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_杜甫的诗词

合集下载

古诗倦夜·竹凉侵卧内翻译赏析

古诗倦夜·竹凉侵卧内翻译赏析

古诗倦夜·竹凉侵卧内翻译赏析《倦夜·竹凉侵卧内》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前言】《倦夜》是诗歌作品,唐宋诗中比较著名的有两首《倦夜》诗,分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与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两首都是五言律诗。

【注释】①《史记·信陵君传》:“出入卧内。

”②《孙绰子》:“时雨沾乎地中,涓滴可润。

”③王符《潜夫论》:“萤飞耀自照。

”傅咸《萤火赋》:“期自照于陋形。

”④谢灵运诗:“水宿淹晨暮。

”杜修可曰:陆鸟曰栖,水鸟曰宿。

又曰:凡鸟朝鸣曰嘲,夜鸣曰。

林鸟以朝嘲,水鸟以夜。

《春秋繁露》:水鸟,夜半水生,感其生气,益相呼而鸣。

⑤《长门赋》:“徂清夜于洞房。

”【翻译】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

好一个清秋月夜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像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

这已经是深夜了。

月亮已经西沉,大地渐渐暗下来,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迎接新的一天。

这一夜作者杜甫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诗人是多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

【鉴赏】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

”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

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应不会“倦”。

读者可以顺着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这条线索,看一看诗中是如何描写的。

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

好一个清秋月夜!“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ORg外渲染出一派秋气:夜风吹动,竹叶萧萧,入耳分外生凉,真是“绿竹助秋声”;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可以普照,更显得秋空明净,秋月皓洁。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线下):古诗鉴赏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线下):古诗鉴赏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此组诗是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 ②此诗是诗人遭贬任建阳令时所作,建阳地处南方,当时属荒僻之地。
12. 下面对两首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是咏物诗B. 都是近体诗C. 都押5个韵D. 都是讽喻诗
13. 以下关于语言风格的评价对两首诗歌都适合的一项是( )
C. 苏轼诗歌首句指出统治之道,与后文构成铺垫与对比的关系。
D. 苏轼诗歌中的“叹”字表达对“前王”太平伟业不再的感慨。
14.李白诗中有“菊花何太苦”,苏轼诗中有“辛苦骊山山下土”,请赏析这两首诗中“苦”字的妙处。(5分)
12.(1分)D
13.(2分)C
14.(5分)
答案示例:
李诗菊花之“苦”,为菊花两遭采撷之苦。(1分)表面上同情菊花,实则暗写自己屡遭不幸;表面幽默诙谐,实则悲苦感伤(1分)。苏诗山土之“苦”,前一次因兴建阿房宫,后一次因兴建华清宫(1分)。表面上同情骊山之土,实则讽刺统治者穷奢极欲,隐含对民众遭受横征暴敛的同情(1分)。两首诗皆以拟人笔法,表达曲折而又意味深长(1分)。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二诗均采用情景交融、景中融情的写作手法”错,《宾至》全诗直叙情事,描写作者于僻居老病之中有贵客不期而至而竭诚款待情事。没有采用情景交融、景中融情的手法。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百年粗粝腐儒餐”可知,主人公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有客来访,“老病人扶”,“再拜”起伏,实感艰“难”,诗中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待客只能用粗茶淡饭,可见主人公困病交加,颇为潦倒;

《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

《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

《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阁夜》唐朝: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边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惨,三峡星河影不坚决。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夜》古诗简介《阁夜》为唐朝诗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著作,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临峡江绚丽的夜景,听到悲惨的鼓角声,因此慨叹万千。

由眼前的情形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求在心里逾越这些人生的慨叹。

诗中虽有悲惨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阁夜》翻译/译文时令到了隆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边,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崎岖悲惨。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斗,随波不坚决。

户外几家哭声,传来战役的音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相同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隔绝,我孤寂无聊。

《阁夜》注释⑴阴阳:指日月。

⑵短景:指冬天日短。

景:通“影〞,日光。

⑶霁〔jì〕:雪停。

⑷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瞿塘峡在夔州东。

⑸野哭:战乱的音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⑹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⑺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⑻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友间的抚慰。

漫:徒然、白白的。

《阁夜》赏析/鉴赏全诗写冬夜风光,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

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

颈联写拂晓所闻。

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慨叹,层层铺开,步步推动,然后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开首二句写道:“岁暮阴阳催短景,天边霜雪霁寒宵。

〞诗篇首要点明时刻。

上句中的“岁暮〞指冬天。

“阴阳〞指日月。

“景〞同“影〞。

“短景〞指冬天日短。

“天边〞即天边,指夔州。

“霁〞即天放晴。

首句的意思是说,年终一天比一天短。

其间,一个“催〞字用得很妙,不光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的冬日特色,并且使人觉得韶光飞逝。

次句“天边霜雪霁寒宵〞中的“天边〞指夔州,又暗含有流浪天边意。

意思是说,夔州霜雪停了的隆冬夜晚,雪光照射下,明亮如昼。

杜甫诗词全集

杜甫诗词全集

杜甫诗词全集(十二)1101《示侄佐(佐草堂在东柯谷)》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

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

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

1102《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故人何寂寞,今我独凄凉。

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

物情尤可见,辞客未能忘。

海内知名士,云端各异方。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举天悲富骆,近代惜卢王。

似尔官仍贵,前贤命可伤。

诸侯非弃掷,半刺已翱翔。

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

男儿行处是,客子斗身强。

羁旅推贤圣,沈绵抵咎殃。

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

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徒然潜隙地,有靦屡鲜妆。

何太龙钟极,于今出处妨。

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

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心微傍鱼鸟,肉瘦怯豺狼。

陇草萧萧白,洮云片片黄。

彭门剑阁外,虢略鼎湖旁。

荆玉簪头冷,巴笺染翰光。

乌麻蒸续晒,丹橘露应尝。

岂异神仙宅,俱兼山水乡。

竹斋烧药灶,花屿读书床。

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

旧官宁改汉,淳俗本归唐。

济世宜公等,安贫亦士常。

蚩尤终戮辱,胡羯漫猖狂。

会待袄氛静,论文暂裹粮。

1103《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衡岳啼猿里,巴州鸟道边。

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

开辟乾坤正,荣枯雨露偏。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

讨胡愁李广,奉使待张骞。

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

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

画角吹秦晋,旄头俯涧瀍。

小儒轻董卓,有识笑苻坚。

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

阴散陈仓北,晴熏太白巅。

乱麻尸积卫,破竹势临燕。

法驾还双阙,王师下八川。

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

貔虎开金甲,麒麟受玉鞭。

侍臣谙入仗,厩马解登仙。

花动朱楼雪,城凝碧树烟。

衣冠心惨怆,故老泪潺湲。

哭庙悲风急,朝正霁景鲜。

月分梁汉米,春得水衡钱。

内蕊繁于缬,宫莎软胜绵。

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

晚著华堂醉,寒重绣被眠。

辔齐兼秉烛,书枉满怀笺。

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

杜甫初中诗歌(精选9篇)

杜甫初中诗歌(精选9篇)

杜甫初中诗歌杜甫初中诗歌(精选9篇)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杜甫初中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杜甫初中诗歌篇1朝代:唐朝|作者: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初中诗歌篇2朝代:唐朝|作者:杜甫【其一】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其二】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其三】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杜甫初中诗歌篇3朝代:唐朝|作者: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杜甫初中诗歌篇4朝代:唐朝|作者: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杜甫初中诗歌篇5朝代:唐朝|作者: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阁夜杜甫诗歌鉴赏

阁夜杜甫诗歌鉴赏

阁夜杜甫诗歌鉴赏《阁夜》原文: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译文:年底时节,白天的时间逐渐缩短,寒夜霜雪之后,天涯边际的夜色显得更加寒冷。

夜深人静,五更时分,悲壮的鼓角声在空气中回荡,星河在三峡之间摇曳。

战乱的消息传来,几家百姓痛哭失声,边远地区,渔夫和樵夫唱起了夷族的歌曲。

曾经英勇的卧龙诸葛亮和跃马攻关的公孙述,最终都葬身于尘土之中,人事变迁,音信断绝,只能任由寂寞和孤独。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的动荡和诗人内心的忧虑,展现了杜甫“诗史”的气魄。

《阁夜》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以夔州西阁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的复杂情感。

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描绘了冬天日短夜长、天涯沦落的景象。

诗人在寒冷的夜晚,望着窗外霜雪初散的景色,感慨万千。

这里的“阴阳”指日月,短景是指冬天日短夜长。

天涯霜雪霁寒宵则是指诗人在夔州这个偏远的地方,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

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以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和三峡星河的动摇,反映了战乱年代的社会动荡。

五更鼓角声悲壮,描绘了战争的氛围,而三峡星河影动摇则暗示了诗人在动荡年代里的不安和忧虑。

颈联“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写出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

野哭几家闻战伐,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而夷歌数处起渔樵则反映了诗人在这个动荡时代里,对于百姓生活的关切。

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通过对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公孙述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乱世中的无奈。

人事音书漫寂寥,则表达了诗人在战乱年代里,与亲友失去联系的孤独。

总的来说,《阁夜》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夜晚的景色、战乱年代的社会动荡以及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感伤、忧虑和孤独。

这首诗既有悲凉哀伤之情,又有壮情和超然之意,展现了杜甫“诗史”的气魄。

杜甫经典诗词

杜甫经典诗词

杜甫经典诗词杜甫经典诗词导语: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

[1]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送高三十五书记」杜甫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赠李白」杜甫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游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杜甫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卷216_5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抱负?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呢?【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诗人。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李太白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客居洛阳城时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继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

“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夜》_杜甫的诗词
中夜
[唐]杜甫
①何逊诗,“暂有江山趣。

”②阴铿诗,“接路上危楼。

”庾信诗:“高荣据北辰。

”③鲍照诗:“争先万里途,各事百年身。

”④颜延之诗,“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塞云。

”《史记》:风云,天之客气者也。

⑤梦弼以高堂为杜陵屋庐。

今按:曹植诗:乃为高会,宴此高堂,沈约诗:“青鸟去复还,高堂云不歇。

”刘孝绰诗:“长门隔青夜,高堂梦
⑥《晋·载记》:石勒,上党武乡羯人,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

王衍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

”《唐书》:张九龄见禄山入奏,气骄蹇;曰:“乱幽州者,此胡雏也。

”旧注误以吐蕃为胡雏。

《前汉·郊祀志》:亦施恩泽。

⑦《书》:“嗟尔万方有众。

”《路温舒传》:“囹圄空虚,天下太平。


-----------仇兆鳌《杜诗详注》-----------
区别,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
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
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