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欧姆定律》ppt1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ppt课件

实验器材和步骤
实验器材:电源、可调电阻器、电流表、电压 表、导线、待测电阻器。
01
1. 将电源、待测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和导线按照正确的顺序连接起来。
03
02
实验步骤
04
2. 调整电源电压,观察并记录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读数。
3. 改变电源电压,重复步骤2,至少进行五 组实验。
05
06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欧姆定律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理解和设计电路 的基础。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通过应用欧姆 定律,工程师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预测电路的性能,优化电路设计。此外,欧姆 定律还用于电子设备、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的测试、调试和优化,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04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
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01
02
03
计算电流
通过已知的电压和电阻,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流 的大小。
分析电路
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的 串并联关系,判断电压和 电流的分配情况。
优化电路设计
根据欧姆定律,合理选择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优化电路性能。
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电子设备中的电源管理
利用欧姆定律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解释焦耳定律。
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
05
欧姆定律的拓展知识
电阻的分类和特性
线性电阻
电阻值与电压和电流成正 比,满足欧姆定律。
非线性电阻
电阻值随电压和电流的变 值随环境因素(如温 度、光照、压力等)变化 而变化。
1欧姆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2.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次序 (1) (2) (3)
电压U/V
2 10
15
电流I/A 电阻R/Ω
4
0.5
25Leabharlann 353.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V1的示数为 8V,闭合开关S后,V2的示数为5V, 若电阻R1的阻值为12Ω,求R2的阻值 是多少?
R1V1
R2
V2
I=?R=32Ω
U=36V
已知: U=36V R=32Ω
求: I
解:I=.
U R
=
36V 32Ω ≈
1.13A
答:车床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 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13A.
应用2:已知电阻、电流,求电压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 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 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 两端的电压。
R I1=0.5A U1=5V
已知:U1=5V,I1=0.5A
求:R=?
解:R=
U1 I1
=
05.5VA=10Ω
R=? I2=? U2=20V
已知:U2=20V,R=10 Ω
求:I2=?
解:
I2=
U2 R
=
20V =2A 10 Ω
二、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
R=20Ω R′
A I=0.6A
已知: R=20Ω, I=0.6A 求: U 解:U=IR =0.6A×20Ω =12V
答: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2V。
应用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 发光时的电流是0.1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 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ppt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
A.V1 的示数变大 B.V2 的示数变大 C.A 的示数变小 D.V1 和 A 的比值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4.(2014,天津)如图所示电路,闭合S、S1,电压表的示数是12 V;闭合S、断 开S1,电压表的示数是8 V。已知电阻R1为40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求电阻R2 的阻值。
解:闭合 S、S1 时,R2 被短路,电压表测量 R1 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电压 U=12 V,闭合 S、断开 S1 时,电阻 R1 和 R2 串联,可得, I2=I1=UR11=480VΩ=0.2 A; U2=U-U1=12 V-8 V=4 V, R2=UI22=04.2VA=20 Ω
知识点1 理解欧姆定律 1.由欧姆D定律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7.从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公式 R=UI ,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 正确的是( D )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a端滑动,电流表的 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与电变流大表的示数之比将________。(均填“变 大”“不变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2.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 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
A
初中物理课件
13.(2014,丹东)(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
A.V1 的示数变大 B.V2 的示数变大 C.A 的示数变小 D.V1 和 A 的比值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4.(2014,天津)如图所示电路,闭合S、S1,电压表的示数是12 V;闭合S、断 开S1,电压表的示数是8 V。已知电阻R1为40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求电阻R2 的阻值。
解:闭合 S、S1 时,R2 被短路,电压表测量 R1 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电压 U=12 V,闭合 S、断开 S1 时,电阻 R1 和 R2 串联,可得, I2=I1=UR11=480VΩ=0.2 A; U2=U-U1=12 V-8 V=4 V, R2=UI22=04.2VA=20 Ω
知识点1 理解欧姆定律 1.由欧姆D定律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7.从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公式 R=UI ,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 正确的是( D )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a端滑动,电流表的 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与电变流大表的示数之比将________。(均填“变 大”“不变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2.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 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
A
初中物理课件
13.(2014,丹东)(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
1欧姆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毕节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 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 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_变__小_,电流表 示数_变__小_,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 示数的比值不__变__。(均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2.(4分)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 A;现
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 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
为( A )
A.0.25 A 20 Ω
8.(8分)(毕节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6 V,R1=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A,根据所给条件求解三个相关的其他物理量。
解: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故 U1=U2=U=6 V;由 I=UR可得,电阻 R2 的阻值: R2=UI22=06.4VA=15 Ω;通过电阻 R1 的电流:I1=UR11=160VΩ=0.6 A
解:(1)当滑片在 a 端时,电路中只有电阻 R1,由 I=UR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0.6 A×5 Ω=3 V
(2)滑片在 b 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电阻 R1 串联, R1 两端的电压:U1=U-U2 =3 V-2 V=1 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UR11=UR22,即51 VΩ=2RV2 ,解得:R2=
16.(铜仁中考)如图所示,闭合开 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电压表 V2的示数为8 V,电流表A的示数为 0.5 A,电源电压是12 V,则R2两端的 电压为_2_V,R1=_8_Ω。
15.(毕节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 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 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_变__小_,电流表 示数_变__小_,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 示数的比值不__变__。(均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2.(4分)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 A;现
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 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
为( A )
A.0.25 A 20 Ω
8.(8分)(毕节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6 V,R1=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A,根据所给条件求解三个相关的其他物理量。
解: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故 U1=U2=U=6 V;由 I=UR可得,电阻 R2 的阻值: R2=UI22=06.4VA=15 Ω;通过电阻 R1 的电流:I1=UR11=160VΩ=0.6 A
解:(1)当滑片在 a 端时,电路中只有电阻 R1,由 I=UR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0.6 A×5 Ω=3 V
(2)滑片在 b 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电阻 R1 串联, R1 两端的电压:U1=U-U2 =3 V-2 V=1 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UR11=UR22,即51 VΩ=2RV2 ,解得:R2=
16.(铜仁中考)如图所示,闭合开 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电压表 V2的示数为8 V,电流表A的示数为 0.5 A,电源电压是12 V,则R2两端的 电压为_2_V,R1=_8_Ω。
人教版选修3-1《欧姆定律》ppt课件

实验电路
V A
测量电路: 测量电路: 测导体B的 测导体 的 电流、 电流、电压
R
B
E
S
分压电路: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 分压电路:(控制电路 可以提供从零开始连续变化的电压
V A
B
R
E
S
以上实验数据是金属导体A、 分别接入电路中所测 以上实验数据是金属导体 、B分别接入电路中所测 得的电压与电流值,请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 得的电压与电流值,请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 猜想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猜想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2.3《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 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 的计算 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欧姆定律并能熟 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 的伏安特性.
既然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 既然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 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 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 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呢?
课堂练习 2、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把每个电阻两 、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 把每个电阻两 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U-I坐标系中描点 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 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 坐标系中描点 得到了图 四个点.请比较这四个电阻值的大小 中a、b、c、d四个点 请比较这四个电阻值的大小 、 、 、 四个点 请比较这四个电阻值的大小. U a b d O c
一、电 阻
1、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 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定义: 、定义: 导体两端的电压 与 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 电压 通过导体的电流 通过导体的电流 I 的比值
(R只与导体本 只与导体本 身性质有关) 身性质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共25张PPT)

的 从而达到 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的目ຫໍສະໝຸດ 3、电阻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
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在此实验中采用了 控制变量方法。应该保 证 电压 保持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更好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 滑动变阻器。
所以在此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 保护电路
;
(2) 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答:它们并联的等效电
阻是 2
电路中的电流是
1 .5 A 。
50 8
5 并
D
串 60
课堂小结
R1
R2
U1
U2
串联电路: 电流:I1=I2=I总 电压:U1+U2=U总 电阻:R1+R2=R总
R2
并联电路:
R1
电流:I1+I2=I总 电压:U1=U2=U总
电阻: 1 1 1
R1 R2 R总
1 R1
+
1 R2
=
1 R总
结论: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如图所示,为某一型号的汽车油量显示装置示意图, 它能自动测定汽车油量的多少。R是滑动变阻器,油 量表相当于( 电流表),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 就可以知道油量的多少,装置中应用了许多的物理知 识,请说出其中的三个物理知识。
(当电源电压小于电压表的量程时)
答: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根据
I
U R
,当电
压U一定时,由于电阻大,所以通过电压表的
电流会很小,所以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 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欧姆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计 算 电 流
三、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例题1】 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 V电源 两端,灯丝电阻为30 Ω,求通过灯丝的电 流。
解:根据欧姆定律得
Ⅰ= _U_ = 1_2_V_ = 0.4A R 30 Ω
答: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4A。
I U 及串联电流规律的综合应用 R
【例题2】
如图,已知L1 的电阻为20 Ω, L2的电阻为30Ω, 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通过L2的电流。
欧
公式的变形
姆
定
I
=
_U__ R
律
• U=IR 主要用于已知电流和 电阻求电压. 拓展:能否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呢?
•R
=
U__ I
主要用于已知电压和 电流求电阻.
拓展: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
流成反比呢?
例5:定值电阻R1和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
压变化的I-U图线如下图所示,则依图可以
判定( B ) 提问:1、两条过原点倾斜直线反应
规律性结论,即欧姆定律
二、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式中的
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 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I U R
由此式可得, 导体中电流
与两端电压成正比 与其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表达式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 全一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
一、温故知新
1、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 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本身电阻 的关系?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三、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例题1】 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 V电源 两端,灯丝电阻为30 Ω,求通过灯丝的电 流。
解:根据欧姆定律得
Ⅰ= _U_ = 1_2_V_ = 0.4A R 30 Ω
答: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4A。
I U 及串联电流规律的综合应用 R
【例题2】
如图,已知L1 的电阻为20 Ω, L2的电阻为30Ω, 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通过L2的电流。
欧
公式的变形
姆
定
I
=
_U__ R
律
• U=IR 主要用于已知电流和 电阻求电压. 拓展:能否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呢?
•R
=
U__ I
主要用于已知电压和 电流求电阻.
拓展: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
流成反比呢?
例5:定值电阻R1和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
压变化的I-U图线如下图所示,则依图可以
判定( B ) 提问:1、两条过原点倾斜直线反应
规律性结论,即欧姆定律
二、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式中的
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 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I U R
由此式可得, 导体中电流
与两端电压成正比 与其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表达式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 全一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
一、温故知新
1、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 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本身电阻 的关系?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课件(第1课时)

I-R图像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需控 制电压不变。 所以在曲线上任取两点,其对 应的横坐标(R1,R2)和纵坐 标(I1,I2) 因为U不变,由U=IR得 R1I1=R2I2=U
在I-U图像取任一点可算电压
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 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在U-I图像取任一点可算电阻
通过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 A.R甲:R乙=2:1 B. U甲:U乙=2:1 C. I甲:I乙=2:1 D. I乙:I甲=2:1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瑞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实验数据作 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导体甲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 0.2A D.将两导体并联后接在 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 0.6A
U R
变形得 R=
U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U-I图像
在横轴任取一点,该点对应的 纵坐标分别为U1,U2。 U1<U2;I相同。 由R=U/I,可知:=
U I
U=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