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3

合集下载

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氧化铝(Al2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陶瓷、耐火材料、磨料、催化剂等领域。

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矿石的选矿、氧化铝的制备和精炼。

下面将详细介绍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矿石的选矿氧化铝的主要原料是铝土矿(bauxite)。

矿石的选矿过程是将含铝矿石从其他杂质中提取出来,使其含铝量达到一定标准。

矿石的选矿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矿石碎磨、物理选矿、化学选矿和浸出。

1.矿石碎磨:将原矿经过破碎设备进行粗碎和细碎,使其达到适合后续处理的粒度要求。

2.物理选矿: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采用重选方法分离矿石中的杂质。

常用的重选设备有重介分离机、离心分选机和震动筛等。

3.化学选矿:通过化学方式改变矿石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使其在溶液中呈现不同的溶解度,从而达到分离杂质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选矿方法有酸洗、碱洗和氧化等。

4.浸出:将经过选矿的矿石用稀硫酸浸出,使铝氧化物溶解在浸出液中。

二、氧化铝的制备经过选矿的矿石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铝氧化物(Al2O3),但还存在有机质、杂质和无机结合物等。

所以,经过矿石的选矿后还需要进行炼制和制备氧化铝,常用的工艺流程有碳酸钠法、铝盐法和氨法等。

1.碳酸钠法:将经过选矿的矿石和合适比例的碳酸钠与水一起混合,并加热,使其反应生成碳酸盐。

然后,将碳酸盐与酸进行反应,使铝氧化物在溶液中析出。

最后,将沉淀分离出来,通过烘干和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铝。

2.铝盐法:将经过选矿的矿石先进行煅烧,使其进行脱水。

然后,将矿石与酸反应,生成铝酸盐。

再通过晶体分离和干燥得到氧化铝。

3.氨法:将经过选矿的矿石煅烧,使其脱除水分。

然后,将矿石与氧化铝碳酸铵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氨铝酸盐。

再通过结晶和煅烧得到氧化铝。

三、氧化铝的精炼经过上述制备后得到的氧化铝还存在一定的杂质,如硅酸盐、铁、钠和镁等。

因此,还需要进行氧化铝的精炼,提高其纯度。

常用的精炼方法有硫酸法、溶剂萃取法和氟化法等。

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材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器、电子、冶金、建材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铝矾土的选矿、预处理、制酸、焙烧、浸渣、脱碱、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煅烧等环节。

以下是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1.铝矾土的选矿: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选矿处理,把与氧化铝相关度低的杂质进行去除,提高铝矾土的纯度。

2.铝矾土的预处理:将选好的铝矾土进行粉碎,然后通过烘干过程去除其中的水分,以便后续的制酸步骤。

3.制酸:将烘干的铝矾土与浓硫酸进行反应,产生硫酸铝,即铝矾石。

反应后形成的硫酸铝溶液需要进行澄清、过滤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

4.焙烧:将铝矾石进行焙烧,使其分解为氧化铝和硫酸铵。

焙烧的条件和温度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得到高纯度的氧化铝。

5.浸渣:焙烧后的焦渣通过浸渍工艺,将其浸渍于一定的溶液中,使其中的硫酸铵溶解并得到回收。

6.脱碱:将溶液进行脱碱处理,将溶液中含有的氧化钠去除。

7.结晶: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使存在于溶液中的氧化铝逐渐结晶形成氧化铝晶体。

8.过滤:将结晶后的氧化铝晶体与溶液进行分离,通常采用过滤工艺进行固液分离。

9.洗涤:对过滤得到的氧化铝晶体进行洗涤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留的溶液。

10.干燥:洗涤后的氧化铝晶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水分。

11.煅烧:将干燥后的氧化铝晶体进行煅烧,使其变成具有特定晶态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的氧化铝颗粒。

以上便是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整个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和操作对于提高氧化铝的纯度、晶态和物理化学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创新,氧化铝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氧化铝工艺流程

氧化铝工艺流程

氧化铝工艺流程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陶瓷、耐火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氧化铝矿石的选矿、粉碎、煅烧和氧化铝的提取等步骤。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1. 氧化铝矿石的选矿氧化铝矿石主要包括赤铁矿、莫来石、矾土等。

在选矿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矿石进行粉碎,然后通过重选、浮选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得到含氧化铝较高的矿石精矿。

2. 矿石的粉碎精矿经过选矿后,需要进行粉碎处理,将其粉碎成适合进一步处理的颗粒度。

通常采用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设备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后的矿石粉末。

3. 煅烧粉碎后的矿石粉末需要进行煅烧处理,将其转化为氧化铝。

煅烧是将矿石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使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氧化铝。

煅烧的温度通常在1000℃以上,需要根据矿石的性质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控。

4. 溶解经过煅烧处理后的氧化铝粉末需要进行溶解处理,将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铝溶液。

溶解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通常采用高温高压釜进行溶解处理。

5. 晶化溶解后的氢氧化铝溶液需要进行晶化处理,将其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铝晶体。

晶化的过程通常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进行,控制晶化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形态和大小的氢氧化铝晶体。

6. 煅烧晶化后的氢氧化铝晶体需要进行再次煅烧处理,将其转化为氧化铝。

煅烧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晶体的性质和工艺要求进行控制,通常在1200℃以上进行煅烧处理。

7. 氧化铝的提取经过煅烧处理后的氧化铝晶体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提取,得到纯净的氧化铝产品。

提取的过程通常采用酸碱法或氧化法进行,将氢氧化铝溶解或氧化成氧化铝,然后经过过滤、干燥等步骤得到成品氧化铝。

以上就是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选矿、粉碎、煅烧和提取等步骤,可以将氧化铝矿石转化为纯净的氧化铝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氧化铝生产工艺有所帮助。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3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3
➢含氧化铝矿物的表面被含大量游离NaOH的循环母液所浸润 ➢含氧化铝矿物与OH-相互作用生成铝酸钠 ➢铝酸根离子通过在矿物表面上生成的扩散层扩散到整个溶液中 去,而OH-通过扩散层扩散到矿物的表面上来,使反应继续下去
铝土矿溶出动力学步骤
Al OOH
1. 反应物向矿物 表面的内扩散;
2. 表面吸附; 3. 化学反应; 4. 解吸; 5. 向外扩散。
过 A—表面积,m2

CNaOH—苛性碱浓度,%
程 CNaOH—苛性碱浓度,%

T—溶出温度,K
控 T—溶出温度,K

表观活化能81.93kJ/nol
制 表观活化能71.48kJ/nol
反应物变成活化状态比活化状态变成生成物要快得多,即活化能越小,反应速 度越快,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因此活化能可以作为判断多相反应控制步骤 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扩散控制活化能小于13kJ/mol,混合控制为20-34kJ/mol, 而化学反应控制活化能大于40kJ/mol,这是因为化学反应需要在反应物化学键完全 断裂和形成新化学键的情况下发生,反应速度慢,需要较大活化能。
管道溶出装置放空及开车各需2h,压煮器溶出装置放空需10h,开车需 16-20h. 2、维修费用低
管道化溶出系统没有搅拌等传动装置,没有备用中间设备(高压阀门、 管件等),维修费用低。 3、清理方法比较简单
管道化溶出的清理采用化学清理和机械清理相结合的方法,压煮器 组的清理采用化学清理、机械清理和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法。
新蒸汽
由专门的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又称一次蒸汽。
自蒸发蒸汽
由自蒸发器产生的蒸汽,又称二次蒸汽或乏汽。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高压溶出技术

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培训一、概述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制备工艺、设备运行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从事氧化铝生产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培训。

二、原料准备氧化铝的主要原料是铝矾土。

铝矾土是一种含铝矾土矿石,经过选矿后可获得含铝矾土浓缩矿。

在生产氧化铝的工艺中,原料准备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矿石浸出、矿石粉碎等步骤。

三、制备工艺1. 酸法制备工艺酸法制备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工艺之一。

该工艺使用稀硫酸作为溶剂,将铝矾土中的铝溶解出来,再经过沉淀、过滤、洗涤等步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最后,将氢氧化铝沉淀煅烧得到氧化铝产品。

2. 碱法制备工艺碱法制备是另一种常用的氧化铝制备工艺。

该工艺采用氢氧化钠作为溶剂,将铝矾土中的铝溶解出来,再经过沉淀、过滤、洗涤等步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最后,将氢氧化铝沉淀煅烧得到氧化铝产品。

四、设备运行氧化铝生产过程需要一系列设备协同操作,包括搅拌釜、反应釜、过滤机、干燥机等设备。

操作人员需要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氧化铝生产工艺时,操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佩戴防护装备,避免与化学品直接接触。

•注意设备运行时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事故。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总结氧化铝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朧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上是关于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的培训文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
液中所必须含有的碱量(不包括碱损失)
E
1
N
( MR ) m ( MR ) a N 0.608 [ ](t / t AO ) ( MR ) m ( MR ) a

循环效率和循环碱量 呈互为倒数关系
第四章 拜耳法的原理和基本工艺流程
拜耳法的基本流程 1

第四章 拜耳法的原理和基本工艺流程

第四章 拜耳法的原理和基本工艺流程
高压溶出
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工序之一。影 响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技术经济指标。
溶出目的: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水合物溶解成铝酸钠溶液,并使
溶液充分脱硅,避免过量SiO2影响产品质量,且把苛性碱的消耗减至 最少。
拜耳循环 拜耳循环
至Al2O3· H2O 至Al2O3· 3H2O 60℃ B 30℃ MR=3.40
拜耳法生产Al2O3的四个组要工序 铝土矿的溶出 铝酸钠溶液的稀释 晶种分解 分解母液蒸发 拜耳法循环从铝土矿的溶出开始, 溶出初温为30℃,终温为200℃。 在此温度范围内实现溶出、稀释分 解、蒸发过程。 A点:循环母液的组成点
衡量分解过程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种分分解率、分解槽单
位产能,Al(OH)3的质量。砂状氧化铝要求的物理性能主要取决于种分 过程的控制。

第四章 拜耳法的原理和基本工艺流程
晶种分解
分解槽
分解槽

第四章 拜耳法的原理和基本工艺流程

第五章 铝土矿中氧化铝的溶出
氧化铝溶出率 拜耳循环
氧化铝实际溶出率:铝土矿与NaOH反应实际溶出到溶液中的
铝土矿类型 三水铝石 一水软铝石 一水硬铝石 温度(℃) 145 230 250 Na2O(g/L) 110 110 120 Al2O3(g/L) 130 120 120 分子比MR 1.40 1.50 1.65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03溶出车间-sn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03溶出车间-sn

使硅矿物尽可能转变为钠硅渣结晶,这个过程称为
预脱硅。矿浆中生成的钠硅渣又可成为其他含硅矿 物在更高温度下反应生成钠硅渣的晶种,因而减小 了它们在加热表面上析出结疤的速度,从而使高压 溶出器的工作周期延长。
2.单管预热-压煮器间接加热溶出工艺
• 从原料车间送来的固含350g/l的原矿浆进入常压 脱硅工段的加热槽中,将温度从82-87 ℃提升到 100-105 ℃,然后在脱硅槽中进行连续脱硅。在 隔膜泵的进口处添加母液以调整矿浆RP和固含, 脱硅槽底部设有返砂泵,每班定期将粗砂返回原 料磨工段。 • 用隔膜泵将原矿浆送往溶出工段的套管预热器, 采用六级套管将原矿浆温度预热到174-180 ℃,再 用四级预热压煮器将原矿浆温度预热到210-220 ℃, 而后采用6.0Mpa高压新蒸汽加热,将原矿浆加热 至260 ℃后进入保温停留罐停留45-60分钟。
出液的浓度通常是180~240g/L的Na2O。
3.3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溶出 • 在所有类型的铝土矿中,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是最难溶出的。 • 一水硬铝石的溶出温度通常在260℃左右,溶 出液Na2O浓度为240~300g/L。我国的铝土矿 主要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 一水软铝石型或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在溶出过 程中发生反应为: AlOOH.H2O+NaOH+aq →NaAl(OH)4+ aq
• 溶出后矿浆经十级闪蒸,温度从260 ℃降至125 ℃, 然后送入稀释槽。从沉降来的洗液同时加入稀释槽 中,稀释后料浆用泵送往溶出后槽,停留2小时以 上,以进一步脱除溶液中的硅、铁、锌等杂质。 • 各级矿浆自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于相对应的套 管预热器和预热压煮器中预热原矿浆,二次汽冷凝 水从预热器排出进入冷凝水罐,并经逐级闪蒸降压 后,汇总到末级冷凝水罐,一部分用作闪蒸注水, 一部分送往热水站。加热压煮器产生的新蒸汽冷凝 水送入新蒸汽冷凝水自蒸发器闪蒸后,二次汽去加 热脱硅槽,不带碱冷凝水去供热站,带碱冷凝水去 热水站。

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主要用于陶瓷、耐火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以下是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1.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高纯度的铝酸盐溶液作为原料。

通常使用高纯度的铝金属或铝矾土为原料,经过破碎、磨粉、酸洗等处理,得到铝酸盐溶液。

2.晶体生长:将铝酸盐溶液加热,使其逐渐浓缩,在一定温度下冷却结晶。

晶体生长可以通过吊晶法、气相输送法、溶液浸渍法等方法进行。

其中,吊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调节温度、浓度、冷却速度等参数,可以获得不同形貌和尺寸的氧化铝晶体。

3.晶体破碎:将生长得到的氧化铝晶体进行破碎,得到所需的颗粒大小。

通常采用球磨机进行破碎,可以得到均匀的颗粒分布。

4.洗涤:将破碎后的氧化铝颗粒进行洗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留溶液。

通常采用多级洗涤,使用水或稀硫酸溶液进行洗涤。

5.过滤和干燥:经过洗涤后,将氧化铝颗粒进行过滤,去除多余的水分。

然后进行干燥,通常采用烘箱或旋转干燥机进行。

6.煅烧:将经过干燥的氧化铝颗粒进行煅烧,使其获得良好的结晶和物理性能。

煅烧的温度和时间会影响氧化铝的比表面积、晶粒尺寸和晶型。

煅烧温度通常在800-1200摄氏度之间,持续时间也在几小时到几十小时之间。

7.表面处理:经过煅烧后的氧化铝颗粒表面可能会存在一些有害物质或氧化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表面处理。

通常采用酸洗、碱洗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去除表面杂质,以提高氧化铝的纯度和质量。

8.精细处理: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可以对氧化铝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例如,对氧化铝颗粒进行球形化处理,获得更好的流动性和储存性能;或者进行表面改性,增加氧化铝的特殊功能,如吸附、离子交换等。

9.质量检验:对生产得到的氧化铝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其化学成分、晶体形貌、比表面积、物理性能等。

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达到规定标准的重要环节。

以上就是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和用途,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都是遵循上述的基本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表面吸附; 3. 化学反应; 4. 解吸; 5. 向外扩散。

反应的控制步骤:由最慢的步 骤决定着整个反应过程的速度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铝土矿溶出动力学
V 三一K 水A铝软C 石铝NaOH型石 e铝型xp(土铝1.19矿土98670T矿0 ) 化
L/O/G/O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铝土矿溶出动力学
相液铝反➢➢流 流应固土体体多矿反反相的应应反溶物物应出在在主固过流体程表体:中面铝通的土吸过矿固附与体碱颗液粒的表反面应的属扩于散复层杂的的传液质-固多
➢在固体表面上发生的化学反应 ➢流体产物由固体表面上的解吸,并通过固体产物层向流体的扩散
温度(℃) 245 260 280
溶出液αk 1.73 1.63 1.61
A/S(赤泥) 2.31 1.33 1.16
N/S(赤泥) 0.601 0.582 0.573
ηA相(%) 85 96.3 98.2
Na2Ok=200g/l,配料分子比MR=1.6,C/T=2.52,溶出时间为1.5小时


孝义.62 1.59
新安 1.22 97.04 1.61
平果 1.66 92.23 1.62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影响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因素
溶出温度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扩散速率常数
温度是溶出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提高温度,增加溶出率 ➢提高温度,增加设备产能 ➢提高温度,降低溶出液苛性比值 ➢提高温度,提高循环效率 ➢提高温度,消除矿物形态差别的影响 ➢提高温度,改善赤泥结构和沉降性能 ➢提高温度,对设备的要求苛刻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影响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因素
配碱分子比
为了保证高的循环效率和 高的Al2O3溶出速率及溶出 率,应尽可能降低配料分 子比,通常配料分子比要 比相同条件下平衡溶液分 子比高0.15-0.2。
工业生产上,提高溶出温度可以得到分子比低的溶出液(MR=1.4-1.45),为了 防止这种低分子比的溶出液在进入种分之前发生大量水解损失,可以往第一次赤泥 洗涤槽中加入适当数量的种分母液,使稀释后的溶出浆液的分子比提高到1.55-1.65, 以保证溶液有足够的稳定性。
V
K
A C NaOH
exp(
17100
1.987T
)

K—常数
学 K—常数

A—表面积,m2
过 A—表面积,m2

CNaOH—苛性碱浓度,%
程 CNaOH—苛性碱浓度,%

T—溶出温度,K
控 T—溶出温度,K

表观活化能81.93kJ/nol
制 表观活化能71.48kJ/nol
反应物变成活化状态比活化状态变成生成物要快得多,即活化能越小,反应速 度越快,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因此活化能可以作为判断多相反应控制步骤 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扩散控制活化能小于13kJ/mol,混合控制为20-34kJ/mol, 而化学反应控制活化能大于40kJ/mol,这是因为化学反应需要在反应物化学键完全 断裂和形成新化学键的情况下发生,反应速度慢,需要较大活化能。
➢含氧化铝矿物的表面被含大量游离NaOH的循环母液所浸润 ➢含氧化铝矿物与OH-相互作用生成铝酸钠 ➢铝酸根离子通过在矿物表面上生成的扩散层扩散到整个溶液中 去,而OH-通过扩散层扩散到矿物的表面上来,使反应继续下去

铝土矿溶出动力学步骤
Al OOH
1. 反应物向矿物 表面的内扩散;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铝土矿溶出动力学
一水硬V铝 石K 型C N铝 土K C矿N K (C N C A / K E )
K+—正反应的速率常数 K-—逆反应的速率常数 KE—铝土矿溶出反应的平衡常数 CA—AlO2-浓度 CN—OH-浓度
溶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83.8kJ/mol,逆反应的活化能 为54.6kJ/mol。溶出过程处于表面化学反应控制阶段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铝土矿溶出
铝➢尽土可矿能溶高出的过Al2程O3的溶要出率求
➢Na2O化学损失尽可能低 ➢溶出液具有足够的硅量指数 ➢溶出液具有低的分子比 ➢循环母液具有高的分子比和Na2O浓度
影响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因素
矿物组成及结构
结晶构造不同,晶格中连接各种离子或离子团的键的强度 亦各异。
结晶物质的溶解过程就是晶格的损坏过程,晶格能越大, 结晶就越稳定,越难于溶解。
铝土矿矿物晶格的破坏是OH-进入晶格的结果。 晶格能大小: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
溶出性能 赤泥铝硅比 相对溶出率 溶出液MR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影响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因素
搅拌强度
扩散速率方程
➢ 加强搅拌,强化传质过程 ➢ 加强搅拌,强化溶出过程 ➢ 加强搅拌,降低加热表明结疤
管道化溶出,矿浆流速达1.5~5m/s,湍流程度高,成为强化溶出过程的一 个重要原因。比高压溶出器内矿浆流速高200倍到300倍,这样一来,扩散速 度便不会成为溶出过程的限制性因素,溶出温度便只取决于随温度升高而迅 速提高化学反应速度。所以难溶矿石在300℃高温下只几分钟便可溶出完。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影响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因素
循环母液碱浓度
其他溶出条件固定时,氧 化铝的溶出率随循环母液 苛性碱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溶出温度220℃
循环母液碱浓度根据生产实际适宜控制。过分提高母液碱浓度为后续工序 带来困难。一般循环母液碱浓度200g/L以上,直接加热溶出器,碱浓度270280g/L,间接加热溶出器,碱浓度220-230g/L。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影响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因素
➢矿物组成及结构 ➢溶出温度的影响 ➢循环母液碱浓度的影响 ➢配料分子比的影响 ➢搅拌强度的影响 ➢矿石磨细程度影响 ➢溶出时间的影响

2.2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溶出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