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近代地理学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现代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一、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全球变化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超级科学计划。

研究学科涵盖大气、海洋、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研究人员涉及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科学家以及政府和企业界的管理人员,研究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理论的集成,并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其研究的新方法。

全球变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 SITAS)等4个正在执行的研究计划组成,每个计划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计划和交叉计划。

为保障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相应地设计了一系列数据观测与采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主要有: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环境调查系统(GOES)等。

全球变化研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

我国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正是地理学研究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地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是发生在陆地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和空间组织。

认识这种分异和组织的规律,对于合理布局经济活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价值。

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及发展趋势

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及发展趋势

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及发展趋势一、概述1. 现代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流派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流派2. 传统人文地理学流派传统人文地理学流派主要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强调人类的地域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行为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强调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时,需要关注个体或裙体的行为模式、决策过程以及意识形态。

4.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则更侧重于分析社会结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强调社会制度和权力结构对地域性差异的形成和演变的作用。

5. 后现代人文地理学流派后现代人文地理学流派关注个体的多样性和主体性,强调个体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体验和感知。

6. 新人文地理学流派新人文地理学流派相对于传统人文地理学更加关注跨学科研究,强调地理环境、社会和文化的整合分析。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7. 跨学科研究的加强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交叉的不断深入,现代人文地理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8.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应用将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9. 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兴起传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往往缺乏对当地居民的深入了解,而随着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兴起,研究者更加注重倾听当地居民的声音,将他们的体验和需求纳入研究过程。

10. 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重点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将更加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变化、社会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

1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现代人文地理学在研究中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之道。

12. 新兴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兴议题也日益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如城市化进程、社会空间重构、社会环境变迁等。

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摘要:认识一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必须要了解学科的特性,通过研究学科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把握学科的前沿,以至于研究可以跟得上社会的发展。

在现代地理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地理学分离的“二元化”甚至可以说是“多元化”,“二元化”是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这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地理学科综合发展的进程。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历史背景,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来说明现代地理科学综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综合一、前言地理学有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科。

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其发展趋势是:和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拓宽实践应用研究领域,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等。

[1]在地理学的发展初期,地理学只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现象,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地理学成为了一门研究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综合性学科。

二、理论20世纪以来,地理学经历了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

随着学科发展阶段的不同再加上社会的进步,对于地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不同,人们对地理学的概念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认识。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

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

郑度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

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

因此,地理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科学,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在当前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前言领域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前言领域

一.现代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 1.未来发展趋势
(2)理论与应用并重,应用领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在21 世纪,理论自然地理学也将得到快速发展。理论自然地 理学研究的重点是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研究、空间研究、过程 研究、质量研究及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效应研究等。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将倍受人们的重视。 近几十年,由于人地关系不协调所产生的全球性问题已严重威 胁人类的生存条件和进一步发展,而自然地理学以其研究内容 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在解决上述问题过程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 代的优势,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 成为自然地理学乃至地理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柱。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及前沿领域
目录
一.现代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
1.当前发展态势 2.未来发展趋势 3.适应未来趋势的研究方向
二.现代自然地理研究的前沿领域
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前沿领域 2.未来中国自然地理学的优先领域 3.中国地理学近期重点研究领域
一.现代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
1.当前发展态势
这方面研究的重点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土地 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土地覆被变化与地球系 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等。
鉴于我国实际情况,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应重点关注:我国东 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和环境、资源效应研究; 耕地、森林、湿地、冰川及冻土等主要类型土地覆被的变化驱动力及环境 影响研究。
二.现代自然地理研究的前沿领域
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前沿领域
(2)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说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 是人地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作用与自然环境的主要 途径之一,土地覆被变化则是自然因素及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区域环境变 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地图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地图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地图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原始地图地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图1-5)。

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图1-6),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四个城镇和流入海洋的河道。

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等,证明原始地图仅起确定位置,辨别方向的作用,可能都是些示意性的模型地图。

在中国,据《世本八种》记载,黄帝同蚩尤打仗,曾使用了表示“地形物象”的地图。

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夏朝的九鼎。

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利的象征。

在九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

后来在《山海经》中,也有绘着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

在周代的《周礼》一书中,至少有15处提到有关的图籍,其中13处较明确地记述了地图。

专题图中有全国交通图(“司险掌九洲之图,以周知其川林山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这是世界上记述最早的交通图。

据史学家考证时间约在公元前1027年,河北平山和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确凿的证明了我国记载古地图的历史事实。

这些地图已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号的概念,说明了这些时期我国地图发展已开始从模型地图向平面地图过渡。

二、古代地图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管子.地图篇》指出“凡宾主者,要先审之地图”,精辟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

《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候之地,五倍于秦”,表明当时的地图已具有按比例缩小的概念。

《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献督亢地图,“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说明秦代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及主权。

《史记》记载,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反映汉代很重视地图。

我国发现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的公元前168年的三幅帛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

(完整版)地理学发展趋势

(完整版)地理学发展趋势

地理学发展趋势——着重以人文地理为例一、人文地理学取得的重要进展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1)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

(2)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3)人地系统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手段广泛应用于解决国家及区域发展问题。

2、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向新文化地理学转化(1)开始进一步挖掘文化景观背后的多重意义。

(2)尝试解读电影、小说、建筑等“文本”所表征的地方文化特征。

(3)开始关注小尺度文化空间及文化生产的研究。

(4)开展一系列地域文化认同的研究。

近年来文化地理学界对许多地方文化特征的研究,既包括对区域内单个文化特质的研究,也包括对地区文化综合体的研究。

(5)探索运用GIS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

3、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阶段(1)消费者行为仍然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2)重点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居民的动态迁居特征、影响机理、居住郊区化、季节性郊区化与第二住宅等现象,深入探讨了迁居行为与社会转型、空间重构的相互关系。

(3)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迎来了新的发展势头。

(4)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的研究推动了“时间地理学”时代的到来。

4、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要逐步由低迷状态走向回暖迹象(1)地缘政治战略需求推动形成了一些以地缘政治为主导的研究成果。

(2)部分经典的西方地缘政治学著作被翻译和介绍到国内。

(3)相关学科开始“讲政治”,普遍重视“政治”因素的研究。

5、社会地理学伴随城市社会空间异化与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社会区是社会地理学研究的主阵地。

(2)质性与趣味性研究方法在微观社会空间研究中开始应用。

二、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势及研究展望1、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

未来人地关系研究的方向有:①加强经济全球化与人地关系机理响应、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模拟人地“最佳距离”的研究;②采用RS、GIS 和GPS技术手段加强人地系统的动态模拟、综合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③加强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交互关系的研究;④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问题及其区域响应问题的系列研究,推动人地关系研究由区域化向全球化方向转变;⑤加强人地系统中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的研究,道德文明的力量将最终取代资金、技术、政策等手段成为协调人地关系的最主要力量2、顺应文化强国建设与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求,构建“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科体系。

地理与人文学科的发展趋势

地理与人文学科的发展趋势

意义:促进跨文化 交流与理解,为地 区发展提供语言支 持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与视角
地理与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概念 跨学科研究的常用方法:文献综述、实地调查、比较研究等 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地理学视角、历史学视角、文化学视角等 跨学科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地理与人文学科 在当代社会的应

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人文学科的发 展趋势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
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多样化,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 跨学科研究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 跨学科研究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文化多样性研究的重视
人文学科关注文化多样性,探究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 文化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研究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地理学、 经济学、社会学等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践中 的应用案例
地理与人文学科在可持续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
未来展望:如何更好地将可 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地理与人
文学科的研究与实践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地理与人文学 科的交叉研究
环境人文学科的发展
地理与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历程 环境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环境人文学科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 环境人文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
文化地理学的探索
文化地理学定义:研究文化现象在 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变
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 支,强调文化与地理的交叉研究
地理与人文学科 在旅游与文化遗 产保护中的作用: 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践指导,促进 可持续发展

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引言从时间上看, 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

现代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人类进入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它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我们了解目前地理学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推动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地理学的特点1.研究方向趋于应用化古典地理学停留在描述阶段,近代地理学是处于解释阶段,而现代地理学面向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由单纯的类型归纳,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和模式化的方法,进入了应用阶段。

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都成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课题。

2.研究方法趋向系统化地理学将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看作统一的复合系统,地理学本身的结构和体系已趋向于世界性的一元化,围绕着人类与环境为核心的研究,日益体现这门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特点。

不仅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地理学中得到结合,而且地理学中许多新课题也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

这一趋势还促使区域地理的复兴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以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用之于现代地理的研究。

3.研究手段趋于现代化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手段日趋现代化。

如新的观察技术(如遥感的应用),新的分析技术(如电脑的运用),以及新的制图技术等使地理研究出现了一个革命,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成果。

尤其是电脑和遥感技术的运用,使现代地理学能获得和储存大量的信息,并为分析复杂的人地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三、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1.学科内部的整体综合研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社会要素所涉及的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化规律的多个部门学科,它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

因此,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一直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其综合性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