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结蜡如何解决

合集下载

油井井筒结蜡特性及清防蜡措施分析

油井井筒结蜡特性及清防蜡措施分析

油井井筒结蜡特性及清防蜡措施分析油井工程,作为一项复杂性高、系统性强的工程。

油井井筒结蜡的问题又间接增加了油井开发的难度。

且油井井筒结蜡问题,在油井开发中又普遍存在,不容忽略。

这一问题,对于油田原油产量会有严重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针对油井井筒结蜡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清防蜡措施,以期与同行进行业务探讨,解决油井结蜡问题。

标签:油井井筒结蜡;结蜡特性;清防蜡引言:油井结蜡问题,在油井中一直普遍存在。

油井一旦出现结蜡,会阻塞井口,使得油井的产量显著减低,甚至造成油田的停产。

油井的井筒结蜡问题,与油田企业利益直接相关。

因此,在新形势下,油田开采企业必须要充分重视油田开采工作中出现的油田结蜡问题,并且积极有效的采取清防蜡措施,以保证油田油井的高效生产。

一、油井井筒结蜡现状油田开采中,据统计结蜡油井占据总油井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油井井壁的结蜡厚度严重情况下,甚至高达10mm。

油井结蜡不仅仅在油井井内壁上会有体现,油井的有关、抽油泵等也会出现结蜡问题,尤以油井井筒为主[1]。

油井井筒结蜡,会造成油井负荷增加,使得油井的维护作业频率显著增加。

这对于油井开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有十分不利的影响,给油田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

二、油井井筒结蜡特性(一)结蜡机理分析油井在开采中,随着井筒内部温度、压力以及气体的变化,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原油中所含有的蜡会不断的结晶、逸出,这些逸出的结晶体附着于油井的井筒之上,甚至附着于抽油杆、抽油泵等位置,这一现象称之为结蜡。

(二)结蜡后果分析油井井筒结蜡后,会导致井筒内径缩小,进而造成原油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增大,使得油井产量不能达到预期水平。

井筒内部的结蜡越严重,井筒内径缩小程度越严重中,则油井产量偏离预期的程度越大。

在结蜡严重到一定程度,甚至会造成油井管井的停产。

与之相应的,结蜡还会影响到整个油井开发过程的产油效率,使得采油时间增加。

(三)结蜡规律分析油井结蜡在实际油田开采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其一,油井中的原油含蜡量越高,结蜡问题越严重。

油井清防蜡的几点建议

油井清防蜡的几点建议

油井清防蜡的几点建议原油在开采过程中虽有不少防蜡方法,但油井结蜡仍不可避免。

结蜡常造成油井油流通道减小,油井负荷增大,井口回压升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蜡卡、抽油杆断脱等,增加维护性作业井次。

目前我们江汉油田防蜡和清蜡措施主要依赖热洗,锅炉车闷井和加清防蜡剂。

本文针对目前江汉油田的清防蜡方法提点自己的建议。

一,日常工作中加清防蜡剂的建议。

清防蜡剂具有腐蚀的特点,在长时间的使用清防蜡剂的过程中会主要是对套管壁造成严重的伤害,久而久之导致套管穿孔报废,得不偿失。

1、在加清防蜡剂前,打开油套连通放4-5分钟,让油依附在套管壁上,使清防蜡剂尽量避免和套管壁接触。

加完药,在开掺水一分钟,对套管壁上的残药进行稀释冲洗,最后在开油套连通放4-5分钟,使原油在套管壁上冷却沉积,形成油垢,在下次加药中能更好的保护套管。

2、针对油井结蜡大部分集中在井口以下500米这段距离,锅炉车闷井,温度也只能达到200米左右,清防蜡剂打循环,也不能有效的对这段距离进行清蜡。

如果把药品通过井口加入油管内,停井2小时,使药品在这段距离停留,就充分起到解蜡清蜡的效果。

3、在加清防蜡剂打循环的工作中,应针对油井的液量,含水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加药量的多少。

既能保障油井有效的清蜡,也能降低成本,提高实效。

二,油井热洗清蜡的建议。

江汉油田部分油井具有井深,地层较薄,易出沙,含水较低,供液不足低产低能,结蜡严重,采用小泵径深抽强采(一般泵径在56mm以下的),液量在5吨左右的特点,在热洗中常采用的低泵压,小排量,长时间的热洗方式。

这种洗井方式,油井泵径的排量造成了瓶颈,如果压力排量控制不好,造成入井液进入地层,伤害地层。

在热洗的过程中不好掌握热洗的时间,只能看温度来判断。

造成蜡变软从油管壁上脱离后,油井小泵径排量低,不能及时的将蜡排除,造成洗完井就蜡卡。

如广203C 热洗了5小时,温度保持在70度,但是开抽两小时后蜡卡。

1、在井口装节流阀,以便控制排量,避免油井在洗井过程中产生负压,大排量的吸入地层,从而保护地层。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技术研究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技术研究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技术研究摘要:油井清防蜡措施是指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和解决蜡沉积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蜡沉积是指在输送管道、油井设备等工作环境中,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造成的油品中蜡物质凝结和沉淀。

蜡沉积会导致管道堵塞、设备故障、产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石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针对蜡沉积问题进行清除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油井;结蜡;机理;清防蜡;1油井结蜡的危害(1)油井结蜡会导致产量下降。

当原油中的蜡凝固并堆积在管壁上时,会阻碍原油的流动,使得从油井中抽出的原油量减少。

这就意味着,同样的投入下,油井输出的原油量降低,给油田开发带来了经济损失。

(2)油井结蜡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结蜡问题,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清理工作。

清理过程通常包括使用蜡溶剂、高温加热等手段,以破坏蜡的结晶结构并恢复原油的流动性。

这些额外的措施会增加生产成本,对油田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3)油井结蜡还会引发设备故障。

蜡物质在管道内的积聚会导致管道直径减小,增加了油井设备的阻力。

长期以来,设备频繁运行在较高的负荷下,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坏,进一步增加了油田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4)油井结蜡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在清理结蜡过程中,可能涉及大量化学溶剂的使用,这些溶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结蜡现象也会导致原油泄漏的风险增加,一旦泄漏,不仅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损害。

2油井结蜡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油井结蜡是指在油井内部,由于原油中的蜡物质在低温条件下逐渐凝固并堆积,形成一层固体物质覆盖在管壁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机理共同作用导致的。

2.1温度温度是影响油井结蜡的最主要因素。

原油中的蜡物质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凝固和结晶。

当油井的运行温度低于蜡物质的凝固点时,蜡物质就会开始凝固,并逐渐形成蜡垢。

通常情况下,蜡物质的凝固点随着蜡链长度的增加而升高,较长链的蜡物质的凝固点更高。

因此,低温环境是引发油井结蜡的主要原因之一。

油井结蜡机理及防治技术分析

油井结蜡机理及防治技术分析

油井结蜡机理及防治技术分析摘要:油田生产过程中,随着油流温度和压力的下降的变化,油流中的石蜡就会结晶析出,沉积在管壁上,造成油井结蜡。

油井结蜡后会导致油井产量的下降,同时增加了油流的阻力,极易引发油井蜡卡,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因此,本文对油井结蜡机理及其防治技术展开分析,为石油的高产、稳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油田的井筒综合治理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油井结蜡;问题;防治技术;技术一、油井结蜡机理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原油含有的蜡组分在原始地层层温度压力状态下是完全溶解的,当原油被抽油泵从油管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地持续变化,造成溶解在其中的轻质组分逐渐逸出,打破了溶解平衡,原油中的蜡组分便开始结晶析出。

由于油流与油管壁处存在径向浓度差,蜡晶便会以分子扩散、剪切弥散及布朗运动的形式向管壁处运移,并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沉积于管壁上,最终在管壁处形成结蜡层,油井结蜡会使得管通道变窄,进而影响原油流动性、油井生产效率。

为切实解决油井结蜡问题,相关原油实验表明油井结蜡机理,主要体现在分子扩散、重力沉降、惯性效应、粒子扩散等方面。

分子扩散机理。

在油井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原油在地层开采中会在低温下冷却。

并且在油井管壁温度低于析蜡点后,原油会在分子扩散运动作用下,使得内部蜡分子处于饱和温度状态。

而蜡分子沉淀会造成油井管壁上的溶解蜡,以及原有流动中的蜡分子存在浓度差,继而导致溶解蜡向管壁扩散并凝落在管壁上。

重力沉降机理。

由于油井析出的蜡本身密度大于原油密度,所以重力沉降同样会使得原油内部蜡分子沉积,进而出现油井结蜡现象。

惯性效应。

在布朗扩散、紊流相互作用下,原油紊流旋涡会将自身所携带的蜡分子牵引至油井管壁区域,之后紊流旋涡会逐渐消散,而蜡分子会受惯性影响继续向油井管壁方向运动,进而留存于油井管道中。

研究表明,原油内蜡分子颗粒与惯性效应作用力呈正比,受惯性效应作用,管壁上的蜡颗粒沉积速度会相应提高。

粒子扩散机理。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油井井筒结蜡是油田开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油井产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影响。

由于油井井筒结蜡问题的严重性,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油井井筒结蜡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还会对整个油田的开采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油井井筒结蜡的规律以及寻找有效的防蜡技术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应对油井井筒结蜡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发展规律,分析结蜡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蜡技术,评估防蜡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对油井井筒结蜡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为油田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防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还有望推动油田开采技术的进步,为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做出贡献。

【研究背景】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油井井筒结蜡一直是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表明,油井井筒结蜡会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导致产量下降、采油效率降低等问题。

研究油井井筒结蜡的规律以及有效的防蜡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油井井筒结蜡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蜡的生成和沉积机制,为制定有效的防蜡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防止油井井筒结蜡可以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提高采油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损失。

有效的防蜡技术还可以延长油井和油田的使用寿命,促进油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研究油井井筒结蜡的规律和开发有效的防蜡技术对于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油井井筒结蜡问题,推动油田开发向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油井井筒结蜡规律的发现油井井筒结蜡规律的发现是石油工业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早在20世纪初期,石油工作者就开始注意到油井井筒中会出现结蜡现象,并对其产生兴趣。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他们逐渐发现了结蜡的规律。

他们发现了油井井筒结蜡与温度的关系。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措施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措施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油田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油井结蜡问题依然对国内外油田的发展影响重大。

在油井的开采过程中,虽然已经采取了一些防蜡、清蜡措施,但油井结蜡问题依然难以避免。

本文将对油井结蜡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清蜡、防蜡技术和措施,以期为我国油田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油井结蜡防蜡清蜡研究油井中开采出的原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不同程度和数量的石蜡,随着开采压力和温度的逐渐降低及气体的不断析出,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力也在不断下降,最终经过聚集,沉积在管壁表面之上。

这一“结蜡”问题,将严重影响油井的生产能力和原油的质量。

因此,要正确、全面的认识油井结蜡的主要原因,探寻新的清蜡、防蜡技术。

一、油井结蜡的原因及其影响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下降以及轻质组分不断逸出,原油溶蜡能力随之不断降低,达到一定条件时,原油中的蜡便以结晶体析出、聚集并沉积在油套管壁、抽油杆、抽油泵等管材和设备上,即出现结蜡现象。

影响油井结蜡的外因有压力、温度、原油中水、胶质和沥青质以及机械杂质、原油流动速度、管壁特性等。

其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原油从油层进入油井时,随着压力的降低,原来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和原油中的轻组分会从原油中逸出来,降低了原油的溶蜡能力,结蜡转为严重;温度是影响蜡沉积的一个重要因素,原油从地层出来进入油井时与周围介质的热交换使原油的温度下降,同时,系统压力降低、轻质组分逸出和气体膨胀也要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增大了油井结蜡的趋势;液流的速度对石蜡的结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液流的速度变大,导致液体流动过程中的热损耗量减少;液流的速度提高,促使管壁的冲刷能力变强,石蜡很难沉积于管壁之上。

但随着液流速度不断提升,一据调查显示,造成油井结蜡的原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原油的组成、油井开采条件、沉积表面粗糙程度以及原油中杂质的含量、液流的速度。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
根据实验和统计数据,油井井筒结蜡的规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原油成分:不同的油田、油藏和井眼位置的原油成分差异较大,其中溶解沥青和芳香烃含量对结蜡规律的影响较大。

2.井深和井温:井深越深,井温越低,结蜡越容易。

同时井筒内冷却液的温度也会影响结蜡规律,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结蜡越严重。

3.流量和流速:高流量和高流速会导致原油过早冷却,这会助长结蜡的发生。

在实践中,为了防止油井井筒结蜡,通常采用以下防蜡技术:
1.加热:对于已经出现结蜡现象的油井,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解决。

加热可以减缓结蜡速度,使已有的结蜡物逐步熔化。

2.添加剂:对于存在结蜡风险的油井,可以通过添加剂的方式来防止结蜡。

添加剂可以对原油进行改性使其更加稳定,或者通过添加密度剂、抑制剂等物质来维持原油稳定状态。

3.抽油:在油井产出过程中,可以通过抽油将井中原油流动起来,增加流速和流量,减少油温下降的时间,从而防止结蜡和管壁积蜡。

4.保温:保温是防止油井结蜡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采用包覆保温或者提高油井温度的方法来实现。

具体情况可以根据油田、油藏和井深等条件来选择。

综上所述,油井井筒结蜡是油田开采中常见的难题之一。

通过理解结蜡形成的规律和采取有效的防蜡技术,可以让油田企业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提高油田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

关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油井井筒结蜡规律和防蜡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油井井筒结蜡是指在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介质温度降低,原油中的蜡类物质会在井筒内结晶沉积,对油井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油井井筒结蜡规律和防蜡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油井井筒结蜡的成因和规律出发,以及目前常用的防蜡技术进行探讨。

一、油井井筒结蜡的成因和规律1.成因油井井筒结蜡的成因主要包括原油中蜡的含量和井筒温度两个方面。

原油中的蜡类物质是天然存在的,当原油温度降低时,其中的蜡类物质就会结晶形成固体颗粒,导致在井筒内沉积。

而井筒温度的降低往往是由于地层温度的变化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引起的。

2.规律油井井筒结蜡的规律主要受到井筒温度、压力、原油组分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结蜡的速度会加快,结蜡量也会增加;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蜡类物质的溶解度和结晶规律。

原油中的蜡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也是影响结蜡规律的重要因素。

二、防蜡技术1.加热技术加热技术是最常用的防蜡技术之一。

通过提高井筒温度,使原油中的蜡类物质保持液态状态,阻止其结晶沉积。

常见的加热技术包括在油井井筒内设置电加热器或者燃烧器,或者通过热流体注入井筒等方式提高井筒温度。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指在原油中添加一定的化学药剂,改变蜡类物质的结晶规律,防止其沉积。

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添加蜡抑制剂、蜡溶剂、表面活性剂等。

这些化学药剂可以改变蜡类物质的晶体形态和大小,使其不能沉积在井筒壁面上。

3.机械清理技术机械清理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井筒内的蜡类物质进行清理,防止其沉积。

常见的机械清理技术包括高压水射流清理、超声波清理、旋转刷清理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已经沉积的蜡类物质从井筒内清除,恢复原油的生产能力。

4.其他技术除了上述常用的防蜡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防止油井井筒结蜡,比如增加井筒温度和压力的综合调控技术、加热光波技术、超临界CO2淋洗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井结蜡如何解决
油井蜡成分:
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组分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各种组分的碳氢化合物的相态随开采条件(主要是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单相液态,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共存,其中的固态物质主要是含碳原子数为16~64的烷烃(即C16H34~C64H130),这种物质叫石蜡。

纯石蜡为白色,略带透明的结晶体。

油井结蜡基础知识
蜡的形成过程: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原油中溶解的石蜡就结晶、析出。

随着条件的进一步变化,石蜡不断地析出,其结晶体便聚集和沉淀在油管、套管、抽油杆、抽油泵等设备和工具上,这种现象就是结蜡。

油井结蜡不是白色晶体而是黑色的半固体和固体状态的石蜡、沥青、胶质、泥砂等杂质的混合物。

油井结蜡基础知识
结蜡规律:
通过对油井结蜡现象的分析,油井结蜡大致有如下规律:
原油中含蜡量越高,油井结蜡越严重。

例如某油田原油含蜡量为1.5%~5.0%的区域,两天到三天清一次蜡,含蜡量为5.0%~8.6%的区域一天清两次蜡,含蜡量为8.6%以上的区域一天清蜡二到三次
油井开采后期较开采前期结蜡严重。

高产井及井口出油温度高的井结蜡不严重或不结蜡,反之,结蜡严重。

油井见水后,低含水阶段结蜡严重,随着含水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结蜡减轻。

表面粗糙的设备或工具容易结蜡,设备或工具不干净的容易结蜡
出砂井容易结蜡。

油层、井底和油管下部不易结蜡。

井口附近很少结蜡。

油井结蜡基础知识
油井结蜡的危害:
油井结蜡后,使出油通道内径逐渐缩小,给油流增加阻力,降低了油井产能,有的甚至将油流通道堵死,造成油井停产。

抽油泵结蜡后,还会使抽油泵失灵,降低抽油效率,有的甚至将深井泵卡死,损坏设备。

抽油井结蜡判断:
油管和抽油杆结蜡后,使得悬点负荷增加,油井产量下降;严重时堵死油管,迫使油井停产。

根据示功图进行判断,它的特点是:光杆上行时,由于结蜡所引起的附加阻力,使负荷在整个上冲程中都超过了最大理论值;光杆下行时,又由于结蜡阻碍,负荷立即减少,当到达结蜡严重部位,负荷就很快降低到最小理论值以下。

所以,整个实测示功图比理论示功图肥胖。

油井结蜡基础知识
抽油泵结蜡
抽油井中最容易结蜡的地方是在深井泵的阀罩和进口处,在泵筒以下尾管处。

对于抽油泵的结蜡也可以用示功图进行判断,
其特点是:游动阀和固定阀同时受到结蜡影响,不能灵活地开关,从而引起漏失。

并且,由于油管内壁结蜡和抽油杆结蜡,增大了油流阻力。

所以,当活塞上行时,光杆负荷增加,超过了最大理论值;活塞下行时,光杆下行时,又由于结蜡阻碍,负荷立即减少,当到达结蜡严重部位,负荷就很快降低到最小理论值以下。

所以,整个实测示功图比理论示功图肥胖。

油井清蜡工艺
油井清蜡的概念:
所谓油井清蜡就是将粘附在油井管壁、深井泵、抽油杆等设备上的蜡清除掉的工艺方法。

油井清蜡方法:
主要有机械清蜡、热力清蜡、化学药剂清蜡、微生物清蜡等。

机械清蜡
机械清蜡就是用专门的刮蜡工具(也叫清蜡工具),把附着于
油井井筒中的蜡刮掉,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直观的清蜡方法,在自喷
井和抽油井中广泛应用。

机械清蜡设备
(1)、自喷井机械清蜡设备
包括机械刮蜡设备和机械清蜡设备。

机械刮蜡设备如图所示,主要
为绞车、钢丝、扒杆、滑轮、防喷盒、防喷管、钢丝封井器、刮蜡
片和铅锤。

油井清蜡工艺
有杆泵抽油井机械清蜡:
它是利用安装在抽油杆上的活动刮蜡器清除油管和抽油杆上的蜡。

目前油田通用的刮蜡器是尼龙刮蜡器,它表面亲水不易结蜡,摩擦系数小,强度高,耐冲击、耐磨、耐腐蚀,一般是铸塑成型,不须机械加工,制造方便,其高度多为65mm。

值得注意的是,螺旋要有一定的夹角以保证油流冲击螺旋面时可产生足够的旋转力,使尼龙刮蜡器在上下运动时同时产生旋转运动。

尼龙刮蜡器的结构下图所示,尼龙刮蜡器成圆柱形状,外围有若干螺旋斜槽,斜槽的上下端必须重叠,以保证油管内360º都能刮上蜡,斜槽作为油流通道,其流通面积应大于12.17cm2,为44mm抽油泵游动阀座孔面积的3.2倍以上。

尼龙刮蜡器内
径大于抽油杆径1mm,外径比油管内径小4mm。

抽油井井筒热洗清蜡
这种方法是利用热能提高抽油杆、油管、抽油泵和液流的温度,当温度超过析蜡温度时,则起防止结蜡的作用,当温度超过蜡的熔点时,则起清蜡作用。

井筒热洗清蜡设备
井筒热洗清蜡时,一般选用热容量大,对油井不会伤害的,经济性好而且比较容易得到的载体,如热油、热水等。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反循环热洗清蜡;另一种方法是空心抽油杆热洗清蜡,其流程图见后所示。

井筒热洗清蜡工艺过程
(1)、反循环热洗清蜡是从油套环形空间注入热载体,反循环洗井,边抽边洗,热载体连同产出的井液通过抽油泵一起从油管排出。

(2)、空心抽油杆热洗清蜡是将空心抽油杆下至结蜡深度以下50m,下接实心抽油杆,热载体从空心抽油杆注入,经空心抽油杆底部的洗井阀,正循环洗井,从抽油杆和油管环形空间返出。

用上述方法,将热能带入井筒中,提高井筒温度,超过蜡的熔点使蜡熔化随液流流走而达到清蜡的目的。

井筒热洗清蜡注意事项
(1)安装地面循环管线时,要用硬管线而不用水龙带或胶管,扣要上紧,不刺不漏,能正反循环。

(2)热洗液的温度应保持在80℃以上,所以热油罐要装有蒸汽盘管,大罐外面应包有毛毡保温,以利加热。

(3)热洗液的数量要足,应为井筒容积的3~5倍,以保证有足够的温度。

(4)热洗前油管下到油层底部,安装好井口。

注意事项:
(5)开始热洗时,温度要低一些,泵速不宜过快,待循环一周后再提高温度,开足排量。

热洗时应准备两个罐,开始洗井时,从井内替出来的冷油进备用罐,待冷油返完后在热油罐内循环。

(6)热洗中要观察有无井喷、井漏现象。

井喷时要注意控制进出口平衡;井漏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以免把含蜡较多的热洗液漏入地层而污染油层。

(7)热洗过程中要测出井口温度,当达到设计温度后,保持恒温循环洗井4h以上。

(8)用原油热洗时,要特别注意防火。

(9)热洗完后,要及时替净油,以防热洗液中的蜡重新析出。

热洗清蜡资料录取
热洗清蜡前油井的压力、产量等参数。

热洗清蜡的时间、方式。

热洗清蜡所用设备、工具的规格、性能及清蜡深度。

热洗液的类型、温度及数量。

热洗清蜡后油井的压力、产量等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