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九联检[专家资料]
九项呼吸道病毒检查及临床意义

九项呼吸道病毒检查一、呼吸道九联检主要检测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
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针对九项病原体的IgM 检测。
由于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IgM,但是IgM的半衰期短(约5天)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高,表明有近期感染,这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以下是关于九项病原体名称及其潜伏期和产生IgM的时间。
九项病原体IgM抗体产生时间三、临床意义嗜肺军团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在欧洲和北美军团军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前3,4位,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三位,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1~5 %也由嗜肺军团菌所致。
对人致病的嗜肺军团菌有16个血清型,80%军团菌肺炎有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引起。
然而军团菌细菌培养检出率低, 只有50%左右, 目前临床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军团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占儿童肺炎感染病原体的15%左右,由于肺炎支原体传统培养难度大,单纯凭借患儿的临床症状不易确诊是否感染,支原体抗体于感染后7~9d出现,3~4周达高峰,可持续4~6月,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手段。
Q热立克次体可引起Q热等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等。
血清学诊断中,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肺炎衣原体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内,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仅1个血清型。
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技术等,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
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最有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小儿肺炎、哮喘及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
呼吸道九联检技术手册

一、呼吸道感染概述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 tract infection),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二、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已报道的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嗜肺军团菌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是一种兼性细胞内致病菌,有鞭毛,革兰氏阴性,军团菌科军团菌属多形态性的短小球杆菌。
其不抗酸,无孢子,无荚膜,类似于杆菌。
不能分解明胶、糖类或是尿素,同时,不可参加酵解反应。
嗜肺军团菌无色,也非自身荧光,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测试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
专性需氧,在自然界可长期存活,如在蒸馏水中可存活100d以上,污水中可存活一年,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菌落特征为灰白色,有光泽,湿润,圆形,凸起,并有特殊臭味,革兰氏染色不明显,多用镀银法或Giemsa法染色。
广泛分布于天然淡水环境或人工水域中,在阿米巴体内寄生,亦可感染人巨噬细胞,在其胞内繁殖和杀死人巨噬细胞,是引起军团菌病(军团菌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军团菌病在国内外时有爆发流行,中央空调冷凝塔水系统是引起军团菌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死率较高。
目前已知军团菌有48个种70多个血清型,其中嗜肺军团菌有15个血清型,血清型-1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感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非典型肺炎是一组由非典型病原体:如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不一,临床中很难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容易造成患者治疗不当以及抗生素滥用。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病原体IgM型抗体,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检测内容、方法及检测人群1、检测内容:包括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②肺炎支原体③Q热立克次体④肺炎衣原体⑤腺病毒⑥呼吸道合胞病毒⑦甲型流感病毒⑧乙型流感病毒⑨副流感病毒1、2和3型3、适用人群:儿童及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呼吸道症状不典型,或长期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者二、临床意义1、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2、对病原体的鉴别诊断提供导向性依据3、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三、标本采集1、空腹静脉采血3ml(普通不抗凝管)2、严格无菌操作四、结果报告及意义1、结果报告:以阴性(—)/ 阳性(+)表示2、结果意义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最常见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感染者常伴随有全身症状。
在血清学诊断中,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是唯一的标准技术。
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IgM抗体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②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在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
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4~21天,起病缓慢,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 3~4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③Q热立克次体:Q热是由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
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急性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潜伏期为2~38天,通常为12~19天,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4~8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4个月。
呼吸道九联检

呼吸道九联检的局限性
检测时间较长需要等待结果 检测费用较高可能增加患者负担 检测结果可能受到样本采集、保存等因素的影响
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呼吸道九联检的最大价值
优势:快速、 准确、全面 地检测呼吸 道疾病
局限性:可 能存在假阳 性和假阴性 结果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呼吸道九联检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可以实现自动 检测、分析、报告等
远程医疗: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道九联检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检测、诊断 和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呼吸道九联检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技术进步:随着 科技的发展呼吸 道九联检的准确 性和灵敏度将不 断提高
应用范围扩大: 未来呼吸道九联 检的应用范围将 不断扩大包括但 不限于医院、社 区、家庭等
呼吸道九联检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道感染:用于诊断呼吸道 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等
过敏性疾病:用于诊断过敏性 鼻炎、哮喘等疾病
呼吸道肿瘤:用于诊断肺癌、 喉癌等呼吸道肿瘤性疾病
呼吸道慢性疾病:用于诊断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 等疾病
呼吸道九联检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呼吸道九联检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多种呼吸道病原体。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呼吸道九联检可以用于筛查疑似病例确定感染源。 呼吸道九联检还可以用于监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原体
检测试剂:使 用呼吸道九联 检检测试剂对 样本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根据 检测试剂的反应 结果判断患者是 否感染了呼吸道 九联检中的病原
体
报告结果:将 检测结果报告 给医生以便医 生进行诊断和
治疗
呼吸道九联检的检测结果解读
呼吸道九联检

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 胶体金法:抗体 • 凝集法:抗体 • 微孔板法和磁珠法:抗体、抗原 • 直接免疫荧光法:抗原--抗体 • 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原--抗体--二抗
检测IgG抗体还是IgM抗体?
• IgM • IgG
潜伏期和IgM抗体出现
潜伏期 军团菌 4-10天 IgM抗体出现时间 4-7天
流
感
肺
炎
混
合
感
N=126
N=63
N=56
菌
N=40
N=62
体
菌
体
染
各病原体在CAP中感染率
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衣原体 军团菌 病毒类 混合感染(两种或以上) 其他及不明原因
a
感染率(%) 27 15 12 7 4.8 8.5 17 13
在养老院获得的肺炎
数据来源: 《各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对非典型病原体的重视情况》 《肺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重视非典型病原体在CAP致病中的作用》 《要重视非典型病原体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致病作用》等
Ø 快速准确的呼吸道联检试剂,对于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 义。 -------呼吸道联检试剂在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人民 医院呼吸内科(郑州450053) 王 敏 Ø MIF法(vircell)与颗粒凝集法和微量凝集法有高度的相关性 -------昆明地区小非典型肺炎病原体临床实验研究 昆明市儿童医院中心实验室 倪 林仙
------《用量子点标记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何梦博,曾
晶晶,张晗,杨颖,赵之娜,王桂珍。发表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年2月第22卷第2期。 ------Sillis M. The limitation of IgM assays in the 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s[J]. J Med Microbiol,1990,33 ( 4) : 253 -258. ------Lind K,Hoier - Madsen M,Wiik A. Autoantibodies to the mitotic spindle apparatus in Mycoplasma pneumoniae disease[J]. Infect Im-mun,1988,56( 3) : 714 - 715.
呼吸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病原体 IgM 九联检
1、名称: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IgM 九联检
2、项目简介、临床意义及收费标准:
检测项目
临床意义
适用
收
人群 费
肺炎衣原体 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其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诊断。
肺炎支原体 引起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呼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因之 一。
呼
吸 吸 道
副流感病毒Ⅰ、Ⅱ、 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
Ⅲ型
道
感
感
染
染
嗜肺军团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感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病 病
原
原 腺病毒 居病毒性肺炎的第二位 体 体
筛
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呈季节性流周期性行爆发,每年都会发生。
Ig
查
M
乙型流感病毒
引起乙型流行性感冒,每 3-6 年爆发一次。
九
联
Q 热立克次体 严重病例常发生大叶实变,慢性会并发肝炎和心内膜炎等。
检
3 、标本采取:
试管种类:分离胶 -促凝管(黄帽) ,静脉血 3ml 。
采取时间:每天 9 点之前送三层检验科微生物室。
特殊要求:无
所有 40
呼 吸 0
道 感 元
染 症
状 的
人群
4、检测时间、报告时间:
报告回送:现每周一、三、五出报告。
以后根据临床需求,出报告日期会有所调整。
5、注意事项:标本避免溶血、乳糜血、黄疸血等特殊标本。
6 、联系科室、电话:检验科微生物室(TeL : 84205491) 。
呼吸道九联检

---------------------------------------------------------------最新资料推荐------------------------------------------------------呼吸道九联检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探讨1/ 42主要内容? 呼吸道感染的概况? 常见非典型病原体? 实验室检测方法学? 间接免疫荧光法—IgM抗体检测---------------------------------------------------------------最新资料推荐------------------------------------------------------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咽、喉部 ----- 常见病因病毒,少数为细菌;?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气管、支气管、肺部----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
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多见3/ 42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一、典型“致病菌”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症状:典型,咳嗽、脓性痰、胸膜炎性胸痛,一般都伴有发热,或有脓血痰病史:①悠久,古代的“瘟疫”很多细菌性肺炎②重症致死性肺炎很多是细菌性③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肺炎90%以上为细菌性肺炎,现在报道约在40%左右④肺炎链球菌大约占在60%---------------------------------------------------------------最新资料推荐------------------------------------------------------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二、非典型病原体非典型肺炎:泛指所有由某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的肺炎。
病原体可能是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军团菌、真菌等1、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了非典型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 2、临床症状差异大 3、在CAP中感染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报道大约占4060%5/ 42(一)最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等①感染比例高,超过50% ②临床症状: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肺外症状较常见明显,尤其军团菌感染,表现相对较重,多脏器受累明显。
呼吸道九联检SOP

呼吸道九联检操作程序一、呼吸道感染概述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 tract infection),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二、免疫荧光法介绍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
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
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
Coons等于1941年首次采用荧光素进行标记而获得成功。
这种以荧光物质标记抗体而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用荧光抗体示踪或检查相应抗原的方法称荧光抗体法;用已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示踪或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称荧光抗原法。
这两种方法总称免疫荧光技术,因为荧光色素不但能与抗体球蛋白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各种抗原,也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抗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抗原技术很少应用,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或称为免疫荧光技术。
用免疫荧光技术显示和检查细胞或组织内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等方法称为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法按反应体系及定量方法不同,还可进一步分做若干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念珠菌肺炎
行业知识
7
各病原体在CAP中感染率
病原菌
感染率(%)
肺炎链球菌
27
肺炎支原体
15
流感嗜血杆菌
12
肺炎衣原体
7
军团菌
4.8
病毒类
8.5
混合感染(两种或以上)
17
其他及不明原因
13
a 在养老院获得的肺炎
行业知识
3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二、非典型病原体
①进展的、开放的概念,始用于20世纪30年代末,60年代首次发 现了非典型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
②泛指各种能引起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典型肺炎不同的各种病原体 (广义)
③临床症状不典型,差异大
④在CAP中感染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报道大约占40-60%,逐渐引 起各国医疗工作者注意
行业知识
9
呼吸道病原菌合并感染的分析
➢ 119例小儿肺炎细菌感染97例,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同时感染19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2月第6卷第23期
➢ 在SARS发病前阶段,合并MP感染阳性率为69.3% (39/56) ;发病后阶段,合 并MP感染阳性率为l8.6% (8/43)
一、典型“致病菌”
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等
症状:典型,咳嗽、脓性痰、胸膜炎性胸痛,一般都伴有发热, 或有脓血痰
病史:①悠久,古代的“瘟疫”很多细菌性肺炎
②重症致死性肺炎很多是细菌性
③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肺炎90%以上为细菌性肺炎,现在 报道约在40%左右
④肺炎链球菌大约占在60%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 Single infections were noted in 48 (74%) whereas mixed infections occurred in 17 (26%) of 65 infected infants.
行业知识
11
我国CAP病原学构成-流调1
2003年11月-2005年3月份,595例,22个城市,33家医院
He Lixian,Beijie,et.al.2005.Unpublished data
行业知识
------Joumal of Tropical Medicine Vo1.3 No.3 Sep.2003
➢ Mpn和Cpn合并阳性有2与遗传杂志2001年第9卷第3期
➢ 9例(1.2%)患儿MP-IgM 和Cpn.IgM 同时阳性;
------世界感染杂志2006年第6卷第4期
行业知识
4
(一)最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等(狭义的非典型病原体) ①感染比例高,超过“非典”50% ②临床症状: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肺外症状较常见明显,尤其军
团菌感染,表现相对较重,多脏器受累明显。可有高热、耳鸣、相 对缓脉、血尿、腹痛、腹泻、肝酶升高、电解质紊乱、精神神经症 状等 ③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链霉素)等药物 无效 ④治疗:呼吸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pp. 322-329
-------PEDIATRICS Vol. 68 No. 3 September 1981,
➢ In 20 ( 127 ) patients there was evidence of infection with more than one microorganism.
-------Eur J Clin Microbiol. 1985 Jun;4(3):268-72.
➢ 本次调查同时检测了8种感染呼吸道的常见病毒,结果提示Mp、Cp多混合有病毒 感染。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行业10知0识2-2694(2005)03—0269-02
10
一项来至亚太地区的研究表明
➢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 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非典型病原体亦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 常见致病菌之一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1998) 17 :685–689 ➢ One or more viral agents were identified in 369 (45.9%) cases; of which 3.3% were mixed infections.
数据来源:
《各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对非典型病原体的重视情况》
《肺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重视非典型病原体在CAP致病中的作用》
《要重视非典型病原体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致病作用》等
行业知识
8
呼吸道病原菌合并感染的分析
➢ More than on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in 27 (34%) patients in whom an etiological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It is concluded that RTI is caused by a broad spectrumof etiological agent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atients having evidence of infection with more than one pathogen.
呼吸道感染疾病检测新技术
姚俊飞
行业知识
1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上呼吸道感染
鼻腔、咽、喉部 ----- 常见病因病毒,少数为细菌 ;
➢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
气管、支气管、肺部----由病毒、细菌、支原体、 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
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多见
行业知识
2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行业知识
5
(二)病毒类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禽流 感病毒等
①季节性或区域性流行 ②临床症状: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③治疗:主要依靠对症支持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可能效果较好。预
后取决于病毒类型和宿主对病毒的反应
行业知识
6
(三)真菌性肺炎
念珠菌,曲菌,新型隐球菌,放线菌,组织胞浆菌,毛 霉菌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