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子的诗句名句
描绘竹子的古诗句

描绘竹子的古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描绘竹子的古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写竹子的诗句古诗大全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行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39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7律)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
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
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4季妍。
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清)郑板桥1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1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2.描写竹子的诗句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裴迪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李白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竹子诗句经典

竹子诗句经典竹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竹子的品质高洁、坚韧,以及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使得它成为了中国文人创作诗词的灵感之源。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竹子诗句,带领我们领略竹子的美妙之处。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诗中描绘了竹子与桃花共生的美景,展示了春江的温暖和竹子的坚韧。
2. '山中人自老,竹下我偏知。
'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答范蠡》中的一句诗。
诗中表达了竹子的长寿与智慧,与人相比,竹子更能领悟自然的真谛。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名句。
诗中以竹子的形象喻指青年少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
4.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钗头凤·世情薄》中的一句词。
词中以竹子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景象。
5. '老僧三十年前破山倒海,笑痴痴,不见竹子看花。
'这是现代作家巴金的《竹石》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强调了竹子的深邃和超然,它可以让人超越世俗繁华,寻找内心的宁静。
除了以上的诗句,竹子还常常在中国画中出现,成为画家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元素。
竹子的直挺和柔韧的线条,能够体现出中国画的简洁和灵动之美。
总之,竹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被广泛地运用在诗词和绘画中,更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与追求。
竹子的美妙之处,不仅在于其坚韧和高洁,还在于其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思考。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竹子都是中国文化中独特而深刻的符号。
描写竹的诗名句

描写竹的诗名句、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陈·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道院竹繁教略洗。
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
且要长竿钓巨鱼。
——唐·王贞白《洗竹》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明·徐渭《风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清·蒲松龄《竹里》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宋·朱熹《新竹》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唐·韦式《竹》七律·答友人毛泽东 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叶剑英 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题画诗)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熊文愈 1991年4月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竹子节节高升的诗句

竹子节节高升的诗句
竹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之一,因其不畏严寒酷暑,节节高升的特性,成为了诗人们写作的灵感源泉。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关于竹子节节高升的经典诗句。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蓝垂地青青翠,窗含西岭千秋雨。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春江水暖的美景,更通过“蒌蓝垂地青青翠”和“窗含西岭千秋雨”的描写,表达了竹子的茁壮生长和节节高升的意境。
其次,唐代诗人孟浩然也有一首名句:“山中一夜雨,一篠鸣复秋。
早林含白露,疎叶响寒流。
”这句诗中,作者通过雨夜中竹子的声音和林中的景象,展现了竹子不畏风雨,依然茁壮成长的形象。
再者,宋代诗人苏轼的“竹石齐心皆常节”,这句诗表达了竹子和石头一样都有坚定的品性和节节高升的精神。
最后,还有明代诗人唐寅的名句:“竹影婆娑,远风来雨。
”这句诗描绘了竹子在风雨中摇曳的情景,展现了竹子的柔韧不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竹子作为中国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之一,以其节节高升的形象,成为了诗人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这些经典的诗句不仅展现了竹子茁壮生长的形象,更蕴含着诗人对生命顽强不屈的赞美和赞颂。
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些诗句的启发下,也能像竹子一样,不畏风雨,不断向上。
千磨万击还坚劲全诗

千磨万击还坚劲全诗
摘要:
一、前言
二、千磨万击还坚劲诗句的来源
三、诗句的解读
四、诗句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五、总结
正文:
【前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清代诗人郑燮所创作的《竹石》一诗中的名句,诗句以竹石为寓意,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千磨万击还坚劲诗句的来源】
《竹石》一诗全文如下: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以竹石为题材,通过描绘竹子顽强生长在青山岩缝间、石头重重压迫下的景象,表现出竹子坚定不移、坚忍不拔的品质。
【诗句的解读】
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描绘了竹子历经千辛万苦、风吹雨打的磨练,仍然顽强坚韧。
其中,“千磨万击”形容竹子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与打击,而“还坚劲”则表达了竹子在这种艰苦环境中仍然坚定不移、顽强生长的精神。
【诗句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这句诗句传达了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内涵。
诗人以竹石为寓意,借竹子的坚韧品质来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顽强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总结】
“千磨万击还坚劲”这句诗句以其深刻的寓意和优美的诗意,成为了人们传颂不衰的名句。
描写竹子的经典诗句大全竹子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描写竹子的经典诗句大全竹子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在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
竹子还被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竹子的诗词名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板桥《竹石》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5.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6.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7.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
——马谦斋《水仙子·咏竹》8.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刘禹锡《庭竹》9.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刘禹锡《庭竹》10.岸引绿芜春雨细,汀连斑竹晚风多。
——齐己《怀潇湘即事寄友人》11.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
——仇远《题赵松云竹石幽兰》12.削玉森森幽思清,院家高兴尚分明。
——秦韬玉《题竹》13.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李贺《竹》14.修竹夹左右,清风来徐徐。
——白居易《题西亭》15.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16.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
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
——张蠙《新竹》17.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李世民《喜雪》18.非庄非宅非兰若,竹树池亭十亩馀。
——白居易《池上闲吟二首》19.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陈陶《竹十一首》20.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朱淑真《初夏》21.却惊九陌轮蹄外,独有溪烟数十茎。
——秦韬玉《题竹》22.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杜甫《咏春笋》23.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24.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高岩去天尺五耳》25.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咏竹的 古诗

咏竹的古诗1.《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杜甫流落四川时,接到四川节度使严武的信,让他去当差。
杜甫本来要回成都草堂,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就改道去了严武府上。
严武的宅中,种有绿竹、新松。
于是,杜甫就写下了《严郑公宅同咏竹》和《严郑公阶下新松》两首诗,以此明志,希望得到严武的重用。
箨,指笋壳。
竹子刚破壳,竹梢刚过墙。
竹色映照在书套上,竹阴下酒杯变得也清凉。
细雨过后,绿竹洁净,微风吹来,淡香袭人。
只要不剪伐,很快就能与云齐了。
看来,杜甫把自己比作竹子,希望得到重用,如此便能很快做出一番事业。
看到此处,大家可能感到杜甫对竹子是很有感情的。
其实,就在严武给杜甫写信前,杜甫还不知道去哪里找事儿干,因此,正忿忿不平,牢骚满腹,埋怨得不到重用。
他的成都草堂前,新种了几棵松树,原来还种着不少竹子。
所以,杜甫就写下了著名的两句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并把这首诗寄给了严武。
后来,杜甫在严武宅中又自比竹子,总感觉有点儿打自己脸啊。
2.《咏竹》宋王安石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王荆公的诗总是与众不同。
人们怜惜竹子,有气节但很瘦弱,本是高才,老而弥坚。
曾经与其他杂草一同接受过雨露的滋润,但也能够像松柏一样傲对冰霜。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反向对比,描写了竹子的独特气节,展现了作者卓尔不群的特质和不向困难低头的抱负,气场十分强大。
3.《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苏轼爱竹子,这一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堪称千古名句,使竹子的君子之风不可驳斥。
这也是一个典故。
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字子猷,爱竹如命。
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去借宿,朋友家没有种竹子,王徽之命家仆移植竹子来。
朋友说:你就住一晚上,还种什么竹子啊。
竹子的诗及诗句意思

竹子的诗及诗句意思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竹子的诗及诗句意思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竹子的诗句和解释竹石·郑燮(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释]1. 《竹石》是1首题画诗。
2. 咬定:比方根扎得牢固,像咬着不松口1样。
3. 磨:熬煎。
坚劲:坚决强劲。
4. 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1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2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坚固。
次2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旧坚决强劲。
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决坚韧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决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行。
2. 竹子的诗句加上解释.墨竹图题诗(清)郑燮(xie 同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1枝1叶总关情。
(此诗已被9年义务教育学校语文课本收录)[编辑本段]简析这是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全诗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1枝1叶总关情。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房外竹子的1枝1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1举1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一一、2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12两句托物取喻。
第1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哽咽,给人1种10分悲凉凄寒之感。
第2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
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似乎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哽咽之声,充分体现了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三、4两句畅述胸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宋·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绝》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杜甫《堂成》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竹》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唐·白居易《食笋诗》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清·蒲松龄《竹里》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清·吴昌硕《咏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郑板桥《竹石》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唐·陈陶《长竹》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清·郑板桥《竹石》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明·陈良规《咏竹著》
------------------------------------------------------------------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 竹
轻阁雅室逸芬芬,绿透裱纸力轻渗。
枝孤何惧风雨来,晨宵相伴得竹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清·洪升: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唐·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度琼枝。
清·魏源: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唐·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毁节。
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总虚心
唐.李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翠竹千竿锦苑幽,奇传每醉忆千秋。
临风摇曳湘妃泪,对月娉婷黛玉愁。
高节长称松柏侣,清名幸缔菊梅俦。
丹青留影寻常见,翰墨琴魂雅韵流
咏竹(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