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合集下载

Buck变换器建模和仿真

Buck变换器建模和仿真

Buck 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一)Buck 变换器的性能指标带有反馈控制回路Buck 变换器的电路图如图(1-1)所示,我们假定其工作在CCM 方式。

其基本电路参数为: 输入电压g V =2030V 输出电压V =12V 输出纹波125mV (1%)电压跌落250mV (最大,2003out I mA A =) 开关频率s f =100kHz 最大输出电流4A输入电流最大纹波0.4A(峰峰值)图(1-1)带有反馈控制回路的直流斩波电路(二)Buck 变换器参数的选择 1. 滤波电感0L 的选择 由diu Ldt=得 6.max 0.max ()(3012)410180H 0.14in out on out V V T dt L u di I μδ--⨯-⨯⨯====⨯⨯这里我们取0L 为180H μ 最大负载时的峰值电流为.max .max 40.054 4.22peak out out I I I A δ=+=+⨯=2. 滤波电容0C 的选择 由dui cdt=得 其向量形式为I j cU ω=I jcUω=所以需要穿越频率的带宽为2outc out outI f C V π∆=∆如果假定穿越频率为10kHz250892.8out c out V mZ m I ∆===Ω∆ 原则上为了留有设计裕量,电阻的阻抗按13计算阻抗选取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在Rubycon 公司的ZL 系列,16V 中选取以下规格:C=330F μ,760C rms I mA =@105A C =︒ ,72ESR low R m =Ω@20A T C =︒ ,220ESR low R m =Ω@10A T C =-︒电容ESR 的阻抗应小于输出电容在穿越频率处的阻抗11482 6.2810330c out m f C k π==Ω⨯⨯86c Z m ≤==Ω设计余量不足,我们重新选ZL 系列中C=1000F μ,同样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满足条件。

基于PSIM软件的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PSIM软件的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7 0
息技 术与信 息化 ,2 0 1 5 ( 8 ) .
[ 4 ] 张晟涛 ,张文婧 .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 网络技 术中的应 用研 究
搜索空间,评估公式可 以表示为 f 木 ( n ) : g 水 ( n ) + h 木 ( n ) ,在 这个公式中, h 水 ( n ) 指的是节点 g 与节点 n 2 _ 问的最短路径 g 冰 ( n ) 则表示节 点 n与节点 S 之间的最短路径 。与传 统的
计算方法相 比,人工智能 问题求解技术能够提高资源 的有 程安排 、邮件收发等 ,服务质量较高 。自主性 以及学 习性 效利用率 以及 管理效率,避免浪费大量的网络资源 ,该技 也是该技术具有的优势特征 ,它可 以促使计算机 自动完成 术具有重要 的推广意义 。 用户提 出的任 务,使 网络技术与计算机 技术 的发展得到有 5结语 人 工智能技术具备较为广 阔的应用前景,在计算机技 效推动 。 4 . 3在 网络系统管理与评价中的应用 术 中,人工智能可 以极大的提升系统运行 的实际效率,提 第一是专家知识库技术。在 专家 系统中,专家知识库 高管理的质量 与安全性 。当前应用较为广泛 的人工智能技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会直接影响到系统 的运行 术包括数据挖掘技术 、人工智能 问题求解技术 、人工免疫 情况 。当前专家知识库中的内容有两部分,一是通过 间接 技术 、智能防火墙技术等 ,工作人员应 当视实 际情况进行 或者直接方式获得的专 门知识,这些专 门知识多为经验积 择取 , 使计算机系统的智能化、人性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 累;二 是基础性的原理理论 。专家知识库技术 能够对 当前 获得 的网络系统管理 以及评价方面 的经验 内容予 以编码处 【 参考文 献 】 1 】 魏传 林 . 人 工智能在计 算机 网 络技 术 中的应 用探 讨 [ J ] . 电 理,并建立起相应 的数据库 。 这样在进行网络管理决策时, [ 脑 知 识 与 技 术 , 2 0 1 5 ( 2 9 ) . 系统就可 以得 到专家经验的有效支持 ,继而高质量的完成 2 】茆呜 . 人 工智能在 计算机 网络技 术 中的应用研究 [ J ] . 电子 问题评价、同种管理 、相似管理等 工作 。当前,专家知识 [ 技 术与软件工程,2 0 1 6 ( 9 ) . 库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 3 ] 王彦娴 .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 网络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 J ] . 信 第二是人 工智能问题求解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 [ 算法 ,其构成包括在状态 图前提下实现 的搜索技术、在结 构化知识表示前提下形成 的求解技术、在谓词逻辑前提下 形成的推理技术。人工智能 问题技 术可 以在有限 的步骤 内 将 问题解决,其搜索技术既可 以实现对博弈 的搜索 ,也可 以实现对问题 空间以及转 台空间的搜索, 对于同一个 问题 , 系统通常可 以采取多种技术展开搜 索,此 时为 了使搜索效 率达到最大化,就 需要选择最为优质、最为适宜 的搜索技 术 。评价搜索 技术质量 的标准有两个,分 别是最优解 以及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Buck-Boost变换器是一种可以在同一电路内同时实现升压和降压的变换器。

这种变换器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主要用于对电压进行放大和缩小,以达到正确的电压水平。

它总是能够将输入电压提高到所需的输出电压。

在本文中,将介绍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其功能仿真工作。

Buck-Boost变换器的主要部件包括电感器,可变阻器,开关,振荡器和控制器。

电感器的设计是为了提供电流,形成负反馈环。

可变阻器的设计可以改变电路的过载,从而实现电流的调整。

开关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升压和降压,允许电感器和可变阻器之间的能量交换。

振荡器的设计是为了控制电路内部的电流,以保证开关的实时响应。

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的转换,从而达到预期的电压水平。

为了对Buck-Boost变换器进行仿真,先进行输入,输出和负载之间的建模。

输入模型包括输入电压和要求的输出电压,其中输入电压可以在建模中任意调整。

负载建模通常是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组合。

输出模型则定义了电路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水平。

接下来,可以对电感器和可变阻器进行建模。

由于电感器是一个电流源,故其建模需要考虑电流大小和电压偏移。

可变阻器建模则需要考虑其阻值和电压偏移。

最后,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探究Buck-Boost变换器的性能。

可以仿真该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以及电流,从而分析改变输入电压对系统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分析负载的影响,比如负载变大时电路的输出能力会怎样受到影响。

这些仿真结果都能为设计者提供宝贵的启发,为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奠定基础。

Buck-Boost变化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路,可以改变输入电压并生成预期的输出电压水平。

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仿真过程,为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将会探究更多的变换器类型,继续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功效。

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1 概述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其中,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叫斩波电路,它包括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共六种基本斩波电路。

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同时具有Buck斩波电路和Boost斩波电路的特点,能对直流电直接进行降压或者升压变换,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RVDRVDRVD 2 主电路拓扑和控制方式2.1 Buck/Boost 主电路的构成Buck/Boost 变换器的主电路与Buck 或Boost 变换器所用元器件相同,也由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电容等构成,如图1所示。

与Buck 和Boost 不同的是电感L 在中间,不在输出端也不在输入端,且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开关管也采用PWM 控制方式。

Buck/Boost 变换器也由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电流不断续,即电流连续,当电路中电感值足够大时,就能使得电路工作在电流连续的状态下。

因此为了分析方便,现假设电感足够大,则在一个周期内电流连续。

图2-1 Buck/Boost 主电路结构图电流连续时有两个开关模态,即V 导通时的模态1,等效电路见图2(a );V 关断时的模态2,等效电路见图2(b )。

(a )V 导通(b )V 关断,VD 续流图2-2 Buck/Boost 不同模态等效电路ttttt2.2 电感电流连续时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的工作主要波形见图2-3。

图2-3电感电流连续时的主要波形为了方便分析,假设电感、电容的值足够大,并且忽略电感的寄生电容。

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Buck/Boost 变换器有V 导通和V 关断两种工作模态。

BUCK-BOOST仿真分析

BUCK-BOOST仿真分析

BUCK-BOOST转换器仿真分析摘要:本课题利用电感电压平均近似和电容电流平均近似的方法,建立连续模式(CCM)下电压控制型BUCK/BOOST结构DC/DC转换器的线性模型,实现非线性向线性模型的转化,得到由控制到输出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工具对不同补偿网路的频域特性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BUCK/BOOST ;DC/DC转换器;MA TLAB仿真;频域特性BUCK-BOOST CONVERTER SIMULA TION ANAL YSISAbstract: This project uses the inductor voltage and capacitor current average approximate average approximation method, build a continuous mode (CCM), under voltage-controlled BUCK / BOOST structure DC / DC converter linear model, to achieve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to the linear model obtained from the control to output transfer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use of Matlab tools for different networks frequency domain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imulation results.Keywords: BUCK / BOOST; DC / DC converter; MA TLAB simulation; frequency domain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标识:B 文章编号:0 引言开关电源转换器是现代电路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

(完整word版)buck-boost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完整word版)buck-boost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题目:Vg 1.5VQ135m Ω100uH100uFR5ΩV D0.5V图1 buck-boost 变换器电路图一、开关模型的建模与仿真图2 buck-boost 变换器的开关模型占空比由0.806变化到0.7的电感电流波形占空比由0.806变化到0.7的电容电压波形图3 buck-boost 变换器的开关模型的仿真二、 大信号模型与仿真1、 开关导通时:Vg 1.5VR on35m ΩV-图4 开关导通时的工作状态此时,电感电压和电容电流方程:(t)v (t)v (t)(t)(t)(t)(t)L g on c di L i R dt dv v i C dt R ⎧==-⎪⎪⎨⎪==-⎪⎩2、 开关断开时:100uH100uFVi c+-0.5Vi图5 开关断开时的工作状态此时,电感电压和电容电流方程:(t)v (t)(t)(t)(t)(t)(t)L D c di L V v dt dv v i C i dt R ⎧==--⎪⎪⎨⎪==-⎪⎩3、平均方程电源电压、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变化的不大均为低频信号,则(t)(t)g g v v = ;(t)(t)i i =;v(t)v(t)=又因为:(t)v (t)L d i L dt= (t)(t)c d v i Cdt= 则有,电感电压平均方程:()()'v (t)d(t)v (t)(t)+d (t)(t)L g on D i R V v =---电容电流平均方程:''(t)(t)(t)(t)d(t)()d (t)((t))=d (t)(t)c v v v i i i R R R=-+--+ 输入电流平均方程:g (t)d(t)(t)i i =4、大信号模型:()()''g (t)d(t)v (t)(t)+d (t)(t)d (t)(t)=d (t)(t)(t)d(t)(t)g on D d i L i R V v dt v v C i dt R i i ⎧=---⎪⎪⎪-+⎨⎪⎪=⎪⎩由方程可得到三个等效电路:-+-+-+g (t)i v (t)g (t)v D (t)i 'D (t)i d (t)v Cdt(t)d i Ldt'(0.5D )VonDR '(t)D v v (t)g D 图6 buck-boost 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的等效电路大信号模型的仿真电路:图7 大信号模型仿真电路图大信号模型的仿真波形:占空比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电容电压随占空比变化的波形图8 大信号模型仿真波形图三、 小信号模型假设,gv (t)=V +v (t)d(t)=D+d(t)(t)=(t)v(t)=V+v(t)(t)=(t)g g g g g i I i i I i ΛΛΛΛΛ⎧⎪⎪⎪⎪⎨+⎪⎪⎪⎪+⎩ 且各变量的扰动值远小于其稳态值。

Buck-boost变换器建模及仿真

Buck-boost变换器建模及仿真

Buck-boost变换器建模及仿真Buck-boost 变换器建模及仿真1、Buck-boost 变换器平均开关模型利用平均开关网络法推导buck —boost 变换器的平均开关模型,Buck-boost 变换器电路图如图1所示,这里开关管的导通电阻为,二极管的前向导通压降为0.8v 。

gV )(t v图1 Buck-boost 变换器电路图中,虚线框内为开关网络,它是一个二端口网络,共有、、和四个变量,选定其中两个变量作为输入变量,则余下两个变量可以由输入变量表示出来。

在此,我们选择和作为输入变量。

接下来我们要求出这四个变量的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首先根据图1画出它们在一个周期内的波形图,如图2所示。

)(1t v s dT sT (1i sdT s)(1t i )(2t i )(1t v on R )(2t v )(1t i )(2t v图2 开关网络电压电流的曲线图根据图2,写出)(1t i 、)(2t i 、)(1t v 、)(2t v 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1)(2)(3)(4)由式(3)与(4)得(5)将公式(1)与(5)代入(3)中得(6)将公式(6)中两边的)(1t v 合并得到下面式子:(7)由(1)与(2)得(8)])([)()(')()()(211D T T on T V t v t d t d t i t d R t v s s s +><+><=><= ><)()()(')(12(2vD(2t i ss s T T t i t d t i ><=><)()()(1s s T T t i t d t i ><=><)()(')(2))()((')()()(11s s s T C D g on T T t V V V t d R t i t d t v ><-++><=>s +><+><+>=<><由式(7)(8)可以得到开关网络的平均开关模型,如图3所示:图3 平均开关模型把图1中的开关网络用图3所示的平均开关模型代替可得到图4所示的Buck-boost 变换器的开关模型电路。

DCDC Buck Boost变换器设计与仿真工具

DCDC Buck Boost变换器设计与仿真工具

DCDC Buck Boost变换器设计与仿真工具DCDC Buck Boost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源装置,可以通过调整输入电压来实现输出电压的升降。

其设计和仿真是电力电子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DCDC Buck Boost变换器的设计,并提供一些常用的仿真工具。

一、设计要点在进行DCDC Buck Boost变换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输入输出电压范围:根据具体应用需求确定输入输出电压范围。

2. 输入输出电流:根据负载需求和电源供应能力,确定输入输出电流。

3. 效率和稳定性:设计时要考虑提高效率和保持稳定性的方法,如合适的开关频率选择和控制策略。

4. 尺寸和散热: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功率需求,确定合适的尺寸和散热方案。

二、设计流程DCDC Buck Boost变换器的设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和电流要求。

2. 选择合适的开关器件:根据电流和功率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关管、二极管和电感器件。

3. 设计输出滤波电容:根据电流纹波和稳定性要求,确定输出滤波电容。

4. 选择控制策略:可选择常规控制、脉宽调制(PWM)控制或者其他一些先进的控制策略。

5. 进行电路图设计:使用相应的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图设计。

6. 进行仿真:将设计好的电路图导入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7. 优化设计:根据仿真结果进行设计修改和参数优化。

8. PCB设计与制造:根据最终设计结果进行PCB板的设计和制造。

9. 组件选择和电路组装:根据设计规格书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进行电路组装。

三、仿真工具在DCDC Buck Boost变换器的设计过程中,使用合适的仿真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电路,提高设计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仿真工具:1. LTspice:LTspice是一款功能强大且免费的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对DCDC Buck Boost变换器进行电路仿真,并进行性能评估和参数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其中,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叫斩波电路,它包括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共六种基本斩波电路。

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同时具有Buck斩波电路和Boost斩波电路的特点,能对直流电直接进行降压或者升压变换,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RVDRVDRVD 2 主电路拓扑和控制方式2.1 Buck/Boost 主电路的构成Buck/Boost 变换器的主电路与Buck 或Boost 变换器所用元器件相同,也由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电容等构成,如图1所示。

与Buck 和Boost 不同的是电感L 在中间,不在输出端也不在输入端,且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开关管也采用PWM 控制方式。

Buck/Boost 变换器也由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电流不断续,即电流连续,当电路中电感值足够大时,就能使得电路工作在电流连续的状态下。

因此为了分析方便,现假设电感足够大,则在一个周期内电流连续。

图2-1 Buck/Boost 主电路结构图电流连续时有两个开关模态,即V 导通时的模态1,等效电路见图2(a );V 关断时的模态2,等效电路见图2(b )。

(a )V 导通(b )V 关断,VD 续流图2-2 Buck/Boost 不同模态等效电路ttttt2.2 电感电流连续时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的工作主要波形见图2-3。

图2-3电感电流连续时的主要波形为了方便分析,假设电感、电容的值足够大,并且忽略电感的寄生电容。

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Buck/Boost 变换器有V 导通和V 关断两种工作模态。

在模态1[0~t on ]:t=0时,V 导通,电源电压E 加在电感L 上,电感电流线性增长,二极管VD 截止,负载电流有电容C 提供:E dt di L = R U I o o =o o I dtdU C =t=t on 时,电感电流增大到最大值i Lmax ,V 关断。

在V 导通期间电感电流增加量Δi L 为TLE i L α=∆ 在模态2[t on ~T]:t=t on 时,V 关断,VD 续流,电感L 储存的能量转换为负载功率并给电容C 充电 ,i L 在输出电压U o 的作用下下降:o L U dt diL = RU dt dU C I dt dU C i oo o o L +=+= t=T 时,i L 减小到最小值i Lmin ,在t on ~T 期间i L 的减小量为Δi L 为T LUt L U i o off o L )1(α-==∆此后,V 又导通,转入下一个工作周期。

由此可见,Buck/Boost 变换器的能量转换有两个过程:第一个是V 开通L 储存能量的过程,第二个是电感能量向负载和电容C 转移的过程。

稳态工作时,V 导通期间i L 增长量应等于V 关断期间i L 的减少量,或一个工作周期内作用在电感L 上电压的伏秒面积为零,有αα-=1E U o (2-1)由式(2-1)知,若α=0.5,则U o =E ;若α<0.5,则U o <E ;若α>0.5,则U o >E 。

若不计变压器损耗,则输入电流平均值I i 和输出电流的平均值I o 之比为αα-1o i =I I (2-2) 开关管V 截止时,加于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电压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和,这也是二极管VD 截止时所承受的电压ααoo ce -1U EU E U U VD ==+== (2-3)由图3可见,电感电流平均值I L 等于V 和VD 导通期间流过的电流平均值I V 和I VD 之和,即VD V L L L I I I +=+=2ii min maxαf i i i min max L EL L L =-=∆电感电流最大值i Lmax 和最小值i Lmin 分别为αf 2i 21i max L EI I L L L L +=∆+= (2-4)αf2i 21i min L EI I L L L L -=∆-= (2-5)负载电流I o 等于流过二极管VD 电流的平均值I VD ,即在t=t on ~T 期间,电感电流的平均值为)(α-==1oo L I R U I (2-6)αL I I =i (2-7) 开关管V 和二极管VD 电流的最大值i Vmax 、i VDmax 等于电感电流的最大值i Lmax)(αα-+-=∆+===1f21i 21i i i o o max max max L U I I LL L VD V (2-8) 因为电容很大,因此输出电压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变化较小,则输出电压脉动量可用V 导通期间电容C 放电量Q C =I o αT 计算,因Q C =C·ΔU o ,故f o o C I U α=∆ (2-9)3 主电路参数的计算本电路要求输入电压为40V ,输出电压为50V ,输出功率P 为400W ,输入纹波电流为输入电流平均值的2.5%,输出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平均值的2.5%,开关频率为100kHZ 。

占空比:由式(2-1)可得占空比ooU E U +=α,则α为0.556。

输出电流(二极管电流)的平均值:因为电容足够大,忽略电容电流,则oo U PI I VD ===8A 。

由式(2-2)可得,输入电流(电感电流)的平均值I i =10.02A 。

电感:根据纹波电流为输入电流平均值的2.5%,可得在开关管导通期间电感电流的增量为Δi L =0.502A ,因此电感值LTE L i ∆=α=0.443mH 。

电容:根据输出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平均值的2.5%,可得在开关管导通期间电容电压的增量为ΔU o =2.5V ,则由式(2-9)可得电容值fo o U I C ∆=α=17.8uF 。

开关管的选择:流过开关管的电流最大值)(αα-+-=1f21i o o max L UI V =18.27A ,开关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50V ,平均值为31.85V ,考虑一定的裕量,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63.7V 。

二极管的选择: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电流和最大反向电压与开关管的相同,分别为18.27A 和63.7V 。

x 10-3vsuRpowerguiContinuousivdis1is i +-iR3i +-iR V v+-R Pulse LIGBTg C E DiodeC A i+-4 MATLAB 仿真用MATLAB 软件搭建如下仿真图,按第3章计算的参数对相关的元器件进行设定并进行仿真。

图4-1 Buck/Boost 仿真接线图以下为仿真结果:图4-2 输出电流仿真图(整体)图4-2为仿真电路输出电流的波形,可见在仿真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数值稳定在7A~8A 之间,为了看的更加清晰,将其进行局部放大,如图4-3为输出电流的局部放大仿真图,由可见其值基本稳定在7.35A 。

x 10-3x 10-3 图4-3 输出电流仿真图(局部放大)图4-4 输出电压仿真图(整体)图4-4为仿真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在仿真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数值稳定在40V~50V 之间,为了看的更加清晰,将其进行局部放大,如图4-5为输出电压的局部放大仿真图,由可见其值基本稳定在47.9V 。

图4-5 输出电压仿真图(局部放大)图4-6 电感电流仿真图(整体)图4-6为仿真电路电感电流的波形,在仿真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数值稳定在10A~12A 之间,为了看的更加清晰,将其进行局部放大,如图4-7为电感电流的局部放大仿真图,由可见其值基本稳定在11.45A 。

经过MATLAB仿真得出的输出电流平均值为7.35A,输出电压平均值为47.9V,电感电平均值为11.45A,虽与计算值8A、50V有一定偏差,ΔUo<2.5V,ΔIo略大于0.502A,但纹波电流和纹波电压都小于2.5%,可见仿真结果与设计要求基本符合。

5 结论本文给出了Buck/Boost直流变换器的主电路的结构图、在电感电流连续时的主要波形,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按照要求计算出了主电路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再利用MATLAB搭建仿真线路图进行仿真,得出仿真波形,从仿真出的波形图与计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误差值在规定范围内,可见此设计时比较成功的。

心得体会通过这一周对Buck/Boost变换器的课程设计,加深了我对Buck/Boost直流斩波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也丰富了我对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认识,让我知道除了Buck斩波电路、Boost 斩波电路之外,还有其他功能强大且应用广泛的斩波电路。

除此之外,通过使用MATLAB 软件进行仿真,让我了解了MATLAB这款软件了工作环境、工作面板,一定程度上了解了MATLAB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为日后对此软件的使用打下了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且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一定要学好它。

参考文献[1]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严仰光.双向直流变换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廖冬初,聂汉平.电力电子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4]陈怀琛,吴大正,高西全.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黄俊,秦祖荫.电力电子自关断器件及电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