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疫苗简介.
疫苗接种手册

疫苗接种手册一、手册简介本手册旨在提供有关疫苗接种的全面、实用的信息。
通过阅读本手册,您将了解疫苗接种的基本知识、准备事项、各类疫苗简介、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常见问题解答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本手册能为您及家人的健康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接种前准备在接种疫苗前,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确保自己和家人对疫苗接种有正确的认识。
2.确定适合接种的疫苗种类,了解各类疫苗的适用人群和预防疾病范围。
3.提前安排好接种时间和地点,了解接种单位的联系方式和地址。
4.准备好相关证件,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5.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在患疾病或身体不适时接种疫苗。
三、各类疫苗简介1.儿童疫苗儿童疫苗是预防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规定,儿童需要在不同年龄段接种多种疫苗,如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有效预防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脊髓灰质炎等常见疾病。
2.成人疫苗成人疫苗主要针对成人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成人患病的风险,提高免疫力。
3.特殊人群疫苗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孕妇等,也有特定的疫苗可供选择。
这些疫苗通常在特定条件下接种,以降低特殊人群患病的风险。
四、接种后注意事项1.留观: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
2.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注射部位感染,不要沾水或挤压注射部位。
3.饮食注意:接种后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观察病情:如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5.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确保疫苗接种效果。
五、常见问题解答1.什么是免疫?免疫是指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通过接种疫苗,我们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2.什么是疫苗?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疫苗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且成本很高。
介绍猪瘟疫苗

介绍猪瘟疫苗一、猪瘟简介猪瘟是一种由高致病性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家畜猪。
该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能够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目前,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使用猪瘟疫苗。
二、什么是猪瘟疫苗1. 定义猪瘟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控制家畜中高致死性的CSFV(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感染的生物制品。
它是由灭活或减毒后的CSFV 制成,通过注射进入动物体内,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抗体,从而提高动物对于CSFV感染的抵抗力。
2. 分类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免疫原理,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以下几类:(1)灭活菌苗:将CSFV进行灭活处理后制成。
(2)减毒菌苗:通过减弱CSFV毒力来制备。
(3)基因重组菌苗:将CSFV的某些基因进行重组,然后制备而成。
(4)DNA疫苗:将CSFV的部分或全部基因克隆到质粒中,通过注射质粒进入机体来诱导免疫反应。
三、猪瘟疫苗的作用1. 预防和控制猪瘟使用猪瘟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猪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注射适当剂量的疫苗,可以有效地提高动物对于CSFV感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或避免动物感染该病毒。
同时,也可以降低传染性和致死率,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 促进生产使用猪瘟疫苗还可以促进生产。
在动物接种后,由于机体对于该病毒产生了免疫抗体,因此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并且减少了治疗和饲料成本。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猪瘟菌苗1.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根据不同的病情、动物类型和免疫程序,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
例如,对于高流行区域或高风险群体,可以选择灭活菌苗或减毒菌苗;对于低流行区域或低风险群体,可以选择基因重组菌苗或DNA疫苗。
2. 选择可靠的生产厂家和销售渠道在购买猪瘟菌苗时,需要选择可靠的生产厂家和销售渠道。
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生产过程规范、包装完好、有效期内等。
五、如何使用猪瘟菌苗1. 注射时间和剂量在使用猪瘟菌苗时,需要注意注射时间和剂量。
免疫规划一类疫苗简介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5年3月24日颁布,2005年6月1日起实施。
第六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
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一类疫苗(1)乙肝疫苗剂型:重组酵母基因疫苗,为针剂,可预防乙型肝炎。
对象:出生后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
方法:上臂三角肌内或大腿前部外侧肌内注射0.5μg。
禁忌:凡发热、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及有过敏史者禁用。
反应:个别人有中、低度发热或注射局部轻微疼痛,24小时内即消失。
(2)卡介苗剂型:冻干疫苗,为减毒活疫苗,可预防结核病。
对象:出生24小时后接种。
方法: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注射0.1ml。
禁忌:儿童伴有免疫缺陷病,或因恶性疾病而致免疫应答反应抑制,或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相对禁忌包括:早产、难产或伴有明显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发热(>37.5℃),腹泻,急性传染病,心、肝、肾等慢性病,严重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应史者。
反应:接种后2周,局部可出现红润,继之软化形成脓疱,破溃后形成直径为5mm的溃疡,8-12周自行结痂,痂皮脱落后形成瘢痕,这属正常反应。
(3)脊髓灰质炎疫苗剂型:减毒活疫苗,糖丸剂型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
对象:基础免疫:出生后2月龄、3月龄、4月龄连服3剂,间隔1个月。
加强免疫:4岁。
方法:冷开水送服,切忌在热水或热的食物内溶化后服用。
禁忌:有免疫缺陷者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期间禁服;对牛乳及其制品过敏者禁服。
反应:极少数婴幼儿服用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4)百白破三联混合疫苗剂型: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三联混合制剂,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
手足口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手足口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一、疫苗针对疾病肠道病毒71型(以下简称“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重要病原,可通过粪-口途径以及接触、空气传播。
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5岁以下儿童是高风险人群。
二、疫苗简介目前国内使用的有EV71灭活疫苗(Vero细胞)和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三、疫苗作用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
四、免疫程序(一)适用对象6月龄至3岁(或5岁)EV71易感者。
(二)接种剂次和间隔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
(三)接种部位和途径大腿前外侧或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五、其他事项(一)接种禁忌1、对疫苗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2、发热、急性疾病期、严重慢性疾病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
(二)注意事项1、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种该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减弱;2、接种该疫苗与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EV71疫苗家长问Q1:EV71疫苗免费接种吗?现阶段该疫苗尚属第二类疫苗,需要家长按自费、自愿原则选择接种。
各省、市价格略有差异,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公布的价格为准。
Q2:EV71疫苗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效果如何?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
Q3:EV71疫苗安全吗?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局部红、肿胀、硬结、疼痛等,以轻度为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
Q4:得过手足口病的适龄儿童,是否需要接种EV71疫苗?如既往手足口病是由EV71引起的,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
肉羊常用的十种疫苗

疫苗注意事项
在使用三联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4. 在疫苗接种前后7天,不要给羊只使 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
3. 对于已经感染了羊快疫、猝狙、肠毒 血症的羊只,不能使用本疫苗。
1. 不能与其它疫苗同时接种,最少间隔 1个月以上。
2. 不能给怀孕母羊注射,以免引起流产 。
10
羊黑疫苗(无毒炭疽芽胞 苗)
疫苗接种方法
接种对象
健康羊,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
接种剂量
每只羊肌肉注射1毫升
接种频次
每年接种一次,可保持免疫效果三年左右
接种部位
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后腿内侧
疫苗注意事项
使用前检查
确保疫苗未过期,如有沉淀、 变色、漏气等情况,不得使用
禁用
对布鲁氏菌病感染的羊不宜接 种,以防加重病情
储存
于4℃~8℃冷藏保存,避免高 温和阳光直射
疫苗简介
疫苗名称
羊黑疫苗,也称为无毒炭疽芽胞苗。
主要用途
用于预防羊炭疽病。
疫苗类型
属于无毒炭疽芽胞苗,是一种弱毒苗。
研制方法
采用高温敏感的炭疽芽胞菌株制成。
疫苗接种方法
01
接种对象
健康羊只,特别是经常受到炭疽 病威胁的羊群。
接种剂量
每只羊皮下注射0.5毫升。
03
02
接种时机
在春秋两季进行预防接种。
羔羊大肠杆菌疫苗
疫苗简介
疫苗类型:灭活疫苗 预防疾病:羔羊大肠杆菌病
保护对象:新生羔羊 生产厂家:国内多家疫苗生产厂家
疫苗接种方法
接种时间
新生羔羊出生后3日龄内接种
接种方式
颈部肌肉注射
接种剂量
每只羔羊肌肉注射1毫升
疫苗类型简介

样 的免疫 反应 ; 但不 会使 机体敛病 。机 体 的免类 毒素 疫苗后 , 就会 产生很
多针 对毒 素的抗体 ; 自然 界的毒 索结合后 使其毒性 和 降低或丧 失。如 白喉 、 伤 风疫苗 。类 毒索 也可与 死 破
菌苗混合制 成联 合疫苗 , 如百 日咳、 白喉类毒素 和破 伤 风类毒素三联疫苗 。
维普资讯
-
6 ・ 2
生 物学 教学 2 6 第3 卷) 1期 0 年( 1 第 2 0
疫 苗类 型 简 介
马念胜 ( 南 汝 县 ~商 中 410 河 省 刚 笫 级 学 7 0) 2
1 活疫 苗( 减毒疫苗 、写 马 化疫苗)
是经 甲醛脱 毒后仍保 留能刺激免疫反应的细菌外
2 死疫 苗
辅助 T细胞 使之分 泌细胞 因子 , 并且 也没 有记忆 型细
胞生成 。因此这类 疫 苗无法 对新 生儿 接种 , 不能 令 也 接种者产生终生免疫 。 近年来疫苗研 究 人员正 在验证 一 种全新 的概 念 , 就是 多糖偶联疫苗 。实验表明将多糖抗原连接 在适 当
用化学物质 、 高温 、 射线处理的方法把 病原体杀 死
后制成 。和 活疫苗 相 比, 种疫 苗引起 的免 疫 反应 比 这 较弱 , 化学性质更稳定 , 用起来也更安 全。死 的生物体
不会发生变异 , 不会再突 变成能使机体致 病 的状 态 , 不
用在低 温环境 条件 下保存 , 容易储存 和转运 。 由于 这
种疫苗引起 的免疫 反 应较 弱 , 一段 时 间需 要 加 强 。 隔 如百 日咳、 伤寒 、 霍乱 、 流脑 、 乙型脑炎 、 疹伤寒 、 斑 流感 疫苗 、 甲肝疫苗 、 天花疫苗 、 狂犬病疫苗等 。
疫苗基本知识Word版

计划免疫的开展,使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继20世纪80年代成功消灭天花后,2000年10月29日中国的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也得到证实。
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段。
而疫苗是免疫预防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
因此,我们对常见疫苗相关知识进行汇编,供基层防疫人员查阅。
目录1、乙型肝炎疫苗 (Hepatitis B vaccine)2、2、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3、3、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4、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Mumps Vaccine)5、风疹疫苗 (Rubella Vaccine)6、甲型肝炎疫苗 (Hepatitis A Vaccine)7、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accine)8、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疫苗 (Haemophilus Influenza b Polysaccharide Vaccine, Hib)9、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纽莫法23)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10、口服痢疾活疫苗(Oral Dysentery Vaccine)11、狂犬病疫苗(Rabies Vaccine)12、流行性感冒疫苗 (Influenza Vaccine)13、轮状病毒疫苗(Rotavirus Vaccine)14、水痘减毒活疫苗 (Varicella Vaccine)15、伤寒Vi多糖疫苗 (Typhoid Vi Polysaccharide Vaccine)16、炭疽活疫苗 (Anthrax Vaccine)17、流行性出血热疫苗(Hern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Vaccine)乙型肝炎疫苗 (Hepatitis B vaccine)一、疾病简介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累及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介绍

2.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接种程
序
Hale Waihona Puke 011. Sabin株脊髓灰质 炎灭活疫苗的接种程序 通常从婴儿出生后2个 月开始,每间隔4周接 种一次,共3次。
02
2. 对于未按时完成基 础免疫的儿童,可以在 任何年龄进行补种,但 仍需按照规定的接种程 序进行。
02
01
1. 美国科学家阿尔伯特 ·萨宾在20世纪50年代发 现了Sabin株脊髓灰质炎 疫苗,这是全球首个有效 的脊髓灰质炎疫苗。
2.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疫 苗的发现,为全球范围内的 脊髓灰质炎防控工作提供了 重要的科研基础和技术支持 。
03
3.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疫 苗的发现,标志着人类对脊 髓灰质炎这一严重威胁儿童 健康的疾病有了更为有效的 防治手段。
1. 灭活疫苗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病毒的培养、收集、灭活和 纯化等步骤。
四、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 使用与效果
1.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接种对
象
1.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主要接种对象是2个月至60岁的 健康人群,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
2. 对于高风险群体,如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也建议 接种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三、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 制备过程
1. 病毒的培养与收集
1. 病毒的培养需要特定的细胞系,如人类胚肾细胞、猴肾细胞等, 这些细胞能够提供病毒复制所需的环境。
1
2. 在病毒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 光照等,以保证病毒的活性和纯度。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疫苗简介一、免疫规划一类疫苗(一)卡介苗(BCG)用减毒的结核杆菌制成的活疫苗,为冻干剂型。
出生24小时内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1ml,对预防粟粒性结核与结核脑有较好的效果。
接种2~3周后在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硬结,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结痂,痂脱后留下1个小疤。
这是正常过程,一般持续2个月。
(二)乙肝疫苗(HepB)分重组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和CHO基因工程疫苗两大类。
新生儿接种的剂型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μg/支);16 岁以下推荐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10μgCHO乙肝疫苗;成人建议接种10μg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μgCHO乙肝疫苗。
各种规格均按0、1、6月免疫间隔,在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1针,5~7年后加强免疫1 针。
(三)脊髓灰质炎疫苗目前国内使用的是口服三价糖丸剂型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初免2月龄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剂,每次至少间隔4周,4周岁时加强免疫1次。
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四)麻疹疫苗(MV)为冻干减毒活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0.5ml。
初免年龄为8月龄,1.5~2岁加强免疫。
对鸡蛋有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五)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疫苗(DPT)分为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DTwP)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混合制剂(DTaP)。
我国纳入免疫规划的是DTwP。
DTaP的免疫效果与DTwP相当,免疫副反应较DTwP低,经济条件允许时建议接种DTaP。
初免年龄为3月龄,连续注射3针,每次至少间隔4周,1.5~2岁时加强1针;6岁时注射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DT)。
接种方法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
DPT属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成人可接种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每10年加强1次。
在婴儿期完成DPT基础免疫和使用DT加强者,在首次妊娠后4个月至分娩前4周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TT)即可。
(六)乙脑疫苗分为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纯化灭活疫苗。
初免年龄均为8月龄,减毒活疫苗初免仅需1剂,灭活疫苗初免需2针,间隔7~10天;两种疫苗均需在2岁加强免疫。
接种方法均为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0.5ml。
(七)流脑疫苗分为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
A群流脑疫苗的初免年龄为6月龄,初免2 针,间隔3 个月,分别在3、6岁加强免疫1针。
A+C群流脑疫苗建议初免年龄为3周岁,仅需1针,加强免疫在6 岁,可以替代A群流脑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神经系统疾患和精神病者不得接种。
二、二类疫苗(一)风疹疫苗为减毒活疫苗,国内生产的疫苗用BRDⅡ株,进口疫苗用RA27/3株,均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1周岁以上儿童在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1次。
育龄期妇女在接种疫苗后3个月内应避孕,孕妇禁用。
(二)腮腺炎疫苗为减毒活疫苗。
8个月以上儿童在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1次。
建议在18~24月龄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4~6岁时用MMR加强免疫1次。
(三)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已将Hib纳入免疫规划。
流感嗜血杆菌的多聚糖基核糖醇磷酸盐(PRP)有抗原性,在人体中能诱导保护性抗体。
根据PRP与蛋白结合的不同,分为PRP2脑膜炎奈瑟氏菌外膜蛋白结合疫苗( PRP2OMP)、PRP2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PRP2TT)。
不同种类疫苗、不同的初免年龄的免疫程序并不相同。
2~6月龄儿童接种3剂(PRP2OMP仅需2剂),间隔1~2个月,并推荐12月龄加强1剂;7~11月龄儿童,接种2剂,间隔1个月,并推荐次年加强1剂;12月龄以上儿童接种1剂。
(四)流感疫苗分为灭活全病毒疫苗、裂解型疫苗与亚单位疫苗,最常见的是裂解型疫苗。
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0.5ml;3岁以下儿童接种2次,每次0.25ml,间隔1个月。
建议6~18月龄儿童及体弱、流感接触者及50岁以上的重点人群在每年的秋季或冬季前接种。
(五)甲肝疫苗分为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需接种2次,间隔6 个月;16岁以上人群需使用成人剂型;减毒活疫苗接种1次,可在4年后加强免疫1剂。
(六)水痘疫苗为减毒活疫苗。
初免年龄为12~18个月,1~12岁接种1剂,≥13岁的易感人群需接种2剂,间隔6~10周。
(七)肺炎球菌疫苗分为肺炎球菌偶联疫苗(PCV)与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
PCV推荐2~23月龄的儿童接种,PPV用于2岁以上儿童、65岁以上老人、医护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研究发现,肺炎球菌疫苗对肺炎球菌所引起的侵袭性疾病总保护率为50%~70%,接种后1~2年保护效率为60%。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每隔5年加强免疫1次。
(八)狂犬病疫苗分为地鼠肾细胞疫苗和Vero细胞疫苗。
剂型有液体疫苗和冻干疫苗。
暴露后免疫程序为被咬伤后在0(当天)、3、7、14、28天各接种1剂。
严重咬伤者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每公斤体重40IU)或免疫球蛋白(每公斤体重20IU)浸润咬伤局部和近端肌肉注射。
对有职业性危险者,如兽医、狂犬病病毒实验室人员、动物饲养员等应实行暴露前免疫(未被咬伤前进行免疫),其免疫程序为在0、7、28天分别免疫3次,1年后加强1针,然后每隔1~3年加强1针。
全程免疫后按程序进行加强免疫者如被咬伤可不必注射抗血清、免疫球蛋白,疫苗注射由5针降为2针(0、3天)。
(九)轮状病毒疫苗为口服疫苗。
在2月—3岁,每年一次。
(十)一类替代疫苗1.脊灰灭活疫苗(IPV),初免2月龄开始,连续3剂,每次至少间隔4周,1.5周岁时加强免疫1次。
主要用于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免疫缺陷者。
2、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联疫苗,该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五种疾病,使原本为预防这五大疾病所需要的接种针次由12针降至4针。
具体接种方式为:在儿童2、3、4或3、4、5月龄分别进行三针基础免疫,然后在18月龄再注射一针加强免疫。
补种疫苗使用原则一、间隔时间:28天为两种减毒活疫苗最短时间,也是同种疫苗两剂间最短时间;14天为两种灭活疫苗或灭活与减毒接种避免医疗纠纷时间。
二、补种应用免疫程序(一)乙肝疫苗(及时、全程)。
0、1、6月,首针24小时内。
补种第一、二剂间隔28天;第二、三剂大于60天以上。
(二)卡介苗。
新生儿大于2500克在24小时内。
补种3月内,大于3月—3岁查PPD后,阴性接种,大于4岁不予接种。
(三)脊灰。
2、3、4月;4岁。
OPV、IPV(四)百白破。
3、4、5月;1.5-2岁,补种|第3-4剂间隔6个月以上;5岁内使用百白破;6-11岁使用白破二联;12岁以上使用使用成人白破。
(五)A群流脑。
6-18月两剂,两剂间隔3个月。
补种2007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一针剂,2008年1月1日后均补种两针(六)麻风(麻疹),8月。
补种:麻风为2007年12月1日以后儿童,麻疹为所有儿童。
(七)麻腮风(麻疹),1.5-2岁。
补种:麻腮风为2007年1月1日以后儿童,麻疹为所有儿童;与麻风间隔6个月以上。
(八)减毒乙脑,8月,2岁。
两针间隔8个月。
补种:2006年7月1日-2007年11月1日1针剂;2007年11月1日以后出生2针剂。
(九)减毒甲肝,1.5岁。
补种: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十)A+C流脑,3岁、6岁;接种第一针与第二针A群流脑间隔1年以上,接种第二针要与第一针间隔3年以上。
补种:2002年7月1日—2005年7月1日1针剂;2005年7月1日以后出生2针剂。
(十一)白破二联。
6岁。
补种11岁三、免疫程序原则(一)起始年龄不能提前,提前则为不合格接种,需要进行补种;(二)卡介苗、脊灰(1-3)、百白破(1-3)、麻风(麻疹)、乙肝、乙脑(1)合格接种12月内完成,甲肝合格接种24月内;(三)乙肝、卡介苗、麻风(麻疹)、麻腮风(麻疹)及时接种率要达90%;(四)免疫球蛋白一般不与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用免疫球蛋白后28天后可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后14后可用免疫球蛋白;(五)早产儿,要种疫苗,低于2500克只接种乙肝;(六)免疫损害者不接种活疫苗,白血病于化疗停后3月可接种活疫苗;(七)灭活疫苗对孕妇、新生儿是安全的;(八)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1)、暂缓接种卡介苗、脊灰,儿童确诊阴性则接种,阳性则不种;(2)、有症状者,不接种麻疹相关疫苗,无症状则接种;(3)、可接种乙肝、百白破、A群和A+C流脑、白破等灭活疫苗;(4)、不予接种减毒乙脑和甲肝(九)只需要补种所缺会次,不是全部重新补种;(十)程序—方案—指导原则—疫苗说明书。
(十一)一类疫苗优先接种原则,二类疫苗告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