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Buck变换器建模和仿真

Buck 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一)Buck 变换器的性能指标带有反馈控制回路Buck 变换器的电路图如图(1-1)所示,我们假定其工作在CCM 方式。
其基本电路参数为: 输入电压g V =2030V 输出电压V =12V 输出纹波125mV (1%)电压跌落250mV (最大,2003out I mA A =) 开关频率s f =100kHz 最大输出电流4A输入电流最大纹波0.4A(峰峰值)图(1-1)带有反馈控制回路的直流斩波电路(二)Buck 变换器参数的选择 1. 滤波电感0L 的选择 由diu Ldt=得 6.max 0.max ()(3012)410180H 0.14in out on out V V T dt L u di I μδ--⨯-⨯⨯====⨯⨯这里我们取0L 为180H μ 最大负载时的峰值电流为.max .max 40.054 4.22peak out out I I I A δ=+=+⨯=2. 滤波电容0C 的选择 由dui cdt=得 其向量形式为I j cU ω=I jcUω=所以需要穿越频率的带宽为2outc out outI f C V π∆=∆如果假定穿越频率为10kHz250892.8out c out V mZ m I ∆===Ω∆ 原则上为了留有设计裕量,电阻的阻抗按13计算阻抗选取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在Rubycon 公司的ZL 系列,16V 中选取以下规格:C=330F μ,760C rms I mA =@105A C =︒ ,72ESR low R m =Ω@20A T C =︒ ,220ESR low R m =Ω@10A T C =-︒电容ESR 的阻抗应小于输出电容在穿越频率处的阻抗11482 6.2810330c out m f C k π==Ω⨯⨯86c Z m ≤==Ω设计余量不足,我们重新选ZL 系列中C=1000F μ,同样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满足条件。
DCDC Buck变换器CCM设计与仿真优化工具

DCDC Buck变换器CCM设计与仿真优化工具在电力转换领域,降压型DC-DC变换器广泛用于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以满足各种电子设备对不同电压级别的要求。
而传统的控制器设计及模拟仿真通常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DC-DC Buck变换器的CCM(Continous Conduction Mode,连续导通模式)设计与仿真优化工具应运而生。
CCM设计与仿真优化工具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和算法优化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DC-DC Buck 变换器的设计和仿真优化。
该工具可以通过输入电源参数、负载参数和控制策略参数,自动计算并优化DC-DC Buck变换器的参数配置,从而满足设计要求。
CCM设计与仿真优化工具的核心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拓扑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特定应用场景,工具能够快速选择最适合的DC-DC Buck变换器拓扑结构,例如简单的降压型变换器、二极管恒导通模式(Diod-rectified buck converter)和同步整流模式(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等。
2. 参数配置:通过输入电源参数、负载参数和控制策略参数,工具可以自动计算并优化DC-DC Buck变换器的关键参数配置,例如输入输出电压、电感电容值和占空比等。
同时,还可以优化控制策略的参数,如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器参数。
3. 稳态和动态分析:在参数配置确定后,工具能够进行稳态和动态分析。
稳态分析包括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开关电流和功率损耗等的计算和优化。
动态分析则涉及响应时间、过渡过程和稳定性评估等。
4. 电磁兼容性分析:工具还可以进行电磁兼容性(EMC)分析,评估DC-DC Buck变换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和抗干扰能力。
通过优化布局和滤波器设计,减少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完整word版)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1 Buck变换器技术........................................................................................................................... - 1 -1.1 Buck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 - 1 -1.2 Buck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 2 -1。
3 Buck变化器外特性........................................................................................................ - 3 -2 Buck变换器参数设计.................................................................................................................. - 5 -2.1 Buck变换器性能指标....................................................................................................... - 5 -2。
2 Buck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 5 -2.2。
高频同步整流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设计word版

编号XXXX大学毕业设计题目高频同步整流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号):高频同步整流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摘要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开关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
因为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以及功率密度和输出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己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线性电源,随之成为电源芯片中的主流产品。
随着开关电源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开关电源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高效率、高可靠性以及高功率密度成为趋势,这就对开关电源芯片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首先概述了现有开关电源设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接着介绍了BUCK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原理。
最后进行了芯片系统的仿真研究,其中首先介绍了所选芯片的性能特点及其经典电路图,然后利用LTSPICE进行了仿真验证。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

1 概述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其中,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叫斩波电路,它包括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共六种基本斩波电路。
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同时具有Buck斩波电路和Boost斩波电路的特点,能对直流电直接进行降压或者升压变换,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RVDRVDRVD 2 主电路拓扑和控制方式2.1 Buck/Boost 主电路的构成Buck/Boost 变换器的主电路与Buck 或Boost 变换器所用元器件相同,也由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电容等构成,如图1所示。
与Buck 和Boost 不同的是电感L 在中间,不在输出端也不在输入端,且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开关管也采用PWM 控制方式。
Buck/Boost 变换器也由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电流不断续,即电流连续,当电路中电感值足够大时,就能使得电路工作在电流连续的状态下。
因此为了分析方便,现假设电感足够大,则在一个周期内电流连续。
图2-1 Buck/Boost 主电路结构图电流连续时有两个开关模态,即V 导通时的模态1,等效电路见图2(a );V 关断时的模态2,等效电路见图2(b )。
(a )V 导通(b )V 关断,VD 续流图2-2 Buck/Boost 不同模态等效电路ttttt2.2 电感电流连续时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的工作主要波形见图2-3。
图2-3电感电流连续时的主要波形为了方便分析,假设电感、电容的值足够大,并且忽略电感的寄生电容。
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Buck/Boost 变换器有V 导通和V 关断两种工作模态。
BUCK电路的PID控制设计及仿真

BUCK电路的PID控制设计一、实验目的DC/DC 变换器可将不可控的直流输入变为可控的直流输出,广泛应用于可调直流开关电源及直流电机驱动中. Buck 变换器是DC/DC 变换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拓扑结构之一.在工程实际中, Buck变换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开环和闭环来实现。
其中闭环控制方式又可分为PI校正,PID控制,fuzzy控制等方式。
本文首先会建立Buck 变换器的模型,然后会分别进行开环、PI控制器校正,PID控制器校正,并在MATLAB/SIMULINK上进行仿真,最后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U):24V( 20%)1、输入电压(iU):12V(1%稳定度)2、输出电压(oI):1A3、额定电流(oV≤70mV4、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ppV≤150mV 6、开关5、满载与半载之间的切换时,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pp频率(f):无要求,本设计设定为20kHz三、Buck 主拓扑电路3.1开环Buck 电路图图(1)开环Buck 电路3.2 参数计算与选择(1)占空比 50%o i U D U == (2)滤波电感滤波电感的选择与负载电流的变化范围及希望的工作状态有关,假设电路要求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工作状态,则临界电感(1)2f o s oD U L I -= 根据公式代入计算可得:-4s (1)(10.5)*12 1.5*102f 2*20000o o U D L H I --===此时L 值为电感电流连续与否的临界值,实际电感值可选为(2~3)倍的临 界电感。
这里L 取4*104H 。
(3)滤波电容 电容的容量,会影响输出纹波电压和超调量的大小。
在开关关断时为负载供电和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滤波电容C 的选择直接关系开关稳压电源输出中纹波电压分量o U 大小。
滤波电容C2(1)8o o U D C U Lf-= 根据纹波要求代入计算-42-442(1)12*0.5==1.79*1088*0.07*1.5*10*(2*10)o o U D C U Lf -= F 这里电容C 取7.5*104F 。
【毕业设计】基于Buck结构的DCDC转换器建模与仿真

【毕业设计】基于Buck结构的DCDC转换器建模与仿真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3)1.1电力电子技术的概述 (3)1.2开关电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1.3 Buck斩波电路的研究意义 (6)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6)2 Buck斩波电路的原理 (8)2.1 Buck变换器的连续导电模式 (9)2.2 Buck变换器电感电流不连续的导电模式 (12)2.3 电感电流连续的临界条件 (13)2.4 纹波电压ΔU O及电容计算142.5参数的计算 (14)3 Buck斩波电路的建模 (17)3.1开关电路的建模 (17)3.1.1理想开关模型 (17)3.1.2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19)3.1.3小信号模型 (20)3.2系统的传递函数 (22)3.2.1降压斩波电路的传递函数 (22)3.2.2 PWM比较器的比较函数 (24)3.2.3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25)4 控制电路的设计 (27)4.1电压模式控制电路的设计 (27)4.1.1电压调节器的结构形式 (27)4.1.2电压调节器的参数 (28)4. 2 控制电路结构 (29)5 Buck斩波电路的控制仿真研究 (30)5.1 Matlab简介 (30)5.2 Buck斩波电路主电路的仿真 (30)5.3 Buck斩波电路的PID控制算法的仿真 (32)6全文总结及展望 (35)参考文献 (36)附录1:主电路仿真模型 (37)附录2:主电路仿真波形图 (39)附录3:PID仿真图 (40)致谢 (41)摘要随着电子产品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便携式和待机时间长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C-DC开关电源芯片是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具有集度高,综合性能好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研究价值。
论文在研究开关电源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Buck型DC-DC开关电源的设计。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Buck-Boost变换器是一种可以在同一电路内同时实现升压和降压的变换器。
这种变换器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主要用于对电压进行放大和缩小,以达到正确的电压水平。
它总是能够将输入电压提高到所需的输出电压。
在本文中,将介绍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其功能仿真工作。
Buck-Boost变换器的主要部件包括电感器,可变阻器,开关,振荡器和控制器。
电感器的设计是为了提供电流,形成负反馈环。
可变阻器的设计可以改变电路的过载,从而实现电流的调整。
开关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升压和降压,允许电感器和可变阻器之间的能量交换。
振荡器的设计是为了控制电路内部的电流,以保证开关的实时响应。
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的转换,从而达到预期的电压水平。
为了对Buck-Boost变换器进行仿真,先进行输入,输出和负载之间的建模。
输入模型包括输入电压和要求的输出电压,其中输入电压可以在建模中任意调整。
负载建模通常是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组合。
输出模型则定义了电路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水平。
接下来,可以对电感器和可变阻器进行建模。
由于电感器是一个电流源,故其建模需要考虑电流大小和电压偏移。
可变阻器建模则需要考虑其阻值和电压偏移。
最后,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探究Buck-Boost变换器的性能。
可以仿真该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以及电流,从而分析改变输入电压对系统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分析负载的影响,比如负载变大时电路的输出能力会怎样受到影响。
这些仿真结果都能为设计者提供宝贵的启发,为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奠定基础。
Buck-Boost变化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路,可以改变输入电压并生成预期的输出电压水平。
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仿真过程,为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将会探究更多的变换器类型,继续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a b e r仿真作业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目录1 Buck变换器技术 .......................................................................................................................... -2 -1.1 Buck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 ................................................................................................. - 2 -1.2 Buck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 - 2 -1.3 Buck变化器外特性 ............................................................................................................ - 3 -2 Buck变换器参数设计................................................................................................................... - 5 -2.1 Buck变换器性能指标......................................................................................................... - 5 -2.2 Buck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 5 -2.2.1 占空比D .................................................................................................................. - 5 -2.2.2 滤波电感Lf.............................................................................................................. - 5 -2.2.3 滤波电容Cf ............................................................................................................. - 6 -2.2.4 开关管Q的选取...................................................................................................... - 7 -2.2.5 续流二极管D的选取 .............................................................................................. - 7 -3 Buck变换器开环仿真................................................................................................................... - 7 -3.1 Buck变换器仿真参数及指标.............................................................................................. - 7 -3.2 Buck变换器开环仿真结果及分析 ...................................................................................... - 8 -4 Buck变换器闭环控制的参数设计................................................................................................. - 9 -4.1 闭环控制原理..................................................................................................................... - 9 -4.2 Buck变换器的闭环电路参数设计 .................................................................................... - 10 -4.2.1 Gvd(s)的传递函数分析 .......................................................................................... - 10 -4.2.2 补偿环节Gc(s)的设计........................................................................................... - 12 -4.2.3 补偿环节参数设计................................................................................................. - 14 -5 Buck变换器闭环仿真................................................................................................................. - 18 -5.1 Buck变换器闭环仿真参数及指标 .................................................................................... - 18 -5.2 Buck变换器闭环仿真电路原理图 .................................................................................... - 19 -5.3 Buck变换器的闭环仿真结果与分析................................................................................. - 19 -6 总结 ........................................................................................................................................... - 21 -1 Buck 变换器技术1.1 Buck 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Buck 电路是由一个功率晶体管开关Q 与负载串联构成的,其电路如图1.1。
驱动信号ub 周期地控制功率晶体管Q 的导通与截止,当晶体管导通时,若忽略其饱和压降,输出电压uo 等于输入电压;当晶体管截止时,若忽略晶体管的漏电流,输出电压为0。
电路的主要工作波形如图1.2。
VinUo+-图1.1 Buck 变换器电路Li图1.2 Buck 变换器的主要工作波形1.2 Buck 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在分析Buck 变换器之前,做出以下假设: ① 开关管Q 、二极管D 均为理想器件; ② 电感、电容均为理想元件; ③电感电流连续;④ 当电路进入稳态工作时,可以认为输出电压为常数。
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变换器有2种开关模态,其等效电路如图1.3所示,各开关模态的工作情况描述如下:(1)开关模态0[t0~t1][t0~t1]对应图1.3(a)。
在t0时刻,开关管Q 恰好开通,二极管D 截止。
此时:dtdiLU U o i =- (式1-1) 电感中的电流线性上升,式1-1可写成:onon on omin omax o i T iL T i i LU U ∆=-=- (式1-2)(2)开关模态1[t1~t2][t1~t2]对应图1.3(b)。
在t1时刻,开关管Q 恰好关断,二极管D 导通。
此时:dtdiLU 0o =- (式1-3) 电感中的电流线性下降,式1-3可写成:offoff off omin omax off omax omin o T iL T i i L T i i LU ∆=-=--= (式1-4)式中Toff 为开关管Q 的关断时间。
在稳态时,i i i on off ∆=∆=∆,联解式1-2与式1-4可得:i o DU U = (式1-5)输出电流平均值:)i i 21I omin omax o +=( (式1-6)1.3 Buck 变化器外特性在恒定占空比下,变化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Uo=f(io)称为变换器的外特性。
式1-5表示了电感电流连续时变换器的外特性,输出电压与负载电流无关。
当负载电流减小时,可能出现电感电流断续现象。
图1.4为电感电流断续时电流波形图。
由式1-2与式1-4可知,当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一定时,i ∆为常数。
由式1-6可见,当负载电流减少到0i omin =时,i i omax ∆=,此时最小负载电流omin I ,即为电感临界连续电流G I :2ii 21I I omax omin G ∆=== (式1-7)由式1-2及式1-5得i ∆,带入式1-7得:)D 1(D L2TU I i G -=(式1-8) 由上式可见,临界连续电流与占空度的关系为二次函数,当D=1/2时,临界连续电流达到最大值:L8TU I i Gm ax =(式1-9) 当电感电流断续时,即在Toff 结束前续流二极管的电流已下降到0,此时输出的平均电流为:)T i T i 21T 1I 'off 'off on on o ∆+∆⨯=( (式1-10) 式中,'off T 为开关管关断后电感电流持续的时间,并且:'offo 'off ono i on T U L1i T )U U L 1i )((-=∆-=∆ (式1-11) 稳态时,'off on i i ∆=∆,由式1-11得:on ooi 'off T U U U T -=(式1-12) 将式1-11及式1-12带入式1-10得:ooi 2Gmax o U U U D 4I /I -= (式1-13) 即: )2Gmax o i o D I 4/(I 11U /U +=(式1-14)图1.4 电感电流断续时电流波形可见在电流断续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不仅与占空比有关,而且与负载电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