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试验
盆栽实验实习报告

盆栽实验实习报告1. 引言盆栽实验是一种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植物培养和观察的实验。
通过将植物种植在小型容器中,可以控制和调节植物的生长环境,从而研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本次实习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盆栽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展望。
2. 实验目的本次盆栽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植物对光照、水分和土壤等因素的适应性和反应机制。
通过盆栽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为农业生产和园艺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3. 实验设计3.1 材料与方法本次盆栽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植物种子(选择一种适合盆栽的植物)•盆栽容器(使用一致大小的盆栽容器)•不同土壤配方(如纯土、沙土、腐叶土等)•灌溉设备(如喷壶、滴灌器等)•光照设备(如日光灯、植物生长灯等)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盆栽容器,清洗并消毒。
2.准备土壤,并按照设计要求分配到不同容器中。
3.播种植物种子到各个盆栽容器中,保持湿润环境。
4.根据实验设计,调整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
5.定期对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生长情况、叶片颜色、根系状态等。
6.进行适时的灌溉和养护,确保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环境稳定。
7.实验结束后,收集和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2 实验组设计本次实验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组:1.光照强度组:将植物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比较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光合效率。
2.水分供应组: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和频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耐旱能力。
3.土壤配方组:使用不同比例的土壤配方,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的影响。
4.施肥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施加不同种类的肥料,对比植物的生长效果和产量。
4. 实验结果分析4.1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实验组中,将植物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观察其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适度的光照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但过高或过低的光照都会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较低的光照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光合产物积累不足;而较高的光照则可能引发光合作用紊乱和光能过量损害。
盆栽实验

盆栽试验的方案内容试验准备:试验土72kg、营养盆72个、生物有机肥152.28g、有机肥152.28g、活性炭炭化料979.44g等其他所用工具。
试验内容:一、将试验土破碎为适宜种植土,将每个营养盆称量1kg试验土装盆,总72盆,6盆为一组,总共12组,并进行编号(1)~(12)。
二、处理及对照:(1)组每个盆只添加5.4g有机肥;(2)组每个盆只添加5.4g生物有机肥;(3)组每个盆添加5.4g有机肥和20g活性炭炭化料,即为2%比例的处理(与试验土的比例为2%);(4)组每个盆添加5.4g有机肥和40g活性炭炭化料,即为4%比例的处理(与试验土的比例为4%);(5)组每个盆添加5.4g生物有机肥和20g活性炭炭化料,即为2%比例的处理(与试验土的比例为2%);(6)组每个盆添加5.4g生物有机肥和40g活性炭炭化料,即为4%比例的处理(与试验土的比例为4%);(7)组每个盆添加5.4g有机肥和活性炭炭化料(比例为9:1)的混合料,即为10%比例的处理(与有机肥的比例为10%);(8)组每个盆添加5.4g有机肥和活性炭炭化料(比例为8:2)的混合料,即为20%比例的处理(与有机肥的比例为20%);(9)组每个盆添加5.4g生物有机肥和活性炭炭化料(比例为9:1)的混合料,即为10%比例的处理(与生物有机肥的比例为10%);(10)组每个盆添加5.4g生物有机肥和活性炭炭化料(比例为8:2)的混合料,即为20%比例的处理(与生物有机肥的比例为20%);(11)组每个盆只添加40g活性炭炭化料,即为4%比例的处理(与试验土的比例为4%);(12)组每个盆部进行任何处理,即为CK(对照);注:以上每组中所需处理严格按照将土壤与肥料的充分混匀后再进行装盆。
三、浇水及晾晒:将制备好的盆栽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每天浇水一次(切忌浇水过多,以盆底不流出水为宜),放置4天后,停止浇水,再放置3天后进行辣椒的种植。
盆栽实验

实验八盆栽试验培养试验是将生长介质置于特制容器中在温室、网室或人工气候箱等设施中在人工模拟、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试验。
由于能严格控制水分、养分、甚至温度、光照等条件,因而有利于精密测定试验因素的效应。
培养试验种类很多,有盆栽试验、框栽试验、幼苗试验和耗竭试验等。
某些有特殊要求的还可采用分根培养试验、流动培养试验、无菌培养试验、渗滤水研究法等技术。
培养试验中最常用的盆栽试验是利用各种特制的盆钵进行的植物栽培试验,根据盆钵的生长介质又可分为土培、砂培和水培等多种方法。
培养试验实质上是一个模拟试验,由于生长环境与田间有很大差别因此所得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大田,多用于植物营养、土壤养分等机理性研究及探索性研究。
砂培试验一、砂培试验特点砂培试验是以砂粒作为植物生长固体介质,以营养液作为植物养分来源的盆栽试验,是介于土培和水培之间的试验方法。
砂培试验通气性比水培好,不需打气,铁盐不会像水培那样沉积于容器底部,而是沉积在砂粒表面,根系仍可吸收,因此植物不易发生缺铁失绿症,对重金属离子如Cu、Zn、Pb、Ni的忍耐力也比水培高10倍,甚至数百倍,但是砂培试验需要以灌溉方式补充养分和水分,因此肥水管理比水培麻烦,砂培根际与离根际渐远的介质问的养分浓度及pH值差异因砂子扩散慢而显得比水培大,因此在砂培中难以严格控制营养元素的浓度、比例及pH值。
砂粒本身含有很多杂质,较难净化,尤其是对于微量元素试验,净化难度更大。
砂培试验多用于研究植物根系对养分、特别是难溶性养分如磷矿粉中磷素营养的利用能力,根系分泌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课题。
不适于植物营养浓度试验及某些微量元素缺素症试验。
二、砂培试验的实施(一)砂子准备砂培用砂子可用普通河砂、石英砂,但以石英砂为好。
砂子太大太小都不好,大砂粒通气性好,但持水性差,小砂粒持水性好,通气性差,一般砂培试验宜用粒经0.2—lmm砂粒,以保持砂层表面湿润。
如用滴液法补充营养液,则砂粒直径以0.5—2mm为好,以保证砂子有一定的透水性。
盆栽试验

二、水培试验
1. 什么类型的试验需要设计成水培实验? 2. 水培试验需要怎样的实验环境和设施? 3. 水培试验的样品应该怎样采集?
1. 什么类型的试验需要设计成水培实验? 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植物对养分的缺乏或者过量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
特点:
生长环境为液相,可人工控制养分的形态、数量、种
实验题目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亏缺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棉花根系对钾营养的吸收动力学 优化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性研究
实验题目(案例一)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亏缺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物:夏玉米 环境要求:水分条件可控制 生长周期:全生育期 测定项目:各个生育期的土壤和植物水分状况等
类、供应时间等等。
养分分布均匀。 缺少空气,需要补充空气。 养分浓度随时间改变,需要经常更换营养液。 缓冲性小,需要经常测定和调整pH。
2. 水培试验需要怎样的实验环境和设施? (1)光照培养室
培养灯
试验台 培养盆钵 温度控制系统 通风系统
记录:光强、光照时间、早晚温度
(2)盆钵准备 塑料容器:方形、圆形、桶装 (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和周期、试验台空间确定) 盖板、海绵:用于固定植株。 通气装置:气泵、气管、气针 盆钵必须避光
般需要稀释。
实验题目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亏缺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棉花根系对钾营养的吸收动力学 优化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性研究
实验题目(案例二)
棉花根系对钾营养的吸收动力学
作物:棉花 环境要求:钾浓度可控制 生长周期:全生育期 测定项目:根系干鲜重,培养前后基质K浓度变化
盆栽试验方法 ppt课件

(3)
1
第二十九讲
盆栽试验方法
2
一、实践目的
盆栽试验是采用特殊容器,在人工控制 水肥、光照、温度等条件下,进行作物 营养与施肥、作物的生长发育、或作物 生理学等方面研究的方法。
3
二、实践操作
本项操作训练以肥料试验为例。
4
1、选择盆钵:
土培试验盆钵多由搪瓷、陶瓷和玻璃制成,其类型有 瓦 氏 盆 (ø25cm×30cm 或 ø16cm×18cm) 、 密 氏 盆 (ø20cm×20ccm)和普通盆钵三种。瓦氏盆壁外侧设有 灌水管;密氏盆底部备有排水孔,并附设承接渗出水 的底盆,对不需要严格控制ø 25cm×30cm的瓦氏盆钵。 确定规格、大小后,按试验需要的盆数,选出高度、 直径相差小于0.5cm,重量相近的盆钵。备好装在盆 钵底部的排水物(石砾、碎玻璃、尼龙纱布等),将盆 钵调到等重。
7
4、种子准备:
选择发芽率高、均匀一致的种子,播前 进行消毒处理。
8
5、装盆:
先将盆中排水设备放置好,在有排水孔 的一侧将石砾堆成三角形,上面放置一 块尼龙纱布。在一个干净的瓷盆里逐个 混拌每盆土壤和应加的肥料。取少量混 合好的土壤将盆内尼龙纱布压住,使其 周围紧贴盆壁。接着再向盆内分层装土, 使下层土壤稍实,上层稍松。
11
8、收获考种
作物成熟时,按试验方案要求进行 考种。如对植株和土壤进行农化分 析,应在收获时进行采样。
12
5
2、准备土壤:
供试土壤应根据试验目的、任务,选取有代表 性的耕层土壤。取回的土壤,去除石子及植物 根茎杂物,稍干后,通过孔径为2~3mm的筛 子,并妥善保存,防止风吹雨淋和日晒。装盆 时,取样测定土壤含水量和最大持水量。
盆栽实验实验方案

盆栽实验实验方案一、材料准备阶段筹备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试验用品:➢栽培植物3种(美人蕉、蕹菜、旱伞草)、每种植物均在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中各栽培三个平行样和两个劣Ⅴ类水空白样。
➢水桶(×42)、标签纸、采样瓶(100ml×82、每个样取至少150ml)、泡沫板(开4~5个孔)➢(DO测定仪、pH计、温度计<测水温>、天平)、➢(温度计<测大棚气温>、湿度计)、➢实验室分析测试设备(COD、TN、TP、SS)二、植物的栽培驯化计算实验所需栽培植物的用量,提前两周将受试植物种植于水上驯化,使受试植物适应水上生长、存活。
随时观察受试植物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植物不足,应立即补种。
三、盆栽试验➢分别给各个桶编号,贴上标签。
➢测量一个桶的容积,以此作为标尺,给其他桶中注入相同体积(测量出实际值)的不同浓度的受试水体,并记录各个桶中的水量,在桶壁上用油性笔标出液面线。
➢裁取小于桶口径的泡沫板,在泡沫板上开4~5个小孔(泡沫板不能封住桶口,应适当小于桶口),将已经驯化好的受试植物插入小孔中,用天平称量泡沫板(事先在水桶中浸泡24h)连同泡沫板上种植的植物一起的重量,并记录。
➢将称量后的“泡沫板+植物”放入桶中栽培。
➢当场测量和记录实验环境的气温、湿度和天气情况,测量各个桶中水的pH、DO、水温,取100~150ml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其COD、TN、TP。
四、定期维护和采样分析➢维护1)每天定时记录实验环境的天气、气温、湿度。
2)定期(2~3天)给各桶中补充蒸馏水,每次加水大约100~1000ml,记录每次的加水量。
3)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拍照存留。
➢采样1)每间隔10天采样一次,每次采样150ml,并装入相应采样瓶中,记录每次的采样量(每次采样之前必须加入蒸馏水加至刻度线处,混匀)。
2)测量此时桶中受试水体的pH、DO、水温。
3)测量各桶中泡沫板和受试植物一起的质量,并记录。
盆栽试验布置方法及标准

盆栽试验布置标准盆栽试验是将生长介质置于特制容器中在温室、网室或人工气候箱等设施中在人工模拟、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试验。
由于能严格控制水分、养分、甚至温度、光照等条件,因而有利于精密测定试验因素的效应。
对于各种新型肥料,往往先在盆栽试验中进行探索性研究,以取得初步结果,再扩大到田间研究,可以少走弯路。
具体布置盆栽试验要求如下:1 盆栽土壤的准备进行盆栽试验需要基础养分含量低的耕层土壤,因此需在取土之前取样测定该土的基础养分含量,包括速效氮、磷、钾、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确定取土地点后,对土壤进行筛分,充分混匀后备用。
农技部布置的盆栽试验,为更明显的反映处理效果,采取土和沙进行掺混使用的方法,根据所筛土壤基础养分含量高低,确定土沙比例,常用比例有土沙比5:5、4:6、3:7。
2 盆钵的选择选择盆钵主要考虑作物种类、试验期限等,一般大株植物如玉米、棉花、西红柿等盆钵宜大,全生育期试验也应选用较大盆钵。
旱作可用盆底设排水孔盆钵,水作可用不设排水孔盆钵如塑料水桶等。
目前农技部有四种规格的塑料盆,分别盛土2kg、5kg、10kg、12kg,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盆钵。
土培试验装盆时,应用石块挡住排水孔。
3 施肥与装盆、播种由于土培作物根系养分吸收区域小,故其施肥量一般都高于大田2-3倍,肥料可以粉状、粒状或溶液施入土壤中。
为保证肥料施用的均匀性,目前进行的试验都要求取得粉状肥料,底肥与土和沙均匀的进行掺混;追肥溶化后进行浇施,对照盆应补加等量的水,以保持各处理间土壤湿度完全相同。
装盆时,按照试验方案中设定的土沙比例量取相应土和沙,将肥料与一部分沙拌匀后均匀撒于土沙表面,然后进行掺混,至少掺混四遍,掺混期间对沙土进行杀虫灭菌(视试验肥料而定,如菌肥试验不能进行灭菌处理),喷施稀释800倍的多菌灵和阿维菌素。
土、沙、肥料掺匀后进行装土,装土时每盆先装土重1/2,摊平压紧后再装另一半,并使各盆的紧实度保持一致。
盆栽试验课件

案例一:盆栽果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结词
高效利用、环保节能、提高产量
详细描述
盆栽果树具有高效利用土地、节能减排、提高果树产量的优点,同时可以增 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案例二:盆栽花卉在城市环境美化中的应用
总结词
美化环境、减轻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盆栽花卉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优点,同 时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
及时调整试验方案
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 可预见的问题,需要及时调整试验 方案,以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数 据的可靠性。
06
盆栽试验的前景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盆栽试验的发展前景展望
农业领域的应用
盆栽试验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植物生长条件、筛选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检测土壤质量等方 面。
案例三:盆栽植物在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生态修复、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服务价值
详细描述
盆栽植物在生态修复工程中具有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服务价值的优点,同时 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案例四:盆栽蔬菜在家庭园艺中的应用
总结词
健康环保、增加乐趣、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盆栽蔬菜具有健康环保、增加生活乐趣、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优点,同时可以促 进家庭园艺的发展,增加城市居民的绿色空间。
空气法
使用空气作为介质,将种子暴露在空气中,通过 控制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来模拟不同的干燥环 境,观察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情况。
盆栽试验的操作流程
选择合适的花 盆
根据试验的要求,选择 合适大小和材质的花盆 。
配置合适的介 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试验是将生长介质置于特制容器中在温室、网室或人工气候箱等设施中在人工模拟、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试验。
由于能严格控制水分、养分、甚至温度、光照等条件,因而有利于精密测定试验因素的效应。
培养试验种类很多,有盆栽试验、框栽试验、幼苗试验和耗竭试验等。
某些有特殊要求的还可采用分根培养试验、流动培养试验、无菌培养试验、渗滤水研究法等技术。
培养试验中最常用的盆栽试验是利用各种特制的盆钵进行的植物栽培试验,根据盆钵的生长介质又可分为土培、砂培和水培等多种方法。
培养试验实质上是一个模拟试验,由于生长环境与田间有很大差别因此所得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大田,多用于植物营养、土壤养分等机理性研究及探索性研究。
土培试验
一、土培试验特点
土培试验是生长介质为土壤的盆栽试验,是介于田间试验与水培、砂培法之间的试验方法,其与田间试验相比主要有下列特点:
1.供试土壤差异土培试验一般取耕层土壤作试验,作物只能从耕层土壤中吸收养分,而田间试验作物不仅可以从耕作层吸收养分,还可从底土中吸收养分。
土培试验土壤经人工翻挖、过筛、混匀后,物理性状与田间原状也不相同。
2.试验条件差异土培试验易于人为控制试验条件如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生长因素,受自然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小于田间试验,因此试验因素的效应分析比较准确,但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情况均与田间条件有所不同,如果土培与田间试验相结合,既与生产条件接近又能提高研究深度。
3.肥料利用率差异由于土培作物根系养分吸收区域小,其施肥量常比田间试验大2—3倍,土培试验在盆钵中不存在养分淋失问题,因此肥料利用率与田间试验也有很大差别。
土培试验与水培、砂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能在土壤条件下模拟土壤、植物、肥料之间相互关系,但某些试验因素如pH值等的水平不像水培、砂培那样可以根据试验目的随时变更,因此后者更适合于营养生理研究。
二、土培试验实施
(一)供施土壤与盆钵准备供施土壤的选择是土培试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土壤类型由试验目的确定,如进行某种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与农化测试方法的相关研究,则应采集该养分贫乏到极丰富的各种土壤,如进行某种肥料对作物的有效性研究,则应选择该肥料所含营养元素缺乏的土壤,土培试验一般取耕作层土壤,取土时要严格防止污染,取土和运土的工具要干净,不能用装过肥料的袋子装土,取回的土样要全部用3mm孔径筛子过筛,挑出侵入体和新生体,取土样比实际需用量大50%左右。
如果试验需连续进行多年,应一次取回够多年用的土壤,放在专用的土壤贮存室内,详细标明土壤名称、采土地点、深度、时间和采土人姓名。
选择盆钵主要考虑作物种类、试验期限等,一般大株植物如玉米、棉花等盆钵宜大,全生育期试验也应选用较大盆钵。
旱作可用盆底设排水孔盆钵,水作可用不设排水孔盆钵如塑料水桶等。
(二)施肥与装盆盆栽施肥量一般都高于大田2—3倍,为使禾谷类作物、棉花等作物正常生长,每公斤土壤可施氮0.15—0.20克、P2O5 0.1—0.2克、K2 O 0.15—0.20克。
豆科作物的施氮量可减少到0.02—0.04克。
设计施肥量试验时,为得到理想的肥料效应曲线,可以上述施肥量为基准,增设几个多于及小于基准施肥量的水平。
肥料种类氮肥可用硫酸铵或尿素,酸性土最好用2/3硝酸铵及1/3硝酸钙,磷肥可用磷酸一钙,钾肥可用硫酸钾或氯化钾,这些肥料通常可用化学纯试剂代替。
装土前先在盆底加入石砾等排水填充物,盖住排水孔,并将各试验用盆钵调节至重量相等,然后试装1—2盆,装土至土表距盆口4—6厘米,确定每盆装土数量,再由装土量确定盆施肥量。
肥料称好后,可在塑料薄膜上或塑料盆中与土壤混匀,也可将肥料溶解成液体再与土壤搅拌均匀。
装土时每盆先装土重1/2,摊平压紧后再装另一半,最后灌以足量水分使土壤沉实,次日
在湿土表面播种预先催芽露白种子。
播种量为留苗数的2—3倍,播后大粒种子上盖干土1.5—2厘米,小粒种子0.5厘米,水稻等作物土培试验可采用直播或移栽二种方式。
(三)试验管理和收获土培试验管理最困难的是灌水,由于各处理作物生长状况通常差异很大,蒸腾量相差悬殊,各个处理的灌水量也应不同。
米氏盆可用米切里西灌水法,一次灌水至有水渗入底盆,下次灌水时先将底盆内水分回顶盆,以避免养分损失,这种方法可使各盆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但对土壤湿度的控制能力较差。
称重灌水法可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有效持水量的6 0%—70%,这种方法应先测定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湿水量和装盆前的土壤水分含量,再按下列公式计算灌水后每盆毛重。
灌水后每盆毛重=每盆装入的干土重+盆钵及附属物重+加水量
上式中,加水量=每盆干土重×土壤水分需要保持在田间有效持水量的百分比×(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湿水量),而有效持水量=最大持水量- 1.5×最大吸湿水量,其中1.5×最大吸湿水量为凋萎系数。
第一次灌水时确定灌水后每盆毛重,以后加水保持每盆毛重,这种方法比较繁琐,还必须根据植株长势估计植株重量,调整灌水量。
现代的做法是电脑控制的自动灌水法,但设备费用较大。
土培试验的盆钵排列也应像田间试验一样,进行随机排列和局部控制,并且定期调换位置,植株长高后视需要搭支架或不搭支架,以防倒伏,结实后要移入网室,防止鸟鼠患害,收获期要适时偏早,防止落粒。
水培试验
一、水培试验特点
水培试验是植物生长介质为含有营养成分的水溶液的盆栽试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植物生长在液相环境液相环境中养分的化学形态、浓度、比例、供应时间可按试验计划随时调整,养分分布均匀,这在土培或田间试验中是难以做到的。
2.营养液中养分浓度易变化培养过程中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溶液中pH的变化都会使营养液的养分浓度发生变化。
3.营养液缓冲性小植物对溶液中养分的不平衡吸收,会引起溶液pH剧烈变化。
4.液相环境缺乏空气。
以上特点决定了水培试验不适于模拟植物在土壤中吸收养分,而适合于营养生理研究,如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吸收运转及其生理作用,缺素症描述等等,水培试验具有独特的管理要求。
二、营养液的确定
水培营养液种类很多,但所有营养液必须满足以下4个基本要求:
1.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全部营养元素。
2.养分形态、数量、比例均能保证植物生长的需要。
3.在植物生育期内能维持适于植物生长的pH。
4.营养液必须是生理平衡溶液。
营养液通常可根据上述基本要求,参照土壤溶液或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组成配制而成,在农业化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内,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拟定的营养液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1.选用3种或4种可溶性盐类在一定的全盐浓度下改变各种盐类浓度比例。
从而组成生理平衡的营养液。
2.以农作物收获物组成中的营养元素成分为依据确定营养液组成。
3.模拟植物根际土壤溶液浓度配成不同种类营养液。
营养液中氮源通常用硝酸盐和铵盐,硝酸盐呈生理碱性反应,铵盐呈生理酸性反应,适当调节NH4+- N与N03--N的比率,可保营养液pH的稳定性,但NH 4+- N与N03--N的比率根据植物营养特性而有较大变化,水稻适用NH4+- N,生长后期适当配施硝态氮,整个生育期NH4+- N/N03--N变化幅度为100/0至50/5
0,旱作适用硝态氮,但生长前期应适当配施铵态氮,如麦类NH4+- N/N03--N为30/70至O/lOO,营养液中磷源通常用适当比例的一代磷酸盐与二代磷酸盐,这样可使营养液成为缓冲溶液,添加Ca3(P04)2,Fe3(P03)2,FeP03,等难溶性盐类可提高缓冲性,有利于稳定酸度。
水稻吸磷能力强,营养液中磷含量不宜过高,以免吸磷过多,在植物体内降低铁的活性,发生缺铁黄化。
因此水稻宜选用低磷高铁营养液;麦类吸铁能力强,易在植物体内生成磷酸铁,造成缺磷症状,可选用高磷低铁营养液。
不同生育期植物对营养液的浓度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苗期应采用低浓度营养液,生育中期用高浓度营养液,生育后期又采用低浓度营养液。
三、营养液的配制
1.水质配制营养液的水质纯度由试验目的决定,一般大量元素试验对水质要求低些,可用蒸馏水,而当浓度水平间隔大时,甚至可用雨水或自来水,但事先应检测水源中该元素的含量是否有可能影响试验结果。
微量元素试验对水质要求较高,必须用特种玻璃或石英蒸馏器取得的蒸馏水,重蒸馏水或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得的去离子水。
2.盐类纯度一般大量元素试验可用化学纯试剂,微量元素试验则用分析纯试剂,有必要时盐类还可用重结晶等方法进一步纯化,配制营养液时还必须注意某些供施盐类如FeSO2·2H2O等的结, 晶水含量,从溶剂中扣除。
养液中各种盐类可先配成浓度较高的母液,贮备于棕色瓶中,难溶性盐类也应配成悬浮液备用。
使用时将各种盐, 类母液按浓度要求混匀,为避免沉淀,可先在容器中加大部分稀释用水,加入一, 种盐类母液后,充分混匀,再加入另一种,最后加水至要求体积,测定并调节溶液pH。
四、常用营养液配方
营养液种类很多,有适合于多种作物的通用性营养液,也有适合于特定作物的专用营养液。
大部分营养液的营养元素浓度(摩尔/米3)。
N03-O—0.3,NH4+2—4,P04 3-0.6—1.3,K+6—10,Ca2+0.5—2,Mg2+2.5一7.5,S042-0.5—2。
现介绍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通用性营养液。
(一)旱作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