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盆重力流沉积体系

合集下载

浅谈几种碎屑岩储层的沉积体系

浅谈几种碎屑岩储层的沉积体系
三角洲亚相与微相划分总表
4、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的储集砂体特征
六种三角洲砂体形态分布形式图 具有代表性的六大三角洲类型,每个类型都具有其独特 (据 J.M.Coleman 和L.D.Wright,1975) 的储集砂体形态和分布。 注:色调越深代表砂体越厚。
六种三角洲类型 形成的地质条件、 特点及实例 (据 L.D.Wright, 1975)
3、湖泊沉积体系
湖盆主要储集砂体类型的沉积特征(据吴崇筠,1994,修改)
4、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沉积体系位于海(湖)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 海陆过渡相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是指河流携带大量沉 积物流入相对静止和稳定汇水盆地或区域(如海洋、湖盆、 半封闭海、湖等)处所形成的、不连续岸线的、突出似三 角形砂体,其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大小、地势的陡 缓及物源供给的多少。
2、河流沉积体系
——辫状河
辫状河形态图
辫状河是指S<l.5,且 BP≥2 的低弯度多河道体系。 辫状河沉积也是沉积学家最为关注的一种沉积类型, 河 道频繁摆动和迁移及河床和河岸不稳定是辫状河的主要 特征。
2、河流沉积体系
——辫状河
辫状河多发育于冲积扇与曲流河之间,具有河谷平直、弯曲度低、 宽而浅的特征。在整个河谷内形成很多心滩,而很多河道围绕心滩分 叉又合并,像“辫子”一样交织在一起。河道和心滩很不稳定,沉积 过程中不断地迁移改道。辫状河形成于坡降大、洪泛间歇性大、流量 变化大、河岸抗蚀性差、河载推移质与悬移质比很大的环境。 辫状河沉积砂体以心滩(坝)为主,心滩是在多次洪泛事件影响 下,沉积物不断向下游移动时垂向和顺流加积而成,砂体不具典型向 上变细的粒序。另一类砂体为废弃河道充填砂, 辫状河河道一般是 慢速废弃,与活动河道错综联系,易于“复活” ,一般仍充填较粗 的碎屑物。辫状河携带的载荷中悬移质少,因而以泥质粉砂质为特征 的顶层沉积少,层内泥质夹层少,储集砂体的连通好。

沉积岩与沉积相内容简介

沉积岩与沉积相内容简介

沉积岩与沉积相Sedimentary Rocks and Facies一、内容提要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三部分:碎屑岩岩石学与沉积相第四部分:碳酸盐岩岩石学与沉积相二、主要内容1、古环境恢复方法与所用资料主要方法:垂直相序列(Vertical Facies Profile)沃塞尔相律(Walther's Law)沉积模式(Depositional Model)物源与古流分析(Provenance and Paleocurrent)地震地层(Seismic Stratigraphy)层序地层(Sequence Stratigraphy)构造—沉积体系分析(Tectonics-Depositional System)主要资料:野外露头资料(Outcrops)岩心资料(Cores)岩屑资料(Sieve residue log)地球物理测井资料(Geophysical Logging)地球物理勘探资料(Geophysical Exploration)实验室分析资料(Laboratory data)2、沉积环境解释参数物理参数(Physical parameters):沉积构造(Sedimentary structures), 颗粒特征及分布(Grain an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生物参数(Biological parameters):生物成因构造(Biogenic structures), 生物化石及生态特征(fossils and Paleocology)化学参数(Chemical parameters): 岩性(Lithology), 岩矿(Minerals), 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酸碱度(Acidicity-Alkalinity),盐度(Salinity),温度(Temperature)3、主要沉积体系及相构成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扇三角洲体系三角洲体系碎屑海岸体系碳酸盐岩台地体系深水扇体系4、地质应用对于地质勘探:平面及剖面相关系;确定有利勘探目标;寻找隐蔽及岩性圈闭;储层评价;对于地质研究:了解古代及近代地理变迁;沉积盆地的充填样式及其对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湖泊及海洋的水介质特征;5、学习方法整体分析(Integrated analysis):概括各种资料--岩心(cores),录井(logging),地震(seismic),露头(outcrops),化验资料(laboratory data),古生物(paleontology)层次分析(Gradation of analysis):盆地尺度(Basin scale), 油藏尺度(Oil reservoir scale), 油层尺度(Oil layer scale)6、课程目的及意义意义:一直作为地质研究的热点尽管沉积物与沉积岩只占岩石圈体积的5%,但地球表面的75%被沉积物与沉积岩覆盖。

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报告

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报告

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报告1. 引言沉积相和沉积体系是描述地质研究中重要的概念。

沉积相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的沉积特征和岩石特征的综合,而沉积体系则是沉积相在相互关联的空间上的总体表现。

本报告旨在对沉积相和沉积体系进行分析和解释。

2. 沉积相的定义沉积相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尺度内具有相似沉积特征的地质单元。

它反映了在该地区沉积作用发生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条件。

沉积相的研究对于研究过去的环境条件、沉积作用的影响以及油气和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相可以根据沉积构造、沉积物类型、沉积结构和岩石组合等方面进行划分和定义。

常见的沉积相包括三角洲相、海滨相、湖相、河道相等。

不同的沉积相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沉积物组合,可以通过地层剖面、物相图和地球物理资料等进行识别和解释。

3. 沉积体系的定义沉积体系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尺度内具有一致性的沉积相相互组合形成的地质体系。

它是由多个沉积相所组成的,反映了不同沉积相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关系。

沉积体系的研究对于解释区域地质演化、预测沉积物储量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体系可以根据主导沉积相、地貌和沉积层序等特征进行划分和描述。

常见的沉积体系包括海陆过渡体系、断陷湖盆体系、潮汐沉积体系等。

不同的沉积体系具有不同的沉积相组合和沉积构造,可以通过钻井、地震资料和岩心分析等进行研究和解释。

4. 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分析方法4.1 相关地质图件分析方法 - 根据地层剖面图、物相图和陆地地貌图等进行沉积相的识别和分析。

- 利用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设备对沉积岩样本进行岩相和矿物分析。

4.2 钻井分析方法 - 通过钻井岩心的不同组分、厚度和孔隙度的变化,来判断不同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存在与分布。

- 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如自然伽马、电阻率和声波测井数据,解释沉积体系的特征和性质。

4.3 地震资料解释方法 - 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等信息,分析沉积体系的展布、结构和时空变化。

湖泊沉积

湖泊沉积

湖流: 是湖水水团大规模的、有规律的、流速缓慢
的流动。按成因可分为风生流和河水穿流(吞 吐流)。风生流是由风对湖面的磨擦力和风对 波浪迎风面的压力作用下使表层湖水向前运动、 由于水的粘滞力作用,表层水又带动下层湖水 同时向前流动,是大型湖泊中最常见的一种湖 流。河水穿流是由于河湖水量交换引起湖面倾 斜,入流处水量堆积,出流处水量流失,从而 形成水力梯度使湖水向前运动。湖流通常很少 是单一流态,这两者相互结合形成混合湖流。
•半深湖亚相: 位于波基面以下水体较深
部位,地处缺氧的弱还原—还原环境,沉积 物主要受湖流作用的影响。当湖盆面积较小, 沉积特征不明显时很难划分出该亚相。
•深湖亚相: 位于湖盆中水体最深部位,
波浪作用已完全不能涉及,水体安静,地处 缺氧的还原环境,岩性横向分布稳定,沉积 厚度大,是最有利于生油的地带。

前缘砂席:河口砂坝和部分水下分流河道砂受改造和
簸选后重新沉积于河口砂坝前部或侧翼的薄层状砂体。这 些大片分布的薄细层砂层与浅湖泥岩呈互层,砂层的顶底 多为突变,韵律不明显或呈反韵律,自然电位呈高幅指状。
三角洲各微相的沉积层序特征




深 度 ( m) 1 4 2 0










绿


经典浊积岩的鲍玛层序
浊流沉积层序
浊流是一种由水和大量碎屑物质混合而成
的密度流,由于它比周围水体的密度大而 且是沿斜坡或峡谷呈悬浮状态搬运至深水 低洼处沉积,是沉积物重力流中分布最广、 最重要的一种。粗碎屑浊积岩是不能用鲍 马层序来描述的。
湖泊沉积相 及储集砂体
张金亮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油气聚集规律_以松辽盆地为例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油气聚集规律_以松辽盆地为例

文章编号:16715888(2002)03023305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油气聚集规律以松辽盆地为例郭 巍,刘招君,董清水,方 石(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摘要:松辽盆地早期断陷湖盆样式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存在二型四式构造样式:即有补偿断层和无补偿断层的单断型断陷盆地,有补偿断层和无补偿断层的复合型断陷盆地。

一个完整的断陷湖盆层序形成一套区域生储盖组合,其中,发育在T ST 和HST 之间的最大密集段为主力生油层,也是良好的盖层;而L ST 、T ST 底部、HST 顶部及RST 通常发育有利储层。

它们的规律性配置可构成上生下储、下生上储、侧生侧储和自生自储四种有利的生储盖层组合类型。

每个体系域中都有岩性油气藏,构造油气藏是HST 的主要类型,R ST 中可以找到不整合油气藏。

关键词: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充填序列;油气聚集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10925基金项目:/九五0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攻关项目(97021023)作者简介:郭巍(1960),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石油构造和石油地质研究1松辽盆地在其演化历史上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和萎缩期的发展历程,断、坳盆地十分典型。

过去普遍认为早期发育的断陷盆地有三种类型,即地堑式、半地堑式和复合式盆地。

大量的实际地震剖面表明,松辽盆地早期的断陷盆地样式可归纳为二型四式:第一种类型为单断型,又可分为无补偿断层和有补偿断层的单断式断陷;第二种类型为复合式断陷,包括无补偿断层和有补偿断层的复合式断陷(图1)。

这与Rosenolah 等人在1986年对T ang nyika 裂谷研究时得出的认识是一致的。

另外,Allen [1]等人也指出:/裂谷系的特征是呈半地堑型的0。

1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模式与充填序列1.1单断式断陷层序地层模式与充填序列单断式断陷盆地是指盆地一侧发育有同沉积控盆断裂的盆地样式,因此,盆地两侧有陡坡与缓坡之分,发育的沉积体系也有所不同。

不同沉积体系的构型分析2018

不同沉积体系的构型分析2018

储层构型分析—曲流河(点坝)
如何理解泥质层的四种类型? 侧积层:产状(倾向、倾角); 侧积体:半连通; 废弃河道:突然废弃、逐渐废弃; 泛滥平原沉积标志一次沉积事件的结束,填 平补齐作用。
储层构型分析—辫状河(心滩坝)
看图内容:
平面上辫状河形态; 剖面上心滩与河道的关系; 剖面上砂体接触关系、几何形态;
一、曲流河沉积储层构型分析
1、胜利孤岛油田
曲流河构型分析流程(复合河道 ----单一河道---点坝---侧积层---侧积体分布---三维构型模型 1. 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一、曲流河沉积储层构型分析
孤岛油田河流相对比模式 1. 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标准层等高程对比模式
1、胜利孤岛油田
砂体下切对比模式
储层构型分析—层次性、结构性
储层构型地质思想:
纵向上:砂层组---小层---单层; 平面上:复合微相----单一微相---单一
微相内部(流动单元、渗流屏障);
学会看图?
• • • • • 平面上曲流河的形态; 剖面上砂层组—小层、5-6级界面; 点坝内部3-4级界面; 岩芯上观察1-2级界面; 剖面上砂体几何形态、接触关系?
c. 简单河道低弯曲度小边滩发育型 d. 简单河道高弯曲度大边滩发育型
基于卫星影像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及应用(石油大学 王志章2015)
e. 多河道低弯曲度小边滩发育型 f. 多河道高弯曲度大边滩发育型
基于卫星影像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及应用(石油大学 王志章2015)
重点理解以下六个专业术语:
单一曲流带宽度 河道宽度
野外露头要重点关注砂体几何形态(纵横规模:长、宽、长宽比)
山西保德扒楼沟剖面二叠系曲流河砂体(石油大学 陈世悦2016.4)

陆相湖盆主要砂岩沉积体地震相特征

陆相湖盆主要砂岩沉积体地震相特征

陆相湖盆主要砂岩沉积体地震相特征陆相湖盆由于沉积作用和断裂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育形成了多种沉积样式和特殊地质体,它们在地震剖面上具有各自特殊的地震属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震相类型,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砂砾岩扇体地震相、三角洲地震相、滩坝砂体地震相、河道砂体地震相、生物礁地震相、火成岩地震相、白云岩地震相、潜山地震相、深湖相泥岩地震相、盐丘地震相等10种类型。

这里主要介绍与砂岩沉积体有关的地震相特征。

(一)砂砾岩扇体地震相陆相湖盆由于湖岸至深湖中心距离短,物源充足,水系发育,使本区沉积发育了大量的砂砾岩扇体。

同时不同时期地质条件不同,即使同一时期由于沉积部位不同沉积的砂砾岩扇体,也会因物源的距离、水体深度、湖底坡度、水动力条件和形成机制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导致其形态、规模、岩性和物性都有所不同。

根据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标志特征,将陡坡带划分为6种不同类型的砂砾岩扇体: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陡坡深水浊积扇、近岸砂体前缘滑塌浊积扇。

各类扇体的一般地震相特征为;(1)一般产于箕状断陷盆地陡坡一侧的断层面附近,或古地貌的山谷出口。

(2)平面外形复杂,典型的呈扇形,顺倾向方向呈楔形,横界面为典型的丘状。

(3)在顺倾向方向的地震剖面中,发散型的反射结构十分发育,或称帚状结构,收敛点指向扇端。

在多期扇体相互叠置的剖面上,由于侧向上的差异压实作用和水流的冲刷剥蚀作用,扇体也可呈丘形反射特点。

(4)在倾向地震剖面上,地震反射的连续性是多变的。

一般说,在各期扇体的顶面和远端的反射连续性强,在它的内侧靠近断层面附近,反射杂乱或无反射。

在它的顶端,特别是靠上的扇体顶面,反射的连续性变差。

(5)在走向剖面上,典型扇体的外包络多呈丘状反射,背斜反射幅度最高部位多为扇中,内幕反射向扇端方向连续性变好,向扇根方向连续性变差。

典型扇体的地震相特征如下:1.冲积扇体这类扇体主要发育于陆相湖盆边缘,处于湖盆近物源区的峡谷出口处,由于古地形高差大,古气候干燥炎热,在湖盆边缘由季节性洪水搬运和堆积了一套粗碎屑物质,在平面上可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

陆相沉积学-第三章:湖泊体系

陆相沉积学-第三章:湖泊体系

风 成 湖 流 样 式
太湖 1.5m 深度 湖流
鄱阳湖的湖流 形式图(据施 成熙等,成 湖流 样式
湖水分层及其引发的环流
水体分层是湖泊体 系的重要特征,在 水体较深的湖泊中 比较显著。表层水 温度随季节变化产 生密度分层,即上 部为湖面温水层 (表温层),下部 为较冷的、密度较 大的湖底静水层, 这两者之间由温跃 层隔开。另外,还 存在盐度分层。
河水穿流现象
2.2 化学作用
化学作用包括淡水湖泊和咸水湖泊两部分。 淡 水 湖 主 要 发 生 低 Mg 碳 酸 盐 矿 物 的 沉 淀 ( Carbonate Precipitation),如方解石及湖边的鲕粒。 咸水湖泊主要是盐类矿物的沉淀(Saline Mineral Precipitation)和高 Mg碳酸盐矿物的沉淀,如白云石和湖边的鲕粒。
2.3 生物作用
生物骨架与碎片,如小型生物礁和生物碎屑浅滩等。
三、沉积物分布(Sediment Distribution)
3.1 碎屑型湖泊的相带(Geomorphic Distribution)
该类湖盆主要分布在潮湿气候、雨量充沛、地表径流发育的地 区。 1、滨浅湖相带 位于洪水岸线与枯水岸线之间的地带,其宽度起决于洪水水位 与枯水水位的水位差和滨浅湖带的坡度。 砾石质湖岸:基岩湖岸,坡度陡,在湖浪、湖流的反复簸选下, 能形成磨园程度和分选性非常好的砾石滩,在地层中呈透镜状出现。 砾石层具叠瓦状结构,扁平砾石最大扁平面向湖心倾斜,最长轴多 平行于岸线分布。 沙质湖岸:迎风湖岸,湖浪、湖流作用明显,改造滨浅湖带沉 积物和河流搬运来的沉积物,经过湖浪的反复冲刷,沉积物分选、 磨圆好,可含植物碎片和动物化石碎片。沉积构造主要为各种类型 的水流交错层理和波痕,常见潜穴。 泥质湖岸:背风湖岸,坡度平缓或低洼湿地,发育富含有机质 的泥岩和泥炭沉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111
沙108 沙112 沙丘7
沙南油田梧桐沟组浊积扇岩性油气藏
P3wt1砂岩朵状体
反演阻抗剖面(line202)
s1 s2 s3
s4
正演模型及对应地震剖面
阜12井预测砂层
阜5井出油砂层
三维小波变换连井剖面
阜5井南S3 反射异常体
f5_f8连片三维S3层段反射能量分布图
斜坡类型不同决定了砂砾岩体油气富集的特点
2、带供给水道的远岸浊积扇
3、近岸浅水砂体前方的浊积砂体 4、陡岸断槽浊积砂体 5、水下局部隆起的浊积砂体 6、湖底中央平原的席状或水道状浊积砂体
开展地震—地质相研究, 发现了赛80西水下扇岩性体
435
赛汉塔拉凹陷中南部 腾二段下部沉积相图
丘状 外形
赛80
目的层
结合沉积相研究,开 展岩性体的寻找与识别, 发现了赛80西水下扇岩性 体,在横向上呈丘状外形, 侧向变薄、尖灭现象明显。
第一项工作:宏观地质研究,明确有利勘探方向
乌里雅斯太凹陷构造—沉积模式
通过宏观地质综合研究,认为受坡折带控制的缓坡湖底 扇,陡带扇三角洲为乌里雅斯太凹陷勘探突破的有利方向。
通过开展精细砂层对比、层位标定和沉积相研究,认为木日格腾一下段, 在坡折带发育四期湖底扇的沉积.这四期扇纵向上互相叠置,平面上向北迁移。它 们由老至新分别为太31湖底扇、太41——太21井湖底扇、太43——太参1井湖底扇 及太47井湖底扇。由岩石学分析及倾角测井对古水流判定,其中前三期物源来自 东南,而太47井湖底扇则来自东北方向。
主要沉积体系构成分析
重力流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1、碎屑流:由水和粘土及碎屑组成的混合物(泥石 流)。砂、砾在块体内被填隙的粘土——水的基质 支撑搬运。 2、浊流:沉积物与水的混合而成的一种密度流,颗 粒是由流体内的紊流扰动的向上分力所支撑。 3、颗粒流: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作用而支撑颗粒的 块体搬运。 4、液化流:颗粒之间孔隙里向上的超孔隙流体压力 而支撑颗粒,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呈块体运动。
陡坡类型1----台阶型陡坡
辽河雷家 下台阶扇体最有利于油气富集
深 湖
+ ~
N+Q
+ +~ Es1-Ed + ~ Es3上-Es2 ~ + 水下扇 ES3中- Es3下 + ~ + 滑塌浊积扇 + ~ ~ + Es4上 + ~ + ~ ~ 深水浊积扇 Es4下-Ek ~ + ~
三角洲
扇三角洲
冲积扇
浊 积 扇
主要沉积体系构成分析
1、湖盆重力流沉积体系
重力流:沉积物与水混合形成的密度流,在重力的直接 作用之下沿斜坡呈块体运动称为重力流。 Middleton(1978年)根据沉积物搬运过程中颗粒支撑 机制和沉积物类型的差异,把沉积物重力流分为四类:基 质支撑的碎屑流、离散压力支撑的颗粒流、孔隙压力支撑 的液化流和紊流支撑的浊流。
发育完成的经典的浊流成因单元(具鲍马序列) E
D
C
B
A
重力流水道底部 冲刷的同生泥砾
水由 动砾 力石 逐粒 渐径 增大 强小 的所 洪显 水示 重的 力反 流递 的变 沉层 积理 特, 征反 映
东湾1井4911.8m—4912.5m 重力流沉积特征
主要沉积体系构成分析
湖泊重力流的类型 根据重力流砂体所处的位置和砂体的形态,分为六 种类型: 1、近岸洪水浊积扇
太21井
N
太43井
太47井
太 5 太17
太101
太21
太102
太参1
水下扇
太101 太43
扇三角 洲相
太45
太21 太102 太49
太41
木日格构造腾一段湖底扇相模式图
湖底扇
太31
针对凹陷内油气资源丰富的南 洼槽,虽然坡带断层不发育、 构造分异差、缺乏构造圈闭, 但坡折带发育有湖底扇砂砾岩 体,夹于腾一段烃源层之间, 与木日格构造背景相配置,可 以形成自生自储型的(湖底扇) 岩性油藏,从而建立了岩性油 气藏的成藏模式。
储集岩以砾岩、砂砾 岩为主,总体上较为致密, 物性差,为低孔低渗储层
砂体类型不同,其储油亚相类型和储油特征也明显不同
有利储油相带——均位于砂体的中间亚相
三角洲的河口坝
扇三角洲的分流河道
浊积扇的辫状河道叠合带
滩坝砂体的堡坝相
勘探潜力分析—岩性圈闭勘探潜力:
沙丘3 沙102 沙105 沙106 沙110 沙丘5 沙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