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通风设计.ppt

合集下载

工业通风

工业通风
在保证相同室内平均浓度时,哪种通风方式的通 风量较小?
(3)设计通风量的确定
• 稳定通风与非稳定通风
• 一种有害物单独散发和多种有害物同 时散发时风量的计算确定
1)当有害物性质、对人体的作用相同或相近 时,分别计算所得的风量相加作为总的通 风量;
2)当有害物性质不同时,取分别计算所得风 量中较大者作为总的通风量。
• 对有害物的一般控制方法 1、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2、通风方法 按通风的范围划分:
局部通风(控制在局部) 全面通风 按通风的动力划分: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机械通风)
• 通风除尘系统的一般构成、作用 由排风罩、净化设备、风机、风管及附件等组成
自然通风(热压作用)
聚丙烯晴纤维(德拉伦)耐温性能与涤纶相同,但耐水解性 更优,价格稍贵,各方面性能都很优良。在电站锅炉除尘 有广泛应用。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诺梅克斯、芳纶1313)耐温200℃,尺 寸稳定性好,难以燃烧,有阻燃性。抗水解性能差。在同 类材质中价格较便宜。是用作高温滤料的主要材质。
滤料
聚(苯)砜胺纤维(芳砜纶、苏砜—T) 系与诺梅克斯属同一族的高分 子聚合物,耐温性能也相同,耐水解,尺寸稳定性差。
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 粒径 粒径的测量方法
显微镜法: 定向粒径 长轴粒径 短轴粒径 筛分法:筛粉粒径 沉降法:斯托克斯粒径(在同种流体中,与粉尘
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 粒径分布
粒径的频率分布 中位径 分布函数
粒径分布函数:
d
f (dc)
lim
d dc 0
c
d (dc )
重力沉降室和惯性除尘器

作业场所通风

作业场所通风

• 自然通风:是以风压和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所形 成的一种通风方式。即是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 压与室内外空气的温差而形成的热压。这种通风 完全依靠自然形成的动力来实现生产车间内外空 气的交换,特别是当生产车间有害气体、粉尘浓 度相对较低或者温、湿度较高时,可以得到既经 济又有效的通风要求。通常用于有余热的房间, 要求进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车间工作地 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30%。当工艺 要求进风需经过滤和处理时或进风能引起雾或凝 结水时,不能采用自然通风。
(5)机械送风系统(包括与热风采暖合并的系统)的送 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放散热或同时放散热、湿和有害气体的生产厂 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上部或上下部同时全面 排风时,宜送至作业地带;②放散粉尘或密度比 空气大的气体或蒸汽,而不同时放散热的生产厂 房及辅助建筑物,当从下部地带排风时,宜送至 上部地带;③当固定工作地点靠近有害物质放散 源,且不可能安装有效的局部排风装置时,应直 接向工作地点送风。
2.3总图布詈 (1)在确定高温厂房朝向时,厂房主要进风面应与夏季盛行 风向成60度~90度角,不宜小于45度角。 (2)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 免大面积外墙和玻璃窗受西晒,南方炎热地区应以避免西 晒为主。 (3)炎热地区的建筑群布置应采用自由式或行列式,防止庭 院式布置。 (4)为保证通风空气的质量,生产管理设施的布置,应位于 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作业区内要求清洁的车 间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产生高温、有害 气体和粉尘的车间应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 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段,并应避免采用封 闭或半封闭式的布置形式。
2.2建筑形式 (1)放散大量余热的车间,应尽量采用单层、单跨建 筑。 (2)高温车间的四周,尤其是夏季盛行风向的迎风面, 应避免建披屋。 (3)在炎热地区内不放散大量余热的车间和民用建筑, 可采用穿堂风。 (4)自然通风进风口标高,夏季进风口下缘距室内地 面应采用0.3~1.2m,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冬 季进风口下缘不应低于4m,如低于4m,应采取 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 (5)自然通风的进风口,应据工艺特点采用门、洞、 平开窗或垂直转动窗、板等。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ppt)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ppt)
本规范不适用于有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 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是针对某些特殊要求、特殊作法或特殊防护 而言的,并不意味着本规范的全部内容都不适用于这些建筑物的设 计,一些通用性的条文,应参照执行。有特殊要求的设计,应执行 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
1 GB50019-2015修订背 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标 函[2011]30号文件
下达了以《工业建筑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为标 准名称,
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GB50019—2003的 修订任务。
修订情况
《工业建筑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规范》
2012. 12. 12编 制组成立暨第一次 编制工作会议在北 京召开。
2013年12月10日 通过审查
2016年2月1日实施
GBT50466-2008 6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GT 20Βιβλιοθήκη 98-2009 7水利水电工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L 490-2010 8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HT3004-2011
调查研究
1、搜集整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并对反馈意
编制单位
主编单位: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治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 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GB(ppt)
优选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 调节设计规范GB

工业通风第三章

工业通风第三章
2. 排风罩的吸气气流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 向一致。 3. 已被污染的吸入气流不允许通过人的呼吸区。设计 时要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位置和活动范围。
4. 排风罩应力求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制作安装和拆 卸维修。 5. 和工艺密切配合,使局部排风罩的配置与生产工艺协调 一致,力求不影响工艺操作。
6. 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弱干扰气流如穿堂风、送风气流等对 吸气气流的影响。
外部吸气罩
罩位于有害物源附近,依靠罩口 的抽吸作用将有害物吸入罩内。 特点:对生产操作影响小,安装 维护方便,但排风量大,控制有 害物效果相对较差。主要用于因 工艺或操作条件的限制,不能将 污染源密闭的场合。
接受式排风罩
排风罩口直接对着具有一定速 度的污染气流的运动方向。由 于污染气流的定向运动,罩口 排风量只要能将有害物排走即 可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主要用 于热工艺过程,砂轮磨削等有 害物具有定向运动的污染源的 通风。
四周无边
L v0 F (10 x2 F )vx
四周有边
L v0F 0.75(10 x2 F )vx
在控制点上达到相同的控制风速,哪种情况所需的排风量大?
工作台上的侧吸罩
假想排风罩的排风量
L (10 x2 2F )vx
实际排风罩的排风量
L
1 2
L
(5 x 2
F )vx
F 实际排气罩的罩口面积,m2
一种排风罩这三个因素的分析计算方法和这三
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本要求
掌握局部排风罩的基本形式、结构原
局 理,以及排风罩的用途

排 风 罩
掌握各种排风罩的结构参数及排风量 的计算方法
掌握排风罩吸气口气流的运动规律
§3.1 概述

通风防排烟设计PPT课件

通风防排烟设计PPT课件

04
通风防排烟系统运行维护 与管理
运行管理要点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通风防排烟系统的各 项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及
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监控系统状态
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通风防 排烟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运行数据
对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运行数据 进行记录,以便对系统性能进 行评估和优化。
管道漏风
排烟效果不佳
如发现管道漏风现象,应立即查找漏风原 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如排烟效果不佳,应检查排烟口、过滤器 等部件是否正常,如有堵塞或损坏及时清 理或更换。
05
通风防排烟系统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层建筑的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
建筑特点
该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具有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多 样的功能区域。
设备配置
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设备的配置进行调整优 化,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03
通风防排烟系统施工与验 收
施工工艺与要点
施工前准备
熟悉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准备施工 材料和机具。
02
风管制作
采用镀锌钢板或玻璃钢板材,按照设 计要求制作风管,确保风管的尺寸、 形状、连接方式等符合规范。
03
防噪减振
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设备,并 采取有效的减振降噪措施,以减
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02
管线布置
合理规划通风管道和排烟管道的 走向,确保气流顺畅且不影响车
库的正常使用。
04
节能环保
采用节能型通风设备和环保材料 ,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三
运营挑战
该工业厂房内设备密集,生 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气和有 害气体。

工业厂房通风设计

工业厂房通风设计
分析建筑方案,了解防火分区 确定防排烟对象场所 划分防烟分区,计算防烟区面积 研究确定防排烟通风方式,计算供风量 自然排烟时要校核有效排烟窗孔面积 抽出式机械通风排烟时,计算排烟通风量,设计布置排烟通风 管道及排烟口,计算通风阻力及阻力平衡,选择排烟通风机电机, 绘制排烟通风管道系统图
a
34
5.1.1分区 防火分区 防烟分区
层高<6m,防烟分区建筑面积 ≤500m2
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a
35
挡烟垂壁
a
36
a
37
5.1.2压入式机械通风防烟
a
38
5.1.3疏导排烟 自然排烟 抽出式机械通风排烟
a
39
走廊的机械排烟系统
a
40
中庭的机械排烟系统
a
41
5.2防排烟通风设计主要步骤
0 0 .75 10 x 2 F
x
F
a
11
3.2集气罩需风量计算
热源上部吸风罩 :
高悬罩 Qr Lz F , m 3 / s
Lz 罩口断面上热射流量, m 3 / s F 罩口的扩大面积, m 2
扩大面积上的空气吸入 速度, m / s 低悬罩 Qr L0 F
教材 P152
a
8
3.2集气罩需风量计算
密闭罩 : 教材 P 151
Q mb Q mb 1 Q mb 2
按截面风速计算
Q mb 3600
A 密闭罩截面积,
m2
A,m3 /h
垂直密闭罩面的平均风
速,
一般取 0 .25 0 .5 m / s
按换气次数计算 V 密闭罩容积,
Q mb 60 nV , m 3 / h m3

图说通风系统116页

图说通风系统116页

三、室内送排风口
a)风管侧送风口
无法调节送风的流量和方向
b)插板式送、吸风口
不能改变和控制气流方向
三、室内送排风口
百叶式送风口 不仅可以调节控制气流速度,还可以调整气流的角度
三、室内送排风口
在工业厂房中,往往需要向某些工作地点 供应大量的空气,从较高的上部风道向上作区 送风,为了避免工作地点有“吹风”的感觉, 要求在送风口附近的风速迅速降低,能满足这 种要求的大型室内送风口,通常叫做空气分布 器。
自然通风影响因素
6)绿化的导风作用
有效利用自然通风的建筑措施
管 道 式
天窗的做法
纵向下沉式天窗
横向下沉式天窗
天井式天窗

置换通风
置换通风就是一种以自然通风为原理的较 先进的通风换气方式。置换通风是基于空气的 密度差而形成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的原理 实现通风换气,其送风分布器通常都是靠近地 板,送风口面积较大,因此出风速度较低,送 风的动量很低以至对室内主导气流无任何实际 的影响。
四种形式叶轮
后向型-直线
前向曲线叶型: 轻型构造 低速, 大容积 低压
翼型: 高压 高效率 重型构造
两种典型的风机叶轮
2) 轴流风机 轴流风机的构造如图所示。叶轮由轮毅和铆在其 上的叶片组成,叶片与轮毅平面安 装成—定的角度。 叶片的型式有机翼型扭曲叶片或直叶片;等 厚板型 扭曲叶片或直叶片等。 占地面积小、便于维修、风压较低、风量较大, 多用于阻力较小的大风量系统。 轴 流 风 机 构 造 示 意 图
1、常见的通风系统类型
1) . 2) . 全面通风 局部通风
1.
全面通风
原理: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其基本原理是,用清洁空气稀释(冲淡)室内 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同时不断地把污染空 气排至室外,保证室内空气环境达到卫生标 准。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风量计算
根据工业厂房的换气次数或污染物浓 度稀释要求,计算所需的总风量。
风压计算
根据管道长度、弯头数量、送风口阻 力等因素,计算通风系统的总风压。
设备选型
根据风量和风压的计算结果,选择合 适的通风设备,如风机、空气处理机 组等。
管道水力计算
根据管道走向、管径、送风口阻力等 因素,进行管道水力计算,确保通风 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探讨
问题诊断
01
针对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
问题根源。
解决方案探讨
02
根据问题诊断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探讨和评估

经验总结
03
对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
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05
通风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 方向
性能评价指标及方法介绍

通风设备类型与选择
空气加热器
分为电加热器和热水加热器, 根据加热量和加热方式选择。
空气过滤器
分为粗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 ,根据过滤精度和空气洁净度 要求选择。
通风机
根据气流方向可分为离心式、 轴流式;根据压力高低可分为 低压、中压和高压。
空气冷却器
分为表面式冷却器和喷淋式冷 却器,根据冷却量和冷却方式 选择。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2024-01-05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工业通风基本原理 • 通风系统设计方法 •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 通风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方向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工业通风概述
工业通风定义
工业通风是应用空气流动的原理 ,采用各种通风设备,有效地控 制工作场所内的空气环境,以满 足生产工艺和人体健康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厂房自然通风设计
厂房全面通风需风量计算 确定窗孔的位置 计算排风窗孔的面积
3.2集气罩需风量计算
密闭罩: 教材P151 Qmb Qmb1 Qmb2
按截面风速计算Qmb 3600A, m3 / h
A 密闭罩截面积,m2
垂直密闭罩面的平均风速,
一般取0.25 0.5m / s 按换气次数计算Qmb 60nV , m3 / h V 密闭罩容积,m3 n 换气次数,当V 20m3时n 7
第五章 工业通风设计
1.工业通风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1.1工业通风设计的要求 将足够的新鲜空气有效地送到工作场所,保证生产和良 好的劳动条件 通风系统简单,风流稳定,易于管理,具有抗灾能力 发生事故时,风流易于控制,人员便于撤出 有符合规定的作业环境及安全监测系统或检测措施 通风系统的基建投资省,营运费用低、综合经济效益好
tP 排风温度,C t j 送风温度,C
W Qki dP d0 W 室内余湿量,m 3 / min dP 排风含湿量 d0 送风含湿量 Qki nVf n 房间换气次数,次/ h Vf 房间体积,m3
通风换气次数
住宅 1次/小时 厨房(中餐) 40-50次/小时 卫生间 7-10次/小时 开水间 6-10次/小时 吸烟室 10次/小时 洗衣间 10-15次/小时 烫衣间 6次/小时 浴室(无窗) 7-10次/小时 配电室 3-4次/小时 电梯机房 8-15次/小时 蓄电池室 10-15次/小时 制冷空调机房 4-6次/小时 变电室 5-8次/小时 地下停车库 5-6次/小时 职工餐厅 27-55次/小时 锅炉房 10-15次/小时
3.工业通风需风量计算
3.1厂房全面通风风量计算
Qki

KxD C
D 室内有害物散发量,m3 / min
Kx 安全系数,一般通风房间取3 10; 生产车间全面通风 6
C 有害物安全允许浓度
Qki

max
K x Di Ci

Qki

Dr c(tP t j )
Dr 室内余热量,m3 / min c 空气质量比热, 1.01KJ / Kg.C
金属管14m/s左右,非金属管≤15m/s,建筑风道12m/s左

5.3.3压入式防烟通风设计相关问题
楼梯间内加压送风口均匀分布
设缷压阀防楼梯间内压力过高
超高层建筑楼梯井分区
压入式通风道不设防火阀
3
2
5.4抽出式机械通风排烟设计
5.4.1抽出式机械通风排烟系统 集中式 分散式 分区集中式 5.4.2机械通风排烟通风量的确定
4.1一般步骤
4.1.1计算用风地点需风量 4.1.2确定通风系统
4.1.3绘制通风系统图 4.1.4计算各管段需风量,选择管速
4.1.5确定各管段断面尺寸,计算摩擦阻力、局部阻力
4.1.6计算系统通风阻力
各并联管路间允许计算误差:
除尘系统不大于10%
一般通风系统不大于10%
若超过规定,则调整支管管径、增大风量、阀门调节
3.2集气罩需风量计算
通风柜:
Qg L1 60g Sg Kg,m3 / min
L1 柜内有害气体散发量,m3 / min
g 工作孔上的吸入速度,一般0.25 0.75m / s
Sg 工作孔及不严密缝隙面积,m2 Kg 富裕系数,取1.2 1.3 教材P151
3.2集气罩需风量计算
4.2设计举例
4.3注意事项
4.3.1管道敷设 通风除尘管道应垂直或倾斜敷设 分支管与水平或倾斜主干管连接时,应从上面或侧面接入 除尘管道一般明设 通风管直径不宜太小 支管除尘器及通风机出入口上设置测孔 潮湿空气输送管道要保温
4.3.2通风除尘系统的防爆措施 不产生火花的金属制造机壳叶轮 通风设备管道接地 防可燃物积聚 选择防爆通风机 排风口
0

10x2 0.75

F
x
F
3.2集气罩需风量计算
热源上部吸风罩:
高悬罩Qr Lz F,m3 / s
Lz 罩口断面上热射流量,m3 / s F 罩口的扩大面积,m2
扩大面积上的空气吸入速度,m / s 低悬罩Qr L0 F
教材P152
4.抽出式管道通风系统设计
挡烟垂壁
5.1.2压入式机械通风防烟
5.1.3疏导排烟 自然排烟 抽出式机械通风排烟
走廊的机械排烟系统
中庭的机械排烟系统
5.2防排烟通风设计主要步骤
分析建筑方案,了解防火分区 确定防排烟对象场所 划分防烟分区,计算防烟区面积 研究确定防排烟通风方式,计算供风量 自然排烟时要校核有效排烟窗孔面积 抽出式机械通风排烟时,计算排烟通风量,设计布置排烟通风 管道及排烟口,计算通风阻力及阻力平衡,选择排烟通风机电机, 绘制排烟通风管道系统图
4.3.3风道的保温和防腐 风管保温
5.防排烟通风设计
5.1控制火灾烟气流动的主要措施




防烟 楼梯 间前

防烟
楼梯



各部分用防火墙或防烟墙隔开,采取防火排烟措施,疏散 过程得到安全保护
5.1.1分区 防火分区 防烟分区
层高<6m,防烟分区建筑面积 ≤500m2 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1.2工业通风设计的步骤
计算用风地点需风量 确定通风系统 确定风道形状、尺寸 计算通风阻力 计算通风系统总风量 选择通风机和配套电机 绘制通风系统图
2.地面建筑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是通风动力、通风网路、通风设施、污浊气体处理设 备等组成
2.1根据进、回风道数量及通风机排风量分 集中式、分散式、分区集中式 2.2根据建筑物空间气流组织方式分 上进风上回风、上进风下回风、下进风上回风、侧进风上下回 风、侧进风侧回风
防烟分区 中庭 车库
5.4.3机械通风排烟风道及排烟口的设置原则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壁上 排烟口平时关闭,当火灾发生时仅打开失火层排烟口 排烟口上应设有风量调节装置 排烟风机可采用普通钢制离心风机或排烟轴流风机 机械排烟系统宜单独设置 风管、风口、阀门、通风机等必须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
外部吸风罩: 教材P151、P54 55
四周无边Qwb

(10x2

F )x,m3
/ s,0 x
10x2 F F
0 吸气口平均速度,m / s
x 控制速度,m / s
x 控制点至吸气口的距离,m
F 吸气口面积,m2
四周有边Qwb 0.75(10x2 F )x
5.3压入式机械通风防烟设计
5.3.1压入式防烟通风量计算
风速法 Qs K yS
K y 1.11.25
0.7 2.2m / s
压差法
Qs

K ySl
2p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0.7
n 0.5 1
5.3.2压入式防烟通风风压和风速的要求
防烟楼梯间40~50Pa,前室、封闭避难层25~30Pa
0.225
D1

D1

h1 h1

Q1

Q1
h1 h1
0.5
4.1.7选择通风机和电机
通风机风量Q KlQ fj 通风机风压H s K ph Kl 风量附加安全系数1,1.15 K p 风压附加安全系数1,.11.2
确定通风机类型 确定通风机型号 参数换算 高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