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稽核查检鉴别表
内部质量稽核检查表

料处理
支持文件
服务管制作业程序
输出
1异常报告书2顾客满意度
3邮件和技术通报
3客户变更要求输出
1异常报告书二查输入输出输入
1顾客一切投诉
3目标统计表:
支持文件:
数据分析管制程序7质量体系改进的需求输出:
1各部门周报
2各部门月报
6外部供方的绩效
7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输出:3质量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4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5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
三查KPI
四查人员能力
管理评审程序输出:
1改进建议
2资源需求
2红色标示3QC印章4白色标签5PASS章2不良品
3检验完成品输出
1黄色标示
1待处理品2不良品
3检验完成品品,检验完成品,不良品的标签,检验状态,各两个样本二查输入输出:
四查人员能力
2邮件支持文件
客户和供方财产管制作业程序
3供应商财产输出:1异常报告1.进料验收报告表2.品质异常报告3.进料检验单
4.制程校验记录表
6出货检验记录表7FQC检验单8产品送验单支持文件:
1.采购订单
2.免检材料一览表
3.待检半成品1进料验收报告表2品质异常联络单3进料检验单。
ISO14001 内部稽核查检表

稽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 序號 要素
ISO14001內部稽核Check List
檢查項目 3. 有需要ISO14001相關文件的場所或崗位有 無相關文件的執行版本?抽2-3份文件到2-3個部門進行現 場查檢,記錄名稱、編號、版本及文件分發部門. 4. 作廢文件如何處理?記錄實際的作廢處理並判斷是 否會誤用. 5. 如果作廢文件有保留,有標識防止誤用嗎? 6. 查檢以何種方式保證文件不受損壞字跡清楚? 7.抽查外來文件,客戶要求是否列入管制? 1. 抽查受稽核單位三名員工: A.是否了解噪音等環境的危害; B.是否知道化學品洩露造成的環境影響; C.各种保護裝置對於環境保護作用. D.依照各區域、各生產線稽查現場作業是否符合現場作業? 2. 廢棄品是否回收處理,誰負責此項工作,交由哪家機 構回收處理,該機構是否具有合法營業執照. 3. 抽問受稽核單位人員2人,當其發現環境異常 時如何處理? 4. 車間廢气、廢水、噪音排放是否定期監測. 稽核員 檢查記錄
備
注
5
4. 是否針對環境安全目標和指標建立環境安全管理方案? 4.3.3目標與方 5. 環境安全管理方案是否包括實現環境安全目標和指標的 案 職責,方法和時間表?記錄2-3個管理方案的實現職責? 方法和時間表的內容? 6.目標及管理方案是否定期檢討? 7. 必要時要在工作現場查驗管理方案執行, 驗證情況記錄管理方案結案的證據. 8. 環境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是否依公司內外部環境的 變化作適當修改?如果有修改,記錄修改內容. 1. 環境管理體系組織表是否建立? 2. 環境管理相關權責是否書面界定,抽問 4.4.1組織結構 和職責
稽核日期: 序號 要素
ISO14001內部稽核Check List
檢查項目 3. 查閱糾正與預防措施改進之有效性是否 性是否確認? 4.糾正與預防措施記錄是否有效保持? 1. 抽問環境記錄如何保護及防護、 字跡是否清楚? 稽核員 檢查記錄
RBA 内部稽核查检表

公司有告知員工他們有自由結社的權利?
A7 公司是否有向員工團體提供資金或干涉員工團體 自由結社 的行為,以達到控制員工團體的目的?
A7 自由結社
公司是否有尊重員工合法的結社自由的權利,包 含加入員工組織、參與工會、集體談判與和平集 會?
是否有對員工進行設備安全操作培訓且定期檢查 B6 和維護及其防護裝置和急停裝置 機器安全 防護 電梯、叉車等特種設備是否通過有效的安全檢
驗,並取得相關合格證明?
年度培训计划内是否有涵盖健康与安全的相关课 程
是否有實施“滅四害”并保存響應記錄【滅四害 範圍涵蓋宿舍、廚房】
是否正確計算正常工作時間和加班時間的法定工 資并按約定時間支付給所有員工?
A5 人道待遇
工廠是否存在對員工實施殘酷和不人道待遇的行 為,包括任何性騷擾、性虐待、體罰、精神或身 體脅迫、或口頭辱罵工人?
公司制定紀律規章是否符合人道,相關處罰需有 管理層審核?
公司是否有提供書面的紀律規章(如員工手冊)給員 工或是否有員工傳達培訓?
A6 不歧視
工廠有無以種族、社會等級、國籍、宗教、膚色 、殘疾、性別、性取向、政治團體、工會會員、 年齡等因素在招工、工資報酬和福利、培訓機會 、升職、解職、退休等方面歧視員工,給其不公 平對待?
公司是否可按員工訴求向工人提供合理的宗教活 動場所?
公司是否有制定書面的反歧視政策或程序?
公司無發生任何形式的性騷擾、性虐待、體罰、 精神或肉體脅迫、口頭辱駡及威脅員工的事情?
未成年工是否有被安排從事化學品工作或安排夜 班或加班的工作?
是否有按法規規定為學生工提供工作時間、薪酬 、專業對口的工作?
工人每週的工作時間是否不超過60小時或法定工 時?
内部稽核查检表

内部稽核查检表编号:QR-21
受审核部门
业务部
接受审核人员
销售主管
过程
条款号Q/E
检查方法
检查记录
判定
产品和服务要求
Q8.2
客户对产品要求一般有哪些?
安全,稳定,可靠,高效
OK
Q8.2
如何满足客户的产品要求?
依客户要求进行设计、施工,采购
OK
Q8.2
是否有书面的评审记录?
有
OK
Q8.2
评审有异常时如何进行处理?
定期对公司一年的发展及下一年的计划进行评审,次/年
OK
Q9.3/E9.3/O4.5.5
各部门是否有提交管理评审输入资料?
有
OK
Q9.3/E9.3/O4.5.5
管理评审的输出结果是什么?有无跟进?
输出的结果由专人跟进,并于次年管理评审时进行再确认
OK
审核员
俞云伟
审核组长
余慧
2017年3月1日
共8页第2页
是否实施改进?
有实施持续改进
OK
审核员
俞云伟
审核组长
余慧
2017年12月10日
共8页第1页
内部稽核查检表编号:QR-21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接受审核人员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过程
条款号Q/E
检查方法
检查记录
判定
绩效评价
Q9.2/E9.2/O4.5.5
公司是否定期进行内部审核?
有定期进行评审
OK
Q9.2/E9.2/O4.5.5
有质理环境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符合规定要求
OK
Q7.5/E7.5/O4.4.4
内部稽核查检表

5.1
质量手册
FRS-M-001
组织建立的质量方针的内容及贯彻情况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OK
5.3
质量手册
FRS-M-001
是否有制定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如何?
OK
5.4.1
质量手册
FRS-M-001
是否对QMS进行策划,策划的结果能否满足质量目标和4.1要求。
在QMS发生变更时,是否进行了策划并实施,是否保证了体系的完整性。
是否有保存相关的质量记录?
OK
FRS-P-001文件控制程序
5.6
部门使用作业文件是否有受控,是否是最新版本?
OK
FRS-P-010生产管理作业程序
5.2
查生产现场,实际操作与作业指导文件是否相符?生产物料与BOM是否相同.
NG
FRS-P-018人力资源与工作环境管理作业程序
5.6.2
特殊岗位是否有经过培训?例如:铬铁岗位/打螺丝/拉线QC…
日期:
程序文件编号
查检章节
查检内容
审核结果
观察记录
备注
OK
NG
不适用
FRS-S-007质量目标管理规定
5.1.2.
是否有制订部门的质量目标?
OK
FRS-S-007质量目标管理规定
5.3
是否有对质量目标进行统计,未达标是否有进行原因分析?
OK
FRS-P-018纠正与预防管理作业程序
5.1/5.2
是否有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进行验证?
OK
8.2/8.2.1/8.2.2/8.4/8.5.1/8.5.2/8.5.3
核准: 编制:
查检项目
4.2.3/4.2.4/5.4.1/5.5.1/5.5.3/6.2.2/7.3.1/7.3.2/7.3.3/7.3.4/7.3.6/7.3.7/8.5.1/8.5.2/8.5.3
ISO9001内部稽核查检表

5.5.1 责任与授权 本部门人员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 5.5.3 内部沟通 是否了解单位之流程绩效、执行成效及如何达成该目标。 公司采购过程有哪些?这些过程控制的方法是否确定、适宜 且有效,能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供方供货业绩是否有记录?对供货业绩不良时是否采取措 施,以促使供方进,满足采购要求? 内稽组长:
附件二
矫正单编号
5.5.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管理者代表并对其授权? 5.6 管理评审 管理代表: 最高管理者是否按照计划进行管理评审?评审时间间隔是 否适宜? 内稽组长:
ISO9001 内部稽核查检表
被稽核单位 标准条款 管理代表 审核内容 是否依据标准要求建立公司的文件系统并得到有效维持? 4.2 文件要求 公司质量手册对标准要求有否剪裁?如有,所剪裁条款是否 有说明?说明是否充分、可信?调查核实 公司确定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哪些?这些法律法规分管部门 5.1 管理承诺 是否清楚并得到有效执行? 5.3 质量方针 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评价质 5.4 质量目标 量目标实现程度中采用了什么方式? 5.4.2 质量管理系 质量最高负责人是否有书面数据指派管理代表负责推动质量 统规划 管理系统的规划? 管理者代表是否得到最高管理者的有效授权? 5.5.2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在 QMS 中的职责和权限?并有效 履行? 是否依办法规定召开管理审查会议并保留会议数据 5.6 管理审查 检查数据是否检附会议通知单,会议程序是否依办法要求执 行,是否呈质量最高负责人核准。 检讨会议内容是否依办法要求进汇整、讨论,针对异常项有 否提出解决对策 组织内是否有充分资源提供,以符合客户要求。 内部稽核人员是否有经训练合格人员担任。 稽核日期 判 Y 定 N NA 不合格事项说明 稽核员
内部稽核审核检查表

13 汇集报告经营层高阶主管?
8.2.2 8.2.2
是否确定对体系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善 14
8.5.1 8.5.1
是否确实按照矫正措施及改善对策内容,进行改
15 善及预防措施,并定期追踪效果之持续性?
8.5.2 8.5.2
4.5.5 4.5.3 4.5.3
16 是否有制定相关教育训练计划及程序?
6.2.2
8.3 8.3
4.4.2 4.5.3 4.5.3 4.5.3
20 是否有保持客户之最新版本环保要求?
4.2
4.2 4.3.2
是否有订定物料之检测频率,包括主零件及辅助
21 材料,并依此检测频率进行送样检测?
7.6
7.6 4.5.1
受稽单位负责人:
稽核组长:
稽核员:
陪审人员:
表单编号:CQ-4-031-01A
4.4.2
10 是否提供了需要的基础设施及需要的工作环境
6.3
6.3
是否确定体系运作实施内部审核 11
8.2.2 8.2.2
内部稽核结果是依据内部稽核流程,进行矫正措
12 施作业,并可追溯相关数据?
8.2.2 8.2.2
4.4.1 4.5.5 4.5.5
审核结果描述
判定 符合 不符合 观察项 备注
稽核人员对于稽核结果及计划执行进度,是否有
变更时,是否依变更管理程序,进行变更验证,
17 并于客户承认后,正式变更使用?
7.3.7
环境管理物质所产生的不合格品发生时,是否可
追溯查出对象之批号,所使用原物料之供货商及
18 批号等?
8.3
对于不合格品之处理,是否明定处理流程,管理
19 程序?是否有横向展开到类似产品之机制?
内部品质稽核查检表(Internal-Audit-Check-List)1

受核部門﹕稽核人﹕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內部品質稽核查檢表(Internal Audit Check List)受核部門﹕稽核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确保促进组炽上下对顾客要求的认知
5.5.3
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在组炽内已建立适当的沟通流程,并对有关于品质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加以沟通?
5.6管理阶层审查
5.6.1概述
5.6.1
高阶管理阶层是否在规划的期间审查组织的品质管理系统,以确保其持绩适用性、适切性和有效性?且包括评鉴为了改善的机会和包括品质政策和品质目标在内的品质管理系统变更的需求?
6.2.2能力、认知及训练
6.2.2
继织是否:
a)决定执行会影响产品品质工作人员必要的能力;
b)提供训练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c)评估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确保组织的人员认知他们活动的关联及重要性和他们如何对于品质目标的达成有所贡献;
e)维持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4)
c)提供一个为了建立和审查品质目标之架构;
d)在组炽内已被沟通和了解;和
e)审查其持续适用性。
5.4规划
5.4.1品质目标
5.4.1
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在组织内相关功能部门及阶层已建立,包含那些必须符合产品要求(见7.1a)之品质目标?
5.4.1
品质目标是否可量测并与品质政策一致?
5.4.2
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
a)品质管理系统的范围,包含任何删除范围的细节及调整;
b)为品质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书面程序或其参考引用;和
c)叙述品质管理系统的流程间的相互作用
4.2.3
是否已建立一书面程序,用以界足所需要的管制,包含:
a)文件发行前,核准其适切性;
b)有必要时,审查与更新,并重新核准文件:
c)确保文件变更及最新改版状况已被鉴别;
4.1
外部资源流程的管制是否已在品质管理系统内加以鉴别?
4.2文件要求
4.2.1
品质管理系统文件是否包含并管制:
a)品质政策和品质目标的书面化陈述;
b)一份品质手册:
c)本国际标准所要求的书面程序;
d)组织用以确保其流程有效的规划、作业和管制所需要的文件;
e)本国际标准要求的记录
4.2.2
组织是否已建立和维持一份品质手册。此品质手册是否包括:
a)已执行品质管理系统的规划,以符合4.1项内的要求和品质目标;和
b)当规划和执行品质管理系统而有所变更时,品质管理系统完整性仍加以维持。
5.5.1
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组织内对责任、权限已加以界定和沟通?
5.5.2
高阶管理阶层是否指定管理阶层的一员,其不受其它职责影响,其责任和权限,包括:
a)确保品质管理系统所必须的流程已建立、实施及维持;
6.3基础架构
6.3
组织是否决定、提供和维持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以达成符合产品要求。适用时,础设施包括:
a)建物、工作空间和相关的设施;
b)流程设备(硬件和软件);和
c)支持服务(例如运输或通信)
6.4
组织是否决定和管理所需要的工作环境,以达成符合产品要求
7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之规划
7.1
组织是否规划和发展为了产品实现所需的流程?且产品实现的规划是否和品质管理系统的其它流程的要求一致?(见4.1)
d)确保资源和信息的可用性,足以用来支持这些流程的作业和监督之所必需;
e)监督、量测和分析这些流程,及:
f)实施措施,以达成所规画结果和持绩性改善这些流程之所必需?
4.1
是否组炽管理鉴别品质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流程,以与本国际标准要求一致?
4.1
组织是否确保能完全管制组织选择用外部资源之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之流程?
5.6.2审查输入
5.6.2
输入到管理阶层审查逼否包括的信息,有:
a)稽核结果;
b)顾客回馈:
c)流程续效与产品符合性;
d)预防和矫正措施的状况;
e)上一次管理阶层审查的跟催措施:
f)可能影响品质管理系统的变更;和
g)为了改善的推荐。
5.6.3审查输出
5.6.3
来自管理阶层审查的输出是否包括有关于下列的任何决策和措施:
a)品质管理系统和其流程的有效性之改善;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之改善;和
c)所需求的资源。
6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6.1
组织是否决定和提供所需要的资源:
a)以实施和维持品质管理系统和持续地改善其有效性;和
b)藉由符合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
6.2人力资源
6.2.1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2.1
执行会影响产品品质工作之人员是否依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为基础,具备能力?
d)确保使用场所可取用相关版本的适用文件;
e)确保文件保持易读及容易辨识;
f)确保外来原始文件已被鉴别,和对其分发加以管制;和
g)防止失效的文件被误用,若为任何目的而保留的失效文件采取适当的鉴别。
4.2.4
是否已建立一书面程序以界定所需要的管制来鉴别、储存、保护、调阅、保存期限及处置品质记录?
4.2.4
7.2顾客有关之过程
7.1
规划产品实现时,组织是否适当地决定下列:
为了产品的品质目标和要求;
建立流程和文件的需要,和提供产品所规定的资源;
对规定产品所要求的查证、确认、监督、检验和测试活动,和产品允收准则;
提供赏现流程和最终产品符合要求之证据所必须的记录。(见4.2.4)
7.1
规划产品实现的输出是否以适用于组炽作业的方法之型式
内部稽核查检鉴别表
编号:预定稽核日期:制表者:
查检
代号
稽核查检内容
稽核对象部门
4品质管理系统
4.1一般要求
4.1
是否已建立涵盖ISO9001:2000之文书化品质管理系统?
4.1
是否组织已:
a)鉴别品质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流程及它们在组炽全盘之应用(见1.2):
b)决定这些流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决定所必须的准则及方法,以确保这些流程有效的作业与管制
记录是否维持易读、容易辨识和调阅?
4.2.4
是否已建立和维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及品质管理系统有效作业之证据?
5管理阶层责任
5.1管理阶层承诺
5.1
高阶管理阶层是否藉由下述,提供其发展和实施品质管理系统及持续地改善其
有效性之承诺的证据:
a)对组织沟通符合顾客要求和法令及规章要求之重要性;
b)建立品质政策
c)确保已建立品质目标;
d)执行管理阶层审查;和
e)确保资源的可用性。
5.2顾客为重
5.2
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顾客要求已被决定,以符合增进顾客满意之目的?(见7.2.1和8.2.1)
5.3品质政策
5.3
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品质政策:
a)适合于组炽目的;
b)包含符合要求和持绩地改善品质管理系统之有效性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