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
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

13、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1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15、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16、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郑谷《鹧鸪》17、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18、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岳飞《题雩都华严寺》19、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姜夔《疏影·苔枝缀玉》20、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21、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释智圆《庭竹》22、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刘孝先《咏竹诗》23、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戎昱《桂州腊夜》24、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憨山德清《咏竹五首》25、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26、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27、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白居易《村居苦寒》28、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夏夜追凉》29、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30、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31、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王昌龄《龙标野宴》32、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佚名《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3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34、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35、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
——虞世南《侍宴归雁堂》36、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37、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38、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诗经》3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10首竹子的励志古诗 关于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10首竹子的励志古诗关于竹子的诗句有哪些竹子,高直挺拔,中空有节,四季常青,被人们认为是高雅、谦虚、刚直、有节的代表植物,加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烘托,竹子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重要的意义。
历代文人常以咏竹明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10首最优美的咏竹诗。
1.《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杜甫流落四川时,接到四川节度使严武的信,让他去当差。
杜甫本来要回成都草堂,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就改道去了严武府上。
严武的宅中,种有绿竹、新松。
于是,杜甫就写下了《严郑公宅同咏竹》和《严郑公阶下新松》两首诗,以此明志,希望得到严武的重用。
箨,指笋壳。
竹子刚破壳,竹梢刚过墙。
竹色映照在书套上,竹阴下酒杯变得也清凉。
细雨过后,绿竹洁净,微风吹来,淡香袭人。
只要不剪伐,很快就能与云齐了。
看来,杜甫把自己比作竹子,希望得到重用,如此便能很快做出一番事业。
看到此处,大家可能感到杜甫对竹子是很有感情的。
其实,就在严武给杜甫写信前,杜甫还不知道去哪里找事儿干,因此,正忿忿不平,牢骚满腹,埋怨得不到重用。
他的成都草堂前,新种了几棵松树,原来还种着不少竹子。
所以,杜甫就写下了著名的两句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并把这首诗寄给了严武。
后来,杜甫在严武宅中又自比竹子,总感觉有点儿打自己脸啊。
2.《咏竹》宋王安石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王荆公的诗总是与众不同。
人们怜惜竹子,有气节但很瘦弱,本是高才,老而弥坚。
曾经与其他杂草一同接受过雨露的滋润,但也能够像松柏一样傲对冰霜。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反向对比,描写了竹子的独特气节,展现了作者卓尔不群的特质和不向困难低头的抱负,气场十分强大。
3.《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关于竹子的100个诗句

关于竹子的100个诗句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板桥《竹石》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5.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6.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7.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刘禹锡《庭竹》8.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
——马谦斋《水仙子·咏竹》9.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刘禹锡《庭竹》10.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杜甫《佳人》11.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12.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1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1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15.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
主人相爱肯留无。
——辛弃疾《浣溪沙·种松竹未成》16.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朱淑真《卜算子·竹里一枝斜》17.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薛涛《酬人雨后玩竹》18.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李煜《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19.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朱淑真《初夏》2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板桥《新竹》21.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郑板桥《新竹》22.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23.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岳飞《题雩都华严寺》24.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杜牧《斑竹筒簟》25.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杜牧《斑竹筒簟》26.因想阳台无限事,来君回唱竹枝歌。
歌颂竹子的诗句

歌颂竹子的诗句竹子,一直都有无私奉献团结坚强的一种精神,歌颂竹子的诗句有哪些?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歌颂竹子的诗句,欢迎阅读。
1、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
《竹十一首·其八》2、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
《池上即事》3、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其七》4、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
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
《题竹》5、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
《竹十一首·其九》6、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题画竹》7、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
《竹十一首·其十一》8、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
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
《浔阳三题·湓浦竹》9、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竹十一首·其六》10、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其三》11、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竹楼宿》12、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东楼竹》13、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
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
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
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
《题竹》14、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15、问君移竹意如何,慎勿排行但间窠。
多种少栽皆有意,大都少校不如多。
《问移竹》16、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
《竹十一首·其二》17、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
《宿竹阁》18、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栽竹》19、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二十首写竹子的古诗词,愿你生活节节向上

二十首写竹子的古诗词,愿你生活节节向上一直以来,竹子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钟爱,他们爱它的坚贞不屈、折服于它的凛凛气节,他们写下的无数咏叹竹子的诗篇,让人顶礼膜拜。
1.《新竹》【清】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这首诗颇有哲理。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2.《竹》【宋】苏轼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第一句写初秋时节南风吹起,为后文描写风中的竹子创设了具体的环境,也点出了写作缘起。
第二句以一个“乱”字写出竹子受风摆布、颠来簸去的情态,也反映了诗人此时的处境。
五、六句借物抒怀表现了诗人决不妥协的人生追求。
七、八句写风霁之后竹子安然自若,颇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心境。
诗中运用了比喻等表达技巧,将风中竹子的声音、风后竹子的姿态形象地表现出来。
最后四句将菊与竹互相映衬,表现诗人坚守气节的情怀,对故乡“篱菊”荒废的担心,表达故园之思。
用陶渊明的典故,流露出归隐的思绪。
3.《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
这是唐代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句虽短,诗意甚高。
诗面写竹,竹之直节挺立,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
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写竹子的托物言志诗句及作者是谁

写竹子的托物言志诗句及作者是谁竹,一种生长在东亚地区的植物,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托物言志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特定事物的描绘和赞美,抒发出作者思想和情感。
下面列举了一些有关竹子的托物言志诗句: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苏轼《赤壁赋》这是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竹子的诗句,表达了竹子在清澈的水中倒影和在黄昏中散发出的幽香。
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竹子清逸、幽静的特点,也暗示了人们应该学会“虚怀若谷”,保持清净的心灵。
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诗》这是郑燮写的关于竹子的诗句,表达了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
竹子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中生长,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3. “千竿绿竹半篱墙,有约一枝一树凉。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用竹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之情。
竹子是清凉的象征,给人带来一丝丝凉意。
这种凉爽的感觉象征着友情,也暗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无尽思念。
4. “身世悲风起,寂寥睹千竿。
”——陆放翁《题竹斋》陆放翁以竹子的形象描绘了自己的心境。
他以“千竿”来表达了人生的坎坷和无奈,暗示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辛酸经历。
这种描绘带给人一种深沉、忧伤的感觉。
这些诗句中,作者通过对竹子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苏轼把竹子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传达出清净、悠远的意境;郑燮通过竹子的生长环境表达出坚韧不屈的品质;白居易以竹子的清凉象征友情和思念;陆放翁则以竹子反衬了自己的辛酸经历。
这些诗句虽然来自不同的作者和时代,但都展现了竹子的独特之处,并以竹子为载体,抒发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竹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
这种托物言志的修辞手法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和比喻,使诗句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竹子诗句最出名诗

竹子诗句最出名诗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这首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二句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2、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诗人叙写了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触景生情,怀古抒怀。
全词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体现了梦得词的风格特色。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两个叠句,一方面加强了哀怨的气氛;一方面唤起并加深了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
词人在这重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
在词人的笔下,斑竹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3、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出自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首诗据说是写给作者的同学,青年时代办《新民学会》时的老友周世钊的。
诗中表达了对故乡以及革命伴侣杨开慧的怀念。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斑竹上凝结了万千晶亮的泪珠,而红霞片片是仙女的衣裙,也象征及比喻为杨开慧的英灵。
诗人在诗中借“斑竹一枝千滴泪”寄托他对杨开慧的绵绵哀思。
这是一种多么深沉的永恒的相思啊!诗人对年轻时的爱侣刻骨铭心的相思,正形象地通过斑竹露珠般的泪花渐渐浸透出来。
但英烈的牺牲是美好的,是绚丽的,她已幻化为万千红霞飘荡在祖国万里河山之上。
赞美竹子坚韧不拔的优美段落

赞美竹子坚韧不拔的优美段落1. 赞美竹坚韧不拔的诗句1.《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新竹》清代: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竹里馆》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代: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5.《卜算子·竹里一枝梅》宋代:向子諲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
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2. 赞美竹坚韧不拔的诗句1.《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新竹》清代: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竹里馆》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代: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5.《卜算子·竹里一枝梅》宋代:向子諲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
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3. 描写坚强不屈的精神的竹子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
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
然而,梅必竟有“花”。
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
1、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苏辙《员当谷》
3、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符曾《上元竹枝词》
4、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5、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
——李邴《汉宫春·梅》
6、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7、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阎选《河传·秋雨》
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9、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10、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11、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
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
——
张蠙《新竹》
12、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3、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
15、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16、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郑谷《鹧鸪》
17、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8、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岳飞《题雩都华严寺》
19、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20、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21、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释智圆《庭竹》
22、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
刘孝先《咏竹诗》
23、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戎昱《桂州腊夜》
24、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25、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6、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27、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白居易《村居苦寒》
28、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夏夜追凉》
29、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0、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1、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王昌龄《龙标野宴》
32、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佚名《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3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34、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35、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
——虞世南《侍宴归雁堂》
36、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7、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8、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诗经》
3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40、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4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李颀《望秦川》
42、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4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5、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
——李白《山鹧鸪词》
46、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47、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施肩吾《玩友人庭竹》
48、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
——刘道著《湘江秋晓》
49、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
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
——
吕陶《金竹》
50、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曹组《卜算子兰》
51、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
——仇远《题赵松云竹石幽兰》
52、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陆容《满江红咏竹》
53、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诗经》
54、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宋祁《竹》
55、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56、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吴均《山中杂诗》
57、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8、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
——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
59、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60、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61、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戴复古《除夜》
62、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王维《戏题示萧氏甥》
63、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柳宗元《渔翁》
6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欧阳修《戏答元珍》
6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6、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67、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白朴《天净沙冬》
68、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69、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70、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李涉《葺夷陵幽居》
71、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李世民《元日》
72、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刘禹锡《百花行》
73、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际智《咏新竹》
74、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7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6、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77、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7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79、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80、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戴叔伦《女耕田行》
81、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82、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
——李白《题楼山石笋》
83、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84、修竹畔,疏帘里。
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85、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