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非典型肺炎是一组由非典型病原体:如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不一,临床中很难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容易造成患者治疗不当以及抗生素滥用。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病原体IgM型抗体,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检测内容、方法及检测人群1、检测内容:包括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②肺炎支原体③Q热立克次体④肺炎衣原体⑤腺病毒⑥呼吸道合胞病毒⑦甲型流感病毒⑧乙型流感病毒⑨副流感病毒1、2和3型3、适用人群:儿童及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呼吸道症状不典型,或长期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者二、临床意义1、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2、对病原体的鉴别诊断提供导向性依据3、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三、标本采集1、空腹静脉采血3ml(普通不抗凝管)2、严格无菌操作四、结果报告及意义1、结果报告:以阴性(—)/ 阳性(+)表示2、结果意义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最常见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感染者常伴随有全身症状。

在血清学诊断中,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是唯一的标准技术。

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IgM抗体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②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在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

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4~21天,起病缓慢,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 3~4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③Q热立克次体:Q热是由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

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急性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潜伏期为2~38天,通常为12~19天,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4~8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4个月。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2.
呼吸道病原体的种类繁多、交叉感染等因素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进行检测时,需要了解各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和临床表现,以便准确判断检测结果。
结论
综上所述,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精准度。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评估,将检测结果和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为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据。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1.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准度。通过检测患者呼吸道内的多种病原体,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有效地避免漏诊和误诊。
2.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是否需要重症监护等。通过检测不同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能够判断病情的轻重并对患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3.
不同的呼吸道病原体对于治疗的药物选择存在差异,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治疗病情。通过检测呼吸道病原体,能够对病原体种类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治疗失败。
注意事项
虽然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病原体检测具有一定的误差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虽然敏感性高,但仍具有一定的误差。在进行检测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因病原体检测结果错误而延误诊疗。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定义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在内的9种呼吸道病原体,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之一。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优点
1.

呼吸道九联检

呼吸道九联检

呼吸道九联检的局限性
检测时间较长需要等待结果 检测费用较高可能增加患者负担 检测结果可能受到样本采集、保存等因素的影响
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呼吸道九联检的最大价值
优势:快速、 准确、全面 地检测呼吸 道疾病
局限性:可 能存在假阳 性和假阴性 结果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呼吸道九联检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可以实现自动 检测、分析、报告等
远程医疗: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道九联检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检测、诊断 和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呼吸道九联检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技术进步:随着 科技的发展呼吸 道九联检的准确 性和灵敏度将不 断提高
应用范围扩大: 未来呼吸道九联 检的应用范围将 不断扩大包括但 不限于医院、社 区、家庭等
呼吸道九联检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道感染:用于诊断呼吸道 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等
过敏性疾病:用于诊断过敏性 鼻炎、哮喘等疾病
呼吸道肿瘤:用于诊断肺癌、 喉癌等呼吸道肿瘤性疾病
呼吸道慢性疾病:用于诊断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 等疾病
呼吸道九联检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呼吸道九联检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多种呼吸道病原体。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呼吸道九联检可以用于筛查疑似病例确定感染源。 呼吸道九联检还可以用于监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原体
检测试剂:使 用呼吸道九联 检检测试剂对 样本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根据 检测试剂的反应 结果判断患者是 否感染了呼吸道 九联检中的病原

报告结果:将 检测结果报告 给医生以便医 生进行诊断和
治疗
呼吸道九联检的检测结果解读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

抗原检测的劣势
采样对结果影响较大 非典型感染多为干咳,无痰/少痰 阳性率低(标本问题,病毒颗粒小) 抗原在体内存在时间短
抗体检测
采样
检测样本要求
本试剂盒仅适用于检测人血清。其血液采集需由 专业人员无菌静脉穿刺采集。建议使用消毒或无菌技 术,以保持样本的完整性。血清样本采集后如不在8小 时内检测应2~8 ºC冷藏,如7天内不检测,则应冷冻 (-20ºC)保存。不要反复冻融以防止免疫球蛋白滴度 降低,特别是IgM。不要使用高血脂或污染的血清。若 样本中含有微粒要离心使之澄清。
社区获得性肺炎
青霉素问世前: CAP8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菌所致。 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拯救了千百万肺炎患者的生命,肺炎链球菌虽仍是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但比例已明显下降。
非典型的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毒 、嗜肺军团菌等,明显上升!
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 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尤其最为常见。
,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
常常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 呼吸道合胞病毒,它是单链的RNA病毒
副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2-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 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第1和第2型副流感病毒感 染常见于幼儿,局部流行发生于托儿所,儿科病房,小学 及其他儿童场所。第3型为地方性流行,传染性强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 原体感染人体的鼻 腔、咽喉、气管和 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 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 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 种传染病

呼吸道九项检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呼吸道九项检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呼吸道九项检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呼吸道九项检测。

呼吸道九项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九种与呼吸道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来评估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和 C 反应蛋白。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患儿的免疫功能、感染程度以及炎症情况,对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呼吸道九项检测对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上,儿科呼吸道疾病种类繁多,症状也十分复杂,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而呼吸道九项检测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患儿的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从而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尤其对于婴幼儿和幼儿来说,往往难以自己表达疾病症状,更需要依靠检测数据来进行诊断。

呼吸道九项检测还可以指导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了解患儿的免疫功能和炎症情况,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方案,并且可以更加科学地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这对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尽可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加快康复速度。

呼吸道九项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对儿童的预后进行评估。

通过检测数据的分析,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儿的病情轻重,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加强对患儿的监护和护理。

这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帮助。

呼吸道九项检测对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病情,还能够指导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意义。

在儿科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呼吸道九项检测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应该重视呼吸道九项检测,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保障孩子的健康。

医生们在进行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呼吸道九项检测的数据,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尽可能为患儿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呼吸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病原体 IgM 九联检
1、名称: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IgM 九联检
2、项目简介、临床意义及收费标准:
检测项目
临床意义
适用

人群 费
肺炎衣原体 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其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诊断。

肺炎支原体 引起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呼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因之 一。


吸 吸 道
副流感病毒Ⅰ、Ⅱ、 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

Ⅲ型





嗜肺军团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感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病 病

原 腺病毒 居病毒性肺炎的第二位 体 体

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呈季节性流周期性行爆发,每年都会发生。

Ig

M
乙型流感病毒
引起乙型流行性感冒,每 3-6 年爆发一次。



Q 热立克次体 严重病例常发生大叶实变,慢性会并发肝炎和心内膜炎等。


3 、标本采取:
试管种类:分离胶 -促凝管(黄帽) ,静脉血 3ml 。

采取时间:每天 9 点之前送三层检验科微生物室。

特殊要求:无
所有 40
呼 吸 0
道 感 元
染 症
状 的
人群
4、检测时间、报告时间:
报告回送:现每周一、三、五出报告。

以后根据临床需求,出报告日期会有所调整。

5、注意事项:标本避免溶血、乳糜血、黄疸血等特殊标本。

6 、联系科室、电话:检验科微生物室(TeL : 84205491) 。

9种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9种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9种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夏丽君;巫雯嘉;杨瑾【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6(020)009【摘要】目的:了解9种非典型性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感染率,探讨9种非典型性病原体 IgM 抗体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68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成人277例,儿童404例)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同时检测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 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IBV)和副流感病毒(PIV)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 抗体。

结果1、681例样本中共检测出 IgM 抗体阳性258例(感染率37.89%),其中成人79例(感染率28.51%),儿童179例(感染率44.31%);各病原体 IgM 抗体阳性例数和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Mp 25.11%,IBV 14.68%,PIV 1-3型3.96%,IAV 1.91%,Lp 1.76%,RSV1.47%,ADV 0.44%,QFR 和 CP 无感染。

2、在所有感染病例(IgM 抗体阳性)中,九种病原体所占构成比依次为:Mp 51.20%,IBV 29.60%,PIV 1-3型7.78%,IAV 3.89%, Lp 3.59%、RSV 2.99%、ADV 0.90%。

3.在258例感染样本中,混合感染占71例(27.52%)。

结论九种非典型性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联合检测可以在早期快速同时检测出多种病原体,为临床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3页(P1477-1479)【作者】夏丽君;巫雯嘉;杨瑾【作者单位】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0041;成都核工业 416 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0051;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相关文献】1.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 [J], 解娟;张梦瑶;李小侠;党小军;张利侠2.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检测在1236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J], 文金谦3.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卢永芳;林卿;谢丹萍;王宝珍;王玉霞4.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J], 李琰5.联合检测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 [J], 刘旭东;王娜娜;孙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吸道九联检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

呼吸道九联检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

呼吸道九联检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王生清;杨小兰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16(023)008
【摘要】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也简称上感,小儿发病率较高。

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是三大类主要致病源。

呼吸道病原体一般感染人体1~2周后,血清中特免疫球蛋白(Ig)M抗体急剧升高,3~4周后可达到高峰。

因此,检测血清中特异IgM抗体可作为急性感染期的主要指标[1]。

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常见的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明确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致病源,为儿科医生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总页数】2页(P867-868)
【作者】王生清;杨小兰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900;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7309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普洱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九联检临床应用分析 [J], 罗丹;张晓阳;高向阳;周春红;元帮
2.呼吸道九联检试剂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J], 王洪建
3.痰培养联合呼吸道IgM九联检及血清PCT水平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中
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探讨 [J], 郭瑞娟
4.呼吸道九联检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贾红丽
5.呼吸道九联检试剂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J], 陈文锋;阮永钦;李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性率1%-2%
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但比病毒大的生物,专性细 胞内寄生 感染方式:人与人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8岁以上儿童易被感染,尤其是人群聚集处。肺炎衣原 体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比例的10%左右 多数起病缓慢,潜伏期30天左右,IgM抗体在发病2-3周 出现,一般来说可持续存在2-6个月。临床开始出现流感 样的症状如咽痛、头痛、发热。 阳性率一般在1-5%左右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 起
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同一临 床表现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一、典型“致病菌” 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症状:典型,咳嗽、脓性痰、胸膜炎性胸痛,
一般都伴有发热,或有脓血痰 病史:①悠久,古代的“瘟疫”很多细菌性
能低下者。 流行:夏秋季节。尤其是在装有中央空调的封闭空间
内易爆发。 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症状:发冷、不适、肌
痛、头晕、头痛,并有烦躁、呼吸困难、胸痛。IgM抗 体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 我国各省市每年均有病例报告。阳性率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 壁的病原体 经14-21天的潜伏期开始发病,患者有头痛、乏力、无 力干咳等症状 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3-4周达到高峰,可持 续存在3-6个月 学龄儿童、婴幼儿、青少年患病较多,儿童中最典型的 综合症是气管支气管炎,许多成年感染者是无临床症状的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达40% 冬季较多,地区性流行
1周左右 1周左右 2周左右
2-3周 1周左右 1周左右 1周左右 1周左右
Igm存在 时间 3-6个月
3-6个月
3-4个月
2-6个月
2-3个月 2-3个月 2-3个月 2-3个月
IgM IgG
抗原抗体检测
下呼吸道感染
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 等微生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 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治疗时必须 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 素
呼吸道病原体
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抗体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检验科 杨溪霖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 原体感染人体的鼻 腔、咽喉、气管和 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 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 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 种传染病
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 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 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大部分病例发于春天或是初夏。其流行行分布全世界,我国吉林、 四川、云南、新疆、西藏、广西、福建、贵州等十几个省市、自治 区均有本病流行。
其潜伏期12~39天,平均18天。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 4-8周达高峰,可持续存在3-4个月。症状主要是高热,剧烈头痛, 寒颤,严重乏力,肌痛,且常有胸痛, 体温升高。
较快速,批量筛查
特异性不高,假阳性多
分子生物学方法
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
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采样
抗原检测
拭子伸入鼻部后向鼻咽部水平伸入,不是向鼻 腔伸入。 伸入距离为从耳垂部到鼻尖长度的 一半,一般针对两周岁以下儿童,伸入距离约 为拭子绒毛头的长度两倍
拭子伸入后要轻轻捻动拭子转3圈。 取样后在 一小时之内洗脱到生理盐水中,12小时内送检
Mpn和Cpn合并阳性有27例.占总阳性数的45.0%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年第9卷第3期
9例(1.2%)患儿MP-IgM 和Cpn.IgM 同时阳性; ------世界感染杂志2006年第6卷第4期
本次调查同时检测了8种感染呼吸道的常见病毒,结果提示Mp、 Cp多混合有病毒感染。
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
常常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 呼吸道合胞病毒,它是单链的RNA病毒
副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2-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 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第1和第2型副流感病毒感 染常见于幼儿,局部流行发生于托儿所,儿科病房,小学 及其他儿童场所。第3型为地方性流行,传染性强
肺炎 ②重症致死性肺炎很多是细菌性 ③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肺炎90%以上为细
菌性肺炎,现在报道约在40%左右 ④肺炎链球菌大约占在60%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二、非典型病原体 ①进展的、开放的概念,始用于20世纪30年代 末,60年代首次发现了非典型的病原体——肺 炎支原体 ②泛指各种能引起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典型肺 炎不同的各种病原体(广义) ③临床症状不典型,差异大 ④在CAP中感染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报道大约占 40-60%,逐渐引起各国医疗工作者注意
呼吸道病原菌合并感染的分析
119例小儿肺炎细菌感染97例,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同时感染 19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2月第6卷第23 期
在SARS发病前阶段,合并MP感染阳性率为69.3% (39/56) ; 发病后阶段,合并MP感染阳性率为l8.6% (8/43)
------Joumal of Tropical Medicine Vo1.3 No.3 Sep.2003
①除组织胞浆菌为原发吸入性感染外,多 数为条件致病
②多发生在免疫低下患者和长时间接受广 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白色念珠菌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非医院环境中受感染因子侵袭所发生的肺 部炎症,以及住院后48小时内或特殊病原菌在潜伏期 10天内所患肺炎,又称院外获得性肺炎。这种肺炎之 所以被叫做”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于它很容易从社区 中的一个成员传播到另一个。
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
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尤其最为常见。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变异快,传播广,由于不易形 成长期免疫力而难以预防和控制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现有的主要方法: 病毒分离培养 抗原检测 抗体检测 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检测方法的比较
Q热立克次体
Q热立克次体,,是介于最小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独特的严格在活 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病原体储存于动物中,传染源主要是受染的牛,羊等家畜,在动物 间以蜱传播。动物感染后多无症状,但乳汁,尿,粪中可长期带有 病原体。对人的感染力特别强,是立克次体中唯一可不借助于媒介 节肢动物而通过感染动物的排泄物污染环境后,通过接触气溶胶感 染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 RNA病毒,呈球形;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 甲型、乙型、丙型
该病毒呈季节性周期性流行爆发(12月-4月) 甲型流感的流行每年都会发生 乙型流感的流行只在每3-6年爆发一次,感染人数超过总
人口的25% 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1-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
常见检测的九种非典型病原体
嗜肺军团菌
腺病毒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Q热立克次体 肺炎衣原体
流感病毒(甲型、乙型) 副流感病毒
嗜肺军团菌
广泛分布于天然淡水或人工水域,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易感人群:通常为老年人、儿童、吸烟者、等免疫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0022694(2005)03—0269-02
社区获得性肺炎
青霉素问世前:
CAP8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菌所致。
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拯救了千百万肺炎患者的生命,肺炎链球菌虽仍是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但比例已明显下降。
非典型的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毒、 嗜肺军团菌等,明显上升!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RNA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
染(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最重要的病因之 一,可能是致命性的;在年长儿和成年人中也 非常常见。 在冬季爆发流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 期为3-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 持续存在2~3个月; 占病毒性肺炎的25%-35%左右;位居儿童病毒 性肺炎第一位;
CAP的发病率为4.7%-11.6%,其中22%-51%的CAP需住院 治疗;住院CAP死亡率7%,重症CAP死亡率29%。(数据 来自西班牙)
社区获得性肺炎
美国:感染率第一位的疾病 美国:每年560万感染肺炎,感染率5-10人
/1000人/年 WHO:第二大死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中国:第五大死因 中国:儿童死亡的第一病因
(二)病毒类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等
①季节性或区域性流行 ②临床症状: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呼
吸困难,低氧血症 ③治疗:主要依靠对症支持治疗。早期抗
病毒治疗可能效果较好。预后取决于病毒 类型和宿主对病毒的反应
(三)真菌性肺炎
念珠菌,曲菌,新型隐球菌,放线菌, 组织胞浆菌,毛霉菌属等
阳性率:10%-20% 临床无法做出副流感的诊断,只能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诊断
病原体潜伏期 IgM抗体产生时间
病原体
潜伏期
嗜肺军团菌 2-10天
肺炎支原体 14-21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