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

3.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 则(B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课堂小结:
一、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 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i
单色光经玻璃砖 后,侧移而传播 方向不变
r
i'
r'
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虚线表示 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 璃砖后,观察范围将 变大
观察点 不变,进入 观察点的边 缘光线不变
1.光的折射规律
三线共平面,法线居中间, 两角不相等,空气中角大。
2.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早晨见到的太阳 筷子变折 硬币重现 海市蜃楼
法 线
入 射 角 反 射 角
空气 水
基本概念
四线共面,
二角相等.
折 射 角
折射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空气 水
水 空气
折射角 < 入射角
折射角 > 入射角 折射角=入射角
二、光的折射规律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水或玻璃)中时,
Q/ B A
空气
P/

P
池水变浅
从水面上斜看水中的 游鱼,看到的是鱼的
虚 像,这是因为发
生了光的折射 ,虚像 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一些。
水中的鲨鱼看到空中的大雁比
实际位置是 高 了一些。(填
“升高”或“降低”)
S′
S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定律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定律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定律知识点详解光的折射定律是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定律,用于描述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的偏折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物理中与光的折射定律相关的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定律的基本概念光的折射定律是指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在两种介质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

根据实验观察和推演,我们得出了光的折射定律的基本表达式:光的入射角(θ₁)与光的折射角(θ₂)之间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光的入射角的正弦与光的折射角的正弦成比例”。

二、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传播速度的比值,通常用字母n表示。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我们可以得到计算折射率的公式:n = sin(θ₁) / sin(θ₂)。

其中,θ₁为光线入射到介质的角度,θ₂为光线折射出介质的角度。

三、折射率的特性和影响因素1. 折射率与介质的性质相关: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其数值大小与介质的光密度和光的传播速度有关。

2. 光从光密度较小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大的介质时,折射率大于1;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率小于1。

3. 折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入射角越大,折射率越小,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

四、实验验证光的折射定律为了验证光的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一个透明介质的棱镜和一束入射光。

将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棱镜,观察光线入射和折射时的角度。

通过测量角度并运用光的折射定律公式,可以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五、实际应用与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下面列举一些例子:1. 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实现光的色散效果。

2. 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的折射也遵循光的折射定律,使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3. 透镜是基于光的折射定律原理设计的,用于眼镜、相机镜头等光学装置。

4. 太阳光射入水面时,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美丽的色彩效果。

光的折射定律是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光学器件的设计至关重要。

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 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的最⼩单元。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希望能帮到⼤家!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 1、⽣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实际位置⾼⼀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由于光的折射,池⽔看起来⽐实际的浅⼀些;⽔中的⼈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实际位置⾼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的位置⽐星⽃实际位置⾼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中的筷⼦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们利⽤光的折射看见⽔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上⾯对物理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知识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同学们要加油学习。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整合性研究论⽂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整合性研究论⽂】信息化是⼆⼗⼀世纪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类思维的创造性⼯具。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整合性研究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作在全国教育战线上逐渐深⼊,但⼤多以“观摩课”的形式开展,只是教育教学中的⼀个点缀⽽已,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起。

究其主要原因是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应⽤软件和操作平台,需要教师⾃⼰研制开发课件,⽽开发课件需要花费⼤量的时间和精⼒,有时候为了上好⼀节公开课,甚⾄要做数⼗⼩时的准备。

鉴于此很多教师都反映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项投⼊多(时间,⼈⼒,经费)、产出少的⼯作,基本上适应不了⽇常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的条件上⽇趋成熟发展起来。

信息技术作为⼀项教学⼯具(Learn from IT),能够把各种技术⼿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教师在上课时使⽤⿊板和粉笔⼀样,届时计算机演变成为真正的教学⼯具,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再是开发软件,⽽是如何应⽤现有的软件把计算机的优势发挥出来,进⾏学科教学。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光学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包括自然光源如太阳、星星、萤火虫等,以及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等。

月亮不会发光,因此不是光源。

光的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速度最快为3×10m/s=3×10k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但可近似为3×10m/s。

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即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的反射:当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当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当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光的直线传播可以通过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现象来说明。

光的直线传播有多种应用,例如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小孔成像实验可以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取决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

光的反射可以通过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等现象来说明。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器材包括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

实验结果表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行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

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其特点,器材包括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

实验结果表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5.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7.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8.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9.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光的折射知识点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物理光的折射是指光束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下面是关于光的折射的一些知识点:
1. 斯涅尔定律: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发生折射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
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由斯涅尔定律给出,即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
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2. 折射率: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一种度量。

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传播
的速度就越慢。

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且折射率随着光的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3. 入射角和折射角:入射角是指光线与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折射角是指光线在折射
时与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4.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并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
发生全反射,即光完全反射回原介质中,不再折射到另一侧介质。

5. 临界角:临界角是指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的最大值,当入射角等于
临界角时,折射角为90度,光沿界面传播。

这些是关于物理光的折射的一些基础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光
的折射现象。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学1 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蜡烛,电灯… 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2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为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 但可近似为3×108m/s 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1光的直线传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孔应该适当小)2.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 (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眼镜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眼镜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眼镜知识点总结一、光的基础知识1. 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光的速度: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为最快,约为每秒299,792,458米。

在其他介质中,光的速度会减慢。

3. 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线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回去。

4.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二、透镜的原理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 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将平行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三、眼镜的作用1. 近视眼镜:使用凹透镜,使光线在进入眼睛前发散,以便近视眼患者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2. 远视眼镜:使用凸透镜,使光线在进入眼睛前会聚,以便远视眼患者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四、透镜成像1. 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物体位于焦点以外,且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 当物体位于焦点以外,且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 当物体位于焦点处时,不会形成像。

- 当物体位于焦点以内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2. 凹透镜成像规律:- 凹透镜产生的总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五、光的色散1. 色散现象:当白光通过棱镜时,会被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

2. 光谱顺序:从棱镜射出的光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六、光的干涉和衍射1. 干涉现象: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会发生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的现象,这就是光的干涉。

2. 衍射现象:当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这就是光的衍射。

七、光的偏振1. 偏振光:只有特定方向振动的光波称为偏振光。

2. 偏振现象:通过偏振片可以阻挡或透过特定方向振动的光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偏向角
▪ 光线入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通过棱镜 后的光线向底面偏折,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间的夹角δ叫偏向角。
▪ δ的大小与入射角、折射率等因素有关系。
▪ 3、两面平行的透明板
▪ 出射光与入射光平行,但侧移了一段距 离d。由图可以看出:透明板越厚,材 料的折射率越大,光线的入射角越大, 则侧移距离d越大
▪ 全反射知识点
▪ 1.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 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光的折射率不同。
▪ 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小 的介质叫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 叫光密介质。
▪ 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而不是 绝对的;
▪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要区别介质的疏密与介质 的密度,不能认为光密介质的密度一定 大于光疏介质的密度。
光的折射知识点
绍兴县鲁迅中学物理组 2003年2月25日
▪ 1.光的折射
▪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 在两种介质的介面处,一部分光进入到 另一种介质中去,并且改变了原来的传 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 2.折射定律
▪ 折射光线跟入 射光线和法线 在同一个平面 上,折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 别位于法线两 侧,入射角的 正弦跟折射角 的正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正比。
《说明》
▪ 当光由空气进入介质时,i>r;当 光由介质进入空气时,i<r。
▪ 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也是可逆 的。
▪ (4)折射率n是反映介质光学 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只
能由介质本身及光的频率共
同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 的大小无关。“折射率n与 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与折
射角的正弦成反比”的说法 是错误的
▪ 2.全反射
▪ 根据折射率定律可知,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 入光疏介质时,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入射 角不断增大,折射角 也跟着增大。可以预 料,当入射角增大到 一定程度时,折射角 就会增大到90°。这 样,折射光线消失, 只剩下反射光线,这 种现象叫全反射。
▪ 4.发生全 反射的条 件
▪ (1)光由光 密介质射 向光疏介 质;
▪ 3.全反射棱镜
▪ 用玻璃制成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棱镜称为全反射棱镜,因为一般玻璃 的折射率约在1.5-1.9之间,其临界角一 般不超过42°。
▪ 4.光的色散
▪ 光的色散是指复色光通过折射(如通过三棱镜)后,在 光屏上形成一个彩色光带的现象。色散的实质是各 单光通过棱镜时的偏折角度不同,或者说是棱镜材 料对于不同的色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在同一 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是因为它们在同一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不同。彩色光带中色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
▪ (2)对不同的介质,例如光由真 空射入玻璃时,入射角的正弦 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也是一个 常数,这个常数是3/2。
▪ 介质不同,这个常数就不同, 说明了这个常数n反映着介质的 光学性质。把这个常数叫介质 的绝对折射率,简称为折射率。
▪ (3)理论和实验的研究都证明:某种 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 速度C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V 之比,即 n=c/v n=λ0/ λ
▪ 3.折射率
▪ 当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 入射角i的正弦跟折射角r的比。
▪ 定义式 n=sini/sinr
▪ 【说明】对折射率这个概念,要从几个 方面正确理解:
▪ (1)例如当光从真空射入水中时,入射角、 折射角及它们的正弦值都是可以变化的, 但它们的正弦值之比却是不变的,是一 个常数,这个常数是4/3
▪ (2)入射角 大于临界 角。
▪ 3.临界角 ▪ 折射角变成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
角。光从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 临界角C,
▪ n=sin900/sinc
▪ Sinc=1/n
棱镜·知识点
▪ 1.棱镜的概念
▪ 在空气中放一个由透明介质制成的三棱 镜,光从其一个侧面射入,从另一个侧 面射出时,光线明显地向着棱镜的底面 偏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