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教育局文件(2)

合集下载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新疆高中班办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新疆高中班办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新疆高中班办学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5.08.01•【字号】东府办[2005]50号•【施行日期】2005.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新疆高中班办学工作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05]50号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市教育局《东莞市新疆高中班办学工作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五年八月一日东莞市新疆高中班办学工作方案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的意见》(教民[2005]10号)的精神,从今年秋季起,我市将承担开办新疆高中班的任务。

为做好我市开办新疆高中班的各项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办学工作方案:一、开办新疆高中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开办新疆高中班的指导思想:始终把新疆高中班的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统一思想认识,牢记“民族宗教无小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委关于新疆高中班办学的各项指示和要求,从完善新疆高中班教学和生活设施以及师资的配备,从思想教育、教学工作到生活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层层落实责任,达到相关要求。

开办新疆高中班的基本原则:以“特事特办”的原则予以高度重视,对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干部教师配备等给予优先解决,同时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以东莞高级中学为办学点,按照有利于该校逐步完善申报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条件,有利于新疆高中班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原则,由市财政统筹专项办学经费,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二、开办新疆高中班的保障措施(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开办新疆高中班的重大意义全市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开办新疆高中班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事关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及振兴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大措施。

2024年东莞市教育系统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检查清单

2024年东莞市教育系统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检查清单
检查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资产台账,检查数据分类分级清单。
19
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风险自查或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检查工作过程文档。
20
系统和数据库是否落实备份措施。
检查系统和数据库是否落实定期备份措施。
21
应采用加密、去标识等技术保证重要数据或个人信息在存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
使用反向代理、内网穿透等方式,违规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
抽查主机(含服务器、办公终端)系统内是否存在反向代理、内网穿透、远程控制工具的进程,或有相关工具的定时启动项,例如teamviewer、ToDesk、向日葵。
三、信息系统(网站)安全管理
8
使用信息分发平台(短信分发等)的情况,采取内容审批发送管理等措施。
3
中小学学校出口部署防火墙设备;购置的网络安全设备正常运行、配置有效策略。
1.检查防火墙资产台账;
2.上机查看网络安全设备配置。
4
未经审核同意,不得将教育专网、政务外网接入其它具有互联网链路的网络。
1.机房查看是否有私接的互联网链路;
2.抽检设备、服务器是否存在未禁用的双网卡双网络。
5
禁止任何网络环节采用NAT转换方式共享上网,统一使用市教育局分配的10.X.X.X段IP地址。
2024年东莞市教育系统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检查清单
评估方向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式
一、网络信息资产管理
1
完善网络信息资产台账,包括但不限于:域名、网站、应用系统、APP、小程序、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办公终端、LED大屏等清单,并及时在市教育局网络安全运维管理平台中更新。
1.登录市教育局网络安全运维管理平台,查看是否录入信息化资产信息,资产种类是否齐全。

关于开展201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通知(东莞市)

关于开展201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通知(东莞市)

关于开展201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通知(东莞市)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若干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将于201年开展。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培训目的与任务1. 培训目的通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

2. 培训任务本次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与教育、学科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掌握,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将于201年初开始,根据具体科目不同,培训时间为不定期的线上培训和不定期的线下培训。

请各位教师密切关注培训通知,做好时间安排。

2. 培训地点线上培训将通过教育平台进行,各位教师可在家或学校参与培训。

线下培训将在各区进行,具体地点和时间将由各区教育局通知。

三、培训方式与课程设置1. 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取在线视频教学、研讨讲座等方式进行。

线上培训将通过教育平台发布相关课程,教师可自行选择课程参与学习。

线下培训将由专家学者组织授课,教师需按时参加。

2. 课程设置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课程安排将由各区教育局通知。

四、培训考核与证书发放1. 培训考核本次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后,教师需完成在线测试,通过合格才能获得培训学时。

2. 证书发放培训合格的教师将获得所修课程的培训证书,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学校将对获得证书的教师进行记录并计入个人档案。

五、培训费用与报名方式1. 培训费用本次培训对参与教师免费,各学校不得另外收取培训费用。

2. 报名方式各校将收集教师的培训需求,并报送至所在区教育局,由各区统一汇总后报送市教育局。

为学生重塑梦想--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简介

为学生重塑梦想--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简介

为学生重塑梦想--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小学德育》
【年(卷),期】2022()5
【摘要】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创办于2020年7月,是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专门
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建设的全国首批专门学校,是在“东莞市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东莞市教育局和市公安局共同管理的市直属公办学校.专门教育是国家教
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航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全国首创警师共育管理
新模式,致力于办有爱心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有书香的教育。

启航学校以“明理修身,梦想启航”为办学理念,以“拥抱孩子”为教育理念,为已满12周岁未满18周岁,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青啤篮球宝贝海上梦想启航维多利亚邮轮激情喝彩鸣笛——青岛啤酒“炫舞激情”啦啦队全国总决赛开机仪式携手歌诗达邮轮梦想启航
2.东莞市启智学校异地扩建
工程管理研究3.东莞市启智学校异地扩建工程4.共筑梦想快乐启航——十堰市竹山县张振武小学特色办学掠影\r\n共筑梦想快乐启航——十堰市竹山县张振武小学特色办学掠影5.梦想启航的地方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

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

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更好解决本市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招生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适用于年满6周岁且不超过18周岁,有正常学习能力,具有中国国籍的非东莞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含香港、澳门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下统称“父母”)双方或一方须为中国非东莞市户籍公民(含香港、澳门户籍),并持本市有效〘广东省居住证〙或在本市依法办理居住登记。

台湾户籍或外国国籍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适用于本方案,其入学办法按照相应的入学政策申请。

父母双方均是东莞市户籍的非东莞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不纳入积分制入学范围,由其父或母户籍地所在的园区、镇(街)教育部门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入学。

第三条申请入读小学一年级的随迁子女必须年满6周岁(计算至当年8月31日,含8月31日);申请入读小学非起始年级的随迁子女,必须在6周岁入学的基础上符合相对应的入学年龄;申请入1读初中一年级的随迁子女必须是小学应届毕业生。

已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不能申请留级重读,如发现申请留级重读的,将取消其申请资格。

已在东莞市义务教育公办小学就读或在民办小学就读享受政府学位补贴的随迁子女可读至本学段结束;本学段结束后升读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初中或民办初中学校享受政府学位补贴的,需重新申请及计算积分。

第四条符合申请资格的随迁子女可以选择其父母一方的服务地或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在东莞市拥有产权清晰的自有居所所在地的园区、镇(街)作为申请地,通过积分制方式,申请入读申请地所在园区、镇(街)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或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政府学位补贴。

第五条本方案中的“申请人”(即学生)选取父母一方作为“积分方”进行积分,并以“积分方”在本市办理〘广东省居住证〙年限,在本市缴纳社保年限,以及在本市纳税情况等三方面作为计算积分依据。

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广东省学生规范

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广东省学生规范

东莞市教育局文件东教语〔2009〕9号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广东省学生规范 汉字书写大赛决赛结果的通知松山湖管委会科教局,各镇(街)宣教办,市直属学校: 省教育厅、省语委举办的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已经结束。

我市选拔了35名选手参赛,共25名选手获奖,其中一等奖7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6名;另有7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决赛结果的通知》(粤教语〔2009〕20号)转发给你们。

希望各获奖单位及个人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希望大家向获奖单位及个人学习,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加强规范汉字书写训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提高青少年语文素养和个人文化修养。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日主题词:语言文字 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通知东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动公开2009年8月10日发— 3 —粤教语〔2009〕20号关于公布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决赛结果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语委,各高等学校:由省教育厅、省语委举办的“书写经典,传承文明”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决赛于7月11日在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举行,各地中小学、各高等学校共700多名书法爱好者参加了比赛。

经大赛组织委员会认真评审,评出软笔获奖作品176件,硬笔获奖作品199件,优秀指导老师40名,优秀组织单位32个。

现予公布。

附件: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决赛结果二○○九年七月二十七日附件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决赛结果软笔作品及指导教师获奖名单大学组姓名 学 校 书体 获奖等级 优秀指导教师蓝茜茜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楷书 特等奖 程海涛夏阳 暨南大学 楷书 〃 〃 朱圭铭郭立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隶书 〃 〃 靳继君梁楚琦 华南师范大学 隶书 〃 〃 马学义郑奋杰 惠州学院 楷书 一等奖 曾裕林黄剑辉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隶书 〃 〃 刘诗东陆仪启 中山大学 楷书 〃 〃 钟东王美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楷书 〃 〃 靳继君谢嘉 惠州学院 楷书 〃 〃 王先岳胡文剑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隶书 〃 〃 陈跃侯笑夫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楷书 〃 〃 崔平平吕哲伦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谢嘉 惠州学院 隶书 〃 〃 王先岳梁春娜 茂名学院 隶书 二等奖彭万胜 五邑大学 行书 〃 〃王特懿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唐晓文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 楷书 〃 〃詹海表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吴静欣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楷书 〃 〃张燚雪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曾振城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叶春萌 深圳大学 隶书 〃 〃梁关海 广东教育学院 楷书 〃 〃王少丹 韩山师范学院 隶书 〃 〃刘小林 嘉应学院 楷书 〃 〃甘展界 广东工业大学 楷书 〃 〃潘菲菲 嘉应学院 隶书 〃 〃董嘉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楷书 〃 〃黎云浓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隶书 三等奖赵志清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 行书 〃 〃赵广青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 隶书 〃 〃黄颖君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隶书 〃 〃— 4 —陈俊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隶书 〃 〃黄彬南 茂名学院 行书 〃 〃陈育 韶关学院 楷书 〃 〃佘斯莹 中山大学 隶书 〃 〃赖东华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朱景明 广州中医药学院 隶书 〃 〃张雅欣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 楷书 〃 〃刘珊珊 惠州学院 隶书 〃 〃许潇铠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隶书 〃 〃关奕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廖永喜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隶书 〃 〃郭俏玲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陈锦佩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钟妙容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楷书 〃 〃梁楚琦 华南师范大学 行书 〃 〃林佩凤 华南农业大学珠海学院 楷书 〃 〃林郁量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黄家涛 茂名学院 楷书 〃 〃彭国齐 广东工业大学 隶书 〃 〃黄景波 嘉应学院 楷书 〃 〃敖娴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楷书 〃 〃冯炳廉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何嘉雯 五邑大学 隶书 〃 〃刘莉 肇庆科技职业学院 楷书 〃 〃冯光辉 广东嘉应学院 行书 优秀奖罗雪英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张圳 嘉应学院生科院 隶书 〃 〃袁品芳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王龙辉 华南师范大学 楷书 〃 〃曾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楷书 〃 〃李广奎 五邑大学 楷书 〃 〃杨汉钟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陈锦江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冯督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楷书 〃 〃毛宇通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何宇 中山大学 隶书 〃 〃胡婕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麦翠萍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楷书 〃 〃高锡乒 广东工业大学 楷书 〃 〃陈敏 深圳大学 行书 〃 〃魏泽鑫 中山大学 楷书 〃 〃张力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隶书 〃 〃邹锦涛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隶书 〃 〃陈思颖 广东科学技术学院 隶书 〃 〃— 5 —黄敏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隶书 〃 〃高菲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叶秀玲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林慧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楷书 〃 〃吴美容 湛江师范大学 隶书 〃 〃汪成林 深圳大学 隶书 〃 〃侯笑夫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隶书 〃 〃郑荟 中山大学 隶书 〃 〃朱裕城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程高翔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楷书 〃 〃梁韵琪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楷书 〃 〃李敏华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隶书 〃 〃朱景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楷书 〃 〃黄少珍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楷书 〃 〃刘伟浠 广东工业大学 行书 〃 〃陈俊任 湛江师范学院 隶书 〃 〃胡卫齐 华南师范大学 隶书 〃 〃中学组姓名 学 校 书体 获奖等级 优秀指导教师王泽坤 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 楷书 特等奖 戴胜全黄婷 潮州市高级中学 楷书 一等奖 佃少东王焜明 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 楷书 〃 〃 覃莉谢嘉彬 揭阳市普宁二中 隶书 〃 〃 王志雄刘楹正 东莞市寮步香市中学 楷书 〃 〃 谢继业李楠 清远市清城区松岗中学 隶书 〃 〃 林旭颖庄斯惠 云浮市云浮中学 隶书 二等奖陈智成 揭阳普宁市第一中学 行书 〃 〃陈薪羽 珠海市香洲区拱北中学 行书 〃 〃谢维湿 揭阳市惠来县葵梅中学 楷书 〃 〃熊驰宇 珠海市第五中学 楷书 〃 〃麦晓龄 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楷书 〃 〃纪志勰 汕头市下蓬中学 楷书 〃 〃朱景智 湛江市第二中学 隶书 〃 〃陈嘉豪 东莞市光明中学 隶书 三等奖朱景智 湛江市第二中学 楷书 〃 〃霍宇彬 云浮市罗定实验中学 楷书 〃 〃赖映霏 韶关市乳源中学 楷书 〃 〃慕容汉华 肇庆高要市第二中学 楷书 〃 〃吕慧玲 惠州市惠东中学 隶书 〃 〃陈芷祺 珠海市紫荆中学 楷书 〃 〃关越升 阳江市漠南中学 楷书 〃 〃许梦囡 潮洲市金山中学 楷书 〃 〃— 6 —何东方 肇庆市地质中学 楷书 〃 〃蔡丛琳 汕头市金园区实验中学 隶书 〃 〃朱景智 湛江市第二中学 行书 优秀奖陈家亮 广州市美术中学 隶书 〃 〃张耿泳 揭阳普宁市第一中学 楷书 〃 〃沈嘉琳 清远市清新县何黄玉湘中学 楷书 〃 〃甄常堃 江门台山市少年宫 行书 〃 〃林秀慧 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 楷书 〃 〃王凌志 揭阳市实验中学 隶书 〃 〃林伟君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中心初级中学隶书 〃 〃关凌水 阳江市漠南中学 楷书 〃 〃郑立楷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 楷书 〃 〃袁楚玥 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隶书 〃 〃神绮雯 清远市清城区松岗中学 行书 〃 〃罗敏烨 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 隶书 〃 〃蔡沐哲 汕头市下蓬中学 隶书 〃 〃小学组姓名 学 校 书体 获奖等级 优秀指导教师陈峻标 云浮市喜耀粤西学校 隶书 特等奖 张社洪陈昊 云浮市邓发小学 隶书 〃 〃 莫雁玲蔡尚原 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东风小学 楷书 一等奖 林馥刘睿瑜 珠海市香洲区第四小学 行书 〃 〃 周仁杰姜宜荣 韶关乐昌市乐城一小 隶书 〃 〃 吴家良陈俊威 江门市发展小学 楷书 〃 〃袁盟振 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小学 楷书 〃 〃 赖召明张子怡 韶关南雄市黎灿学校 隶书 二等奖龚翊蕴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嘉信西山小学楷书 〃 〃陈子泽 阳江市阳西县方正小学 隶书 〃 〃卢彦铮 湛江市第十二小学 隶书 〃 〃揭馥蔚 湛江市霞山区第七小学 隶书 〃 〃王政 清远市清城区先锋小学 楷书 〃 〃李耿毓 潮州市实验学校 隶书 三等奖李媛 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五小学 隶书 〃 〃曾荣 河源市龙川县鹤市中心小学 楷书 〃 〃林罗萱 广州市荔湾区宝源小学 隶书 〃 〃罗渝宝 广州市荔湾区立贤中学 隶书 〃 〃古锴原 惠州市惠阳区光华小学 隶书 〃 〃钟潇洋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 隶书 〃 〃卢俊成 阳江市阳西县方正小学 隶书 〃 〃郭晓玲 珠海市香洲区香山学校 隶书 〃 〃邹家成 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小学 隶书 〃 〃陈嘉欣 汕头市金涛小学 隶书 〃 〃黄黛淇 潮州市实验学校 隶书 〃 〃— 7 —张膑 韶关南雄市黎灿学校 行书 〃 〃王嘉荣 东莞市虎门镇南栅小学 行书 〃 〃李圳垚 揭阳市揭西县河山小学 隶书 优秀奖姜如 湛江市第五小学 楷书 〃 〃刘其皓 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 楷书 〃 〃易上淋 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太平小学 隶书 〃 〃吴洵 潮州市城南中英文学校 行书 〃 〃邹俊霖 清远市新北江小学 行书 〃 〃王家健 江门市鹤山沙坪第四小学 隶书 〃 〃黎绮红 江门市北郊中心小学 隶书 〃 〃麦志添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奇槎小学 隶书 〃 〃吴思懿 惠州市惠城区下埔小学 隶书 〃 〃贾泽浩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八小学 隶书 〃 〃林思勤 揭阳市东山区乔西小学 行书 〃 〃钟咏芙 惠州市博罗县实验小学 楷书 〃 〃潘权鸿 揭阳市东山区玉城小学 隶书 〃 〃刘志明 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 楷书 〃 〃张祖豪 惠州市惠城区光彩小学 楷书 〃 〃陈轼 阳江市阳西县方正小学 楷书 〃 〃硬笔作品及指导教师获奖名单大学组姓名 学 校 书体 获奖等级 优秀指导教师陈俊霖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隶书 特等奖 罗来平吴少冲 华南师范大学 楷书 〃 〃 郑国光翁舒芸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楷书 〃 〃 刘诗东杨小斌 韶关学院 行书 〃 〃 陈木宏宾家豪 茂名学院 行书 〃 〃 王建国梁学圳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一等奖郑宝生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 曾丽黄景波 嘉应学院 楷书 〃 〃 麻爱民钟飞丽 湛江师范学院 楷书 〃 〃 孙成武欧永杰 惠州学院 隶书 〃 〃 曾裕林郭立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隶书 〃 〃 靳继君苏海风 广州美术学院 隶书 〃 〃窦瑞光 广州暨南大学 行书 〃 〃 朱圭铭彭万胜 五邑大学 行书 〃 〃 钟健仁崔亚辉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 许存庆张明挺 茂名学院 行书 〃 〃 王建国黄建志 华南师范大学 行书 〃 〃 马学义黄园媛 湛江师范学院 隶书 二等奖赖恒光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 8 —廖英禾 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叶炼勇 华南师范大学 行书 〃 〃江 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行书 〃 〃崔万里 广东教育学院 楷书 〃 〃何丽娟 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高英勤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罗名烙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刘海滨 惠州学院 楷书 〃 〃钟建标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陈俭华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闵天柏 茂名学院 隶书 〃 〃杨河林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隶书 〃 〃陈 铿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冯光辉 嘉应学院 隶书 〃 〃王建军 暨南大学 行书 〃 〃卢宗健 广东白云学院 行书 〃 〃麦学明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行书 〃 〃钟成权 五邑大学 楷书 三等 奖李慧敏 韩山师范学院 楷书 〃 〃刘 琪 广东商学院 楷书 〃 〃梁欢欢 韶关学院 楷书 〃 〃施润鑫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楷书 〃 〃黄建兰 华南师范大学 楷书 〃 〃夏琳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楷书 〃 〃马沛珍 广州中医药大学 楷书 〃 〃徐 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楷书 〃 〃李坤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杨招达 湛江师范学院 楷书 〃 〃李志立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罗石雁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楷书 〃 〃布瑞雯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隶书 〃 〃李 端 惠州学院 隶书 〃 〃梁楚琦 华南师范大学 隶书 〃 〃钟碧丽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袁品芳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张琼珊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张信亮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杜琛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隶书 〃 〃唐国尚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林雄锐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行书 〃 〃张龙腾 广东商学院 行书 〃 〃罗丽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行书 〃 〃钟永龙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李福碧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行书 〃 〃— 9 —郑碧芳 深圳大学 行书 〃 〃 文华康 广东警官学院 行书 〃 〃 曾延甫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行书 〃 〃 欧永杰 惠州学院 行书 〃 〃 黄满丰 肇庆工商学院 行书 〃 〃 李佳伟 东莞理工学院 行书 〃 〃 陈贵南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 行书 〃 〃 李慧敏 韩山师范学院 行书 〃 〃 钟俊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行书 〃 〃 余少飞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行书 〃 〃 黎银柳 广东教育学院 楷书 优秀奖 苏晓荣 茂名学院 楷书 〃 〃 罗雪英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 陈潮杰 嘉应学院 楷书 〃 〃 黄智慧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 周金明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楷书 〃 〃 马思思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楷书 〃 〃 黄少锋 广东白云学院 楷书 〃 〃 谢平莞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楷书 〃 〃 吕忠良 东莞理工学院 楷书 〃 〃 周文娇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楷书 〃 〃 谢 勇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楷书 〃 〃 陈 健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楷书 〃 〃 杨艳青 深圳大学 楷书 〃 〃 申振祥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楷书 〃 〃 毛 婷 暨南大学 楷书 〃 〃 张明挺 茂名学院 楷书 〃 〃 陆燕光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 林世爵 广州中医药大学 隶书 〃 〃 陈锐纯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隶书 〃 〃 胡翔龙 暨南大学 隶书 〃 〃 谭颖洁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隶书 〃 〃 程锦波 广东教育学院 隶书 〃 〃 张 妍 嘉应学院 隶书 〃 〃 黄 海 茂名学院 隶书 〃 〃 古文胜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隶书 〃 〃 宁家琛 广东警官学院 隶书 〃 〃 陈潮杰 嘉应学院 行书 〃 〃 张语宽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行书 〃 〃 陈晓岗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 魏 璞 中山大学 行书 〃 〃 柯尚宗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 黄梁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 黄少锋 广东白云学院 行书 〃 〃— 10 —林晓旋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莫贤东 广东白云学院 行书 〃 〃林景明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陈俭华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行书 〃 〃郭展深 广东警官学院 行书 〃 〃易 强 深圳大学 行书 〃 〃黄景波 嘉应学院 行书 〃 〃罗桂歆 韶关学院 行书 〃 〃彭巧兰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行书 〃 〃古意标 肇庆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行书 〃 〃许舒航 中山大学 行书 〃 〃中学组姓名 学 校 书体 获奖等级 优秀指导教师黄军 惠州市博罗县高级中学 楷书 特等奖 赵林陈湖佳 揭阳市华侨高级中学 隶书 〃 〃 蔡洁鸿温颖浩 肇庆市德庆香山中学 楷书 一等奖 刘冯尹锦霞 东莞市东莞中学 隶书 〃 〃 刘加胜曾玲玲 韶关市武江区第五中学 行书 〃 〃李俊威 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楷书 〃 〃朱家宝 清远市佛冈县城北中学 楷书 二等奖叶颖娴 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楷书 〃 〃张柱安 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纪念中学 楷书 〃 〃谢 琦 韶关市仁化第二中学 楷书 〃 〃孙 路 珠海市第一中学 行书 〃 〃周颖培 广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楷书 〃 〃林思琪 广州市交通运输中等专业学校 隶书 〃 〃黄 婷 潮州市高级中学 楷书 三等奖冯校圣 珠海市第四中学 隶书 〃 〃汤文静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二中 楷书 〃 〃蔡锦涛 东莞市光明中学 楷书 〃 〃黄保期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 楷书 〃 〃颜伟宏 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 隶书 〃 〃林 钺 揭阳市揭东县炮台竞智中学 行书 〃 〃陈西来 云浮市罗定连州中学 隶书 〃 〃梁绮文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楷书 〃 〃陈文林 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 楷书 〃 〃陈小玲 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 楷书 〃 〃罗艳霞 清远市英德华粤中英文学校 隶书 〃 〃黄保期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 隶书 优秀奖赖宇乐 河源市第二中学 楷书 〃 〃陈美艳 江门市台山一中 隶书 〃 〃林超荣 阳江市两阳中学 隶书 〃 〃张俐琳 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隶书 〃 〃— 11 —邓 媛 韶关市北江中学 隶书 〃 〃李旻轩 佛山市禅城区菜山中学 行书 〃 〃吴伟权 东莞市职业技术学校 行书 〃 〃李东城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隶书 〃 〃郑明姬 阳江市第二中学 楷书 〃 〃曾万祥 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 楷书 〃 〃高绵洲 揭阳市普宁实验中学 楷书 〃 〃陈泽川 揭阳市普宁二中实验学校 楷书 〃 〃陈晶晶 阳江市阳春一中 楷书 〃 〃刘妍君 湛江市第十二中学 楷书 〃 〃陈棣华 佛山市顺德一中德胜学校 楷书 〃 〃莫海波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隶书 〃 〃小学组姓名 学 校 书体 获奖等级 优秀指导教师周一桐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 楷书 特等奖 欧阳朝暄刘睿瑜 珠海市香洲区第四小学 行书 〃 〃 周仁杰钟雨晴 东莞市大朗镇培兰小学 隶书 一等奖 周阳李怡娴 东莞市东华小学 楷书 〃 〃 王飞虎王静如 东莞市厚街镇前进小学 楷书 〃 〃 陈剑雄梁楚瑜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嘉信西山小学行书 〃 〃 童汝嘉何晓桐 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 隶书 二等奖邓晓文 广州市花都区雅瑶小学 隶书 〃 〃刘睿瑜 珠海市香洲区第四小学 楷书 〃 〃黄敏瑜 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沛明实验小学楷书 〃 〃庄 煜 潮州市潮安县江东镇中心学校 楷书 〃 〃彭泽棉 汕头市潮阳区实验学校 行书 〃 〃马 偲 韶关市乳源县第一小学 楷书 三等奖王思佳 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 行书 〃 〃董灵芊 江门蓬江区江华小学 楷书 〃 〃黄百俊 惠州市惠东县吉隆中心小学 行书 〃 〃谢嘉斌 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小学 行书 〃 〃吴杰珩 珠海市香洲区容闳学校 行书 〃 〃陈思畅 汕头市金平区长厦小学 楷书 〃 〃李紫欣 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龙西小学 隶书 〃 〃黄雅琪 江门市蓬江区北郊中心小学 楷书 〃 〃黄晓霞 东莞市常平镇金美小学 隶书 〃 〃陈子泽 阳江市阳西县方正小学 隶书 〃 〃黄琼演 惠州市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 隶书 〃 〃蔡 露 潮州市枫溪区枫溪小学 楷书 优秀奖何晓岚 佛山市高明区荷城一小 隶书 〃 〃吴兆智 湛江市第十四小学 隶书 〃 〃李 露 韶关市始兴县高峰小学 隶书 〃 〃陈意如 东莞市桥头镇中心小学 行书 〃 〃— 12 —赵 洋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行书 〃 〃赖惠敏 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中心小学 行书 〃 〃吴凯茵 江门市台山台城中心小学 行书 〃 〃叶碧宁 惠州市第二小学 楷书 〃 〃黄燕玲 揭阳市榕城区师范附小 楷书 〃 〃谭慧璇 清远市清新县第一小学 楷书 〃 〃赵 贤 韶关市和平路小学 楷书 〃 〃张楚乔 阳江市介龄小学 楷书 〃 〃范德勇 河源市紫金县城第二小学 楷书 〃 〃胡 越 佛山市三水区三水实验小学 楷书 〃 〃优秀组织单位奖名单云浮市教育局、语委 东莞市教育局、语委 揭阳市教育局、语委 江门市教育局、语委汕头市教育局、语委 阳江市教育局、语委 潮州市教育局、语委 韶关市教育局、语委河源市教育局、语委 惠州市教育局、语委 清远市教育局、语委 广州市教育局、语委佛山市教育局、语委 湛江市教育局、语委 肇庆市教育局、语委 珠海市教育局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暨南大学茂名学院 中山大学 惠州学院 嘉应学院韶关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深圳大学五邑大学 湛江师范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主题词:学校 语言文字 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主动公开2009年7月28日印发— 13 —— 14 —。

拟于五四青年节组织学生到东莞虎门观看虎门销烟遗址请示

拟于五四青年节组织学生到东莞虎门观看虎门销烟遗址请示

关于五四青年节组织学生到东莞虎门观看虎门销烟遗址的请示(一)×××教育局: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历史教训,以实际行动迎接五四青年节的到来,响应中央党建工作方针,充分展示青年风采,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校拟于××年××月××日组织六年级学生(200人)到东莞市虎门观看虎门销烟遗址。

学校将做好预案和活动组织,并安排10名教师参加安保工作,校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全部参加,保障路途安全和活动安全。

以上活动,特向教育局请示,呈请领导批示。

××学校××年××月××日关于五四青年节组织学生到东莞虎门观看虎门销烟遗址的请示(二)×××教育局:接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五四青年节×××的通知》, 市教育局《×××市教育系统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文件精神关于“×××”等工作要求,我校决定参加五四青年节组织学生观看虎门销烟遗址的活动。

我校拟于××年××月××日组织六年级学生(200人)到东莞市虎门观看虎门销烟遗址。

参加对象包括六年级全体学生,各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政教处及学校部分领导。

学生全部步行,到达目的地后,意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入虎门销烟遗址进行参观。

本次活动我校已做好周密布置,恳请上级领导给予指导和批复。

××学校××年××月××日。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史宏凯2017年2月24日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史宏凯2017年2月24日

创建品牌学科标准
在校本教研方面,既要注重制度、规范建设,同时也要关注校 域交流合作,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不断创新教学,提 高课堂教学的效度。 在教学水平方面,能够按照课标的要求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任 务,并在全市同类学校中趋于领先位置。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能够根据学科自身特色,科学、主动发 展,并形成良好的团队文化共识。 在教科研成果方面,能够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独立承担相应研 究,有成果输出。
发挥学科教研会专业优势,规范学科科研指导工作。 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实践课程评价方式
“技术设计与实践” 展评活动,是我市通用技术学科积极 推进“省有关深化招生考试制度”的有效实践,也是通过课程 评价有效推进技术课程实施的关键举措之一,是践行学科核心 素养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尝试。 主要通过创新思维考核(笔试部分)、方案设计与制作以 及现场实践三部分对学生通用技术素养进行考核。关注通识技 术知识、图样表达能力、物化能力、创新思维品质等学科核心 素养的诊断。
专业科研引领
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创新高效课堂成果
深化特色品牌学科建设
通过通用技术品牌学科展示交流活动,不断总结、 推广品牌学科经验与成果。进一步发挥特色品牌学科的 区域辐射、引领作用,推动学科特色发展。同时做好第 二批品牌学科的培养与申报工作。
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全面 推进特色高中和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高中特色学校 和特色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到 2020年,全市每所普通高 中要创办 2 个以上的特色项目。
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创新高效课堂成果
建设、优化学科慕课资源。
依托资源建设团队,进一步优化学科资源建设。以优质 教学资源全覆盖为抓手,按照计划做好通用技术苏教版“技 术与设计2”的精品微课的征集工作 (目前已完成技术与设 计1的微课资源全覆盖)。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努力探索基 于优质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变革,努力打造学科教学的“慧 课堂”时代。利用信息化、碎片化的特点,努力打造随时可 学、随地可学的移动互联时代全课堂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教育局文件
东教基〔2011〕12号
关于做好我市2011年暑假工作的通知
各镇(街)宣教办(局),松山湖科教局,各学校及幼儿园: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做好学期结束前和暑假期间的工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
根据校历规定,本学期小学、初中及高中暑假从2011年7月10日开始,下学期所有中小学校统一在9月1日正式上课。

各中等职业学校可参照全日制高中校历执行,幼儿园可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校历执行。

本学期放假时间原则上按上述安排进行,各中小学不得擅自变更放假时间。

二、要安排好教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
(一)学习内容:继续组织学习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省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转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粤教创先发〔2011〕8号)和汪洋同志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上关于“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的讲话精神,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幸福东莞。

(二)学习方式:可采取读文件、专题发言、讨论等形式,学习时间可在假期内安排1至2天。

(三)其他要求:各学校要做好教师假期师德师风教育和读书的安排,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和人文素养。

三、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指导学生过好假期生活
(一)要加强学生假期校外教育和管理,做好“三个一”工作。

一是要开好一次法制报告会。

邀请法制副校长或政法部门领导,结合学生特点,举办专题法制报告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是要写好一封《给家长的公开信》或开好一次学生家长会,使家长明确学生假期活动的内容和有关要求,认真抓好家庭教育。

三是要设计好一份学生假期学习生活鉴定表,由学生和家长自评鉴定,开学前交回学校,以便学校掌握学生假期的活动情况,加强对学生假期生活的监督。

各中职学校要巩固“校风建设年”的教育成果,切实加强学生假期生活的教育和管理,展示新时期中职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学校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假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所在镇街和社区的文娱、体育活动,参加学校有组织的调查访问、科技及体验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假期以休息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要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一)要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各学校要在暑假期间组织开展一次全面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重点是排查学校建筑安全、各类安全设施设备以及电源线路老化情况,切实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要全面进行校车检测工作,加强校车保养及校车驾驶人教育,确保校车安全运行;要结合前期校园安保工作要求,完善“三防”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校园安全保障水平。

(二)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工作。

暑假前,各学校必须落实一次覆盖全体师生的安全宣传教育行动,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防范溺水、安全出行、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教育,提醒返乡探亲和外出旅游的教师远行途中注意安全,强化师生自我防范意识,防止师生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各学校要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普及一次防范学生溺水、气象灾害应急等安全知识,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努力确保学生校外期间的安全。

(三)积极落实假期值班及安全信息报送工作。

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假期值班制度,落实保安人员校园24小时值班,以及
学校领导值班的工作要求,强化“防火”、“防盗”工作,保障学校财产安全。

要密切与公安、应急等部门的联系,完善信息互通制度,确保各类涉及学校、学生的维稳安全信息报送渠道的畅通。

五、要发扬争先创优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教育发展水平的巩固和提高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构建“幸福东莞”的关键一年,各镇街要树立雄心壮志,勾勒远景蓝图,细化年度目标,努力开拓新思维,推进新举措,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基础教育的内涵提升,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满意度。

在暑假期间要认真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暑假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集体进行补课。

高中阶段学校的开学时间按东教基〔2011〕9号文执行。

科任教师要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任务状况,布置相应的作业量。

校长要对各科任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审核把关,防止暑假作业超量情况的发生。

二是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认真做好防止中小学生流失的工作。

一发现有学生流失的苗头,就要及时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动员学生复学。

小学、初中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迫后进生停学、退学。

宣教办(局)和学校要努力实现小学非正常流生为零,初中非正常流失率不超过0.4%,高中非正常流失率不超过2%的目标。


是要切实抓好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安全隐患的检查工作。

各镇街宣教办(局)要结合校安工程要求,组织人力对辖区内学校和幼儿园的所有建筑物进行深入全面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及时消除学校和幼儿园校舍的危房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少部分幼儿园仍未进行园舍建筑及消防验收的,要积极整改,加紧补办相关手续。

四是要依照省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文件要求,积极推动本镇街公民办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督促落实幼儿园加紧完善园舍建筑、消防验证手续,促进规范办园。

六、认真做好期末结束和下学期开学准备工作
(一)学校的各项工作总结要在学期结束前完成。

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的全校性工作总结和新学期工作计划,于开学后两周内交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中学的教学专题总结、成绩统计表、试卷质量分析请于放假后一周内上传到东莞教研网的“教学管理平台”上。

(二)要严格按规定办理新学期注册收费。

各镇街和学校要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工作。

各学校和幼儿园(含民办学校和幼儿园,下同)要按规定办理新学期注册收费工作,一般情况下交费时间应安排在新学期开学前后一周进行,不得跨学期提前收费。

(三)要继续抓好校产和校园“三化”管理,以及加强安
全保卫等工作。

学校和幼儿园在暑假前要对校产进行清点和回收,并妥善保管。

在暑假期间要对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为下学期开学做好准备。

要安排好人员值班,负责搞好学校、幼儿园的保卫和“三化”工作。

(四)各学校要根据《广东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广东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等装备标准,清点本校教学仪器设备,如需要添补的,要订出明年的设备添补规划。

(五)要做好新学期开学的准备工作。

在假期内,各镇(街)宣教办(局)和学校领导应制订出新学期工作计划。

教师应制订好教学和班主任等工作计划。

全体教师均应在8月29日回校,利用开学前几天的时间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学校 暑假 通知
东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动公开2011年6月29日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