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篇一」转眼间,这学期已经过了一半,紧张的期中考试也拉下了帷幕。
成绩发了下来,有欢喜有悲伤,但最重要的不在于分数而在于能在这次考试的成绩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力求进步。
这次考试我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年级第八名。
我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但如果你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找到许多乐趣。
1、学习重在于课堂认真听讲。
每一堂课老师都是经过精心的备课,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考试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作为课堂重点,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用最简单的话语讲出最重要的知识。
因此,上课时要绝对地专心,集中注意力听讲,不能走神,可能一走神就会错过重点,补也补不回来了。
2、认真做作业。
做作业也是对知识的一个加深印象和巩固的过程。
因此做作业时一定要专注地去做,遇到不会的题就问老师问同学。
3、完成背诵任务。
每一次的背诵任务都不仅要背下来还要背熟,绝对不留夹生饭,每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一遍。
4、勤复习。
对于知识一定要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每天晚上复习一天所学,每周末复习一周所学。
5、如果在学习上遇到难懂的不会的题一定要勤问,问老师或者问同学,直到把这个题弄懂为止。
6、常复习错题。
复习错题比背正确的题还要管用,复习错题关键在于纠正错误思路,避免一题错两次。
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还有许多学习上的漏洞,许多缺点等待我去改正。
这次考试我的主科成绩并不优秀,提分的几乎都在副科上。
语文、数学、英语、地理是我的弱科,为了提高成绩今后我要做到:上课绝不走神,认真听老师讲课并做好笔记,每天晚上做好预习和复习,每个星期复习好一个星期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从上初中以来,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可这次的成绩却是很低,几乎成了我的弱科。
我一直认为数学没什么好复习的,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
这不对,我们需要多次复习并多次理解以前做过的题目,尤其是难题更要反复的复习、思考。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通用5篇)为了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根据这个成绩,学生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效率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1一、基本情况:应参试人数:64人实参试人数:64人参试率:100% 总分:5566 平均分:86.97及格人数:60人及格率:93.75%优秀人数:39人优秀率:60.94%二、存在问题从考试结果反映出以下几个情况:1、从学生来看,就是学生的层次不同,一部分是学优生和中等生,另一部分是学困生。
平时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的学生,考试基本上都考出了好成绩。
而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惰性强,不及时进行复习和预习,有些连基本的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都不能完成,他们往往没有良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个别同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一些计算方法、概念、公式及定律掌握不好,不能正确表达或应用。
(2)、学生的计算不细心,整体来看许多学生都有将算式列对,但结果算错的现象,在列式计算、看图计算与解决问题时都出现了,而且在中段的计算学习阶段还有竖式计算都出错的现象。
(3)、部分学生对于一些解决问题方面对题意的理解和分析欠缺深度,不善于动脑筋,一方面是部分学生思维能力有限,不会应付稍复杂的知识变通,对于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试题不知道如何下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的做题习惯差,遇到难题就怕思考,只凭着猜测乱作一通。
(4)、部分学生也表现出对学习的知识欠缺复习和记忆,学习的效果上出现了前学后忘的现象很严重,尤其在中段这一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也是造成他们成绩差的重要因素,也对于教师的日常补差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5)从成绩上也反映出教师平时对于个别学困生补差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以致出现了较大差距的学困生。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卷面分析
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覆盖面广,前四单元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渗透了,试题不偏也不难,但从考试结果来看,还是不太理想。
因为六年级这学期期中前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找单位“1”,但是一部分学生对应用题不会分析理解,找不到单位“1”,因此也分不清用乘法还是除法。
以后要强化这方面的练习,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一.成绩情况
六(1)班36人,优秀的有15人,不及格的有7人。
六(2)班38人,优秀的有16人,不及格的有5人。
二.存在问题
1.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耐心,不能认真审题。
单位不统一不先转化,化简比再求比值只化简,列式计算抄错数字。
2.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
部分学生能列出准确的算式,但结果算错了。
3.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总结出的解题方法,不会运用。
三.今后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
2.加强应用题的强化练习。
3..加强数学计算训练,尽量做到不失分。
4.强化思维训练,做到一题多变,举一反三。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一、考试质量情况。
这次考试,共有29名学生参加,缺考0人,平均为71.12;及格率为76 %;优秀人数为优秀率为38 %。
二、试卷命题分析。
1、基本情况。
试卷由六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填空题,第2部分为判断题,第3部分为选择题,第4部分为计算题,第5部分动手操作题,第6部分为走近生活解决问题,整份试卷,命题立足课本,题材均是学生所学过的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考查,彻底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做较全面的摸底;从题型上看,试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熟悉的题型。
2、知识比较牢固的地方。
(1)、能较好的运用数对知识来确定位置;较好的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理解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的意义,会灵活运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3、典型错误及分析。
填空题:第8小题:5吨的1/3与( )吨的1/2相等.不会用议程的形式求出( )中的数,学的知识不会是灵活应用.11小题,把4:7的前项增加8,要使这个比的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成绩一般的学生,都不知道用比的基本性质去解决问题,填不上答案.二题判断:2小题,大多数学生此题是错的,不能正确区分乘以一个数和同一个数的关系.6.不能判断5:7可能是很多复杂的比化简而来的。
三选择第3小题。
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没有考虑到这根绳子是大于1米,小于1米或等于1米的三种不同情况。
计算题部分,能简算的要简算中,(1/2+2/3+3/4)×24成绩差的学生中只知道两个数的分配律,而不知道三个数同样可以用分配律解决。
第4小题。
找不到单位“1”是什么?有好多学生不知道先求出足球的价格;再求出篮球的价格。
三、今后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1、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加强学生的审题练习,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逐项提高。
应多关心学生,对差生给予鼓励,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工作,及时给予补缺补漏,确保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此次试卷内容为前四单元的内容,检测了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的知识。
本次测验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检测质量分析六(1)班应考42人,实考42人,总分分,平均分分。
优秀人数人,优秀率 %,及格人数人,及格率 %。
最高分是分,最低分是分。
对试卷检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第一题、计算1、“直接写得数”,学生掌握不错,得分率很高。
个别学生因粗心导致失分。
2、“解方程”、“简便计算”、“脱式计算”中,有一部分同学因为不细心而导致出错。
3、“列式计算”之本次检测中失分最严重的,在第1题中基本上的同学都把“除”看成了“除以”,所以两个半只有8个同学做对。
第二题是填空题,失分较多的题是2、3、6、7、8题。
第2小题经常考但是经常有同学做错,主要是同学们搞不清楚“量”和“率”的区别;第3小题是同学们没有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去做;第6小题同学们没有认真分析数量关系,本题“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第7小题名数的改写,两小题都是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第8小题的第二个空同学们没有认真看题,是再用去余下的四分之三千克。
第三题是判断题,是知识的整合,学生失分不多。
个别学生不能把所学灵活地用来处理问题。
第三题、选择题,这一题虽然比较容易,但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作题是不够认真。
如第2小题中的“与千万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很多同学都选成了数位。
第四题是选择题,第2、3小题错误率较高,这两题是上课讲过的,说明学生的听课效率不高。
第五题、操作题,画位置,主要错误在没有找准方向,还有不标距离和角度,没有找准观测点。
第六题看图列式计算,同学们没有按照要求标单位“1”,没有认真分析是已知单位“1”还是未知单位“1”,要用除法还是乘法。
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存在的问题
灵活解题
改进的措施
4、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3、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LOGO
2、高度的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
1、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LOGO
典型填空题分析
LOGO
小明的位置可以用(9,8)表示,向正北方向走5 格,再向正东方向走3格到达少年宫,少年宫的位 置是( )。
班级 得分率 1 60% 2 69% 3 40% 4 66% 5 58% 6 68%
60% 多数孩子错写成(14,11),没有理解向正北走 年级得分率 表示行增加,向东走表示列增加。没有通过画图弄清楚 数对中行和列不方向之间的联系。
1
2
3
4
5
6
得分率
58%
63%
42%
42%
60%
56%
53%学生还是没有理解确定起跑线 年级得分率 的方法。
情况分析
附加题4
LOGO
班级
1
2
3
4
5
6
得分率
55%
60%
38%
30%
46%
52%
年级得分率
47%代数法解决图形问题是一大难点。
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 行为习惯 联系生活
计算 定势影响
LOGO
情况分析
解决问题4
LOGO
班级
1
2
3
4
5
6
得分率
65%
68%
63%
62%
68%
81%
68%本题主要错在计算和取近似值上。提醒我们在圆形这一章中 年级得分率 丌要忽视较大数据的计算,让学生明白取整丌一定都是迚一法和去 尾法,有时候也要用四舍五入法。
六上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六上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特点1.本次测试题,是以《数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的前四个单元内容和要求为依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2.本次的试题共有七道大题。
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等检测。
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
第三类是思维散发能力测试。
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成绩分析本次线上测试两个班共80人参加期中测试:603班38人参考,平均分60.96分。
优秀率41.67%,及格率55.26%,低分率13.16%。
604班42人参考,优秀率66.67%,及格率90.48%,低分率0。
本次考试是我接手两个月教学情况一次阶段性的摸底,603班学生成绩与其他班相比差距很大,604班成绩正常。
由于五年级下册学习经历网课,家长监管力度没到位,学生自觉性也很差,课堂教学有局限性,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了解,不免全体成绩下滑。
两个班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如:计算时约分,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四则运算顺序,根据题型数字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等能力更为欠缺。
综合性较强的文字题型,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判断等能力还有待加大马力去培养和训练。
三、学生考情分析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差。
学生对于第三、四两个单元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表现在学生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
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识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具体表现在学生对本册课本第三、四单元的知识点学习的不够扎实,而本次测试题主要考察的就是第三、四单元的知识,与五年级最重要的知识点紧密连接,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的不好这样就直接导致了603班测试分数不理想。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贾坝小学方小平一、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本班共有28名学生参加考试,总分1527分,平均分为54.5分,11人及格,及格率39.3%,优秀人数1人,优秀率3.57%。
二、试卷分析本次测试试卷能对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位置等知识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
本次命题紧扣教材,试题难度不大,覆盖面广,题量适中,不仅从计算、应用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而且重点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
三、分析卷面1、填空题的第2、4、5、8题;判断题的第2、3、4、5题;选择题的第3、4题;计算题中的简算第2、6小题,解决问题中的第1、3、5题,这些题学生最容易丢分。
2、从答卷情况来看,学生在做第五大题“应用题”第2、4题正确率较高,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这次考试,也从某些方面暴露出我们在教学上的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1、计算方面。
本次考试的计算题难度并不大,但是学生的失分仍然很多,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还不够扎实。
2、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
看错、抄错题目的现象时有发生。
3、灵活解题及认真审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扩大视野,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改进措施(1)从学生解题时暴露出问题可以发现教师必须进一步更新旧的教学观,领悟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学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注意联系学生的社会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今后应坚持抓好学生的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5)注重提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
这次考试还有部分学生没有达到优秀,要关注他们,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距离。
同时也要让那部分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数学成绩有更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一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六年级上册数学前5个单元的内容。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46人,实考46人。
总分4138分,平均分89分;优良率80.43%;及格率91.30%。
一、试卷题型和得分情况分析:第一大题:填空(22分)共有13个小题,错的最多的是第4、7、8、9小题,这几小题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理解的不够清楚。
从整体上讲,大部分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基础部分掌握还是较好的。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得糊里糊涂的,解决问题过于死板。
比如第11小题,一条公路长72千米,已经走了4/9,还剩()千米没走。
根据平时的练习,一般是让学生求走了多少千米,而这次要求学生求出还剩多少千米没走,粗心的学生没有好好好审题就算成走了多少千米了。
其他各题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但比较零碎,有的粗心,有的分析理解不够。
但大多数还是小范围的。
第二大题:判断题(10分)每小题2分,共5个小题。
学生错多的是第4小题,把一段木材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1/5。
学生粗心的打了勾,其实仔细一看,它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平均分。
第三大题: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这个题同学们选择的比较准确,错误少。
个别学生错就错在第5小题上,是把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搞糊涂了。
第四大题:计算题(共25分)。
成绩比较理想。
从考卷看出,大多数学生不但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计算合理、灵活、简便。
这充分说明: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经。
但是学困生一旦碰到灵活性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了,简便算法既看不出来,又不会运用。
第五大题:操作题(3分)。
此题考查学生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较为简单,学生做的都不错。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37分)第1、3、5小题同学错的最多。
第1题,学生没有仔细读题,误将第二次运走剩余的3/4看成了运走总量的3/4,导致错误。
第三题是列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有些学生没找准单位“1”,导致方程错误。
第5题其实很简单,学生却把问题复杂化了,画蛇添足,最终失分了,此题做错有点可惜。
二、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
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
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比如说应用题的第5题。
4、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5、两极分化严重。
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三、今后改进措施: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
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
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
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
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篇二本年级共有学生264 人,本次考试参加人数263 人,四班1人因为生病没有参加考试,全年级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2分,及格人数201 人,及格率76.4%,优秀率27.8%,年级平均分71.45 分。
六(1)班共53人,全部参加考试,最高分98分,最低分19 分,平均分67.7 分,优秀人数8 人,优秀率15.1%。
及格人数36 人,及格率67.9%。
六(2)班共53人,全部参加考试,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4 分,平均分75.7 分,优秀人数21 人,优秀率39.6%。
及格人数43 人,及格率81.1%。
六(3)班共53人,全部参加考试,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2 分,平均分68.5 分,优秀人数11 人,优秀率20.4%。
及格人数42 人,及格率77.8%。
六(4)班共53人,全部参加考试,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7 分,平均分66.6 分,优秀人数11 人,优秀率21.2%。
及格人数34 人,及格率65.4%。
六(5)班共53人,全部参加考试,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2 分,平均分79 分,优秀人数22 人,优秀率43.1%。
及格人数46人,及格率90.2%。
这份试卷考察了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至四单元的所有知识点,出题范围广,全面,题量适中,难易程度合适,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现将整个卷面分析如下:第一大题:填空。
第1小题考察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学生掌握概念不清,部分学生失分.第2小题,考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这部分知识,有失分。
第3小题,知道总人数以及男女生人数之比,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部分学生没掌握,有失分。
第4小题,考察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以及比的性质的掌握程度,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有失分,第5小题,考察学生对分数应用题中熟练找单位“1”的量,有一半学生不会找单位“1”的量,失分严重。
第6小题,工程问题,学生错在没有把分数约成最简分数,也有部分学生直接不会做。
第二大题:选择题这几道小题都是平时多次做过的题,但出错率还是很高,说明学生掌握知识不扎实。
第三大题:判断题第1小题,学生出错率比较高,说明平时学生的听课效率不高。
第四大题:考察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方向和角度掌握较好,但对距离量得不够准确,对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不会换算,丢分较重。
第五大题,求比值和化简比,看似简单的题,学生丢分较重,说明第四单元知识学的比较肤浅。
第六大题:计算题,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太差,失分较重。
第七大题: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但学生失分很严重,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分析题,还有一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太差。
总体来看,学生对前四个单元的知识掌握不够好,可能是知识点太多,又难,加上我们上的太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太弱,也有一部分学生当时掌握了,学的知识太多,有点混淆。
除了5班和2班考的较好以外,1班、3班、4班考得不够理想,可能是我们三位老师第一次教六年级,又加上上的太快,没有把知识点给学生讲透?没有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
通过本次考试,我们将深刻反思自己,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力求让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计算能力,保证计算不失分。
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
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尽量能让大部分学生会分析问题,并能实际解决问题。
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填空、判断、选择题的分析不在盲目,而要有方向的去思考,并能正确理解题意。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深挖教材,把握好每一单元、每一个知识点的重难点,坚持向40分钟要效果,做好培优工作,也做到让学困生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
还要多向两位资深教师多请教,多学习,学习好的教学经验,并学习怎样让学生适应这种快速教学方法,并且把知识点掌握扎实。
篇三4月27日,我校举行了期中测试。
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下册数学前5个单元的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65人,实考65人。
平均分76.3分;80分以上有38人,优秀率58.5%;60分以上有50人,及格率76.9%;不及格15人,其中50几分有7人,40几分有3人,30分以下有5人,不及格率23.1%,低分率8%。
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强,解题,分析思路清晰,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计算准确率较高。
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
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一、试卷题型和得分情况分析:第一大题:我会填(20分)平均得分15.5 分,错的最多的是第1小题和第4和6小题,分别有23,18,17人填错。
从整体上讲,大部分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基础部分掌握还是较好的。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得糊里糊涂的。
比如第一小题有23人出错,“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毫米,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图纸的比例尺是( )”。
按理说,这个题,学生只要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就能得到结论。
但就是因为考试前一天,我在给学生复习时,讲到了一题“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而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7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考试中学生做这一题时根本不去理解其中的原委,马上用5毫米:10厘米计算,学的知识死,更是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
第4小题,好多学生错误,这一题是对比例基本性质的考查,应用比例基本性质来解决,是相当容易理解的,但题目换了一种呈现方式,学生就无法做对了。
还有第6小题,是求5个数的平均数问题,这是五年级学生就应该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有17出错。
其他各题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但比较零碎,有的粗心,有的分析理解不够。
但大多数还是小范围的。
第二大题:我会算(39分)平均得分32.5 分,其中1,计算题(18分),平均得分14.4 分,错的最多的是第3小题,有21人出错,其次是第1,2题都有15人出错。
2,求各式中x的值题(9分)平均得分7.7 分,错的最多的也是第3小题,有12人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