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高校成本核算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成本核算研究
作者:安岩
来源:《商业文化》2021年第21期
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和各类事业单位已全面实施双核算基础确认、双会计分录计量、双会计报告披露的新会计制度,各类高校停止使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同年,财政部发布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并且广泛征求政府会计进行成本核算的相关意见,以期加快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的进度,完善现行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以提高行政部门运行和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

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核算主体需要更加清晰、完整地体现院校日常运行成本和教学成果信息。

新会计制度的会计要素中提出“费用”的概念,该概念是在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上提出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是一大进步,但是“费用”不能完全等同于“成本”,需要高职院校重新梳理财务信息,构建适合院校特色的成本核算体系。

本文将参照企业成本核算制度,根据《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重新整理、归纳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根据Q院校具体财务管理情况建立本学院的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新会计制度实现了与政府和各类事业单位使用同一会计核算制度,并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会计分录记录相关经济事项,为高职院校财务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提高高校经费运行效率和高校财务信息质量奠定了制度基础。

但是在目前尚未建立健全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没有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高职院校成本核算工作必然受到现有规章制度的限制。

所以还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成本归集操作细则或指引,以便高职院校财务使用规范统一的成本核算形式,从而满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要求。

成本管理未受管理层重视
地方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难以量化。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一系列项目建设财政资金拨付至高职院校,各高职院校将推进资金预算执行率作为财务工作的第一位,而忽视了资金使用的内在要求,忽视了资金使用效率的内涵,这一现象在地方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

并且财政资金拨付部门及相关规章制度尚未对资金使用提出成本核算的具体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在经费使用过程中缺乏成本考核的主动性。

目前,地方高职院校财务虽然有成本管理的意识,但是受限于客观条件,成本核算并未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财务信息系统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已完成财务信息化,在财务数据管理形式上有利于成本归集与核算,但在实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地方高职院校资金有限,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于资金量的考虑,在采买信息管理系统时必然会将非必要模块考虑在内。

而且地方财政尚未对地方高职院校明确提出成本核算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时,多数地方高职院校未将成本核算模块考虑其中。

另外,高校内部各管理部门、二级学院也建立了一系列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由于各业务事项的信息类型繁杂,信息来源渠道无法统一,难以形成信息共享与整合的高校内部数据平台,高校财务部门无法获取高质量的成本数据。

Q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属高职院校。

Q学院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创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后,教育部会同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10多个行政部门,就高职教育发展出台了十余个政策文件,Q学院集中吸收了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红利,如何高效率使用政策资金成为Q 学院发展的重要课题,这对Q学院财务部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提出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奠定核算基础
2019年1月1日起,Q学院以新会计制度为会计核算依据,“5+3”会计要素进行经济事项计量与记录,“支出”和“费用”要素共同提供成本核算所需的基础数据,但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还需要将基础数据进行深层次加工。

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在“支出”和“费用”要素中辨别出成本相关数据与非相关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加工,能够体现高职院校教育成本运行情况。

内部控制体系提供核算保障
Q学院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健全,学院成立了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及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每年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出台了《Q学院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试行)》,同时组织相关部门梳理业务流程,形成流程图,识别控制点,编制了《Q学院内部控制手册》,固化内控建设成果。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为Q学院财务工作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保障,从而为学院教育成本核算工作提供稳定的信息来源。

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Q学院是一所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模式的综合性高职院校,专业新颖,并与企业合作办学,业务类型较多,财务信息较为繁杂,所以对财务部门的核算能力要求较高。

Q学院针对财务信息管理,在已采购使用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进行财务记录的基础上,相继招标采购了网银支付系统、无接触报账查询系统、收费平台、开票系统等,实现了电子票据对接和缴费平台财政对接,逐步实现财务信息数据平台的共享,方便学院成本核算信息的归集与整合。

Q学院成本核算意义
Q学院现为“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享受一系列政策资金红利。

在既要完成预算执行进度,又要保证财政资金合理支出的要求下,Q学院进行成本核算是必要的。

Q学院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完善学院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学院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学院内部绩效管理水平,督促学院履行教育教学的社会职责。

Q学院成本核算目标
Q学院将根据学院办学特色,准确把握相关政策指引,科学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深度分析高职教育成本成因及影响条件,加强教育成本支出管控,把教育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同时可以参考教育成本支出重新制定学院收费标准,并以此设立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便于评价本学院的整体及各部门各、二级学院额运行效率,合理配置教育财政资金。

Q学院成本核算周期
Q学院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创新办学方式方法,学生类型多样。

Q学院在以高等院校经费预算与决算为会计核算期间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学期特点,半年度进行一次成本核算,按学期汇报成本核算工作。

并且可以根据学年制分为3年制和5年制學生,二级学院配合财务部门分别进行成本追踪核算,对每一级学生按专业从入校到毕业进行教育成本支出信息记录、传递与分析。

Q学院成本核算对象
Q学院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来源较为明确,但经费支出繁杂,不同部门的成本信息需求也不一样。

因此,在考虑相关性原则的前提下,Q学院可以根据不同成本信息需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从宏观角度考虑,可以分别按照学院业务活动类型、政策项目、教育教学成果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从微观角度考虑,可以分别按照学院整体、部门和二级学院、特色教学团队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Q学院成本核算方法
Q学院可以根据高校业务特点选择完全成本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对于间接费用,学者们普遍选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归集和分配,Q学院可以根据高校业务特点选择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其中,在对资源库、作业中心、作业动因的识别与计算需要考虑更多的现实因素,例如数据收集的简易程度、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Q学院成本分析
通过对Q学院教育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与计算,可以对相关成本数据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

由于地方高职院校很少对外公开财务数据或公开数据进行概括,进行横向分析时只
进行内部数据分析。

进行横向分析时,可选择Q学院整体教育成本数据与各二级学院成本数据进行比较,以及与各二级学院之间教育成本比较。

进行纵向分析时,可以考虑各学期、各季度教育成本比较,以及各年级教育成本比较。

对地方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势在必行,但现阶段地方高职院校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仍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政策基础。

地方高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探索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本文在《基本指引》的基础上,根据Q学院的具体财务情况初步建立学院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仍然存在较多不足,想要真正实现高效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作出政策支持。

[本文系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山东省教育会计学会2020年度课题项目“政府会计与高校成本核算研究—以Q高校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为例”(课题编号:sdjk2020193)的成果之一。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辉.高校办学成本构成及控制对策[J].财会学习,2021(11):134-136.
[2]胡志华.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中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 2021,29(04):241-242.
[3]朱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