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质量成本管理程序(含表格)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含表格)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规定质量成本控制要求,从经济角度衡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3.0职责
3.1财务部为质量成本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质量成本科目,组织收集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核算、统计分析、并落实到部门、车间。
3.2各部门负责提供相关数据。
3.3各部门负责组织落实本部门质量成本目标及实施改进计划。
4.0术语
4.1质量成本: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费用。
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4.2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所需的费用。
4.3鉴定成本: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需的费用。
4.4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在供货前由于未达到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4.5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供货后有形的损失,它是由于未达到质量要求而造成的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5.0工作程序
6.0 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
不良质量成本与销售额比率<2.5% 7.0相关文件
管理评审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分析评价和改进控制程序
8.0 质量记录
质量成本报表
质量成本分析表.d
oc
质量成本综合分析表
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2).xl s
表1
质量成本科目。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含表格)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尽可能地减少质量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过程、全部门的质量成本管理活动。
3.0术语和定义
3.1显见成本:企业实际支付或发生的,可通过会计核算在会计账户中归集和反映的质量成本。
3.2隐含成本:导致企业效益减少,但企业并没有或发生的费用,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只能用统计方法收集的质量成本,如停工损失、产品降价损失等。
3.3质量成本目标指标:指在一定时期内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明细项的增减值或增减率。
3.4质量成本相关指标:指质量成本与其有关经济指标比较所形成的比值关系。
4.0职责
4.1综合部负责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4.2各部门配合综合部质量成本控制工作。
5.0程序
6.0相关文件
6.1《经营计划控制程序》
6.2《统计报表管理规定》
6.3《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5《持续改进活动方法》
7.0相关记录。
IATF16949文件资料管理程序含表单

IATF16949文件资料管理程序含表单开始阅读文件资料管理程序1.0 目的规定公司的文件在受控状态下运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使用及流转过程中的有效性。
保证各使用场所获得适当且为最新版本文件,避免误用失效和作废的文件。
2.0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适用外来技术和质量文件、电子文件的管理。
3.0 职责部门(个人)职责总经理1、负责质量手册的批准管理者代表1、负责质量手册的审核2、负责程序文件和管理类文件的批准品质部1、负责编制、会审、修订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2、负责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管理类受控文件资料的发放、管理和协调作业3、编制和及时更新质量体系《受控文件清单》技术部1、负责技术类受控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2、负责技术类文件的发放、管制与协调作业3、负责外来技术文件的登记、发放。
各部门1、负责本部门质量体系三、四级文件及记录表格的编制、审核2、所有已生效的文件在本部门得以贯彻执行,并管理本部门的文件3、编制并及时更新本部门《受控文件清单》4.0 程序4.1公司受控文件结构规定4.1.1第一级:质量手册(包含质量目标、过程绩效指标、质量方针)。
将公司质量管理目标与质量保证体系整合,说明做哪些工作来确保质量运行符合TS16949 要求,用字母“A”表示类别。
4.1.2第二级:详述如何进行及完成质量手册内所表达的各类程序文件,用字母“B”表示类别。
4.1.3第三级:各类管理制度,规范等,用字母加数字“C1”表示类别,加工图、工程图纸、作业指导书、质量检验标准、包装作业指导书、QC工程表、工程变更通知书等各类作业文件、标准,用字母“C2”表示类别。
4.1.4第四级:表单、记录。
为验证质量体系有效运作,而对各个事项持续不断加以记录,用字母“QR”表示。
4.1.5受控文件:分发、修订或更换均须按书面规定程序进行控制的文件,以保证文件始终反映现行要求。
4.1.6非受控文件:分发须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但不保证其完全反映现行要求的文件。
IATF16949管理评审程序(含表格)

管理评审程序(IATF16949-2016/ISO14001-2015)1.0目的按策划的时间间隔,通过对组织管理体系、方针目标进行评审,找出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实施改进措施,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0范围适用于组织质量、测量、环境管理体系及其方针和目标的评审。
3.0术语和定义3.1适宜性指管理体系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
3.2充分性指管理体系对组织全部活动过程覆盖和控制程度,即管理体系要求、过程展开和受控是否全面,也可以理解为体系的完善程度。
3.3有效性对完成所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所进行的度量,即通过管理体系的运行,完成体系所需的过程或者活动而达到所设定的质量、测量、环境管理方针和目标的程度,包括与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顾客满意程度等。
3.4管理体系:指质量、测量、环境管理体系。
4.0职责4.1总经理4.1.1负责按期进行管理评审。
4.1.2主持评审会议并做好总结性发言,对体系运行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价并明确改进任务和要求。
4.1.3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4.2管理者代表4.2.1向总经理报告体系运行情况,组织评审会议,协助总经理做好相关管理评审的各项工作。
4.2.2审查管理评审方案、报告。
4.2.3批准管理评审的措施计划,负责评审后协调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改进措施中的问题。
4.3人力资源部4.3.1协助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做好有关管理评审的各项组织工作。
4.3.2收集并准备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控制好评审的输入和其它准备工作。
4.3.3整理并编写管理评审计划、报告。
4.3.4对评审后的跟踪活动具体实施验证。
归档管理评审有关文件、记录。
4.4相关部门4.4.1各部门负责提供与本部门有关的评审报告资料,包括管理体系运行及改进重点准备好意见、建议并负责提出涉及本部门问题的纠正、预防措施。
4.4.2评价管理体系在本部门运行情况。
5.0内容及要求5.1总则5.1.1建立并保持管理评审程序。
IATF16949质量保修索赔管理程序(附表格)

3)每月25日至月底期间,供应商派代表与销售公司共同对验收入库的故障件进行认定和清点。如供应商对经确认故障件无异议,于当日办理故障件返厂业务,并在索赔故障件出库单上签字后将故障件自行运走或销毁。
4.4.2负责向财务部提供供应商的发票开票信息(如:供应商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开户行及账号)。
审核
批准
日期
-170-
编制部门:质量部
文件名称
质量保修索赔管理程序
编号:
版次:
版本号:
编制人:
第2页共11页
日期:
4.5汽车研发中心:
负责参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仲裁。
4.6 人力资源部:
负责对生产过程排故工时的核实确认,以及对排故发生的工时费用转给相关排故单位。
4.2销售公司:
4.2.1 负责哈飞汽车服务商规范管理、技术培训和备件供应等工作;
4.2.2 负责指导、监督服务商按哈飞汽车售后三包服务政策和相关管理文件对三包故障件进行正确判定、维修、更换,并负责及时、完整返回故障件;
4.2.3负责对返回故障件进行分类验收、登记入库和通知供应商办理索赔确认出库手续;
2)供应商代表按照哈飞汽车配套产品质量保证协议书中的规定,必须于每月25日至月底到质量部签署并领取《质量保证服务费用索赔认定书》,如超期未领取《质量保证服务费用索赔认定书》,将视为供应商同意索赔。
3)质量部于次月5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形成书面《年月索赔产品明细表》(见附录B.2),审批后,电子版转给销售公司,书面存档。同时对《质量保证服务费用索赔认定书》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后,10日前转给财务部。
IATF16949记录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记录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进行控制,以提供达到所需的质量及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0范围适用于证明产品符合要求以及产品质量形成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记录的控制。
3.0职责3.1 综合办负责记录表格的统一编号与监督管理,各部门负责质量记录表格的制定。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建立、收集、整理、保管、维护及过期销毁。
4.0内容4.1 记录控制程序序号活动作业要求责任部门文件记录1 表格的编制与审核■质量记录表格的编制,按《文件管理程序》及与其相关的文件统筹办理。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或结果的记录,各部门设计各本部门的固定图表格式,经部门负责人认可后,交综合办登入《记录清单》。
■同一编号的记录的格式应是唯一的,由各相关部门分别或共综合办,管理者代表《文件管理程序》,《记录清同编制,并交综合办备案。
表格是空白文件,填写后的表格即为记录。
■若因故需设计更改原记录图表格式时,执行《文件管理程序》的有关文件更改规定,更改后,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或批准。
单》2 表格编号■表格(记录)按规定统一标识编号,具体由综合办按《文件管理程序》执行。
■表格编号完成后即列入《记录清单》。
综合办《记录清单》3 发行使用■综合办编制公司的《记录清单》,列出公司所有在用或将用的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表格),注明名称、编号、保管(使用)部门、保存期限等内容,交管理者代表审核,审核后视为可以下发和使用。
■各部门使用的表格按综合办确定的格式印制使用,以免误用旧表格。
■综合办和各部门分别编制公司和各部门的《记录清单》,并分别由管理者代表和部门负责人审核。
■所有记录原始样本,应在综合办备案。
综合办,各部门《记录清单》4 记录的填写■各部门的记录应真实记载,原则上由专人填写,填写禁用铅笔。
■记录的填写应认真、及时、规范,做到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晰、端正。
IATF16949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含附属表单)

XX 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文件编号:Q/FL2.0822—20202020年01月10日发布2020年01月11日实施1 目的有效、正确地掌握公司产品的各项质量成本,并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为质量改进计划及质量策略规划提供参考,以便能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做到以预防为主,处理为次,并为经营决策者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提交给顾客产品的各项质量成本。
3 术语和定义3.1质量成本:是一种动态成本,是总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一部分,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组成。
3.2预防成本:为调查、预防或减少不合格或缺陷所支付的成本费用。
3.3鉴定成本:为评估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检验和检查、试验的费用3.4内部损失成本:产品或服务在交货前因未能满足规定的产品/服务质量要求所发生的一切成本损失费用。
3.5外部损失成本:产品或服务在交付后因未能满足规定的产品/服务质量要求所发生的一切成本损失费用。
4 职责4.1财务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组织实施;a) 负责汇总产品的各项质量成本;b) 负责编制质量成本报表及质量成本分析。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成本的收集、统计。
过程分析(乌龟图):5 工作流程及内容6 相关文件6.1 Q/FL2.0706—2020《文件控制程序》6.2 Q/FL2.0707—2020《记录控制程序》6.3 Q/FL2.0908—2020《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4 Q/FL2.1002—2020《持续改进控制程序》6.5 Q/FL2.0603—2020《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7 附录7.1预防成本的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附件一7.2鉴定成本的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附件二7.3外部损失成本的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附件三7.4内部损失成本的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附件四8 记录8.1质量计划及其工程策划成本统计表Q/JL082201-C8.2新产品开发和评估成本统计表Q/JL082202-C8.3产品/过程设计成本统计表Q/JL082203-C8.4可靠性试验成本统计表Q/JL082204-C8.5质量控制和管理之教育和培训成本统计表Q/JL082205-C8.6供应商评估/管理与辅导成本统计表Q/JL082206-C8.7质量审核成本统计表Q/JL082207-C8.8质量管理人员成本统计表Q/JL082208-C8.9测量仪器/工装/设备之设计与发展成本统计表Q/JL082209-C8.10进货/过程/成品检验成本统计表Q/JL082210-C8.11材料/成品实验成本统计表Q/JL082211-C8.12委外检验和试验成本统计表Q/JL082212-C8.13测量仪器/实验设备维护、校正、购置成本记录表Q/JL082213-C 8.14内部不良质量报废/返工/返修/重新检验成本统计表Q/JL082214-C 8.15怠工成本统计表Q/JL082215-C8.16顾客抱怨/投诉成本统计表Q/JL082216-C8.17顾客退货成本统计表Q/JL082217-C8.18售后服务之人工/材料/培训成本统计表Q/JL082218-C8.19责任赔偿成本统计表Q/JL082219-C8.20延期交付的交通运输超额成本统计表Q/JL082220-C8.21年度质量成本和趋势分析统计表Q/JL082221-C8.22质量成本综合分页报表Q/JL082222-C8.23纠正/预防措施记录表Q/JL060301-C编制/日期:/2020.1.7审核/日期: /2020.1.7批准/日期: /2020.1.7附件一:预防成本的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1、质量先期策划:为策划和规划整体质量计划、检验计划、可靠度计划、数据系统等质量保证工作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IATF16949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规定质量成本的项目设置﹑统计﹑分析及处理等管理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3.0权责3.1 财务部:3.1.1 确定质量成本科目;3.1.2 收集质量成本数据,并组织质量成本核算;3.1.3 每月作成<<质量成本报表>>与<<质量成本指标分析表>>;3.2品质体系部:3.2.1 制定、监督、落实质量成本计划;3.2.2 按时收集归集本部门质量成本资料;3.2.3 制定质量改进措施.3.3其他部门:3.3.1按时收集归集本部门质量成本资料;3.3.2 组织落实本部门的质量改进措施.4.0定义4.1质量成本:为了保证顾客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4.2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不合格品和故障发生所需要支付的费用;4.3鉴定成本:用于鉴别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质量所需要支付的费用;4.4内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前不能满足规定质量所损失的费用;4.5外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后不能满足规定质量导致索赔、修理、退换等损失的费用。
5.0流程图6.0程序内容6.1 质量成本核算形式为二级核算形式,财务部为一级核算单位,负责产品质量成本的总分类核算并对二级核算单位的业务进行指导和协调;各生产部门,所有相关部门为二级核算单位,负责本部门的产品质量成本的明细分类核算每年1月;财务部编制《年度质量计划表》,经公司最高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6.2质量成本6.2.1质量成本科目根据质量成本管理要求设置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产品销售收入质量成本、利润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活动费、实施改进措施费、质量评审费、试验/检验费、办公费、工资、报废损失、重工费、停工损失费、事故处理费、索赔费、其他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
(IATF16949/ISO9001-2015)
1.0目的
通过对质量成本进行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工作,及时掌握产品质量及质量改进情况,为质量决策提供依据。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的质量成本的收集、统计、分析。
3.0职责
3.1财务部为该程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年度质量成本计划收集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统计、核算、分析。
3.2各相关部门、车间按照本公司质量成本计划,对本部门或车间的质量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按规定日期完成本单位质量成本的报送、统计、分析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0术语和定义
4.1内部损失成本: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用户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报废、停工、返修、产品降级和事故分析)。
4.2外部损失成本:交货后因产品未能满足用户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如责任赔偿、退货和折旧、保修、诉讼的费用)。
4.3不良质量成本:为了保证令用户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足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4.4鉴定成本:包括试验检测费、新增检测设备、设备检定折旧费、质量部办公费用、检验员工资及福利等。
4.5预防成本:包括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活动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评审费、工资及附加等。
5.0作业流程
输入
经理层经营计划
发生部门内部故障成本
销售部外部故障成本
质量部鉴定成本
管理代表预防成本
责任部门业务流程要点及记录
经理层 5.1经理层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及各部门的业务计划制
定公司经营计划。
财务部5.2财务部根据测算的目标不良质量成本和经营计划
的要求,根据本年度经营目标,参照上一年度实际数据来确定本年度质量成本计划目标。
质量部管理代表5.3质量部对鉴定成本不良质量成本计划会签。
5.4管理代表对预防成本计划进行会签。
总经理否
5.5总经理批准执行。
生产部是 5.5.1各生产车间按“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
表”核算内部故障成本二级科目费用。
质量部 5.5.2按“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核算质
量鉴定成本二级科目费用。
管理代表 5.5.3按“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核算质
量预防成本二级科目费用。
销售部 5.5.4按“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核算外
部故障成本二级科目费用。
财务部 5.5.5按“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核算外
部故障成本二级科目费用。
财务部职能部门
5.6各有关职能部门及生产车间依照确定的数据类型
按月进行收集,汇总“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
明细表”,于次月5日前报财务部及质量部。
不良质量成本计划
批准
经营计划
会签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类型
数据收集类型
财务部
5.7.1负责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协调、沟通各单位不良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及数据的准确性(定期为每季度检查一次,不定期为发生不协调和矛盾时)。
5.7.2核算公司不良质量成本各级科目发生费用,汇总年、月不良质量成本报质量部。
质量部
5.8质量部按季度对鉴定成本和内部故障损失中三级科目废品损失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废品损失特征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于次季度5日前报
财务部及质量部。
质量部 销售部
5.9对外部故障成本中三级科目所发生费用的项目(如:产品退货、报废、索赔清单及原因分析)及原因分析汇总,同“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一起报财务部。
财务部
5.10按季度进行不良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对不良质量成本二级科目发生费用的合理性及其比例构成的合理性做出评价(包括各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对超出计划指标的分析等),提出改进措施,于次季度8日前报质量部。
质量部 5.11按季度进行不良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内部损失的废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5.12按季分析预防成本损失,提出改进措施,于次季度5日前报财务部。
管理代表 经理层 5.12不良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上报,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到各相关部门。
责任 单位
5.13.1各责任单位根据发生主要损失费用进行整改,降低质量损失。
5.13.2对由于异常因素造成损失金额较大的整改情况,写出原因分析及整改报告,报财务部及质量部,以备跟踪。
财务部 质量部
5.14对纠正措施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如:废品损失下降、产品质量提高使退货损失下降,不良质量成本降低等)。
总经理
5.15提交管理评审。
输 出
部门
内容
财务部、质量部 不良质量成本降低
质量部 鉴定成本降低
监控数据及汇总
管理评审
审批 实施措施 验证
分析数据改进
是
否
管理者代表预防成本降低
6.0不良质量成本科目
6.1内部失效成本
6.1.1废品损失
次品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或利用,因而发生的人工和材料损失;
6.1.2停工损失
由于质量问题而导致停工所造成的损失。
6.1.3返修损失
修复次品,使之适合使用的成本;
6.1.4产品降级损失
产品质量未达到要求而降级的损失。
6.1.5不合格品的处理费
为处理不合格品所进行的检查、测试、分析等所需的费用。
6.2外部失效成本
6.2.1赔偿损失
产品出厂后,因达不到质量标准,对用户提出的申诉进行赔偿,处理所支付的费用;
6.2.2退货损失
有关接收和调换从现场退回的次品的一切费用;
6.2.3折价损失
因低于标准客户接受的产品而承认的折扣让价费用;
6.2.4保修费用
根据保修合同规定,对客户提供修理服务的一切费用;
6.2.5诉讼费用
调查和受理因产品或安装质量次劣而引起客户合理申诉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6.3鉴定成本:
6.3.1试验检测费
对进厂的原材料及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按质量标准进行试验、检验及委外检测所支付的费用。
6.3.2检测设备检定折旧费
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折旧费。
6.3.3质量部办公费
质量部为开展日常检验工作所支付的办公费。
6.3.4检验员工资及福利
从事质量检验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提取的员工福利基金。
6.4预防成本
6.4.1质量培训费:
为达到质量要求或改进质量的目的,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的业务水平,进行培训所支付的费用。
如:顾问师授课费,培训费用等。
6.4.2质量管理活动费:
为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所支付的费用。
如:质量审核费、质质量管理资料费等。
6.4.3质量改进措施费:
为保证或改进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
如:产品质量改进费,设备、工具购置费等。
6.4.4质量评审费:
对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审核和质量体系评审所支付的费用以及新产品投产前进行质量评审所支付的费用。
如:质量体系认证审核费,新产品评审费等。
7.0相关文件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预防成本台帐
鉴定成本台帐
预防鉴定质量成本
统计表.doc
内部失效成本台帐
外部部失效成本台帐
内部失效成本台帐.
doc
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
不良质量成本月统
计明细表.doc
质量成本综合报表
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