能液滴飞溅,造成人的皮肤灼伤,做为考生应该知道如何采用

高中化学:实验题超全归纳!

高中化学:实验题超全归纳!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常见去除杂质的10种方法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

(完整版)【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

2.PCL 3 有毒,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白雾。它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都有重要的应 用。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PCL 3 ,在圆底烧瓶e中放入足量 白磷,将CL 2 迅速而有不间断地通入e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 熔点沸点 三氯化磷-112℃76℃ 五氯化磷148℃200℃分 解 并在b仪器处加热。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和白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使仪器e不致因局部过热而炸裂,实验开始前应在e的底部放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烧杯h中加入冰盐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所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将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初步吸去表面水分,然后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已知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易挥发。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O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CuO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的H 2SO 4 是用1体积98% H 2 SO 4 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 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题解题技巧!

1、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①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油蒸馏实验”。 ②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55~60℃)”、“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③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有机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催化剂的使用 ①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②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生成的溴化铁)。 ③铜或者银做催化剂的实验:醇的去氢催化氧化反应。 ④镍做催化剂的实验:乙醛催化氧化成酸的反应。 ⑤其他不饱和有机物或苯的同系物与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时,为避免混淆,大家可直接写催化剂即可。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北京高考-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 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 密性已检验)。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 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 2具有 性。 (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 。 (4)分析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 乙在A 、B ② 进行实验,B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 中无沉淀生成,而C 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Cu + 2 H 2SO 4?→? ?CuSO 4 + SO 2↑+ 2 H 2O (2)BaSO 4 还原 (3)2 NO + O 2 == 2 NO 2 (4)① 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应用NaHSO 3溶液 ②甲:Ba +2+ SO -24== BaSO 4↓, 乙:2 Ba +2+ 2 SO 2 + O 2 + 2 H 2O == 2 BaSO 4↓+ 4 H +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 2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1. (2012北京高考-27)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 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Ag(NH 3)+2 + 2 H 2O Ag + + 2 NH 3·H 2O b .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 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 3,黑色物质中有Ag 2O 。 ①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 ,产生的现象是 。 ② 产生Ag 2O 的原因是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 还原Ag 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 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 存在下,可 能是NH 3还原Ag 2O 。用右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 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 3 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