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九联检测临床意义
九项呼吸道病毒检查及临床意义

九项呼吸道病毒检查一、呼吸道九联检主要检测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
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针对九项病原体的IgM 检测。
由于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IgM,但是IgM的半衰期短(约5天)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高,表明有近期感染,这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以下是关于九项病原体名称及其潜伏期和产生IgM的时间。
九项病原体IgM抗体产生时间三、临床意义嗜肺军团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在欧洲和北美军团军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前3,4位,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三位,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1~5 %也由嗜肺军团菌所致。
对人致病的嗜肺军团菌有16个血清型,80%军团菌肺炎有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引起。
然而军团菌细菌培养检出率低, 只有50%左右, 目前临床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军团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占儿童肺炎感染病原体的15%左右,由于肺炎支原体传统培养难度大,单纯凭借患儿的临床症状不易确诊是否感染,支原体抗体于感染后7~9d出现,3~4周达高峰,可持续4~6月,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手段。
Q热立克次体可引起Q热等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等。
血清学诊断中,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肺炎衣原体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内,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仅1个血清型。
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技术等,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
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最有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小儿肺炎、哮喘及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非典型肺炎是一组由非典型病原体:如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不一,临床中很难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容易造成患者治疗不当以及抗生素滥用。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病原体IgM型抗体,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检测内容、方法及检测人群1、检测内容:包括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②肺炎支原体③Q热立克次体④肺炎衣原体⑤腺病毒⑥呼吸道合胞病毒⑦甲型流感病毒⑧乙型流感病毒⑨副流感病毒1、2和3型3、适用人群:儿童及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呼吸道症状不典型,或长期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者二、临床意义1、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2、对病原体的鉴别诊断提供导向性依据3、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三、标本采集1、空腹静脉采血3ml(普通不抗凝管)2、严格无菌操作四、结果报告及意义1、结果报告:以阴性(—)/ 阳性(+)表示2、结果意义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最常见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感染者常伴随有全身症状。
在血清学诊断中,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是唯一的标准技术。
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IgM抗体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②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在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
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4~21天,起病缓慢,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 3~4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③Q热立克次体:Q热是由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
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急性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潜伏期为2~38天,通常为12~19天,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4~8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4个月。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呼吸道病原体的种类繁多、交叉感染等因素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进行检测时,需要了解各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和临床表现,以便准确判断检测结果。
结论
综上所述,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精准度。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评估,将检测结果和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为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据。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1.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准度。通过检测患者呼吸道内的多种病原体,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有效地避免漏诊和误诊。
2.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是否需要重症监护等。通过检测不同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能够判断病情的轻重并对患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3.
不同的呼吸道病原体对于治疗的药物选择存在差异,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治疗病情。通过检测呼吸道病原体,能够对病原体种类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治疗失败。
注意事项
虽然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病原体检测具有一定的误差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虽然敏感性高,但仍具有一定的误差。在进行检测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因病原体检测结果错误而延误诊疗。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定义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在内的9种呼吸道病原体,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之一。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优点
1.
呼吸道九联检

呼吸道九联检的局限性
检测时间较长需要等待结果 检测费用较高可能增加患者负担 检测结果可能受到样本采集、保存等因素的影响
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呼吸道九联检的最大价值
优势:快速、 准确、全面 地检测呼吸 道疾病
局限性:可 能存在假阳 性和假阴性 结果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呼吸道九联检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可以实现自动 检测、分析、报告等
远程医疗: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道九联检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检测、诊断 和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呼吸道九联检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技术进步:随着 科技的发展呼吸 道九联检的准确 性和灵敏度将不 断提高
应用范围扩大: 未来呼吸道九联 检的应用范围将 不断扩大包括但 不限于医院、社 区、家庭等
呼吸道九联检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道感染:用于诊断呼吸道 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等
过敏性疾病:用于诊断过敏性 鼻炎、哮喘等疾病
呼吸道肿瘤:用于诊断肺癌、 喉癌等呼吸道肿瘤性疾病
呼吸道慢性疾病:用于诊断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 等疾病
呼吸道九联检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呼吸道九联检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多种呼吸道病原体。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呼吸道九联检可以用于筛查疑似病例确定感染源。 呼吸道九联检还可以用于监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原体
检测试剂:使 用呼吸道九联 检检测试剂对 样本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根据 检测试剂的反应 结果判断患者是 否感染了呼吸道 九联检中的病原
体
报告结果:将 检测结果报告 给医生以便医 生进行诊断和
治疗
呼吸道九联检的检测结果解读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

抗原检测的劣势
采样对结果影响较大 非典型感染多为干咳,无痰/少痰 阳性率低(标本问题,病毒颗粒小) 抗原在体内存在时间短
抗体检测
采样
检测样本要求
本试剂盒仅适用于检测人血清。其血液采集需由 专业人员无菌静脉穿刺采集。建议使用消毒或无菌技 术,以保持样本的完整性。血清样本采集后如不在8小 时内检测应2~8 ºC冷藏,如7天内不检测,则应冷冻 (-20ºC)保存。不要反复冻融以防止免疫球蛋白滴度 降低,特别是IgM。不要使用高血脂或污染的血清。若 样本中含有微粒要离心使之澄清。
社区获得性肺炎
青霉素问世前: CAP8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菌所致。 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拯救了千百万肺炎患者的生命,肺炎链球菌虽仍是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但比例已明显下降。
非典型的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毒 、嗜肺军团菌等,明显上升!
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 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尤其最为常见。
,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
常常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 呼吸道合胞病毒,它是单链的RNA病毒
副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2-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 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第1和第2型副流感病毒感 染常见于幼儿,局部流行发生于托儿所,儿科病房,小学 及其他儿童场所。第3型为地方性流行,传染性强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 原体感染人体的鼻 腔、咽喉、气管和 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 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 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 种传染病
呼吸道九项检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呼吸道九项检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呼吸道九项检测。
呼吸道九项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九种与呼吸道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来评估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和 C 反应蛋白。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患儿的免疫功能、感染程度以及炎症情况,对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呼吸道九项检测对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上,儿科呼吸道疾病种类繁多,症状也十分复杂,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而呼吸道九项检测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患儿的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从而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尤其对于婴幼儿和幼儿来说,往往难以自己表达疾病症状,更需要依靠检测数据来进行诊断。
呼吸道九项检测还可以指导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了解患儿的免疫功能和炎症情况,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方案,并且可以更加科学地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这对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尽可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加快康复速度。
呼吸道九项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对儿童的预后进行评估。
通过检测数据的分析,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儿的病情轻重,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加强对患儿的监护和护理。
这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帮助。
呼吸道九项检测对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病情,还能够指导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意义。
在儿科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呼吸道九项检测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应该重视呼吸道九项检测,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保障孩子的健康。
医生们在进行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呼吸道九项检测的数据,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尽可能为患儿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呼吸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病原体 IgM 九联检
1、名称: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IgM 九联检
2、项目简介、临床意义及收费标准:
检测项目
临床意义
适用
收
人群 费
肺炎衣原体 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其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诊断。
肺炎支原体 引起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呼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因之 一。
呼
吸 吸 道
副流感病毒Ⅰ、Ⅱ、 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
Ⅲ型
道
感
感
染
染
嗜肺军团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感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病 病
原
原 腺病毒 居病毒性肺炎的第二位 体 体
筛
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呈季节性流周期性行爆发,每年都会发生。
Ig
查
M
乙型流感病毒
引起乙型流行性感冒,每 3-6 年爆发一次。
九
联
Q 热立克次体 严重病例常发生大叶实变,慢性会并发肝炎和心内膜炎等。
检
3 、标本采取:
试管种类:分离胶 -促凝管(黄帽) ,静脉血 3ml 。
采取时间:每天 9 点之前送三层检验科微生物室。
特殊要求:无
所有 40
呼 吸 0
道 感 元
染 症
状 的
人群
4、检测时间、报告时间:
报告回送:现每周一、三、五出报告。
以后根据临床需求,出报告日期会有所调整。
5、注意事项:标本避免溶血、乳糜血、黄疸血等特殊标本。
6 、联系科室、电话:检验科微生物室(TeL : 84205491) 。
呼吸道九联检试剂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呼吸道九联检试剂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探讨王洪建【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九联检试剂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l 51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呼吸道九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 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结果病原体感染率为35.5%(537/1 516),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率达11.2%(170/1 516).结论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检测快速,操作简便,尤其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准确率高,适用于大型医院儿科患者快速检测.【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5(024)011【总页数】2页(P19-20)【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体;抗体【作者】王洪建【作者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河南濮阳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科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急、感染重,儿童多不能自述。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需要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试验方法进行诊断[1]。
本次研究针对以上特点,希望找到一种临床可快速诊断的简易方法,更好服务于患者与临床。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病区住院的1 51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其中男性682例,女性834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2.5±0.3)岁。
1.2 检测试剂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为西班牙VIRCELL公司进口产品,购自郑州安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检测方法1.3.1 标本处理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0 ml,分别取15μl血清和15μl PBS液加入1.5 ml塑料安瓿管中,震荡充分混匀。
用抗人球蛋白IgG吸附剂150μl加入30μl混合液中,彻底混匀,处理后的血清3 000 r/min离心15 min,除去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McCoy
3.Q
4.
5.Hep-2
肺
热
嗜 肺
炎
立
军
细 胞
衣
克 次
细 胞
团 菌
中
原
体
中
血
的 腺 病 毒
体 ( 原
II
相
的 肺 炎 支
1
清 型
生
原 体
小
体
)
6.Hep-2 7.LLC-MK2 8. LLC-MK2
9. LLC-MK2 3
10.
和
质 控
型
细 胞 中 的 副 流 流 感 病 毒
细 胞 中 的 甲 型 流 感 病 毒
胞 中 的 呼 吸 道 合 胞 病 毒
12
注意要点: 1、形状是否典型,短杆状,
类似阴性杆菌 2、荧光强度是否足够
注: 1、不建议在形状不符合的情况下
报弱阳,即形状是否典型优先 级大于荧光强度 2、若第二孔阳性,不建议报阳性。
左侧为立克次体,右侧为衣原体,两者形态上没有很大的差别,判读阳性的 标准一样。要求占满整个视野且荧光强,形态优先于荧光。 注意要点:均匀分布于整个孔内事业较清晰,没有明显污染,可以清晰的看 到单个的绿点。 注:1、相对来说衣原体比立克次体常见,但总体来说,两者阳性都 少见。
免疫室 应 琪
基于待测样本中的抗体与吸附在载玻片上的抗 原发生的反应。样本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和抗 原反应,未与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在洗涤步 骤中除去。然后,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荧光素标 记的抗人球蛋白反应。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 结果。可检的病原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 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 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 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
阳性标准:典型细胞超过30%
弱阳标准: 1、典型细胞数量不足,荧光足够 2、孔内整体荧光不强,但细胞包被情况较好,即 比典型的阳性孔荧光强度弱很多,其余相差不大 注:注意区分杂质荧光
病毒孔相对容易判读,需注意区分杂质,认清 典型细胞。
阳性标准:中心区域平均每个视野超过3个
需注意,必须有典型细胞,但是数量较少,才 为弱阳性,不能把较亮的杂质算为有效荧光。
它是流感的病原体,在具有潜在病理学的患者 中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它易于与其它呼 吸道疾病混淆,所以在流行期临床诊断很困难。 因此,实验室诊断就显得非常重要。流感病毒 感染的潜伏期为1-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 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27]。
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在2-4岁儿童中能引起喉 气管支气管炎(哮吼)。3型具有流行性,1和 2型具有地域性。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 在2~3个月[27]。
2、衣原体孔内经常性有细胞残骸存在,表现为背景不清晰以及有红 色 破碎细胞
要点: 1、细胞外围全包,明亮的一 圈荧光
2、细胞外围几乎全包,大部 分区域有明亮的一圈荧光
3、区分杂质荧光带来的干扰, 一般来说,杂质荧光表现为不 规则形态,即荧光不完全在细 胞外围,可以认为杂质荧光斑 块覆盖细胞,同时在黑色的背 景色上也会有荧光
弱阳性
阴性
强阳性
肺支阳性的标准:典型细胞应超过30%,根据各个显微镜的不同,可以相应 的 提高或降低标准,以该显微镜的阳性质控为准,需注意,该质控应为无 杂质荧光或少杂质荧光
此处,可能出现合胞现象,即荧光不止出现在细胞外围,细胞核内也有荧光, 也为典型细胞。 病毒孔阳性标准:中心区域平均每个视野超过3个典型细胞
会出现特殊标本,甲流,乙流,副流同时有超 过标准的典型细胞。原因为流感病毒抗体间的 交叉反应。
处理方法: 1、明显感觉到,某一个孔比其他孔典型细胞多, 荧光更亮,只报该孔,其余报阴性 2、3孔相差无几,且任一一孔都可报阳性,建 议报第9孔,原因为阳性质控第9孔相比其余两 孔较弱。
判读嗜肺军团菌,需严格要求形态,即短杆状, 类似于阴性杆菌。可以认为,任何其余形态的 荧光都是杂质。只有形态满足后,方可根据荧 光强弱来判断阳性与否。
阳性标准:
1、形态典型,荧光强(起码达到阳性对照程 度),分布均匀,数量多(每个视野超过70个, 可以认为满视野都是)
2、形态典型,荧光较强,分布均匀,数量较多。 即稍弱于第一种情况
3、建议观察第二孔情况,若第二孔阳性,建议 军团菌报阴性
建议报全阴性,方法学限制
人最易感染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非典型性 肺炎常伴随有全身症状。
临床上军团菌感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肺炎 型和庞蒂亚克热型(Pont iacfever)。
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 IgM抗体在感染 后1周左右出现[22],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
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潜伏,部分 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在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 炎表现为主。
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4~21天,起病缓慢, 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 3~4周达高峰 [23], 可持续存在3~6个月。
Q热是由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疾病,会造成 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血清 学诊断中,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 清学诊断方法。
急性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潜伏期为2~38天,通 常为12~19天,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 出现,4~8周达高峰[24], 可持续存在3~4个月。
腺病毒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能引起上 呼吸道疾病,伴随有急骤发热和轻度呼吸道感 染。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14天,IgM抗体在 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26]。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两岁以下幼儿呼吸 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冬季爆发流行。呼吸 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3-7天,IgM抗体在 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