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带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实验小组同学手里有两只分别标有“10Ω 1A”的甲灯和“15Ω 0.6A”的乙灯。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若把它们串联起来使用,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B.若把它们串联起来使用,则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19VC.若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干路电流最大为1.6AD.若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不能超过10V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两电表都有示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测量通过灯L2的电流B.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小C.若灯L1发生断路,L2正常发光D.仅断开S1,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3.为测量额定电流为0.4A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明同学找来两个阻值范围均为(0~999.9Ω)的电阻箱、两只开关,一只电流表、电压未知的电源及导线若干,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下列方案中,不能完成测量的是()A.将R1换成导线B.将R2换成导线C.在实验操作时,先闭合的开关是S1D.在实验操作时,先闭合的开关是S2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前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B.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不变C.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大R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其中不能测5.小明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如下电路,出未知电阻R x的电路是()A.B.C.D.6.如图的电路中,当电键闭合后,以下做法中能使电流表A 与A1示数的比值变小的是()A.将电源电压升高B.将电源电压降低C.将滑片P向左移动D.将滑片P向右移动7.如图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B.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变暗C.当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时,小灯泡依然发光D.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减小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在电路中再串联上一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时,电流表示数减小了0.6 A;若此时再串联上一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时,电流表示数将再减小()A.0.2 A B.0.3 A C.0.4 A D.0.6 A二、填空题9.如图,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的I-U图像,(选填“a”或“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a、b并联后的电阻的I—U图像在区域(选填“I”、“Ⅱ”或“Ⅱ”)。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检测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路,在测小灯泡电阻实验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源没电B.电流表接线松动造成接触不良C.电灯泡与底座接触不良D.变阻器接线不牢2.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三种方案.甲:多节干电池串联接入MN;乙: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丙: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可行的方案是()A.仅有甲B.仅有乙C.仅有甲乙两种D.甲乙丙都可行3.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B.导体乙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C.当导体甲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2AD.将两导体并联后接在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是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R1=5Ω,当滑片P由a端滑到b端时,电流表的两次示数之比为()A.1∶2B.2∶1C.3∶l D.1∶3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1.5A;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6V.则R1和R2的阻值分别是A.6Ω 2ΩB.6Ω 3ΩC.4Ω 2ΩD.4Ω 3Ω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向右移动滑片P。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的示数不变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灯丝的电阻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小B.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C.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D.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变暗8.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小灯泡的亮度将()A.不变B.变暗C.变亮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9.李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2V的电压时,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2A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C.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10.小明按图甲所示电路图做实验,闭合开关S 断开S1,两表读数如图乙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章节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章节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变阻器中间位置,当开关S从断开到闭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2.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U-I图像如上图所示。
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图像所在的()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R串在U IA.Ⅰ区域B.Ⅰ区域C.Ⅰ区域D.无法确定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所用定值电阻为5Ω、10Ω、15Ω、20Ω四种。
要完成所有实验,他应控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A .1VB .2VC .3VD .4V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变阻器R 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的阻值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A 1示数变小,A 2示数变大,V 示数变小B .A 1示数变小,A 2示数变小,V 示数不变C .A 2示数变大,V 示数与A 2示数的比值不变D .A 2示数不变,V 示数与A 1示数的乘积变小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A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小B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C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小D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6.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闭合S 3,滑片2P 缓慢向下滑动,灯泡L 变亮甚至可能被烧毁B .只闭合3S ,滑片2P 缓慢向下滑动,电流表示数变化量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变小C .只闭合12S S ,2P 在下端不动,向左移动滑片1P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D .2P 保持不动,先闭合3S ,再闭合12S S ,电路的总功率变小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 1、S 2,测得U 甲︰U 乙=3︰1,则R 1︰R 2为A .3︰1B .4︰1C .3︰4D .1︰38.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滑动过程中(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模拟测试电路,要求闭合开关S 后,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表示数变大,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 .10.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 ,定值电阻R =5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右端B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 ,故障可能是滑动变阻器开路C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电压表示数逐渐减小D .该实验电路中,电压表使用的量程正确二、填空题11.甲、乙两地相距3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4Ω。
人教版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试题(答案)

《欧姆定律》检测试题(含多类型)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Ω,R2=1Ω,电压U维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则I与I′的比值为( C )A.1:2 B.2:1 C.2:3D.3:22.小明同窗为了探讨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B 两点间10Ω的电阻改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B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3.关于公式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导体两头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导体内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C.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D.R的值不是由U和I决定的4.如图所示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由此可以判断( C )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无法比较5.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路,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 )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肯定6.下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够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 A )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B.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D.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7.电工师傅修理电器时,急需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阻值为2Ω、5Ω、10Ω和40Ω的电阻各一只,下列做法能帮忙他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D )A.将2Ω的电阻和5Ω的电阻串联B.将2Ω的电阻和10Ω的电阻串联C.将5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D.将10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8.如图所示,电阻R1=40Ω,R2的阻值范围为0~20Ω,电源电压是6V,且维持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则电压表示数的转变范围是( B )A.0~6 V B.4~6 VC.2~4 V D.2~6 V9.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路正常.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互换位置,电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B )A.电流表、电压表被烧毁B.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C.灯泡正常发光D.电流表有示数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维持不变,R=10Ω,当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0.6AB.电阻R两头的电压是2VC.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0.2AD.灯泡L两头的电压是2V11.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头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B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B.B导体的电阻为10ΩC.A导体两头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D.B导体两头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1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头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C.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13.电阻R已知,按照图中电表的读数来求出Rx的阻值,其中不能实现的图是( C )A.B.C.D.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4.如图所示反映的是电阻串、并联规律的示用意,其中甲(选填“甲”或“乙”)图能够反映电阻并联规律.乙图表示的含义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的电阻之和.15.如图的电路中,R1:R2=3:5,那么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I1:I2= 1:1 ,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 3:8 .16.如图所示,AB两头电压恒为U,三个电阻R一、R二、R3的阻值均为12Ω,某同窗误将一只电流表并联在了电阻R3的两端,结果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据此可以推知AB两端电压U= 12 V.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0Ω,R2=25Ω.若甲、乙都是电压表,则当S一、S2都闭合时U甲:U乙= 3:1 ;若甲、乙都是电流表,则当S1闭合、S2断开时,I甲:I乙= 2:3 .18.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8V的电源,要使它正常工作,要给它串联一个 4 Ω的电阻.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1的阻值为8Ω,R2两头的电压为4V,则通过b点的电流为 0.25 A,R2的阻值为 16 Ω.20.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转变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20 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头,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35 A.21.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25 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 A;电路两头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5 V.22.如图,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仔细检查发现灯泡L2的灯丝断了,其它部份均正常.这时若用电压表测a、b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0 V,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 6 V.23.王明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6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 15 Ω和 6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来取得.24.用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当S接b时,调节电阻箱R的旋盘,直到电流表示数又为0.3安为止,的阻值为60 欧.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为60欧.由此可知,RX三.作图题(共2小题)25.如图所示,它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的电路连接实物图,请画出它的电路图.26.如图所示,一个黑箱内有由几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组成的电路,箱外有四个接线柱.已知一、2间的电阻是一、3和二、4间电阻的2倍,而3、4间没有明显的电阻,请画出盒内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图.四.实验探讨题(共3小题,7+6+6=19分)27.(7分)在“探讨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30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别离是“5Ω,2A”、“20Ω,1A”),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2)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别离处于阻值最大的位置.(3)实验时,先在ab间接接入10Ω电阻,移动滑P,使电压表示数为3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l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c (选填“c”或“d”)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使定值电阻两头电压维持3V不变.(4)本实验需在ab间前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20Ω,1A 的滑动变阻器.(5)通过实验获救数据,取得如图(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转变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结论:电压一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6分)我区某校九年级物理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B 端(选填“A”或“B”);(3)小组同窗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4)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他们以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后来物理老师告知他们这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5)小组同窗做完该实验后,又思考该电路还能用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写出一条即可)29.(6分)在探讨“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小明同窗画出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1)请将图2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B 端.(填“A”或“B”)(3)小明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也没有任何的转变.你以为电路中的故障是电阻R短路.(4)排除故障后,小明首先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那么他应该控制维持不变;随后他又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控制电阻两头的电压为2V进行实验,第一次进行很顺利,第二次换上一个新的电阻后,无论如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老是大于2V.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条即可)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五.计算题(共3小题,6+6+8=20分)30.(6分)小林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0来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只闭合S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再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源电压不变,求:(1)电源电压;(2)电阻Rx的阻值.31.(6分)如图所示,电源两头电压U维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电阻R2的阻值为18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求:(1)电流表的示数 I;(2)电源两头的电压 U.32.(8分)如图所示,R1=20Ω,R2=40Ω,电源电压维持不变.(1)当开关S一、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A,电源电压是多少?(2)当开关S一、S2都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是0.1A,灯的电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C;2.B;3.D;4.C;5.A;6.A;7.D;8.B;9.B;10.D;11.B;12.A;13.C;二.填空题(共11小题)14.甲;乙;15.1:1;3:8;16.12;17.3:1;2:3;18.串;4;19.0.25;16;20.20;0.35;21.25;0.6;15;22.0;6;23.15;60;串;24.60;三.作图题(共2小题)25.;26.;四.实验探讨题(共2小题)27.断开;阻值最大;c;使定值电阻两头的电压维持3V不变;“20Ω,1A”;电压一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B;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10;不合理,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测量电阻的功率);29.断开;B;电阻R断路;电阻;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33.并;2;4;0.75;五.计算题(共3小题)30.;31.;32。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题号 一 二 三总分 19 20 21 22 23 24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分别以下列五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①6,8,10;②13,5,12 ③1,2,3;④9,40,41;⑤321,421,521.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组 A.2B.3C.4D.52.已知△ABC 中,∠A =12∠B =13∠C ,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 ) A.1∶1∶2 B.1∶3∶2 C.1∶2∶3 D.1∶4∶1 3.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则a 的值是( )A .5+1B .-5+1C .5-1D . 54.已知四个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条件:①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和;②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4∶5;③三边长分别为7,24,25;④三边长之比为5∶12:13.其中直角三角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放学以后,萍萍和晓晓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萍萍和晓晓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萍萍用15分钟到家,晓晓用20分钟到家,萍萍家和晓晓家的距离为( )A.600米B.800米C.1000米D.不能确定6.如图1所示,要在离地面5•米处引拉线固定电线杆,使拉线和地面成60°角,若要考虑既要符合设计要求,又要节省材料,则在库存的L 1=5.2米,L 2=6.2米,L 3=7.8米,L 4=10米四种备用拉线材料中,拉线AC 最好选用( ) A.L 1 B.L 2 C.L 3 D.L 47.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m 的B 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 的A 处,则旗杆折断部分AB 的高度是( ) A .5mB .12mC .13mD .18m7题图 8题图8.如图,P 为等腰△ABC 内一点,过点P 分别作三条边BC 、CA 、AB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F ,已知AB=AC =10,BC =12,且PD ︰PE ︰PF =1︰3︰3,则AP 的长为( ) A .43B .203C .7D .89.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40,CB =9,M ,N 在AB 上且AM =AC ,BN =BC ,则MN 的长为( )[来源:]A .6B .7C .8D .910.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A .25海里B .30海里C .35海里D .40海里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5m BCAD图111.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那么长的梯子可以到达建筑物的高度是.12.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B200 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 m,则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_______ m.13.如图,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3,S2=2,S3=1,则分别以它们的一边为边围成的三角形中,∠1+∠2=____________度.1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12 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____________.15.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16.如图,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3,2,A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17.如图,有一个长为50cm,宽为30cm,高为40cm的长方体木箱,一根长70cm 的木棍________放入(填“能”或“不能”).18.如图,从点A(0,2)发出的一束光,经x轴反射,过点B(4,3),则这束光从点A到点B所经过路径的长为_______.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如图,在△ABC中,AD⊥BC,AD=12,BD=16,CD=5.(1)求△ABC的周长;(2)判断△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20.(8分)如图,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坐车从营地A点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了100 3 km到达B点,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行了100 km到达目的地C点,求出A,C两点之间的距离.21.(8分)如图,△ABC中,AB=AC,D是AC边上的一点,CD=1,BC=5,BD =2.(1)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2)求△ABC的面积.22.(8分)甲、乙两位探险者今年到沙漠进行探险,没有了水,需要寻找水源,为了不至于走散,他们用两部对话机联系,已知对话机的有效距离为12千米.如图,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4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步行到A,乙步行到B,问甲、乙二人相距多远?还能保持联系吗?23.(8分)如图,某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A=90°,AB=3m,BC=12m,CD=13m,DA=4m.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问学校需要投入多少资金购买草皮?24.(8分)如图所示,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C B C B C C二.填空题:11.12.480 13.90 14.13 cm或119 cm9216.25 17.能 1841三.解答题:19.解:(1)∵AD⊥BC,∴△ABD和△ACD均为直角三角形.∴AB2=AD2+BD2,AC2=AD2+CD2.又∵AD=12,BD=16,CD=5,∴AB=20,AC=13.∴△ABC的周长为20+13+16+5=54.(2)由(1)知AB=20,AC=13,BC=21,∵AB2+AC2=202+132=569,BC2=212=441,∴AB2+AC2≠BC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20.解:∵AD∥BE,∴∠ABE=∠DAB=60°.又∵∠CBF=30°,∴∠ABC=180°-∠ABE-∠CBF=180°-60°-30°=90°.在Rt△ABC中,AB=1003km,BC=100 km,∴AC=AB2+BC2=(1003)2+1002=200(km),∴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0 km.21.(1)证明:∵CD=1,BC=5,BD=2,∴CD2+BD2=BC2.∴△BDC是直角三角形.(2)设AB=AC=x,在Rt△ADB中,∵AB2=AD2+BD2,∴x2=(x-1)2+22.解得x=52.∴AC=52.∴S△ABC=12AC·BD=12×52×2=52.22.解:∵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4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时,OA=8千米,OB=6千米,(3分)∴AB=82+62=10(千米)<12千米,(6分)∴甲、乙二人相距10千米,还能保持联系.(8分)23.解:如图,连接BD.(1分)∵∠A=90°,AB=3m,AD=4m,∴在Rt△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32+42=52,即BD=5m.在△CBD中,CD2=132,BC2=122,BD2=52,∵122+52=132,即BC2+BD2=CD2,∴∠DBC=90°.(5分)故S四边形ABCD =S△BAD+S△DBC=12·AD·AB+12DB·BC=12×4×3+12×5×12=36(m2).(7分)∴学校需投入的资金为36×200=7200(元).(9分)答:学校需要投入7200元购买草皮.(10分)24.解:根据题意,得PQ=16×1.5=24(海里),PR=12×1.5=18(海里),QR=30(海里),∵242+182=302,即PQ2+PR2=QR2,∴∠QPR=90°.由“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可知,∠QPS=45°,则∠SPR=45°,即“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综合检测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完成探究,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A.眼睛观察电压表,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记录电流表示数B.眼睛观察电压表、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记录电流表示数C.眼睛观察电流表,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记录电压表示数D.眼睛观察电流表,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记录电压表示数2.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B.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U为已知且恒定,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不能测出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的电路是()A.B.C.D.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R2两端电压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5.如图所示,这是一种显示汽车油箱油量的装置图,其中滑杆P相当于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电流表读数增大,R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B.若电流表读数增大,表明油量增多C.若电流表读数减小,电阻0R的功率减小D.若电流表读数减小,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减小6.有一种金属导体材料在0~100℃之间时,电阻R与温度t(℃)满足关系:R=100+2t (单位Ω)。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与电压表等元件连成如图电路。
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量程为0~3V,R0阻值为200Ω。
若把电压表的刻度盘改为指示水温的刻度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温刻度不均匀,环境温度越高,对应电压表读数越大B.该装置的测温范围是0~100℃C.水温刻度盘上的0℃与电压表0V对应D.若将R0换成更大的电阻,则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会变小7.如图为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监控装置示意图,R1是光敏电阻,当光照射的强度增大时其阻值变小,R2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全卷三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4页;满分100分;建议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一组是( )A .3,4,5B .4,5,6C .6,8,10D .5,12,13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5,6B .C .6,8,11D .5,12,233.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A .25B .14C .7D .7或254.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长为( )A .5BC .5D .不能确定5.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m 的B 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 的A 处,则旗杆折断部分AB 的高度是( )A .5mB .12mC .13mD .18m6.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的形状为(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以上答案都不对7.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为5,12,则斜边上的高为( )A .6.B .8C .1813D .60138.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A .25海里B .30海里C .35海里D .40海里9.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 )A .C AB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B .若222c b a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90C ∠=︒C .若()()2c a c a b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D .若::5:2:3A B 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10.已知三角形三边长为a ,b ,c ,2|8|(6)0b c -+-=,则ABC 是( )A .以a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 .以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C .以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D .不是直角三角形11.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ADC 2B ∠=∠,AD =则BC 的长为( )A 1B 1C 1D 1+12.如图所示,已知△ABC 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 △ABC 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2个等腰Rt △ACD ,再以Rt △ACD 的斜边AD 为直角边,画第3个等腰Rt △ADE ……以此类推,第202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A B.2C.10112D.2022二.填空题(每题2共8分)13.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为 _______.14.若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长为__.1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中,∠ACB=90°,AC+AB=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10,BC=3,求AC的长,如果设AC=x,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方程不用化简).16.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3 dm.2 dm,A和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路程是_________ dm.三.解答题(共56分)17.在Rt△ABC中,∠C=90°.(1)已知c=25,b=15,求a;(2)已知求b,c.a c-=.18.已知a,b,c满足等式20(1)求a.b.c的值;(2)判断以a.b.c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9.如图,一架长5m的梯子AB斜靠在墙AC上,∠C=90°,此时,梯子的底端B离墙底C的距离BC为3m.(1)求此时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的高度AC;(2)如果梯子的顶端A下滑了2m,那么梯子的顶端B在水平方向上向右滑动了多远?20.为了求出湖两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观测者小林在点C设桩,使△ABC恰好为直角三角形(∠B=90°),如图所示,通过测量得AC长为160m,BC长为128m,请求出图中A.B两点之间的距离.21.某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图所示,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B=90°,AB=3m,BC=4m,CD=12m,AD=13m.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问学校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买草皮?22.某消防部队进行消防演练.在模拟现场,有一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后,发现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最近为12 m,如图,即AD=BC=12 m,此时建筑物中距地面12.8 m高的P处有一被困人员需要救援.已知消防云梯车的车身高AB是3.8 m,问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多少米?23.如图,OABC 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O 为原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A =10,OC =8.在OC 边上取一点D ,将纸片沿AD 翻折,使点O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求D ,E 两点的坐标.24.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高,将ADC △沿AD 所在的直线翻折,使点C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1若20,13,5===,求ABCAB AC CD∆的面积;()2求证:22-=⋅.AB AC BE BC参考答案(全卷三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4页;满分100分;建议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3.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 B D C C A D D B A D A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2分,共8分)14.1015.()222310x x +=-16、25三.解答题(共6题,共46分)17.解:(1)如图,∵Rt △ABC 中,∠C =90°,c =25,b =15,∴20a ===;(2)∵60a A ,=∠=30,B ∴∠= 则c =2b ,∵222,a b c +=()2222,b b ∴+=.18.解:(1) 20a c -=,由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可知:a b =5,c =(2)∵a +b >c >b -a ,满足三边关系,∴a .b .c 能构成三角形,∵a 2=7,b 2=25,c 2=32,可得a 2+b 2=c 2,∴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19.(1)解:∵90C ∠=︒,∴222225316AC AB BC =-=-=,∴4AC =.(2)解:2AA '=,∴422CA CA AA ''=-=-=,∴222225221B C A B A C '''''=-=-=,∴B C '=∴3BB ',答:梯子的顶端B 在水平方向上向右滑动了)3m .20.解:∵在Rt△ABC 中,90B Ð=°,160AC =,128BC =,∴222AC AB BC =+∴222160128AB =-,∴96AB =(m)答: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6m .21.解:连接AC ,∵∠B =90°,AB =3m,BC =4m,CD =12m,AD =13m,222223425AC AB BC =+=+=,则AC =5m,∴2222514416913AC CD +=+==,又∵2213AD =,∴222AC CD CD +=,∴∠ACD =90°,∴△ACD 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3×4+12×5×12=6+30=36(2m ),∴学校要投入资金为:200×36=7200(元);答:学校需要投入7200元买草皮.22.因为CD =AB =3.8 m ,所以PD =PC -CD =9 m .在Rt△ADP 中,AP 2=AD 2+PD 2,得AP =15 m .所以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15 m .23解:依题意可知,折痕AD 是四边形OAED 的对称轴,∴在Rt △ABE 中,AE =AO =10,AB =8,6BE ===,∴CE =4,∴E (4,8)在Rt △DCE 中,DC 2+CE 2=DE 2,又∵DE =OD ,∴(8-OD )2+42=OD 2∴OD =5∴D (0,5)24.解:AD 是BC 边上的高,90ADB ADC ∴∠=∠= ,在Rt ADC 中,13,5,AC CD ==12AD ∴==,在Rt ADB 中,20,12,AB AD ==16BD ∴===,16521,BC BD CD ∴=+=+=11211212622ABC S BC AD ∴=⨯⨯=⨯⨯= (平方单位).(2)证明:ADC 沿AD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DE ,,AC AE DC DE ∴==在Rt AD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C AD DC =+在Rt ADB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BD AB AD =-,()22222AB AC AB AD DC ∴-=-+,222AB AD DC =--,22BD DE =-,()(),BD DE BD DE =-+,,BE BD DE BC BD DC BD DE =-=+=+ 22AB AC BE BC ∴-=⋅.。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第十七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第十七章达标检测卷(100分,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6 A(第2题图)(第3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3.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
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 C.U AB>U BC,I AB=I BC D.U AB =U BC,I AB<I BC4.下列科学方法中,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5 Ω的电阻串联与一个10 Ω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转换法B.根据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想到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维法C.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运用了归纳法D.在学习电压时,常对照水压来理解电压,运用了类比法5.科技节上开展电路设计活动,要求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电路包含电源、开关、导线、两个电阻;②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小柯设计的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A.只有甲符合B.只有乙符合C.甲、乙都符合D.甲、乙都不符合6.如图所示是酒精浓度检测仪的简化电路图,图中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传感器,R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如果驾驶员对着酒精气体传感器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A.A表示数越大,V表示数越小B.A表示数越小,V表示数越大C.A表和V表示数均越小D.A表和V表示数均越大(第7题图)7.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某同学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A.电流表和电压表有示数B.电流表烧毁C.电压表烧毁D.电流表的读数为零8.关于串、并联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B.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C.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总相等D.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支路电阻之和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阻值为5 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 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为零C.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电阻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得到I-U图像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是()3.在串联电路中,阻值相同的两个电阻的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则一个电阻的阻值为()A.20ΩB.20 C.10 D.10Ω4.下列四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最小的是()A.10Ω10ΩB.12Ω8ΩC.15Ω5ΩD.18Ω2Ω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A.灯L短路B.灯L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6.两电阻R和R接在各自电路中,当U∶U=2∶1,I∶I=4∶1时,两电阻R、R阻21122112值之比等于()A.1∶2 B.2∶1 C.8∶1 D.1∶8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电路正常工作,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变暗B.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路的总电阻减小D.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0V,定值电阻R=2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是6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A.0.8A B.0.5A C.0.3A D.0.2A9.如图所示,L与L是两只标有“3V10Ω”字样的相同小灯泡,电源电压为3V,闭合21开关S后,干路电流是()A.I=0.3A B.I=0.6AC.I=0.9A D.I=1.0A10.如甲图所示为气敏电阻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某物理科技小组利用气敏电阻设计了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为气敏电阻,L为指示灯。
当有害尾气浓度β增大时()第1 页共6 页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指示灯亮度增大B.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指示灯亮度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指示灯亮度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指示灯亮度减小11.有一个电阻值已看不清的电阻R,现想测出它的电阻值,但手边只有一个电池组,一x个电流表(或电压表),一个已知电阻R,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不能测出电阻R的电路x0图是()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D.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A,导体的电阻是Ω,如果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导体的电阻是Ω。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4Ω,R=6Ω,R=5Ω。
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312为0.3A,则电源电压为V。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灯泡的亮度(选填“变亮”或“变暗”),电压表的示数将(选填“增大”或“减小”)。
16.如图所示,通过灯泡L、L中的电流分别为0.2A和0.3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的112电阻为15Ω,则干路电流为A,电源电压是V,L的电阻为Ω。
217.如图所示,当电源电压为4V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当电源电压增加到12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
则电阻R=Ω,R=Ω。
2118.甲和乙两灯正常发光时电压均为6V,如图是甲、乙两灯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变化的曲线。
现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中,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并保证电路安全,电路的工作电流应为A,此时电源电压最大为V。
三、作图题(共5分)19.(5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
现有5Ω、10Ω、40Ω电阻各一个,请你用其中两个电阻在图中虚线框内连成电路,使图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要求画出电路图,并标明连入电路的电阻阻值。
四、实验探究题(共16分)20.(10分)小明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第2 页共6 页(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选填“A”或“B”)端,可以起到。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①;②。
(写出两种)(4)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A,所用电阻R的阻值是Ω;根据表(一)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表(一)12 3实验序号R /Ω电阻R2.0 1.5 1.0 /V U电压0.20 0.15/A 电流I) 二表( 5 3 4 实验序号15 R 5 R电阻/Ω2.3 2.0 1.5 /V 电压U0.150.200.30/AI电流(5)小明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电阻R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二)所示。
通过分析表(二)的数据,可知小明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21.(6分)小明听物理老师讲过“干电池内部其实是有电阻的,分析电路时可以把干电池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1.5V、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节干电池内部的电阻。
(1)按照图乙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端;(2)根据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绘出U-I图像如图丙所示,当电流表示数如图丁所示时电压表示数U=V;(3)根据实验数据求得这节干电池内部电阻r=Ω。
五、计算题(共19分)22.(9分)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4V,电阻R=2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1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某处时,电路中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求:(1)电流表A的示数;1(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23.(10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风力测试仪”的原理图,电路的保护电阻R为10Ω,0第3 页共6 页AB为长20cm、阻值为50Ω的均匀电阻丝,OP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重为2N的球P,闭合开关S,无风时,OP下垂并与电阻丝B端接触,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有风时,球P受风力的作用,使金属细杆OP绕悬挂点O偏转。
已知悬挂点O与电阻丝B端的距离为10cm。
金属细杆OP始终与电阻丝AB接触良好且无摩擦,电源电压恒定。
求:(1)电源电压;(2)若金属细杆OP绕悬挂点O偏转到距离电阻丝的A端4cm处,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安?第4 页共6 页第十七章检测卷参考答案与点拨1.D2.B3.D4.D5.A点拨:可以用假设法分别判断。
如果灯泡L短路,电路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增大,A符合题意;如果灯泡L断路,整个电路断路,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B不符合题意;如果电阻R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增大,C不符合题意;如果电阻R短路,电路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同时被短路,示数减小为0,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A7.A8.D9.B10.B11.B12.B13.202014.315.变暗增大点拨:(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时,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2)由电路图知,滑片从左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16.0.531017.93点拨:由图知,R与R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当电源电压为2124V12V4V时:×R=1V①;当电源电压为12V时:=1A②;联立①②解得:R12RR+RR +2112=9Ω,R=3Ω。
218.0.5819.如图所示。
(5分)20.(1)断开(1分)如图所示(1分)。
(2)B(1分)保护电路(1分)(3)①电阻R开路(1分)②电流表短路(1分)(4)0.10(1分)10(1分)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1分)(5)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1分)21.(1)a(或左)(1分)(2)1.1(2分)(3)2(3分)U4V1==0.2A(1分),I=);=22.解:(1)R、R并联,UU=U=4V(1分12121总20ΩR1(2)因为电流表A串联在干路上测总电流,电流表A与R串联测通过R的电流,所以111电流表A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的示数,即I总要大于0.2A(1分)。
结合图乙可判断出I可1总能是0.4A(1分),也可能是2A(1分)。
若I=0.4A,则I=I-I=0.4A-0.2A=0.2A,R212总总U4V U4V22==20Ω(2分)。
若I′=2A,则I′=I′-I=2A-0.2A=1.8A,R′===221总′0.2A II22≈2.22Ω(2分)。
总1.8A23.解:(1)无风时,R与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总电流,电源的电压U=I(R00AB0+R)(2分)=0.1A×(10Ω+50Ω)=6V(1分);AB(2)AB为长20cm、阻值为50Ω的均匀电阻丝,金属细杆OP绕悬挂点O偏转到距离电第5 页共6 页50ΩU×4cm=10Ω(4分R接入电路的电阻=),电流表的示数I==端阻丝的A4cm处,20cm R+R06V 0.3A(3=分)。
10Ω10Ω+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