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

附件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保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质量,指导编制单位开展能力建设,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编制单位可自愿按本指南开展能力建设,并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公开本单位实际达到的各项能力建设情况。
第三条编制单位的能力建设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成果和保障条件等三方面。
第四条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配备一定数量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全职人员,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二)相关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学时满足国家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三)编制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配备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中,有主持编制过相应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人员。
重点项目清单详见附。
第五条技术成果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近4年内主持编制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二)编制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近4年内主持编制过相应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三)近4年内承担过生态环境领域科学研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制修订等相关工作。
第六条保障条件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二)有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等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软件。
第七条本指南所称全职人员是指符合《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相关规定的人员。
第八条本指南所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附:重点项目清单附重点项目清单序号重点项目1炼油项目;乙烯项目。
2焦化项目;低阶煤分质利用项目;煤制天然气、油、化学品项目。
3铬盐生产项目;氰化物生产项目;精对苯二甲酸(PTA)、对二甲苯(PX)项目;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项目。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北京金车光电标识 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金车光电标识 科技有限公司
1996.4 1528.8
2023-03-28 2023-03-2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2 日 生成
4/28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3 TOP4 TOP5
呼和浩特城市轨道交通 1、2 号线 北 京 铁 专 院 工 程 咨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9~2023-08):
项目数(个)
121
同比增长:8.0%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240762.45
同比增长:-91.5%
平均金额(万元)
¥4458.56
同比增长:-88.6%
平均节支率
13.6%
同比增长:17.2%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2 日 生成
2/28
1.4 行业分布
近 1 年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招标采购项目较为主要分布于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电气设备行业,项目数量分别达到 17 个、9 个、7 个。其中信息系统集成和物 联网技术服务 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项目金额较高,分别达到 101552.41 万元、76518.38 万元、19514.83 万元。 近 1 年(2022-09~2023-08):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有轨电车、轻轨等城市(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民用与工业建筑,以 及其他建设项目的投资、筹划、建设、运营管理、设计、监理、招标及技术服务等;机电系 统及设备、材料的采购、监造、租赁、经销等;城市(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沿线(站)及相 关地区、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及管理;对利用城市(城际)轨道交通资源形成的经营项目进 行策划、开发、经营管理;房地产综合开发与经营;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货物进出口, 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要点ppt课件

管理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 —— 2003年9月27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第559号令 ——2009年10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9月1日实施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活动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主要评价内容
一、工程分析 二、环境分析 三、评价要点 四、重点评价专题 五、环境保护措施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第二部分 环境分析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环境分析
■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与分析 ■ 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与分析 ■ 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 环境功能区划调查与分析 ■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与分析★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简介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简介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 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第三条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遵循依法、有序、公开、便利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鼓励建设单位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六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对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结果负责。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应当依法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依法不得公开。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后7个工作日内,通过其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站或者建设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网站(以下统称网络平台),公开下列信息:(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当说明现有工程及其环境保护情况;(二)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的名称;(四)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依据目的】为推进和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依据《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展公众参与,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第三条【公参原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应当遵循依法、有序、公开、便利的原则。
第四条【公参对象】公众参与对象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有关团体和个人,具体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
第五条【公示信息】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形成时,如实公示以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第六条【征求意见】建设单位在公示材料中应当载明征求意见的对象、范围、期限、内容和公众意见反馈途径。
征求意见的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征求意见期间确保公示信息处于公开状态。
征求意见的内容应限于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影响。
公众意见反馈途径包括电话、信函、传真、网络等。
第七条【公示载体】建设单位应当通过下述两种方式发布公示信息:(一)在建设单位官方网站上发布,未开通的,应当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其他网站发布;(二)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基层组织设置的公告栏或其他便于公众知悉的场所张贴。
鼓励建设单位在电视、广播、报刊及地方政府设立的统一网络平台上同步发布信息。
第八条【意见反馈】在征求意见期间,公众可以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途径,直接向建设单位反馈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鼓励公众采用实名方式提出意见,并提供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
第九条【深度公参】征求意见期限截止后,建设单位应当对收到的公众意见进行整理归纳和初步分析。
若受影响公众对该项目环境影响相关内容质疑较多或关注程度较高时,建设单位应当采取下列方式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公众参与:(一)对环境影响预测或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存在较多质疑的,应当召开公众座谈会。
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1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12)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 号二○一○年十二月成都目录1.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使用功能与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场址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场址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2016年真题)某声源和敏感点之间拟设置声屏障,其菲涅耳数N为4.85,该声屏障可降低敏感点处声压级()。
A.20dBB.10dBC.6.8dBD.4.7dB【答案】 A2、某监测点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倍B.超标1.3倍C.超标0.3倍D.未超标【答案】 B3、(2017年真题)某城市垃圾填埋场封场前地下水污染调查,垃圾渗滤液向地下水渗漏的过程中,“三氮”沿地下水流向出现峰值的先后序列,正确的是()。
A.NH4+→NO2-→NO3-B.NO3-→NO2-→NH4+C.NH4+→NO3-→NO2-D.NO3-→NH4+→NO2-4、环境因子受到损害或破坏后,其替代或恢复是可能的,但相当困难,并需比较长的时间,则该环境影响的程度等级属于()。
A.极端不利B.非常不利C.中度不利D.轻度不利【答案】 C5、某工厂无组织排放源含两种有害气体,根据计算,这两种有害气体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305m和345m,则该工厂的卫生防护距离应至少为()。
A.350mB.400mC.500mD.600m【答案】 C6、某河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某一断面平均流量为2000m3,该河流断面以上区域面积为1000km2,则该河流断面的径流模数为()。
A.2000L/(s·km2)B.0.002L/(s·km2)C.2000mmD.0.002mm7、某声音的声压为0.05Pa,则其声压级为()。
A.63dB.65dBC.68dBD.70dB【答案】 C8、在宽浅河流中,对于间歇性排放的污染物,其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是()。
A.移流(或推流)、横向和纵向混合B.移流(或推流)、垂向和横向混合C.横向、纵向和垂向混合D.移流(或推流)、垂向和纵向混合【答案】 A9、估算某一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的分析称为()。
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开

4.7 固体废物现状调查与评价 ........................................................................ 60
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61
6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71
6.1 声环境影响评价........................................................................................ 71 6.2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88 6.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98 6.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100 6.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104 6.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05 6.7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 107 6.8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声环境现状评价 ........................................................................................ 45 4.2 振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2 4.3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56 4.4 地表水现状调查与评价 ............................................................................ 57 4.5 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 ............................................................................ 58 4.6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59
1.1 评价目的及原则.......................................................................................... 1 1.2 编制依据 ..................................................................................................... 1 1.3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5 1.4 评价范围及时段.......................................................................................... 6 1.5 评价工作内容及评价重点 .......................................................................... 6 1.6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7 1.7 评价标准 ..................................................................................................... 9 1.8 环境保护目标 ........................................................................................... 11 1.9 评价工作技术路线.................................................................................... 18
8 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 ................................................................................ 124
8.1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 124 8.2 水污染物排放量及控制 .......................................................................... 124
6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71
6.1 声环境影响评价................................................................2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88 6.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98 6.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100 6.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104 6.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05 6.7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 107 6.8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09
4.7 固体废物现状调查与评价 ........................................................................ 60
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61
成都轨道交通 27 号线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建设单位: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二〇年三月 成都
目录
1 总 论 ............................................................................................................... 1
5.1 声环境影响评价........................................................................................ 61 5.2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63 5.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3 5.4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64 5.5 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65 5.6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67 5.7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 69
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110
7.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110 7.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 .............................................................. 114
3 工程沿线及地区环境概况 .............................................................................. 42
3.1 自然环境概况 ........................................................................................... 42 3.2 环境功能区划 ........................................................................................... 43 3.3 环境质量现状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