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气候类型的判读

[目标定位]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中地理知识中的重点、难点,更是高考的必考点。许多综合性问题的突破点立足于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图文信息准确判读气候类型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气候类型的判读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更要熟悉各种气候类型资料图的命题形式和解读思路。气候类型考查的图式多种多样,但判读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首先,要搞清图名及图中有效信息;其次,要获取气温和降水信息(一般选择最冷月与最热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按照“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联系相关知识确定气候类型。

一、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

例1(2010·广东文综)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反思归纳】

1.判定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的依据:6、7、8月份气温较高说

明是____半球,12、1、2月气温较高说明是____半球。

2.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弯曲程度与气温年较差的关系:整条曲线的弯曲状况反映了全年气温变化的幅度,弯曲越大,说明各月气温变化越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

3.分析降水分配状况的方法:观察各月降水柱的长度,结合各月对应的气温与月份,可判定所属的降雨类型(即________型、________型、________型和________型),进而确定气候类型。计算各月降水柱高度之和,可知__________数值。

二、点状折线图

例2下图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下列国家中,具有该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巴西

【反思归纳】

1.点状折线图判读方法:横、纵坐标分别代表气温和降水量,在图中用点表示月份。判读时先从图中读出每一个点对应的______坐标和________坐标,即为该月份的________________,然后选取________月和______月对应的点进行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2.点状折线图中的点分布集中或分散与气候的关系:表示月份

的点在坐标图中的分布越集中,气温年较差越______,降水的季节分配越______。表示月份的点在坐标图中的分布越分散,气温年较差越____,降水的季节分配越________。

三、气温降水变率范围图

例3下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⑥B.②④⑤C.④⑥⑦D.②③⑤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草原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苔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反思归纳】

1.气温降水变率范围图判读方法: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图注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图示气温和降水量的__________进行思考。判读时要分析纵向或横向的________点、________点以及

它们的__________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特点,然后再进行气候类型的判定。

2.气温降水变率范围与气候的关系:某种气候类型范围的纵向变化幅度越大,表示该气候类型的____________就越大。某种气候类型范围的横向变化幅度越大,表示该气候类型的__________差别越大(即降水季节分配越不均匀)。

四、气温降水玫瑰图

例4下图表示临太平洋某地气温与降水量逐月分配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所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该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反思归纳】

1.气温降水玫瑰图表示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多少的方法:玫瑰图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气温的高低和降水量的多少。图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的12个月,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各月的

________________,据图可读出每个月的气温和降水量数值。

2.判读玫瑰图的技巧:明确坐标中心点的数值为0,离中心点越远,气温或降水的数值就越____;注意月份的排列以及气温、降水单位的标注;选取____月和____月的气温、降水数值来进行分析判断。

五、气温降水单元格图

例5读“a、b、c三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2)题。

(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气候类型受两种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b地气候类型最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c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

D.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b、a

【反思归纳】

1.气温降水单元格图特点:上、下坐标轴或左、右坐标轴对应的________是统一的,用四个坐标分别表示1月和7月的________和________,然后按一定间隔将坐标图分隔成方格状,用阴影方格表示某地1月和7月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2.气温降水单元格图的判读技巧:分析气候特点时要按“先

______轴,后______轴”方式进行。

一、选择题

(2011·江门质检)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1~2题。

1.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之间B.15°N~20°N之间

C.25°S~30°S之间D.25°N~30°N之间

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B.盆地C.丘陵D.山地

(2011·吉林省十校联考)第十六届亚运会2010年在中国广州举行,开幕时间为2010年11月12日。据此回答3~4题。

3.下图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4.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从气象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A.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B.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

D.广州11月份温和多雨,气候宜人

读“气候要素材料图”(如图1和图2所示),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B.乙图与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

C.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

D.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

6.图2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水果有()

A.苹果、梨B.猕猴桃、柠檬

C.葡萄、柑橘D.哈密瓜、荔枝

7.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扇形百分比图”,其气候类型最可

能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2009·江苏地理)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

回答8~9题。

8.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

9.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天山天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D.武夷山九曲溪边

10.(2009·重庆文综)读图,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

11.下图所示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各月的气温及降水量,关于该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盛行西南风

B.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适宜发展橡胶种植业

(2011·绵阳模拟)下图为“某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12~13题。

12.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

13.N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二、综合题

14.图1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甲、乙两

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

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5.读图,回答问题。

(1)甲为________气候,能否判断甲地是处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为什么?

(2)乙为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亚洲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气候类型的北界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丙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亚洲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但这种气候在回归线附近的某些地方也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__(填“东”或“西”)岸,例如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____,非洲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______________。

【练后反思】

答案

专题突破区

例1C[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甲地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4~10月为当地雨季(降水多,超过100m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冬冷夏凉,5~9月降水较多,应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选C。]

反思归纳

1.北南 2.明显越大

3.年雨少雨夏雨冬雨年降水量

例2B[读图可知,图示气候最冷月(1月)气温约为12°C,最热月气温(8月)约为27°C,据此可知该气候为北半球的亚热带气候类型;从降水情况来看,气温较高时降水少,气温较低时降水多,雨热不同期,应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中国、印度无该气候类型,巴西位于南半球,可排除;美国西海岸洛杉矶、旧金山一带有这种气候类型,故B项正确。]

反思归纳

1.气温降水量气温和降水量最冷最热

2.小均匀大不均匀

例3(1)C(2)A(3)C[第(1)题,图示纵坐标表示月平均气温,图中某种气候类型范围的纵向变化幅度越大,表示该气候类型的

气温年较差就越大。由图可以看出,纵向范围较长的有④、⑥、⑦,最小的为①,故C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①气候最低气温在15°C以上,气温年较差较小且年降水量在1 500毫米~3 000毫米之间,可判定其为热带雨林气候,故A项正确。第(3)题,⑦最高气温小于10°C,最低气温在—20°C以下,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故可判定其为苔原气候,该气候带发育的自然带为苔原带,故C项正确。] 反思归纳

1.范围变化最大最小变化幅度

2.气温年较差降水

例4(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多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解析第(1)题,据图中气温曲线可知,该地1月气温最高(25℃),7月气温最低(约为7℃),故该地应为南半球的亚热带气候类型;该地最热月1月降水稀少(约为20毫米),最冷月7月降水丰富(约为84毫米),雨热不同期,故该地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联系教材关于地中海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的论述即可解答。

反思归纳

1.圆的半径长短降水量和气温

2.大17

例5(1)A(2)C[据图可知,a地1月气温在0°C以下,降水在50毫米以下;7月气温在20°C以上,降水在150毫米以上。显然a地应为(北半球)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同理可推知b地为热带雨林气候,c地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

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

反思归纳

1.月份气温降水量气温降水量2.上下左右

专题提升区

1.B 2.D[第1题,据表格数据显示,两地两时间段的平均气温较高(25°C以上),并且5月~10月的平均气温高于11月~次年4月,可以推定两地应位于北半球的热带;两地降水量在当地的夏半年较为丰富,明显多于冬半年,干湿季明显,可大致推定两地气候可能为热带草原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结合两种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可知B项正确。第2题,两地位于同纬度地区,但甲地夏半年降水明显多于乙地,从地形角度看,只能是位于山地的两侧而致,即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

3.D[广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超过800 mm,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且雨热同期。]

4.A[11月份为北半球深秋季节,此时广州受亚洲高压影响,秋高气爽。]

5.B 6.C[甲图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图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丙图各月降水均匀,且各月气温都在0~2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丁为热带草原气候。图2反映的是地中海气候,结合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7.C[由图可知,该地有3个月左右的均温低于0℃,故应位于温带;又知该地有2个月左右的降水量均大于100毫米,故该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8.D9.B[本组题提供了“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知能力、地理原理的探究能力。照片上树叶大(据

水滴与叶片比例估测),有水滴滴落,反映了树木生长环境潮湿,应为热带雨林气候环境。在我国,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海南岛南部、云南南部河口、西双版纳和西藏东南部。] 10.B[甲地各月气温都在20°C以上,并且6月份气温最低,故甲位于南半球的热带地区。从降水的季节分配看,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甲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选项中只有巴西高原符合。]

11.B[根据气候资料可知该地1月均温最低但大于0℃,雨热同期,应为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气候的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种植橡胶的需要。]

12.D13.C[由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北大西洋、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M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N处受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影响。N地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14.(1)

(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15.(1)地中海不能。因为横坐标上没有标注出月份,不能比较1月和7月气温的高低。

(2)亚热带季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朝鲜半岛的南部,以及日本群岛的一部分东部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高,西部受大陆影响冬季气温低。

(3)热带雨林马来半岛的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东巴西东南沿海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东北部沿海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判读复习学案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判读复习学案 气候类型 [目标取向]的解读是高中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必考的考点。许多综合问题的突破点是基于对气候类型的解释。根据图形信息准确解释气候类型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气候类型的解释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还要熟悉各种气候类型数据图的命题形式和解释思路。气候类型检查有许多模式,但解释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首先,明确地图的名称和地图中的有效信息;其次,需要获得温度和降水信息(通常是最热月份和冷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根据“以温定区、以水定区”的方法,联系相关知识确定气候类型。 自梳理 1,年温度变化曲线和降水直方图解释 例1(XXXX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以看出() a,A地年平均气温低于B地,B地降水比A地丰富,c地气候为高原山地气候,d地属于温带气候确定气候类型所属半球的依据是:6月、7月和8月的较高温度意味着_ _ _ _ _半球,12月、1月和2月的较高温度意味着_ _ _ _ _半球 2。年温度变化曲线的弯曲度与年温度范围的关系:整个曲线的弯曲情况反映了年温度变化的范围。弯曲越大,月气温变化越_ _ _ _ _ _,年气温变化范围_ _ _ _ _ _

3。降水分布分析方法:每月观测降水柱的长度,根据每月对应的温度和月份确定降水的类型(即:_ _ _ _ _ _ _ _、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 ),从而确定气候类型。计算每个月降水柱的高度之和,显示的数值为_ _ _ _ _ _ _ _ _ 2,虚线图 2下图显示了一个地方12个月的气候数据。在下列国家中,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巴西[反射感应] 1。点线图的解释方法: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温度和降水量,图中以点代表月份在解释过程中,从地图上读出各点对应的_ _ _ _ _ _坐标和_ _ _ _ _ _坐标,即该月的_ _ _ _ _ _ _,然后选择_ _ _ _ _ _月和_ _ _ _ _ _月的对应点进行气候类型的分析和判断。 2。点线图中点分布的集中或分散与气候的关系:表示坐标图中逐月点分布越集中,气温年变化范围越大,降水的季节分布越大这意味着坐标图中逐月点的分布越分散,年温度范围越广,降水的季节分布越广3,温度和降水变化范围图表 3下图显示了温度、降水和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阅读图片并回答以下问题年温差最大的气候类型组为 ± (1)为() a。①②⑥b。②④⑤c。④⑥⑦d。②③⑤(2)图中的气候类型①为()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高三

气候类型的判读 天台育英中学徐琳瑜2009-10-28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学会并熟练判断气候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1、与他人合作将气候成因与特点、分布结合起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具体实例判断气候类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 运用根据“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的方法掌握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难点】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教学方法】 1、基于此节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活动单元,所以有别于传统的讲授法,应用导学法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 2、应用综合分析方法突出归纳降水与气温对不同类型的气候的反映; 3、让学生的自主回答与老师的简单小结巧妙地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二、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 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全年均匀型:全年各月降水均匀时,为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多雨型:冬季温和多雨时,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多雨型:降水集中于夏季,有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750mm—1000mm)、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全年多雨型:年降水量>2000mm,则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 0mm,为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少雨型:全年高温年降水量<125mm,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且季节变化很大,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如果降水少,多云雾, 全年低温,则可推断为极地气候。 注意:在上述三步判断后,一般气候类型都可以判出。但也有两组没有明确。第一组: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的判读(完整版)

气候类型的判读(完整版)

气候类型的判读2015.10 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 (℃) 地区代号 -2.3 14.9 ① 4.6 2 5.8 ② 7.8 19.9 ③ -1.3 26.7 ④ 1.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拉萨 B.②为昆明 C.③为成都D.④为兰州 2.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黄土高原 D.④位于云贵高原 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试卷第2页,总33页

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4.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图,回答各题。 试卷第3页,总33页

5.假若黄赤交角变为0°时,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多 B.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C.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多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下图为我国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武汉四个城市的气候直方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四城市依次为: 试卷第4页,总33页

A.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武汉 B.哈尔滨、广州、乌鲁木齐、武汉 C.乌鲁木齐、哈尔滨、广州、武汉 D.乌鲁木齐、广州、哈尔滨、广州 8.由图示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四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乌鲁木齐 B.广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流经哈尔滨的河流有较长结冰期 D.给四城市带来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 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下列问题。 9.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试卷第5页,总33页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气候类型的判读 [目标定位]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中地理知识中的重点、难点,更是高考的必考点。许多综合性问题的突破点立足于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图文信息准确判读气候类型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气候类型的判读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更要熟悉各种气候类型资料图的命题形式和解读思路。气候类型考查的图式多种多样,但判读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首先,要搞清图名及图中有效信息;其次,要获取气温和降水信息(一般选择最冷月与最热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按照“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联系相关知识确定气候类型。 一、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 例1(2010·广东文综)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反思归纳】 1.判定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的依据:6、7、8月份气温较高说

明是____半球,12、1、2月气温较高说明是____半球。 2.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弯曲程度与气温年较差的关系:整条曲线的弯曲状况反映了全年气温变化的幅度,弯曲越大,说明各月气温变化越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 3.分析降水分配状况的方法:观察各月降水柱的长度,结合各月对应的气温与月份,可判定所属的降雨类型(即________型、________型、________型和________型),进而确定气候类型。计算各月降水柱高度之和,可知__________数值。 二、点状折线图 例2下图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下列国家中,具有该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巴西 【反思归纳】 1.点状折线图判读方法:横、纵坐标分别代表气温和降水量,在图中用点表示月份。判读时先从图中读出每一个点对应的______坐标和________坐标,即为该月份的________________,然后选取________月和______月对应的点进行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2.点状折线图中的点分布集中或分散与气候的关系:表示月份

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候类型的判读2015、10 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地区代号 -2、314、9① 4、62 5、8② 7、819、9③ -1、326、7④ 1.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①为拉萨 B.②为昆明 C.③为成都 D.④为兰州 2.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就是 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黄土高原 D.④位于云贵高原 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与风带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若不考虑其她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4.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就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图,回答各题。 5.假若黄赤交角变为0°时,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就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 )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多 B.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C.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多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下图为我国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武汉四个城市的气候直方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四城市依次为: A、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武汉 B、哈尔滨、广州、乌鲁木齐、武汉 C、乌鲁木齐、哈尔滨、广州、武汉 D、乌鲁木齐、广州、哈尔滨、广州 8.由图示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 A、四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就是乌鲁木齐 B、广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流经哈尔滨的河流有较长结冰期 D、给四城市带来降水的主要就是夏季风 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下列问题。 9.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就是 A.孟买 B.上海 C.悉尼 D.圣地亚哥 10.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就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 B.盛行西风影响 C.暖流影响 D.西南季风影响 下面左图为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右图为四类气候的资料。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及判读导学案.docx

世界气候类型及判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典型地区)、主要特点 2、初步学会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3、能利用典型气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整体感知: 下列词语屮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全年高温多雨早冷午热夏热冬冷 描述天气: 描述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自主学习】 一、读课本39页图2.16,说说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完成下表。 表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二、读课木39页图2. 16, |叫答以下问题:(课木40页活动题第1题) 1、在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岸(太平洋的西岸),自赤道向极地依次分布着哪些气候类型? 2、在北半球,北美人陆的西岸(太平洋的东岸),自赤道向极地依次分布着哪些气候类型?

3、在亚欧人陆内部,主要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1、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倘若用下图表示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请写出各代号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探究2、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问题1、归纳气候特征 读气候资料图(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下列气候的特征 (课木40页 图2.17)。(填写在表1) 对点练习2:请读表判断 气温°C 降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A 26.5 9.5 25 176 B 10.2 27.8 168 30 C 25 25.9 268 197 4(r 赤道駅fi 带.化 对点练习1: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C 、 F 、 G 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极地高气压带 90° 70* 6(r 副热带髙气压带 30° 20° 10° 75° 50° 35。 25 。 海洋 大陆 40。纬 度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学案(含答案)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含答案) 单元活动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3.能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及判断气候类型。 一.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纬度增高获得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 2下垫面使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气温不同。 1海陆位置靠近海洋,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小远离海洋,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大2地形高山.高原地区气温较平原地区低。 3地面的物质组成.植被覆盖状况.洋流等,也会产生气温及其变化上的差异。 3大气环流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及降水的季节分配。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中释放热量。 二.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以温定半球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处的半球。 最低月最高月半球1月7月北半球7月1月南半球2以温定热量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的热量带。 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热量带1525热带018亚热带18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15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降水量较多

1500mm7月份降水可突破600mm热带疏林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75010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0,雨季较长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0,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均温低于0的月份少,有明显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多温带大陆性气候均温低于0的月份多,年降水量少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________气候,能否判断出甲地处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为什么2乙为__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亚洲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类型的北界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原因是什么3丙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亚洲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但这种气候在回归线附近的某些地方也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______填“东”或“西”岸,例如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非洲的 ____________,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中海不能。因为横坐标上没有标注出月份,不能比较1月和7月气温的高低。 2亚热带季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朝鲜半岛的南部以及日本群岛的一部分东部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高,西部受大陆影响冬季气温低。

初中地理_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候类型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理解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 教学难点: 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启发式、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入境生趣: 多媒体出示不同自然景观图片,引出本节内容。 自学生疑: 出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填写气候类型的名称 2、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学习释疑: 1.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原因是?

2.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原因是 3.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是? 迁移应用: 出示亚欧气候类型模式图,完成任务。 拓展延伸: 1.北美西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气候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从地形方面分析一下原因? 学生活动: 1.如何判读气候类型?举例说明 2.掌握气候类型的特点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成活的影响。 气候与自然景观、气候与民居、气候与人口分布、气候与河流、气候与农业 课堂达标练习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的分布 2.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 3.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重点和难点,内容多且抽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较弱,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首先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主要原因是地图不熟练,需要继续加强练习。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主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小组之间讨论的形式进行,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方法,但气候特征不熟练。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主要以举例、联系生活实际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整理。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气候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既受制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地理要素,又影响着河湖、土壤、植被等的形成和分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学好“气候”是关键所在。而作为气候基本要素的气温和降水,它们的分布及特点,是形成世界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学习世界气候基本特征的基础。 2.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3.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根据下列说法,分析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我们这里一年有干湿两季,湿季草木旺盛,干季原野枯黄 (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四种热带气候的共同点是( ) A、全年气温都比较高 B、全年降水都比较多 C、气温年较差都比较大 D、降水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3、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3气候类型及判读练习(含解析)

第3讲气候类型及判读 一、选择题。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第1题。 1.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1.B 【解析】1.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故选B。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下图分为图Ⅰ和图Ⅱ两部分,图Ⅰ为澳大利亚某地理事象的分布示意图,图Ⅱ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2-3题。 2.该地理事象可能是( ) A.风力 B.年降水量 C.陆地自然带D.≥10℃积温 3.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 ) A.②③ B.①④ C.②⑤ D.④⑥

【答案】2.A 3.B 【解析】2.澳大利亚的东部有南北纵贯的大分水岭,所以在大分水岭的东侧,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风力较大,广大内陆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相对较小,南部沿海地区受西峰的合或者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西北方位受西北季风的影响,风力也较大,所以澳大利亚的风能资源,沿海地区较为丰富,而广大中部内陆地区较为贫乏,所以图中地理现象应当为风力。而年降水量和陆地自然带,应基本呈半环状分布,与图示地理事物分布不符,BC错。大于等于10摄氏度的积温应当从北向南逐渐减少,基本与纬线平行,与图中地理事物分布规律不相符,D错,故选A。 3.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降水最多月在当地的冬季,对应图中的降水柱状①。而从气温来看,该地纬度较高。且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气温在澳大利亚应较低的地区,且最冷月均温在零度以上,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对应图中的④,故选B。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一模】下图是四个城市的纬度及气压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四城市 A.①气温年较差较小B.②盛行东北信风 C.③比②更接近内陆D.④可能位于海岛 5.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4.D 5.A 【解析】 4.图中四城市①的纬度高,气压年变化大,位于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A错。②位于盛行西风带,B 错。③夏季气压较低,冬季气压较高,年变化幅度比②小,更接近沿海地区,C错。④气压年变化幅度很小,可能位于海岛,D对。 5.结合纬度,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①,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区,

第二章 第二节 世界气候(三) 气候类型的判读导学案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类型的判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区域特征,描述当地气候的成因,或识记气候类型的理想分布模式。 2.能够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不同的气候类型,进而根据相关材料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课前导学】 一、根据下述气候类型分布图,填写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 ①________ ______气候,②_____________气候,这二种气候类型的地理分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气候,④_____________气候,⑤____________气候。 ⑥______ _______⑦________ ______⑧_______ _______⑨__________ ____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类型 1、利用气候要素(、)资料判读气候类型:分步(十六个字)。 A B C D 第一步:以“温”定“球”。(根据最高温或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球位置。) 最高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是在_____半球; 最高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是在_____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的范围,确定热量带。) >15℃:热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冷月均温0℃~15℃:亚热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温带海洋性气候 -15℃~0℃:温带其它的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的年内季节分配情况,确定具体降水的类型。)年雨型: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夏雨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雨型:____________。少雨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综合定“型”降水总量 结合半球位置、温度带、降水总量及类型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的一般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

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第一课时

【寄语:同学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就要拼搏,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让我们期待着!】 地理好望角学案第20期 单元活动 判断气候类型 学案 第一课时 时间:2011、12、20 编辑: 高玉晓 气 候 类 型 典型地区 分 布 规 律 成 因 气 候 特 征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美洲亚马孙河、非洲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赤道附近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2000mm 以上) 热带疏林草原 气候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和南部 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大陆的西岸和内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750~1500mm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北纬10°~2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 东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 西南风) 全年高温,分旱雨季 1500~2000mm 热带沙漠气候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的中西部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 带 亚热带季风和 湿润气候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地中海 气候 地中海沿岸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夏季)和西风带(冬季)的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的华北、东北、 日本和朝鲜半岛的 北部 北纬35°~55°大 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欧 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西部 南北纬40°~60° 大陆内岸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全年干旱少雨 亚 寒 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北纬50°~70°间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冬寒长夏暖短 寒带 寒带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北纬70°~80°间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寒带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南北半球极地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 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南美的安第斯山 高大的山地、高原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初中地理_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对《世界的气候》一章内容的知识系统化和具体化,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主要特点,并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 过程与方法:会利用图及表格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世界各大洲的气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关注世界气候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难点: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及表格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展示。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幅图片 他们反映了怎样的气候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人为碳排放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全球都在提倡低碳生活。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之做点什么? 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看来大家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也都非常关注全球气候的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世界的气候类型。(二)、学生预习成果展示 课前,咱们大家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自主预习,下面咱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把你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提出的新问题以书面形式交给老师。 (三)、教师精讲点拨 大家都完成了,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展示课件)找学生上黑板指认不同气候景观图,说明是哪种气候类型,其分布规律和特征是什么? 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学生自主完成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汇总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2 ?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过程与方法: 1.在活动中锻炼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技能,2?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通过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养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1?影响气候的因素;2 ?气候类型的判断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读教材P53图2 —4- 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完成1.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2、读教材P53图2 —4— 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图2—4—2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表内容:

D 1下列四个词组中,形容气候特点的是( ) A.阴转晴,夜晚有雷阵雨 B.狂风暴雨 C.长夏无冬 D.寒潮入境,气温骤降,有扬沙现象 2 ?亚欧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 ?自主探究二: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读教材P53图2-4- 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图2-4-2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 状图”根据A、B、C、D、E、F、G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回答: 1.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分析 (1 ) A、B、C、D四地的平均气温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T B T D,气温变化规律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该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F、D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其中两地的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差异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不同地区气温差异的原因还有哪些? 2 .根据A、B、C、D四地的降水情况和探究一、2的表格回答分析: (1 )四地的年降水量及降水季节分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 是:。 (2) B地的气候特征 是: (气温、降水量和分配状况)是:,形成的主要原因 。 (3) C地的气候特征原因 是: (气温、降水量和分配状况)是:,形成的主要 。 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等。 【运用知识】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问 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气候类型判断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气候类型判断习题课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分析、讲解,要求学生学会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 2.通过习题纠错、跟踪训练,要提高学生解决特殊地区气候形成因素的分析能力。 3.通过分析影响气候因素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 二、考情分析 1.考纲要求:识记气候的分布和气候特征 掌握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分析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2.高考题型:选择题或读图题 3.高考分值:4分——10分 三、课前预习内容 1.学生自己分析,错题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2.可做的表格:题号,错误原因,给分,解决办法 四、课上学习案 1.预习检查(表格和学生分析) 2.试卷分析 (1)考察重点:通过等值线特征的判断分析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2)存在问题:①基础知识不扎实(空间定位不准) 如: 读马达加斯加岛略图,图中粗黑线为山脉,M为20℃等温线。据图回答29—30题。 【小题1】形成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差异C.地形D.洋流 【小题2】图中20℃等温线虚线段L1、L2、L3、L4的弯曲,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L l、L3B.L1、L4C.L2、L3D.L2、L4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 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 D.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小题2】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 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 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 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②规范问题(图中的等值线分布特征不能用地理术语准确表达) 如: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 (1)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题为例不知道题中等值线弯曲的原因是大兴安岭的影响) ④读取信息能力不足(以上题为例学生没有从图中获得势是我国东北,所以判断不出是地形影响气温)

气候类型的判断教案

气候类型的判断 教材分析: 气候类型,一向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包括气候形成,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气候类型判断教材中没有具体归纳内容,却是气候类型考查的切入点,能有力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考查气候类型判断的试题,虽然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气候特征来判断;二是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三是根据气候成因判断。教学重点: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难点:各类气候图表的判读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气候的形成因子;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讲授新课: 一、气候形成因子 二、气候类型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根据气温、降水的数据判断气候类型 (1)根据最高气温月份判断所在半球. 最高气温出现在七、八月,或气温曲线呈峰形,判定在北半球。 最高气温出现在一、二月,或气温曲线呈谷形,判定在南半球。 例1、下表为某地一年中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后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练习:判断图表中的气候类型。 (二)、根据气候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1、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气候带。 2、从经度位置,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是大陆东岸、西岸还是内部。 3、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上面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最后确定所属气候类型。 例2:判断图中M地气候类型 (三)、根据气候成因判断气候类型 1、受单一环流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 受副高控制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高压控制冰原气候 副高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 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 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 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 3、海陆分布: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气候 4、地形:地势起伏高山、高原气候 强调: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小结:根据根据气温、降水的数据来判断气候类型 拓展练习: 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它们气候类型为: 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 作业:《世纪金榜》49—50页的5-----14题

2019中考地理气候类型判读专题复习题

2019中考地理气候类型判读专题复习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xxxx中考地理气候类型的判读专题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气候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五一”期间东北气温明显回升 B.哈尔滨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读图18-4中四幅气温曲线图,回答2~3题。 2.判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A.①地 B.②地c.③地D.④地 3.一年四季分明的是 A.①地和②地 B.②地和④地c.③地和④地D.①地和④地 4.下列气候特征符合“终年炎热干燥”的是 5.亚洲和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6.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

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推销员去西亚推销雨衣 B.东南亚的房屋墙壁厚,窗子小,多平顶 c.巴西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欣赏足球赛 D.寒冷的冬季,人们喜欢吃火锅 7.有关气温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因为气温高 B.柑橘生长在南方是因为南方的气温年较差大 c.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墙体厚,窗子小是为了保温 D.汽车挡风玻璃上出现凝雾、结霜是因为气温降低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回答9~10题。 图18-5 9.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

————————————————————————————————作者:————————————————————————————————日期: ?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2.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在活动中锻炼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技能, 2.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养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2.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1.影响气候的因素;2.气候类型的判断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 读教材P53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完成 1.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气候带纬度气候类型在图中对应的字母或典 型地区 热带 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 亚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4 0°之间 温带大致在南北纬40°-6 0°之间 亚寒带南北极圈附近 极地附近 2、读教材P53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图2-4-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表内容: 地点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降水的季节分配气温与降水的组合 A B C

D 【运用知识】 1.下列四个词组中,形容气候特点的是( ) A.阴转晴,夜晚有雷阵雨?B.狂风暴雨C.长夏无冬D.寒潮入境,气温骤降,有扬沙现象2.亚欧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 ◆自主探究二: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读教材P53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图2-4-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根据A、B、C、D、E、F、G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回答:1.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分析 (1)A、B、C、D四地的平均气温存在;A→B→D,气温变化规律是: ,导致该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F、D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其中两地的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差异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3)形成不同地区气温差异的原因还有哪些? 2.根据A、B、C、D四地的降水情况和探究一、2的表格回答分析: (1)四地的年降水量及降水季节分配存在,主要原因是:。 (2)B地的气候特征(气温、降水量和分配状况)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3)C地的气候特征(气温、降水量和分配状况)是: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等。 【运用知识】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气候类型的成因 (1)气候类型的成因模式图

(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 (1)以形定位——根据温度确定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布不均,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和最低月份以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确定其所在的半球。

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7~8月1~2月凸形(峰形) 南半球1~2月7~8月凹形(谷形) (2)气温分析——以温定带 解析:温度带的判断,看最冷月气温,>15℃为热带;>0℃、<15℃为亚热带;<0℃为温带;出现极端气温为寒带。 解析: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判断降水类型,从而确定气候类型。(3)降水的季节分配与气候——以水定型 雨型特征气候类型形成原因 年雨型全年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 冬雨型降水集中冬季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雨型降水集中夏季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影响。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4.气候的描述 (1)描述气候特征: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时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如: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描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5.比较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