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远离危险(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远离危险(四篇)目录: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远离危险一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翘鼻子噜噜二幼儿园中班溺水安全教育:水好玩也很危险三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不私自离园》四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远离危险一设计意图:安全是儿童生存的基本保障,是所有儿童的基本权利,但因为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他们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差,生命安全时时受到意外的伤害。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自己的安全意识就很淡薄,他们只重视幼儿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这一方面的教育,因此我们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学习初浅的安全自救的方法。
2、乐于在集体中表述自己的感受与见闻。
活动准备:磁带、纸、笔、奖励小贴花。
活动过程:一、播放警笛声,引出话题——安全的重要性1、如果你家着火了,你一个人在家,你会怎么办?2、请幼儿尝试自己想出来的自救方法。
如拨打119等(游戏)3、幼儿现场演习“火场”逃生。
(放火警声音,幼儿人手一块湿毛巾捂住鼻子,下蹲逃生)二、了解日常生活中身边存在的各种危险1、你发生过危险事故吗?或者你看过听说过哪些危险的事?(请幼儿讲述)2、生活中什么事是有危险的,我们不能做或者要当心的?3、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作简笔画记录,加深幼儿对各种危险的警惕。
三、了解在幼儿园中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你知道在幼儿园里哪些事情也是危险的,我们不能做或者是要当心的?2、如果你看见有小朋友正在做危险的事,你该怎么办?3、如果有坏人攻击你,你该怎样防卫?教师小结:危险在我们身边随处可在,但是只要我们知道它是危险的,远远的离开它,那么我们就会减少一些受伤的机会。
我们希望小朋友们爱护自己的生命,远离危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活动延伸:布置安全主题板,家长、幼儿、老师及时将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感想展示其中,加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翘鼻子噜噜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
幼儿园安全《远离危险品》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安全《远离危险品》教案与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危险品的概念。
2. 能够辨认危险品。
3. 学会远离危险品,避免危险。
4. 培养幼儿谨慎的性格,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远离危险品”。
三、教学重点1. 让孩子明确危险品概念和形态特征。
2. 教孩子学会远离危险品,避免危险。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2. 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危险品图片。
3. 安全知识简图。
六、教学步骤1. 开场教学导入(3分钟)老师可以询问孩子园中是否有过类似的情况,鼓励孩子谈谈自己的安全经历,引起孩子们对话题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危险品(15分钟)(1)先让孩子观察危险品的图片,引导孩子发散思路,自由思考图片中的物品属于危险品。
(2)介绍危险品的概念,告诉孩子自己家里有哪些危险品。
例如:电锅炉、电动工具等。
(3)具体介绍危险品的形状、颜色和标识等外在特征。
比如:黄色三角形是危险警示标志。
3. 如何才能做到远离危险品(15分钟)(1)让孩子自由思考如何避免接触到危险品。
(2)如果孩子没有好的想法,可以利用幼儿平时的生活例子,说明远离危险品的方法。
4. 安全小测验(10分钟)为了巩固安全知识,让孩子在课堂上进行安全小测验,检验孩子们掌握危险品的程度。
5. 家庭作业(5分钟)生活中危险品随处可见,成年人都有可能接触到危险品,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们。
在结合家长平时的指导下,要求孩子回家后查看有哪些危险品存在,并学习如何有效地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重点是让孩子们明确危险品的概念和形态特征,并学会远离危险品。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口头描述、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帮助孩子们参与到有趣的学习活动中。
此外,在课堂上我还充分发扬了孩子们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的特点。
反思中,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充分地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让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学习内容。
2024年幼儿园中班远离危险精彩教案精选1

2024年幼儿园中班远离危险精彩教案精选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远离危险》,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和场景,学习如何避免危险,培养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和场景,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求救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如何避免危险,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救和求救。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安全知识卡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场景,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如何避免这些危险。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在马路上玩耍时,要注意什么?b. 如果家里有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做?c. 烫伤后,应该如何处理?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结合卡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4. 小组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远离危险》2. 板书内容:a. 常见危险场景b. 安全防范措施c. 自救和求救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画一幅关于安全主题的画。
b. 写一篇关于如何避免危险的短文。
2. 答案:a. 画一幅画,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场景和如何避免这些危险。
b. 短文内容要包括: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如何自救和求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危险场景,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避免这些危险。
同时,教师可组织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幼儿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安全《远离危险品》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安全《远离危险品》教案与反思近年来,幼儿园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机构的重视。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中,《远离危险品》教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危险品,不随意触碰危险物品,可以有效预防意外发生。
以下是对《远离危险品》教案的探讨与反思。
1. 教案设计《远离危险品》教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幼儿认识危险品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危险品的外观和特点,如清洁剂、电池、药品等。
让他们明白这些东西看似普通,但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2)引导幼儿明白危险品的危害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危险品的危害性,不得随意触碰和放入口中。
家长和老师也要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孩子们有正确的认知。
3)启发幼儿保护自己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品。
要让他们知道当发现危险品时,要及时离开并告诉老师或家长。
4)巩固知识点通过歌曲、手工制作等形式,巩固幼儿对危险品的认识和预防措施。
制作“危险品远离”标语、卡通形象等,让幼儿愉快地学习安全知识。
2. 教案实施在实施《远离危险品》教案时,幼儿园老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芳龄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教师要注重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在家中进行延伸教育。
3. 教案效果《远离危险品》教案的实施需要时间与耐心,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但是,通过认真的实施和持之以恒的教育,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幼儿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危险品的辨识能力,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4. 我的观点与反思作为教育者,在实施《远离危险品》教案的过程中,我认为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
教案的设计要贴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不宜过于简单或复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二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二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窨井和装饰灯》二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一
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丰富安全保护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体验活动的乐趣,使幼儿懂得危险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远离危险品》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体验活动的乐趣。
2、丰富幼儿安全保护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使幼儿懂得危险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险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机、插座、电线、风扇、热水器、小刀等)
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哪些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了解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请幼儿结伴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险?为什么?教师指导幼儿结合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2 / 2。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三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窨井和装饰灯》二
幼儿园中班教案《连环套》三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一
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丰富安全保护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体验活动的乐趣,使幼儿懂得危险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远离危险品》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体验活动的乐趣。
2、丰富幼儿安全保护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使幼儿懂得危险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险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机、插座、电线、风扇、热水器、小刀等)
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哪些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了解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请幼儿结伴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险?为什么?教师指导幼儿结合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2 / 2。
幼儿园中班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教案4篇

幼儿园中班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教案14活动目的: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活动重点:溺水安全自救与预防措施。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溺水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内容一、导入现在正是雨季,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了起来。
下面请听去年和今年发生的一些学生溺水事件。
二、探讨溺水的原因(一)溺水原因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总结。
(师)因此多学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给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多一份保障。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专家对溺水致死原因和溺水症状的描述。
(二)致死原因据医学专家解释,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三)溺水症状据医学专家解释,溺水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嘴唇和指甲青紫,嘴唇和口鼻四周有泡沫,重者则昏迷或呼吸心跳停止。
(四)如何自救(师)溺水导致死亡的进展迅速,全程不超过5—6分钟。
因而发生溺水后,争分夺秒地做好现场抢救对挽回溺水者的生命极为重要。
同学们说说溺水事故发生后该我们如何自救呢?生作讨论后,师鼓励其列举各自想法。
(师)同学们所谈的想法都相当不错,我觉得刚才大家的想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若没有救护器材,会游泳者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精选3篇)

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精选3篇)教案1:远离危险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险品,以及常见的危险品有哪些;2. 培养学生远离危险品的意识和能力;3. 培养学生正确的危险品应对和自救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危险品的种类和危害;2. 掌握远离危险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危险品图片、实物或PPT、常识卡片、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危险品吗?有哪些常见的危险品?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危险品图片、实物或PPT,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是危险品吗?它们有什么危害?2. 探究(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危险品的种类和危害,可以通过讨论、观察实物等方式进行。
3.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远离危险品的意义和方法,例如不接触陌生物品、不随意捡拾、不尝试使用未知物品等。
4. 实践(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些常识卡片和游戏道具。
让学生根据常识卡片上的提示,辨识危险品,并运用所学知识远离或正确处理危险品。
5.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远离危险品的重要性。
6. 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可以绘制或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远离危险品的理解和决心。
教案2:远离危险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危险品对生活和健康的危害;2. 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远离危险品的意识和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与共享的精神和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危险品的种类和危害;2. 掌握正确判断和远离危险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危险品图片或实物、常识卡片、学生自带的日常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危险品吗?举例说明一下常见的危险品。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危险品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是危险品吗?它们有什么危害?2. 探究(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危险品的种类和危害,可以通过讨论、观察实物等方式进行。
3.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判断和远离危险品的方法和技巧,例如通过外观、标识、嗅觉等方式判断危险品,并远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
中班教案《远离危险品》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丰富安全保护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体验活动的乐趣,使幼儿懂得危险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远离危险品》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体验活动的乐趣。
2、丰富幼儿安全保护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使幼儿懂得危险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险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机、插座、电线、风扇、热水器、小刀等)
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哪些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了解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请幼儿结伴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险?为什么?教师指导幼儿结合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从图片中找出有危险的物品,向本组小朋友介绍自己图片的内容,并说出如果乱动这些物品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4、请幼儿分组讨论:如果发生意外,应采取自救自护的方法,了解学习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
(1)发生火灾时迅速撤离现场并大声呼救,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弯腰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2)烫伤时可先用冷水冲一会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上面不动,再请成人帮助去医院治疗。
(3)误服药物及时告诉大人。
(4)小刀划破了皮肤,应请成人正确包扎。
5、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地方不安全?我们应该怎样做等。
小百科:危险品易燃、易爆、有强烈腐蚀性、有毒和放射性等物品的总称。
如汽油、炸药、强酸、强碱、苯、萘、赛璐珞、过氧化物等。
运输和贮藏时,应按照危险品条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