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1.53度 37度 2. 折射反射 3. 凸透镜:b d 凹透镜:a c 4. 前伸远调焦环 5.小于正立、放大的虚像6.凸,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7..B 9.提示:u

物理 光的折射作图

光的折射作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作图题(共30小题) 1.(2016?常州)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解答】解: (1)找出小鸟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便为小鸟的像位置.连接A′C,与水面交于点O,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 (2)看到水中的鱼与飞在天空中的小鸟在水中的像重合,说明小鸟和小鱼处光线的入射点都在O点,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了水中的鱼与飞在天空中的小鸟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 2.(2016?聊城)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解答】解:先画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3.(2016?咸宁)如图所示.OB为一束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0为入射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AO,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4.(2016?大连)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折射光线. 【解答】解:首先作出法线;再由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如图所示: 5.(2016?泰安)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2018初中物理 光的折射练习题1(有答案)

2018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若使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折射角将__________。 思路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使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入射角增大,相应折射角也应该增大。 答案:小于增大 2.(2010安徽芜湖模拟)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思路解析:“潭清疑水浅”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潭水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实际看到的是潭底的虚像,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水映明月”是说晚上可以从池水中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实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折射反射 3.如图2-4-1所示,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__________是法线,是界面,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_是折射角,__________是水。 图2-4-1 思路解析:题中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可以先确定两个相等角,找出这两个相等角,也就找到了反射角和入射角,法线和界面也就确定了,因此确定两个相等角是解题的关键。图中∠4和∠5相等,所以它们一个是入射角,一个是反射角,那么MM′一定是法线,NN′一定是界面。再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那么单独在法线MM′一侧的光线CO必是入射光线,所以OB就是反射光线,OA就是折射光线,则∠ 5为入射角,∠ 4为反射角,∠1为折射角.因为∠1小于∠ 5,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左边是水,右边是空气。 答案:MM′NN′CO OB OA ∠5 ∠1 左边

高中物理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教案示例

光的折射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3)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实验的客观性与人的观察的主观性的矛盾应如何解决,人的直接观察与用仪器探测是有差别的,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用仪器探测的结果. 4.会用折射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来决定. 2.难点是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对折射率概念的理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具 1.光的折射演示器.附件:接线板、火柴、烟雾发生器及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 2.直尺,计算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已学过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初中学的光的折射规律只是定性地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定量地进行研究. (二)教学过程设计 演示:将光的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入射),观察折射情况:a.角度,b.明暗程度与入射光线进行对比.然后改变入射角进行记录,再次观察能量改变的情况.最后进行概括、归纳、小结. 1.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能量分配.(某种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作图.

折射作图 1.(2016?常州)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2016?聊城)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3.(2016?咸宁)如图所示.OB为一束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0为入射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4.(2016?大连)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折射光线. 5.(2016?泰安)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6.(2016?黄石二模)如图,A为河底的鹅卵石,A’为河边观察者在B处看到的虚像,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7.(2016?菏泽二模)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大致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8.(2016?冠县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9.(2016?商水县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10.(2016?宁城县模拟)作出折射光线. 11.(2016?淮安二模)画出图中光线由三棱镜射向空气的折射光线. 12.(2016?南阳二模)如图甲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方A点处,看到浮在水面上B点的小鸭子与飞在天空中C点的小鸟“撞”在了一起.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人眼看到小鸟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 点总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成像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像距应用(u) ( v ) u > 2f 缩小实像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106-光的折射原理+透镜成像

光学【03】 主要内容:光的折射原理,透镜成像 知识点导读 1.光的折射定律 2.凹凸镜成像原理 3.凹凸镜应用 知识点分析 一、光的折射 问题:池水为什么看起来比实际浅?在装着水的杯子里放一根筷子看起来像被折断了呢?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 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名词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完整word)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作图题

光的折射作图题 1. 完成右图中的光路图. 2. 根据图中给出的法线NN'以及三条未标明行进方向的光线,但是已经知道入射光线是从空气射入水中,请你画出界面,标出界面哪边是水,哪边是空气,并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进行方向. 3.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垂直于水面放置的平面镜上,试画出反射光线及这条反射光线射入水中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4. 请画出右图中两条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线. 5. 图中,S'是发光点S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透镜的焦点. 6. 如图所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60°,则反射角是_______.界面MM'的____________侧是空气 7. 完成下列光路图 8.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厚玻璃板上,试画出光线经过玻璃板上、下两个表面产生的折射光线的示意图. 9. 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旁主轴上如图所示的位置,试就像的大小、虚实、倒正几方面把烛焰的像大略地画在图上. 10. 一束光线AO从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气分界面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该束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

11. 在下面各图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12. 图中已画出了通过透镜前后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 13. 在图中,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4. 如图所示,已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试在图中填上透光类型的透镜. 15. 在图中,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光路,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6. 如图所示,A、B为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射在如图所示的两透镜上,试分别画出这束光通过两透镜发生折射后的光线. 18. 通过凹透镜后的光线如右图所示,F为焦点,试画出凹透镜的入射光线. 19. 根据图(1)、(2)、(3)中凹透镜、两个成直角的平面镜和凸镜的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 20. 完成下面各自的光路.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

专题4 光的折射和透镜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B.C.D.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 (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 故选:C。 2.(?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舞台激光束 B.错位的“铅笔” C.反光镜中的像 D.水中的“倒影”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B.C.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 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 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图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虚像的上方,故B错误,故C正确。D、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故D错误。 故选:C。 4.(?吉林)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汇总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 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 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 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 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

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 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应用倒、 正 放、 缩 虚、 实 u>2f 倒立缩小实像f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全反射棱镜

主讲:黄冈中学高级教师余楚东 同步教学 一、一周知识概述 1、折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媒质射到另一种媒质时,在分界面上,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一部分光线进入第二种媒质,这种现象称为折射现象.发生折射的条件: (1)发生在两种媒质的分界面上; (2)在分界面上下媒质的导光特性不相同。 2、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 i 的正弦跟折射角 r 的正弦成正比,或 = n ,如图所示,式中 n 为比例常数,其大 小反映了媒质Ⅱ 对来自于媒质Ⅰ 的入射光折射的厉害程度。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也叫斯涅尔定律. 识记时,要能正确理解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它们分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抓住定律的核心,了解它反映的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的空间关系. 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折射现象发生在光线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但传播方向的改变却不是一定发生,如入射角为零度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注意光线偏折的方向:如果光线从折射率(n)小的媒质射向折射率(n)大的媒质,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故常称近法线折射。发生近法线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也会增大(减小);如图所示. 如果光线从折射率大的媒质射向折射率小的媒质,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故常称远法线折射,发生远法线折射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也会增大(减小).如图所示.即光线的偏折情况与媒质的性质(参见折射率的讨论)有关. (3)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就会逆着原来的 入射光线发生折射,定律中的公式就变为,式中 r 、i 分别为此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应用折射定律时,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中的任意两条,根据折射定律,就可以确定另一条的空间位置,但在这里一般只是粗略定性地确定。 3、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 对两种介质来说,折射率 n 较大(即光速 v 较小)的介质称光密介质.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值得注意的是: (1)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保持不变,光速和波长都发生变化.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 能力目标 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灌输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 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的关键,对于透镜 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 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 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 教法建议 本节是在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 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在本节的讲授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 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上,要结合实验对 比使学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科学的定理、定律,还要传授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因此,讲一点相关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 教学设计示例 1.引入课题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在引入课题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 方案一:向学生演示动画,使学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不仅仅会发生反射,还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方案二:演示各种有趣的光的折射现象,例如内画壶、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等等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定义的讲解 课堂小实验一: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十分普遍,请学生们透过玻璃砖看自己的手指,并注意调换观察的角度,看一下,发生了什么现象?也可以用铅笔,或其它物品代替手指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视线越斜,错位越显著,如果视线垂直于玻璃砖的侧面则没有发生错位. 课堂小实验二:将一枚硬币放进水中,让学生观察硬币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硬币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课堂小实验三:准备一个比较深的大鱼缸,里面放入几条鱼,让学生伸手抓鱼,并让学生谈一下感受. 实验结论:鱼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由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的定义. (二)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 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先介绍教材图6-2所示实验仪器,然后让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照实验讲解哪些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哪些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略作说明.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初二物理教案光的折射与色散

个性化教案
第十一讲:光的折射及其色散
知识点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4.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5. 知道光的三原色。 6.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7.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原因,知道白光的组成; (5)知道光的三原色; (6)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的热情。
1

个性化教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 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预习
1、复习部分 (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 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 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成像特点:(a)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 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 预习部分: 1、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去水中时个,光线偏 向法线,从水进入空气时偏离法线。 (当光在空气与其他介质发生折射时,不论时入射角还是 折射角,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总是大角。) 2 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二、知识讲解
课程引入:
现象 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 去好像向上弯折了,它是怎么弯折呢?
2

【精品】2018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专题4 光的折射和透镜

【精品】2018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 专题4 光的折射和透镜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8?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B.C.D.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 (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 故选:C。 2.(2018?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舞台激光束 B.错位的“铅笔”

C.反光镜中的像 D.水中的“倒影”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2018?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B.C.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

中考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归纳

2019中考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归纳知识向来是积少成多的,为了大家更好的归类复习,下文特整理出2019中考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成像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像距应用 (u) ( v )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案例分析 教师放映《海市蜃楼》片段 师:目睹了“海市蜃楼”的奇观之后,同学们有何感想? 生 1:大自然太奇妙了! 生 2:海市蜃楼真美,真壮观! 生 3: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那样神奇、美丽? 师:同学们也许还会提出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能提出问题是好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先来研究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把筷子斜插入水中,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直接看筷子和通过水看筷子是否一样? (教师演示筷子斜插入水中的实验,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也很好。那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是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了偏折。 师:这位同学的猜想到底对不对?用什么来检验? 生:用实验! 师:非常好!同学们的设计思想正好和老师一致,在你们的桌上,已经摆放着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光学仪器盒,老师先把实验装置介绍一下,然后同学们就可以动手做实验了。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后,学生动手实验。)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 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生 2: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师:回答得很好!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师:上节物理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光在反射时遵循哪些规律? 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类比于光的反射定律,你能否猜测一下,光是怎样进行折射的?可能遵循哪些规律? 生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生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生 3: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生 4: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生 5: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生 6: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 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 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 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初三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初三物理光的折射练习 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D.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2.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钢叉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因为实际的鱼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是() A. B.C.D. 3.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像.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A.会照亮鹅卵石B.会照亮鹅卵石的前面C.会照亮鹅卵石的后面D.由于光在水 面反射,不会有光进入水中 4.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在其右侧边沿的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向下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 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5.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恰好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哪一点射出() A.B点B.B上方些C.B下方些D.B左方些 7.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 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 二.填空题(共2小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复习题(附答案)

光的折射复习题 1.如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3 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 3 乙)。造成“看不见”“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3.用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 ) A.看到的鱼的上方 B.看到的鱼的左方 C.看到的鱼的下方 D.看到的鱼的右方 4.潜入游泳池水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 A.比实际位置高 B.比实际位置低 C.与实际位置一样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边垂柳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来上翘了6.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所见到的现象是图4中的() 图4 7.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的大小将() A、不变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B、逐渐减小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8.若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则光可能是 ( )

A.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B.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 C.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中D.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斜 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5o,则折射角可能是( ) A 0o。 B 30o。 C 45o。 D 55o。 10.如图1为光线在界面AE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CG为法线, 则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 A.80°B.60°C.40°D.30° 11.如图是光线从空气经过两端面平行的玻璃砖的光路图,其中正确 的是 ( ) 12.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 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 °,反射角为_ °,折射 角为_ _°,MN的__ _侧是空气(填"左"或"右")。 13.如图5所示,入射光线AO斜射到水面时,同时发生了反射和 折射现象,反射光OB与折射光OC恰好成直角。由图可知:入射 角是度,折射角是度。若使入射角逐渐减小,那么折 射角(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4.在下列现象中,(A)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折了;(B)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物体;(C)太阳照到树上,地面上呈现太阳的像;(D)海市蜃楼。其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均填写序号)15.如第15题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____。当人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折射光线____________,反射光线__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靠拢法线”、“远离法线”、“传播方向不变”)。 16.如第16题图所示,MN为两种物质的界面。光线AO为______光线,光线OB为______光线,光线OC为______光线。∠AOD是______角,∠DOB为____ __角,∠QOC为____角。从图中可知入射角为____度,反射角为__ __度,折射角为_ __度。 17.如第17题图所示是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光路图。从图中可知: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是折射光线,∠____是折射角,光线是从物质______斜射入物质______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